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课练优秀
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课练优秀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自读,通过检查朗读和提出疑难问题的方式来进行学习,要求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来捕捉信息。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了解重大发现产生的过程。
3、体会科学家善于观察和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入,引发兴趣。
1、同学们,这是一张世界地图,我们地球分为七大洲四大洋,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ppt出示世界地图。
我们一起来说一说七大洲四大洋的名字。
2、面对这张世界地图,我们今天的主人公魏格纳会有什么发现呢?下面就让我们学习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再响亮地读一遍课题。
二、通读课文,掌握概意。
1、老师给同学们4分钟时间把课文读通顺,把生字读准确,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桌听,开始吧。(学生读)
(4分钟后)刚才老师发现有的同学读第二段有困难,这段确实很难,可以多读一遍,读顺畅哦。
2、看到同学们的认真劲儿,老师相信我们一定能读好,请7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做做小老师,听听他们读准字音,读出感情了没有。
(生读,正音,强调静谧舒适,精神大振等词)
3、读完课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什么故事了吗?谁能把这段话填完整?用课文中的话来说。
ppt出示:1910年的一天,在病房里,魏格纳通过观世界地图,在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奇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找到了,在第几段啊?谁还能再来试一试。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4、太古时代:太古时代是什么时候啊?老师告诉大家,大约在2亿年前。
漂移:为什么不用飘移。因为是在海洋上漂动。
吻合:老师把这张纸撕成两片,再拼起来,是不是完全拼合了?
三、精读课文,理解过程。
1、魏格纳的这个奇思妙想是凭空出现的吗?是胡思乱想吗?那是怎么产生的吗?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2—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找到魏格纳是如何一步步发现的?用波浪线划出来。
(若发现学生不容易找到,老师给你们一个提示,ppt出示:第一次发现:___________;第二次发现:___________;第三次发现:_____________、)
2、找到的同学请先说。
ppt出示三次发现内容。
(1)第一次发现。齐读。ppt:南美洲和非洲的图。
吻合吗?用课文中的话来说: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思议”是什么意思?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2)第二次发现。齐读。 ppt:两条海岸线的轮廓。
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
(3)第三次发现。两条海岸线的.轮廓完全吻合,这时,魏格纳的心情怎样?那用兴奋的语气来读第三次发现。齐读。地球上所有大陆块都能较好地在一起吗?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后可以到老师这来看一看,也可以自己回家去观察世界地图。
3、小结:魏格纳就是这样不断观察不断发现不断思考,所以他的发现越来越深入,正是有了这一连串的发现,于是这位年轻人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奇思妙想_____________、(引读)
四、考察证据,论证假象。
1、有了这个想法以后,魏格纳又展开了一系列行动,请你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三段话,看看那些词句使你感受最深,用直线划出来,待会儿我们交流交流。
2、交流: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句”魏格纳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
枉费心机:白费心思。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我们可以推想出他所经历的艰辛与挫折。
3、我们从地图的海岸线来看,认为魏格纳的奇思妙想很有道理了,但凡事都要有证据,何况是这么严谨的科学问题。那么魏格纳找到证据了吗?
(生回答:一次,他看到一份材料。远渡重洋)
4、这是一个重要的证据,假设我们都是科学家,我们来检查检查魏格纳的这个证据是否足以说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
ppt:因为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
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
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
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现在你就是科学家,你认为魏格纳的假想正确吗?为什么,你能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吗?
5、魏格纳的假想是正确的,所以在1912年____________________、(引读最后一段)
五、升华总结。
1、我们现在就来看大陆漂移学说到底是什么?谁能当当小科学家,看着图帮我们讲解一下呢?
ppt出示图片
2、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
ppt: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
3、课后请同学们查阅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它资料。大自然,地球,宇宙中未知的秘密还有许多,有待我们探索,发现,只要我们学习魏格纳,勤于观察,勇敢探索。
4、这篇课文有许多四字词语,我们把它们划下来,抄两遍。
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课练优秀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并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还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巨著《昆虫记》。那么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通过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发现什么呢?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边朗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内可进行交流、探讨。
2、简单的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默读导读和课文,质疑问难
1、通过阅读提出疑难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
2、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指导解决:
问题:
⑴魏格纳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
⑵魏格纳发现了什么重要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
⑶魏格纳重大的发现*的是什么?
四、细读课文,解决问题,交流所得
1、老师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由此体会魏格纳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
2、反复读第5自然段,理解“大陆漂流”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魏格纳是如何仔细端详地图的。
3、默读第7自然段,记录下作者进行推理的过程,然后指名说一说。
4、师生共同交流读书体会,论证魏格纳成功的原因。
五、复述故事
指定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故事,其余学生评议、补充。
六、交流地理知识
相互交流展示自己了解的、搜集的有关“大陆漂移”的知识。
多角度体验观察的重要性。
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课练优秀3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用具:
投影仪、世界地图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直接板书课题,世界地图的发现(学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书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可以同学间相互解决,有的可以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
4、按照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让学生边读书边思考: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学生充分读书后,同桌之间或小组内相互交流。
5、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6、最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复述故事,并能把读后的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
学生交流读书所得时,教师可以重点指导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么,理解“大陆漂移”的意思;并联系上文,体会魏格纳的这一假想是在反复地、仔细地端详地图上的`一块块陆地和一条条海岸线的形状之后得出来的。
(3)读第7自然段,要让学生理解,魏格纳发现了一个什么重要的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是如何进行推理的──
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
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
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
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三:教师小结
四、作业设计
1、完成配套练习
2、预习《语文园地二》
【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课练优秀】相关文章: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08-27
童年的发现教案优秀08-28
四年级数学教案:“练一练[2]第12页”06-02
四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10-28
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优秀05-08
体育课课后的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10-06
美术课课后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10-29
教学数学课课后反思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