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四年级数学 推荐度:
- 数学四年级上册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四年级数学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 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 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 ,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数学 1
《旋转与角》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钝角,感知了图形的旋转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平角和周角;能说出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通过教学,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形成过程,理解各角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教材从旋转入手,使学生体会旋转过程中角的变化;从而引出平角和周角。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我以学生喜爱的小动物演节目创设情境,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以旺盛的求知欲投入到后继的学习中去。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钝角,也感知了图形的旋转。在此基础上,通过旋转的`过程建立角的“动态表象”,同时在旋转的过程中,感悟平角、周角及锐角、直角、钝角之间的大小关系。教学中,我选择了突出概念本质的学具(活动角),设计了恰当的数学学习活动,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围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平角和周角,同时也经历了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过程,在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兴趣、态度与习惯等方面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本节课很好地遵循了这一理念,将教学置于一种“动态生成”的过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通过动手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在广泛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体验,掌握新知。这节课我还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不断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如刘翱翔、高景飒、李澳谈到的教室内物品等,使他们有机会,从周围熟悉的生活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真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内化。真正实现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有效沟通,使生活世界成为学生最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学生认识了这些角之后,让学生找出各种角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区别各角。最后,完成一组尝试练习,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印象。然后我安排了让学生用身体的动作摆一摆角,我介绍你来猜角的名称,在点子图上画角,给学过的角排排队等课堂活动。还安排了时间表,这一道题目对学生要求较高,学生想象出该时刻钟表的时针和分针的指向,再判断其形成角的类型。尤其最后一个小问题:“9点半、12时、3时的时候”,这是道提高题,需要学生的生活体验,因而考查的不仅是角的知识,更多的是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总的来说,本节课课堂气氛轻松愉悦,教学层层递进,课堂活动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主动感知各类角,感悟他们的特征。
四年级数学 2
学生学习中,难免有疑点、难点,教师应及时发现,并抓住它,站在儿童的角度,以儿童的思维去介入,用儿童的'语言去帮助,和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分解学生探究的难点,使难点不难,让学生容易明白。
对于“乘法分配律”概念,老师们都是这样描述的: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用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第一次教学时,我照本宣科,反复讲解,但每次作业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如(3+5)×8=3×8+5。究其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所以第二次教学时,我就采用适于儿童理解的语言来理解乘法分配律:如9×99+99是这样描述的:9个99再加1个99共有10个99,写成算式就是:9×99+99=(9+1)×99。无需重复,学生居然能迎刃而解。
四年级数学 3
第一单元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的知识基础在于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及分数的意义及整数乘法的意义等知识。在课堂的开始环节,我对这些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复习,再进入分数乘整数的教学。
分数乘整数的算法很简单,在相乘时,分母不变,只把整数和分数的分子相乘作分子。在教学这个内容时,我关注到新教材在算理方面的重视,注意到图形和算式之间的联系,在计算前充分让学生感知画、涂图形的过程。因此,在后面计算方法的得出就水到渠成,比较容易了。再者,对“分数乘整数表示的.意义”也有机的渗透,为后面的知识打好铺垫。
一堂课上下来,由于学生对内容比较容易接受,课堂上有了空余时间。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比较清晰,但还存在的问题就是约分的环节,有些学生喜欢算出结果以后再约分,对计算过程约分还不愿意采用。这一环节还应讲深讲透。学生可能对于这种在计算过程当中的约分,还是一知半解,对这样约分的道理理解得不够清楚。学习分数乘整数,学生在计算时肯定会遇到先约分后乘还是先乘后约分的问题。如果仅仅是为得到一个正确的结果,那么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无关紧要,只要不出差错,最后都能得到正确结果。显然,我们还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较高的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那么我们就必须让学生明白到底哪种思路更合理,更有助于自己的后续学习。作为分数乘法的第一节课——分数乘整数,形成先约分后计算的良好计算习惯,对于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分数乘法在过程中约分时,我给学生练习的题目是:1/10 ×5,并且列出两种做法让学生进行比较。但我觉得这道题并不能体现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的优越性。应该将题目改得稍复杂些,变成“13× 5/26”,并且和同学们一起比赛谁做得快。如果哪位学生是用整数直接乘以分子的,速度当然会很慢,当做得最快的同学展示自己的做法时,其他同学恍然大悟,深刻体会到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化繁为简。这样,学生在做分数乘法时,不仅仅满足于“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而是记住“能约分的要约分”这一要点。
四年级数学 4
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尝试从学生感兴趣的实例引入,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比我原来直接出现一些数学算式,让他们直接计算的`效果更好。课的开始我首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悟空摘来了一些桃子,他拿出20个分给10个小猴子吃,小猴子们觉得太少了;于是悟空40个分给20个猴子吃,小猴子还是不满意。于是孙悟空又拿出200个桃子分给100个猴子吃。同学们你们认为谁最聪明呢?于是我很顺利的就引入了本课的教学。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孙悟空总是分给每个猴子2个桃子,你发现什么诀窍吗?”这个关键引导学生从自己编题到自己动脑探索,从数之间的变化得出“商不变”的规律,期间教师扶得少,学生创造的多;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条数学性质,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进行合作,还学习了“像数学家一样进行研究、创造”。同学们学习积极性很高,人人参与互动学习,通过列式、比较、讨论,学生自己总结出了商不变的规律,同时还有个别同学能指出希望同学要注意的地方,这一点讲的非常好,从这里我看到了学生的潜力。
四年级数学 5
1、认识平行
……
师:出示三组线
⊥=/\
(1)(2)(3)
问:根据这三组直线,你能帮它们分分类吗?
生:小组讨论
汇报交流:把自己的分法展示给大家。
师:为什么把(1)和(3)归为一类呢?
让学生再次想像并讨论:第(3)组直线延长后会相交,从而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相交”与“不相交”这两个概念。
师:像第(2)组这样的两条直线,数学上称之为互相平行。
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互相平行”?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师相机板书。
师:打开书本,读概念,说说书上的概念与黑板上的有什么不同?
生:书上说的是“同一平面内”。
师:帮助学生理解“同一平面内”,并强调“同一平面内”。
学生练习。40页“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回答,说明理由。
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平行现象。
……
2.动手操作,深化平行认识
(1)动手做平行线
①利用手边的材料,你能想办法做出一组平行线吗?
②学生操作,全班交流,展示。
可能出现:A在信纸上画B在方格纸上画C折D钉板上拉
E小棒摆F用直尺在白纸上画或任意画……
(2)在点子图上画出两条相交的直线、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
选择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展示。
(3)用三角板、直尺画平行线
①看书P40,理解图意,照样子自己试一试。
②汇报:说一说画平行线的'方法?应当注意什么?
师演示画平行线
③每人在白纸上再画一组平行线
……
教后反思:本课教材主要通过观察、讨论、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去感知、理解、发现和认识生活中的平行现象。
1、本课在设计导入时,并没有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而是直接进入纯数学知识的研究氛围,带领学生先进行空间想象,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画到黑板上,然后进行梳理分类。之所以这样设计,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对直线的特点已有了初步认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空间想象能力,对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有更丰富的想象;二是四年级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处在一个转型阶段,它应为高年级较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打好基础、做好过渡,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产生兴趣,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
2.从研究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入手,逐步分析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不相交之分,这样设计,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更有利于学生展开探索与讨论,而且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完成自主探究意识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3.学生通过学习认识了平行,掌握了画平行线的方法,但在实际画平行线时,由于没有固定好直尺而导致错误,教师应多强调画平行线的方法,平移三角尺之前必须把直尺固定好。
四年级数学 6
在课前让学生去收集一些数,课堂上老师又出示大量的数,通过观察讨论这些数的意义,将数据进行分类,从而找到共同的`特征,引出近似数。教学完这一内容后,我发现学生只是知道什么是近似数,但为什么要用近似数还没有完全感悟到。在教学近似数的求法时,抓住什么是四舍五入法?为什么四舍五人到哪一位就看它的前面一位就可以了?四舍五入到万位于精确到万位的意思是一样的。
四年级数学 7
对于新的概念,学生总是接受得比较困难,何况“素数”和“合数”是生活中研究不到的。按理说,今天的课上,学生通过写1~10每个数的因数,然后找这些因数的特点,发现有的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有些数的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而1的因数只有1个,得出“素数”和“合数”两个概念,其实是比较顺利的.,而且,我在课上还让学生研究了他们自己的学号,得出了50以内的素数和合数,我还特别整理了50以内的素数表,让学生在明确判断理由的基础上,专门花了时间去记忆。
关于书本上的练习,由于全是基本题,而且在昨天预习的基础上解决得比较顺利,但是《一课一练》上的变式题解决时就困难重重,特别是找1~20中的既是奇数又是合数以及既是偶数又是合数的数两题,大部分学生都找不全。可能有些同学对本单元的概念比较混淆,依次就无从下手了。希望通过明天的练习,情况有所好转。
四年级数学 8
我们常说的快慢指的就是速度。可是到底什么是速度,速度的快慢又与什么有关呢?学生便不太清楚。所以在情境中,教师通过刘翔夺得110米栏冠军的`成绩表以及我校运动员与刘翔比赛的成绩分析,使学生知道了在路程相等和时间相等的时候怎样比快慢,并明确了速度的快慢与路程和时间有关。同时也埋下一个伏笔,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又该怎样比快慢呢?进而揭示课题。当学生理解到1时、1分、1秒这样的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就是速度时,教师给出“单位时间”的概念,进而引导学生概括出“速度”的意义,既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年级数学 9
教学参考书中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这样定义的:“在数学基础理论中,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通常是以集合论为依据加以证明的。此外,也可以用计数公理“计数的结果与计数的顺序无关”来说明:任意两个数a与b相加,不论是a+b(相当于先数a,再数b),还是b+a(相当于先数b,再数a),结果都一样。类似地,任意三个数相加,不论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还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仍然只是计数的顺序不同,所以不影响计数的结果。”
从这段文字中,我可以理解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的结合律其本质是一样的,无论是计算顺序改变,还是计算结果改变,其本质是计算的结果没有发生改变。事实上,在简便计算中,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经常是同时使用的。出于这样的理解,我在课堂上并不是非常的重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之间的区别。由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偏差,学生作业本中有这样一道题目:根据56+72+28= 56+(72 +28,填空。呈现了以下的'题目:+ + = +(+)其实,题目的本意是要求学生根据加法结合律来填写,由于学生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本质区别没有完全弄清楚,因此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错综复杂起来:答案一、12 +13 +14=14 +(12 +13)答案二、12 +13 +14=13 +(12 +14)答案三、12 +13 +14=12 +(13+14)。从这些答案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想当然的认为,这个算式中的所有加数都是可以随便交换的,我想怎么交换就怎么交换,反正最后的和是不变的。当然从教参大范畴的定义来说也是无伤大雅的,但是作为我们初学加法的运算定律,这样模糊的教学是有欠妥当的。
当问题出现时,我们应该想办法去弥补,而不是寻找冠冕堂皇的借口。因此,我安排了以下环节:
1、用一句话描述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师把学生口述的写在黑板上。
2、用你喜欢的符号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师板书在相应的文字下面。
3、观察,说说你的新发现。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认识到加法加法结合律只是改变了运算的顺序,并没有改变加数的位置。
通过以上环节的比较,学生清楚地明白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之间的区别。从而更正了它们之前的错觉。
四年级数学 10
在教“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这一内容时,关键教师要让学生把握好以什么为观察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它是以北京为观察点。而“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它是以上海为观察点。如果学生把握好了观察点,就比较容易地得出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的方向上。
在教“我向正南方向走50米到路口,再向南偏西约30°走100米到公园。要求学生画出路线示意图。”这一内容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此题中的观察点是在不断地变化,一开始自己要确定一个起点作为观察点,然后向正南方向走50米到路口,到了路口要以路口为观察点,再向南偏西约30°走100米到公园。老师不但要让学生明白图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多少米,还要提醒学生每画(走)到一个地方,就要画上方向标,标出名称。
如果学生弄懂了以上两道例题,这一单元的其它几道题也是大同小异,那么学生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自然而然地全学会了。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年级数学 11
当代儿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是:儿童是通过活动来学习的。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智慧在他手尖上。”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是枯燥的、严肃的。教师如果把数学知识转化成有形有色的学具操作时,他们会倍感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变“苦学”为“乐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使学生的双手闪烁出创造性思维的光芒呢?
一、为学生的思维提供广阔的驰骋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民主、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来陶冶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身心愉悦地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例如教学“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我曾是这样教学的: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罐头盒,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操作,把它侧面上的'商标纸展开,看看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的。结果学生的展开图各种各样,有的是把商标纸沿着圆柱的一条高剪开的,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有的是沿着圆柱侧面的一条斜线剪开的,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是沿着侧面上的一条弧线剪开的,得到的是一个不规则图形,有的是沿着圆柱的侧面在地上滚动一周,就发现压过的痕迹是一个长方形,说明圆柱的侧面展开是长方形。教师对同学们的劳动成果一一地进行表扬(全体学生沉浸在喜悦之中),并把学生的展开图一幅幅地用多媒体演示出来,并且引导学生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得到启发,把其中的展开图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通过再剪拼成一个长方形。象这样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了圆柱的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鼓励了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想象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广阔的驰骋空间。同时,学生的智力潜能得到了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培养,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发展。
二、鼓励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创新意识。
儿童的动作思维占优势,他们的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因此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地想像、猜测、推理、验证,使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我曾尝试让学生亲自去操作。以三角形面积公式为例,学生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利用转化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有的同学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
也有的同学用一个三角形进行割补,转换成了不同的图形。
同学们不断地画着、剪着、拼着……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终于在他们的动手操作中产生了,即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在这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中表现了小学生的旺盛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创造。
现代教学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极力将数学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化实践活动,并且要充分相信学生,承认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创造。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是这样教学的:让学生用三根小棒在数位表上摆出三位数,再计算判断这些数能否被3整除。用3根、6根小棒摆出的数呢?学生经过摆数、计算、观察、比较,发现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与数字的位置、顺序无关,而与小棒的根数有关。3根、6根小棒摆的数均能被3整除,而4根摆出的却不行。学生们不断地摆着、想着、算着……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终于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产生了。在这样的教学中,我没有过多地讲解,只是做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工作,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只要充分相信学生,学生肯定会发挥出自己聪明的才智。
总之,运用学具操作,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代替小学生的操作,学生的思维是在活动中发生的,并随着学生活动的深入而得到发展。学生们只有亲自参加活动,在操作活动中不断地积累感性材料,才能促进学生观察、试验、猜测、验证及推理概括的能力。因此,课堂上要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下满怀信心地参与数学教学实验活动,使学生的双手闪烁出创造性思维的光芒。
四年级数学 12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着重是对按角的分类的教学,边的分类只起了解和介绍。课前我先复习单个角的分类,再来引入对三角形的角的分类教学。
通过利用引导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分类归纳,学生们很快就把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分类给挖掘出来了,我也及时给予了总结,让知识模型很快的建立起来。
对边的分类上,我课后发现,给学生介绍时,出现了点小问题。按边分,我也是让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所以学生们发现了三种情况:有两边相等的、三边相等的和三边都不相等的。我也就按学生的发现分了三类: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但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但课后的练习中就出现了问题,在对图形分类时,很多学生就没有把等边三角形归到等腰三角形一类,而是单独成类,虽然课上我有提到,但还是有很多学生忘记了这个特例,这就有问题了。课上我是分了三类,但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一种特殊形式,就如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一样,等腰三角形是包含等边三角形的。
针对这个教学失误,我在练习课中,结合图形实例,着重强调了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的关系,让学生对分类有了重新的划分。
这次的失误,让我明白了,教学还是要严谨,不能模拟两可,黑就黑,白就白,没有灰色地带。适当的教学放手很好,但知道的传授不能迁就学生,该更正的就要更正,因为知识是不容随意改变的。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统计》
我讲授的《统计》一节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例1的内容,本节教学我精心设计,并认真备课,虽然如此,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现总结一下,为以后积累经验。
一、关注统计的现实意义。
本节我精心选取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如:24届─28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的金牌数,我校近年来学生总人数的变化,沙尘暴天数的变化,两厂的产品销售情况等,提供这样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让学生在分析数据、解读数据的过程中,探究、发现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情感。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重视学生己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
学生己掌握了初步的统计知识,会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描述、分析,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知识迁移的方式建立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能力。
三、练习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根据本节知识结构的特征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精心设计了三道练习题,分别为:一是基本题,通过看我校近几年来学生人数变化统计图,发现数学信息。二是变式题,对比出示两个统计表,提问应选择条形统计图还是选择折线统计图。三是拔高题,通过观察两厂的生产情况统计图,提问应选择哪厂投资。练习有层次有坡度,环环相扣,教学节奏明快。通过多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在简单运用、综合运用、问题解决、扩展创新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使能力得到发展。此外也照顾了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使他们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使情感得到了满足。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如:
一、前面导入的时间过长,导致练习时间有些仓促,造成了前松后紧的局面。
二、对于有争执的问题,如第2、3题,应让学生争辩起来,这样才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应该是仅有的几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收场。
四年级数学 13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具体的情境,体验“调商”的过程。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课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数学情境,把那些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学时,我让学生说一说情境图上的信息,然后讨论怎样安排乘车,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引出第(1)题;接着估计商的得数。教材中呈现了两种估计的方法:一是把除数看作整十数,估计约需要 9 辆车;二是车辆数直接取整十数,知道需要的车辆应比 10 辆少。在讨论时,学生可能会有其他的'估计方法,只要他们说得合理,就应肯定。在试商的
过程中,学生仍会把“34”看作“30”来进行试商,但在具体的计算时,会发现“9 × 34的积”比被除数大。那么,积大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大呢,这些都是讨论的重点问题。学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么商是改大还是改小,自然就理解了。
四年级数学 14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位置,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形入手,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多次动手操作和思考,体会多种安排后优化的好处。每个活动都是把学生做为解决问题的主人在设计,我就只当自己是学生的朋友,合作者,一起去解决问题,一起去感悟合理安排的策略。然而,在好几次的教学中,我都有一种失败感,学生每节课出现的问题都不一样,每节课都没有一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激发。
在反思和调整的`过程中,我觉得在把握这一价值取向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处理好如下两个关系:
1、活动与教学的关系。
这节课通过 小鬼当家的 3个活动:烙饼、烧水沏茶招待客人、丰盛的午餐待客,不断地提高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通过统筹安排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完成教学任务。通过这节课,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新课标下的数学课,活动味与数学味是紧密相关联的。活动不是作秀,不是走过场,更多成分是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学习的,是在有意义的有挑战性的活动中建构知识模型的。
2、师主与生主的关系。
这其实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师生两条思维主线的碰撞与融合的问题。在《合理安排》中,我的教学观是一切以学生为主,一切以学生的问题和认识过程出发,发现、探究、建构知识。可是在操作交流中,我发现我找不到了自我,没有当教师的感觉,也就是听课教师感受的,我被学生牵走了。课后我好好反思,发现对于一个问题,由于学生的关注点与教材(或教师)的预设存在差异,教学中就可能出现两类问题:一类是教材(教师)预设的问题,一类是学生关注的问题。我们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就是教师预设的问题和学生关注的问题的一个融合过程。比如在解决如何让客人尽快喝上茶?这一问题时,学生只会对如何快也就是节约时间上最感兴趣,而对运筹问题要注意的处事的逻辑及习惯缺乏考虑,这样在教学中出现了两类问题的不一致。
四年级数学 15
教学片断:
1、出示12个小正方形。
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正方形?如果老师请你把这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会拼吗?能不能用一条简单的乘法算式表达出来?
2、指名学生列式,提问其他学生:“你知道他是怎么摆的吗?”要求学生说出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
3、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贴出各种不同摆法:
12×1=12
6×2=12
4×3=12
4、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能列出三道不同的乘法算式,千万别小看这些乘法算式,咱们今天研究的内容就在这里。以4×3=12为例,12是4的倍数,那12也是(3的倍数),4是12的`因数,那3也是(12的因数)。同学们很有迁移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倍数和因数。(板书课题)
5、根据另外两道乘法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6、刚才在听的时候发现12×1=12说因数和倍数时有两句特别拗口,是哪两句?
说明:虽然是拗口了点,不过数学上还真是这么回事。12的确是12的因数,12也确实是12的倍数。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7、说一说
(1)根据72÷8=9,说一说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倍数,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因数。
(2)从下面的数中任选两个数,说一说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倍数,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因数。
3、5、18、20、36
反思:
陶老师从摆小正方形入手,提出“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用乘法算式把摆法表示出来,再让学生猜一猜“可能是怎么摆的”,学生充分经历了“由形到数、再由数到形”的过程,既为倍数和因数概念的提出积累了素材,又初步感知倍数和因数的关系,为正确理解概念提供了帮助。接着结合具体的乘法算式介绍倍数和因数,并让学生根据另外两道乘法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再通过除法算式让学生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最后让学生从五个数中任选两个数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这样层层深入,学生对倍数和因数的感受更加深刻。<
【四年级数学 】相关文章:
数学 08-28
数学 05-23
数学的 10-10
《数学》 11-06
数学的 10-19
《用数学》数学 11-17
小学数学教学 11-10
《折扣》数学 02-27
数学概念的 03-05
数学研修 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