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比》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 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 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比》 ,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认识比》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认识比”的起始课,在遵循教材编写原理的基础上,汪老师对教学题材进行了重组,改变呈现方式,让学生在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学会表达、学会交流,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和分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关于比的基础知识,能够发展学生对除法和分数的认识,进一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课堂教学特色:
关注学习方式,释放出“自学”的效果。
课堂教学评析: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较多,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还要学会比的读写、比各部分的名称、求比值的方法以及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等,这么多的内容,如果全部由老师教给学生,就会显得多、杂,并且枯燥。因此,汪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自学——交流——应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看书学习新知,让学生在小组里或班级内交流所学所想,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拓展了课堂的宽度,同时也使教学重点得到强化。
例1的教学首先抓住了两个环节:首先通过已有知识与经验使学生认识到用减法可以表示两个数量的相差关系,用分数或除法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而这里认识的比则专门框定于后一种情况,这样可使教学建立在一个清晰的前提条件下。其次又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比,使学生体会到比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又一种数学方法。在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后,结合两个比的前后项的“不同”巧妙帮助学生明确比是一个有序的概念,这样的教学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显得层次清晰,条理有序。
例1的学习主要依靠学生的自学,但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三点学习提示:①果汁和牛奶杯数之间的关系如何用比来表示?②比怎么读?怎么写?③比有哪些组成部分?这些提示为学生的自学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提供了保障。可以说这种学习模式是本节课的亮点。
例1之后,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蜂蜜与水体积之间、蜂蜜与蜂蜜水体积之间、水与蜂蜜水体积之间关系的表示方法,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利于后面教学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比的意义的认识。
例2通过教学两个不同类量的比,使学生进一步完善对比的认识。一方面通过独立填写题中的表格,使学生初步体会到速度是路程与时间比较的结果。可贵的是汪老师在描述比的意义时重点强调了比与除法的'关系,在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互说,共同领悟中使学生对比的意义有一个本质的理解,比与比值是互相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有利于学生对两个概念的的理解和掌握。
汪老师的课堂教学允许学生在交流时的随意和无序,但其中却能更好地看到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例如: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汪老师是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来完成的。再如:让学生分析“一场比赛,两个队的比分为3比0”,这个比与我们今天学的比相同吗?它的后项为什么可以是0?让学生从矛盾、冲突中领悟两者的差别,在交流中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
练习的设计层次清楚,形式活泼,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经历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精美的课件展示“黄金比”令人赏心悦目。这个过程既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又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数学思考能力。
建议:教学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时,能否先出示表格,让学生充分地在小组内交流和讨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比较,得出结论,这样不仅能渗透难点,而且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量。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合作、讨论、交流、归纳、分析的过程中学习,这样的教学活动,一定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认识比》 2
“倍的认识”是低年级数学课的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中没有给学生“倍”的概念定义,所以低年级学生要建立“倍”这一概念,应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过自己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比较,从而得出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这节课有以下两个优点:
一、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体现了层次性和坡度性。
从复习题开始通过看图说“几个几”,做游戏拍“几个几”为后面倍的概念的建立做了铺垫。也是使学生既感新鲜又感亲切,兴趣盎然。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始终抓住把什么当作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来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重视操作活动,发挥主体作用,教师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整个操作过程层次分明,通过说一说、摆一摆、同桌议一议等,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从参与学习过程,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表述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看自己摆的.图来说倍的概念,降低了表述的难度,落实减负的要求。通过操作,让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地建立 “倍”的概念,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课前对学生了解不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设计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现有知识有所了解,也就是针对本节课要做一个前测,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环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为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才是最好的教学设计,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教学设计是空洞的。
二,缺乏教育机智,驾驭课堂的能力太差,不能及时的调控课堂,导致教学任务没有完成不够。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出现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小意外”,如果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机智,就会把这些动态生成的 “小意外”,变为教育契机,及时的调控课堂教学,推动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魅力, 而我却少的恰恰就是这些,比如,在主题图的出现时,由于电脑的原因图片不清晰,就应该打开书本观察书上的主题图,而不是浪费时间引导观察。
三、语言不够简练,引导不到位。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述一定要严谨、精炼、简洁,不能让学生长生歧义,而在本节课中,我的一些语言描述不准确,引导不到位,提的问题不是特别有效,导致做了许多的无用功,浪费了很多教学时间。而且非常不利于使学生形成准确的数学思维。
《认识比》 3
《认识几分之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92—93页内容。这节课也是本人在这学期执教的教研公开课。集体备课和多次试教,让我在收获中成长。现将执教中的反思作简单的文字记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在上课伊始,我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孩子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分月饼。
(1)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
(2)把2条香蕉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
师:刚才我们都是怎样分的?
师:什么是平均分呀?
(3)现在只有1个月饼,也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呢?
生:半个。
师:每人分到的是这个月饼的一半,“一半”怎么表示呢,大家在数学作业纸上表示表示吧。
师:能不能也用一个数来表示呢?
师:你们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数吗?(分数)
师:看来要表示一个月饼的一半,已经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数来表示了,需要用新的数,什么呀?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分数。
在分月饼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为的灌输,学生的分月饼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
2、做数学,体会几分之一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和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资助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节课,我注重为学生创造探究条件,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进一步探究分数的.意义,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官认识。本节课我安排了两次的操作活动,在认识1/2时,学生通过分月饼初步感知了1/2的意义后,我安排了一个用各种图形来折出1/2的活动,让学生从实物上升到抽象图形的认识。知道不同的物体但可以用相同的分数来表示;在认识1/4时,我完全放手让学生用同样一张正方形纸折出1/4,学生的折法不同,所呈现出的这张纸的1/4也不同,通过这种方式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进行思维训练。同时让学生感悟,相同的分数,可以用不同的图形来表示;同一个图形,可以表示不同的分数,并初步感知分数的大小。
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在发现中体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发现,每个分数都由学生自己去创造,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
经过手脑并用,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从而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进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本课没有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探究、自主创造的空间,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利用各种形状的纸片自由地动手折一折、涂一涂,并用分数表示这张纸的几分之一。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2和1/4,你能用手中的图形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吗?我们小组合作,来看看活动建议。
活动建议:
用阴影表示出手中图形的几分之一。(每组的几名同学表示的要各不相同)
互相说一说,每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比较阴影部分表示分数的大小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发现1/2与1/4,1/3与1/4比较大小的规律:同一个物体,平均分的分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像这样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学生的印象会比较深刻。
在这一节课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小组合作应该是在这节课里的亮点。我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设计了一系列动手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里折一折、涂一涂,相互交流从而理解分数的意义,让他们觉得分数这个内容没有那么枯燥,但是有个小遗憾,就是在每次的小组活动结束以后,我没有反馈,我应该请小组的成员发言,让小组的成员来汇报结果,说一说刚才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折?这样学生再来说分数的意义就容易一些。
联系生活实际还不够。我出示的关于几分之一的例子不多,并且学生也没有感受到身边还有哪些几分之一,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如果学生感觉不到几分之一与生活的联系,那么他对几分之一的认识就不会太深刻,不久就会忘记。
比较分子都是1的分数的大小放在第二课时讲比较好。这节课就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能写,然后在拓展延伸,再联系生活,整节课就把重点放在几分之一的意义、分数的读法和写法上,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
我想只有一次次积累、一次次思考,才能上出真正平实而有效的数学课。
《认识比》 4
角的初步认识 我执教了《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自我感觉较以前的数学课堂有很大的进步。现自评一下。
回顾整堂课,有三方面:
一、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学生,探究新知;最后是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其中第二大环节又包括5个小环节,即找角、抽象出角的特征、做角、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及画角。
二 、能够做到“扶”“放”结合,如:折角、做活动角及比较角的.大小,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究,而画角是先教学生再让学生独立画。
三、在突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难点时,能够利用两个纸条的优势,巧妙突破。尤其是利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化难为简。
但不足之处也有几点:
一、只备教材,而对学生却备得不够。
比如:在找角的特征时,我意在引着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尖、线等,从而再转到数学中的语言:角、边等。但孩子的认知前提却不同,有的心中空白,一直说不到点上,只说成折、横,他们的回答让我也无
所适从。而有的学生则无所不知,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角的各部分名称。让我又觉得心中不甘,意犹未尽。
二、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简炼。尤其是对一些数学术语把握得不够。导致学生对角的认识不是很清晰,从而在数角时走了许多弯路。
通过这次讲课,我感觉自己又学到了知识,并时时提醒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进取,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认识比》 5
我觉得这节课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造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多方面向学生带给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用心探索自己未知领域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去创新。如:设计让学生动手比赛折角,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还设计让学生自学画角的方法等。透过这些数学活动的设计,帮忙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二、创设搞笑的数学情境。数学情境的设计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忙。我也努力在这方面进行设计,也取得了必须的效果。如:在引入的时候,插入学生们感兴趣的动画,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用心性,从而更有兴趣的来学习有关角的知识;在找角时,设计让学生观察、寻找教室的角,透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真正学会“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解决教学重难点。本节课透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很好地解决了本课的难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课件演示形象、直观,取得较好的效果。
但是,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从不同侧面我了解到,每一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体验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见过的角和头脑中的角,主要还有:人民币中的“角”、牛角、羊角、墙角等等,所以要建立一个几何中的“角”,要把“角”从生活中抽象出来对于他们而言还存在一些问题。
《认识比》 6
“角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资料。这节课虽然资料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加上生活经验不足,不容易把角的概念讲清,尤其是“角的大小与两边无关”这一教学难点,学生更不容易理解,所以我在备课时精心设计每一教学环节,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用兴趣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的,先让学生在情境图中找角同时将角抽象出来(初步认知角的),接下来摸角(感受角),然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创造出角(创造角),其次再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最后让学生找找教室周围的角。找角是让学生找找日常生活中的角,感知各式各样的角,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摸角是透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感知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为认识角的特点做铺垫;教师画角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角;认角是帮忙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怎样才是一个角。
透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掌握了角的一些知识,其实我也在准备这一节课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不近人意的地方。比如在比较角的大小这一环节,其实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目的要让学生学会怎样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虽然教学想法及教学思路还好,比如用老师的大三角板和学生的三角尺比较大小,为了证实角的大小和角两条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但学生回答大的三角板角大。之后在另一个班我立即作了调整,放手让学生来比较任意两个角的大小,学生有的用重叠的方法比(顶点和顶点重合,角的一条边和一条边重合,看另外一条边),再出示钟面上两个相差不多的两个角,引导学生直接用重叠的`方法来比,有的学生借用一个活动的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也就是借用其它的角来用重叠的方法比。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而和角两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我先用实物剪刀做示范,把剪刀张开,角变大了,合起角变小了,剪刀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变。之后,我把黑板上画的一个角的一条边沿长,让学生体会角的大小没有变,再把另一条边延长,体会角的大小还是没有变。然后学生思考:如果把两条边缩短呢,这个角的大小会不会变?透过演示学生体会到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
大小有关系,而和角两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还有学生提出,如果角的大小和边的长度有关,那剪刀的两条边就一会儿变长,一会儿变短,那是魔法剪刀了。我体会很深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溶入学习中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更大的探索欲望。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中,并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知识学数学。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数学,并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实践化,真正体现数学的魅力。当然这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努力,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就必须会有收获!
《认识比》 7
本片断虽只是读数,但在读数的过程中,我也试图体现探究因素和思维含量。课本中既然没有用概括性的文字注明小数到底该如何读,说明本册关于小数读法的教学要以感悟为主,因此,读法的教学就是要通过正确的读法为模本,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反复练习。但通过几次试教我发现,很多学生虽然能第一遍读对小数,可是在后面的课上却又屡次出错。仔细分析其中的原因,我认为是老师被学生正确的假象所蒙蔽,以为学生一开始会读了,就一定掌握了读法,既而把读法教学一带而过,没有深入下去,使得学生对小数的读法掌握不牢固。这使我认识到,虽然只是“模仿型”的读数,但是一味地、生硬地模仿,成功率是不会高,只有在比较、分析、争辩,并获得理性的认识后,在去“模仿”这样的.“模仿”才是有效的,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
因此,当第一个学生在试读小数出错时,我没有轻易地放过他,而是让他通过学习别人的读法,分析探究出自己错的原因,并且把原因说了出来,不仅对自己,对其他同学也是一个告诫。在读整数部分是两位数的小数时,第一遍读看似顺利,但绝对不是每个同学都真正会读,我在巡查时就发现好几个同学读错了的。我举出反例,也是为了让学生能有一个鲜明的对比,把部分学生心中那个模糊不定的答案干脆地暴露在阳光下,让学生自由地去辨析和争论,自悟出小数点前面数的读法。课进行到这里,学生对小数的读法大概心中有数了,我又不失时机地抛出了一个更大胆的问题:小数到底应该怎么读?这个问题虽不是书上的问题,但对学生定性读法、培养思维绝对是有益的。
《认识比》 8
现实世界是数学知识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在这环节能让学生给角的各部分起名字,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将学习主动权放给学生;一方面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这环节教学中也有个人反思的地方,比如当学生回答“角的样貌是那些物体留下来的”时,如果能及时捉住有用信息,用孩子的话去引导“生活中能没有角吗?”这样就更能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因此,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表现,认真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观点,并及时捉住有用信息,去引导学生,调控整个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断深入,思维水平不断飞跃,知识结构不断完善。上完这堂课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学生才是学习的实践者,而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自己“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和实践潜力才能获得有效培养,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认识比》 9
对本次课的总体评价 优点 本节课教学通过创设与教学有关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求知欲望投入到学习过程,然后教师通过明确任务、学生自主探究、汇报交流、合作学习、质疑问难等教学环节,有效的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紧接其后的实践创作、展示评价以竞赛的方式展开,非常符合现代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兼顾了学生的学习差异,保障了教学的实际效果,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1 任务的完成时间较长。 键盘输入较慢,对输入的命令词汇陌生。 加强键盘练习,让学生熟记命令词汇。
2 在操作过程中,小海龟没有变化,不能完成任务。 命令格式出错,如命令和参数之间没有空格等。 纠正让其掌握正确的命令格式。
对一些问题的反思 :
一、如何让程序学习变得充满趣味性。
执教了LOGO语言之后发现,这对学生的思维逻辑要求很高,越到后面对学生的要求越高。如果一个命令一个命令教下去,课堂教学到后来势必很苍白,就是完成一个个复杂图形。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会被消磨掉,如何从感知——分析命令——新命令学习——尝试操作——交流完善。基于这样的认识开发一些配套资源?如趣味练习,小擂台,让学生学会一个命令之后练习更具游戏趣味性,提高LOGO教学的魅力,这是我下面将要向其他老师学习和探索的地方。
二、如何让全体学生共同成长进步。
在LOGO语言的学习中,学生的差距比较大,快的学生往往很短的时间完成任务,而慢的.学生则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是让快的学生自主学习后面的内容,还是让学生具备团队意识,帮助速度慢的同学一起学习。我选择的是后一种,一来,程序学习是需要记住一些简单的命令的,在帮助同学的同时自己也同时加深了对程序的理解和记忆,分小组合作学习,小老师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能成就自我! 关键环节的提炼 这节课我没有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操作的方式上课,如果这样教学单单让学生学习启动和退出及四个命令的使用是不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于是我采用学生大胆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
1、我先把课本上编好的程序让学生逐句输入执行,观察出现的结果,这样他们不仅之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2、出现问题与困惑时,我和学生一起分析,把命令进行了剖析,找出错误原因,从而让他们在理解,会用;
3、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而得出结论,并非教者告诉他们每个命令如何用或有什么作用,这样他们会感到自己是知识的发现者,很有成就感,非常感兴趣了。就这样第一节课顺利度过,我的目的达到了,孩子们对logo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认识比》 10
1吨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准确感知1吨的重量,一向是教师们冥思苦想的一个问题。学生刚开始体验50千克体重有几种态度,很重,不重,抱不起。为了使学生体验1吨的重量,继续让他们充分体验,最后达到共识,50千克够重,1000千克重得令人望而生畏。
课堂是学习的.平台,也是学生展示的平台,在教学中,学生将课堂变成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乐。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举出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大约重1吨的例子,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尝试,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帮助学生感悟、理解1吨,建立1吨重的质量观念,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总之,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将书本知识活学活用。使小小的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生活天地,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数学必须贴近生活,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味为有趣。让数学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认识比》 11
大数的认识是在学生三年级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一单元的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整数读写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通过这个单元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写多位数,为以后更好地学习整数四则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所接触了,但受学生年龄的影响,对大数是比较陌生的,尤其是亿以上的数,只知道比较大,但到底是多大?这些数在生活中又有什么用处呢?如果只是在教学中告诉学生大数比较大,只是口头上去感受这个数的大小,那么学生对大数的概念还是比较抽象的,不能从实质上去理解,所以在课前我就让学生去收集万以上的数,目的旨在让学生在收集的时候先感性体会一下,知道这些数在生活中的用处。至于较为确切的感受大数,教材针对这个问题在第4页安排了阅读材料“你知道吗?”,并在后面设置了“一亿有多大?”这节活动课。通过这2个方面以及学生在生活中对大数感觉的逐渐培养,对大数概念的理解变得相对容易。
这部分教学主要的难题在另一方面。在读写大数的教学中,数中有零和数的末尾有零的大数的读写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读写的时候,有时写着的0不读出来,有时又要全部读出来,有时有写0要读,有些0不读;写数时,所有的0又都要写下来。写数往往会出现少读、少写或多读、多写的情况。怎样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难点呢?根据以前的教学经验,让学生在读数和写数时都画上分级线,强化四位一级,这样可以比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同时针对部分较弱的`学生,让他们自己用硬纸板制作数位顺序表,每次读数和写数时先在数位顺序表中进行,熟练后再慢慢的用四位分级的方式进行,感觉效果是比较好的。但是在这里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分级一定要从右往左,最后一个数级不一定能满足4个数位。这样时间长了以后,学生掌握的还是比较好的。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自己所存在的困惑是,是不是省略万或亿后的尾数就一定要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看了教师用书上是“将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省略了万位后面的尾数,但好像在许多练习中都没有很清楚的要求,如练习二的第8题:先写出横线上的数,再求出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那么这时是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呢,还是只要省略后面的尾数,个级数有4个0代替也可以呢?在教学中我比较死板的要求了第一种,但有时学生还是会写成第二种,而这个困惑也一直在我心里,希望有老师能帮我解惑。
【《认识比》 】相关文章:
认识比 09-17
《比的认识》 04-26
再认识 02-12
认识时间 12-17
《梯形的认识》 12-12
《10的认识》 11-09
《认识物体》的 11-13
《认识公顷》 12-05
米的认识 11-26
《认识土壤》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