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工作总结华体会体育2串1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案

时间:2024-10-22 17:33:29 教案 我要投稿

《一去二三里》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去二三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朗诵古诗《一去二三里》,理解诗歌的意境,体验数字诗的趣味。

  2、用拍手、敲击节拍的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增进对中国古代诗歌的热爱,提高与同伴协调一致为故事打节奏的自我控制能力。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1、一到十的汉字卡片。

  2、《一去二三里》ppt课件。

  3、古诗联唱伴奏音乐。

  4、积木两块。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师出示一到十的汉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读。

  师:你们认识这些字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古时候啊有一个诗人很伟大,他把这十个数字啊写到了一首古诗中,老师把这首古诗读给你们听,请你们找一找这十个数藏到了哪里。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做《一去二三里》。

  二、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古诗。

  师:你听到诗歌中都有哪些数字?猜猜这样的诗又叫什么诗?(强调这样的诗又叫数字诗)

  师:老师再来读一遍这首古诗,请你找一找,除了有数字,你还听到诗歌中说了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我们一起来看图说一说吧!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呢?

  有房子。哦,这些房子里可能都住着人家呢,这儿有四五家人家,仔细看这些房子上还有什么啊?对,是烟囱,做饭了,烟囱里就会飘出白烟。想一想,诗歌中是怎么说的啊?不记得没关系,老师再来读一读这首诗歌,请你找一找,哪一句写的是这些有烟囱的小房子,(烟村四五家)这些房子错落有致,可真漂亮!

  这幅图上还有什么啊?远处好像也有房子呢!这些房子它的屋顶是尖尖的呢,这样的房子叫亭子,来我们一起读一读。诗歌中是怎么说的呢?(亭台六七座)对啊,亭子我们说是一座一座的。这些亭子可真古朴美丽!

  对啊,这边还有大树呢,这些大树枝繁叶茂。大树底下遍地盛开着美丽的花朵。诗歌中是怎么说这些美丽的小花的?(八九十枝花)

  好,现在请你来做一朵花儿,美美地开着。

  图上还有两个小朋友,你觉得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看到小山村的美丽风景啊,可能决定去逛一逛,瞧一瞧。这么美的风景他们一走就走了多远?诗中是怎么说的?(一去二三里)。是的呀,天气真好,我出门走走、逛逛,不知不觉啊就走了二三里路,看到不远处的小村庄里,有四、五户人家已经冒起了炊烟。我走着走着,又看到路边有六、七座古朴美丽的亭子,嗯?什么东西可真香啊!原来是路边开着许多美丽的小花呢!

  师:这幅图画真美啊!《一去二三里》这首古诗说的就是图上的意思,诗人用短短的四句话说出了这么多的意思,可真了不起。现在我们来试着朗诵这首古诗吧!(孩子朗诵古诗一遍,强调题目要念,题目和古诗第一句一样)

  教师提要求:我们朗诵古诗的时候要慢一些、这首诗写出了这么美丽的景色,那你看到美丽的景色心情是怎么样的啊?那我们就用愉快的心情来朗诵这首古诗。(孩子朗诵古诗第二遍)

  小朋友们读的可真好,诗中说了烟村、亭台、花朵,我们可不可以用动作来表示他们呢?我们来试一试好不好?一去二三里可以怎么做呢?

  (孩子试着做动作)那烟村四五家呢?下面又是哪一句啊?准备怎么做?最后一句呢?(孩子朗诵古诗第三遍,边念边做动作。)小朋友,古人可真了不起,他们表走边看美丽的风景让他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一首诗就出来了。现在啊,老师就请一个小朋友来做一回小诗人,一边走一边来朗诵这首古诗。(引导幼儿做动作,读出古诗韵味。请一到两个孩子表演。)

  嗯,他可真的很像一个小诗人呢!

  三、教师用多种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

  师:小朋友,古诗我们慢慢读来还真有一番味道呢!其实呀,我们还可以变一种方式来读古诗呢!还记得我们之前唱过的《静夜思》吗?我们就把它唱出来吧!

  现在我们来试试用静夜思的曲调来唱《一去二三里》吧!

  嗯,小朋友们唱的可真好,这样唱出来又是一番味道呢!

  我们还有更多的方法来读这首古诗,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还可以怎么读这首古诗。(教师边用积木打着拍子边朗诵诗歌)

  原来古诗有这么多种有趣的朗诵方法,小朋友们可以下课之后试着用老师这样打拍子的方法读古诗,你也可以想想还可以用别的来朗读今天学的这首古诗!

  活动反思

  《一去二三里》是一篇看图读韵文识字。课文是一首古诗,读来琅琅上口,富有儿童情趣。课文配有插图,小桥、流水、烟村、亭台、桃花……一幅幽静美丽的乡村田野画面。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要求,突出教学重点,我精心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可效果却不尽人意,具体表现在:

 一、指导看图初步感知

  遵循一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上课一开始我就出示插图,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由近及远)观察、了解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景物。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凭借形象的画面展开想象,说说看到这么美的景物,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发言较热烈,当学生说到看到这么美的桃花,想去摘一些时,我就马上进行思想教育,注意了教学的人文性。可是,在学生说话时,我没有及时让学生说出事物的特点,如:()的小桥,()的桃花,()的房子等等。可见说话训练不到位。

  二、诵读课文理解字义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是先教给学生读的方法,努力营造着一种让学生想读,要读的氛围,然后我再范读,让学生模仿老师边读边想像,学生读完后,我就及时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始终保持读的热情和渴望。最后又很自然地引导到学习生字上。但如果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我能及时地让学生把朗读与图片结合起来理解古诗,那就更好了。比如可提问:当你读了这首古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这会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认识笔画,指导写字

  写字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整个低年级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部www.分。教学时,我首先教给学生笔画名称,接着就指导书写“一、二、三”三个字。我本以为这三个字非常简单,只要学会一“横”就什么都会了,却忽略了刚开始学习写字的一年级小朋友,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困难的,何况要写好一“横”谈何容易。我在教学时没有范写一个,书空一个,再临摹一个,而是三个字一块儿范写、书空、再临摹。这是我这节课最不成功的地方。

  总之,这节课对我来说是有得也有失,有思也有想,这对我以后的教学会有一定的启发。

《一去二三里》教案2

  [教学内容]

  这首诗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短短的20个字中,就有10个数字,这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巧妙地将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等景物编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宁静、清远、恬淡、秀美的山村风景画。

  全诗描绘的意境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炊烟袅袅的小山村,村子里有几户人家,山顶上有几座小亭子,路旁盛开着美丽的鲜花。

  诗中的“二、三”虚指方圆之地,“四、五”泛指村落之小,“六、七”体现亭台之隐约可见,“八、九、十”形容山花烂漫,多而绚丽。

  整首诗朴实有趣,琅琅上口,令人回味不已。

  [教学目标]

  1.会认“三、台、六、十、花”五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山村景色的美丽、恬静。

  [教学重难点l

  认识5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设计理念]

  变“逐字逐句地说文解词”,为“以情激情,情中导学的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步人诗境。低年级古诗诵读的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做到人情人境,激发兴趣,把学生引人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突破学生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过渡时情景与思维脱节的难题。

  2.自读自悟,了解诗意。让学生不断地在自主朗读、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诗意。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加深对古诗的了解,享受审美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都会数数吧,我们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2.1—10是十个有趣的数字,宋代有位叫邵雍的诗人把它们串在一起,写成了一首美丽的诗,咱们一起去读读吧!

  3.(出示课题)谁会读课题?(指名读,齐读。相机纠正“二”“三”的发音)

  二、借助拼音,初读古诗

  1.请大家打开书,借助拼音,自己读读这首小诗,要读准字音哟。(学生自由试读)

  2.(出示课后双横线中的字)这些字中有你认识的吗?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

  3.调皮的生字宝宝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都躲到古诗里去了。你能在诗中找到它们吗?快拿出铅笔,用横线把这几个字标出来,再借助拼音大声读3遍。(学生圈划生字,认读生字)

  4.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读读这5个宇。读准了,一起夸夸他;没读准,一起帮帮他,好吗?(学生分组练读生字,互相纠正字音。

  教师巡视指导。

  5.过渡:这些字你们都会读了吗?现在,老师可要检查了。

  (1)(出示“三”、“十”)

  ①谁会读这两个字?(指名读)

  ②大家都来读一读,你发现它们在读音上有什么不同吗?

  (提醒学生读准平、翘舌音)我们再来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

  ③诗中还有哪些字是平舌音,哪些字是翘舌音呢?(学生说,教师一一出示“村”、“四”、“座”、“二”、“枝”)看看谁的小舌头最灵活,能把这几个字都读准。(指名读,教师伺机正音)

  (2)(出示“台”、“六”、“花”)这3个字谁会读?(指名读,齐读)

  (3)“小小火车开起来,快快开到——”(随机抽字卡,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4)(出示“烟村”、“亭台”)谁能当小老师教大家读这两个词?(指名带读,提醒学生读准后鼻音)

  (5)(把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写在花朵形的卡片上,贴在黑板上)在花儿的.反面,藏着一个字词宝宝,如果你能正确、大声地读出它的名字,这朵花就属于你了。

  ①(请学生上台随意翻卡片认读)读对了,大家鼓鼓掌;没读准,大家摆摆手。

  ②请读对了的同学带着大家读一读。

  6.字音都读准了,谁能把古诗连起来给大家读一读。(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当小评委,看他读得准不准,通不通。(师生评议,在评价中渗透朗读方法)

  7.请全班同学一起朗读古诗。(齐读)

  三、借助画面,诵读古诗

  1.过渡:想去郊游吗?今天我们就到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去游玩吧。

  2.(在音乐中出示画面)瞧,在这座小山村里,稀稀落落地坐落着几户人家,烟囱里偶尔飘出缕缕青烟。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在葱绿的树木间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座古色古香的亭子。村子周围,到处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3.在这样一个小山村里游玩,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体会。)

  4.山村风光的确很美,诗人也用一首诗来赞美它。(教师配乐范读古诗)

  5.(出示第一、二句)

  (1)(出示画面)一眼望去,二三里路远的地方,你看到了什么?(几座房子)小山村的烟囱里有时会飘出袅袅炊烟,这就是“烟村”。

  (2)谁愿意把第一、二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3)没走多远,就看到了美丽的小山村,多轻松啊。村子不大,只有几户人家。谁再来读读第一、二句?(指名读,齐读)

  6.(出示第三、四句)

  (1)(出示画面)快看,远处的小山上有什么?(亭子)亭子也叫“亭台”。近处,有什么?(开得正艳的花朵)

  (2)请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介绍给大家。(自由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

  (3)村子四周的景色这么美,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吧。(齐读)

  7.同桌的两个同学合作,一个读第一、二句,一个读第三、四句,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8.谁能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大家闭上眼睛认真听,看他能把你带到那美丽的地方吗?(指名读全诗,在评议中进一步感悟山村的秀美,激发学生的情感。)

  9.炊烟袅绕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鲜花,组成了一个多么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让我们再放眼去看——看吧.

  (配乐齐读)

  四、借助游戏,背诵古诗

  1.过渡: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吧。

  2.(给每个小组发一个卡片盒,在盒子里有这首古诗的每个字)每组四个人,共同将卡片摆成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古诗。然后,第一个人朗读古诗的第一句,第二个人接着朗读第二句,依次类推,看哪组摆得快,读得好。(学生练习)

  3.请你当个小小宣传员,介绍一下小山村的美景。(学生自由背诵,用击鼓传花的方式指名配乐、配画背诵)

  4.小结:听了你们的诵读和介绍,老师也喜欢上了小山村、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让更多的人也喜欢它,好吗?(师生共同背诵)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找找其他含有数字的古诗,读一读,并和小伙伴交流。

《一去二三里》教案3

  一、教学目的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字和写字。

  难点:分辨“八”和“入”。

  三、教学方法

  比较记忆法、以读代讲法

  四、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卡片、数字卡片、音乐磁带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课

  1、谈话:前面我们学了汉语拼音。今天开始我们就要乘着汉语拼音的快车到汉字王国去找汉字做朋友,有了汉字朋友,我们就能看书、读报、学到更多的知识。

  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

  3、学生读课题,解释“里”。(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相当于绕着我们学校的围墙走大约一圈。)

  4、《一去二三里》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本,听老师读课文。

  (二)、讲授新课

  ㈠、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你们想不想也把课文读一遍呢?生练读,师正音。(重点强调“一”和“亭”的读音。)(“一”的本音读“yī”,但在词语或句子中会变音,有时读二声,如“一块地”、“一片海”;有时读四声,如“一棵树”、“一朵花”。本课读二声。)

  3、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指名读。

  ㈡、看图说话

  1、谈话:我们不仅要会读儿歌,而且还要读懂它,知道它讲了什么意思。

  2、(出示挂图)图上画着谁?(两个小朋友)这两个小朋友在路上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从远处往近处看)。(这幅图上画的内容比较多,我们一部分一部分地看。先看最远处。)

  3、最远处有几座亭子。什么是“亭子”呢?

  4、出示挂图:亭台

  这就是“亭台”,也叫亭子。你在哪儿看到过亭子吗?它有什么用?(亭子是盖在路边或山上让人们休息用的,面积比较小,只有顶,没有墙。)

  5、书上哪一句诗是描写这些亭子的呢?————生齐读:“亭台六七座。”

  6、再往近一点画着什么呢?(一树盛开的花。)

  7、几树红花点缀着村庄,使村庄变得更美了,哪句诗是描写图中的花的?———(生齐读)“八九十枝花。”

  8、你从近处看到了什么?(几座房子)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一个小村庄)

  那你知道现在大概是什么时候?(吃饭的时间)为什么呢?(因为家家房顶上都飘着做饭时冒出的烟。)

  9、是呀,煮饭的炊烟绕着整个村子,所以诗人就把村子称为“烟村”。

  10、这个村子离两个小朋友远不远呢?(不远)所以诗人说———(生齐读)“一去二三里。”

  11、一路走去,在不远处有个小村庄,四五户人家升起了袅袅炊烟,这就是书上说的————(生齐读)“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12、多美的山村呀!村民居住的房子被炊烟缭绕着,简直就象在神话中,那六七座亭台又为村庄增添了几分秀丽。远处还有粉红的桃花。粉红的桃花点缀在村庄中,使小村庄变得更美了!

  ㈢、生练读

  1你觉得这样的景色怎么样?(美)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你自己亲眼看到了这幅美景。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有什么感觉?你心里会怎么想?你的心情怎么样?(轻松、喜悦)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样的心情美美的读一读这首诗。

  2、师范读,学生感悟读法。

  3、学生自己练读。

  4、指名读,集体评价。

  5、教师与学生赛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

  ㈣、自学生字

  1、谈话:同学们读得都不错。下面老师请同学们看一幅画。

  2、出示课文插图2。图上画的谁?他们在干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每一位小队员衣服上的号码都对应我们今天学的一个生字。)下面请同学们拿起铅笔把课文再读一遍,一边读,一边用铅笔把生字画出来。(对照板书)

  3、自己读生字,读准确后,再把它读给同桌听。

  ㈤、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谈话:我们自己学了生字,也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十个生字是表示数字的'汉字。下面,老师要让同学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看看同学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他们。

  3、做游戏:找朋友。

  (三)、扩展活动

  1、谈话:清代画家郑板桥有一首《咏雪诗》也用上了我们今天学的十个汉字,请大家试着读一读。

  2、教读生字:芦、总。(强调“不”的读音)

  3、出示小黑板:《咏雪诗》

  (四)、作业设计

  1、今天我们学了10个表示数字的汉字。请大家课后找一找,说说看我们周围有哪些地方用上了这课的生字,比如教室里的课程表、座次表、教室门上的班级标牌,家里的日历、报纸……比比看,看谁找得多。

  2、课后找一找带有本课生字的诗或儿歌读一读。

  (五)、板书设计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里、去。小组抽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出示“八”和“入”,比较。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讲解。

  2、出示:一、二、三。师示范写,学生观察:老师写字的笔顺怎样?

  3、教学笔画“一”(横)。

  4、指导学生先描红,发现字的特点。

  5、学生在生字本上练习。

  (三)、背诵课文

  1、同学们,我们来到了郊外,看到了什么?请你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说一说。

  (我们来到郊外,一眼望去,二三里远的地方有一座小村庄,只有四五户人家,树林里有几座亭台,路边开满了粉红色的桃花,真美呀!)

  2、发挥想象说说看到的画面,为背诵做铺垫。

  3、练习边背诵古诗边想象山村的画面。

  4、指名背诵。

  5、集体背诵。

  (四)、试编儿歌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诗里一共有十个数字。你能用数字编一首儿歌吗?

  2、小组合作编儿歌。

  3、小组汇报。

  (五)、作业设计

  1、练习写字。

  2、找一找,哪些儿歌或古诗里有数字?

《一去二三里》教案4

  一、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这是一篇识字课文也是童谣,课文采用了图文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编排,由于一年级学生刚步入识字阶段,借助模式二及卫星收视播放教学系统,教师可以从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获取相关的素材,进行简单的加工,弥补这一不足,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整合思路

  教师借助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及powerpoint技术制成生动、逼真的幻灯片,使学生能够认识理解简单的字、词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也学会了一、二、三的书写及有感情的朗读童谣,理解童谣的内容,从中体会到山村景色的美丽。信息技术有力的地弥补了常规教学的不足。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认识一种笔画“—”。

  3、正确、流利地朗读童谣,背诵童谣。

  4、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课文的意境。

  教学重点:认识一种笔画“—”,会写“一、二、三”3个字和认识12个生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童谣和体会山村景色的美丽。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插图一的课件、梨树贴图与本课数字有关的图片若干,田字格。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开学到现在,小朋友们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许多“拼音朋友”,也学了不少的汉字,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帮助下,到识字王国去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得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观察图画,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大屏幕出示文中插图一)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到了什么?他们在说什么?

  2、揭示课题:有一首古时候的童谣,说的就是这幅画。(出示课题“一去二三里”)

  3、指名读课题:说说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4、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里”。

  (三)、图文结合,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并在图上找出“烟村”、“亭台”、“花”。

  3、教师放慢语速范读,学生轻声跟读。

  (四)、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用不同符号分别标出会读的字和不会的字,同桌互帮互学。

  3、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

  5、教学生字

  (1)、读一读:出示12个生字(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变序抽取12张生字卡片(不带拼音),开火车读、小组齐读、全班读。

  (2)、摆一摆:出示四行五列的方格(课文的格式),请小朋友把12个“生字朋友”送回自己的“座位”。(即把每一张字卡分别贴到相应的方格里)

  (五)、朗读感悟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个人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全班齐读。

  2、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

  a、小山村的景色多美呀!谁来当图中的小朋友,读读课文,告诉大家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图中的什么景物?

  b、找朋友互相读读听听,互相正音。

  c、男女生分别齐读。

  3、课间活动:全班表演唱《数鸭子》。

  (六)、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

  1、谈话激趣: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了四线三格是拼音的家,那生字宝宝的家在哪儿呢?(出示田字格)这就是生字的家。

  2、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小格。

  3、拍手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他来帮,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一去二三里》教案】相关文章:

一去二三里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15篇12-23

《一去二三里》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15篇04-09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文精彩教案优秀10-15

《罐子里的声音》教案04-03

《夏天里的成长》教案04-01

池塘里的小青蛙教案01-08

大班冬天里动物教案07-12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06-21

中班教案《森林里的聚会》12-2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