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

时间:2022-06-18 14:48:16 我要投稿

《我用残损的手掌》 7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 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优秀的 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用残损的手掌》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用残损的手掌》
7篇

《我用残损的手掌》 1

  1、以读带讲:

  以读促品是本课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在这里,通过几遍层次和要求不同的朗读促使同学抓住诗中形象,理解诗歌感情,领悟诗歌内涵,读和品互为方法和结果。

  2、青春时代应该是诗的时代:

  可是很多同学误以为诗歌的凝练就意味着笼统,学着写诗写的空洞惨白。还有的同学很少读诗,甚至有的同学惧怕诗歌的`学习。本课的重点放在领悟诗人借助哪些具体形象抒发情感上,消除了这一局部同学的误解,使他们在情感上又向诗歌走近了一步,也加深了对诗歌的认识,有利于课外的阅读和练笔。

  3、课程规范说,同学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主人”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某种意义上,得由老师来协助完成。那么“组织者和引导者”就要转变观念,以创新的精神和崭新的姿态组织好教学工作。要尊重“主人”,尊重其个性差别,鼓励他们确定适合自身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在语文学习中大胆鼓励同学根据自身的喜好和学习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效果很好,每个同学在课堂上都有他活动的舞台和空间,每个同学又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和能力来选择课外作业。事实上,我们完全不必担心同学没有掌握该掌握的内容。同学层次有不同,“一刀切”是得不偿失的。

《我用残损的手掌》 2

  本课拟用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

  1、课前指导学生课外收集戴望舒有关资料及其佳作,作一些简单的分析和初步的兴趣式赏析。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写下对戴望舒这位诗人或者他的某首作品的感悟片段。

  2、上课时,用一盘朗诵得极富音乐感的磁带导入。一方面,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有利于学生读出节奏感;另一方面,抑扬顿挫的乐感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怀。

  3、听完范读随即安排学生自由诵读,并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细心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4、体会了复杂的情感之后,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一是看诗人是借助哪些形象来抒发情感的,二是诗人是怎样利用语言技巧来抒发情感的。这是学生表达自己对诗歌独特的情感体验并领悟诗歌语言凝练而又形象的特点的重要步骤,老师不能越俎代庖,所以选择在同学中开展合作交流这种学习方式,在合作中表达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这一步中,诵读仍是贯穿其中的重要学习方法,力图通过品读诗歌使自己的诵读更有节奏感,更富有感情。

  5、小组合作学习的步骤之后,需要一个班内的交流。此时仍是由诵读贯穿,学生以读带讲,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谈出自己的体验,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此时诵读的要求是读出情感,熟读成诵。

  6、然后是引导学生针对本课的学习内容作一个回顾和盘点,总结一下自己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有什么收获或不足,反思一下自己的目标实现得如何,课外又将如何再去弥补遗憾或者有所拓展。

  7、最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他们自己的选择确定不同的课外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后都有相对丰足的收获。

《我用残损的手掌》 3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线索。

  2、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3、通过对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的分析,深层把握诗歌的主题。

  4、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在艺术形象中蕴含情感的手法。

  【教法】

  诵读法、欣赏法、研讨点拨法。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语设计

  抗日战争的炮火曾震动过许多中国人的心灵,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诗人戴望舒也走出了惆怅的丛林和寂寥的雨巷,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

  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爱国之心,为下文的学习奠定基础。并借此了解作者写此文的时代背景。

  二、朗读

  1、听配乐录音(或者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语调、节奏及情感。

  2、朗读指导。

  语调:前半部分深沉,后半部分激昂。

  感情:前半部分消极,冷色调;后半部分积极,暖色调。

  3、分四组朗读。让学生点评。

  4、指名读诗。师生共同点评。

  5、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学生听读,并注意朗读的语调、节奏及情感。

  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怎样去朗读。

  每排学生为一组分别读诗,余生给予评价。

  分别找两生读诗,师生共同点评。

  生自由朗读,体会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感情。

  三、研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一找这首诗描写了哪些具体形象?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归纳点拨:

  形象:“残损的手掌”“广大的土地”“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等。

  感情: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形象化思绪,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未曾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2、作者感情的变化,具体体现在诗中一些起修饰作用的词语上,这些词语有些是消极、冷色调的,有些是积极、暖色调的,请同学们找出这些词语,并说说诗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点拨归纳:

  积极暖色调词;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消极冷色调词: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

  表达效果:通过对比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憎。

  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四人一组合作,找到诗中有哪些具体形象,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在师的点拨下,理解诗中具体形象中蕴含的感情。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学生仔细读诗,边读边画出起修饰作用的词语,并区别哪些是冷色调,哪些是暖色调,进而分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在师的点拨下,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理解、欣赏这首诗。

  四、品读

  这首诗中,很多句子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从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例:

  1、“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这句是以情侣关系和母子关系比喻,把诗人对解放区的温柔感情抒发的细致动人。

  2、“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

  这句诗很形象地描绘出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人民的新生活。

  3、“那里是太阳,是春”。

  这句诗用“太阳”和“春天”来比喻解放区的欣欣向荣与勃勃生机。

  4、“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句诗用“广大的土地”借指整个中国,用摸索中的想像把对敌人的恨和对中国人民的爱细腻地表现出来。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找一句你认为最生动形象的诗句,并作简要分析。

  在师的指导下,生理解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生动、形象。

  五、迁移

  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学生借鉴这首诗通过描写具体事物来抒写思想感情的写法,写片段作文。

《我用残损的手掌》 4

  1、以读带讲:

  以读促品是本课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在这里,通过几遍层次和要求不同的朗读促使学生抓住诗中形象,理解诗歌感情,领悟诗歌内涵,读和品互为方法和结果。

  2、青春时代应该是诗的时代:

  可是很多同学误以为诗歌的凝练就意味着抽象,学着写诗写的空洞苍白。还有的同学很少读诗,甚至有的同学惧怕诗歌的学习。本课的重点放在领悟诗人借助哪些具体形象抒发情感上,消除了这一部分同学的误解,使他们在情感上又向诗歌走近了一步,也加深了对诗歌的认识,有利于课外的阅读和练笔。

  3、课程标准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主人”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在某种意义上,得由老师来帮助完成。那么“组织者和引导者”就要转变观念,以创新的精神和崭新的姿态组织好教学工作。要尊重“主人”,尊重其个性差异,鼓励他们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在语文学习中大胆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学习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效果很好,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他活动的舞台和空间,每个学生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来选择课外作业。事实上,我们完全不必担心学生没有掌握该掌握的内容。学生层次有不同,“一刀切”是得不偿失的。

《我用残损的手掌》 5

  一、教学原则的丧失。

  既是诗歌,还是一首兼着缠绵与激情的抒情诗,必然是应该定位到“美读”的。读得好,胜过千百句的理性品析。这应该是勿庸置疑的诗歌教学的最佳选择和捷径。我评别人的课评得条条是理语重心长,自以为是清醒的,是能够把住现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乱脉”的。但其实还是糊涂人一个,当局者易迷!以后批评别人更需要嘴下笔下留情。

  这一堂课,咀嚼尚可,美读不到位,有些淡淡的语文味儿,但是没有纯纯的诗歌味儿。上成了一堂变味儿的文学鉴赏课。

  没有把学生领站在美读的起跑线,这样的课丧失了整个诗歌教学的基本原则。指导方向错了,后面的戏还唱什么?

  二、教学结构的不合理。

  学生自学五分钟,读书报告近二十分钟,教师点评3分钟,师生赏析10来分钟。其他的,基本上没有时间了,想为而不能为了。

  很傻。自学的五分钟完全可以略略加长,作为美读的专门时段放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这样安排的好处有不少:把自学和美读两个板块合二为一,一箭双雕,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营造了课堂气氛,展示了学生才艺,定下授课基调。

  这么简单的道理,当时怎么就那么糊涂。非要按部就班地和平时的教学一模一样地进行。无视“文情”,也无视“学情”。这等“真诚”,是傻子的真诚。

  这堂课,教学板块是明晰的,但板块与板块之间存在着可以融和的地方。我的失败在于事倍功半。

  如此浅显的道理啊!扼腕!

  三、“悬崖阅读”的负面效应。

  不是一个愿意从俗和走老路的人。教参上的东西,多老套!别人的解读,非我心!所以过于关注自己的“灵感一动”,以自己对文字的细腻感悟去寻找新的教学突破口。

  优点吗?有时是,有时不是。

  负面影响有三:一是喜爱“剑走偏锋”,既是“偏峰”,则总是有意无意之间忽略了文本的基本定位和整体上的常规俯瞰。纵深的力度往往有点儿,宏观的调控却常常差了。是不是只给了学生只鳞半爪的印象呢?是不是会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呢?二是忽视了大部分学生还远远地站在教参的程度之下的实际学情,我一旦引导不自如,便成拔苗助长。三是这种思维方式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思维品质。“求新求深”会不会让学生失去了平和的阅读心态?

  不走寻常路是好的。但如果还没有其他的更好的路,是不是应该还是老老实实地走老路?

  一堂不应该失败的课!我必须要思考的是:

  教学原则的坚守与丧失。

  教学活动的开放与凝聚。

  教学技巧的大智与拙朴。

  教学理念的回归与重塑……

  还是一声叹息啊!

  【刘占泉老师的指导】

  一、教学内容多了,这是几乎2课时的负载量。这样的错误你的确不应该出现,教学的“教感”你有啊,怎么会偏差如此之大。可能你心气有点浮躁,太想展示什么了。太想做是事情,往往做不好,是吧。

  二、只让学生自读几分钟就“报告”,他们一般只能“胡说八道”(饶先生语)。你的学生还不错呢,看得出训练有素。换了一般的班级,这要失败到底的。

  三、学生评点失败,这是意料之中的。她怎么可能在怎么短的时间里整合那么多思路、要点呢?

  四、你评点时,无事生非了——谷雨发言中认为“那辽远的一角”是指中国人精神的高地,陈熙之认为那是“一种希望和力量”,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

  躲避还来不及,你偏要往麻烦堆里扎。这个问题比较敏感,避开为好。我在前个文件里说过我的个人意见,再补充说说。我没有查阅专门研究这手诗的文献资料,不知道学界又有什么新的见解。就我个人的体验,这里的“辽远的一角”,首先应该是指地理方面的客观存在。

  全诗都是以地理为依托,忽然结尾成了虚的“精神高地”,这从意象群体的特性上,似乎说不通。进一步去生发,说是从地理的到精神的,成不成呢?似乎也不好,因为诗里有“在那里人们才不像蝼蚁样活着”之类的话,这不像是描写“精神高地”的口吻。

  于是就有麻烦了——是延安还是重庆?我认为是重庆,国家的政治中心在那里,延安才是一路军(八路军)不是?但我不知道里面是不是有别的情况,若不能证明他本人认为是说延安,就常理论,理解成重庆比较稳妥。但因为这里有麻烦,躲避一下更明智。

  五、“该”“掠”的辨析,就局部看尚可,就全局看琐碎了。同意你后来的反思——抓住几个关键字眼,把全篇拎起来。但这是一开

  始就应该做的事情,这时再管已经晚了,似乎是。

  六、最后以“一角”的讨论掀动高潮,这无论怎么看都不大对头。

  ——已经呈现出来的教学过程,我给8个字的总评:杂乱无章,莫名其妙。:)暴风雨又来啦,站稳了。

  再说你的后续部队,教学的预备队。

  一、表演美读课文。美读在前才好,至于最后是不是表演,这不重要,倒是收尾时需要全文读一遍,个人和集体配合着读更好,就像你的绝唱中做过的那样。集体读不好读充分,个别读又不好调动全体的情绪,配合演读,两样都有了不是。

  二、仿写的环节。晚了点儿,若针对体会诗意和学习语言论;难了点儿,若针对语言演练和诗艺学习论;突兀了点儿,若针对与前后教学环节的联系论。

  三、你也参考了“题壁”,你还是很善于发现教学资源的,表扬啦!但接着还得批评你——

  安排“雨巷”和“题壁”两重比较,这在大学文学课上进行还差不多。比较,一般不能找比课文还难,还复杂,还沉重的东西,强拉进来操作,你不是自找苦吃吗?(这是一条七槐定律。)再说,拉进“雨巷”势必搅和得课堂情感氛围变调,这就像谱曲,进行曲中你忽然插进几个小节6/8节拍的旋律,肯定就不协调了。请读读我关于“生命”的那段论述,此不详说。

  四、想以“题壁”收束,这个安排大好,和我的想法是一致的。我的那个设计,若删除最后一个板块,即不去和诗人呼应写什么“我用青春的手掌抚摩”,也是可以的,这就和你的设计重合了。但你只是用这个材料来激发情绪,我的设计强调了诗歌风格与诗歌之魂的异同,这从诗歌鉴赏的角度说,思路也有不一样的地方,望你斟酌。

  完了,下课。

  我本来要做教学总结和旁的事情,但4个多小时,几乎都在和你说话。我想起你的1句话,你说辅导学生也要看客观效果,别……我是实践了你的意思,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你上1门课:案例教学路径上的〈汉语文教学论〉,我们教育硕士的.4门专业课之一。

  我是你称呼的“老师”,也是我意念中的“学生”,我们共同的先生乃是我们灵异博大的“汉语文”和灾难深重的“汉语文教学”。我的意思你懂了吗?该骂一句“鬼丫头”了。不再读了,有错字你改吧

  这样的作品,不宜搞什么“阅读报告”。重剑,就是要重,重得学生因你而喜欢课文,因课文而喜欢你,记住课文也记住教课文的你。

  【刘占泉老师的三点建议】

  现在,什么都一阵风,逮住个锅就什么课文都往锅里扔。这是模式化,任何锅一旦模式化了,都要坏事。有的课教师要少说话,有的课教师不能少说话,这个“手掌”就不宜少说。这是建议之一。你注意一下郑老师稿子前面那3000字,他的教学模式里,有一种偏向教师多说话,有指示。我很欣赏他的务实精神。

  现在,你这个年龄的老师教书教得有点油滑——拼命玩耍软(花)剑,无数剑花缭绕着学生和听课的专家,他们都晕菜,完事大吉,领奖去也。我昨天说你那个作文课,什么个性化写作,不就是这样吗?当年我也如此,甚至比你还花哨,可渐渐觉出这样做实际没有多少效果。提倡学生作文能有个性,这是针对他们隐藏个性,整天写拣钱包不动脑子不动真情而做的。但个性到“化”的程度,这不大可能(针对全体而言)。他们不大能够这样熟练地运用文字去“化”。我素来不赞成作文个性化的提法。比如我写这几个随笔,当没有外界干扰,自己身心又比较静和澄澈的时候,文字比较个性化,但这些条件不具备了,立刻就不那么“化”了。不信你仔细分辨,每篇,好一些的也就那几段或者几行。今天,老人早起要练习什么功,她一有动静,我这边文章的气就散了,匆匆敷衍了几段了事。

  重剑的要义是吃透文本,吃透作文的底里,形式方面尽量减少头绪,内容方面才好立住主脑。不然你累,学生也忙活,所得却打了折扣。减少着数,清晰环节,把每一个教学板块(教学实体)打造得坚实可靠。这是我给你的建议之二。

  一节课,一次教学活动,乃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这如同写文章,各部分联结紧密,这容易做到,可落实“文以气为主”的古训,则非常难,需要当成有生命的东西来培育之,呵护之,维系之。这还不够,——生命是可以自己生长的,林老说这叫“增殖”,你还要考虑留出自行生长的生命空间。比如我设计让学生自己用文字去“抚摩”一下,课上开了个头,但无论课下接不接着写,生长的生命空间我营造出来了,他能够自行生发,也学习诗人的诗意和诗化去发展发展。再高一点说,整个课的设计,也都包含着这方面的意思,所以我才不希望你把课弄散了,弄浅了,弄乱了。这是我给你的建议之三。

  我还接着说吗?不成了,时间不够了。你只给你的课打70分,本来心情就不好,我又之一之二之三地指手划脚,有点不仁慈了。但你说我不会安慰人,很对,我也不多说什么了。我连自己都不会安慰,犯了错会惩罚自己。

《我用残损的手掌》 6

  一直以来现代诗歌教学是一个难点。比起现代文教学和古诗文教学困难了许多,特别是一些象征意义的诗歌和朦胧诗,更是给教学带来了困难。《我用残损的手掌》是一首现代诗,是“雨巷诗人”戴望舒在日寇铁窗下向苦难的祖国的抒怀之作。诗歌一方面描写沦陷区的阴暗,另一方面抒写解放区的明丽,发出赞美。诗人的情感由凄楚转而热切的期盼。其中诗歌的前半部分奠定了诗歌的情感基调,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因此将重点问题重点分析。而后半部分,情感表达很清晰,学生很容易把握,由情入手,让学生自己体验也就可以明晰。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意思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理解比较困难,给教学带来了困难。如何让90后去理解战争年代作者选取的意象以及在意象中寄予的深层内涵诗人情感的变化更是难点,于是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1、以读带品。

  以读促品是本课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几遍不同方式的朗读,促使学生抓住诗中形象,理解诗歌感情,领悟诗歌内涵,而且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诵读方式,比如开头教师配乐朗诵诗让学生初步进入诗歌的情感世界中,然后让学生与文本亲密的接触是为了让学生感知文本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然后再通过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在仔细玩味诗歌语言的同时感知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在分析的过程中灵活让学生个独,齐读,分句读等,并且落实诵读技巧,推动学生理解文本.

  2、重视文本

  文本永远应该放在第一位,是课堂的中心。因此在教学中我把关注点应该始终放在文本上,要求学生从关键的词语、句子中理解作者的情感。

  (1)由于本诗的意象较多,学生的分析往往比较烦琐。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以“这是一片怎样的土地”为问题的纲,将诗歌两个小节不同的内同串联再一起,带动学生对作者情感之所以发生变化的理解,达到以线串点的效果。

  譬如在诗歌的上半部分,我问了这样的问题“诗人具体写了哪些事物?这些事物特征是什么?通过这些事物,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这样诗中的7个意象就可以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表意整体。

  (2)在学生的分析中用问题推动其思维不断向前,以期理解更深刻。对于重点意象重点分析,诗人简略写的也只做简略的了解,做到重点突出,以点带面。

  比如"轻抚"和"抚摸"这两个词的区别,通过联系一二两小节的不同就可以更深沉的分析出诗人情感的改变.再如想象画面也是根据诗歌中对文字的理解联系事实去想象,关于航杭州的西湖、长白山等情景的描绘

  (3)以情动人

  喜剧带给人欢笑而悲剧往往让人震撼。或许体会到悲怆之后心灵总会留下震撼,那这样的效果应该也不会少过于欢笑留下的。这首诗的动人之处就在于情,因此教师先要动情之后才可以感染学生,师生一同走入诗歌的`情境。再如背景切入是感染学生情感的关键。

  在紧抓文本的前提下,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要了解当时的背景。还是由“残损”一词的分析,我自然的引入了对诗人当时情况的介绍和中国社会大环境的介绍。但是,对于抗日战争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代所诞生的文学,学生很难产生共鸣,而文学的解读要求的就是这样一种共鸣的产生。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语言在这时候往往显得苍白,学生从干枯的几句背景介绍里很难抽象出苦难,更难体验到悲痛和作者发自灵魂深处的哀鸣。因此,改变背景的呈现方式对文本的解读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更好的感染学生才能让其体验出诗歌更深层次的内蕴。这一点,多媒体凸显了它的优势,一组战争中受苦受难后爱国诗人所写的诗歌一句句在音乐的渲染下让学生更能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认识,让一种悲怆的氛围弥漫在课堂,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达成共识。更能体验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

  3、拓展于小处之中。

  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总在点滴之间,在具体的某个点之上,给予学生一两点小的点拨,日积月累也是一种财富。

  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缺陷,我个人而言,有一些拘谨,没有完全放开,还应该可以更轻松、自然些。对某些环节的把握还可以更从容、严谨些。最后时间的利用也尚待完善。

《我用残损的手掌》 7

  现代诗歌的教学一直是许多老师教学的盲区,多数人都认为现代诗歌只要让学生背会,体会出情感就可。往往忽视了课堂中有效地朗读,殊不知学生通过有效地朗读,可让老师轻松许多。

  今天学习《我用残损的手掌》一文,我在教学设计上采用了常用方式,1导课作者背景2学生自由朗读划出诗中意象3齐读注意意象前面所用修饰性的词语4再读诗读出诗的两层结构和写法5再读中赏析词句,如“运在”“贴在”“恋人的柔发”等6诵读体会作者情感。

  原以为本文感情基调明显,学生们能轻松读出其一暗一明变化。可是学生读了多遍还是突不出其变化。自己只好来范读,范读的效果不错,获得了学生们热烈地掌声。可再让他们读时,效果依旧不好。原因出在哪呢?

  静思片刻后,我终于明白了学生读不好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思考文本深处的含义,他们只是课本当作了死的文字,没有自己感悟。该怎样把书本的文字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活知识呢?我让他们静下心来看思诗歌十分钟后,一个一个起来谈对诗中意象的理解,有多少谈多少。之后,再让他们朗读课文,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他们读出了课文前后的不同格调,就能很快读出结构层次,读出对比写法,进而根据“那里,永恒的'中国”读出文章的情感。

  学生们只有通过自己思考感悟,才能把文本中死的文字变为自己活的语言。这样学生的朗读就有了自己的看法感悟体验。他们就会在读中自己品味出写法,学会赏析甚至写出自己的东西。读思悟读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自我朗读中,读出自我体验,提升自我语文素养,这也许会是很好课堂朗读方法。

【《我用残损的手掌》 】相关文章:

《我用残损的手掌》 10-04

《用数学》 11-08

《用太阳计时》 03-29

《用数学》数学 11-17

用彩墨画的 02-28

《用口诀求商》 06-21

《用乘法口诀求商》 03-09

用乘法口诀求商 04-05

用彩墨画鱼 04-1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