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工作总结华体会体育2串1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孔子世家》教案

《孔子世家》教案

时间:2024-11-02 09:13:5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孔子世家》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孔子世家》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孔子世家》教案

《孔子世家》教案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对两篇文章的学习,积累文言知识。

  能力目标:准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文章。熟能成诵,体会经典的魅力。

  情感目标:通过分析人物对话及形象,探讨孔子的政治主张。

  教学重点:熟能成诵,积累文言知识,体会经典的魅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检查“国学诵读”。

  二、检查《孔子世家》(节选)自学情况。

  1、检查读课文的.情况。

  2、让学生复述用简介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3、检查文言知识情况。(出示幻灯片检查)

  翻译下列重点句子(学生趴黑板检查)

  ①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②孔子因叹,歌曰:“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③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间,予始殷人也。

  4、提问:结合你了解的孔子,思考,孔子为什么赞同“自己是丧家之狗”的说法?

  总结归纳,承上启下:早在古希腊,愤世疾俗、特立独行的哲学家,北大李零教授“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孔子一生都在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但执政者却没有理会的,所以他很栖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那到底,孔子提倡的政治局面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走进《论语》记载的他和弟子的一段谈话,或许能找到答案。下面我们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三、用诵读法,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第一步:读准字音。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和查看词典,校正读音。学生根据字音自由朗读。

  第二步:读通文意。小组汇总有疑问的文言知识点。老师解答,指导学生读懂文意。

  第三步:读出韵味。通过分析人物特点,揣摩对话语气,挖掘思想内涵,总结艺术特色。

  重点引导学生探讨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皙的观点?

  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出“礼治”“民本”“和谐”的主旨。

  最后,学生推荐六名同学分角色朗读全文。

  朗读提示:

  人物

  特点

  语气

  孔子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循循善诱

  语速慢一点,和蔼一点

  子路

  率直、自信、不够谦虚

  语速快一点,音调高一点,气势盛一点

  冉有

  谨慎、小心

  语速、音调适中

  公西华

  谦虚、退让

  语速慢一点,音调小一点

  曾皙

  志向高洁、卓尔不群

  读的轻松愉快一些

  最后,用朱永新的话——阅读之于生命,我习惯于将国学经典比喻为“母乳”。“母乳”的价值在于她是取法乎上的不可替代。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四、布置作业:背诵全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志

  礼治 和谐 民本

《孔子世家》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式

  2、通过对文意的翻译理清文章层次

  3、通过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

  二、国学诵读: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颜渊、子路两在孔子身边侍立。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拿出来与朋友共同使用,即使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的意愿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三、《孔子世家》检测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孔子适郑

  形状,末也。

  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

  予始殷人也

  2、翻译下面句子

  汝来何其晚也

  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

  四、文本思考。

  1、诵读文章,请用原文中的语言说说四个弟子各自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孔子世家》教案3

  第一课时:

  一、孔子其人及《孔子世家》: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文章用了相当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文中对孔子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都有全面地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文章也写了孔子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绩。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孔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洋洋近万言的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暗含爱憎褒贬的的感情,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他对孔子的向往和景仰,也在文中处处流露了出来,加之引用了大量孔子的原话,用孔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其人,不仅使孔子形象具有真实感,而且也使人觉得亲切感人。

  二、孔子好学善思的品质: ①孔子适周问礼: 从此处可以看出孔子的好学,也是为了通过老子之口说明孔子是“聪明深察”“博辩广大”而正直的人,还用以强调孔子在与老子的交往中得到的提高。 ②孔子适齐闻《韶》: 主观感受——“三月不知肉味”;社会反响——“齐人称之” ③孔子在鲁学琴: “习其曲”“得其数”“得其志”“得其为人”;以师襄子的不断催促和后来的折服来衬托孔子的行为和品质。

  第二课时:

  孔子被困陈蔡之间: 1、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导师风范 ①子路——坦诚直率、敢于质疑 子路认为孔子的理想和主张中有不仁不智的因素,因而导致众叛亲离。子路质疑孔子之道的内涵,这是对孔子之道的正确性提出了怀疑,孔子没有给予正面的回答,而用伯夷叔齐和王子比干的事实从反面提醒子路思考——仁与智的有与否并不是“吾道”是与非、穷与达的要害。 ②子贡——小心谨慎、讲用务实 子贡认为孔子的理想和主张过于迂阔而不切实际,因而无法取得社会的认可和民众的支持。子贡从能否为社会接受、能否为世所用的角度出发,暗示孔子之道不切实际,这是对孔子之道的实用性表示了怀疑,孔子对他进行了直接的批评,告诫子贡——应当多考虑如何完善自己的理想和主张,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只看眼前利益,否则就会犯眼光短浅的错误,最终会丧失了自己的“道”。 ③颜回——信念坚定、能言善辩 颜回认为孔子的理想和主张是尽善尽美的,不能得到社会认可民众支持的原因是统治者不愿求美向善。子路、子贡主张对孔子之道加以改造、调整,颜回却主张坚持,决不改变决不动摇。颜回笃信孔子之道,认为“天下莫能容”恰恰证明孔子之道的先进性和正确性,而且道之“穷”正好可以检验一个人是不是能坚守自己信仰和主张的真君子,孔子对他这种审时知世而又坚守其道、“一以贯之”的君子风范和品质人格十分欣赏,不仅表示赞同,而且感到欣慰,在谈话的最后,还是忍不住开了一个玩笑。 2、孔子坚持原则、信念坚定的高尚人格 困于陈蔡之间,情况险急,身边的弟子们了都病饿得“莫能兴”,而孔子却处变不惊,“讲诵弦歌不衰”,以致引起子路和子贡的反感和怨愤。这也是用反衬的手法表现孔子的坚强,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孔子回答子路和子贡的话,既袒露了自己的心境和为人做事准则,也含教育弟子之意。

  第三课时:

  孔子整理文献、从教授业、撰述《春秋》等活动 1、孔子整理文献: ①对“礼”的整理——孔子整理文献是因为这些文献已“废”“缺”;因为孔子的整理《书传》《礼记》等文献才得以保存;孔子是在“追迹三代”“观殷夏所损益”的基础上做整理继承工作的,并对“周礼”最为肯定;孔子整理的文献,当时已不能完全被印证。 ②对“乐”的理解的分类吞理解,“各得其所”的自信,是建立在认真学习、悉心研究的基础上的。 ③孔子对《诗》的删削和篇目确定,删削的原因是为了“去其重”,篇目确定的原则是“可施于礼义”并能“弦歌之”。 ④孔子晚年“喜”“读”《易》并为其中的一些篇目作序的情况,“韦编三绝”强调了“喜”的程度和勤奋精神,“假我数年”的话则表现了“学而不厌”的学习态度。 2、孔子从教授业: 概述其教学的内容和弟子的众多,后一段写其具体的教育内容和主要的教学方法。 3、撰述《春秋》: ①孔子作《春秋》的缘由——使自己的主张和风解“见于后世”,并交代《春秋》所记史实的起讫年代。然后用“据鲁”和“约其文辞”二句指出《春秋》的指导思想和表达特点。并举《春秋》中的两个例子进行印证,最后两句,说明《春秋》的写作目的和成书后产生的影响。 ②孔子对《春秋》的重视程度,先用对比说明孔子对此书字字推敲,他人无法改易,连以“文学”著称的徒子夏也“不能赞不辞”;然后叙述孔子将《春秋》传授给弟子时语重心长的叮嘱,孔子强调此书的“双刃剑”效应,意在告诫弟子首先必须“知丘”和坚守其道。

《孔子世家》教案4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大致了解孔子的生平主要活动,理解他在中国历史文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深切感受到他的为人,感念他的孜孜不倦,了解他的博学多才,认识他“一以贯之”的人格和坚持自己理想主张决不放弃的精神。

  3、积累文言词汇,各类句式,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文言知识,如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认识孔子的理想追求、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文题、背景。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仁,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孔子有着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修养,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绩卓著。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孔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洋洋近万言的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暗含爱憎褒贬的的感情,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他对孔子的向往和景仰,也在文中处处流露了出来,加之引用了大量孔子的原话,用孔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其人,不仅使孔子形象具有真实感,而且也使人觉得亲切感人。

  二、 学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文言实词:孔子贫且贱(社会地位底下) 请与孔子适(去、到)周

  好(喜欢、爱好)议人者也 与齐太师语(谈论)乐

  可以益(增加(新的学习内容))矣 齐人称(称赞、称道)之。

  未得其数((弹奏的)技艺)也 几(同“颀”,长、高)然而长

  如王(做……王)四国 师襄子辟席再(两)拜

  军(驻军)于城父 陈蔡大夫谋(商量、谋划)曰

  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心意、想法)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弊病)

  子路愠(生气、怨恨)见曰 君子固穷(困厄)

  良农能稼(种庄稼)而不能为穑 君子能修(研究、完善)其道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脱身) 不容何病(担心、担忧)

  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同“欤”,吗)欲以(凭借)通乎景公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在)野 齐人称之(他)

  夫子盖(同“盍”,何不)少贬焉 安(哪、怎么)有伯夷、叔齐

  夫道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修也 而不能为(被)容

  孔子欣然(……的样子)而笑曰 而(你)志不远矣

  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 (省略句 于)

  译文: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连续十天仍不要求学习新的内容。

  ②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 (倒装句 介词短语后置)

  译文:我听说富贵的人拿财物送给别人,仁人用(有益的)话送给别人。我不是富贵的人,但还虚有“仁人”的称誉,那就送你几句话吧。

  ③ 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

  译文:子路回答:“是不是我们没有做到对人仁爱?别人不相信我们。是不是我们还不够聪明?别人不跟我们走。” (倒装句 宾语前置)

  4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而志不远矣。 (被动句 为---所---)

  你现在不修你的道,反而求被当世所容。你的志向也太不远大了。

  三、新授

  本板块的主题为“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同学们集体朗读61--64页的文字,体会文中表现的孔子的“理想人格”的具体内容,并说说可以给我们的启发。

  文中相关内容:适周问礼 学《韶》乐 学鼓琴 穷而守道

  孔子好学善思的品质:

  ①孔子适周问礼:

  从此处可以看出孔子的好学,也是为了通过老子之口说明孔子是“聪明深察”“博辩广大”而正直的人,还用以强调孔子在与老子的交往中得到的提高。

  ②孔子适齐闻《韶》:

  主观感受——“三月不知肉味”;社会反响——“齐人称之”

  ③孔子在鲁学琴:

  “习其曲”“得其数”“得其志”“得其为人”;以师襄子的不断催促和后来的'折服来衬托孔子的行为和品质。

  孔子被困陈蔡之间:

  1、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导师风范

  ①子路——坦诚直率、敢于质疑

  子路认为孔子的理想和主张中有不仁不智的因素,因而导致众叛亲离。子路质疑孔子之道的内涵,这是对孔子之道的正确性提出了怀疑,孔子没有给予正面的回答,而用伯夷叔齐和王子比干的事实从反面提醒子路思考——仁与智的有与否并不是“吾道”是与非、穷与达的要害。

  ②子贡——小心谨慎、讲用务实

  子贡认为孔子的理想和主张过于迂阔而不切实际,因而无法取得社会的认可和民众的支持。子贡从能否为社会接受、能否为世所用的角度出发,暗示孔子之道不切实际,这是对孔子之道的实用性表示了怀疑,孔子对他进行了直接的批评,告诫子贡——应当多考虑如何完善自己的理想和主张,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只看眼前利益,否则就会犯眼光短浅的错误,最终会丧失了自己的“道”。

  ③颜回——信念坚定、能言善辩

  颜回认为孔子的理想和主张是尽善尽美的,不能得到社会认可民众支持的原因是统治者不愿求美向善。子路、子贡主张对孔子之道加以改造、调整,颜回却主张坚持,决不改变决不动摇。颜回笃信孔子之道,认为 “天下莫能容”恰恰证明孔子之道的先进性和正确性,而且道之“穷”正好可以检验一个人是不是能坚守自己信仰和主张的真君子,孔子对他这种审时知世而又坚守其道、“一以贯之”的君子风范和品质人格十分欣赏,不仅表示赞同,而且感到欣慰,在谈话的最后,还是忍不住开了一个玩笑。

  2、孔子坚持原则、信念坚定的高尚人格

  困于陈蔡之间,情况险急,身边的弟子们了都病饿得“莫能兴”,而孔子却处变不惊,“讲诵弦歌不衰”,以致引起子路和子贡的反感和怨愤。这也是用反衬的手法表现孔子的坚强,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孔子回答子路和子贡的话,既袒露了自己的心境和为人做事准则,也含教育弟子之意。

《孔子世家》教案5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式

  2、通过对文意的翻译理清文章层次

  3、通过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本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式

  2、文中通过人物语言表现的政治思想与孔子的评价

  教学设想:

  本篇课文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的词与句,可以按“言志”这一线索,从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分析人物形象要与分析文章的语言和写作特点结合起来,对孔子思想分析不宜过多,对孔子为什么要“与点”的问题,也不宜讨论过多,教师点到即可。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由“国学诵读”导入本课,引导学生回忆高一诵读过的《论语》

  二、《孔子世家》

  1、学生诵读本课,根据预习时的安排,互换自己出的关于本课的练习,完成后互批。

  2、学生依次翻译本课,教师适当指导。

  3、完成学案上的相关练习,找同学当堂展示。

  三、《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1、学生诵读本课,校对字音,并找一个同学范读本文。

  2、学生齐读本文,并考虑文章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

  3、并用原文中的语言说说四个弟子各自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民足”。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曾晳:“莫春者…………咏而归”

  4、根据这三个层次,学生依次翻译本文,并在翻译的同时,概括孔子对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子路——直率而不谦让——哂之

  冉有——谦虚有礼——叹之

  公西华——谦虚有礼——惜之

  曾晳——洒脱自然——与之

  5、从对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的分析中,提醒学生注意从本课中吸收写作方法:

  (1)扣紧人物的性格特征来记述,人物的语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与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

  (2)成功地运用对话与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准确地表达出来。

  四、《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跟踪练习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乎”字的意思。

  (1)吾一日长乎尔

  (2)摄乎大国之间

  (3)异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风乎舞雩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的意思。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毋吾以也

  (3)则何以哉

  (4)为国以礼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如”字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宗庙之事,如会同。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字。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3)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

  (4)唯求则非邦也与

  5、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2、鼓瑟希,铿尔

  3、三子者出,曾皙后

  4、浴乎沂,风乎舞雩

  五、课后作业

  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200字左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译文(翻译)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冉求,你怎么样?”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

  “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曾点,你怎么样?”

  (曾点)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曾点)说:“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点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晳)说:“你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的赞礼人,那谁能来做大的赞礼呢?”

《孔子世家》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2、积累相关“如”“夫”“则”“尔”“方”“然”等实词虚词及句式等文言文知识

  3、初步了解孔子。

  教学重点:

  学习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教学过程:

  一、查查(查缺漏)

  检查《国学诵读》论语部分。

  二、读读(读全文)

  正音,全文诵读,培养语感。

  1、字音:

  俟,音 莫,音 甫,音 哂,音 相,音

  铿,音 沂,音 喟,音 雩,音 冠,音

  颡,音 皋陶 要,音 累累 殡,音

  三、练练(练方法)

  进行文言文的翻译训练。黑板展示。呈现成果和问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孔子世家》教案7

  教学目标

  1、了解司马迁和李贽在孔子问题上存在分歧的原因。

  2、有韵味地诵读文言经典,积累文言词汇、名句,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联系自己的生活感悟道理,评价历史名人,提出个性化的见解。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感悟道理。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习过程

  旁注与纠错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西汉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孔子世家》中评价孔子为“至圣”,可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李贽在《孔子像于芝佛院》中却对尊孔子为“大圣”的“人人”给予毫不留情的批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短文二篇》,找到司马迁和李贽在孔子问题上存在分歧的`原因。

  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1、文学常识

  本文出自《 》作者是字,(朝代)家、家、家。这本书是我国最早的通史,与后来的

  《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 ”。全书包括(记历代帝王政绩)、(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大事年表)、(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这本书被鲁迅誉为“,。”

  2、初试身手

  (1)我所了解的孔子其人

  (2)我所喜欢的孔子其言

  (3)我所知道的《六艺》

  三、朗读课文,理解经典

  1、积累实词

  (1)仰止

  (2)景行

  (3)行止

  (4)心向往之

  (5)适鲁

  (6)礼器

  (7)以时

  (8)习礼其家

  (9)余祗回留之,

  (10)不能去云

  (11)至于

  (12)当时则荣

  (13)没则已焉

  (14)布衣

  (15)十余世

  (16)宗

  (17)折中

  (18)至圣

  2、积累句子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四、深入赏析,品味经典

  1、本文的文体是什么?结合课文内容具体阐述。

  2、请从文中找出作者盛赞孔子的词?并说说盛赞孔子的依据有哪些?

  3、最能体现作者主观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哪句?课文是从哪些方面阐述这句话的?

  五、总结归纳,研讨经典

  文中除了用“至圣”,赞美孔子的词还有“高山”“景行”,你认为司马迁对孔子的评价恰当吗?为什么?

  六、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回味经典,仿写练笔

  要求:结合孔子言论写出自己的感悟联想。

  七、当堂检测,巩固提升:

  “世家”只限世袭王侯,而孔子还未封“王”,司马迁作《史记》,将孔子列为“世家”,请分析其原因。

《孔子世家》教案8

  学习目标

  1.了解司马迁和孔子的文学常识。

  2有韵味地诵读文言经典,积累文言词汇、名句,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引导学生读书、思考,并联系自己的生活感悟道理,评价历史名人,提出个性化的见解。

  学习重点

  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联系生活感悟道理。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1、文学常识

  本文出自《 》作者是 字 , (朝代) 家、 家、 家。这本书是我国最早的 通史,与后来的

  《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 ”。全书包括 (记历代帝王政绩)、 (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 (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 (大事年表)、 (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 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这本书被鲁迅誉为“

  , 。”

  2、初试身手

  (1) 我所了解的孔子其人

  (2) 我所喜欢的孔子其言

  (3) 我所知道的《六艺》

  二、朗读课文,理解经典

  1、积累实词

  (1)仰止 (2)景行 (3) 行止

  (4)心向往之 (5)适鲁 (6) 礼器

  (7)以时 (8)习礼其家 (9)余祗回留之,(10)不能去云 (11)至于 (12)当时则荣

  (13)没则已焉 (14)布衣 (15)十余世

  (16)宗 (17)折中 (18)至圣

  2、积累句子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三、深入赏析,品味经典

  1、本文的文体是什么?结合课文内容具体阐述。

  2、请从文中找出作者盛赞孔子的词?并说说盛赞孔子的依据有哪些?

  3、最能体现作者主观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哪句?课文是从哪些方面阐述这句话的?

  四、总结归纳,研讨经典

  文中除了用“至圣”,赞美孔子的词还有“高山”“景行”, 你认为司马迁对孔子的评价恰当吗?为什么?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回味经典,仿写练笔

  要求:结合孔子言论写出自己的感悟联想。

  (1)示例: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感悟联想】

  片断一:

  求知自得其乐,交友衷心喜悦,怀才不遇也不怨天尤人。好一个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儒雅君子!

  现代人行色匆匆,疲于奔命。知识爆炸,读书囫囵吞枣犹恐不及;人情淡薄,交朋结友工于算计;追名逐利,怀才不遇怨天尤人。古典风范荡然无存,现代焦虑沛然而生。你我扪心自问:还有儒雅的君子风度吗?还有几多衷心喜悦几多无猜欢乐呢?

  片断二:

  人不知而不愠,于己于人皆好。于己,可以节约许多不必要的倾诉时间,还可以避免把自己的心情搞坏;于人,可以避免不少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保证人际关系的和谐。人生本短,其乐融融,当然不错。

  然而,人不知而愠怒,说说话话的,也是人之常情。抱怨“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岳飞,当然是君子;抱怨“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辛弃疾,更是一位响当当的君子。

  人不知,愠与不愠,可能公私有别吧!

  (2)小试牛刀:

  原文:

  感悟联想:

  六、巩固提升,当堂检测

  “世家”只限世袭王侯,而孔子还未封“王”, 司马迁作《史记》,将孔子列为“世家”,请分析其原因。

  学后反思:

  链接经典:

  1、《史记》是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2、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3、《孔子世家》

  《孔子世家赞》是《史记 孔子世家》的结束语。《孔子世家》记述了孔子一生所从事的种种活动,介绍并评价了他的思想学说,对孔子流离坎坷、困顿不遇的一生,寄予了深深地同情和惋惜。全书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介孔子的身世和从政情况;

  第二部分叙述孔子求学的事迹;

  第三部分叙述孔子师徒被困陈、蔡的经过;

  第四部分叙述孔子整理文献、从教授业、撰写《春秋》的情况;

  第五部分孔子去世及其影响;

  第六部分太史公论赞,表达其对孔子的仰慕崇敬之情。

【《孔子世家》教案】相关文章:

《孔子》教案07-07

《孔子游春》教案09-13

孔子拜师教案02-21

《孔子拜师》教案12-11

陈涉世家优质课教案优秀02-05

(优秀)《孔子游春》教案11-30

《孔子游春》教案(合集)09-13

《孔子游春》教案【优秀】06-01

《孔子游春》教案(精)02-1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