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乒乓球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乒乓球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乒乓球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2、知道瘪的乒乓球受热恢复原状的办法。
3、培养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若干乒乓球、空玻璃杯、热水、吹风机、筷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认真观察实验。
活动难点:理解瘪的乒乓球重新变圆的办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出乒乓球。
1、小朋友们玩过哪些球或见过那些球啊?(举手回答)
2、老师给大家到来了很有趣的'球,认识的小朋友就大声喊出它的名字吧!
3、那么它跟小朋友们认识的比怎么样啊?有什么不同和一样的地方啊?(利用比较了解乒乓球的大小、轻重)
4、可以找小朋友掂掂拍拍篮球在拍拍乒乓球。
5、小朋友们比较的非常好,那么如果老师给你一个乒乓球你想怎么玩啊?(师范给大家看)
二、实验。
1、小朋友们玩的很高兴,可是老师这里有一瘪的乒乓球在哭泣说:"我不小心被踩瘪了,谁能帮助我呢?"
2、小朋友们快动脑筋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让它变回原来的呢?(小朋友说出自己的想法)
3、小朋友们真棒,积极动脑筋想问题。
4、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能不能帮助它呢?
5、看看老师准备了什么?(幼儿说出准备的材料)
6、那这些有什么用呢?老师要做什么呢?(引发幼儿兴趣)
7、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个小实验,仔细看哦!
8、老师这里有一个空玻璃杯,把瘪的乒乓球放进杯子里然后倒入开水,想想开水倒进去后会发生什么呢?乒乓球会不会在水底不出来了呢?哇!原来乒乓球浮在了上(过一小会)老师现在要用筷子取出乒乓球,小朋友们想想老师为什么不直接用手去拿呢?(引导幼儿说出里面是热水,直接用手很危险,倒入开水环节也会涉及安全问题)
9、咦,乒乓球瘪的地方怎么不见了呢?哪里去了呢?(引导幼儿说出瘪的地方鼓起来了)乒乓球又变得圆圆的了
10、小朋友们想想为什么倒入开水后,乒乓球就变回原来的样子了呢?(小朋友们猜想)小结:乒乓球的肚子里都是空气,瘪的时候空气被挤得压在了一起,用开水烫,里面的空气感觉很热,肚子里的空气开始膨涨就是越来越大,瘪的地方就撑起来了,所以乒乓球又圆了
11、小朋友你们学会这个办法了吗?
乒乓球教案2
设计意图
乒乓活动是我们班的健康特色,也是我的课题《班级乒乓特色活动的实践研究》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在平常的练习中,我们发现乒乓球不仅能颠、能抛、还能在上面进行画画。这是怎么发现的呢?由于我们的乒乓球都统一放在乒乓特色区中,为了给自己的球做个记号,他们往往在球上写上姓名和学号,可细心的女孩子就不同,她们会在球上画张笑脸,或者涂上漂亮的颜色,这样不仅美观还很容易识别,于是我就追随孩子们的这个兴趣,生成了这个美术探究活动《乒乓球小人》,不仅能让幼儿在活动中动手动脑,还可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能充实我们班的乒乓特色活动,开拓课题研究的领域。
活动目标
1、利用废旧材料对乒乓球进行装扮,制作成乒乓球小人。
2、探索怎样让乒乓球稳稳地站在圆锥形的物体上。
3、喜爱美工制作,大胆想象、创作。
重点: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乒乓球小人。
难点:探索怎样让乒乓球稳稳地站在圆锥形的物体上。
活动准备
1、乒乓板、乒乓球人手一份。
2、各种制作材料,如水彩笔、毛线、保鲜膜纸芯、扇形(正方形)纸片、废旧边角料、双面胶等。
3、自制PPT。
活动过程
一、小人物大集合。
1、今天,老师请你们看一看我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自制小人。
2、逐一出示PPT,请小朋友们边看边说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3、哇,自制小人品种真多啊!有纸盒小人、鸡蛋小人、电线小人、彩泥小人等等,那今天我们也来做个自制的小人吧!
二、说说我们的设想。
1、我们班最多的球就是乒乓球了,大家都会拿它来颠球,而且很多还是颠球高手呢!今天我们就用它来变一个乒乓球小人吧!
2、你们想想这个小小的乒乓球怎样来变成小人呢?
3、幼儿互相讨论,和同伴说说各自的想法。
4、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自己的设想。
三、亮亮老师的本领。
1、你们的想法真不错,老师也想来做一个乒乓球小人。
2、教师示范、讲解:
●头部:乒乓球,一面画上五官,一面画(或粘)上头发。
●身体:用扇形纸片卷成圆锥形,用浆糊(或双面胶)固定,在顶部剪一个小口子,大小要比乒乓球小,这样就能让球稳稳地放在“身体”上面了。
●装饰:可以用毛线做头发,用彩色纸做漂亮的衣服等等。
3、提出制作要求:
●圆锥顶部开口大小要比乒乓球小,太大了容易掉下去。
●用各种材料来装扮乒乓球小人。
四、制作我的专属小人。
1、幼儿分组自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关注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提醒幼儿要让乒乓球稳稳地站住。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合理利用各种材料,把自己的乒乓球小人打扮得独一无二。
五、秀出我的乒乓球小人。
1、为自己的乒乓球小人取个好听的名字,并展示到一起来,拍张集体照。
2、延伸活动:乒乓小人接力赛。
将乒乓球小人放在乒乓板上,手持乒乓板,一个接一个练习平衡走。
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接力赛。
乒乓球教案3
一)、教材内容分析
乒乓球轻巧、灵活、安全性强,其活动技能具有挑战性,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身心特点。幼儿在乒乓球的游戏活动中可以充分满足其主动探究、活泼爱动的心理需求。乒乓球活动看似动,其实动中有静。动中有学习、求知、处事的深刻内涵,乒乓球活动还能促使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在探索和尝试中,幼儿可以获得丰富的身体经验和运动经验,与此同时,幼儿对自我的认识也逐渐建立起来,他们能从运动中获得满足感、愉快感和成功感。
二)、幼儿情况分析
生活中、电视节目中时常有关于乒乓球运动的比赛等,当运动员获得胜利欢呼时常常能感染幼儿,激起幼儿强烈的求知欲和获得成功的胜利感。我们便可利用这点,让幼儿亲身体验、探索,从而掌握一些有关的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能。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幼儿挥拍的动作,激发幼儿对乒乓活动的兴趣。
2、在游戏的情景中,幼儿初步学习垫球,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本活动的重点是:掌握正确的垫球动作。
本活动的难点是:能手眼协调的垫球。
四)、活动准备
为顺利完成以上教学目标,在活动准备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布置小青蛙跳跳跳环境。
2、乒乓板做的荷叶、乒乓球。
五)、活动教法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游戏法、模拟法、情境教学法。
为什么要采用这些方法?
1、游戏法
游戏是幼儿主动参与的活动。幼儿把游戏看成生活的需要。游戏与其它活动相比,它最为自由,因此在游戏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相对的幼儿参加学习活动的态度就相对的被动。
2、模拟法
幼儿的好奇心非常强烈,对新鲜事物最感兴趣。幼儿爱模仿的特点和好奇心有密切
联系。乒乓球活动的基本技能练习是枯燥乏味的,为了能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引起幼儿对该活动的兴趣,及了解幼儿对乒乓球性能的掌握,让幼儿模拟乒乓球的动作进行活动,激起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与兴趣。
3、情境教学法
幼儿认识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幼儿主要是对事物的直接认识,通过自己
的.感知和体验才能对事物有所认识。
六)、学法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调动每个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幼儿运用肢体的模仿、扮演参与,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都是积极主动学习的。
七)、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以新《纲要》为指导,从感知到体验,由浅入深,使原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让幼儿自主地、能动地学习,但是幼儿天生好动,光靠枯燥乏味的讲解和死板的练习,幼儿是没有兴趣的,也不能正确地掌握,中有通过指导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化、形式多样化才能让每个幼儿真正动起来,使每个幼儿都能主动、积极地去掌握垫球的动作要领。本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环节:听着音乐模仿乒乓球的动作。目的是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第二环节:通过游戏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幼儿挥拍的动作。
第三环节:利用情境教学法去青蛙家作客,引出活动的内容,设计提问:青蛙宝宝都在睡懒觉,还没练习捉害虫的本领呢,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教师介绍垫球的方法。
第四环节:学习垫球,要求幼儿能连续的进行垫球。
第五环节:游戏活动,本活动在幼儿掌握初步的垫球动作上,为幼儿设置一个情境,并提出练习方法:“有的小青蛙还没有做到运动,现在青蛙妈妈想到了一个更好的方法,每只小青蛙跳进次以后,再帮助旁边一只小青蛙跳5次,这样每只小青蛙都能得到锻炼。
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使垫球的动作得到强化。
八)、活动延伸
中班幼儿年龄小,只有通过反复练习、强化,才能真正掌握垫球的技能,在活动室外的走廊里设置小青蛙跳跳跳的游戏情境,供幼儿游戏时练习。
乒乓球教案4
活动目标:
1.利用各种材料,探索取出瓶中乒乓球的不同方法,体验探索的乐趣
2.在操作中感知一种物体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用标记记录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并能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幼儿实验材料:把乒乓球放在杯中;筷子、勺子、铁丝、吸管、报纸(小组一份);幼儿记录单,大记录单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一只乒乓球被管老师不小心掉到了杯子里,你能把乒乓球取出来吗?有什么办法呢?(幼儿相互交流)
二、引导幼儿尝试利用材料取出乒乓球
1、提出问题:那如果手不能直接伸进去,也不能把乒乓球直接倒出来,在杯子不动的情况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把乒乓球取出来?(幼儿想办法)
2、介绍材料和记录单。
(1)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材料,有勺子、筷子、细铁丝、报纸、吸管,请你猜猜哪些可以把乒乓球取出来呢?(幼儿猜测,教师在记录表上记录)
(2)到底他们能不能把乒乓球取出来呢?你可以每一种材料都去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用标记记录在记录单上。
(3)幼儿探索操作
(4)交流探索、记录的结果。谁愿意来说说你的.发现。
(5)总结性提问:从记录单上我们可以看出勺子……能取出乒乓球,有的铁丝能取出乒乓球,有的报纸却不能取出乒乓球,这又是为什么呢?你是怎么用铁丝取出乒乓球的?解决铁丝取出乒乓球:可以改变形状。
3、探索用细铁丝、报纸把乒乓球取出来。
(1)发散性提问: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细铁丝、吸管、小棒把乒乓球取出来呢?(幼儿自由讲述办法)到底你们说的行不行呢,只有试试看才知道。(第二次操作)
(2)幼儿探索用细铁丝、报纸把乒乓球取出来。教师巡回指导,并用数码相机拍下幼儿实验的情况
(3)再次交流探索操作的结果。怎么样,都成功了吗?你这次用了什么把乒乓球取出来的?用了什么方法?
(4)展示照片,看,xx是用什么方法把乒乓球取出来的?
(5)小结: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多去尝试,细铁丝、报纸也能把乒乓球取出来。
4、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是从杯子里取出了乒乓球,如果杯子里掉进去的是铁球呢?在不动杯子子的情况下能用什么方法取出呢呢?我们以后游戏的时候去试一试。
乒乓球教案5
[游戏目标]
通过“拍乒乓球”游戏比赛促使幼儿熟悉球性,培养幼儿手眼的协调性;让幼儿体验拍乒乓球的乐趣,增强幼儿的竞争意识。
[游戏准备]
人手一个乒乓球,5个直径约80厘米的'大圈;请5位老师计分。
[游戏过程]
一、提出问题,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拍过球啊?你们拍过什么球?你是怎么拍的?(请2个幼儿演示拍皮球)
二、热身腰腿,熟悉动作
1.师:刚才几个小朋友拍得真好。但是你们拍过乒乓球吗?(幼儿自由发言)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拍乒乓球吧。(适当热身,舒展腰部、腿部)
2.教师示范拍球动作:双脚叉开,双腿稍弯,一手握住乒乓球垂直拍打于地面,待球反弹起后用力继续垂直拍打,反复拍打,不让乒乓球滚走。
3.幼儿自由练习拍球,教师个别指导。
4.教师根据幼儿拍球情况作小结。
5.幼儿继续练习自由拍球。
三、明确规则,开展游戏
1.教师讲解比赛规则,
(1)幼儿四人一组,分成五组。
(2)每组幼儿由1号至4号、每次一个幼儿在圈内拍球,拍不到球或把球拍到圈外就由下一位幼儿继续,直至第四位。共进行2轮。
2.第1轮后教师进行小结。
3.计数的老师累计全组幼儿2轮拍球的个数即是该组的总分。按各组得分的多少评出一等奖1个组、二等奖2个组、三等奖2个组,分别给予奖励。
四、游戏结束,延伸课外
今天我们玩了拍乒乓球,还进行了比赛,你们表现得都很棒。和乒乓球玩得也很开心?下次我们还要跟乒乓球玩更多的游戏呢?好吗?回到教室后你们可以把这个本领教给其他的好朋友。
乒乓球教案6
设计意图:
在一次谈论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时,有孩子说,最佩服运动员骑着自行车在大圆筒的斜壁上走,还问这是不是一种特殊的自行车?我引导孩子去观察,在生活中是不是还有类似的现象存在?同时设计了这个乒乓球的活动,旨在让孩子亲自感受到离心现象的存在和它带来的奇妙乐趣。
活动目标:
1、 通过探索活动,感知乒乓球在瓶内旋转的离心现象,培养观察的敏锐性和操作的准确性。
2、 理解应用概念:旋转、绕动、转动。
活动准备:
玩绳子系着沙包的做圆周运动的游戏;乒乓球、瓶口大瓶身高的'无底塑料瓶等。
活动建议:
1、动手使乒乓球在瓶中旋转
●猜一猜
乒乓球能在瓶中旋转吗?
●试一试
将桌面上的乒乓球扣入一个底部开口的塑料瓶,尝试让球旋转起来
2、感知离心现象
●猜一猜
离开桌子,乒乓球还能在无底的塑料瓶里呆着吗?
●试一试
怎么做才能使离开桌子的乒乓球还能留在塑料瓶里,不掉下来。
●谈一谈
实验的体会
瓶子离开桌子的同时,还要继续转动瓶子,才能使离开桌子的乒乓球不掉下来,(产生离心现象)
绕得越快,球升得越高,
如果不转动,球就会掉下来。
3、运乒乓球比赛
●练一练
幼儿分成两组,练习手拿瓶子同时转着球,从一张桌子向另一张桌子运球,使球不掉下来。
●比一比
哪组幼儿运到的乒乓球多。
● 想一想,
是什么让乒乓球在旋转的时候,不会从瓶子里掉出来
活动延伸:
了解生活中的“离心现象”
观察在水面上,汽车快速通过时,带起的弧形水线。
在盛有水的盆里玩齿轮玩具,当快速转动齿轮时,会带出弧形水线。
快速转动沾水的雨伞,观察飞出的水珠产生的弧形水线。
设计说明
通过动手操作,在让乒乓球在瓶中旋转的过程中,发现离心现象,
以对现象进行描述的方式,与同伴互相交流。
感知现象后,进行练习和比赛,发现在一定力量的作用下,才能使球在瓶壁上不下来。
在延伸活动中,了解更多在生活中的离心现象,并能看到有形的离心作用线,对实验有进一步的理解。
●在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因为离心现象而产生的有趣的事情。但在物理学领域,并不确定有“离心力”这个概念存在,在理论上“离心力”只是一种与向心力方向相反的作用力。所以在本活动中,我们只让孩子感受离心现象,而非离心力。
●向心力是物体作圆周运动受到的合力,一般来讲以地面为参考系。它的方向指向圆心。
如果向心力不足(绳子断了),物体就会越转越离开旋转中心甚至直接被直线甩出去,也就是离心现象。
乒乓球教案7
活动目标:
1、能充分利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巧运乒乓球,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2、乐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3、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每人两个小操作盘(一个装有乒乓球);每组一个大托盘(内有材料:小勺、小瓶子、吸管、电线、硬纸板、小剪刀、橡皮泥等)。
2、幼儿人手一份记录表、笔。
3、大记录表一张、“√”和“×”卡片。
活动过程:
一、介绍游戏,幼儿做出设想。
1、教师讲述游戏规则:
“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巧运乒乓球”的游戏。这个游戏有个奇怪的规则:手不能碰到乒乓球也不能拿起操作盘,把球从这个操作盘运到另外一个空的操作盘里。”“虽然不能用手但可以用老师准备的材料。看看有哪些材料?”介绍材料。
2、请幼儿将猜测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中,进行交流。
“先请小朋友想一想,猜一猜,哪些材料能运球的就在“想一想”一栏里打“√”,哪些材料不能运球的就打“×”。并请你记录在“想一想”一栏。(幼儿猜测记录)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猜的?”并把幼儿猜测的记录在大记录表上。
“在这些材料中有的幼儿认为有的材料能运球,有的材料不能运球,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二、幼儿利用材料进行操作并交流。
1、教师讲述操作要求
“请你们自己去试一试,能运球的在“试一试”的前面一栏里打“√”,不能的打“×”。”“注意了,一定要试过之后再记录,还要记住手不能碰到球。
2、幼儿操作。
教师适时指导幼儿实验,并提醒幼儿注意:手不能碰到球。
3、幼儿交流。
(1)请幼儿介绍操作结果并做记录。
“你动手试了后结果怎么样?”教师记录在大记录表上。
(2)适时请幼儿示范给没有成功的幼儿看。
三、幼儿再次操作、探索多种运球方法。
1、教师讲述操作要求
“在刚才操作中老师发现有的小朋友用同一种材料运球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老师也用小勺试了一下,真的有两种不同的方法。”教师示范给幼儿看,并用数字2记录在表上。“大家再试一试同一种材料用不同的方法运球,并用数字记录在表上。”
2、幼儿操作
3、幼儿介绍同种材料不同的运球方法
四、结束活动
“今天小朋友都很能干,动动脑动动手就用了很多的'方法巧运乒乓球。那除了表上的材料,还有哪些材料也能运球呢?”“我们回去可以再想一想,试一试,好吗?”
活动反思: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孩子们的探索活动结束了,从他们意犹未尽的脸上可以看出,孩子们是玩得开心,学得快乐的。在探索过程中,我用交流会的形式,鼓励孩子大胆地向同伴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较好地达到的预设的要求。
乒乓球教案8
[游戏目标]
通过游戏“送乒乓球宝宝回家”,锻炼幼儿手臂力量。在自主探索击球的游戏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自测力和动作的协调性,让幼儿体验乒乓球游戏的.乐趣,培养幼儿乐意和同伴友好合作的精神。
[游戏准备]
1、材料:自制球棒10个,自制开有门洞的纸盒房子10个,乒乓球和乒乓板若干。
2、场地:宽8米,长15米,“房子”5个一排,共两排。
3、幼儿20人,已初步具有用棒击球的经验。
[游戏过程]
一、热身活动,游戏导入
老师带领幼儿先扭腰、弯腰,再一起用球拍在地板上自由玩击打和应接乒乓球的小游戏,熟悉球性。
二、初步尝试,掌握击球技巧
1、教师示范并讲解游戏规则
师:乒乓球宝宝们玩累了,我们一起来送乒乓宝宝球们回家吧。老师这里有一个球棒,我们得用球棒击中它,将它送入对面房子的门洞里。
示范:教师将乒乓球放在规定的线上,用棒击球,将球打入门洞(可以多次击打;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击球入门的要点)
2、幼儿分组练习,熟悉击球技能
(1)将幼儿分成四队,每队5位,按序轮流尝试击球,每人一次。
(2)教师进行技能指导。(幼儿用力的大小,方向的测试等方面)
(3)幼儿再次轮流尝试一次,力求掌握击球技巧。
三、幼儿分小组游戏
要求:
1、将幼儿分成十组,每组两人,继续玩击球进门的游戏。
2、一人击球另一人帮其捡球,无论进门洞与否,都要轮流交换,互相合作游戏。
3、幼儿击球进门后可以在身上贴一个五角星。
4、在规定时间内获得五角星最多的幼儿为最佳球手。
四、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小朋友都玩了送乒乓球宝宝回家的游戏,能友好地合作玩,玩得都很开心,并成功地把乒乓球宝宝送回家。我们把这个本领教给其他小朋友好吗?(整队离场)
乒乓球教案9
活动目标:
1、利用各种材料,探索取出瓶中乒乓球的不同方法,体验探索的乐趣
2.、在操作中感知一种物体有不同的使用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用标记记录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并能大胆讲述。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幼儿实验材料:把乒乓球放在杯中;筷子、勺子、铁丝、吸管、报纸(小组一份);幼儿记录单,大记录单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一只乒乓球被管老师不小心掉到了杯子里,你能把乒乓球取出来吗?有什么办法呢?(幼儿相互交流)
二、引导幼儿尝试利用材料取出乒乓球
1、提出问题:那如果手不能直接伸进去,也不能把乒乓球直接倒出来,在杯子不动的情况下,用什么方法可以把乒乓球取出来?(幼儿想办法)
2、介绍材料和记录单。
(1)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材料,有勺子、筷子、细铁丝、报纸、吸管,请你猜猜哪些可以把乒乓球取出来呢?(幼儿猜测,教师在记录表上记录)
(2)到底他们能不能把乒乓球取出来呢?你可以每一种材料
都去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用标记记录在记录单上。
(2)幼儿探索操作
(3)交流探索、记录的结果。谁愿意来说说你的发现。
(4)总结性提问:从记录单上我们可以看出勺子、、、能取出乒乓球,有的铁丝能取出乒乓球,有的报纸却不能取出乒乓球,这又是为什么呢?你是怎么用铁丝取出乒乓球的?解决铁丝取出乒乓球:可以改变形状
3、探索用细铁丝、报纸把乒乓球取出来。
(1)发散性提问: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细铁丝、吸管、小棒把乒乓球取出来呢?(幼儿自由讲述办法)到底你们说的行不行呢,只有试试看才知道。(第二次操作)
(1)幼儿探索用细铁丝、报纸把乒乓球取出来。教师巡回指导,并用数码相机拍下幼儿实验的情况
(2)再次交流探索操作的结果。怎么样,都成功了吗?你这次用了什么把乒乓球取出来的?用了什么方法?
(3)展示照片,看,xx是用什么方法把乒乓球取出来的?
(3)小结: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多去尝试,细铁丝、报纸也能把乒乓球取出来
4、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是从杯子里取出了乒乓球,如果杯子里掉进去的是铁球呢?在不动杯子子的情况下能用什么方法取出呢呢?我们以后游戏的时候去试一试。
反思:
我设计的活动符合本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在活动中孩子们都能积极的`参加,想出许多移动乒乓球的办法,在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只有个别的孩子因为动手能力差,不能用筷子很快的夹住球,所以显得有点失落,变的不太主动。在以后的活动中会照顾到动手能力差的孩子,让其也能体验在操作过程中收获的成功喜悦。
乒乓球教案10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话题,尝试解决
1.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上的是数学课,学习数学知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前几天我去买乒乓球,并收集了一些信息(出示下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乒乓球每个2元]
2.整理信息
(1)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买6袋乒乓球,每袋5个,每个2元。
(2)谁能把获得的信息连起来读一读?(指名学生读信息)
3.提出问题
(1)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帮助我解决哪些问题?
(2)你们是喜欢听别人说,还是喜欢自己来总结?(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4.引导学习
师:为了使我们的思考更有效,老师给大家提供一张记录单(如下),我们先来看一下,知道怎么填写吗?(请明白的学生解释)
记录单
解决问题:
[乒乓球
每个2元]
① 买6袋乒乓球 ② 每袋5个 ③ 每个2元
我选了信息 ,解决了 ?
算式是 。
二、组织交流,共享智慧
1.用一步乘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预设(1):买6袋乒乓球,每袋5个,每个2元。
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
算式:5×6=30(个)
预设(2):买6袋乒乓球,每袋5个,每个2元。
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钱?
算式:5×2=10(元)
[思考:上述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找相关联的数学信息,既使学生利用一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又为下面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打下基础。]
2.交流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1)师:大家从三条信息中选出两条,解决了两个问题,还可以解决其他问题吗?
生1:我选“买6袋乒乓球”“每袋5个”“每个2元”三个信息,解决了“买6袋乒乓球一共用了多少元钱”的问题。
(2)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信息,想想能不能解决“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钱”的问题。(生边读边想,然后请会的学生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
(3)小组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学生拿记录单上台演示)
师:谁再说说刚才××同学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这样叙述:根据 和 ,先求出了 ,算式是 ;再根据 和 ,求出了 )
生2:6×5=30(个),先求出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2×30=60(元),再求出买6袋乒乓球一共花了多少元钱。
生3:5×2=10(个),先求出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钱;10×6=60(元),再求出一共花了多少元钱。
[思考:学生很容易得出以上两种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边提问边板书,显得很有层次、有计划。]
生3:6×2=12(元),先求出每袋中各买一个乒乓球花了多少元钱;12×5=60(元),再求出买6袋乒乓球一共花了多少元钱。(如下图)
[思考:一开始学生不会说列式的'理由,基本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结论。课堂上教师出示上图,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这样计算,教师也进行了表扬与肯定。]
(4)比较思考。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问题时,用的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用的是两步乘法计算,答案是一样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内容——“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师:这两种方法都是用两步乘法计算,第一步是从三条信息中选择两条有联系的信息求出一个问题,再根据这个问题和第三条信息相联系,用乘法算出第二个问题。
师:那么,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点呢?(单位名称不一样,第一步所求的问题不同)
师(总结):解决这个问题,大家用了三种不同的解法,都计算出买6袋乒乓球要用60元钱。
……
反思:
毫无疑问,本节课教师充分考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渐进性,注重学生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且教学环节环环紧扣,层次清楚。但在教学“一共用多少元钱”这个问题的第三种解法上,我有不同的意见。
1.看似想法巧妙,实际钻牛角尖
多年来,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这道题时,都会否定第三种方法,理由很简单,因为第三种方法的列式说不出理由。而案例中,“6×2=12(元),即每袋中各买一个乒乓球花了多少元钱”这种说法非常牵强,违反了事实,甚至回答问题的学生有可能不懂,是“被理解”的。按常理“求一共用多少元钱”只有两种方法,第三种方法不符合实际,生活中没有人会这样考虑问题。这种看似巧妙的想法,实际上将问题引向死胡同,让人钻“牛角尖”。
2.看似深挖教材,实际误入歧途
实际上,当学生说出这种算式时,他本身可能并没有想到“6×2=12(元)”表示“每袋中各买一个乒乓球花了多少元钱”,在教师的提醒下说出时,有些听课教师发出惊叹声。实际上,很多教师平时根本不认为这种方法是对的,但是听了这节课好像又明白一样,这种心态是错误的,但愿没有人去效仿。这种看似深挖教材的做法更是错误的,其实是将学生带入歧途。
3.看似思维创新,实际故弄玄虚
乒乓球教案1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小兔救乒乓球》的内容;通过观察实验了解乒乓球能在水中漂浮这一特性。
2、能用完整的语言正确回答听讲故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描述观察实验中发现的现象。
3、懂得同伴间要互相帮助,具有初步的探索兴趣。
【活动重点】
了解乒乓球漂浮这一特性;理解故事内容,能用完整的语言正确回答听讲故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描述观察实验中发现的现象。
【活动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探索并正确描述乒乓球能在水中漂浮的特性。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知道乒乓球很轻,并了解乒乓球具有弹跳这一特性。
材料准备:挂图,透明水桶、乒乓球、水。
【活动过程】
一、听讲故事,理解内容。
1、师(出示挂图一):你们看,它是谁啊?(幼儿自由发言)
2、借助挂图二、三教师讲解,幼儿看图听故事。
(1)师:小乒乓球掉到哪里啦?它怎么会掉到井里的呢?乒乓球很害怕,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呢?(幼儿自由发言)
(2)师:(小结)小朋友们真热心,想了很多办法帮助小乒乓球。老师替小乒乓球谢谢你们了。
3、师(出示挂图四):有两只小白兔听到小乒乓球的呼救声,也赶来了。
4、师:小白兔想的什么办法来救小乒乓球的?你们知道为什么往井里倒很多水小乒乓球就能慢慢浮上来呢?(幼儿自由发言)
二、观察实验,探索奥妙。
师:下面老师要做一个小实验,你们仔细看看小乒乓球是怎么慢慢往上浮起来的。
师:小乒乓球浮上来了吗?怎么会浮上了的.呢?(幼儿自由发言)
师(小结):小乒乓球很轻很轻,它不会沉到水底下,它一直都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只要我们不断往水桶里加水,小乒乓球就会跟着水一起往上浮,小乒乓球就会得救了。
三、完整听讲,总结延伸。
师(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两只小兔救小乒乓球的故事,知道乒乓球很轻,能漂浮在水面上。小朋友回家后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做乒乓球漂浮的实验,好吗?
附故事《小兔救乒乓球》
小乒乓球活泼可爱,但是却很调皮。
一天天气真好,小乒乓球又偷偷溜出去玩了。它一边跳一边唱歌,心里真高兴。“咦,这是什么呀?”小乒乓球发现前面有一口枯井,“不知道里面有什么,让我去看看。”说着,小乒乓球鼓足了劲儿用力一跳,只听见“扑通”一声,原来是小乒乓球用力太猛,一不小心摔到了井里了,疼得它“唉哟、唉哟”地直叫。
井里黑乎乎的,小乒乓球可害怕啦,一边哭一边喊:“救命啊!救命啊!谁来帮帮我?我掉到井里啦!”两只小白兔正好从井边走过,听见小乒乓球的哭喊声,往下一看:“是你呀,小乒乓球!别着急,我们马上想办法救你。”两只小白兔一商量:“好!就这么办。”它们拿着水桶跑到小河边,提了一桶水就往井里倒——就这样一桶又一桶,小乒乓球终于慢慢浮上来了。
望着小白兔擦汗的样子,小乒乓球难为情地说:“谢谢你们,小白兔!多亏了你们。”
小白兔笑着说:“不用谢!你以后出去玩可要小心点,再见!”
小乒乓球也挥挥手说:“再见!”
乒乓球教案12
活动目标:
1、了解乒乓球的基本特性,会创造性地玩球。
2、发展幼儿的创造想象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体验探索、操作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乒乓球若干、布袋一只、玩球材料:乒乓拍、垫板、水彩笔、音乐磁带、筷子、橡皮泥、胶水、皱纹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老师今天要送大家一件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好,我请几个小朋友来摸一摸,如果能讲出自己摸到的这个东西的感觉来,我就送给他一个!
1. 幼儿摸以后说出这东西的感觉:你摸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
2. 让幼儿双手合拢了取回,不能给别人看到。
3.猜一猜是什么?揭晓谜底:打开看看?是个乒乓球。
4.让每个幼儿取到球。
二、这一个小小的,轻轻的、圆溜溜的乒乓球可以玩吗?怎么玩,请你找个空地方试试看。
三、提问:
1.你的乒乓球是怎么玩的?
2.小结:因为乒乓球有弹力,又是个圆球体,所以小朋友有的抛、有的滚、有的让它跳,玩的真高兴。那你们知道它还能怎么玩?从哪里知道的?
3.介绍乒乓球运动的知识:乒乓球运动是我们中国人很喜爱的一项运动,中国的乒乓球运动水平也是世界最高的,我们曾经连续两届奥运会摘得乒乓球项目的所有金牌,在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也获得了男双、女双、女单三枚金牌。
4.你认为乒乓球还会有其他的玩法吗?你想不想试试刚才小朋友说到的玩法呢?
四、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乒乓球和其他工具,小朋友可以去观察一下这些工具,想象一下运用工具可以怎样来玩球,如果需要还可以取了工具去尝试一下。但是因为是尝试,老师要求大家不要玩好多次,只要试一下就可以了,尝试过了,请你把你创造出来的玩法介绍给大家!
五、个别介绍、演示、教师鼓励、并可以结合着讲一讲道理。
六、总结:一个小小的乒乓球在我们聪明的小朋友手里就能玩出这么多的花样,厉害,连老师都很佩服。
1.用乒乓球可以玩不同的游戏和运动,那还可不可让乒乓球变成个什么东西呢?
2.想象一下:你想用乒乓球变个什么东西?
七、介绍材料、幼儿探索操作:用乒乓球还可以进行装饰和制作小玩具,今天老师帮大家也准备了彩色贴纸、胶水、橡皮泥等材料,你们可以想好要让乒乓球变什么,然后再制作,也可以看了材料边探索,边制作。
有些小朋友可能还没玩够,想再去新学到的方法玩乒乓球也可以,注意安全,在场地前面玩。运用乒乓球进行装饰和玩具制作的可以围着箩筐在场地后边进行。
八、作品展示:
1.向客人老师介绍。
2.集体面前介绍。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乒乓球教案13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了解磁铁的特征,明白物体的沉浮。
2、帮助孩子积累生活的经验,巧用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活动准备:
磁铁、磁性教具、水壶、玻璃球、乒乓球、线、筷子、塑料玩具;铁制物品如:铁钉、瓶盖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音乐,教师领幼儿做蝴蝶飞进入活动室。
与幼儿交谈,引出磁铁,引导幼儿观察。
师:嘘!你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礼物?(出示磁性教具花),这花美丽吗?(美丽)多美的花啊,看!把蝴蝶都引来了(出示教具)。咦!怎么这只蝴蝶落不到花上呢?引导幼儿观察,看有什么秘密?(让幼儿观察这只蝴蝶教具,发现问题。)
师:对了,这只蝴蝶的背后少了一只黑色的圆圈,大家知道它的名字吗?对,磁铁,大家真聪明。
二、基本部分。
1、组织幼儿坐好,每人从桌子上拿一块磁铁,了解磁铁的`特征。
2、师:小朋友们为了更好的了解磁铁的特征,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万宝盒”,大家把桌子上的“万宝盒”打开。用手中的磁铁吸一吸,看能够吸起什么东西,然后让个别幼儿说一说吸起了什么?这件东西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总结出:磁铁能吸铁制品。
3、了解物体的沉浮:
小朋友,现在我们把磁铁吸住的物体,放到水盆里看有什么变化?(被磁铁吸起的物体都沉在水底)那把桌面上的东西都放到水盆里有什么变化呢?引导幼儿回答。(塑料制品的物体浮在水面),小朋友们真聪明,来一齐鼓励一下自己。(嗨!嗨!嗨!我们都是聪明娃!)
4、出难题,引导幼儿巧用学习的知识来解决。
小朋友这么聪明,今天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老师解决吗?(引起好奇)老师出示:玻璃瓶中有一个铁钉和一个乒乓球。有的幼儿回答,倒过来或把手伸进去,或用筷子夹出来。老师说出要求:可是在取瓶中的物体时,不能把瓶倒过来,也不能把手伸进去,只是准备了线、磁铁、筷子、水,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看哪组取得快。
5、让个别幼儿分组讲解一下取物的过程。(老师及时鼓励孩子。)6、师:小朋友们这么聪明,老师奖励你们一下,玩一玩乒乓球。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只要我们肯动脑筋,想办法,巧用我们学习的知识就一定能解决。
乒乓球教案14
教学目标:
1、感受空气无所不在。
2、探究使乒乓球跑得快的方法。
3、能大胆的交流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教学准备:塑料瓶若干、乒乓球若干、场地上要有一个起跑线和终点线。
教学过程:
一、出示乒乓球和瓶子,引发幼儿思考:将要开展一项什么比赛?
让幼儿发挥想象,随意地说,激发幼儿参与比赛的兴趣。
二、介绍比赛内容:乒乓球比赛
教师介绍用瓶子操作的方法,以及起始点的位置,和游戏规则。
三、开始比赛。比赛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进行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
四、请幼儿相互交流比赛时的情况,着重说一说:瓶子里面有什么?为什么能推动乒乓球?
五、教师小结:瓶子里面有好多的空气,我们一挤瓶子,空气就跑了出来把乒乓球给吹跑了。
六、在举行一次乒乓球比赛。
乒乓球教案15
案例背景:
针对我园的乒乓课题,一开学,我们就把乒乓活动融入到了孩子们的一日活动中,虽然孩子们接触乒乓活动已经有两个多月,但每次玩乒乓游戏的时候,孩子们的坚持性总是很差,出现一点小问题就乱糟糟的,这时候老师往往会控制不好活动,导致获得无法正常开展。
实况记录:
又到了乒乓游戏活动的时间了,今天我要求孩子们用一次性杯子的杯底来运乒乓球。在活动中我扮演“羊妈妈”,孩子们扮演小羊,在不同宽度、不同形状的“小桥”上,将“食物”(乒乓球)送给对面的“羊奶奶”。活动开始了,孩子们非常高兴,个个争先恐后地将“食物”送过去,但有的孩子过急,时常把“食物”掉在“小河里”,可“食物”蹦蹦跳跳,跑到了不同的角落,孩子们见了都大叫着“食物跳走了、食物跳走了……”,然后好多孩子都大胆的跳入了“小河里”去救“食物”,一时活动场面乱成了一团。当时我就非常着急,把几个调皮的孩子拉到了一边,暂停了他们的游戏,还不停地提醒其他孩子要当心:球和人都别掉下去。活动也就草草的结束了。
分析与反思:
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生来好动,多运动多强健,多游戏多快乐,小孩子的身体就易强健,心境也就快乐。我园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乒乓运动。以创设情境和游戏化组织形式,使幼儿体验到乒乓活动的乐趣。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主要通过“玩球”激发幼儿对乒乓的兴趣以及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以乒乓游戏贯穿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而一味枯燥的以“乒乓球”对幼儿进行游戏,难免会让幼儿缺乏兴趣,而此时有趣的环境创设、对“乒乓球”角色的转变,重新激发了幼儿学习、玩乒乓游戏的兴趣。创设表演游戏情境,将角色扮演贯穿乒乓活动始终,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游戏不仅仅是娱乐,它还是一种教育过程,帮助幼儿形成对外部世界的一定认识与理解。只要充分的利用好游戏,让游戏的情境贯穿于我们的集体教学活动中,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师在乒乓游戏活动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段,激发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幼儿“个个争先恐后地将‘食物’送过去”可以看出来。幼儿都大胆的跳入了‘小河里’去救‘食物’”,这一举动引起了场面的混乱,老师没有能控制好活动与幼儿,只是“把几个调皮的孩子拉到了一边,暂停了他们的.游戏”,还有就是不停地提醒,致使活动“草草结束”。导致出现这种结果主要是活动前老师的要求不明确,幼儿对于扮演“小羊”这一角色的认识有了,但是对于掉入“小河”的后果不清楚。所以在游戏时老师应扮演“羊妈妈”以拟人化的口吻告诉幼儿掉入“小河”会淹死的,食物掉了就不要捡了,下次小心一些。等最后结束了再去捡起来继续第二次游戏。在幼儿对这个游戏适应后,老师可加强难度,用游戏的情节、“羊妈妈”的口吻暗示幼儿过桥时可走得快些,“对面‘羊奶奶’的肚子饿了”,以使幼儿的持球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则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蛋糕盆上停球能力,使他们也能感受到自己的成功。
【乒乓球教案】相关文章:
乒乓球教案05-16
乒乓球教案优秀10-26
[精]乒乓球教案08-21
乒乓球教案优选15篇05-31
乒乓球教案集合(15篇)07-27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巧取乒乓球03-06
中班科学教案:巧取乒乓球教案及 03-06
中班科学教案:想站稳的乒乓球教案及 03-16
乒乓球教学总结07-05
乒乓球比赛通知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