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 >汤姆

汤姆

时间:2022-12-28 14:49:05 我要投稿

汤姆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 中,快来参考 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汤姆 ,欢迎阅读与收藏。

汤姆

汤姆 1

  教学《汤姆、索亚历险记》,我设计了几大问题:

  一、梗概中写到了汤姆的哪几次历险,主要写的是哪次历险?

  二、浏览精彩片段,与梗概对照,想想精彩片段写的是梗概的哪一部分?

  三、再读精彩片段,围绕下面的问题交流:

  1、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

  2、你认为精彩片段中哪些地方最精彩?

  四、通过阅读精彩片段,你感觉作者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其中第三部分的第一个问题: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学生讨论的最热烈。这是略读课文,我把设计的几个大问题写在了黑板上,在简单的介绍了作者后我就让学生分组讨论黑板上的问题。但没有想到的是,学生的讨论空前的热烈,而且提出了许多问题,我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了,就这样师生在讨论和交流中上了非常满意的一节课。看来课堂上还真应该多给学生留些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汤姆 2

  这次中小衔接教学活动,我上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一课。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汤姆和他的>小伙伴们五次历险的经历,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无所不能、淘气、向往自由、勇敢机智、有正义感和爱心的一个孩子头儿的形象。这篇教材很有特色,跟以往不同的是在梗概后面加了个精彩片断赏析。所以根据单元目标和教材特点我把这课的目标定为:了解梗概内容,初知人物形象;欣赏精彩片断,感悟文章语言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感知人物形象;激发学生阅读原着的兴趣。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自认为有几点还是值得夸赞的: 1 、紧抓题意历险对教材的梗概部分进行梳理:墓地历险、荒岛历险、鬼屋历险、山洞历险,这样梳理内容一目了然。 2 、精彩片断的赏析中抓住“虚惊一场”这一关键词,把梗概和精彩片断两部分内容联系起来,然后以大悲大喜的人物情感主线展开教学,让孩子找出哪些是大悲的描写,哪些是大喜的描写,感受马克吐温文学大师的>写作技巧。接着让孩子们谈谈大喜部分的描写中哪些描写最吸引你?这时孩子们都畅所欲言,无一不感受到作者语言的夸张。 3 、小练笔: 汤姆夸张地吹嘘这次历险过程特别精彩,有两个词一连用了五六次——六个“怎样”,五个“如何”。让孩子们结合梗概部分相关的描写,尽情地展开想象,把第一个“怎样和如何”的具体内容写出来。

  可是在教学过程中时间没有把握好,在梗概部分的教学中花了太多的时间,总认为孩子会说不出来,所以引的痕迹太重了。因为这时学生已经有预习,对于故事内容应该比较熟悉,或者说我应该在布置预习的.过程中就让孩子以历险为重点,去概括写了几次历险?这样在课堂上时间就可以省出来了。那么后面的设计“小练笔”就不会成为虚设了。这是最遗憾的一件事。第二点值得我思考的就是:我们老师上课在平时若布置了学生预习,可能会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那么在分开课时是否也能一样做到呢?比如我这一课的教学,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我的教学时间就不会不够了,教学目标当然也能完成,甚至还可能拓展更多的东西。可是往往在公开课上这件事还是很难做到。总担心自己的预设不能及时完成,总担心学生的生成答案与自己的预设不相符,害怕出丑。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在这方面多做努力!

汤姆 3

  由于教学的需要,本学期与学生一起阅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重温了孩提时代的梦想。心中感想颇多。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同时也有烦恼的形象,他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姨妈眼里,他是个顽童,调皮捣蛋,可是她却一次又一次地被他的足智多谋给软化了。

  我觉得《汤姆 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应该说是写给孩子看的,看着书里面主人公的各种怪念头,我感觉到了童年生活的趣味,有产生共鸣的感觉。

  《汤姆 索亚历险记》一书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人物的刻画十分细致逼真、充满幽默诙谐的描述。对作者自己家乡风景的描写尤其包饱深情,人物更是清晰生动、呼之欲出。但是,作者又以天真淳朴的故事主人公,揭示幻想和现在之间的矛盾。

  我很喜欢《汤姆 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故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汤姆和蓓琪迷失在岩洞里的情景。漆黑的岩洞中,和蝙蝠做伴,连泉水滴落到岩石上都心惊肉跳。要是我迷失了,一定会大哭不止。而汤姆却不害怕,静静等待最后一截蜡烛的燃烧,他明白,那截蜡烛并不是他的生命,他会比蜡烛活得坚强,坚定重生的勇气,他还有一个比他害怕百倍的女孩要照顾。他临危不惧,所表现出的毅力更是值得我的深思和学习。马克吐温丰富的想象力勾勒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令人捧腹大笑的结尾后面,蕴藏的才是内涵,比故事本身更深奥的东西。由此联想到,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生活中十分重要。 特别是在汤姆索亚和贝基迷路,被困山洞中的这段。这时的汤姆 索亚和贝基已经没有什么东西了,只有一些蜡烛、一点点蛋糕和山洞中的水而已。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如果是我的话,一定会十分害怕、觉得伤心无助,整个人都会崩溃的。但是当汤姆索亚面对这样的环境,虽然他也十分害怕,但是他并没有表现出来,而且一直安慰贝基,从来都不表现出自己消极的一面。他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没有放弃自己生存的希望,用尽各种方法,去前方探路,寻找出口,挽救自己和贝基的生命。这里表现出了汤姆索亚对自己生命的珍爱,对生活的希望。它告诉了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永远不要放弃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汤姆 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全书幽默风趣,却表现出了一个的人生道理,那就是珍爱生命。 《汤姆索亚历险记》作为儿童文学上的名著,不仅受到许多儿童的爱戴,也被许多大人所喜爱,据说当时在当地的受欢迎程度足以和现在的《哈利波特》相媲美。美国大文豪马克吐温并没有用极其现代的奥斯卡方式──战争+爱情来表现不平凡的文学,而是以儿童文学的方式给人送来精神上的食粮,由此看来,他不愧为文学史上的林肯。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

  为了开展上好名著阅读及以一课带一本的阅读教学探究,教研室领导组织润州区七年级语文组进行了专题教研活动,本人有幸开了一节关于《汤姆索亚历险记》名著阅读,通过大家在一起对这一节课研讨探究,本人懂得了许多,也学会了许多,现在我自己的一点体会写出来供大家交流。

  一、对名著阅读授课方式定位要准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亲身的阅读实践中领会汉语言的规律,提高他们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鉴赏能力。本人在刚开始备课没有正确认识如何指导阅读名著,所以把这节课上成教读课,学生一节课上难以感受《汤姆索亚历险记》文学魅力,无法激起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背离了以一课带一本的教学探究宗旨,在学校试课时立即感到效果比较差。然后与专家、同人再商讨,确立了通过让学生看视频、分角色朗读,来初步感受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的魅力,感受情节的曲折,感受人性的特征,从而激起阅读原著的兴趣。事实证明,在最后的上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兴趣是阅读名著的动力

  兴趣是阅读的动力,学生没有兴趣的阅读只能是应付差事,收不到什么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促使学生搞好课外名著阅读的关键。试课时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不能激起阅读原著的兴趣。后来经过再次备课,增加了视频、分角色朗读,效果就大大的不同了。影视这个多媒体,让学生通过有声有色的画面,视觉上汲取了营养,引发了阅读兴趣,更加关注名著中人物的命运、情节的发展,为名著阅读作了良好的铺垫。影视阅读也有助于学生进行情景交融的阅读理解,从而熟悉名著的基本情节。分角色朗读使每个学生成为课堂上阅读名著的主人,他们的认真朗读,认真赏析、品评,真正是激发了他们的浓厚兴趣。

  三、对学生阅读名著,老师要有指导和跟踪

  这一节课上下来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缺乏阅读方法的指导和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跟踪。缺乏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的阅读就会无目的性;缺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跟踪,名著阅读活动就会毫无效果。

  1、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阅读名著时更要关注人物、欣赏人物、品味人物、评析人物,将人物作为名著阅读的突破口。因为人物是构成情节的重要因素,小说中的情节是以人物为中心开展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构成了名著的主体。人物的喜怒哀乐、一言一行、性格命运揭示了作品深刻的主题,也往往深深地抓住了读者的心,吸引读者深入其中,与人物同命运共呼吸。抓住了人物,就抓住了名著的关键。关注名著实际上也必然会关注塑造人物所运用的的一系列方法,与之相关的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有效跟踪的方法

  ①保证名著阅读的时间:名著阅读贵在坚持,时间上的保障极为重要。在时间的.安排上,本着课内外结合,以课堂带动课外,以课外为主的基本思路,每周开设一节阅读欣赏课。课堂上的时间保证,安静的阅读环境,良好的阅读氛围,对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产生浓郁的阅读兴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种状态、习惯、兴趣延续到课外,带动了课外的阅读。课后每天要求30分钟的课外阅读时间。

  ②开展欣赏交流课:为了使阅读成为一种自觉的活动,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更多条件,使学生有一个展示其阅读成果、阅读感受的平台。每学期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交流,并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情感体验的深入,对名著精神思想感悟能力的提高,采取了不同的形式。

  四、要真正懂得阅读名著的重要性

  从教育实际来看,我国除极个别地区、个别学校外,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学校都把大纲中有关课外阅读的规定视作可有可无的东西,大部分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有的甚至将之视为不务正业而加以制止。对于我们这个农村中学来讲同样是这样,上课主要以教读课本为目的,学生购买课外名著很少,就是上到《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一节课也仍有许多人无书,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也很少,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学生,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中同样存在着许多误区,没有真正认识到名著的作用。

  在名著阅读中,有千万个接触点是与课堂所学的教材相通的。通过课外对名著的阅读,学生获得了综合性的知识,不仅有自然知识,更有大量的社会知识。与书深交,书缘常续,名著阅读的越多,越有利于将课内知识巩固、加深、改造和系统化,从而积累大量的作文材料和语言材料。积累的语言材料越多,底气充盈,写起文章来自然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以我们每个教师要走进名著,崇拜它们。一本名著就是船,能够带人到远方,我们老师带孩子到达不到的地方,书可以带他们达到。如果我们想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好,让他们能够学习到真正的学问,而且比我们强,我想我们需要做的而且能够做的,就是从帮助孩子学习热爱读名著和怎样读名著开始

  以上几点就是我对这一节课一点的 ,有不到之处尽请专家指正。

汤姆 4

  1、趣激浪花成功入课

  一上课,我就用词语让学生来猜书名,猜人物。学生已有的阅读经历被浮现出来,阅读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了,并作了很好的展现。勾起了学生浓郁的学习情趣,为本节课的进入和展开提供成功的保证。

  2、方法指津授之以渔

  教给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特别重要,在课堂上就有这一环节:读故事梗概,用“情节梯”的设计方式让学生梳理情节,明确名著层层推进,又精彩叠升的故事环节,在教给学生方法的同时又激发起了学生的阅读情绪。

  3、打铁趁热谈感受深入阅读

  通过课堂上的一定阅读后,学生对名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让学生谈阅读感受,让学生进一步沉浸到书中去,学生的阅读激情也被调到了一种更佳的状态。

  4、展开想象读写结合

  我觉得整个教学过程中最精彩的要算孩子们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讲故事了。一个个孩子都尽情地发挥想象,展开了合理的想象。当学生进入了情境之后就会觉得40分钟实在是太短暂了,尽管这节课是上午的最后一节课,铃声响起了,但是孩子们没有丝毫要急着回家的意思。还有许多孩子跃跃欲试想到台前为大家讲故事。于是我灵机一动,让孩子们写小练笔,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写汤姆的洞中奇遇记,并评出最优秀的小练笔。

汤姆 5

  人教新课标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的第1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脍炙人口的世界名着,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口味的。安排这篇课文是为了鼓励学生阅读名著并指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下面是我对《汤姆。索亚历险记》的 ,与大家分享。

  课前我让学生尽量抽时间去看这部作品,让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了解,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经过考虑,我将《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教学目标定为:掌握一些略读与精读的方法;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学生阅读全书的兴趣。

  开篇我以故事及《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的'图片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接下来指导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然后用这种方法阅读梗概,提醒学生留意:梗概中写到了汤姆的几次历险?主要写的是哪次历险?使学生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主要内容。接着快

  速浏览精彩片段,让学生思考这部分具体描写的是梗概中的哪部分内容,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又有了怎样的认识,你最欣赏汤姆的那一点。最后我用汤姆出让刷墙权的那段精彩描写来引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

  完成《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教学任务后,自我感觉还不错,也得到听课老师的好评。但是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向往汤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充满冒险的生活,假设他们去模仿的话,对他们的人身安全是否会造成威胁。这确实是我疏忽的一个问题,没有考虑到汤姆这一人物形象对学生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经过反思,我认为在教授这课时,应引导学生由于所处时代不同,背景不同,我们不应象汤姆那样去冒险,要学会理性地思考人生。

汤姆 6

  《大拇指汤姆》选自《英国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善良才会带来幸福的道理。童话故事中农夫与妻子因多年前款待了一位素不相识的乞丐,最终得到了儿子,也得到了幸福。故事内容比较长,但是所选的事例却较清晰,学生通过阅读和教师的引导后,一起总结出了本课所写的几个小故事标题:掉进面糊的奇遇;牛口脱险;鱼肚里的发现和受宠。通过师生的一起分析归纳,我们深刻感到了童话中的每个人物、每个角色都是善良的,他们的心都存在善良诚实的一面,所以我在课文教学总结的时候说:“同学们,这个世界上,从古至今,善良诚实的人始终占大多数,所以我们的这个世界是多么快乐而又幸福!”

  本课最成功的地方是我引发学生产生积极的思考,让学生都来做一次英国小作家,来继续续编这个感人的故事。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的回答令我震惊,令我难忘。其中鑫宇的续编让我最受感动,原因是续编的内容非常曲折,情节非常离奇,请允许我简要的复述一下:

  “大拇指汤姆回到王宫,国王继续十分宠爱他,给他享用最好的东西,也给了他丞相的.官做。”我说:“对不起,鑫宇,在古老的欧洲,可能会有伯爵等官职,中国才会有丞相呢?请改正下!”鑫宇接着讲述她的续编:“国王封汤姆做了伯爵,可是一直发现他并且将汤姆献给国王的厨娘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她终于产生了忌妒的心理,多次在国王面前偷偷的说大拇指汤姆的坏话,想让国王治汤姆的罪。国王慢慢的相信了厨娘的话,于是将汤姆关起来。汤姆的父母知道了,他们历尽千辛万苦,请求国王释放自己可怜的孩子,最后厨娘有一个善良的儿子,和汤姆差不多大小,他认为母亲做得实在是太过分了,便在国王面前告了自己母亲的罪,请求国王放掉小汤姆。国王被厨娘的儿子感动了,于是释放了小汤姆,让两个诚实的孩子在自己的身边为官。将厨娘发回老家。最后大拇指汤姆与家人全部生活在王宫里,而母亲成了厨娘,父亲成了侍卫,他们快乐幸福地生活着。”

  听后,我感觉鑫宇回答得太美妙完整了,当然她的续编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我也被深深地震撼了,我评价总结道:“鑫宇,老师希望你将这个续编写下来,将来有机会还可以出书呢!”

汤姆 7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第四组课文“外国名篇名著”中的一篇。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就是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引导他们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一步扩展读书视野。名著普遍篇幅较长,孩子们望而生畏,再加上经典名著所写内容比较久远,学生们不易领会而不愿阅读。惭愧的是,这部小说我也没有读过。于是,图书馆借来这本书,草草阅读给自己补上这一课。

  教材选编这部小说很符合孩子们的爱冒险的特点。主人公也是个孩子,与我们的学生年纪相仿,也和他们一样,聪明、顽皮、淘气。本文是略读课文,也是孩子们初次接触“梗概”这种类型的'课文。这类课文孩子们既可以在“梗概”中了解作品的全貌,又可以在“精彩片段”中品尝作品的语言魅力。所以,教学的时候,“梗概”部分,重在“了解”;“精彩片段”部分,重在“品尝”。

  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部分的时候,我引导学生了解以下三方面的内容:这部小说主要描写了汤姆哪些冒险的经历?他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主人公汤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是阅读初期的真实体验,是粗浅的、漫不经心的,这个体验决定了孩子进一步阅读的动力程度。所以说,学生从“没有体验”到“有所体验”,这是第一个跨越。

汤姆 8

  《大拇指汤姆》中的汤姆太小了,遇到了很多危险,但每次都能神奇地化解,非常幸运。在让学生再次通读课文后,再提问启发:“汤姆身上还可能发生什么惊险的事?让学生相互交流。”这一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和迁移,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更充分的发展。在课堂上我抓住了这样几个问题:谁从第一段,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默林很同情他们。他暗暗施展法力,让农夫的'妻子生了个跟她丈夫的大拇指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儿。夫妇俩很喜欢这个孩子,给他取名为大拇指汤姆。

  几年过去了,汤姆一点也不见长大引导学生从暗暗施展法力、跟她丈夫的大拇指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儿、几年过去一点也不见长大等入手分析,联系人类生育,谈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大拇指的身世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奇”,你能读出这种奇特吗?从可怕的历险中感受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谁从第二段,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奇特、大胆?把汤姆几次历险过程复述下来。指名复述课文,同学评价是否说清楚了。简要说说你认为怎么奇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作者的想象丰富、大胆,体会童话故事蕴含的思想感情。文章中有没有直接点明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说明的内容?读懂文章的最后两句话:但是他们不会想到,这一切都是因为多年前他们款待过一个素不相识的乞丐。是他们的善良,给自己带来了幸福。通过这几个问题来提领全文,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汤姆 9

  今天刚上完《汤姆·索亚历险记》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和前面一篇《鲁滨孙河流记》一样,篇幅比较长,而且文章也分为梗概和精彩片段两个部分。根据单元目标和教材特点我把这课的目标定为:了解梗概内容,初知人物形象;欣赏精彩片断,感悟文章语言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感知人物形象,教学重点是通过阅读梗概和精彩片段,把握名著的内容,以及人物的形象,激发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预习课文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将文章中的生字新词和四字词进行了梳理和自学。学习梗概的时候,我只为孩子们提出了两个问题:

  1、通过读梗概,汤姆经历了几次历险?

  2、在梗概中,你认为汤姆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知道的?孩子们经过自学讨论很快就迫不及待地举手要求交流。于是对教材的梗概部分进行梳理:墓地历险、荒岛历险、鬼屋历险、山洞历险,这样梳理内容一目了然。特别是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阅读的技巧:找出文中的关键词列小标题。然后,我让学生用自然段的连接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一下子就对文章的内容把握住了。对于第二个问题,孩子们讨论的兴趣很高。我迅速抓住孩子们的某个发言,引导孩子们去有滋有味地朗读句子。

  在教学精彩片段的片段的时候,同样我也设置了两个问题:

  1、精彩片段描写的是汤姆的'第几次冒险的事情;

  2、从精彩的片段中,你又感受到汤姆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然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片段去细读,在孩子们交流自己喜欢的片段的时候,我给了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去读去悟,让他们去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

  遗憾的是,感觉一堂课时间太短了,要交流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总感觉像蜻蜓点水般地走过,如果时间能够再充裕一点的话,效果会更好。

汤姆 10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汤姆和他的小伙伴们五次历险的经历,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无所不能、淘气、向往自由、勇敢机智、有正义感和爱心的一个孩子头儿的形象。这篇文章篇幅比较长,而且文章分为梗概和精彩片段两个部分。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其语言的最大特点就是风趣幽默略带夸张讽刺,根据单元目标和教材特点我把这课的目标定为:了解梗概内容,初知人物形象;欣赏精彩片断,感悟文章语言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感知人物形象;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这节课上,我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相融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了课堂效率。现就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相融合,做以下几点反思:

  一、检查预习,方便快捷。预习课文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将文章中的生字新词和四字词进行了梳理和自学。在交流之时,学生交流到的难读、难懂的字词,教师及时出示相关课件,十分方便,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二、理清人物关系,一目了然。外国名著的阅读,作品中的人物名字和人物间的关系,常让学生一头雾水,搞不清楚。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课件把人物之间的关系展示给学生,学生一目了然,突破了外国名著学习的难点。

  三、阅读提示,清晰明白。学习梗概的时候,我用课件为孩子们提出了两个问题:1、通过读梗概,汤姆经历了几次历险?2、在梗概中,汤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样的出示,学生清晰地明白要思考的问题,学习目的明确,孩子们经过自学讨论很快就迫不及待地举手要求交流。于是对教材的梗概部分进行梳理:墓地历险、荒岛历险、鬼屋历险、山洞历险,这样梳理内容一目了然。

  四、体会语言特点,展示文本方便。本课语言的最大特点就是风趣幽默略带夸张讽刺,在教学精彩片段的片段的时候,我设置了三个问题:

  1、快速阅读精彩片段,说说精彩片段主要描写什么内容?

  2、说说精彩片段中你感觉精彩的地方是什么?

  3、从精彩片断中你对汤姆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然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片段去细读,在孩子们交流自己喜欢的片段的时候,学生交流到某处,课件的及时出示,让学生的思维快速跟上,所有的孩子们就有了充分的时间感悟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拥有成功的同时也有遗憾之处,如课堂上怎样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怎样引导学生真正爱上阅读名著,这些,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融合来提升。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融合,必将为语文课堂插上翅膀。

汤姆 11

  这课的内容同于前课,分为故事梗概和精彩片段两个部分。

  为了更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给了学生40分钟让他们预习课文。并给出了详细的自学提示,先独自学习,然后可以分小组讨论自己的独自无法解决的问题。

  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将生字新词和四字词做记号,读完课文后,将所划词语多读几遍。

  2、默读梗概,概括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

  3、认真朗读精彩片段,把你最喜欢的片段做上记号,并批注你的理解或者你喜欢的原因。

  4、汤姆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启示?孩子们自学的时候,我观察到孩子们学习得非常认真,读、画、批、注,有条不紊。

  第二堂课的交流,孩子们都很积极。

  当孩子们概括了“探险”的.五个小故事后,我问他们想读这部小说吗?为什么?孩子们都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喜欢的原因集中在故事情节上。我在这里设置了悬念:“这部小说的语言也非常有特点,一定可以吸引你们的。”

  接着,孩子们交流到了喜欢的片段。在此时,我除了引导孩子们交流描写“洞中探险”的句子外,还重点引导孩子们体会了文中“大悲大喜”的句段的描写。虽然是阅读课文,但是我不忍放弃“大悲大喜”的描写片段的赏读,如果不引导孩子们好好消化吸收,无疑是暴殄天物。

  首先抓住了文中描写小镇上的欢腾和小镇居民的欣喜重点的词句,引导孩子们去理解小镇居民的淳朴和善良,这是一种让人感动的本质,通过朗读,让这样一股淳朴善良的清泉静静在孩子们的心田流过。最后去分析作者是如何写具体写生动的,在这里我告诉孩子们,作者通过文字让我们体会到了小镇的狂欢,让人振奋,这部小说的语言文字非常有吸引力。用同样的方法,我带孩子们品读了写“世界上最伤心的两个女人的”的句段。由于我自己的能力有限,我觉得我的教学还是浅尝辄止,还没有带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能力的局限一是自己的文学修养的欠缺,对文本的解读本身就存在着缺憾,二是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备课中不够精细。

  课后,我安排了孩子们小练笔,把自己想象成汤姆,在洞中你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走出山洞的?注意想象合理,与原文的形象相符。孩子们对这一任务是爽快的接受了。

汤姆 12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汤姆和他的小伙伴们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足智多谋、淘气、向往自由、勇敢机智、有正义感和爱心的一个孩子头儿的形象。所以根据单元语文要素和单元教学目标李菲确立的课时目标定为:阅读作品节选内容,交流影响深刻的情节;关注人物的命运,结合具体内容,体会汤姆的性格特点,并对其做出简单的评价。在教学中,李老师既注重让学生了解作者和当时的写作背景,又指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首先弄清小说的主要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其次是进行了配音的课文朗读,解决了学生没有课本所带来的困扰;最后紧扣课时目标展开教学。激励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整节课的两点具体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就影响最深的情节展开交流

  1、抓住最具典型的人物进行品读体会。让学生从中了解到了细节描写的细腻及方法(动作、外貌),可以突出人物的心情。

  如“萨契尔太太病得很厉害,大部分时间都在……那情形实在让人伤心”通过“呼喊、乱说、侧耳倾听、呻吟、垂下头去”等动作描写表明萨契尔太太身体极度虚弱,悲痛欲绝的心情。如,“玻莉姨妈陷入了无言的深愁,她那灰色的头发几乎都变白了”“都变白了”这一细节描写突出了她极度悲痛的心情。

  2、抓住镇上人们的表现,抓住关键词进行体会

  通过教师出示关键词语让学生品读,学生感觉到作者语言诙谐幽默,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人们喜悦的心情。

  3、汤姆讲述自己的历险经过交流,体会性格特点。

  在品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紧扣很多“怎样”“如何”让学生思考谈自己的所想,这样学生体会到“语言的描写,夸张和吹嘘的语言溢于言表”这一环节就已经将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做好了铺垫。

  4、抓住最精彩的四自然段体会脱险的经历。

  用小标题:洞中迷路、摸索出口、找到出口、说服贝奇、爬出洞口、进行呼救、安全脱险。突出了他们的自信、聪明、敢于挑战。这时教师及时引导总结,一个乐观勇敢、顽皮、有爱心、喜欢冒险的小汤姆的形象立刻在孩子心目中出现了。

  整节课,教师语言豁达干练,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把教师的讲和学生的思、记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激发了学生再次阅读名著的欲望。

汤姆 13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汤姆和他的小伙伴们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无所不能、淘气、向往自由、勇敢机智、有正义感和爱心的一个孩子头儿的形象。所以根据单元目标和教材特点我把这课的目标定为: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吸引之处。感知人物形象,寻找自己身边的伙伴的相同点,并阅读原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初步了解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指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激励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下面是我对《汤姆。索亚历险记》的 ,与大家分享。

  课前我让学生尽量抽时间去看这部作品,让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了解,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

  开篇我以谈话方式导入,让学生说说还想知道哪些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下来指导学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然后用这种方法快速浏览精彩片段,让学生思考这部分具体描写的是什么内容,哪些地方写的很精彩,你对汤姆又有了怎样的认识,你最欣赏汤姆的那一点。让学生分组快速阅读后,找出精彩部分,在展台上展示,抓住精彩的句子有感情的读读,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和体验。最后我让学生在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说出汤姆在你们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学生们很快地概括出了汤姆机智勇敢,敢于冒险的精神。最后启发领导学生,你们还想知道更多的有趣的故事细节吗,激发学生继续预读原著的兴趣和愿望。

  整节课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积极性很高。我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抓住关键的中心问题探讨交流,读出个性,读懂片断的`内容,在对主人公特点的逐步认识中完成学习任务,升华情感。汤姆的善良、正直、勇敢等品质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思议的影响。学完《汤姆索亚历险记》,学生都很羡慕汤姆能有如此有趣的经历。故事让人看起来津津有味,学生由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致,纷纷表现出阅读的热情,对主人公的经历有了各种猜想,相信在课堂上我播下的种子,会在他们的日后生活中开出美丽的花儿。

汤姆 14

  今天讲了《汤姆。索亚历险记》,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几大问题:

  一、梗概中写到了汤姆的几次历险,主要写的是哪次历险?

  二、浏览精彩片段,与梗概对照,想想精彩片段写的是梗概的哪一部分?

  三、再读精彩片段,围绕下面的问题交流:

  1、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

  2、你认为精彩片段中哪些地方最精彩?

  四、通过阅读精彩片段,你感觉作者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其中第三部分的第1个问题: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学生讨论的最热烈。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篇新课文,之前我还没有接触过,所以对上这节课一点信心都没有,因为讲鲁滨孙漂流记时整个课堂一点气氛都没有,学生只有那么几个举手回答问题的,感觉热情也不是很高,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学生假期都读过,还这样的效果,那么汤姆索亚历险记学生还没看过呢,而且我设计的教学路子和上节课都一样,效果一定比上节课还要差。

  我带着这种想法以一种低调的情绪进入了课堂,恰好有几个学生被人找去干活,看来这课是没法再讲下去了,反正也是略读课文,我干脆把我设计的.几个大问题写在了黑板上,在简单的介绍了作者后我就让学生分组讨论黑板上的问题。但没有想到的是,学生的讨论空前的热烈,而且提出了许多问题,我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了,就这样师生在讨论和交流中上了非常满意的一节课。

  看来课堂上还真应该多给学生留些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汤姆 15

  《大拇指汤姆》选自《英国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善良才会带来幸福的道理。童话故事中农夫与妻子因多年前款待了一位素不相识的乞丐,最终得到了儿子,也得到了幸福。故事内容比较长,但是所选的事例却较清晰,学生通过阅读和教师的引导后,一起总结出了本课所写的几个小故事标题:掉进面糊的奇遇;牛口脱险;鱼肚里的发现和受宠。通过师生的一起分析归纳,我们深刻感到了童话中的每个人物、每个角色都是善良的,他们的心都存在善良诚实的'一面,所以我在课文教学总结的时候说:“同学们,只有善良诚实的人,才能够得到快乐和幸福!本课最成功的地方是我引发学生产生积极的思考,并且通过课件的制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板书设计新颖。

  这节课欠缺的地方是:寓言故事与童话故事的概念没有说清楚,朗读的时间掌握的不好,并且没有变换朗读的方式。

【汤姆 】相关文章:

《大拇指汤姆》 11-16

汤姆 · 索亚历险记 11-11

《汤姆.索亚历险记》 03-25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 09-30

《汤姆.索亚历险记》 10-19

《汤姆·索亚历险记》 09-30

《汤姆索亚历险记》 06-15

《汤姆·索亚历险记》 11-15

《汤姆索亚历险记》 03-0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