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哪种材料硬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 中,那么 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哪种材料硬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哪种材料硬 1
本课是三年级上第三单元的第二课。这个单元不好上,2.3.4.5课的教材安排都出现了课题包含不了所有教学内容的情况。比如说,我今天上的《哪种材料硬》中,第一个部分是在讲这个问题,但是第二个部分是认识金属和金属的特性,这个就和题目没有关系了。而且,在教师用书上,本节课的三维目标里根本就没有提出关于认识金属和金属特性的目标。
所以,这节课,我在解读教材后,我们就做了这样的一些处理。首先是在教学目标上加上了要学生了解金属有延展性、导电、传热、光泽度和硬度较大的特性。然后在刚刚开课的时候,就跟学生说了一段话:“前面我们认识了各种材料,这些材料都有一定的特性。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这些材料的特性。接下来的几课,我们都将先学习材料的某一种特性,然后再来认识一类材料。”这样就把教材明确的分为了2个部分,希望通过这句话让学生了解课的结构。而且我再第一部分结束时,也做了一个小结,栓了一个疙瘩。虽然这句话在今天的课堂上可能学生听不懂,但是在以后的几节课中,我们都会说到,等这个单元结束后,学生也就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
原来,我在上完这课以后,学生就总会产生一个误区,以为说铁钉是世界上最硬的材料。但是我认为在这样处理以后,孩子们应该就会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的材料,有的比铁钉还要硬,有的比卡纸还要软。
今天选择这节课来上,就是因为它是学生第一次正式的在教室上实验课,以前的两个单元《植物》、《动物》学生都没有正式的在实验室完成过实验。而这节课学生能不能把握好,可能会影响他们四、五、六年级的科学学习。那么我们在材料的选择上也选择了学生常见的、熟悉的、典型的4中材料。从这一课起,通过一系列的课让他们对金属、塑料、木头和纸的'特性有一定的了解,进而建立起材料的概念。
本课上完后发现有以下不足:
1、本节课没有上完,主要原因是在前面讲解实验要求的时候耗时太久,其实可以用行动演示要求,比文字要好很多,而且能节约很多时间。
2、在课堂上,对“听学生”还做的而不够好。比如我在提出问题:我们做这个实验就没有其他需要注意的事情了吗?有一个孩子就说,我们要注意比较划痕。但是我当时没有听懂学生想表达的意思,也就没有进一步追问,比较什么划痕?其实,追问这个问题后,会发现,这个学生其实说的已经是在实验完成后,我们对不同的划痕进行比较。他已经在说实验完成后的事情了,而不是在回答我刚才所提出的问题。
3、对表格的处理,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虽然今天在讲解表格上我花了不少时间,但是在学生的具体操作上,还是表现出对表格理解的不够。比如说表格应该是横向完成,但是有2个组的而学生确实竖向完成的。
4、在学生对一个问题有补充的时候,没有给与学生机会。当时就是想着时间耽搁太久了,所以忽略了这点,其实这也许是一堂课的亮点。让学生自己来一步一步的完善实验的要求,比老师直接讲要求要好的多。
哪种材料硬 2
11月6日,县小学科学常态教学专题研讨会在福溪街道中心小学召开。会上,我执教了三上科学第三单元第二课《哪种材料硬》。经过试教、研讨、交流,也经过自己静静反思,感触颇多。
一、教材从比较物品表面的硬度开始,到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再到探究金属的特性,最后讲述饮料罐的故事。
整堂课我做到了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学习的核心,以小组合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能始终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目标达成度比较高,这是我比较欣慰的。
二、上一堂科学课不容易。
任教科学课,从备课到整理上课所需的实验材料,期间得花费大量的精力,特别是实验材料的整理。实验所需的材料,往往要经过自己反复实验,多次更换才能最终选定自己认为合适的材料。课前也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了解许多科学概念,上科学课难,上好一堂科学课更难。但是,能有这样的机会让我来上这样的一堂课,对我的帮助确实很大。上一堂课,自己进步不小。
这堂课从教材的处理、教学难度的把握、教学目标的达成等方面看,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尽管这堂课留有许多遗憾,但是或许有遗憾的课堂才是美的`课堂。
三、对本堂课的思考:
1、学生动手操作时机的把握
这堂课,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机的把握上不是很准确。在研究金属特性的导热实验中,试教时我是先要求学生完成金属能导热的实验,再演示金属能导电的实验,这需要等十几秒时间,学生感受到的效果比较好。这次上课,我在倒好热水后,先演示金属能导电的实验,再让学生感受塑料和铜丝传递开水的热量。结果,由于时间略久,先倒水的几组学生对两者传递热量的感受已经不太明显,以致部分学生产生了歧义。
2、实验材料的选择
实验材料的选择上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导热实验,材料可以更换成两个调羹,一个塑料的一个金属的,这样可以体现导热的公平性。
3、从“捏”到“刻画”跳跃太大
课的开始,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在黑色塑料袋里用手去感知物品,得出比较物品表面硬度的方法之一是用手“捏”,然后直接告诉学生,比较物体表面硬度还可以用刻画的方法。这样,跳跃太大,学生的思维跟不上。如果再安排一个下游戏,让学生用手感知两个表面硬度差不多的物品,当学生不能准确比较物品表面硬度时,引导学生用刻画的方法比较物品表面硬度,学生的思维会更顺畅。
4、学生错误的处理
试教时一个学生在交流汇报时认为铁钉在塑料尺上划,没有留下划痕,这与事实不符。我请这学生再做一次实验,然后汇报,学生很有成就感。而在这堂课上,学生出现了相同的错误,我却置之不理,让另一位学生来汇报了。或许是我急着完成教学任务,但至少说明我的教学机智不够。
5、教材的处理比较
教材的处理比较成功。根据我的学生实际情况,我把“饮料罐的故事”放到下一节课去上,这样更符合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常态教学”,但是遗憾的是在完成预定教学任务和目标后,没有告诉学生。如果加一句话:“饮料罐的故事我们留到下一节课学习,请大家预习后,跟同学交流一下,制作饮料罐利用了金属什么性质?喝完饮料后,饮料罐怎么处理?”那就更完美了。
另外,整堂课下来,自我感觉对学生交流汇报时的实时评价处理不到位,这些都需要我认真反思,总结提高。
恳请大家对我的课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哪种材料硬 】相关文章:
金属材料 10-08
《我们周围的材料》 03-13
有机合成材料 08-25
语言 12-07
《学会反思》 09-10
关于 的反思05-24
教学的反思07-23
教学的反思05-17
比的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