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 >老师

老师

时间:2022-12-29 16:39:49 我要投稿

老师 (15篇)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 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优秀的 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老师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老师
(15篇)

老师 1

  《老师领进门》是一篇回忆录,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老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说明“师恩难忘”,表达作者对老师的尊敬、热爱、感激之情。

  本课语言朴实、通俗、亲切,有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高尔基说:“语文是人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人情的沧桑。语文是精神的鉴赏,语文具有情感性,诗歌是情感的号角,诗歌是美的化身,语文本身也是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如同田老师那样,用诗一样的情境,用诗一样的激情,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之花,给他们宽阔的天地,让他们自由生长。为此,在本文的教学中,朱老师设置了以下三个教学情境:

  (1)情境中回忆动人的“师生”情;

  (2)情境中感受浓烈的“师生”情;

  (3)情境中升华感人的“师生”情。

  将课文的语言情境与自己对文本解读后的情境有机结合,一步步悄然无声地引领孩子们去感悟田老师教书育人的崇高境界,感受作者尊师爱师的感情。

  1、情境教学,突破难点。

  初读课文,孩子们很难将插柳与老师联系起来,这就构成课文的难点。教学中,朱老师从最初的出示一首小诗这一情境入手:一首小诗,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就是一滴春雨。春雨滋润新嫩的柳芽,故事滋润幼小的我们。田老师是这样教这篇课文的,也是这样教其他课文的.,从课文中语句“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了四年,听到上前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点点春雨,滋润着我”不难看出。而这个故事的背后无不折射出田老师高尚的人品,“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最好的见证。情境的有效创设,加之学生的自主感悟,田老师的那份“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坦然、淡然、从容必根置于孩子们的心中。至此,老师通过进一步对文本的挖掘,适时补充了一段对刘绍棠的介绍,继续引导孩子们读文、悟文,从字里行间感受恩师高尚人格对他的影响,感受作者尊师爱师的感情。

  2、诗化语言,滋润心田。

  在不知不觉中,在看似不经意中,“我”却学到了那么多,正如杜甫诗《春夜喜雨》中写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是啊!任岁月流淌,永远也抹不去田老师那上千个娓娓动听的故事对我心田的滋润。让我们一起站起来,恭恭敬敬地,怀着激动的、感激的心情,再次饱含深情地读读这段文字吧!”“不用多说,不用多问,一切感激之情,尽在同学们的朗读中。”“当作者回到家乡路遇恩师,感激之情涌上心头时,他深情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教师诗化的语言,诗化的激情,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起来,孩子们也必将会受益匪浅。长此以往,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必将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诗情画意的!

老师 2

  数学这门基础学科,自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伴随着每个学生的成长,学生对它投入了超多的时间与精力,然而每个人并不必须都是成功者。考上高中的学生就应说基础是好的,然而进入高中后,由于对知识的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更高,有一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由于学习潜力的差异而出现了成绩分化,有一部分学生由众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多次阶段性评估考试不及格,有的难以提高,直至在高考中再次体现出来,甚至有的家长会不断提出这样的困惑:"我的××以前初中怎样好,此刻怎样了?"

  尤其对高一学生来讲,环境能够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群众……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异面直线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那么怎样才能学好高中数学呢?

  一、认清学习潜力状态

  1、心理素质。由于学生在初中特定环境下所具有的荣誉感与成功感能否带到高中学习,这就要看他(或她)是否具备应对挫折、冷静分析问题、找出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办法。会学习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能够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知识与潜力进一步发展构成了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还是能够赶上去的,如果任其发展,不思改善,不作努力,缺乏毅力与信心,成绩就会越来越差,潜力越得不到发展,构成恶性循环。因此高中学习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

  2、学习方式、习惯的反思与认识

  (1)学习的主动性。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象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靠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表此刻不订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作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资料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忽略了真正听课的任务,顾此失彼,被动学习。

  (2)学习的条理性。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外延,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忙于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忽视基础。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明白怎样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4)学生在练习、作业上的不良习惯。主要有对答案、不相信自己的结论,缺乏对问题解决的信心和决心;讨论问题不独立思考,养成一种依靠心理素质;慢腾腾作业,不讲速度,训练不出思维的敏捷性;心思不集中,作业、练习效率不高。

  3、知识的衔接潜力。

  初中数学教材资料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资料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

  另一方面,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和潜力的要求都是一次质的飞跃,这就要求学生务必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由于初中教材知识起点低,对学生潜力的要求亦低,由于近几年教材资料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有的资料为应付中考而不讲或讲得较浅(如二次函数及其应用),这部分资料不列入高中教材但需要经常提到或应用它来解决其它数学问题,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必须好处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资料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学生的成绩的分化是不可避免的。这涉及到初高中知识、潜力的衔接问题。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潜力

  1、改善学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同学习潜力的学生有不同的学法,应尽量学习比较成功的同学的学习方法。改善学法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积累过程,一个人不断理解新知识,不断遭遇挫折产生疑问,不断地总结,才有不断地提高。"不会总结的同学,他的潜力就不会提高,挫折经验是成功的基石。"自然界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过程便是最好的例证。学习要经常总结规律,目的就是为了更一步的发展。透过与老师、同学平时的接触交流,逐步总结出一般性的学习步骤,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简单概括为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习总结)。每一个环节都有较深刻的资料,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要落实到位。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听课习惯。听是主要的,听能使注意力集中,把老师讲的关键性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问题,但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课堂效益低下,因此应适当地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主要精神与意图,五官能协调活动是最好的习惯。在课堂、课外练习中培养作业习惯,在作业中不但做得整齐、清洁,培养一种美感,还要有条理,这是培养逻辑潜力,务必独立完成。能够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和解题正确的职责感。在作业时要提倡效率,就应十分钟完成的作业,不拖到半小时完成,疲疲惫惫的作业习惯使思维松散、精力不集中,这对培养数学潜力是有害而无益的,抓数学学习习惯务必从高一年级抓起,无论从年龄增长的心理特征上讲,还是从学习的不同阶段的要求上讲都就应进行学习习惯的指导。

老师 3

  中年级阅读教学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由整体到部分,在有部分到整体来引导学生读文感悟。

  教学时,我从整篇课文入手,抓住田老师由小诗编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到每讲一课都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诗这一部分,由点及面让学生自主地品读。其间,再注重创设情境,展开想象,引导学生理解重点句子。如:“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同桌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抓住“入迷”、“身临其境”、“发呆”、“惊醒”等词语,使学生感受“我”听故事时入迷的'程度。通过练读,进一步领悟到田老师的故事惊得十分的精彩,“我”听得如醉如痴。“这些故事有如点点春雨,滋润着我。”采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让学生弄清田老师讲的课与春雨润物的内在联系,体会到田老师教学有方法,如春雨般“润物无声”。

  在学生理解前文的基础上,在最后一部分“我”与田老师相遇这一板块采用演一演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内化。同时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在回归整体,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加深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的理解。

老师 4

  在平时的课堂中我始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全班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观察,用眼神、肢体语言或者语言激励鼓舞学生,同时在激励性原则下,我把全班同学分成4组,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把该课的重难点列为评价项目,并把激励性评价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这样根据学生的努力程度,在学生所在的组上加适当的分,口头表扬该生为小组获得荣誉;反之,当小组成员有开小差,学习未达标时,就酌情地在这组减分。

  此外,我还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入竞争机制,设计各种奖项,得奖的都发一个小奖品。如:如模仿录音机读课文设“模仿秀”奖;说英语小故事或者编顺口溜设“创意奖”;上课或者课堂活动设“纪律奖”,积极参与活动但成绩不佳设“参与奖”…等。这样在学生中形成互相制约,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形成了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语言学习氛围。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良好个性品格的.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作用。

  阶段性评价:

  在一单元结束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表演各种对话、课本剧、绘画、进行小记者采访、动手做等,学生的各方面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不管学生以哪一种形式表现,只要他理解了课文,把所学的展示出来,都肯定他所取得的成绩。通过选择性与实践性的评价,让学生自主选择评价内容和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老师 5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教学中能够有一个好的引入也就显得十重要了。那么,如何做到成功地导入呢?在这里就教学导入方式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借教具导入

  授课前,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教具,诸如:挂图、模型、实物等等,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或不熟悉的事物、图画等,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对于不熟悉的教具,马上就会提出疑问:“这是什么东西呀?”由此,教师可以很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通过设问导入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使贮存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由静息状态转变成动作状态(即活跃状态),减少新知识输入的阻抗,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创造一定的“心智紧张度”。例如,在讲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时,教师设问,

  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引导发现法,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形成科学思想和方法。

  三、新课讲授

  在讲授新课中,可用讨论法,这样可以具有多向信息交流、针对性强、便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特点,但往往使知识缺少系统性;自学辅导法,有利于学生独立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但只适合于较简单的学习内容;而讲解法虽然具有信息量大、系统、逻辑性强的优点(这些优点是其他方法所不及的,对于知识接受为主要目标的课型,讲解法也是高效的),但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教学目标的多重性、教学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教学客观条件的千差万别和千变万化,使得我们不可能找到适合于一切教学环境,符合每一特定教学情境的教学公式,一种方法的优点,可能恰恰是另一方法的不足所在。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必须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克服其劣势,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与组合,使方法结构协调、合理,各种方法优势互补,长短相济,立体结合。

老师 6

  如何做好英语

  对这句话我深有感触,通过四天多的远程研修,在听了鲁教授的几节课后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在课堂训练巩固方面我查找了自己的一些不足:

  (一)忽视教材的特点,旧教法教新教材。

  而且对教材的深度挖掘不够,课前准备不足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教学手段落后,受自身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局限,没有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认真学习和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课,这种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新教材的要求,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参与意识差。

  教学中,多是传统教法,热衷于填鸭式、满堂灌、唱“独角戏”。自始至终一个劲地讲,一人说给大家听,犹恐讲不明白。语言繁杂、枯燥无味。造成学生不知如何学习的被动局面,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机械地记单词、背语法规则。课堂上被动的吸收,学生的思路不能与教师同步,没有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三)违背语言教学规律,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课程,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培养和提高语言交流能力,为了更好地讲给别人听,更好地听别人说话;为了更好地写文章给别人看,更好地看别人的文章。不能“蹲”在学生感兴趣的高度,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上完一节课,有的学生脑海里不仅毫无积累,甚至连原有的知识都派不上用场

  (四)、没有做到尽量用英语授课。

  通过听鲁教授的这几节课,我决定尝试改变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我要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我要赢得孩子的心,让大部分的学生都喜欢我,让他们觉得上英语课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那么我一定得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钻研,吃透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筛选。由于本学校的学生大都来 自农村,外面的世界接触少,知识面较窄,

  同时大多是寄宿生,查阅方法也有限,所以我们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单元内容进行筛选,

  特别是有选择进行口语、听力部分的训练。

  2、尽量用英语授课,对于不懂的地方会再次用中文说明,要求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避免“中国式英语”。让学生背诵课文中的精彩句子或书面表达的范文,培养学生使用地道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3、通过扎实掌握单词、短语等英语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4、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

  ,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的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设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并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

  采取宽容的态度。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并让学生以不署名的方式给我的教学提意见,经常深入学生中询问他们的听课效果,学习情况,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

  5、在上完每一节课后,都及时地对这节课的得失进行充分分析,认真地反思与总结,认真评估自己的教与研的能力,重新审视和完整教案,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形成新的“二度”教案。从课堂上来,到课堂上去,让我们的后续教学更有针对性,效果更理想有人说:“优秀的教师是善于反思的。”虽然我不够优秀,但反思会使我做得更好。让我们在不断积累、不断探索、不断评估、不断研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真正成为深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研究型”的英语教师。

老师 7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主张引导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那么,在一年级新生中怎样来实现学生“主体”呢?学生探究合作学习应该是其中的一方面。在一年级学生的课堂学习中,怎样让刚上学的新生适应合作型的学习方式,这个问题值得做一番探究。

  一、激励交往热情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借助课程内容这个重要中介而进行的认知、情感态度诸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在教学目标上,要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针对一年级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缺员参与的问题,教学要多方激发学生参与交往的热情,引导学生从交往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可以从两个方面尝试:

  一是创设交往情境,让学生入境生情,产生良好的交往情绪,从而主动地参与交往。创设问题情景、游戏情境、交际情境都是激发学生参与交往的有效做法。在识字教学《自选商场》时,针对城市的孩子都喜逛大型超市的习惯,设置到超市中的情境,让大家说说超市中有哪些物品,学生立即充满兴趣地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二是改变评价方式。教师对小组合作交流的评价,除了对小组成员个体的评价以外,更要注重对小组团体交往过程的评价,会利用恰当的时机表扬小组学习过程中团结合作精神,并对这些小组给予整体的小奖励(如小红花、得红旗等),激发学生的小组荣誉感,让学生愿意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

  二、培养交往技能

  小组合作交流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出现在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一开始组织实施时,学生会因缺乏方法而显得生疏,难免会出现乱说乱叫,秩序混乱等状况。为了达到良好的合作效果,教师必须进行恰当地引导。比如提倡学生“说明白话”,小组合作交流,每个成员都有说的机会。一年级许多学生的特点是心直口快,往往还没有想好就急于脱口而出,有时是会说半截话,有时说一半话又重说。对于这样的学生,要求小组成员要对他们提出更正的意见,再重新来说。还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小组成员在交流时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才能听清楚别人说的意思。在实际课堂上我们发现许多一年级学生听的习惯特别不好,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比如让学生静静地听老师读五个词语,然后再按词语顺序说出这五个词语。也可以请同学说一句话,听完之后让同学来复述,逐渐让学生学会认真倾听。

  当然,学生交往技能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只有教师有意识地引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交往习惯,小组合作交流的质量才会得到逐步提高。

  三、提供交往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目标导向的活动,强调课堂上的互动交往,以此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特点,尽量提供适量的交往机会,不要老是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而剥夺学生交往的机会。教学中注意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交往情感和合作意识。

  (1)在交往中识字。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学生在听读识字的过程中,通过听与问的途径自学生字,还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制生字卡片。在课堂教学时,教师提供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的机会,这样学生在互听互检的形式下交流,每个人把认的字读给伙伴听,如果遇到不懂的字,组里的伙伴可以提醒再认一认。如此一来,学生在小组内互教互学,其乐融融,教师则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针对难认的字再重点指导,提高了识字效率。

  (2)在交往中欣赏。在学习识字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制生字卡片,回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许多学生会做出许多的漂亮实用的生字卡片,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小组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在伙伴的欣赏中体验亲自动手劳动的快乐。从而更愿意动手去做这些工作。

老师 8

  虽然我是数学老师,但是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我也非常关注和重视一年级学生的拼音以及识字,我们会发现识字教学无处不在,我们一年级教学就是一个教学生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这个过程只不过采取的方式不同。

  我在最近三个月的自修课上,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教学:

  一是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对于要认的、特别是要写的字,点点滴滴积累起来,就会形成比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通过语文老师留给他们的拼音练习反复地读加深他们的记忆

  二是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在校内,在家里,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看商标字、招牌字、广告字……只要见到汉字,就有识字的欲望,就自觉地识记。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展示课外识字的机会、舞台,让学生不断地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

  三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在运用中巩固识字。不断复现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

  当然作为数学教师我在教学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

  一个好的教师,每节课除了能够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既定教学目标之外,还理所当然应该以自己流利准确的语言,丰富广博的知识,从而使学生经常能有一些意外的收获。而我觉得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加强,导致学生在有些数学问题上表达有些过于复杂。

  在课后辅导方面,我做的也有所欠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平时对学生的要求不是很严格,没有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任务。很多一年级学生还停留在学前教育的状态,思想以玩为主。

  二、对作业的要求也不是很严格,作业量比较少,以至于学生不能熟练地掌握已学的.知识点。

  三、对于差生也没有进行针对性辅导。

  任何一个教育者在其教育生涯中,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善于通过反思把教育失误变成教育财富,这是任何一个教育者从普通教师走向教育专家乃至教育家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期中考试之后,我就作了深刻的反省,不断拷问自己,并从中获得了新的教育启迪。

  今后我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

  一、加强自己的授课能力,让学生真正投入去学,学而不忘。

  二、要求学生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并做到及时批改,及时讲评,及时辅导差生。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形成一股良好的学风。

  四、对于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将及时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起抓。

  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反思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我的教育之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将继续迎来一批又一批新的学生,将继续上好一堂又一堂的课,将继续面对一个又一个预想不到的教育难题……但只要我保持着对教育的激情和反思精神,我就会在激情中享受教育的快乐,在反思中提升教育的品质,在实践中丰富教育的智慧。

老师 9

  一学期过去了,有必要对这一学期进行一下反思总结。

  一、做得较好的方面。

  1、不局限于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适当重组教材,做到能对教材进行灵活运用。例如:在教学“第几”时,我抛开教材中静止的画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资源,让全班学生一起来参与活动,学生兴趣很浓厚。先让学生一起准备好,我说:“第一排”。那么第一排的学生就迅速的站起来。在说第几排的时候,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把“第”字拖长声),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游戏中充分体会第几的概念.

  2、要信任学生,一年级的学生一样具有无限的创造潜能。只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他们的创造潜能是无限的`。如教学“6的组成”时,学生不仅能总结出5种组成方法,还会把5种方法并成3种。又如,在教学完0~10这11个数字,我让学生编一套操来形象的展示这11个数。可以用身体,手等。在第二天的汇报交流时,我惊喜的发现了学生巨大的创造能力,每个数字在学生的深动演绎下变得活灵活现。

  3、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如在教学“分类”时,学生通过对房间里的东西进行分类,发现可以按颜色分、按大小分、按用途分、按形状分、按材料分等。同时,学生又对分好类的东西放在哪里有各自不同的见解。分鞋子时,学生把皮鞋放一层,凉鞋放一层,并能说出人按高矮来排队时,矮在前,高在后。学生把分类思想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充分体验了分类的用途、好处和分类带来的方便。

  二、不足

  1、我虽然在师范的学习中学习了较多的理论知识,也看了较多的课改书籍,理论上明白该怎样做,但在实施中往往还会变样,很多在书上介绍的教学方法照搬到现实教学中并不适用。虽然思想开放,也大胆尝试新的教法,但在课堂组织方面显得有点无力,秩序不是那么好,学生一声高于一声,做什么的都有,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无法实施。在本学期我试过用严厉的教学态度,也试过用温柔可亲的教学态度。但效果都不持久,在下学期,我也许应该运用“严”和“松”并重的教学方法和态度,但何时“严”何时“松”是我作为新教师要在今后几年里好好探索和把握的。

  2、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还不够,我希望是在一年级能用到课件的课都用课件演示生动的教学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这样,课堂纪律也会好很多,但是由于时间的问题,我所做的课件都比较简单,无法真实再现生动的画面,再者,从网上下载以及和各位老师交流课件还不够,这是我在下学期要努力的方向。

  3、一年级学生起点不同是令老师们头疼的问题。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好生“吃不饱”,差生“撑不了”的局面。特别是我教学的一个班级,程度好的学生对于难题点拨以下就能自己理解和明白,但是程度较差的学生说了三、四遍也不是很消化。如何对不同程度的孩子因材施教呢?这又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总之,这一学期的数学教学给了我很多需要反思的方向和提高的建议。希望下学期我会有所进步。

老师 10

  教学《元、角、分》,我就结合实际让他们去发表他们的意见,在解决自身的数学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实际问题。这时的教学已不再是单纯的"掌握知识",而是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教学意义已大大超越了教材本身了。

老师 11

  一、揭题激趣:看到“老师”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谁是人类的老师?他们为什么能成为人类的老师?为什么要在老师这两个字上面加上引号?

  二、带着问题自由读文。

  三、指名交流。

  四、精读课文。为什么说自然界中的种种生物都是人类的老师?要求学生再去读课文,细细的体会,圈画出有关的词句。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还可以做上记号。

  五、精读4——5自然段。

  1、说说课文第三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段意。

  2、从人类发明和改进飞机的过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引导学生关注文中“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从而使学生明白这些动物只是给人类启发,关键还是要靠人类关注这些动物,对此加以研究。这个环节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明白在课的一开始所提出的为什么给老师加上引号。

  六、学习6——7自然段,拓展延伸。

  1、自然界中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很多,你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关注省略号。

  2、你知道自然界中还有哪些生物可以充当人类的老师?

  3、阅读老师提供的资料,然后在省略号处补充一两句话,并用上“模仿”这个词。

  4、总结。

  从教案的实施情况看,学生们能够沉下心来读书了,感悟了,并且也很好地领会了观察、思考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性,明白了大自然中的生物丰富多样,身上具有无穷的奥秘。如果人类不去加以研究、探索,生物不会给人真正的启示,也谈不上成为人类真正的老师。

老师 12

  开学已经第五周了,孩子们学会了两本绘本,本周又学习了新的绘本故事《会爬的豆子》。

  刚上课时,我神秘的拿出我们的亿童大绘本教具,孩子们一个个小脸都迫不及待的想学习新的'故事了!先给孩子们看书的封皮,封皮上有很多绿色的圆形东西,孩子们起初不是很明了,通过我的引导上边有叶子啊什么的,知道了他们是豆子。引出了今天的课题《会爬的豆子》。

  接着,一页一页的讲解,在讲解时配搭着教具,孩子们对于每一次出现的教具都倍感惊奇,由于没有读过这个故事,孩子们都迫切的想知道故事接下来怎么了。再讲的过程中,有时我停下脚步,设计了几个问题,引导着他们带着问题往下听故事,相信这样的效果会事半功倍。如果一下子就把故事讲给他们听,相信他们就没有新鲜感,也不会动脑思考了。

  在讲故事时我还加入了问题:小豆子是怎么想的?小男孩为什么有气无力的说谢谢?他好病下楼时是怎样的心情呢?相信带着这些问题,会让孩子们对文章更加了解。

  最后,我将书本合上,指着黑板上磁扣吸着的字卡和纸人偶,讲故事又复述了一遍,然后把书本发给他们,他们都迫不及待的看起来。

  其实,想我们学前班,不仅仅让孩子理解故事,更要求认识这些字,所以,我觉得我这里做得不够好,我应该多设计一个环节,将图和字做个连线的游戏,加深他们的记忆!

  我相信,只有不断的自我反思,才会呈现精彩的课堂!

老师 13

  本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科学与发现》的第24课。

  这个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科学的精神”。当今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科学对国家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立志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更是离不开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精神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学习这个单元的课文要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同时了解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以及具有科学的精神的人物,学习他们身上可贵科学的精神。

  《一个这样的老师》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回忆自己少年时代学习生活时写的一篇文章。文章讲的是怀特森老师在第一节科学课上,给“我们”讲述了一种叫“凯蒂旺普斯”的动物。第二天测验,“我们”全都不及格。老师给“我们”解释不及格的原因,并希望“我们”从这件事上学到点什么。逐渐地“我们”学会了“新怀疑主义”的'学习方法。本文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给读者塑造了一个特别的、独具匠心、用心良苦的老师的形象。

  本节课我采用了这样的设计“我”的情感变化为学习主线,引导学生从怀特森老师本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我”的心理活动变化,“我们”的行为变化这三个角度来探究这个问题。紧扣文本启发倡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和理解,谈出自己的看法,从而立体地,丰满地感

  受人物形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上课之前,我用一个特殊的橙子作为奖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这不仅是一种激发兴趣的方式,同时也与课文的内容遥相呼应。

  这篇文章浅显易懂通过阅读学生很容易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通过复述课文的环节,使学生对课文进一步加深印象,还锻炼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学生的心理描写的变化,是文章的线索,也是读者认识怀特森老师的重要提示,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在读和听的过程中反复思考,比较准确地把握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通过对文中重点语句的阅读分析,了解到怀特森老师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一步步地认识了怀特森老师。和怀特森的学生一起学会了“新怀疑主义”。

  一堂课上下来,才发现自己有很多方面做的不够。

  1、评价语言还不够精炼,有时喜欢重复学生的回答。

  2、对学生的整体关注不够。

  3、对于学生的朗读指导还不是很到位。

  4、这篇是写人的文章,本文采用正面和侧面描写,是最好渗透写作方法的,但教学中没体现出来。

  5、没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一些重点词语。如:面面相觑、郑重其事等。

  课堂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于自己的课堂,我还有许多问题发现不了,敬请大家指正。

老师 14

  《我最好的老师》是一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了“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无论思考讨论什么问题,都要立足于自渎,引起思考。在《我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以读为本,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直奔重点,思考:为什么说他最好的老师是科学老师怀特森先生?请在文中找出最有说服力的一句话。学生找到后,结合两个材料(材料一《嗅苹果》,材料二《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谈体会,提供的材料一个是从正面说明,一个是反面说明“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通过这两个生动详实的`材料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这句话的含义。

  然后从“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来展开了她出乎意料的教学方法和行为的探讨,在学习时,对于“侃侃而谈”和“目瞪口呆”等词语进行了理解,同时在学习怀特森老师解释出乎意料时还进行了角色转换,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这样的处理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

  1、对于略读课文的定位还没有把握,唯一的感觉就是上成了精读,对于词句的讲解过于繁琐,有的东西可以一笔带过。

  2、个性化的朗读还不够,除了有关学生听了怀特森老师解释的反应,其他大多数都是在齐读,所以对于朗读的训练还不够。

老师 1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劳动。

  2.情感目标:形成尊重老师的情感,体验融洽的师生关系。

  3.行为目标:从自己的真实经历出发,认识和理解教师对自己成长的作用。

  学生现状分析:课前对三年级50名学生进行问卷式调查,100%的学生知道尊敬老师,但对于为什么要尊敬老师,老师在自己的成长中起到了哪些作用,认识较浅。

  课前准备:

  1、 师生共同搜集《老师教育我成长》的真实事例

  2、 准备电教设备:实物投影仪、录音机

  3、 准备照片、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看看照片里都有谁?在做什么?

  生:这张照片是我们刚入学时,老师在校门口迎接我们。

  生:这张是我们一年级在入队仪式上宣誓。

  师:谁带领你们宣誓呀?

  生:大队辅导员刘老师

  师:对,再来看看

  生:这张是我们班和三年二班拔河比赛,何老师给我们当裁判。

  生:这张是高老师在音乐课上,教我们吹竖笛。

  师:在老师们的辛勤教育下,同学们在各方面都大有进步,茁壮成长起来。

  今天我们来学习《老师教育我成长》(出示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2、 学文明理: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49页,用你喜欢的阅读方式读一遍课文(自读、与同学分段读、大声读、默读……)

  学生读课文

  师:刚才同学们读地很认真,现在大家回忆一下,你第一次走进校门见到老师的时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有知识,衣服特别整齐

  生:严肃、认真

  生:不象想象的那么可怕,挺和蔼的

  生:说话声音响亮、做事有条理

  师:你当时的心情怎样?是不是也象课文中的小朋友?

  生:是,爸爸妈妈把我交给老师走了,我心里也很害怕

  生:我开始也紧张,可是看见老师冲我们笑眯眯的就不紧张了

  师:你还记得从你成为小学生以来,一共有多少老师教过你吗?

  生:很多,记不清了

  师:是的,从同学们走进学校的大门,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生活。我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包含着老师们的心血。下面谁来读一下课文中的小诗?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诵

  师:正象诗中描写的那样,老师把一个个爱哭的孩子,教育成有知识懂道理的人。记得,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在竞选中队委中落选了,当时情绪非常低落,觉得委屈、没面子,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班主任周老师一边给我补课一边对我说“找出差距迎头赶上,失败是成功之母。老师相信你,一定行!”听了老师的话,心里暖暖的,从那以后,我刻苦学习,关心集体,学习成绩提高了,也受到了同学们的拥护。五年级时,我又一次当选为中队长。直到现在,每当我遇到困难、挫折时,我的耳边就会想起老师对我说地那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

  我相信你们在与老师的接触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事例,下面大家先在小组内每人讲一个老师教育自己成长的真实事例(如果没有可以不发言),然后进行评议,每组推选两名同学参加《老师教育我成长》故事会。

  学生自愿结合成4个小组交流讨论,老师巡视。

  由课代表宣布:《老师教育我成长》故事会现在开始!

  生:王老师刚接我们班时,我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很小,王老师问我:“是害怕吗?”我点点头说:“怕答错”。从那以后,王老师下课都不回办公室休息,与我聊天。慢慢地我与王老师熟悉了,感觉特别亲近,也就不怕了,上课发言声音特别响亮。

  生: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在体育课上,没按老师规定的地方打排球,不小心把校办厂的玻璃打破了,心里怕极了,体育李老师赶快跑过来和我们一起收拾碎玻璃。然后对我们几个人说:“放学后来找我”。我们几个人想:这次非请家长不可。放学后,我们几个人来到体育组,李老师说:“跟我走。”我们几个跟李老师来到玻璃店,李老师花钱买了玻璃又带我们回到学校把玻璃安好,还给我们讲了不遵守秩序的严重后果,我们几个人看李老师吃力地安装玻璃的样子,别提有多后悔了。

  生:有一次,我上数学课忘记带书了,沈老师没有批评我,还把自己的书借给我。我心里很感激。从那以后,我每天晚上都认真整理书包,再没有忘记带书。

  生:有一次下雨,我没带雨伞,站在学校门口焦急地等妈妈来接我,传达室的老师看到了,把自己的雨伞借给了我。

  生:我平时学习不认真,成绩就不太好。前些天,又发高烧,连续几天没有到校上课,功课落下很多,王老师用中午休息时间到我家看我,给我补习功课,现在我病好了,一定好好听讲,不让老师操心了。

  生:我们家生活条件不好,我穿的鞋是亲戚送的'。记得,二年级春游时,我的鞋子不合适,走路总是往下掉,孟校长一路为我提鞋,还抱我走了一大段路。我真感激她!

  生:我家离学校比较远,每天都带饭在学校吃,迟老师怕我一个人在教室吃饭寂寞,经常端着自己的饭到教室陪我一起吃,有时还跟我下棋、聊天。我感觉特别快乐。

  生:我是外地转来的学生,没有学过英语,学起来很吃力,发音总是不准确,又怕同学笑话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杨老师鼓励我说:“男子汉,怕什么,你能行!”还经常给我补课,现在我的英语有了明显进步。

  3、激情导行

  师:同学们这一个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是多么感人,我们的老师用爱心、用行动哺育我们成长,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育(板书),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老师呢?

  生:我们应该尊重老师。

  生:我们应该热爱老师。

  生: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不让老师生气。

  生:我们应该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

  生:我们要听老师的话,按时完成作业。

  生:我们要向老师学习,做一个有知识,品德高尚的人。

  4、老师总结:是的,我们应该尊重老师(板书)我听了同学们的话很感动,我一定把你们对老师的深情,转达给全校的每一位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作为老师,最大的愿望就是学生健康的成长,你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会给老师带来快乐和幸福。希望你们在老师的教育下快快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学生鼓掌

  课代表宣布:《老师教育我成长》故事会到此结束!

  5、老师布置作业:

  一、阅读《在学校里工作的人们》课文

  二、实践活动:

  1、由课代表和小组长负责组建11个小组,分别采访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一年级组、二年级组、三年级组、四年级组、五年级组、六年级组、课任组、校办厂的老师们,写出调查访问计划。

  2、各组制定计划(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师巡视指导

  3、各组讨论交流

  4、课代表宣布采访方案

  三年一班调查访问方案

  时间 本周内 地点 本校 内容 了解在校工作人员工作情况

  人员安排

  第一小组 校长室 第七小组 二年级组

  第二小组 教导处 第八小组 三年级组

  第三小组 总务处 第九小组 四年级组

  第四小组 校办厂 第十小组 五年级组

  第五小组 科任组 第十一小组 六年级组

  第六小组 一年级组

  5、老师提出活动要求:遵守采访时间,讲礼貌,认真观察、详细了解在学校里从事不同工作的人们的工作情况,并做好记录。下节课分组汇报。

  板书设计

  老师教育 尊 重 学 生 的 成 长 离 不 开

  我成长 老 师 老 师 的 教 育

  总结反思: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师授生学,优秀生唱主角,中间生唱配角,学困生当观众,课堂气氛沉闷。采用课堂向课前延伸,能够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学生自己搜集现实中小、近、实的事例,在小组中合作交流,懂得了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劳动,激发了学生的尊师、爱师的强烈感情,在这种情感驱动下,完成自我导行。 因此教师应多在课前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受到深刻教育。

【老师 】相关文章:

老师 01-10

老师 01-16

《人类的“老师”》 03-09

我的老师 04-09

《我的老师》 03-25

老师您好 12-23

老师线上 04-14

老师工作 04-15

出色的老师 04-16

老师您好 02-2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