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 >《长城》

《长城》

时间:2023-06-22 18:27:19 我要投稿

《长城》 14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 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应当如何写 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城》 ,欢迎阅读与收藏。

《长城》
14篇

  《长城》 篇1

  1、通过学唱歌曲《长城放鸽》,学生能用抒情、豪迈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2、能够依据《长城放鸽》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热情、欢快、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充分运用多听多唱的方法强化学生的音准概念。

  4、培养学生从小养热爱祖国的良好品质。

  开始第一乐句运用了合唱的形式,来模仿鸽子发出的声音。因此,学唱这一句时,先让同学们观看了一段放飞哨鸽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哨鸽的声音,从而体会这一句选择合唱方式的原因。这首歌中切分节奏较多,而且还是弱起的切分节奏,比较难。在学唱前,我先带领学生拍击了这一节奏,然后再歌曲中找出这一节奏,这样既熟悉了歌曲,有熟悉了节奏。歌曲中的.弱起节奏较难把握,我让同学们用拍手的方式代替休止符,从而感受弱起节奏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堂课教学目标完成,但是在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上还有待增加。在课的后半段有些同学开始走神,因此还需丰富些教学方法,从而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长城》 篇2

  《长城》这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但我感觉到,长城对现在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情感上,空间上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所以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我把着力点放在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上,通过今天的教学实践,我感觉到这种处理还是比较恰当的。

  一、感受长城的气势雄伟。首先请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说说长城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在读文后,体会到长城很长,我们讨论了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之间需要经过的省份,感受长城之长,然后我又给学生补充资料说,曾经有人徒步走长城,用了两年的多的时间,这样把“一万三千多里”转化成学生可感知的形象,学生走出文本,又走进文本,一个来回,对长城的长有了具体的感知。

  二、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对于这一段的处理,我觉得要让学生读懂课文,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正好书上有一幅小的长城近景图,于是我采取默读的方法,要求学生边默读课文,边对照小图,在图上把长城各个部位的名称和位置标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在读课文时,图文对照,边读边看,让学生理解文本有了一个依托,在这个依托上又加深了学生对长城的理解。读懂了课文,对长城的高大坚固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这一点与学生在情感上的距离是非常大的,如何让学生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我先让学生读这一自然段,说说你体会最深的句子,然后抓住“抬”“陡峭”“无数”“两三千斤”等词语,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体会,特别是“两三千斤”,我让他们先说说自己的体重是多少,那一块石头相当于我们多少个小朋友重,有了这样的对比,学生对巨石的感受更深了,也更能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在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起重机的情况下,肩抬手扛着这巨大的条石在陡峭的山岭上劳动是多么艰难的事,从而体会劳动人民的伟大。在充分说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自己想象,似乎能看到什么样的画面,学生有的说似乎看到了许多人抬着一块巨石艰难得行走在山路上,有的说似乎看到了有的人不小心就掉下了悬崖,有的说似乎还能看到监工用皮鞭抽打着劳工,有的说似乎看到有人眼里噙着泪,还要在劳动,通过学生的说,我感到学生在情感上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了。

  反思这节课,我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有:

  一、学生的`朗读仍需要加强指导。学生在朗读时不能通过自己的语气来表现对课文的理解,问题仍突出表现的声音不够洪亮上。

  二、对课堂的生成处理不是特别妥当。在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时,有一学生说,我认为长城是抵挡不了敌人的侵略的,敌人会用钩子钩住长城的城墙爬上去,疑问一说出,班级学生立即像开了锅,反对声一片,很多学生站起来反驳,大家从长城建造在陡峭的山崖上来反驳他,以证明敌人是上不来的,还有学生说到士兵会随时监控的,不可能让钩子挂上来,结果在这一环节上花费了不少时间,造成了一种课堂时间的浪费。还有一个地方,我们讨论到长城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光辉灿烂的遗产,有一个学生说,我们应该感谢秦始皇,是他让劳动人民建造长城的,针对这个问题,我只是又回到文本,引导学生从劳动人民的血汗筑成的,觉得自己的引导有点肤浅。

  三,对引导学生理解长城高大坚固时读得还不够。主要指导学生了解了瞭望口、射口、城台的功用,也让学生根据读画了长城的样子,但最后没有引领学生对长城的组成做一个整体感知,这也是我今天教学中的一个疏忽之处。

  长城的教学结束了,但这一课给我的触动也是比较大的,从我个人来说,我是比较喜欢这类的课文,喜欢它的大气,喜欢它的简洁明了,这也是今天对这一课反思很多的原因之一。

  《长城》 篇3

  下课后,对这节课中出现的问题,我做了冷静的思考。我想:教材是已知的,而学生的答案却是未知的。也正因如此,教学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问题”,若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不能抓住其中的“亮点”,而只顾自己教学的顺利进行,那么必然会掩盖学生的独特思考,也浪费了难得的生成资源。

  当孩子读了资料,说出见解时,我为了教学的正常进行,而给予了全盘的否定。其实,孩子毕竟还小,他们说出的.感受就是在自己所能理解的基础上真实的体会。而我,因为教案的预设太过于单一,当出现了种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时,而觉得始料未及,因此无心关注生成。

  叶澜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以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我想,我若能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而是善于发现、善于捕捉,并及时纳入教学流程中,生成新的问题“生长点”,那课堂将为更为精彩。当学生说出“秦始皇真残忍,没必要修长城”时,他们就感受到了当时条件的艰苦,感受到了劳动人民挥了汗、流了血。我若能引导:“孩子们,劳动人民为修建长城付出了许多,有些甚至是宝贵的生命,可是若没有这道重要的防线,死伤的百姓也许更多,那将会血流成河。万里长城也就是劳动人民用智慧与血汗建筑而成的,我们一定要保护好万里长城。”这样,将不仅尊重了孩子的思考,也让他们更为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真实”是课堂的生命本色,任何事物,只有保留了自己生命的本色才最有价值。精心预设,关注生成,才会使课堂在不断的“生成”中绽放美丽。

  《长城》 篇4

  《长城》这篇课文,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并且有很多同学到过长城,我认为学习这篇课文并不难,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回忆攀登长城的情景,并把有价值的图片和资料带到课堂。果然,同学们带来了照片、纪念品等。看到这些丰富的资料,我引导学生谈自己眼中的长城和自己了解的长城。没想到学生懂的还真多。王喣阳谈到了长城的历史,起于秦始皇,而后历代修筑,现保存较好的多为明代长城;刘喆林讲了长城的历史故事;袁金枢展示了很多有关长城的图片……

  同学们有了这些体会,理解课文内容就轻松多了。教学中我抓住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围绕“从哪儿体会到长城气魄雄伟?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学习。根据学生的讨论交流依次学习了课文的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远看长城气魄雄伟,初读了解了长城“长”的`特点,然后结合文中的插图和展示同学们搜集的图片,学生不仅理解了“蜿蜒盘旋”这个词语的意思,还发现了长城“曲折”的特点。

  通过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等形式读出了长城的雄伟气势。在教学第二自然段“长城的结构和作用”时,让学生通过读了解到长城“高大坚固”的特点。然后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并想像当时秦始皇的军队是怎样利用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的?从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长城的设计巧妙,特别在军事防御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使学生初步领略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长城》 篇5

  《北京的长城》是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七册第17课的内容,这篇课文的后两篇课文分别是《颐和园》、《秦兵马佣》,这三篇课文共同反映一个主题:中国的“世界遗产”。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长城,感受其宏伟气魄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自读自悟教学法,以学生的“读”为主线贯穿全文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去想、去议、去说,从而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是远看长城,概括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长”;第2自然段,具体地介绍长城,突出长城的“高大坚固”,这是近看长城;第3自然段,由长城展开联想,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指出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赞美长城是“伟大的奇迹”。根据文意,教材配有两幅图片,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一幅是长城城墙的近景。在传统课文中,属于一篇看图学文,如何依据新课标的思想,又汲取传统教学的所长,成为确立本文重难点时我思考的一个问题。第一课时的教学我着重于通过图画内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表达顺序及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图画的能力,学习借鉴作者的表达方法。第二课时的教学侧重通过看图学文,理解重点词句,感受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在反复诵读、感悟想象中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这堂课的设计时,我采取了以图为主线,结合课外搜集的有关介绍长城的相关信息,组织学生阅读,品味课文语言而达到理解感悟课文的设计思路。

  看图解词,感受“长”:第一段教学紧抓“长”的特点,首先由看图入手,借助媒体呈现画面,直观感受远观长城蜿蜒曲折、雄伟壮观的特点。再抓“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句形象的比喻,还是由图入手,借助形象直观的画面,通过理解关键词“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的具体形象、含义,达到学生理解的效果。接着用具体的数字说明感悟长城的“长”,了解课文表达的特点。使长城长的形象在学生心中直观化、具体化。

  图文结合,感悟“坚、巧”。第二段教学着眼于感悟文本,解决疑问,图文有机结合,理解长城高大坚固、设计巧妙的构造特点。在学生充分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激励学生大胆上台当“小导游”,向“游客”(全班同学)介绍长城构造特点。随机出示有关长城的结构示意图图片、课件。在读、议长城特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图片,了解“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的.位置、样子及其作用,加深理解长城高大坚固、设计巧妙的构造特点。

  看图想象,品味“智、奇”。第三段教学先透过画面内容,结合课外资料拓展内容,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延伸画面,具体感受古代劳动人民在修筑长城付出了怎样艰辛的努力,是用“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再通过反复品味文中重点词句,在反复诵读中进一步感受、理解到当年修筑长城时,在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能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以此激发学生情感。

  以情激情,披情入文。教学初始,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简单交流各自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文中找一找相关语句,紧扣第3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和第4自然段,体会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充分地运用语言激情、文本感悟激情、学生朗读激情、相关资料渗透激情等多种策略,把激发学生的情感融入到文本的感悟和有感情的朗读之中。学生每谈到一处,都可以回到课文最后这两句话,反复吟诵,力争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感受和体会,不断加深情感体验,使学生口里读出感受,眼前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真正做到披情入文。

  《长城》 篇6

  当我和同学们朗诵起《长城和运河》的时候,作为教师———中华民族的儿女,一种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升。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奇迹,绵长秀丽的京杭大运河创造了中华民族交通运输历史的辉煌。听着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我怎能不感到心潮澎湃。也许我的'这种体会触动了在座的学生的心,他们的脸上泛起了欣慰的微笑。不言而喻,这首诗的朗诵,学生一定体现出了较高的水平。

  带着激情品位文字,带着激情体会诗意,教学的目的完成的的确较为顺利,一看,离下课还有短短的两分钟。那就再来丰富一下孩子的阅历,了解一下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吧!

  于是,我顺势诱导:同学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是多么的勤劳,多么的富有智慧啊。他们不但筑起了雄伟的万里长城,还开挖了浩大的大运河工程,你们还知道古代的劳动人民创造了哪些伟大的历史工程?”刚脱口。我就暗自思忖:问题可能有点难度,学生会不会回答不出来

  谁知道,一只只高高举起的手出乎我意料,接下来的回答更让我瞠目结舌。什么故宫、圆明园、墩煌莫高窟……有关的典型例子应有尽有,个别同学还把“埃及金字塔”等外国古代建筑和“东方明珠”、“润扬大桥”等中国的现代建筑也搬进了今天的课堂。我本想简单否定,但转念一想,这不是个拓展课外知识的极佳时机吗?接着,我就耐给学生讲明了各类建筑的区别,并又补充介绍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秦始皇兵马俑”等诸多中华民族历史建筑奇迹,学生们一个个听得啧啧称赞……

  虽然最终稍微有点拖了课堂,可与原先的设计比起来,我对这个意外的结束设计感觉更满意。

  《长城》 篇7

  今天给四年级的孩子上了“长城”的第二课时,感触较深。

  近来上课,我以没有备课的习惯,喜欢拿着教材就走上讲台。当然,这个内容是我在前面教学中已经上过两遍的内容。不过是没有明显记忆的,现在上就是凭感觉来的。

  上这节课,我首先让孩子通读全篇课文,然后后让孩子找出,“那一段写明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和赞美的?”很明显,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这个内容。

  当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后,我就抓住“伟大的奇迹”这个关键词解读全篇课文,让学生到前面去找,有那些地方能体现“长城”的“伟大和奇迹”。这个答案在前面写“长城”的“长、构造、建造”三个方面体现。

  问题提出后,第一个学生找的是“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找到后再以多种方式去读,在读中感悟情感。顺带着把说明方法(列数字和做比较)也提一提。这一句正也是全文的中心句,后面的教学我就抓住这一突破口,解读全文。

  “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到底有多长啊?”下一环节就顺利的引到了长城的长。

  “伟大的奇迹还提现在哪儿呢?”聪明的孩子很快就能找到“城墙的宽、高大坚固等。

  最后还让学生浏览整篇课文,看作者是由怎样的顺序来观察的,找关键词就发现是由远及近的顺序。这样一归纳整理,整堂课就结束了。

  《长城》 篇8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刚上班时,只是懵懵懂懂的读,烂熟于心的记。现在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也体会到了备课的重要性。

  本周一讲了语文课《长城》,以“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为主线,以学生朗读为主,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讨论从哪感受到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最后进行全班交流分享,让学生充分的说,充分体会,充分读。在朗读中感受长城长、高大坚固及气魄雄伟的特点,在朗读中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但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让我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1、本课为精读课文,可以设计2课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过多,以至于后面学生分享体会时时间过于紧张;2、在整节课中教师没有范读;3、过度语不够自然,有的直接到下一环节,教师的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4、课堂上语言不够精准,有时带自己的口头语。发生这些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充分的备课,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所以在上课之前教师一定要充分地备课。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和老师们的评课,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改正,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

  《长城》 篇9

  内容摘要:

  “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就只做到了一半。”叶老先生的话十分明确地阐明了什么是略读和略读的作用。略读课文的教学,目的之一是要我们训练学生略读的能力,不要求咬文嚼字,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目的之二是让我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那么,略读课文教学的目的及意义何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它的教学特点,展示它应有的风采呢?

  【主题词】审视略读教学策略评价

  在语文教学中,略读课文教学是一片被忽略的角落。由于众多原因,便出现了两种倾向,要么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要么就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那么,略读课文教学的目的及意义何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它的教学特点,展示它应有的风采呢?下面结合北京市课改实验教材语文第八册第12课《北京的长城》,对“略读课文”的教学谈几点我的粗浅认识。

  (一)摆正其地位,重新审视“略读”。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略读课文一般都排在本单元的最后,这样编排的目的除了迁移精读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与人文内涵外,还应该让略读课文发挥总结与延伸的作用。人教社课标实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每个单元虽然由一篇篇不同的文章组成,它们相对独立但又互有关联,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教学中不能彼此孤立,应该瞻前顾后,有机融合。尤其是排在本单元最后的略读课文,就应该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略读?《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提出有关略读的要求是:“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课文内容上做到:粗知大意,增长见识,有所感悟。方法上做到:要求自读自悟为主,教师更加放手。目的上做到:训练学生略读能力,不要求咬文嚼字;将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用到略读课文上,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

  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文,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就是“略读”。学生在校或他日走出校之后,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其他的书籍文章,这种阅读都是适用的。使学生在这方面打定根基,养成习惯,全在于语文课的略读教学。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

  (二)依据“粗放、应用、自主”三原则,制定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1、教学目标求“简”。

  过高、过全、过细的目标导致教学结果是“鱼与熊掌无法兼得。”我们要求略读课文中将目标精简,抓住重点,展现阅读的增量,将文本的主要思想情感把握住就可以了。因此在略读课文教学中,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精读课文,从精读课文中提炼,从而准确制定教学目标。例如教学略读课文《北京的长城》这课时,我先让学生回顾了这一单元所学的课文。从总结中学生知道:这一单元以写景为主,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进行描述。接着根据学生的信息,我给学生提出学习要求,把它的目标定位在:(1)课文讲了北京的哪两处有特色的长城?(2)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找到相应的语句画下来。(3)作者用什么样的写作方法把这一特点写清楚的?这样一来,学生完全可以在这几个问题的引领下自主学习课文。

  2、教学流程求“粗”。

  略读课的设计应以大板块、大框架的设计为主,避免精读课的线性设计,教学流程不宜过细过精,要给学生留出整块的自主阅读的时间。根据不同的文体我们可以采取合作探究式、质疑求解式、重点阅读式、自测互评式等。例如在教学《北京的.长城》时我便选择重点阅读式。即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确文章的重点内容,然后围绕重点内容合作学习,交流收获。其基本的教学步骤如下:(1)自读课文,了解大意。(2)明确文章的重点内容。(3)围绕重点合作学习,汇报收获。(4)积累或向课外扩展延伸(视课文特点安排)。

  教学环节:

  一、播放课件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预习检测,粗知大意。

  四、围绕“自学提示”,小组合作,深入学习。

  五、汇报交流,学法实践。

  六、总结提升,拓展交流:搜集有关长城的影像及资料,召开交流会。

  3、教学方法求“放”。

  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当是教略,学要丰;教略,而学不略。传统的略读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或者教师布置,学生完成。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是别人给予的,他没有尝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也没有形成真正的学习能力。顺应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师应放开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形成潜在的以及可见的学习能力。但这“放”也是有尺度的。

  (1)舍得放手,自读自悟时间要“足”。

  略读课文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个体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更应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应该强调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适当给予点拨指导,从而真正把读书时间交还给学生。

  (2)亦扶亦放,语文实践重“法”。

  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它不只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应该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法,循法而学,将精读教学中习得的阅读方法应用于略读中。例如在教学这一课时,问我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引导学生学习了“司马台长城”的特点,而“八达岭长城”的特点放手让学生来大胆的交流,谈自己的想法。这样既引导学生寻找准确文本的着力点,使教学重点难点突出、集中,又把学生请到了舞台中间,把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3)放中有引,精处需“雕琢”。

  虽然说略读教学讲究“简”、“略”,但也需要有“精”的部分,否则略读就成了“泛读”,有效性就降低了。叶圣陶先生说过:“略读的略字,一半就教师的指导而言:还是要指导,但是只须提纲挈领,不必纤悉不遗,所以叫略;一半就学生的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但是精读时候出于努力钻研,从困勉达到解悟,略读时候就已熟能生巧,不需多用心力,自会随机肆应,所以叫做略。”只是受教学时间的限制,略读课文中需“精”读的点要更突出,更集中。因此我们需要反复斟酌,寻找准确的着力点,从而使力气真正花在刀刃上。比如略读课文中的重点、精彩之处,教师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感染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如当学生说到长城“险”的特点时,我紧接着问:“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学生肯定会找到这样的句子。“天梯高达100米,倾斜度为85度,几乎垂直最窄处只能容脚。”或是“天梯细如线,薄如刃,陡如立。”紧接着我又追问:“轻声地读读,给你的感受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学生会很快的读一读,不难发现列数字、打比方的写作方法的精妙之处。

  4、课外拓展注重“用”。

  “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能够自主独立阅读,是略读课文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基于此,在略读课文教学中应以教材为拓展点,内引外联,根据不同课文主题,进行有效的拓展阅读。因此在这节课后,我为学学生提供了《慕田峪观云海》的文本资料,这次可真正是学生用课上的所学来自己阅读了。

  而阅读教学还不可丢的是积累。积累是理解和表达的桥梁,略读课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因此教学略读课文,教师要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大量贮存语言信息,积累语言材料。如我在教后的每一课作业中都设置“句词小天地”的项目。

  (三)更加注重评价

  恰到好处的评价会对课堂和学生的理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尤其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不但要善于对学生进行评价,特别是学生学习方法的评价,如果点拨的妙,不但使学生迅速地掌握方法,而且还会使学生大大增强自学的兴趣。同时,教师更要善于引导学生评价文章的成败得失,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赏析水平。所以说,略读课文的教学,评价不但不能略,还应更加科学系统地引入和运用评价体系。

  总而言之,“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读教学充分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因此在略读教学中我们应该重其所重,略其所略,“略”中有“精”。这样,利用略读课文就可以实现教材的编写意图;利用略读课文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体;利用略读课文才能有希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真正提高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性,展示略读课文的风采。

  《长城》 篇10

  《长城和运河》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们的伟大。在辽阔的中国版图上,长城由东向西,撇出凝重雄伟的阳刚一笔,运河自北到南,划出恬静平和的阴柔一捺。

  这一切奇迹的缔造者,就是我们平凡而又伟大的'祖先。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下,学生的朗读能力,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思维能力怎能不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今天上《长城和运河》,不少孩子都收集了资料,这使我很是欣慰,因为收集资料不仅是孩子们的事,家长也往往需要参与,说明很多家长都能配合老师完成资料的收集。 孩子们对长城和运河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在上课之处就已经深深为长城和运河而感到骄傲了。因此在课堂上我并没有着重介绍相关背景资料,而是简单交流了一下,一方面检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另一方面帮助他们梳理资料,逐步学会寻找资料,理解资料。

  今天的教学我以朗读为媒介,使学生领会文中“我”自豪和骄傲的爱国豪情。开始学生朗读出现拖音现象,为纠正这个问题,我先作示范,然后通过语言和学生收集的材料,激发学生对长城、运河修建者的敬佩,引发学生自身做为中国人的自豪。这样学生的情绪上来了,他们激情澎湃地开始朗读了,拖音现象荡然无存。

  《长城》 篇11

  《长城》是一篇知识性的写景文章,本课教学重点在认识长城的雄伟,感受长城的伟大,激发民族的骄傲,激发对古代劳动人民非凡创造力的赞美。文中蕴涵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赞叹,如果单单靠老师讲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会很深刻。因此,朗读感悟对此篇课文的阅读理解是很有必要,行之有效的,我在这方面是这样做的:

  1、集体朗读,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2、同桌朗读,交流讨论自学提示。

  3、个别朗读,学生评价,再点名朗读。

  4、对文章的重点句,中心句加强朗读。

  在课堂上,我借助图片,让学生在充分的品词悟句中感受长城的`特点和劳动人民付出的血汗和智慧。课文重点介绍了长城的两个特点,远看像长龙,近看高大坚固。在让学生学习这两个特点时,我尝试先从图入手,再回到语言文字中咀嚼、品读。如学习长城的长时,我先让学生看图,谈感受,再抓住语言文字“一万三千多里、蜿蜒盘旋”等进行品读感悟。对于“一万三千多里”课文中仅仅以数字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我感觉太单薄了,于是我设计了从两方面入手理解这个词语。一是抓住课文中“从东头的三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让学生到地图上去找一找长城经过的省市,让他们感受这个数字有多长。二是补充资料,这样这个数字的概念一下子就在学生心中厚实起来了。在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时,我通过图片先让学生了解了长城的结构,“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分别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用?这为学生理解后面“劳动人民的智慧”埋下了伏笔。抓住“条石、城砖”补充浇筑的东西来感悟长城的高大坚固。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感受还是太单一了,学生对于长城的不了解,感觉书本知识与拓展知识没有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带给学生的冲击力不够强烈。

  《长城》 篇12

  《长城赞》是一副对联,一副全面赞美长城的长联。全联句势整齐,对仗工整,内容博大,意义深远。

  教学《长城赞》时,我设定了教学目的: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观察点抓住事物特点,按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在观察中展开联想,让事物更加形象生动。围绕这样的目的,在精讲课文时,设定了“对联中哪些语句是我观察到的景象”的问题,引领学生寻找到作者的观察点:上联从长城经历时间久远入手,突出长城历史悠久的特点,下联从长城地势险峻,突出长城的气势雄伟。进而再根据特点设问:“我”由观察到的景象联想到了哪些内容?从而体会作者创设的意境:长城凝聚了古代无数劳动人民的辛勤和智慧;气势浩大的工程使长城成为世界奇观名副其实。

  我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学生试着理解对联的.的含义,并尽量先熟读课文。在课堂上,我又抽出了相当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读”,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发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到位多了。现在想想,这正应了那句千百年来人们已经耳熟能详的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而且这种时间的付出,也照顾到了预习不够充分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因为他们有了充分感知的时间。上完这节课后,已经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把课文背下来了,我想,这和课前预习的功劳分不开。

  总之,六年级复习任务繁重,唯有尽可能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才能在有限的节数里完成毕业班教学任务。

  《长城》 篇13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八册第2课《长城》是一篇看图学文,又属于说明文,更确切地说它应该属于导游词。至于这篇课文要教到什么程度,众说纷纭。有参考资料明确指出:挖掘起内在的思想涵义:古长城的战争防御作用与现代凭吊作用——旅游观光作用;有的资料则干脆规定了长城是赞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的文章;还有的资料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些说法都对。而本人认为:应从:“……巨大的条石”和“那时没有汽车、火车,没有起重机”想开去。

  试想:“一块条石有两三千斤重。”2000多年前,不可能有现代化运输工具,可见当时的劳动条件是多么低劣?再从万里长城是建筑在崇山峻岭之上,把那么多、那么重的条石运送到陡峭的山岭上靠的是无数的肩膀和无数双手,文中在一句话中连用两个“无数”字眼,可以想见,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有是何等的艰难?

  假如一个人能扛或能抬50千克上陡峭的山岭,两三千斤重的巨大条石,换算成千克就是1000千克或1500千克,这样看来,要抬一块条石上山差不多需要20到30人才能办到的.事。修筑长城所需要的巨大条石数量是百万、千万……千万个亿,所需人力和时间那是多么大银河数字啊!只有通过数据演算,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古代劳动人民修筑万里长城所付出的汗水与智慧。因此,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才会在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开花……

  任何一篇课文的教学都离不开文章内在的思想内涵的挖掘,应该说离开思想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联系,那才叫失败的教育教学。

  《长城》 篇14

  《游八达岭长城》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21课。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通过记叙“我”跟着妈妈游览八达岭长城时的所见所闻,介绍了八达岭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长城在古代的作用,抒发了对长城的赞美之情。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做了一定的准备,上网搜集了一些长城的图片和有关长城的课外资料。在教学过程中,虽然遇到了很多问题,但还是有一些收获的。

  首先在导入课文这个环节上,我注意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伴随着董文华优美的歌声,学生的心情放松了不少,避免了学生的紧张情绪。我还注意了以谈话方式导入课文,以“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导入,不仅不会让学生感到意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想当一回好汉。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设计是比较完整的。让学生了解八达岭长城的雄伟壮观是这篇课文的重点,在理解这部分内容时,我先向学生明确“雄伟”这个词是描写长城的,要想更好的理解这个词,我们必须清楚的知道长城什么样。然后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画出相关语句。“高高的城墙建在山上,起伏弯曲,伸向远方。”、“长城全长一万多里,所以叫万里长城。我们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城墙上面很宽,能并排跑五六匹马。”学生在谈对这些句子的理解情况时,我并没有停留在答案正确上,而是让孩子结合具体词语谈自己的理解。在学习这些句子的过程中,我还注意了使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学习“长城全长一万多里,所以叫万里长城。我们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这句话时,我就将“一万多里”变为了“10000多里”,并继续换成了学生学过的“米”,让学生通过这些具体数字,感受长城的长。在学习“城墙上面很宽,能并排跑五六匹马。” 这句话时,我不仅抓住“并排”、“跑”这些词语,还让六个学生手拉手站起来,让学生对长城的宽有形象具体的认识。学习完这3句话以后,我并没有急于出示结果,而是让学生将3句话读一读,联系起来想一想长城什么样,让学生由分散又回到整体,向学生渗透应该联系起来看课文。“批注”是中高年级要培养学生的重要能力。在重点句的教学中,我还注意带着学生批注,让学生将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加上着重号,并将理解的内容“长”、“高”、“宽”写在书上,向学生渗透批注应该写哪些内容,这种做法对于高年级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让我感到很不足。首先,这堂课的学习气氛比较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厚。出现这种情况,与教师的语言渲染不够到位,方法选择不是很恰当有很大关系。例如:在开始时,教师让学生用书中的一个词概括长城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学生感到很茫然,他们根本不清楚什么叫第一印象。再有,老师让学生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学生是否明白什么是相关语句,我也有一定的疑问了。再有这篇课文当中“伟大”也是一个重点词,需要突出,而我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没有让学生充分体会到长城的作用,学生对长城的伟大体会不够。

  学习过这篇课文以后,我有一个疑惑“烽火台是否在长城之上”,希望能得到老师们的帮助解决这个疑惑。同时也希望老师们在教学中注意这个问题。

【《长城》 】相关文章:

《长城》 04-01

《长城》的 10-26

长城的 04-25

《长城》 05-15

长城 11-02

长城 02-26

《长城》 06-16

《长城与运河》 12-17

《长城赞》 04-24

长城和运河 03-1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