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工作总结华体会体育2串1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11-11 09:15:26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语文教案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语文教案9篇

语文教案 篇1

  1.学习本课的生字,理解“不遗余力、微不足道、不可思议”等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鲁滨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欲望。

  多媒体

  一 谈话入题

  1.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名家笔下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勇敢机智的蔺相如,热爱自由的“奴隶英雄”,足智多谋的周瑜,顽强勇敢的老渔夫……也正是他们这些鲜活的形象,丰富了我们的“名著之旅”。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传奇人物。(板书:鲁滨孙)

  关于这个人,你们对他有哪些了解?

  2.(再板书:造船)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读了课文题目,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二 初读感知,学习生字词

  1.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本文是写鲁滨孙在荒岛上造独木舟这一故事情节。)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1)“谬”读作iù,不要读成ià。

  (2)比较下面的.字再组词:

  挺( ) 杠( )

  艇( ) 扛( )

  (3)理解词语的意思。

  搁浅:(船只)进入水浅的地方,不能行驶。

  杠杆:一种简单机械,是一个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杆。

  不遗余力:毫无保留地用尽全部力量。遗,留下。余,剩余。

  微不足道:渺小得不值得一谈。足,值得。道,说。

  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一言难尽:几句话是说不完的。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可理解。

  3.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思考:故事围绕“造船”写了哪些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写鲁滨孙先修船不成,后决心造船直至成功,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三 细读领悟,体会态度

  1.再读全文,边读边画出你感受深刻的句子,想想鲁滨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四人小组交流。(小组内互相读读画出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全班汇报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投影出示相关句子)

  (1)我不遗余力去干这件工作,结果白费心思和力气,浪费了我整整三四个星期的时间。

  ①“不遗余力”是什么意思?

  ②从“白费”“浪费”“三四个星期”这些词语你体会出什么了?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既然课文要写鲁滨孙造船,为什么还要写他花大力气去修船呢?)

  ③全班交流。

  写鲁滨孙先修船不成,后决心造船直至成功,这样的情节变化和曲折经历有力地表现了鲁滨孙虽然身处逆境却不退缩、不逃避,而是敢于正视并勇于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2)但是,我要去海岛对面大陆上的愿望不但没有减退,反而因为难以实现而更加强烈。

  ①指名朗读句子。

  ②你觉得鲁滨孙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③全班交流。(“不但……反而……”表现了鲁滨孙面对困难敢想敢做,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也表现了他并不盲目瞎干,而是能够审时度势,调整自己的行为。)

  (3)我费尽辛苦才把树砍倒……这种劳动之艰辛真是一言难尽。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一言难尽”。

  ②从这句话你体会出了什么?

  这些语句都生动地表现出鲁滨孙身上吃苦耐劳的品质以及勇于战胜困难去争取成功的惊人毅力和顽强意志。

  ③观察书中插图,想象鲁滨孙造船时的劳动场景。

  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4.交流感受。

  读了这故事,哪个地方最令你感动?为什么?(相机指导朗读)

  5.感兴趣的同学把《鲁滨孙漂流记》的原著找来读一读,同学之间交流读后的体会。

  1.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如下情境:同学们,假如你意外地来到了一个荒岛上,你最需要的是什么?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起来。

  2.教师组织学生谈谈从鲁滨孙的经历中想到什么,从鲁滨孙的身上学到什么。进而讨论一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应该如何“学会生存”,学会竞争。

  3.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鲁滨孙漂流记》的原著,这项课外训练能够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1.选字组词。

  非(洲) [洲 州] 杠(杆) [秆 杆] 不(遗)余力 [遗 遣]

  砍(削) [销 削] 不可思(议) [义 议]

  2.鲁滨孙明知道没有人帮忙,他无法让独木舟下水,为什么他还要做呢?

  3.你觉得鲁滨孙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丹尼尔笛福(1660~1731) 英国小说家。生于商人家庭。他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被称为“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其作品主要以个人通过努力,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战胜困难为题材。18世纪,长篇小说兴起,笛福作为西方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他的创作开辟了以写实为风格,追求逼真效果的现代长篇小说发展的道路。他的小说情节曲折,采用自述方式,可读性强。作品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要求“个性自由”,发挥个人才智,强调个人应具有冒险精神的现实。其他小说有《辛格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大疫年日记》等,均受读者欢迎。

  《鲁滨孙漂流记》 1719年出版,是18世纪英国四大著名小说家之一的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是笛福文学创作的里程碑,同时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这部小说一问世就风靡英国,情节真实具体、亲切自然,让人不忍释卷,至今仍是雅俗共赏的世界名著。小说从出版至今,已出了几百版,几乎译成了世界上所有的文字。据说,除了《圣经》之外,《鲁滨孙漂流记》是出版最多的一本书。该书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成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不朽的名著。该书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叙事语言通俗易懂,是一部雅俗共赏的好作品。

语文教案 篇2

  Ⅰ、教学目标:

  1、会认“壁、虎”等9个字,还有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Ⅱ、教学重点:

  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Ⅲ、教具准备:

  1、课件、生字卡片、动物头饰。

  2、学生搜集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

  Ⅳ、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猜谜语。出示谜语:活动地盘在墙壁,专门收拾飞蚊虫,尾断无碍会再生,医学名称是守宫。

  2、复习导入。你还记得《比尾巴》这篇课文吗?指名拍手背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动物尾巴的童话故事。

  二、对话平台

  自学(学生自己想办法扫除字音障碍,利于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1、课文没有注音,怎样才能读懂这个故事呢?学生联系以前的`经验自己想办法。(看图、查生字表、猜读或请教别人)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重点看字音是否读准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三、识字(有创意的识字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指名当小老师领读读得准的词语,并提醒大家应注意的地方:蛇是翘舌音。虎的声母是“h”,不是“f”.

  (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和成功体验中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读文(举一反三,让学生感悟对话的不同语气,提高朗读水平)

  1、图文对照读课文,思考: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借到了吗?

  2、重点指导第三自然段,读好小壁虎和小鱼对话的语气。

  (1)出示句子: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小鱼,把尾巴借给我。

  通过比较朗读,学生体会出小壁虎说话很有礼貌,语气略带请求。

  (2)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学生做动作理解“拨水”,体会小鱼的心情。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对话。

  3、方法迁移,学生练习分角色读好小壁虎和黄牛、燕子的对话。

  评价(自评和互评结合,培养学生阅读欣赏和评价能力)

  学生带头饰分角色表演对话,先自评然后请大家评价。

  五、写字(有针对性的指导,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

  1、重点指导“有、在、什、么”四个字。

  2、学生书写,教师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字。

  第二课时

  一、对话平台

  导入(读说结合,再次感知读文)

  回忆: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为什么没借到?先指名概括的说说,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二、读文(感悟读文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和感受能力)

  1、学习6、7自然段,自读讨论: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难过,只好爬回家里找妈妈,结果怎么样?为什么?

  2、指导朗读:小壁虎这时的心情可高兴了,它的话该怎么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全班评读、齐读)

  三、表演(童话表演不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分配角色,学生进行创造性表演。(熟悉角色,加上表情动作练习排练。)

  3、分组表演,全班评议改进。

  (评议标准:表演的连贯性;角色的表情语气是否恰当。)

  四、拓展(多种形式的练习设计,激发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1、书后练习“读读说说”。

  2、小壁虎还会向谁去借尾巴呢?模仿文中的说法结合查找的资料,再续说一两个自然段。

  3、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写字(延时评价写字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学写“变、条”两个字,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如果不满意可重新申请。

语文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式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板书:称。人们称一件东西是想知道什么?(想知道那件东西有多重。)你们见过别人称大象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大象的故事。(板书:象)

  二、初读

  课前同学们读过课文,现在我请一个同学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希望读准字音,不加字,不丢字。(被指定的学生读后,其他同学给他正音)

  三、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

  1.曹操为什么要大家想办法称象?请大家读读第二自然段后回答。(相机板书:议论)

  2.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便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请你们看第三自然段,跟我学读这一句。(教师读,学生跟着读,自己读。)

  3.曹操提出这一问题后,官员们是怎么议论的?(指板书上的“议论”,指导读官员们说的话)

  思考:

  (1)官员们想用什么办法称象?

  (2)曹操听了他们的称象办法后是什么态度?

  四、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

  1.师过渡:官员们提的两个办法都不好,曹操不同意,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后他是怎样说的?(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曹冲的这个办法是用几句话说清楚的?

  生:(读书、画序号、讨论)

  师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曹冲称象全过程。

  (1)这四句话里的第一句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读第一句,老师板书:上船、画线)在哪画线?用投影片演示。

  (让一个学生指投影片上的船舷)

  (2)在船舷的什么地方画线?再仔细读这一句。

  生: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线。

  (3)接着,老师用“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线后接着干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停止装石头”、“最后怎么知道大象有多重”等问题,诱导学生读懂曹冲说的'四句话中的二、三、四句,并分别板书“上岸”、“装石头”、“沉到线”、“称石头”、“石头一共的重量=大象的重量。”

  4.在此基础上,老师用一组模拟物让学生演示曹冲说的办法。

  学生各自准备后让四名学生演示。大家读一句,该生演示这一句的内容。

  五、课外活动

  同学们,课文里说“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刚才我们的演示没有称给你们看。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在课外活动或者在家里,把刚才的演示再做一做,然后把石头称一称,把“大象”称一称,看石头和“大象”是不是同样重,好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3.提问:曹冲想用什么办法称象?

  二、识记生字

  1.请同学们根据本课生字的特点想办法记字形。

  (先自己想办法记,再同桌讨论,然后站起来发言)

  2.出示小黑板,上面写着:

  上──止(停止)干──杆(秤杆)到──倒(倒水)

  你──称(称象)平──秤(大秤)像──象(大象)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生字。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让学生进行观察,说出自己认为难写的、易错的地方,进行互相交流、提示。

  2.重点指导:

  “点、照”二字的四点底;“象、像”二字指导下面的弯钩,要写美观;“再”字的后三笔笔顺是:竖、横、横,最后一笔横要写长一些,左右出头。注意比较“在”与“再”二字的字义不同。

  3.学生自己练写,师检查,并个别指导。

  板书设计:

  21.称象

  上船画线

  上岸装石头沉到线

  称石头

  石头一共的重量=大象的重量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

  1、复习学过的23个声母、6个单韵母以及10个整体认读音节。通过形近字母的认读、比较及看图拼拼读读,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提高拼音能力。

  2、复习巩固学过的'11种基本笔画以及9个汉字,学习熟字组成的新词。

  3、培养按时上学,认真学习,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和爱护同学的良好品德。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学习第1——4题。

  教学过程 :

  一、 学习第1题。

  1、用多种方法读声母表。如领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告诉学生:声母表上zh、ch、sh、r的声母排在z、c、s的前面,这和我们教学的先后顺序不一样。因为我们先学平舌音,再学翘舌音方便些。

  2、打乱次序,卡片认读声母和单韵母。

  3、卡片认读整体认读音节。

  4、按顺序背声母表。

  5、打乱声母、单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顺序做“送信”游戏。

  二、学习第2题。

  1、让学生自己比比、读读。

  2、指名读,并说出顺口溜。如:“b b b,拉出天线听广播。”

  3、同桌互读。

  4、卡片认读。

  三、学习第3题。

  1、自己说、同桌互相说笔画名称。

  2、“开火车”,卡片认读笔画并书空。

  3、让学生回忆什么字中有这一基本笔画,如:“米”中有撇、捺。

  四、学习第4题。

  1、卡片认读学过的汉字及词语:竹子、玉米、瓜果……

  2、自己读熟字组成的新词。

  “五一”就是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大米”就是我们平时吃的米。

  3、指导在作业 本上书写。告诉学生这些都是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学习第5——7题。

  教学过程 :

  一、学习第5题。

  1、用卡片认读音节,特别注意读准三拼音音节。

  2、指名一学生上黑板连线,其余小朋友在作业 本上独立做。

  3、共同订正。

  二、学习第6题。

  1、让学生自己看图拼拼读读。

  2、指名说图上有什么动物,要求把音节读正确,特别注意方言与普通话差别大的词。如:shé(蛇)、shī zi(狮子)、hú li(狐狸)。

  三、学习第7题。

  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弄懂并说说图意。

  2、小红花找朋友。

  教师组织学生逐条评议,要求认真而诚实。图意如下:

  图1:按时上学不迟到。

  图2:上课专心听讲。

  图3:爱护同学。

  图4:认真完成作业 。

  图5:爱护书和笔。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教学重点: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教学难点: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出示自制课件

  一、读"万花筒",了解内容,明确要求

  1.学生自读"万花筒"部分,了解有哪些内容,明确要求。

  2.学生交流"万花筒"内容及要求。

  (1)写字:辨字形,读准字音,辨别字义,写规范汉字。

  (2)"我发现":理解、辨析两组词语,恰当运用词语。

  (3)"我能说":理解一词多义或同一词语在不同句子里的不同意思,灵活运用词语。

  3."写字"。

  (1)教师出示田宇格卡片,学生认读汉字。

  (2)学生比较汉字读音、字形、字义,并组词。

  (3)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汉字。

  4."我发现"。

  (1)学生熟读"我发现"中的词语。

  (2)学生理解体会两组词语。两组词语各在什么情况下运用?表达什么样的情境?由此联想到什么?

  (3)学生交流感悟。

  ①"幸运""欢呼""和睦""安乐""风调雨顺""喜气洋洋"这一组词让人

  联想到幸福的.时刻联想到和平的时刻

  联想到富强的情境联想到

  ②"悲伤""流泪""荒凉""惊慌""不堪设想""一筹莫展"这一组词让人

  联想到危险的时刻联想到贫穷的时刻

  联想到战争与炮火联想到

  (4)补充两组词语。

  例:第一组:愉快、安宁......

  第二组:凄凉、不知所措......

  5."我能说"。

  (1)学生读两组句子,理解加点的词。

  (2)交流。

  停车坐爱枫林晚。(引进动作的原因,相当于"因")

  他那个小伙伴坐在地窖里。(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支撑身体)

  我的房子是坐北朝南的。(多指房屋背对着某一方向)

  喝水有什么好笑?新鲜!你说说他们怎么喝法。(稀罕)

  叶子绿得那么新世界鲜。(没有枯萎)

  噢,空气竟造出了这么一大片天地,真够新鲜!(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

  二、"百宝箱"

  1.读写词语。

  2.明确这几组词语的结构特点。

  3.背诵这几组词语。

  4.自己还能说出与这几组词语结构类似的词吗?请举一例。

  三、课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定收获不小吧!把它写下来,作为自己学习的经验,积累起来,运用到以后语文学习中去。

语文教案 篇6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本单元课文中实词的意义和常见虚词的用法,初二语文第六单元 复习。

  2.理解文中出现的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的意思。

  3.领会句意,把握课文思想内容。

  4.领会文中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培养赏析古诗文的能力。

  5.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学习生动、形象的写景方法。

  6.识记有关常识,美文及名句。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思维的哲理性,培养观察能力以及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乐观的志趣,豁达的胸怀,进取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自然美,欣赏生活情趣美。

  二、学法指导

  1.撰写100字左右的单元内容概述。(课前)

  2.自制文体,文学常识积累卡。

  3.自制实词、虚词积累卡。

  4.自制名句积累卡。

  5.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6.进行能力迁移训练。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体会个性鲜明的`写入方法;

  2.学习生动、形象的写景方法;

  3.背诵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

  解决办法:一是反复吟咏、背诵。二是讨论归纳。

  四、课时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进行知识抢答

  2.交流积累卡。

  3.练习巩固。

  4.能力迁移训练

  七、教学步骤

  (一)概述单元内容

  本单元所选课文有的写人,有的写景,有的记事,有的抒情,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初二语文第六单元 复习》。要注意体会《五柳先生传》的写人方法,《小石潭记》中生动形象的写景以及《观潮》中的语言描写。同时要背诵五首诗歌,悉心体味其中的名句。

  (二)知识抢答

  1.有关文学常识

  2.多义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宇

  3.名句背诵

  (三)归纳常见虚词的用法

  (四)巩固练习

  背诵默写

  1.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七言绝句《秋词》

  2.《五柳先生传》中描写五柳先生生活贫困的句子是

  3.全石以为底,近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

  4.苏轼词《浣溪沙》中着重描写清泉寺的外部环境,以衬托寺庙清静和优雅的三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重点语段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年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相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文中加点词。

  (1)佁然:愣住的样子 (2)傲尔:忽然

  (3)逝:离去 (4)邃:深

  2.把上文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牙公似的凹凸交错,没法知道它的源头了。

  3.上文第1段,作者写潭水时,通过游鱼、阳光、影子等具体的描写,突出了潭水 清澈透明 的特点。

  4.作者描写鱼,采用了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上文描写鱼静态的语句有 怡然不动 ,描写鱼动态的语句有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5.第2段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斗折”写的是 溪身 ,“蛇行”写的是 溪水 。

  6.潭上四周景色给人的印象是什么?作者这样描写抒发了自己怎样的心情?

  (六)能力迁移

  临江之人畋(tián),得幼麋,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dá)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意。幼麋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之友也,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注释]畋:打猎。怛:恐吓。

  1.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B)

  ①得幼麋,畜之(养)

  ②群犬垂涎,扬尾皆来(摇动)

  ③稍使与之戏(玩耍)

  ④积久,犬皆如意(心满意足)

  ⑤以为犬良我之友也(友善)

  ⑥抵触偃仆(俯卧)

  ⑦益狎(亲近)

  ⑧狼藉道上(指幼麋尸骸散乱)

  A.①④⑧ B.①③⑦

  C.②⑤⑦ D.②⑥⑧

  2.下列加点的“之”,意思完全相同的是(D)

  ①临江之人畋②得幼麋,畜之

  ③其人怒,怛之④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

  ⑤稍使与之戏⑥忘己之麋也

  ⑦以为犬良我之友也 ⑧与之俯仰甚善

  ⑨共杀食之

  A.①⑥⑦ B.②④⑧

  C.③④⑤ D.②⑤⑨

  3.为下列各句选择正确的意思。

  (1)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C)

  A.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靠近群狗,经常性地把幼麋给狗看,只是让它别乱动。

  B.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走近群狗,给狗看幼麋(让它们彼此)熟悉,并让狗不要乱动。

  C.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走近群狗,经常性地把幼麋给狗看,并让狗不要乱动。

  D.从这后每天抱着幼麋靠近群狗,给狗看幼麇(让它们彼此)习惯,只是让幼麋别乱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人们的善良及爱

  通过抓重点词,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根据课文内容演一演,帮助学生了解人物心理

  理解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并进行积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人们的善良及爱。

  教学难点:

  体会到人们的善良及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5美元的故事》

  2、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

  根据意思写出对应的四字词语。

  (1)形容心里不明白,困惑。(疑惑不解)

  (2)形容忽然醒悟。(恍然大悟)

  根据课文填一填

  (拍卖员)听了(小男孩)的话恍然大悟

  (3)形容有顾虑,有话不敢直说或说话含糊不清。

  (4)形容什么东西都没得到。(一无所获)

  (5)形容非常安静。(鸦雀无声)

  根据课文填一填

  (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看着(小男孩),(会场)鸦雀无声

  这些四字词语都特别好,如果你们能记住它们,并运用到你日常的说话和写作中去,这样你会变得更棒。

  3、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课文

  快来回忆一下,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己说

  谁能用这样的句子说一说。

  在拍卖会上,( )仅有的( )美元买到了( )的'( )。

  二、深入理解感悟课文

  1、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小男孩特别想买一辆自行车。默读第二自然段,哪些词可以看出小男孩非常想买自行车?用直线画出来。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

  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师:如果你是小男孩,你总是第一个喊价,然后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想买的自行车被别人买走,你的心情是怎样?

  师:你能带着这种感情读读这句话吗?

  师:同学们,要想读好课文,我们可以用抓重点词,体会人物心情和想象当时的情景等方法读。选择适合你的方法再去读一读。

  2、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小男孩每次总是以5美元第一个喊价,最后却眼睁睁的看着别人用30美元、40美元把自行车买走。这时如果你在现场,看到小男孩的做法,你有什么想法呀?能用书上的一个词来说一说吗?(疑惑不解),我就是这个小男孩,那你能问问‘我’为什么这样做吗?

  生:你为什么不出较高的价钱来买呢?

  师:我……我只有5美元。

  师:我们来把这一幕演一演,

  男生演小男孩,女生演拍卖员,老师读旁白

  3、学习第五自然段

  师:小男孩最后买到自行车了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在文中找一找,同桌说一说。

  生:复述第五自然段

  师:咱们把这个情景演一演。

  演完后,老师问演小男孩的同学:“你在喊5美元的时候,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我几乎绝望了,认为自己没有希望买到自行车了。

  老师问演拍卖场中的所有人的同学:

  师:你们不约而同的看着小男孩,会场上鸦雀无声的时候,你们心中在想什么?

  生:谁都不要出价,让小男孩买到车吧!

  师:你们为什么不出价?

  生: 因为小男孩只有5美元?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第四自然段

  师:最后你们发出的欢呼声,是为了什么?

  生:为小男孩买到车而欢呼。

  师:你们看到小男孩买到车而欢呼高兴,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你们也想买到这辆自行车,却更希望小男孩买到呢?

  老师问演拍卖员的同学:“你的锤子落这么快,你在想什么?

  师:想快点让小男孩买到车。

  师: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指名读

  师:那老师想问问你,小男孩为什么用5美元就买下了一辆漂亮的自行车了吗?

  同桌说一说

  全班交流

  (1)所有的人不喊价

  (2)所有的人都同情小男孩

  (3)被小男孩的执著感动(每辆车起拍时;小男孩总是第一个以5美元喊价,当最后一辆车时,小男孩几乎绝望的又喊出“5美元” )

  师:让我们再读读这段感受一下人们善良和爱吧!

  板书:善良、爱

  请你融入这爱的故事中再轻声的读一读课文。

  作业布置: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同学利用课间在小组内分角色演一演。

  板书设计:

  10、5美元的故事

  善良 爱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

  4.通过学习课文,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当你在和平的环境中过着安宁、幸福的生活的时候,你是否知道还有许多孩子因为战争正挣扎在死亡线上,有的被战争夺去了亲人,无家可归。今天我们学习《幸福——告诉我们的孩子》,感受一下一个被战争夺去父亲的孩子的内心世界。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用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读。

  (2)请读一读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段落,学生互相纠正错音。

  三、自读感悟,小组交流讨论

  1.自学生词,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逐段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画出来,留待小组讨论。

  3.组内质疑,讨论与交流

  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或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组长记录下来并上交给老师,在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共同的疑问,明确探究的主要任务。

  1.作者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2.当今的和平环境怎样?

  3.作者在为谁呼吁?

  二、感悟与交流,解决疑难

  1.默读与感悟。

  2.小组交流。

  3.班上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谈理解,讲体会,同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汇报交流对爸爸的认识

  ①他是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了。——一位保卫和平的勇士。

  ②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还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一个爱妻子、爱孩子的好丈夫、好爸爸。

  ③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鲜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一位热爱和平,并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和平的人。

  ④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一个知识渊博,很有才华的人。

  (2)过渡: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就这样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作为儿子,小作者面对这一切,心情会怎样?我们怎样把作者的真实感受读出来?

  (3)训练有感情地朗读,把握作者的内心世界。

  ①点击软件,听课文朗读录音,体会情绪。

  ②个人练习朗读3、4、5自然段。

  ③组内交流,互读互评。

  ④班上展示读,师生共评。

  (4)汇报交流对当今世界和平环境的认识。

  ①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和平的环境没有持久地保持下去。

  教师点拨:“51年前”,指的是1945年(小作者写这封信是在1996年),全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从那场战争结束后,人们就以为再也不会发生战争,渴望永久和平,希望和平之神永远留在人间。但是现实并不随人愿,近几十年来,局部动荡,战事不断,人民饱受苦难。

  ②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a.交流课前搜集的图片或资料,认识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如海湾战争、波黑战争、美国轰炸南联盟、911事件、美国轰炸阿富汗、巴以冲突……

  b.教师播放一段美国轰炸阿富汗的电视报道录像,学生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及人民的苦难。

  c.谈对“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一句的理解。

  教师点拨:和平的环境是美好的,因此,人们把它称为“和平之花”,但和平的环境还不稳固,还不持久,所以又说是娇嫩的“和平之花”。

  (5)感情朗读6、7自然段,把作者的心情把握准确。

  (6)汇报交流作者在为谁呼吁。

  ①在为“我”的家人及深受战争苦难的各国孩子呼吁。

  ②在为全世界所有热爱和平的父母、妻子、孩子呼吁。

  点拨:这是小作者发自肺腑的呼声,这是浸满泪水的呐喊!怎样把小作者的真情实感读出来呢?

  (7)训练感情朗读,产生情感共鸣。

  三、总结全文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讨论: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点什么?

  四、拓展延伸

  现在世界上有些国家还处于战争之中,许多孩子正饱尝战争的苦难,请你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封信,表达你对他们的同情与关心。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读出真情实感。

  2.把你印象深刻的词句摘抄下来。

语文教案 篇9

  教材简析

  《假如》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认“良”等九个字,会认会写“良、食”等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合作等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通过多种形式地读,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初步有所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积极,乐于和同学交流识字的方法,大方自信汇报自己的识字感受和收获。

  2.初步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点

  1.通过自主、合作等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通过多种形式地读,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初步有所感悟。

  教学难点

  积极,乐于和同学交流识字的方法,大方自信交流自己的`识字感受和收获。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先讲个故事,题目是《神笔马良》。课件出示:神笔马良图

  马良是一个人的名字,跟老师一起读:liáng.从前有个叫马良的孩子,他很喜欢画画,可是家里太穷了连支笔都买不起。他常常想:要是自己能有一支画笔该多好啊!后来,有个白胡子老人送了一支画笔给他,而且那支笔还是一支神笔呢!马良只要画什么他面前就会出现什么。从此,马良就用这支神笔为穷人画了很多需要的东西,像可以帮助人们耕田的牛马等。帮助了很多人实现了他们的心愿。

  2.小朋友们,你们想要一支马良的神笔吗?大家一定是有很多心愿想实现。有一个小作者也跟大家一样,有很多心愿想要实现。他把他的心愿都写进了一首诗歌,题目是《假如》。课件出示:假如(板书并齐读课题)

  3.假如是什么意思?谁能给它找个意思相近的词语?(板书:如果、要是)

  4.“假如”的“假”我们读第三声,我们还学过它另外的一个音是“jià”。给它组个词语是“寒假”的“假”。(板书:假如、寒假)

  5.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多音字。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神笔马良》的故事,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内容。

  二.读诗歌,识字

  1.现在让我们一看作者在《假如》中写了哪些心愿吧!谁来读一读“朗读要求”。 课件出示

  1、用喜欢的方式,正确地朗读课文,并标出小节。

  2、读准课文中的生字,同桌互相读一读。

  3、读完后跟你的小伙伴一起打败生字宝宝。

  2.请大家打开书,按照大拇指宝宝的要求朗读诗歌。

  3.大家可真厉害啊,这么快就完成了。瞧,生字宝宝都跑到我们的屏幕上来了,小伙伴们赶紧来认一认吧!

  课件出示:寻找、马良、双腿、操场、粮食、不幸、哭泣、身体、窗前

  4.有哪些小伙伴能一起来挑战呢?

  (正音“良、双、场”后鼻音,“食”整体认读音节,翘舌音。)

  5.看样子生字宝宝带上拼音难不倒大家,那我们去掉拼音你还敢来挑战吗?

  课件出示:寻找、马良、双腿、操场、粮食、不幸、哭泣、身体、窗前

  我们一起来开火车,几号火车开起来?(两组开火车认读,教师指读)

  6.大家都会认了,那你还能用新认识的词语宝宝说句子吗,喜欢哪个词语就说那个。

  7.会认会说话,我们单独见到它们的时候也要认识。现在我们一起来点兵点将认认它们。

  课件出示:寻 良 双 食 操 场 哭 体

  8.大家都认得这么好了,那你们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的啊? 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字

  “寻”字,横山加个寸,要提醒学生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横山中间一横短,寸字横写在横中线上。

  “良”字,“很”字去掉偏旁头上加一点 。“食”字人字头个良,良字捺变点。在书写前重视食和良字的最后一笔的不同。

  “哭”字,上窄下宽,可用拆字法,分解为两个口和“大”再加一个点;也可想象“哭”字的两个口像一双眼睛,一点是一滴挂在眼角的眼泪。写时,中间的横笔在横中线略上一些,一点在右“口”之下。

  8.有了这么多好的记字方法,相信大家都记住了。那我们一起来玩高速闯关和喜羊羊摘苹果的游戏。。课件出示

  9.大家真是太棒了,把这些生字宝宝都打败了。会认还要会写,现在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两个字。(写“良、食”。)大家先看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字都有一个“良”字)这两个“良”字是一样的吗?(不一样,第一个“良”字最后一笔是一捺,而“食”字下面的“良”字最后一笔是一点。)我们一起来写(小小手,跟你写)注意:“食”字的“人”字头要写得舒展一些。最后一笔是点,不能写成捺。谁能给这两个字找找朋友?(良好、优良;粮食、食物)

  10.下面请大家在书上写好这两个字。写好了的就伏好休息一会。

  11.这些字教师作适当的指导后,再让学生看清整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描红、仿写,最后可听写。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自学生字,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主识字的能力。写字是低年级的重点,随文识字更能理解词义。连词造句,培养说话能力。

  三.读诗歌,找心愿

  1.刚刚的生字宝宝跳啊跳,跳到我们的诗歌中去了,你还能把它们认出来吗?那谁能来读一读它的朗读要求。课件出示:认真地朗读诗歌,找出小作者的心愿。

  2、小作者有哪些心愿,谁能来说一说?你在哪一节找到的?给我们读一读这一节。如果大家也找到了作者的这个心愿,那大家也一起读一读。男孩子们、女孩子们分别读一读第二、三个心愿。

  3、这一节中也有一个多音字,是“还”。它还有一个读音是“ hái”。给它们各自找个朋友。(板书:还书;还有)课件相机出示:3节诗歌对应的图文

  4、小作者写到的这三个心愿中你喜欢他的哪个或哪几个心愿?把你喜欢的那些心愿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以读促思,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挖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情知体验,培养学生读书能力。

  四、课后作业

  朗读整首诗歌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语文教案07-21

[经典]语文教案08-10

语文回顾教案11-17

语文教案03-04

语文教案03-08

语文教案02-16

语文教案02-17

语文教案02-23

语文教案02-20

语文教案02-2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