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位数减法 推荐度:
- 多位数减法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多位数的减法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 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 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多位数的减法 ,欢迎阅读与收藏。
多位数的减法 1
成功之处:
创设生活情境,以学生喜欢的动画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视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与算法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不足之处:
在本节课,十位上的计算过程是学生最难掌握的,而个位和百位上的计算方法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也懂得迁移过来,可是十位的计算方法就是第一次碰到,因为十位扮演了“借”与“被借”两个角色,学生很容易忽略期中的.一个角色。再教设计:让学生多次说十位的计算过程。
多位数的减法 2
本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加减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以计算器计算,加减法计算的一些基本算理问题,教学中的主要感受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方面:计算部分除进行了大面积计算外,结合了大树的口算和估算,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口算能力和估算意识,并实出了加减法3个主要内容:一是联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二是联系实际问题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三是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算式间各部分的.关系,并会用这种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方面:在加法运算律中,实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探索和总结,二是突出了加法运算律在计算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另外,教材还安排了数与数特殊性质的简便计算,一方面可以扩宽学生简便计算的思路,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简便计算机巧,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多位数的减法 3
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这一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会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很自然的进行了知识迁移。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解决小数连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每步计算的'意义。
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小数连加和加减混合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选择灵活的方法解决小数连加、连减计算的问题,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教学前,我设计前置性任务:星期天,妈妈给小明买了一个书包38.5元,一双运动鞋27.5元,妈妈付了100元,应找回多少元?让学生自己试着解答,然后交流不同的算法,并汇报,然后总结算法。并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例3以练习的形式出示,学生列了三个算式,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计算。在批改过程中发现学生掌握了运算顺序,只是个别计算马虎,出现错误。
通过这节课,给了我深深地感触,那就是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仔细认真,我们才能将良好的教学效果呈现给我们的学生,将教学进行到底!
多位数的减法 4
多位数的减法在二年级下册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单元,所以再讲完这个单元之后我有着重复习了这个单元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向两、三位数的加法迁移,因此在笔算两位数加法时,采用了让学生自己尝试并交流的方式。两、三位数的`加法与两位数的加法相比,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也有发展和提高的方面,所以又在反馈交流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引起学生对“发展和提高方面”的重视。这样既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了创新意识,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又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加法技能的掌握。
笔算加法是有法则的。但计算法则不是对学生作的规定,而是学生对计算方法、要领的理解与把握。在学生探索出加法笔算方法并做了练习之后,安排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交流总结加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领悟用竖式计算时,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合理性,以及哪一位上相加满10要向前一位进1的必要性,从较为抽象的层面上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思维发展。
多位数的减法 5
今天,我讲了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这节课,因为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加减混合运算,应该很自然的会将知识迁移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去。课前的复习我准备了几道小数加减法口算,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回忆起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因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解决小数连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每步计算的意义。内容相对较为简单,好理解,易接受。于是我整合了教材内容,做了大胆的取舍,并没有按部就班的讲教材,而是选择让学生自己解决,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我放在让学生经历小数连加和加减混合计算方法的过程上,体验算法的多样化。通过让学生自主看书学习,在学生了解例题的信息后,我利用提问,明晰了这道题的来龙去脉,然后,让学生在回答我的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各种算法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最后观察三个算式后,得到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这一点上我觉得处理的还不错,问题出示以后,我没有急着去总结,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在观察之后,学生自己得出了结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以前学过的整数运算顺序是一样,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总结,而我一直处于引导、合作的地位,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主体性,也体现了新课标中所倡导教师的主导性,最后通过练习让孩子顺利的掌握了新知。
整个教学过程完成后,学生对我说,好简单。从学生的反馈中,我清楚的知道,学生是彻底的明白学会了本节课的内容。
本节知识点班上绝大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技巧,并为后面的简便运算打下了基础。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意识到,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已经开始形成,如果有适合学生自学的课程,那么,我以后会继续放手,让学生自学的,这样可以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同时更多的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的课,看似老师说的少,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很不错。
多位数的减法 6
本节课是一节平常的计算课。如何在平常的计算课中让学生快乐而有效地学习?如何在平常的计算课中让学生的思维获得发展?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有如下体会:
一、适当的复习铺垫有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传统教学中的复习铺垫在计算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复习铺垫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再现或再认等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旧知,另一方面是为新知学习分散难点。本课的新知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不进位),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中存在着相关旧知,通过适当的复习和铺垫,能够发挥这些已有旧知的支撑作用,促进新知的生长,这也体现了教学要符合学生的数学现实的基本原则。
二、合理的学习层次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是一门讲求逻辑和层次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合理的层次,能让学生循序渐进,逐步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并在不同层次的学习中发展思维能力。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主要结合:小棒操作→计数器拨珠→抽象计算这三个环节,从而让学生经历由具体操作、自主探索到比较归纳掌握算法这样的层次。在课堂学习时学生都能循着感知→理解→掌握→应用的心理规律开展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得到有效的发展。
三、教具的合理选用帮助学生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经验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直观教学方法是容易得到理解和认可的;在由具体形象向经验抽象逻辑过渡的阶段,学生仍然要借助具体实物,从直观思维引发经验抽象思维。教学的前测表明学生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都会做,但问学生是怎么算出来的,有一大半的学生说不出来,即使说也说不明白。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通过学具使学生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渡。当然计算课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学具上,而是深层次算理的理解。教学中安排了小棒验证和计数器验证,从低层次(小棒的操作)过渡到高层次(计数器的`操作)过渡到深层次(算理),这三个层次是密切联系的,逐步过渡深化的。
四、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一堂课下来后我感觉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教学情境的设计要做到位,不能仅仅就是“拿来”。这节课我选用了教材中发新书的情境,虽然学生对这个情境不陌生,但它却存在着清晰度不够,离学生现在的学习时间也很长这样的局限。因此教学时费时较多。对此我感受到:教材上的情境是专家老师们精心选取的,他们在选材上能关注学生的认知。同样教材是教学的“范本”,但不是“孤本”。可能同样的情境,一些地方的学生很感兴趣,而另一些地方的学生则不然。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地对教材上的情境做适当地改动,或者是如于科长所说的深加工,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只有重视学生已有的认知,高效才能落到实处。虽然我对学生前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在教学中考虑到了,但放手的力度不够,如果让学生先来通过说算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操作理解算理会更好。像35+3=38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先算5和3相加,再算30和8相加。在引导学生知授化时,我可以让学生汇报并提出:如何让自己说的更清楚些呢?这时产生对学具的需求,从而摆小棒、拨计数器顺势产生。学生有了一种内在需要,明白为什么要学习的时候,才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有效学习。
多位数的减法 7
这堂课的一个特点,是努力反映学生身边的数学。教师用旅游的情境引出多位数的加法,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教师出示里程图,形象地创设情境,注重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还注意了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在学生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组内和全班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当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时,教师也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
这些做法都是很好的。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个部分。本课在使计算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和进行交流等方面都作了可贵的努力。
这一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学生的活动面还不够广,可以进一步研究如何有效地安排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位数的减法 8
华应龙老师的课堂可以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多位数减法练习课》,从记密码引入,爸爸跟儿子玩游戏,做完这个游戏,即使把密码忘记了,也能很快地把这个密码找到。富有吸引力的开场白使学生神往!
继而学生用三个不同的数字组成最大和最小的三位数进行相减,结果多次是495,有的`学生回头一看得数就不再减了,发现了奥秘所在。教师小结:千金难买回头看!学生在游戏中加强了多位数减多位数的练习,而且体验到了数学的美!再者,华老师那爽朗的、憨厚的笑声不但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也拉近了听课老师的心,原来课堂上、特别是如此大规模的课堂上的笑声是如此重要。这笑声宽人心,使大家轻松地渡过了这难忘的一节课。
“千金难买回头看”,这仅此数学上的知识吗?仅限探究数学的黑洞吗?不!它更是我们生活中的哲理,凡事都需这样,回头看看,心便释然!
多位数的减法 9
本月的教学内容之一是用计算器计算多位数减法,其中分为两个部分来上:多位数的退位减法和多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多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竖式计算,A层的学生可以独立完成,B层的学生需要借助计算器和教师的言语辅助,才可以完成多位数的不退位减法,C层的学生可以认读数字。其中,在读竖式计算的式子的时候,我发现B层的学生对于多位数的读法并没有掌握,221,B层学生读成2、2、1或者是2、21;22、1,我开始反思自己,他们之前千以内的读法还没有掌握的很好,这一块的内容还需要巩固加强。
我先上的多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出示式子“413-313=”B层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基本上,没有一个B层学生是可以很利索的计算出结果。用计算器摁“413-”是完全可以的,但是“313”,就不会摁了,只摁了“31”,或者是“-”没摁上、计算结果计算错误的,答案出现了负号“-”,这样的状况在两位数相加减的时候是没有出现过的。只能让学生看着黑板上的式子一个一个的摁,写了什么就摁什么,经过几次反反复复的练习,B层学生现在对于使用计算器计算多位数不退位减法基本没有太大的问题,结果是计算对的。A层的学生情况好一点,但是也有不太好的现象,式子“358-218=”,A层有学生用218-358,计算器上面显示“-140”,虽然学生不知道“-”是什么,但是“140”他们看得懂,就觉得自己是做对的。这里我应该反思一下自己,应该告诉他们“-”这个符号是负号,有这个符号的出现就表示自己计算错误了,而不是直接跟他们说错了,重新算一遍。这个问题,我在下次课的时候一定要着重强调,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两个数字相加减的'时候,有的学生的式子算出来的答案就是带有“-”的,但是他们没有把负号抄上去,只抄了数字。
但是,同时,一次的练习让我也知道了班里面还是存在着不会比大小的情况,9和5哪个大,他们分不清,如果分不清谁大谁小,那多位数的退位减法就没有办法上了。计算器可以帮助他们计算,不管是退位减法还是不退位减法,但是我还是想要给他们丰富一点内容,让他们学会多位数的竖式计算。
多位数的减法 10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以后学习多位数笔算加减法奠定基础,构建计算方法。这是一堂计算教学课,传统数学教学上计算和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计算课往往只追求计算的熟练程度和准确率,算法单一,形式枯燥,只注重技能训练。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更多的.把学习的空间、时间、主动权交换给学生,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孩子乐学、爱学。
根据数学标准的理念,为让计算不再枯燥,我力求在教学中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有趣的情境,提出生活中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出示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教学生活化,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在学生了解图意之后,我让学生自己根据图意提出问题。
2、提供学习空间,自主探究中的计算。
在教学算法时,我先引导孩子回忆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然后再提出猜想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是不是也一样呢。接着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在讨论中经历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过程,理解算法,构建方法,完善思路,升华想法,真正掌握算法,内化算理。
3、设计层次练习,学以致用。
练习要有层次性,练习的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要有一定的坡度。多层训练有利于暴露差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实现这一想法,我设计了闯关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数学上得到不同的收获。
【多位数的减法 】相关文章:
多位数减法 01-19
多位数减法 15篇01-19
减法的 02-09
退位减法 02-27
9的减法的 01-20
《5以内的减法》 03-04
《小数的加法与减法》 11-02
5以内减法 10-05
分数加法减法 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