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 (集合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 中,快来参考 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时间》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时间》 1
我觉得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下几个方面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1.教师角色的变化。
教师在本堂课教学中真正起到了一个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时而参与学生的观察、研究、讨论;时而恰到好处的引导、点拨;时而对学生汇报时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讲解;时而为学生汇报的研究成果加以重点强调或升华;在整堂课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根据不同的需要,随时发生改变,并非一成不变的。
2.充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节课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三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在这三次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自己的发现和解决方法,然后全班交流,此过程中,学生的个性思维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每个同学都能从同学们的汇报交流中获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样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几个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
在整堂课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仅学会了读写时间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独立发展的空间,既有情感的体验,又培养了搜集、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学会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4.整节课的设计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无论从课的导入,还是新知识的探究学习,最后的巩固练习,都是源于现实生活,用于生活。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
《认识时间》 2
《认识时间》一课的教学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是本学期的一个难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能够用5分5分数的方法灵活认读时间,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我注意创造机会设计学生自己理解的环节,并借助多媒体课件的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重要,一个好的课件往往能让学生更形象直观的掌握知识。所以,教学开始,我利用关于闹钟的谜语引出学生熟悉的钟表,并出示钟面,让学生回忆一年级内容,并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回顾旧知的这一环节,内容过多,导致本节课有点拖堂。新授部分分为这几个层次: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12个数、指针和格子。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了5个小格。然后,再通过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了时和分。接着,又通过课件的动画演示和色彩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等于60分,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但在这一环节中,我是考虑到学生对于“几时过”这一知识点时,我设计了“几时多一些”的知识让学生去理解,但是这一部分中,由于本身自己没有钻研教材,语言上比较随便,把这一部分讲的有点含糊。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地掌握新知识,但有的知识光靠教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反复机械地回答问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学生也不一定能掌握得好,在教学中,我明白不能单靠教师的讲授,而应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自己探索和交流,但是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出现了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少的.现象。这节课中,设计了各种活动,让学生看看、说说、做做。比如:我组织了拨钟活动,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拨动钟面。在教学1小时=60分时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实物操作,对时分关系一目了然。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进一步强化了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但是这一部分学生用学具的活动设计的有些少,学生的学具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
但是,虽然我设计有拨钟这一活动,但是拨的形式还是比较单一,都是老师说学生拨,其实教师可以放手让同学间相互合作:一个人说时间另一个人拨钟,或者一个人拨钟,另一个人说出钟面上的时间,这样学生的参与度会更高,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一节课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在课中教师应把握好每分每秒,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这要求教师教学语言要简洁精练,引导要清楚明了,但这点我做得不够好,教学语言不够精练,引导的不够细,使得时间的有效性没有把握住,导致课还没完就匆匆结束了。
总之,信任学生,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让学生自己去讲。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做学习的主人。
《认识时间》 3
《认识时间》一课的教学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及相关的计算打基础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用5分5分数的方法认读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我注意选取富有情趣的学习素材并借助课件的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
教学伊始,我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和实物钟表引入,使学生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关系,并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授部分分为这几个层次:首先,在屏幕上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12个数、指针和格子。紧接着,通过图像的`闪烁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了5个小格。然后,再通过手中的大钟表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小格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了时和分。接着,又通过课件的动画演示和色彩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等于60分,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我采用了拨钟练习,以活动组织教学的策略,从三个方面开展了拨钟的活动:一,拨钟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即让学生体会时、分的关系;二,拨动分针,看到上面所指的数字让同位同学说一说对应的是多少分。即巩固练习五分五分地认读时刻;三,拨出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时刻,让小伙伴猜一猜。也就是拨时刻、认读时刻的练习。学生通过这一系列“做中学”的过程,进一步强化了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参与学习,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生活数学”的新理念。
我紧密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兴趣。这节课的设计,注意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联系实际用数学,提高探究能力。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了探究实践能力,充分调动了他们对数学的情感,激发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他们身边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加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乐意学习数学。
这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在进行巩固练习时,有几名后进生对钟表内1至12这些数与外圈5分5分数出来的数混淆了,不知道什么时候用外圈的数,什么时候用内圈的12个数。这说明我在课堂上没能很好的关注后进生,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认识时间》 4
二年级“认识时间”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它是在一年级认识了整时、几时半的基础上学习的。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随着电子钟表的广泛使用,很多学生平时很少被父母赋予认钟的使命,对以前学过的有关钟面的知识有所忘记,因此对于认读钟面时刻,学生间的'差异非常明显。为此,我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了复习以往旧知的环节:认识钟面,知道钟面有哪些部分组成,各表示什么,钟面上共有几个大格,并复习整时、几时半,在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后教学几时几分的认读。
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时间。复习整时和半时的时候,借助于孩子们比较熟悉的新闻联播。后边练习读时间的时候也是结合了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场景。
在学习钟面上12个数字对应的分钟数的时候,对孩子进行了数数方法的引导,5个5个的数,更快的方法是借助于5的乘法口诀。怎样看“几时几分”的钟面时刻是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在教学中,先出示了三个钟面,只显示了时针,把分针隐藏了,让学生观察时针的位置有什么共同点,让孩子们发现时针都是在4和我之间,为了便于观察把时针延长,发现都是4时多,到底是4时多多少了,让孩子们先估计,再动手操作,利用手中的学具小组合作探究。由于在探究前我提出的问题不够明确,导致学生问题不明确,所以孩子探究的不够深入具体,很遗憾。
当钟面时刻刚过几时或几时不到一点点时,先 想接近几时,是几时多还是几时不到,然后正确地读出分针所指的刻度……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老师作适当的点评和补充,最后总结出读时间的方法: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这一节课是我们整个二年级的数学老师经过,课前最初的研讨,经历了两次试课的打磨,最后整合成的这么一节课,融入了我们每一个老师的教学思考点,教学设计上突破了重点和难点。
《认识时间》 5
《认识时间》是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建立在第一册已经认识整时和半时的基础上,教学5分5分地数,1分1分地数,其中学会5分5分地数又是学习1分1分地数的前提和保证。
由于时间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结合实际。课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家里的钟表,再画出自己喜欢的钟面。从观察到画,学生对钟面上有多少个数字、多少大格、多少小格都有了清楚的认识。再利用课前画好的钟面,学生比较轻松地了解到分针指着每一个数字是多少分,学会了5分5分的数。在练习中发现有
学生把5时45分认成25时45分,经过个别辅导,补救过来了。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回忆上课情形,认为经过上学期学习孩子们认识了时针,同时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过于强调的是有关分针指到每一个数字是多少分的内容。学生也受老师教学的负面影响,造成这种错误认识。因此在另一班上课时改变教学设计。先让学生观察时针的位置分为几时多一些、几时半、几时多得多这三种情况,加深对时针的正确认识;接着学习5分5分的数。学完后把时针表示几时与分针表示多少分合在一起,就是钟表上的.这一时刻。
一直以来我都想给自己的学生们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在这单元的课上,我看到了孩子们脸上的笑容,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为人师的我此时最快乐!
《认识时间》 6
《认识时间》一课的教学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是本学期的一个难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用5分5分数的方法认读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我注意创造机会设计学生动手的环节,并借助钟表、钟面模型等实物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
一、教学设计,循序渐进,
本节课教学顺序:认识钟面——理解1分——时分关系——认识几时几分。
二、分层突出重点,分步突破难点
(1)教学重点是这样安排的。学生再认钟面,发现大格与小格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钟面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学生阅读教材,知道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小格是1分,建立时针与大格、分针与小格之间的直接联系,为进一步学习新知埋下伏笔;
通过观察分针与时针的转动情况,发现“1 时=60分”的关系;
引导学生在认识“分”的'基础上,探究例2 三个钟面的认识,梳理认识时间的方法:“时针都走过数字4,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 是4时多少分。”“如果时针走过数字5,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5时多少分,如果 时针走过数字10,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就是10时多少分。”进一步推理得出认识时间的一般方法:“先看时针,再看分针;
时针走过数字几,就是几时;
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 格就是多少分。”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2)教学难点是这样突破的。学生对于接近整时或刚过几时较难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安排了如下教学环节:学生学会认识几时几分后,进一步认识10时55分,通过对10时55分与11时 55分和9时55分的对比,理解10时55分。
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指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向书本学习(分针走1小格是 1分,探究几时几分的认识和1时与60分的关系)、合作学习(重新认识钟面)等,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的教学,学生学得主动,锤炼了技能、发展了思维。
四、不足之处
1、虽然我设计有拨钟这一活动,但是拨的形式还是比较单一,都是老师说学生拨,其实教师可以放手让同学间相互合作:一个人说时间另一个人拨钟,或者一个人拨钟,另一个人说出钟面上的时间,这样学生的参与度会更高,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2、教学语言不够精炼,引导的不细致,时间的有效性没有把握好。
《认识时间》 7
任教以来我多次担任一年级数学教学。在这个年级的教学中,认识时间的教学我一直感到很难教,认识时间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这节课的内容是在一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整点半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我把这节内容提到“五一”假前教,让学生在生活中去理解认识时间,让家长加以实践辅导,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尽可能地联系生活实际,使用学具、课件演示等,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中掌握知识。本节课主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掌握看钟表的方法,以及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和分的关系,知道1时=60分。
本节课,我以复习的形式引入新课:小朋友们,今天芳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老朋友,看看它是谁?激发兴趣,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整时和半时的基础上进行的,由复习引入,对知识起到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原来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使学生很轻松地认识了钟面,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钟,以及1小时等于60分等概念。
认识时间重点认12个大格和每个大格里的5个小格,课件一大格一大格地演示,这为认识分针指数作了铺垫。认识分针指到各个数字各代表几分,是这节课的难点,因为他们没有学习乘法口诀,只能通过一个大格一个大格的数或5个5个的加,由于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我通过对口令的游戏,让学生掌握当分针指数时的时间并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探究交流的时间。
本节课,我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失误:
1、由于本课知识点多的缘故,我总怕后面的练习完不成,因此又是我讲的多。有些学生还是没有理解。
2、学生对于五格五格数的环节应该让学生填写或是在教学中进行游戏5,11,15,20……60,加深印象。
3、结合生活实际太少。
改进措施:
让学生每人带一个时钟,让学生亲自动手拨钟面,掌握分针在任意数字的认识,对学困生要进一步细心辅导。
《认识时间》 8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会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合作学习、和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会读几时几分。
三、教学过程:
一)谜导入新课
1、有一个好朋友,嘀嗒嘀嗒走不停,叫我学习和休息,你们猜猜它是谁?
2、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3、(课件)你能说出图上小朋友的作息时间吗?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时间。(板书:认识时间)
二)自主探究学习
1、(课件)要想准确地说出钟表上的时间,首先我们要了解钟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钟面。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看还有什么?
2、认识分
1)教师指着钟说:看时针是用来计时的,时针从12走到1是多长时间?时针从1走到2呢?谁还能说一说?
2)分针是用来记什么的?分针走多少是1分?分针从12走到1是几分?为什么?
3)请同学们拿出学具钟,小组学习数一数,算一算,分针从12走到1是5分,从12走到2是几分,从12走到3是几分,——
4)学生汇报,教师出课件。
5)分针走一圈是多少分?(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感知1分钟(课件计时)
1)分针走1小格,经过的时间是1分。分针走2小格,经过的时间是2分。分针走几小格,经过的时间就是几分。
2)想不想知道1分钟内能干些什么?
学生:跳绳、拍球、夹球、仰卧起坐
3)1分钟后学生汇报。
小结:一分钟跳绳()下、拍球()下、夹球()个、仰卧起坐()个。课下老师调查了一下,同学们一分钟能写15个生字,20道口算题,打字员阿姨能打200个字等等。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你们看一分钟能做多少事情,时间的价值是多么巨大呀!希望同学们能珍惜每一分钟努力学习。
4、时、分的关系
在钟表里还有一个小秘密,只要你仔细观察,你就能发现。
1)钟面,时针指向几,分针指向几?
2)(课件)在同一时间里时针从几走到几?分针从几走到几?
再观察一次,时针,分针是怎样走的?
3)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几时?(板书:1时)
分针正好走一圈是多少分?
他们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所以1时与60分有什么关系?
(板书:=)学生读1时=60分
三)读写钟面上的时刻
1、有时时钟不正好指着几时。
2、像这样(出示课件教师演示)
看钟面时针不是正好指着8时,而是过了一些,所表示的时间就是8时多了,那到底多多少呢?还要看分针。现在分针指向几,(指向1)分针走了多少分?因此表示的时间是8时05分。(板书)由学生写出另一种表示方法。
四)巩固练习
1、读出下面钟面的时间。83页1题
2、拨表练习。
1)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一些作息时间。请同学们拨出这些时间,课件出示,我上午8时05分上第一节课,11:45下班。下午1:25分上班,4时55分下班。
2)小组合作,每人说一个时间,另一个同学拨出来。(组内互查)
3、找朋友。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到了生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一、生活化的魅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开篇不仅很快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由于时间在生活中是无时无刻不在的,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程度的感知,所以我一开始就让学生通过猜谜语来回忆上学期钟表的一些知识,从学生日常生活的作息时间来引入课题,再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去认识钟表,通过讨论,交流的方法由生活经验上升到知识体系。课上,我告诉学生钟表里还有一个小秘密,认真观察的`学生才会发现。当我用课件展示时针和分针同时转动但在嘀嗒声中却走得一快一慢的情景时,我发现学生的眼睛、耳朵等各种感官都调动起来,精神也高度集中了。在巩固练习中做找朋友一题时,学生也是兴致盎然,我抓住了这个点,以此贯穿整堂课。
二、在实践中体验的价值。
学习活动最大的乐趣莫过于能看到学习活动的成果,本课在练习设计中不仅注重了练习的优化,还注重了数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1分钟就是分针走了一小格,那一分钟有多长呢?又能做些什么呢?在此我为学生们设计了感受一分钟到底有多长这一环节。让学生们在一分钟里做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来了解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事情。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把以获得的知识、能力应用于生活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使学生体验参与的乐趣。实践活动中学生乐此不疲,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课堂顿时成了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
三、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发展思维。
在实际生活中,时间无处不在,所以通过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猜想、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的能力。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精神的体现。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基本练习,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生活中。如:拨表练习。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一些作息时间。请同学们拨出这些时间,课件出示,我上午8时05分上第一节课,11:45下班。下午1:25分上班,4时55分下班。让学生动手拨出时间,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培养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觉得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是决定新课程实验成败的前提,参与实践的质量是决定新课程实验成败的关键。作为一线教师,及时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从观念到行为都要努力使自己尽快进入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的课堂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进新课程来。<
《认识时间》 9
一、学生的知识储备明显不足。
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通过例1和例2的学习,学会了认识几时几分,但是学习本节课内容的知识储备仍然十分不充分。首先,由于生活经验缺乏,并且之前并没有教学生去判断时间的先后顺序,因此有相当部分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判断几个时间的先后。而掌握时间的先后是学习例3的必要前提,因此在教材没有专门安排这个内容教学的情况下,设计“时间轴”等环节进行新授的铺垫。本节课虽然进行了这方面的铺垫,但是由于没有专门学习这个内容,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这一情况仍然影响到了教学的效果。
二、层层递进,化繁为简。
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在于题目中的数学信息且多且杂,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要将这些数学信息整理出来并且推理出正确的答案,十分困难。因此,我将这些困难进行分解,由易到难,层层推进,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问题解决的方法。首先是引导学生将这些复杂度数学信息梳理成让人一目了然的图示,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从图示中找到合适的时间段,从而判断哪个时间是合理的。
三、使用交互式白板教学手段对于本节课教学的作用。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交互式白板进行教学。因为比起PPT,交互式白板具有“非线性”的特点。在收集信息环节,可以让学生直接上台利用电子白板笔在主题图上将重要的数学信息标记出来,然后教师将已经缩小的'数学信息进行放大。将在梳理收集的数学信息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上台利用白板的拖曳功能,将几件事情进行排序。如果学生排错了,还可以调换位置。这样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认识到正确排列事情的顺序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
四、问题解决策略的使用。
《教师用书》中对于本节课内容介绍了好几种问题解决的方法,但是我斟酌再三,由于时间的限制,本节课主要使用了两种问题解决的策略。第一种是将几件事情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从中找到问题对应的时间段,从而找到正确的答案。第二种方法是利用排除法排除不可能的答案,那么剩下的就是可能的答案。其实这两种方法的教学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学生要在收集整理信息之后分清楚哪件事情是先发生的,哪件事情是后发生的。而且这两种方法也并不是互不相干的,解决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还可以用其中的一种方法解决问题,然后用另一种方法进行检查。但是,由于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问题比较复杂,在实际的教学中,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够清晰地进行判断,始终有部分学生处于混沌状态。
五、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互助作用。
本节课在学生收集信息,条理有用信息后,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在自己思考有结果或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交流时先让学困生说,其他同学倾听遇到说不清楚时,优生加以补充说明,在小组内形成生生互学的格局,辅以教师有效的及时激励评价,形成蓬勃向上的学习氛围。
《认识时间》 10
《认识时间》这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整时和半时的基础上学习的,进一步认识分和几时几分,并能够借助钟表模型掌握几时几分的正确读、写法。在教学中,我用音乐导入让学生感受时间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然后让学生尝试读出例题中的时间,老师质疑,像这样的时间你会读吗?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在之后的学习中,一步一步的化解学生心中的疑问。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对钟面有更多的了解,认识钟面上有多少个大格、多少个小格?学生自己动手拨一拨,先一分一分的拨,在5分5分的拨,使学生充分地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老师提问5大格是几分钟,10大格是几分钟,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分和5的乘法口诀之间的关系。在学生认识了分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索时和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多媒体课件演示分针转一圈时针刚好走一大格的变化,学生用手中的学具拨一拨、动一动形象生动地感受分针和时针的变化。在认识几时几分时,先让学生观察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然后观察分针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或者走了几大格的时间就是几个5。但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的预想过高,学生在认读7:56、4:45、9:55……这样接近整时的时间时错误较多,不能灵活地运动时和分的知识认读时间。老师在练习中对学生进行辅导,在认读几时几分时,先看时针指向的`区域在数字几和几之间就是几时,在看分针指向数字几,就用几乘以5。在书写时间时,掌握普通计时法和电子计时法,注意8时5分的电子计时法书写格式,在分钟少于10分时,就要在这两个小圆点后面加上一个0,然后再写分。学生在这部分的练习中错误也比较多,书写时总是忘了写0。
通过教学,我发现在授课中,学生在拨一拨的活动,教师没有及时对学生评价,教师没有关注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学习,因为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比较抽象难以掌握,老师课堂中对学生的松懈,使学生在练习中出现了许多困难。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节省更多的时间启发学困生的思维,为学生创设良好地学习环境,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认识时间》 11
《认识时间》是人教版第二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本节课的教学是让学生能够5分5分的认读时间,知道1时=60分。反思我的教学过程,有很多值得我总结的地方,有成功也有不足。
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我自认为设计的过程还比较满意:
1。从生活中来,从上学期学过的.“整时”、“半时”引入,复习铺垫。而后出示上课画面和8时15分的钟面,让学生大胆猜一猜,说一说,并就此引入课题。
2。充分利用课件辅助教学功能。借助课件引导学生说说钟面上有什么,巩固时针、分针、大格、数字、小格表示的意义;探究发现时针转过1大格,经过了多长时间?2大格?……;探究分针转过1小格,经过了多长时间?2小格?……;再探究分针转过1大格,经过了多长时间?2大格?……
4。探究怎么读、写时间。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8时05分写时为什么要用0点位。学生在讨论中说出“因为写8时要两个0”“5分的十位是0”,我觉得学生的见解真有独到之处。
似乎层次很清楚,可实际教学效果很不好。失败的原因在哪儿?我认为:
1。过分强调设计的层次,变成了把知识点集中,教完一个,再教下一个,无形中又回到了“满堂灌”的误区。
2。急功近利,只重视了自己的设计是否清晰,只关心我是否能按设计完整地上完课,却忽视了最重要的——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没有深入了解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些学生对旧知识忘得干净,分不清时针和分针;二是上半节课想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浪费了较多的时间,以至到认读时间时,学生的智力已处于疲劳状态,注意力分散,而我组织教学又乏术,导致教学任务没完成,教学效果较差;三是在认读时间中,由于心态较急,对于认读方法没有详细小结和强化,而设计的练习梯度较大,没有循序渐进(认读9时25分后就跳到认读2时45分)。
3。以后我在教学中,要真正的重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差距,亲身去体会学生的真实想法,让教学真正为每个学生服务,让课堂成为人性化的课堂。
4、从学生课后练习完成情况看,当出现几时45分、几时50分、几时55分时,学生对于时针的确定容易出错。这有什么好办法吗?
《认识时间》 12
13:42:40认识时间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过,本单元的内容是建立在第一册已经认识整时和半时的基础上,教学5分5分地数,1分1分地数,一年级学生对此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结合实际。课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家里的钟表,再画出自己喜欢的钟面。从观察到画,学生对钟面上有多少个数字、多少大格、多少小格都有了清楚的认识。再利用课前画好的钟面,学生比较轻松地了解到分针指着每一个数字是多少分,学会了5分5分的数。读、写钟面的时刻,采取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的方法,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这个钟面的。时与分的关系难在1时=60分的推导,采取让学生自己动手拨小闹钟,认真观察分针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圈又回到12,时针有什么变化?学生很快就会发现在相同的时间里,分针转了一圈,时针走了1大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钟走一圈是60分。让学生自己发现1时=60分,即加深了学生的认识,突破了重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中发现有学生把5时55分认成6时55分,经过个别辅导,补救过来了。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回忆上课情形,认为经过上学期学习孩子们认识了时针,同时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过于强调的是有关分针指到每一个数字是多少分的内容。学生也受老师教学的负面影响,造成这种错误认识。因此在下一节练习课时,先让学生观察时针的位置分为几时多一些、几时半、几时多得多这三种情况,加深对时针的正确认识;接着学习5分5分的数。学完后把时针表示几时与分针表示多少分合在一起,就是钟表上的这一时刻。
这节课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分析原因:
一、没有对旧知及时的复习,没有对旧的重点知识强化。
二、对于“分”这块应该强调一一对应关系,如:2对应10,忽视这块知识。
三、把学生看的太高,讲每一节课前,对学生实际接受情况。
四、不要把课设计的太满,让学生消化不了。
认识时间同步习题
一、填空
1.钟面上有( )大格,( )小格。
2.时针走1大格是( )时;分针走1大格是( )分;分针走1小格是( )分。
3.分针从12走一圈回到12是( )分,也就是( )。
4.分针从2走到6,走了( )分;时针从2走到6,走了( )时。
5.新闻联播晚上( )时整开始,要播放30分,( )时( )分结束。
考查目的:了解钟面上的基本知识,知道时针和分针位置变化的关系,以及二者反映出的时间上的变化。认读时间,并结合钟面进行简单的推算。
答案:1.12, 60 2.1, 5, 1 3.60, 1时 4.20,4 5.7,7时30分。
解析:第1题注意指导学生区分大格和小格。
第2题注意时针、分针的对比,区分走一大格表示的时间的不同。
第3题分针绕钟面一圈是1时,也就是60分。
第4题正确区分时针和分针走4格所表示的.时间。
第5题需指导学生掌握,过30分针要走6大格,推算出分针的位置,进而读出时间。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可用钟面学具拨一拨。
二、选择
1.一堂课的时间是( )。
A.40小时 B.4分钟 C.40分钟
2.现在是6时30分,过一刻后是( )。
A.7时 B.6时45分 C.6时15分
3.时针只在5和6之间,分针指着5,这时的时间是( )。
A.5:25 B.6:25 C.5:30
考查目的:认识时间单位,能将合理的时间单位与学生的日常学习联系起来。进一步巩固时间的认读和书写。认识“一刻”的含义,并会简单的推算。能根据时针、分针位置的描述,说出具体时间。
答案:1、C 2、A 3、B 4、B 5、A。
解析:第1题主要是区分时和分,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可指导学生使用排除法解题。
第2题读钟面上的时间,先看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钟走过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讲解时可利用钟面拨一拨,关键是让学生找准时针在钟面上走过了哪个数。
第3题注意4:05的书写,提醒分钟数不到10,在分钟数的前面要加0。
第4题知道“一刻”表示15分,“过一刻”就是在30分的基础上再加15分。
第5题脱离了钟面,仅根据对指针位置的描述,让学生判断具体时间,较抽象。对有困难的学生可利用钟面辅助理解。
《认识时间》 13
目标:
1、初步了解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运转规律,学习看整点。
2、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内容:
《时钟》
准备:
时钟模型一个、小时钟若个
过程:
一、游戏:猜谜语你见过什么样的钟?(闹钟、座钟、落地钟)钟有什么作用?(起床)
二、分发钟表,给小朋友每人一个钟,请幼儿观察(请你把看到的告诉老师)师:两个针一样吗?
小结:最短的叫时针,较长的是分针。钟面上有数字1-12,数字紧挨着数字之间为1格,一共有12格。
三、《龟兔赛跑》故事导入师:谁赢了?
现在乌龟和兔子又比赛了,兔子代表分针,乌龟代表时针,它们比赛站在同一位置开始比赛。(兔子从12跑到12,跑了一圈;乌龟从12跑到1,跑了一格)谁跑得快?分针与时针谁跑的快?那再跑一次,乌龟会走到哪里?
小结:分针跑一圈,时针跑一格,也就是一小时。
四:出示三个钟,请幼儿观察。
师:这三个钟一样吗?哪里一样?有不一样的地方吗?请幼儿回答。
例: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1,师1点整。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游戏:考考你,请幼儿拨钟。
那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来记录时间?(几点整就写几,两个点,两个0,表示整点)
五、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幼儿说:老狼老狼几点了?教师出示卡片,幼儿拨。
六、出示两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时间一样,而小朋友干的.却不一样?
你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回家和妈妈一起制定一个时间表。
:
幼儿兴趣非常高,并记住了时间,培养了他们热爱时间的好习惯。
《认识时间》 14
《认识时间》一课的教学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是本学期的一个难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用5分5分数的方法认读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由于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我注意创造机会设计学生自己理解的环节,并借助多媒体课件的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概念。
首先在教学新课的过程中,语言过于啰嗦,反复,一问一答过于频繁,严重影响教学的课程时间。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在课前应反复的斟酌自己的每一句问话和过渡语,使之精炼,明确。在给同学下达任何要求之前,布置任何任务之前,要将要求和任务的说明白,说清楚,学生们在能更好的完成任务,课堂才能更有效率。
然后在教学中,我明白不能单靠教师的讲授,而应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自己探索和交流,但是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出现了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少的现象。这节课中,设计了各种活动,让学生看看、说说、做做。但是这一部分学生用学具的活动设计的有些少,学生的学具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其实教师可以放手让同学间相互合作:一个人说时间另一个人拨钟,或者一个人拨钟,另一个人说出钟面上的时间,这样学生的参与度会更高,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总之,信任学生,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让学生自己去讲。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做学习的主人。
《认识时间》 15
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我自认为还比较满意:
1、从生活中来,从上学期学过的“整时”、“半时”引入,复习铺垫。
2、说说钟面上有什么,巩固时针、分针、大格、数字、小格表示的意义。
3、探究发现时针转过1大格,经过了多长时间?2大格?接着探究分针转过1小格,经过了多长时间?2小格?再探究分针转过1大格,经过了多长时间?2大格?
4、探究怎么读、写时间。
5、应用。似乎层次很清楚,可实际教学效果很不好。失败的原因在哪儿?我认为:
1)过分强调设计的层次,变成了把知识点集中,教完一个,再教下一个,无形中又回到了“满堂灌”的'误区。
2)急功近利,只重视了自己的设计是否清晰,只关心我是否能按设计完整地上完课,却忽视了最重要的——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3)以后我在教学中,要真正的重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差距,亲身去体会学生的真实想法,让教学真正为每个学生服务,让课堂成为人性化的课堂。
【《认识时间》 】相关文章:
《认识时间》 03-07
认识时间 12-17
《认识时间》 09-14
认识时间 05-30
《认识时间》数学 11-17
《认识时间》 范文09-24
大班认识时间 09-24
《认识时间》 15篇05-31
《认识时间》 (15篇)05-31
《认识时间》 (精选15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