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 >《年月日》

《年月日》

时间:2023-06-13 16:55:19 我要投稿

《年月日》 (精选15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写 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怎样写 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年月日》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年月日》
(精选15篇)

《年月日》 1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对本篇文章的教学做了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在导入新课时与学生充分交流了有关年月日的信息后再进行新课的教学,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原有的基础。本课“年月日”的知识,对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不是一张白纸。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思考“你们都知道年、月、日的哪些知识?”对于学生已经知道的,教师就不必再讲,这样的安排能够帮助我们分析、研究学生的现状,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把知识蕴含于学生具体活动的经验背景之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

  2、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在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无论是研究问题的提出,信息的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都需要每个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研究。本课中,我在探索新知部分两次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探索材料(如活动一:对大月、小月的探索,我提供给孩子20xx-2009年3年的年历,供学生查阅一年中12个月的每月的天数;再如活动二:对平年、闰年的探索,我提供给学生20xx-2009年的年历中的2月份的天数)。这两个活动都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与同伴进行交流、表达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经历了完整的学习过程,获得了深刻的体验,使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组内合作、组间交流的作用,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本节课我注重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对年月日知识中的疑难问题进行探究,并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进行拓展。加强了学习过程当中的直观性和科学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教师真正成为“引导者”。在教学中,我通过学生活动中所产生的教学资源,逐渐推进教学进程。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研究解决重难点。处处体现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从中学会了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学习策略,培养了学生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师生在认知、沟通、互动中交往,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5、在全课结束时,我又送给学生一句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进行德教。

  6、不足之处:在小组合作前,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以至于汇报没有章法。我要总结经验,为以后教学长一智!

《年月日》 2

  一、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七册第44、45页上的内容。年、月、日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的。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有关知识,记住每个月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在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过程:

  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视频导入,引出课题。

  通过播放刘翔110米跨栏夺金的精彩片断,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创设了最佳情境。

  2、统计观察,发现特点。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在认识大月、小月时,我根据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学内容对全班学生进行了适当分组。每5人为一组,发给每组不同的连续4年的年历和1张统计表,让学生统计连续4年每个月的天数,并提出了小组合作的目标和要求。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探索、交流,老师只是引导和点拨,满足了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他们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很兴奋的将找到的特点汇报给大家听,这时教师给以肯定并及时总结: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这7个月都是31天,通常我们把它们叫大月,让学生给二、四、六、九、十一月取名叫小月,此外还有一个特殊月二月。这样学习,使数学被视为一种过程,而非一个既定的结果。

  3、巧用媒体,突破难点。

  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我借助多媒体,设计了1997到20xx连续8年各月天数的`图表,并将关键字用红色突出显示,我在制作课件时,设置了闪烁显示和移动效果,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把不易理解的难点展示出来。让学生较快地发现每4年中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并通过猜一猜下一个闰年是哪一年,让学生大胆猜想,培养了他们的推理能力。

  4、张弛自由,精神愉快。

  在做判断平年和闰年的练习时,要求学生灵活运用老师教给的方法去判断,通过猜猜谁会来,再一次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张弛自由,精神愉快,既紧张又轻松,既有利于活跃思维,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并且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你熟悉的年份,如“我们处于几世纪?”等等,适时进行了德育教育。

《年月日》 3

  透过这次上年月日的复习课,我有了深刻的体会,而且这次课也是作为我们组内的共同研究课,之前,很多老师都在研讨如何才能上好数学的复习课,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作为刚接触数学教学的我来说,更要虚心的学习,向他们请教了。大到一个环节,小到一句导语或者板书都十分重要。

  我在分校上课,与组内的同事也没有太多的时间讨论,只能利用每周开会的时间与他们交流,他们都十分乐意的帮忙我。由于我们组内研讨出上同课异构的研究课,对于本校的老师来说,都要用到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而唯独我那没有这些,所以就不好统一教案,我们最后商量出每个老师都不用试讲,刚好本校有剩余的一个班级,所以就让我用那个班级上,我也在充分的准备教案,板书都修改过好几次,但是临近上课时,我反倒有点不安,因为我对这个班级的学生不太了解,据说一班的孩子很好,所以我也不用担心了,但是最后因为1班有外教课,所以不能占用,那只能临时调整,上五班的课,跟着教案走下来,再加上临场的发挥,总感觉学生说不到点上,而且他们连基本的闰年什么的都不明白,我才当场给补充的这个知识点,在课上我就有点郁闷了,但是还是继续上下来了,上完后,老师们才说我抽的那些学生都是差生,但是我感觉很纳闷,差生为什么举手啊。他们说他们这个班级就这样,好学生不爱举手发言,偏偏是那些差生喜欢回答,但是这节课这几个差生肯定有收获,因为都跟着你的思路走的。

  听到这些,我才恍然大悟,在上课过程中,我看到那几个听课的老师为什么老跟那笑了,可能是因为那几个差生总是举手,我还总是叫那几个举手的人回答问题的原因吧,毕竟用别人的班级就有这样的弊端,我想用同样的教案,上我自己的班级,效果会更好,毕竟他们已经熟悉了我的'教法和语言。

  在这节课中也得到了几个肯定的地方,最为显著的就是我在讲解一个习题的过程中用到了数形结合的方式,把抽象的问题,难懂的问题转化成比较直观的容易的问题了,也能帮忙学生理解。

《年月日》 4

  《年、月、日》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及相关的知识,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对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不是一张白纸。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重视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在新课之前让学生交流“你们都知道年、月、日的哪些知识?”对于学生已经知道的,教师就不必再多讲,这样的安排能够帮助我们分析、研究学生的现状,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做到了有的放矢,把知识蕴含于学生具体活动的经验背景之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

  2、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

  本课中,我在探索新知部分两次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探索材料:如活动一:对大月、小月的探索,我提供给孩子20xx-2008年2年的年历,供学生查阅一年中12个月的每月的天数;再如活动二:对平年、闰年的探索,我提供给学生20xx-2008年的年历中的2月份的天数。这两个活动都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与同伴进行交流、表达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经历了完整的学习过程,获得了深刻的体验,使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组内合作、组间交流的作用,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攻克教学难点。

  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我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去发现、去讨论。我让他们讨论,对于平年和闰年你有些什么认识。学生经过讨论说出几几年是闰年,顺着他们的思路我又让他们去讨论闰年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被4除没有余数的是闰年,紧接着有问2100年的二月是几天,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是29天,我告诉学生2100年的二月是28天,这是什么道理呀,同学们感到很奇怪,利用这种好奇心,我告诉学生,碰到年份是整千整百数时,必须被400除没有余数,从课后的练习来看这一课的教学效果不错。可见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

《年月日》 5

  课上完后,自己的第一感觉就是整节课的思路非常清晰,教学环节没有脱轨。但是明显觉得学生上课的氛围没有调动起来。

  总结如下:

  学生已经在二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年月日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学生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这些都是教学新知的生活基础。为了让学生充分作好学习的准备,利于提前感知年、月、日,为上课作好铺垫,我课前先让学生搜集近几年的年历卡。教学重点、难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分清每个月各有多少天,了解平年与闰年的知识。

  课堂教学中根据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观察他们手中的年历。找一找:一年有几个月?哪些月份是31天?哪些月份是30天?还有特殊的'天数吗?学生边观察日历边与小组成员讨论。这一过程中,我又有新的发现:

  (1)有一部分学生边看边把自己所看到的月份天数记录下来;

  (2)还有些些学生当时就问:老师能用笔记下来吗?课后王主任也对我说:如果能制作一个表格,让学生填一填效果就更好了。想想:课堂上我应该尽量给予学生操作的机会,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学生可以亲自进行实验,体验成功和失败。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尝试探究的能力。

  因为年、月、日来源于生活并用之于生活。书上的主题图,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引入,而我在引入时并没有体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如果让学生能够联系生活找出更多的事例:爸爸、妈妈几号发工资,你记得他们的生日吗?等等课堂气氛会更活跃。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有了这节课的反思,我想: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把不足之处弥补,再重新审视教学设计把这节课堂上的更出彩!

《年月日》 6

  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索发现新知,学生尽管不是妙语连珠,知识面也不是很广,但还是体验了自主探索的乐趣,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几乎天天接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需要关注的是,不同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是有差异的,特别对于听障儿童。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应该也是非系统的,模糊的、甚至也可能有错误的理解,但是都为他们学习年、月、日打下了基础。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时,我首先安排让学生观察年历,即让聋孩子们能够很直观的观察,而且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年历中发现各月的天数。从而探索出大月、小月。

  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让学生体验研究的乐趣;面对学生现状,补偿身心缺陷,借助多种素材,形象直观地学习。

  我们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的感觉;谁缺乏这种情感,他就丧失了在心灵的神圣的颤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

  听障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直观思维能力发展要远远高于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听障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合理支配听障学生的抽象思维是课堂中学生能够进行有效学习的保证。因此,我在课堂中提供年历卡、多媒体课件等多种生动形象的素材,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在学习年月日的基础知识中,学生的眼中或手中一刻不离年历卡,通过用眼观察,动口动手数月份、天数等简单直观的动作中学习到了一年有12个月等知识;我顺着学生的思路整理板书,当提到二月的时候,有个学生说二月天数最少,我适时表扬他在观察的同时还和其它月份进行了比较,并且告诉学生观察和比较都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好方法。让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产生思维的碰撞,去深化理解知识,接着,我安排让学生记忆大小月,有的孩子像数学家一样发现了用拳头记忆的方法,可有些孩子看上去对左拳击记忆法并不是十分感兴趣,我就让孩子们自己想,讨论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帮助记忆,让孩子们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经历了再创造的过程。利用左拳记忆法和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大月和小月,让学生在的游戏的过程中轻松突破了本堂课“大月小月二月”的每月天数规律的难点。

  课堂的生命活力来源于对事件或对事实的感受和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好奇和思考,来自于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认同,来自于探究体验中的惊险和喜悦。老师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实践、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感悟、体验的过程,使教学充满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生命的活力。

  三、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宽学生的视野。

  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现实生活的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大胆地打开门窗,让现实生活的“灿烂阳光”照亮我们的数学课堂,让数学学习活动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更加贴近生活,使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是从生活中走来,在生活中发展,为生活而服务的,从而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生活现象,去解决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教师真正成为“引导者”。

  在教学中,我没有用权威性的说教,而是通过学生活动中所产生的教学资源,逐渐推进教学进程。比如:从学生畅谈自己对年、月、日的已有经验,继而观察年历片进行验证,再发表自己在观察、思考后的所得,再验证、反思,最后得出结论,我始终是作为一个“活动的组织者”平等地参与其中。师生在认知、沟通、互动中交往,在交往中缩小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地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课堂真正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爱、不愿下课的课堂,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

《年月日》 7

  《年、月、日》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及相关的知识,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利用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天天接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说出今天上课的日子,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然后让学生观察年历,结合已有的知识发现新知识。既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注重让学生自主建立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在进行《年、月、日》一课的教学设计时,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自主探究、尝试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已从预先准备年历卡上去观察和发现,然后交流自己获得的信息,教师加以引导和总结,达到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初步认识,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一开始使用20xx年的年历寻找天数,所以在观察年历,探索发现时,不少学生都忽视了自已准备的其它年份的年历,以致于不知道2月到底有多少天。我认为不能让学生形成错误的认识,让学生去观察20xx和20xx年的二月份天数。

  三、尊重独立的思维,体验探究的乐趣。

  在引导学生得出“闰年的公历年份除以4都没有余数”这一规律时,我设计了很多铺垫环节。如我设计了一张1993~20xx年各年份中二月份的天数的表格,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规律,自己发现闰年年份与4有密切关系。又出示各年份除以4的不同结果,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总结出闰年的公历年份和4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这样做虽然比直接把规律告诉学生要费时、费力,但却从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己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时,我先让学生自己探究,若探究不出时教师指导,这样能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记忆的多种多样,有拳头记忆法,形象又直观,有口诀记忆法,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在指导歌诀“7个大月心中装,7前单数,7后双时有点急躁未说清12个大月中有7个大月然后让他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忆,之后让学生交流自己记忆的巧妙方法,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并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一步巩固了大月小月,同时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存在的不足又很多:

  一、对课堂的掌控不够。我虽然设计了让学生自主探讨学习的内容,为他们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但是,我课堂上没能很好把握引导的角色,没有很好组织学生,及时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导致课堂前松后紧,是本科内容没有如期完成。

  二、在教学过程中,我缺乏激情,讲课的语气和语调没有变化。我以前听别的教师上课,他们的语言幽默,抑扬顿挫,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课过程中,没有说一些激励学生的话语,这样就没有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多看多听优秀教师的课,多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然后结合自己,多钻研教材,让自己在不断学习与反思中进步。

《年月日》 8

  认识年月日

  20xx年4月19日我有幸参加了蚌山区20xx教学改革观摩研讨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执教认识年月日一课,无论是在磨课和执教的过程中都让我思考了许多,同时也收获了许多。下面我就具体谈一谈:

  思考一:怎样让数学课堂更具有文艺性

  提到数学课堂,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单调”“乏味”这样的词语,但是提到语文课堂,人们则产生的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这样的词语,两相比较,我觉得如果让我们的数学课具有文艺性,会更加吸引学生,所以我采用层层递进的模式设计了本节课的创设情境。具体为:时间—时间单位—年月日的形成。首先我选用了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时间去哪儿了,学生会自己用“珍惜”“浪费”“成长”“收获”这些词语进行衡量,我认为这比教师用直白的语言去进行思想教育更能促动学生。其次在引导学生说出了时间单位后,通过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形成,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同时科普了天文知识。

  思考二:怎样让小组活动更有效

  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火眼金睛看年历的活动,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此活动在初步发现年月日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结合活动的内容我设计了学习单,这张学习单也是经过多番变化而来的。起初学习单是每人一张,但是出现了学生各填各的现象,于是学习单变成了四人小组一张,这样能让学生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真正的体现“合作”;接着是学习单的内容,从一开始的一

  张统计表和填空转变成两张统计表和问题,我在教材的基础上有拓展有简化,目的就是在于不给学生的活动“画圈”,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发现,深度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在活动要求中有一条是让学生用涂一涂或圈一圈的方法进行比较,有的老师会说我的这个要求不够明确,但是我在巡视时,有学生就问我“老师,我们要圈什么”,瞧,这就是我想要学生思考的,学生通过思考发现应该圈出相同的或者是不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有了提高,同时发现了关于年月日的一些知识。

  思考三:怎样增添数学课的趣味性

  为了让本节课富有童趣,增添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我开始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圈生日、找节日等,但是我总感觉这些游戏没有新意。可一次我和学生不经意的聊天,让我有了灵感,因为通过聊天我发现学生的语文书上有一首古诗《乞巧》,这首古诗讲的是七夕节,于是我想到了通过猜古诗让学生找节日的活动,这个活动无论是在红旗一小还是在铁三小学,都很受学生欢迎。这个游戏不仅增添了数学课的趣味性,同时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不经意间感受到数学真的是无处不在呢。

  收获:

  1、全面了解学生,不局限于本学科对学生的了解,而应该全

  方位,360度无死角的了解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新课标要求的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案,也只有这样高度贴近学生的教案,才能吸引学生,进

  而引发共鸣。

  2、在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探究活动,还是教师的提问,尽

  量给予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不因教师想要的答案局限学生的思考,敢于放手,不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会新知,还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3、由于我在本节课注重了学法的指导,红旗一小的学生,能

  自觉的运用统计表的方法预习下一课时平年和闰年。(另附学生的预习作业照片)

《年月日》 9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把本节教学的重点定位于: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构成的过程,透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潜力。备课时,从课的容量上来看,量确实较大,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40分钟内认识时光单位年、月、日,会计算全年天数等,存在着必须的困难。透过上这节课,我觉得本节的目标定位准确,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课堂设计落在实处。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搞笑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透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在本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观察天体运动,使他们明白年月日是怎样产生的,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并提出教学目标。在练习环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出示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我的意见,独立思考后才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使每名学生都“动”起来,从而避免有些学生“坐享其成”“人在课堂身在操场”的不思维的这样一个误区。如教学大小月的基本知识,我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当学生心里有谱之时,才下指令让他们填写统计卡,为后面的分类认知大小月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大小月之后,我安排了数学小游戏:听老师报月份,男女生分别起立。当最末老师报出2月时,搞笑的场面出现了:有的`起立又坐下,有的东张西望在观望他人的动态,学生此时耐不住了,有些面面相觑……我笑着问:大家想站又不想站的,为什么?这些正好是这节课的重点,这一刻,不正体现了学生思维的过程吗?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拳头法和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来帮忙他们记忆,这一资料本来很枯燥,但透过动手数一数和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记住这一知识点,可见这些是很有效率的教学手段,个性是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更贴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本课概念多,容易混淆,因此知识的记忆、巩固、深化还是有必须难度的,我采用的方法是,总结提炼出消化本节资料所要用到的数学方法,即:猜测观察――推理验证――得出结论,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方法性、趣味性、探究性为一体,设计了每种算法后隐藏一题,调动学生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来内化知识的拓展性练习。练习中还尽量优化了以“生活”为背景的数学资料,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带给给学生去理解去实践。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巧妙的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样,既能够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潜力。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指导还不够,探究学习时对学生的组织还做的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合理调控时光,给学生充足的时光和空间自我去发现,真正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驾驭课堂的潜力还需锻炼,对教学方法还需要摸索。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光和空间,让他们自我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今后,我还要在教材的研究上深钻,下大功夫,在新课程的改革的带动下,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性的教学,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潜力,努力成为一名新型的研究型教师。

《年月日》 10

  6月结合主题《客人来我家》。教授的数学内容是《认识年月日》。早在5月中旬,我就叫家长们上网购买台历本,保证到6月初,班上孩子人手一本,这一工作得到了家长们的广泛支持。前期工作得到了保障,后续的工作就有了好的开端。鉴于上月对计算器的学习,我更有信心去上类似操作性的数学课。果不其然,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超出了我的预期,且进度快速。

  学习《认识年月日》,我将知识点分为三个部分:

  (1)认识年历;

  (2)认识大月小月;

  (3)认识日(星期)。

  在认识年历的教学过程,教师通过猜谜导入,紧接着出示年历表,要求学生快速掌握年历知识,能够说出今年是20xx年,去年是20xx年,前年是20xx年,明年是20xx年,并且知道一年有12个月,部分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出生日期(如:平丁是20xx年7月出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一年又12个月,但不知道哪些是大月小月,大月有多少天?小月有多少天?鉴于智障学生善于机械记忆,而意识记忆比较欠缺,教师通过发放年历表和台历,引导学生找出每个月的天数,并用表格的方式记录下来,再比较31天和30天的多少。学生知道了31>30,得出有31天是大月,30天是小月,28或29天是特殊月(特殊月不做重点讲)。鼓励学生将台历表上的'31(天)和大月先圈出来,师板书大月(31天)分别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共7个;再将台历表最后一天是30(天)的和小月圈出来,师板书小月(30天)分别是4月、6月、9月、11月,共4个。教师接着发放20xx年的年历表让学生练习,大部分学生都能将大月小月分别圈出来,小部分学生圈不完整或将大月的30天和31天同时圈出来。个别学生需要教师辅助来圈。待到学生熟练圈出大小月的时候,教师寻求到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识记方法:

  (一)左拳记忆法;

  (二)歌诀记忆法。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左拳记忆法,只有3名一层学生能够掌握,其他学生不太理解;歌诀记忆法,比较适合有口语的学生,班上学生绝大部分都能念出歌诀来记忆大小月。在教学日(星期)的过程中,我采用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如:教师节、国庆节、端午节、劳动节、清明节、春节等等)和国外的节日(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等)来教学,教师先出示9月10日教师节,引导学生去查找,9月10日是星期几;接着出示10月1日国庆节,引导学生去查找,10月1日是星期几。几个回合下来,学生比较熟悉了,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报告给教师,教师再汇总并板书出来。接着教师带领学生读一读日期+节日+星期几。我告诉学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寻找日期或星期几。学生们频频点头说好,接着是做趣味找日期或找节日的游戏。学生通过连一连,贴一贴,填一填的方式完成练习。

  综上所述,一二层学生能够初步感知年月日的由来,知道一年有几个月,大月小月各有多少天,几月几日是星期几,一星期有几天等有关时间单位的知识,三层学生提示下指认10以内的数字,能够给数字1—10涂色或临摹。

《年月日》 11

  预习对于人成长的重要作用,我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先秦时期的孟子,宋代的程颐、朱熹、陆九渊,明清时期的王守仁、王廷相、王夫之等许多有影响的大教育家,都对此有过专门的论述,但遗憾的是,他们只把这种学习能力作为学者的素质而加以提倡,并没有将它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来推广。预习与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并不矛盾,它恰恰能使课堂上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它能让探究学习更深入、更有效。因此,树立正确的预习观,让学生在预习后有更多的收获,应该成为广大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年、月、日》时,如果不让学生预习,老师按部就班地讲,一般是先让学生观察年历,找出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是多少,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等。得出一年有12个月,哪几个是大月,哪几个是小月。接着向学生介绍平年闰年的知识,然后就是有关的练习。这样的课堂枯燥乏味,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记,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仔细地分析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发现,象关于一年有几个月,及大月与小月的知识,学生通过预习完全可以掌握,不需要占用课堂时间,而把宝贵的时间用在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上。学生预习后在课堂上就可以这样教学:师:在小组内说一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学生通过预习,可以知道1949年10月1日是国庆节,儿童节是6月1日,教师节等一些节日;还能通过阅读教材知道一年有12个月,1、3、5、7、8、10、12月有31天,4、6、9、11月有30天,平年的2月是28天,闰年的2月是29天;也能根据教材的`介绍知道如何记忆大月小月,即用拳头来记忆而学生真正不懂的地方是:大月和小月是怎么回事?大月、小月是谁规定的?还有课本第71页最下面的“你知道吗?”的太阳公转时间和平年闰年的设置,学生看不懂,为什么判断闰年要除以4或400呢?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很显然,课前预习后,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了,每个人参与学习的机会增多了。

《年月日》 12

  年、月、日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也是来自学生自身和现实生活,所以,在本单元教学时,我把教学内容纳入现实生活情境中,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上课时,我利用课件,为学生出示了大量的有意义的历史时刻的图片。使学生感到,要学习的知识就在他们身边,接着借助课件演示讲解,年、月、日的概念,接着再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使学生初步体会年、月、日的时间概念,接着,让学生补充还有哪些有意义的日子。这样,再一次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明朗化。2、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整个课堂中,我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始终以“导”的姿态,让学生富有兴趣去观察、探索、发现新知。在新知的教学前我先让学生抄写了年历,并说明有些孩子如果觉得年历太长,抄写有困难,可以选择抄写几个月的。这样开放式的作业,使得班里所有学生都完成了,有些程度弱的孩子,也抄写了一个月的月历。在课上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年历,让学生尝试回答问题:一年中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等问题,通过这样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接着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在一年的12个月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为学生出示近10年的2月月历。学生发现有些2月是28天,有些是29天。最终由我指导学生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用课件上的算式说明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这样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完成创新教学模式中的探究过程。

  本单元教学完后,我将学生抄写的年历重新整理收集,并请一些做的好的同学对自己的作业加以完善。将本次作业作为资料进行保存。

  在教学中,我留给学生许多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这样教学、学生才会放飞思维,张扬个性,但是,在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多,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所以后面判断平年和闰年这个环节中讲得比较快,所以又安排另外的时间加以练习,时间安排不够合理,这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些不足。

  以后在教学中,我必须认真反思,争取在不断的反思中,走出疑惑,在不断的挫折中,完善自我。

《年月日》 13

  本学期在传授“年月日”教学时,我在教学中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备课时,从课的容量上来看,量确实较大,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40分钟内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的知识和判断方法,会计算全年天数等,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通过上这节课,我觉得本节的目标定位准确,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课堂设计落在实处。

  在本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问题,通过猜谜语引出课题。出示日历,引导学生观察,读出今天的日期,从而引出课题。并提出教学目标。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此时巧妙引导开始本课的学习。在练习环节出示问题。举世瞩目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已经圆满结束了,你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是什么时候?如此贴近学生认知经验的引入一下子勾起了学生对2008年8月8日这个历史意义的'日子的记忆火花,并借机练习大月小月等几个知识点,既渗透了爱国教育又加强了练习。最后知识拓展环节出示以全班集体照为背景的月历,让同学们兴趣再一次提高期待一次的数学课,制作月历,为下节课知识作铺垫。

  在教学大小月之后,我安排了数学小游戏:听老师报月份,男女生分别起立。当最末老师报出2月时,有趣的场面出现了:有的起立又坐下,有的东张西望在观望他人的动态,学生此时耐不住了,有些面面相觑……我笑着问:大家想站又不想站的,为什么?这些正好是这节课的重点,这一刻,不正体现了学生思维的过程吗?在平闰年的教学时,我先出示了几个常规年份让他们分组判断,学生很快用除法判断出来,之后我又出示1900年,学生判断后全部表示是平年,我不给出答案而是出示课件让学生自主学习(课件播放音频400年又闰的资料)听、看了视听小知识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判断验证,利用这种好奇心,我实时点拨: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们释然了。可见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拳头法和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来帮助他们记忆,这一内容本来很枯燥,但通过动手数一数和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记住这一知识点,可见这些是很有效率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本课概念多,容易混淆,因此知识的记忆、巩固、深化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采用的方法是,总结提炼出消化本节内容所要用到的数学方法,即:猜测观察——推理验证——得出结论,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方法性、趣味性、探究性为一体,设计了每种算法后隐藏一题,调动学生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来内化知识的拓展性练习。练习中还尽量优化了以“生活”为背景的数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实践。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巧妙的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指导还不够,探究学习时对学生的组织还做的不够,再就是课的容量大,拖了堂。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合理调控时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自己去发现,真正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锻炼,对教学方法还需要摸索。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今后,我还要在教材的研究上深钻,下大功夫,在新课程的改革的带动下,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性的教学,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努力成为一名新型的研究型教师。

《年月日》 14

  《年月日》教学的重点是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构成的过程,透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潜力。

  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问题:同学们你们想猜谜语吗?出示日历,引导学生观察,读出这天的日期,从而引出课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重视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教学不仅仅要思考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原有的基础。本课年月日的知识,对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在导入新课时与学生交流了有关年月日的信息后再进行新课的教学,把知识蕴含于学生具体活动的经验背景之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并且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透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一年有几个月?每月有几天?并把每月的天数填写在书上)自学,之后进行反馈,归纳出: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约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二月是平月有28或29天。大月和小月的记忆还能够用拳头法。在教学大小月之后,我安排了数学小游戏:听老师报月份,男女生分别起立,学生在游戏中加深了对大月小月的记忆。

  在平闰年的教学时,先出示了几个常规年份让他们分组决定,学生很快用除法决定出来,之后我又出示1900年,学生决定后大部分表示是闰年,我不给出答案而是出示课件让学生自主学习看了小知识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决定验证,利用这种好奇心: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们释然了,大家同时发出了哦,原先是这样啊!的感叹,可见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既能够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潜力。

《年月日》 15

  1、数学内容生活化 年、月、日是常用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也是来自学生自身和现实生活,教学时,我把教学内容纳入现实生活情境中,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上课时,师生先交流此时激动和高兴的心情,再让师生一起记住这难忘的时刻:20xx年4月2日上午8时31分6秒。师问:这句话里有哪些表示时间单位?师:时、分、秒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表示较短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表示较长的时间单位,年、月、日,这样很自然地引出课题。同时,也使学生感到,要学习的.知识就在他们身边,接着借助课件演示讲解,年、月、日的概念,老师再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使学生初步体会年、月、日的时间概念,接着让学生说出课本中四幅有意义的日子发生在什么时间,这样,再一次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明朗化。最后让学生在猜迷语的愉悦的气氛中,师生共同进入新课。

  2、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整个课堂中,我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始终以“导”的姿态,让学生富有兴趣去观察、探索、发现新知。即新知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年历,让学生尝试回答问题:一年中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等问题,通过这样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接着在师生共同的游戏中引出二月这一特殊月份,教学时通过设计一张1988—20xx年中各年份中二月份的天数,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教师再用课件上的算式说明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这样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完成创新教学模式中的探究过程。

  3、留给学生充分思考问题的时空 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这样教学、学生才会放飞思维,张扬个性,但是,在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多,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所以后面判断平年和闰年这个环节中讲得比较快,加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深化新知,导致有些学生吃而不消,这就是这节课留给我的遗憾。 以后在教学中,我必须认真反思,争取在不断的反思中,走出疑惑,在不断的挫折中,完善自我.

【《年月日》 】相关文章:

《年月日》 12-02

年月日 10-24

年月日的 01-30

年月日 01-22

《年月日》 05-31

《年月日》 06-12

认识年月日 09-24

《认识年月日》 05-03

年月日 (15篇)03-31

年月日 15篇03-1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