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10以内加减法复习课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在写 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优秀的 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0以内加减法复习课 ,欢迎大家分享。
10以内加减法复习课 1
本单元主要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的笔算加减法(不进位加、进位加、不退位减、退位减),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和解决问题。
从以上内容上看,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把10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掌握熟练了,这里的学习应该不成问题,实际上孩子的计算,不但速度慢,而且错误率非常高,特别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进位,不退位和退位,个别孩子的计算不是把加法看成减法,就是不该进位的进位,不该退位的退位,怎么办?我思考再三,设计了一节这样的练习课,效果不错。
首先,我设计了任务一:让学生整理本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会很快的回答如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不退位减、退位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解决问题等知识。但是缺乏逻辑性与顺序性。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学习顺序去回忆和复习,在此基础上学会了整理学习的方法。
其次,我设计了任务二:分别列出一道不进位加、进位加、不退位减、退位减。由本单元最基础的计算让学生去分辨什么情况下进位,什么情况下退位,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比较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任务三: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解决问题。让学生计算以后总结笔算顺序,带小括
号的式子的计算法则。任务三中的解决问题是个难点,由于低年级孩子的理解能力还不是很高,在做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因此不知道什么情况下该是加法,什么情况下是减法。因此,我指导学生,要解决什么问题,就要在题中去找跟这个题有关的条件。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做对,弱势学生我要求加强练习,多区别题中的多和少来补充不足。
为了提高做题的效率,我设计了达标检测,包括本单元的各种题型,还穿插一些趣味性的练习,竞争性练习,拓展性练习,同样可以调动它们学习的`主动性和探求欲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能让学生更好的区别不同的题型适用不同的做题方法。
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是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整理和提炼,使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相对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二是配合整理已学知识,提高学生计算、归纳总结等能力。教学时突出知识的整理,让学生经历分类整理、归纳总结的过程。希望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同时提高计算能力、分类整理能力。
10以内加减法复习课 2
:
纵观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全体学生快乐的参与了学习活动,很好的复习了所学的内容。细细品味每一个教学环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感想:
1、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设计了一个故事贯串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故事中轻松的复习了所学的知识,并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热情,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2、问题情景动画化,便于学生理解。根据情景图正确列式计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我用课前准备的图片将问题情景逐个转化成现实情境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加减法的含义,从而教学难点也就不攻自破。小小的图片准备起来即简单还能带来如此好的教学效果,这不得不使我重新审视它的作用。
3、数学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新课标提出“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课堂中我努力激发学生主动的到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我思考的问题:
1、如何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如今特别提倡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而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这个要求似乎有点高,如果处理不当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在本节课我较少地安排了小组合作。如何培养低年级的小组合作是我今后应该探索的问题。
2、如何培养学生解决特殊的加减法问题。在本节课中虽然我有意的渗透了特殊的加减法问题,可是根据学生做的练习题发现效果并不理想,从而发现这是一个新的教学难点,如果从数量关系下手,加强练习或许会收到教好的教学效果。
10以内加减法复习课 3
复习是对本单元知识内容的回顾与巩固,目的:一、是对本单元知识内容进行整理好提炼,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对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二、是通过整理已学知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归纳能力。下面我对《100以内在加减法的复习与整理》谈谈自己对这一课的反思。我把这一课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整理分类,知识梳理。第二部分查缺补漏,细找原因。第三部分反馈练习,分层提高。
一、整理分类,知识梳理
复习课不同于其他类型数学课的本质属性,在课上应给予充分体现。对没有多少复习经验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让其经历知识的整理过程,无异于要一次学习和体验的过程,面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可能形成模仿的根基。本课学习想要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相对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我没有采取教师直接给予的方法面根据一年级孩子年龄小学习经验不足的特点,采用了折中的处理方法——模仿整理。具体的我是这样做的:第一引导学生对加法进行整理分类,首先呈现几道加法计算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类。在这一环节注重倾听学生的想法,努力抓学生课堂上的生成点,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整理加法图式。由于一开始自己紧张,一些引导词不大恰当,学生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导致在这一环节花费的时间比较多。第二、让学生尝试整理减法算式。在黑板上已经呈现了加法的知识梳理图式,相当于给学生模仿的支点,学生自行整理减法时,就能作出正确的迁移,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在整理这部分时,部分学生能很快的'根据加法的知识梳理图式整理出减法的图式。
二、查缺补漏,细找原因
我把查缺补漏这一环节是复习整理的一个重点,我觉得错误是最好的资源,所以平时注意收集和整理学生作业当中的典型错误。从错例到纠正之间还有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提炼错误的原因,出示的算式大部分是计算方法错误引起的还有是粗心引起的错误,只有找到错误的原因,才能让错题真正成为有用的教学资源。这一过程对优秀学生起温故作用,对后进生起警戒作用。我注重让学生多次复述计算过程,强化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这两个重点的正确计算方法。
三、反馈练习,分层提高
考虑到要面向全体所以在设计练习时想到有浅入深,先设计几道基础练习,再逐一加深到变式的练习,在这一环节我也注重学生对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多次复述计算过程。
一节课下来,总体感觉教学环节还比较顺畅,就是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沉闷了点。如果能更好的利用学生的课堂生成点那就会更好。
【10以内加减法复习课 】相关文章:
《10以内加减法》 09-30
《10以内的加减法》 04-21
10以内加减法的 06-20
10以内加减法 01-18
20以内的加减法 03-25
《100以内的加减法》 06-16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03-13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06-28
《万以内数加减法估算》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