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馆》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图书馆》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 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来参考自己需要的 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图书馆》 ,欢迎阅读与收藏。
《图书馆》 1
这节课我执教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的第一节课《图书馆》。《图书馆》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实际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学生借助情境图,提出“《童话世界》和《丛林世界》共有多少本?”的问题,并列出算式“28+4”之后,首先让学生摆进行小棒操作,并用算式记录操作的过程。有的孩子先把8根和4根合起来,得到1捆零2根,再和原来的2捆合起来,共有3捆零2根,也就是32根。即:8+4=12,20+12=32;而有的孩子则把4分成2和2,28根先和2根合起来是30根,也就是3捆,再加上2根就是32根,即:28+2=30,30+2=32。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经历了10根捆成1捆的过程,所以对“满十进一”有了初步的体会,为下一步的竖式计算的算理理解埋下了伏笔。
在学生摆完小棒,理解口算方法之后,请学生拨计数器。重点解决个位相加满十了怎么办?让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个位原来有8个珠子再加2个珠子就是10个珠子,因为10个一是1个十,所以要将个位的10个珠子拿掉换成十位上的一个珠子,个位再加上2个珠子,得到结果是32个珠子,还有的小朋友发现个位原有8个珠子再加上4个共有12个,“满十”个了,要将个位上的'10个珠子拿掉,换成十位上的一个珠子,因而结果也是32。这样在“拨计数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将个位的十个珠子换成十位上的一个珠子的过程,进一步深化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
二、发散思维,鼓励算法多样化。
在这节课中,我在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方面进行一些大胆的、有益的尝试。“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教学中,我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同桌两人交流列出的算式,引导学生先思考自己的解决方法,再四人小组交流彼此的方法。给学生大约3、4分钟的时间探索、交流。汇报时,学生出现了五种方法,我并没有满足于各种方法表面上的罗列,而是问大家:“对于28+4这首题来说,你更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这些方法中谁和谁比较接近?”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同时,学生在进一步的观察比较中,学生发现了这五种方法之间有着共性的相互联系,使学生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进行了概括和提升,进一步理解了算理。
三、练习设计有梯度,富有趣味性。
练习的设计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的练习不仅有梯度,还有一定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把常规的口算练习变成了“摘桃子”游戏,并根据学生的易错点设计了“森林医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同时,在教学中也自感到有些地方不尽如意,需要改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个别孩子出现个位相加后不向十位“进1”,或计算十位时忘记加进位1的现象。
2.感觉对学生放手不太够,学生回答问题时有点着急,如果时间充分,可以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把想表达的意思说完整,平时还要多加训练。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力争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成为学生喜爱的好老师!
《图书馆》 2
小小图书馆
1、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有机整合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把小组中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更好地解决问题。本节课的[情景一]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使他们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进行交流,完成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思维方式的'有效整合过程,达到了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2、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激励“再创造”
爱因斯坦说的好:“在一切方法的背后,如果没有一种生气勃勃的精神,它们到头来,不过是笨拙的工具。”这里的精神,就是方法的本质认识──数学思想。我在[情景二] 中设计了富有挑战性的情境问题,让学生用四个数列出减法算式,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并解决问题。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想出了多种列算式的方法,比如用比较大小、排列组合等行之有效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着实让我和听课的老师们为之一振。由此可见,数学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数学的创造,首先是数学思想的突破!
3、延伸应用,活化数学课堂
数学知识是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产生的,也是为人们的生活实践服务的,实践应用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归宿。我在[情景三]中将本课知识的
学习融入到充满生活情趣的“购物”环节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求解生活问题的钥匙,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又一次的合作交流活动中提高了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把学生的学习活动推向了高潮。
《图书馆》 3
两位数退位减法是个本单元教学的难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教学时,我注重采用去图书馆读书的完整情境,体现数学同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得有趣,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同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都积极引导和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引导学生耐心倾听、提出问题,协助学生从单项交流迈向多项交流,同时擦出新的交流火花。而且能够注重学生的收获,但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利用积极的评价手段,使不同的学生都能通过适合其思维特点的途径展示自己,发展自己。让学生成为创设情境的一分子,引起学生足够的兴趣与注意参与活动的欲望。 我注重语言习惯的培养。继续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限制提问范围,因为要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单只是让学生面对情境提出问题,更深入的是在活动中进行质疑、交流,如此限制提问范围,避免偏离主题的现象,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来保证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的前提是必须经过独立思考,即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应该有独立思考意识。“谁能再讲一讲,请你的合作伙伴再给小朋友们讲一讲好吗”,这样邀请其他同学重复方法的过程,既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倾听的能力,同时使他们的见解能够被班内更多的成员理解并表述出来。教师提出的问题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基础之上,也在对学生提问题。提出“为什么十位上从3变成了2”,而这正是退位减法的关键,此时此刻它已经变成学生内心渴望解决的一个问题,一种发自内心的需求。教师从汇报开始多次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
正确的评价,学生之间就很容易公开、真诚地对他人表达欣赏之情。
在练习的过程中,每种书打开后是不同的练习题,学生在这种情境下完成练习既新鲜又兴奋还很认真。这样安排让小小图书馆的主情境更加完整。最后让学生通过反思自己和同伴学习的情况,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和分享学习的乐趣。
但是,在教学当中,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将不同方法进行梳理、归类,这将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使学生对知识的系统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图书馆》 4
小学数学 ,随着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我们对计算教学课有了更多地了解和认识。
1、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本节课针我把教材中小小图书馆中的情境图进行了改动:“学校的图书馆又向我们开放,然后一起又去图书馆借书看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2、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我让学生通过操作、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在讲解退位减的方法时,通过学生摆一摆小棒,拨一拨珠子,用嘴巴说一说,再用本子算一算这些活动,探索减7的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3、提倡算法多样化,最优化。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自主探索,在体验多种方法的基础上优化选出最佳方法。本堂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会算退位减法,更重要的是在体验的过程中悟出口算和笔算这两种最优化计算方法。
4、让练习变得生动有趣。到图书馆借出三本书,每种书打开后是不同的练习题,这样安排让小小图书馆的主情境更加完整。
有待提高之处:
1、在教学中我对课堂时间的调控和分配能力还差些。
《图书馆》 5
《图书馆里的小镜头》这篇课文,构思巧妙,语言富于变化。不同类型的人,不同的人物形象在作者寥寥数语间变得立体起来。今天上完这篇课文以后,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在自主阅读中理解。由于这篇文章在内容上比较浅显,因此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相对比较得心应手的,“人们喜爱读书”这一主题早早地在初读文章的时候,学生就能归纳出来。因此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在学生交流感想的时候,我设计了课文间横向联系的环节,复习回顾了《读书再读书》一文中对于读书益处进行归纳的5句句子,学生在用这5句句子谈自己感悟的时候,确实收到了一呼百应的效果,从已经习得的知识引出今天的所得,学生也学会了迁移和运用。
二、在比较推敲中感悟。文章中重点理解的长句,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但是这句长句究竟是怎样写的,对于学生而言是个难点,在两句句子的比较中,学生逐点推敲,层层剖析。在比较中,学生能自己通过细微的差别找到语言推敲的.魅力。动词运用的精当,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整个句子一气呵成,无一多余之词。而选材的精当更是让学生感叹,难怪有的学生提出,这句描写发型的句子,省略号的部分再要写下去简直太困难了!于是,这份精当、巧妙令学生领略到了文章作者语言的驾驭能力是如此的娴熟,是如此的高超、无与伦比。
三、在设疑解难中发现。由于第5小节这样的细节描写在以往的课文中并不陌生,因此在这里,我设计让学生读课文做做动作,然后看看这一小节中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加以讨论。学生们的问题集中在“伏案疾书”、“铰刘海”、“贪婪地扫着”这几个动作细节上,我就指导学生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用做动作的方法理解“伏案疾书”的动作,用展开想象的方法走进姑娘的内心世界,以此来体会人们对知识的那份忘我、痴迷、陶醉。在这一小节中,我还引导学生个体学习、自主参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一小节人物描写时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兴致极高,这一设计比单纯找动词逐一品析效果好许多。
《图书馆》 6
《去图书馆》这一课整合了原来二年级上册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的内容,用“去图书馆”的生活情境代替了原来直接呈现路线图的数学情境,增加了“画出笑笑所走的路线”的问题,由显示情境抽象成路线图的过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学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掌握描述方向、距离来确定位置的方法。
1.引发需求,激发学生热情
本节课创设简单的奖励糖果的课前活动环节,学生介绍从位置到拿糖果的路线图,借助学生平面图和现实生活中确定东南西北的方法,回顾了前面学过的.方向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此外,通过老师根据学生前面介绍拿糖果的路线再走一次,并故意在不同的位置停下来,让孩子们感受就这样介绍的话,别人并不清楚实际路线怎么走,引发学习本节课的需要。
2.规范语言,清晰描述路线
在学生认识、了解笑笑家到图书馆的地图的信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上台指一指,说一说,从学生的“向西走500米,再向北走250米,最后向西走700米”,有的学生觉得在看图的基础上,这样说是可以说清楚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并没有明确的距离,需要注意转弯的地方,引发学生讨论介绍路线时,需要注意的内容,感受介绍路线中方向、距离和拐弯地方的重要性,在这个基础上,出示“笑笑向 (方向)走 (距离)到 (转弯的地方)。”的语句描述路线,更为清晰,也更让别人听懂。
3.学会绘制,方便介绍路线
在前面学生口头表达路线的基础上,引发学生对于多个路线,绘制更易于别人记住,需要画出什么?怎么画?在学生的绘制上进行讲解,在讨论中,明白路线该怎么样去画。本来在回来的路线上,是让学生选择一条路进行绘画,这样学生不仅仅对于画图有了再一次的实践,也更深入的去感受技能。由于前面的教学用了时间较多,在这个地方改为学生介绍,有点草草收场的感觉。在下次的教学中,需要机遇学生再一次尝试的机会。
4.多样路线,整合练习内容
学生对于前面两种路线的描述和绘制都是基于正东南西北方向,为了整合练习的内容,给本节课的新课教学中增添了西北方向这一条路,在教学中学生对于这条路的学习难度比较小,明白如何判断方向。为了增加环节的意义,增添了选路的环节,更好的结合教学,增添现实应用。对于353米的选择,是通过45°角斜边计算出来的,比较科学的长度。
5.往返相比,感受变与不变
本节课的教学中,需要渗透学生路线介绍中变与不变的思想,因而设置本环节,也在前面的介绍中有渗透,什么变了?怎么变得?什么没变?在观察和描述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在本次课的教学中,教学时间把握不足,也使得课的后面上得比较仓促。
其次是在语言的组织上,也出现随口而出,并没有认真的去探索过渡语言,过渡有些别扭,跨度大。
《图书馆》 7
《小小图书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的内容,主要是三位数减法的笔算方法及验算方法。从教学内容的容量和学生实际的学习水平出发,二年数学组将这部分知识分为3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教学“三位数一次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第二课时教学“验算的方法”,第三课时教学“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这篇教学设计是针对第一课时的内容进行安排设计的。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做了如下处理: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问题中感受用竖式计算的准确性,进而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为了让学生理解“退一当十”的道理,我们精选了两道例题,一道是“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一”,一道是“十位上不够减从百位上退 1”。在教学中我们还追加了一个数学问题:“当百位上不够减了,应该怎样做?”将知识迁移到“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十。”从教学的效果看,学生对“退一当十”的道理理解得非常透彻。这为后继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图书馆》 8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方向和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描述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好方法。
3、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找准观测点,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向全班同学说说自己知道的方向相关知识,通过回忆以前所学基本方向知识,区分平面图上的方向和现实生活中的方向。
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投影出示数学书61页主题图,先观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揭示这节课学习内容。
二、探索新知
1.观察并探索,引发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深入的探究,以小组为单位有序汇报。(笑笑从家去图书馆,怎样说清楚她要走的路线?)
2.亲自实践
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出要确定的物体的具体位置必须要知道方向和距离。老师启发引导,鼓励学生绘制路线图,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借助质疑,深入研究
如果反过来从图书馆到笑笑家,该怎么走呢?为什么这次描述和笑笑从家到图书馆不一样呢?老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只是方向改变,两者间的距离并未发生改变。
4、归纳概括
怎样描述一个物体的.具体位置,在描述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归纳,师小结。
三、及时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62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试做后交流
2、课本62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试做后选取正确和错误的展示,通过对比,明确错误原因。
3、课本62页练一练第3题
独立完成后小组互批,互疑,互改,互讲。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在生活中应用这部分知识时有哪些需要提示大家的?
3、对自己课中的表现做一个评价。
板书设计:
去图书馆
观测点 方向 距离
:
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但也有几位学生由于基础差等原因,对本课目标掌握不够熟练,不能正确运用方位词、距离等来表述行走的路线,尤其是在表述东南、西北等方向时,判断不准。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个别辅导,巩固练习。
《图书馆》 9
《图书馆》一课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了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就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来说,它是20以内数的加法和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进一步扩展,也是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探索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因为学生前期有学习经验,所以本课的教学我就尝试着大胆放手让他们经历一个独立思考、同伴讲解、全班交流的过程。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学中,对学生能直接完成的,我大胆放手让他们自己动手完成。而将大量的时间放在重点知识上,让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讨论,合作等方法自己去解决难点,从而使学生掌握重点。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的成功在于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而且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而且最关键的是满足了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各种需求。下面就具体说说我在理解算理方面的几点心得。
1、在小棒操作中感知“满十进一”的算理。
在学生借助情境图,提出“《童话世界》和《丛林世界》共有多少本?”的问题,并列出算式28+4之后,首先让学生进行小棒操作,并用算式记录操作的过程。有的孩子先把8根和4根合起来,得到1捆又2根,再和原来的2捆合起来,共有3捆又2根,也就是32根。即:8+4=12;20+12=32。而有的孩子则把4分成2和2,28根先和2根合起来就是3捆,再加上2根就是32根,即:28+2=30;30+2=32。在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经历了10根捆成1捆的过程,所以对满十进一有了初步的体会,为下一步的竖式计算的算理理解打下了伏笔。
2、在拨计数器中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
在学生摆完小棒,理解口算方法之后,请学生拨计数器。重点解决个位相加满十了怎么办?让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个位原来有8个珠子再加2个珠子就是10个珠子,因为10个一是1个十,所以要将个位的10个珠子拿掉换成十位上的一个珠子,个位再加上2个珠子,得到结果是32。还有的小朋友发现个位原有8个珠子再加上4个共有12个,满十个了,要将个位上的10珠子拿掉,换成十位上的一个珠子,因而结果也是32。这样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将个位的十个珠子换成十位上的一个珠子的过程,进一步深化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
3、在沟通联系中强化“满十进一”的算理
在让学生动手操作,对“满十进一”有了相当的理解之后,请孩子们列竖式计算。在这一环节还注意将前两项动手操作的活动与竖式计算紧密结合起来。在交流竖式计算的方法时,以“为什么8和4要对齐?这是拨计数器的哪一步?”“8+4满十了怎么办?怎么做不会忘了进一?”“十位变成了几?这个过程是前面两项操作的哪一步?”“当你看到竖式上的“进一”你想到了什么?”等问题来沟通操作与竖式计算的联系,让学生真正理解“相同数位对齐,满十进一”的道理。
虽然整节课非常重视学生对“满十进一”算理的理解,使学生在竖式计算时都能较得心应手,正确率较高。但由于考虑这一节是进位加法的起始课,所以不敢一开始就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探究,而是一种方法接一种方法逐一进行,导致时间花费的较多,占用了练习的时间,因此如何做到即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又让课堂有学生练习的空间是我下一阶段要研究的问题。
《图书馆》 10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61页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第一课时《去图书馆》。
教学目标:
1.掌握描述路线图的方法,能准确地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2.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理解方向、距离、转弯的地方三个要素是描述路线的关键。
3.在对比学习的过程中,知道描述往返路线时距离不变,方向相反,转弯地方的次序也反了。
4.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准确地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图。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往返路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装有不同“宝贝”的四个盒子。
2. 学生准备:尺子、铅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播放视频,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2.复习平面图上的`方向和现实中的方向。
3.导入新知。(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探究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1)课件出示笑笑从家到图书馆行走的路线示意图。
引导:怎样说清楚笑笑要走的路线?淘气、机灵狗、笑笑给出了怎样的提示?
学生反馈,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先看朝哪个方向走,每一段走多远,在哪里转弯。
(2)启发:从教材的提示上看,要描述行走的路线,必须抓住哪几个要素?
板书:
笑笑笑向 (方向)走米(距离)到(转弯地方)。
(3)学生动手画路线图,边画边在小组内模仿例句说一说。
(4)小结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
先画一画,再找出方向、距离、转弯的地方。
2.探究、比较、描述往返路线。
(1)指一指。
指名学生在课件上指一指笑笑从图书馆回家怎么走。
(2)说一说。
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笑笑从图书馆回家的路线。
(3)比一比。
指名学生分别说一说往返路线,引导学生比较方向、距离、转弯的地方三个要素哪些没变?哪些变了?是如何变化的?
(4)小结:描述返程路线时,距离没变,方向相反,转弯地方的次序也反了。
三、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2页“练一练”第1题。
引导学生先说一说再独立填空。(引导时适时板书八个方向。)
2.完成教材第62页“练一练”第2题。
要求学生仿照第1题填空的形式,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反馈汇报。其中科技馆到光明路、商场到天文馆、幸福路到动物园的方向需要重点指导。
3.完成教材第62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辨认教室内方向,并描述简单的路线。)
游戏:快乐寻宝
1. 课件出示并明确游戏规则。
2. 师生参与游戏。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会了什么?(出示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进行总结。
2. 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第62页“练一练”第4题。
3.肯定学生课堂表现,歌曲《加油歌》鼓励学生。
板书设计:
五、方向与位置
1.去图书馆
笑笑笑向 (方向)走 米(距离)到(转弯地方)。 返程路线相反 不变 次序反了
《图书馆》 11
《图书馆》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的第一节内容。教材通过“图书馆”这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引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也为以后的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奠定坚实的基础。反思整节课,感受颇深。
一、面对学生,如何施教。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活跃,表现欲强,有一定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同学基础好,习惯好,有的甚至不用教就会了,因为他们曾经学过珠心算;而有的学生口算慢,需要借助直观(如数小棒、拨计数器、数指拇等)。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怎么教?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二、算法多样化,张显孩子个性,展示学生风采。
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让每个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让其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学中,我们让孩子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尊重了每一个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独立思考、同伴讲解,全班交流的过程。在多种方法依次出现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最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这些方法中谁和谁比较接近,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方法,发现它们有没有共同的地方。充分地让学生说,并与前面学的不进位加法进行比较,找出异同。这样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原有知识,让学生在原知识的基础上,自我建构,在合作中,展示彼此的思考,使学生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又加深了一层,达到优化认知结构的目的。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教学内容。
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及其思考的方向,引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学生通过复习旧知,在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索算法、解决问题。教学过程的每一步都是学生在老师引领下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完成的。教育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分享师生各自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的过程。分享意味着教师更多的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平等的.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教师要走进儿童的世界,学会从儿童的眼光看世界,分享孩子们的喜怒哀乐,欣赏孩子们的“闪光”之处,从孩子们的单纯中获得满足、愉悦和快乐。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寻找真理。相互提供支持、启迪灵感、共享智慧;勇敢地承认自己的过失、错误和不足,让学生看到老师的坦诚,并以此为榜样,拉近师生距离,使自己成为一个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但是本节课还是存在了一些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比如在与学生交流18+4=的四种算法,在竖式计算这种方法上,作为本节课的重点,不够突出,“满十进一”这一个知识点应该给学生多一些的发挥空间。对于细节上尚有些欠缺,不够大胆,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学。另外,其中有位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三种书一共有多少本?在当时处理的不够妥当,把之布置为作业有些不妥,可以告诉学生把问题放在问题银行,后面解决。不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好像置之不理,也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我认为教学是在实践中不断进步,只有把自己当做学生,不断地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成为新时代的教师!
【《图书馆》 】相关文章:
《图书馆》 15篇01-12
语言 12-07
关于 的反思05-24
《学会反思》 09-10
教学的反思05-17
比的 08-29
经典 10-22
美术教学 04-07
物理教学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