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 >幼儿园

幼儿园

时间:2023-07-05 17:49:22 我要投稿

幼儿园 (集锦15篇)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 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我们该怎么去写 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
(集锦15篇)

幼儿园 1

  时光飞逝。我从事幼儿教育已经两年多了。在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进步了很多。

  首先,我对幼儿思想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在进入幼儿园之前,我心目中的幼儿园是老师带领孩子们玩游戏、学习简单知识的地方。但当我真正开始实践这项工作时,我对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1002〕〔1000〕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阶段和人才成长的奠基阶段。幼儿园的工作是贯彻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儿童进行身体、智力、道德和审美教育,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这不仅是国家对幼儿园教育的要求,也是所有幼儿园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这项任务,在活动中制定了不同的目标,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儿童的身心需求,真正让儿童在活动中快乐发展!

  二、在我的工作中,我热爱这个行业。

  在我的工作中,我遇到了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每天嘴里总是说个不停,这让我爱上了这个行业。这不仅是他们的可爱,而且还夹杂着浓郁的人文气息!班上有一个孩子。有一次他感冒了,坚持要到户外去。他出门时开始流鼻涕。我帮他弄到纸。他说天气很冷,我温暖了他的手。户外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回到活动室。我想坐下。他的眼睛到处找椅子。这时,他把小椅子放在我旁边。我看着他,笑了。他的大眼睛向我眨着眼睛,对孩子们身上发生的小事情微笑着,但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性”,一种深情。让我在关心别人的同时也被关心。多幸福啊!我们为什么不努力工作呢?幼儿园的生活总是令人难忘的:孩子们的纯真和纯朴常常呼唤着我们完美的童心,让我们用这颗心去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我们真诚的理解和支持呼吁并保护他们宝贵的'童心,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让我们把心与孩子们连在一起,让幼儿园的小世界充满童心世界的真、善、美!

  三、让我在实际工作中成长。

  第一个“测试”他刚工作不久就来了。虽然只有公园里的老师参加,但对于一个“新手”来说会很紧张。这门课不是很成功。经过领导的精心指导和反思,发现原有班级存在很多漏洞。在第二节课上,我注意了课前的铺垫工作,效果好多了。反思第一次失败的原因并吸取教训。在第二次和第三次活动中,我一点一点地克服了它,每次效果都更好。就这样,在实际工作中,我长大了!

  经过两年多的培训,我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做了必要的改进。通过在园区的商业学习,我也增加了很多理论知识。在观察课上,我也学到了很多经验。回想起来,与我第一次来到幼儿园时相比,它确实进步了很多。我应该感谢幼儿园给了我在这个大型联合小组学习的机会,也感谢同龄人的细心帮助,这样我才能快速“成长”。

  教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知识,没有明确的学习方法。面对许多雪花和互联网带来的丰富信息和经验,我们必须把握一件事:让孩子真正在快乐中学习和发展。

  你很高兴。我很高兴。我应该为你付出更多。

幼儿园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教育评价”部分指出,“教师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以教师自评为主”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这实际上指明,对于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师来说,教育评价的过程就是反思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

  反思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究”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包括目标、内容、组织、教学策略、师生、互动等)存在的问题,并努力设法解决这些问题。具体而言,也就是教师借助于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来分析、判断自身所确定的教育目标,选择的教育内容,采用的组织形式,投放的材料及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指导策略等是否适宜,等等的这些,都要求我们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换言之,教师要善于观察。

  一、观察让我们更多的了解孩子的需求。

  以往的教学活动,我做了很大的努力,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可孩子们在活动中还是觉得枯燥乏味,怎样才能让孩子轻松快乐的在活动中获得发展,成了我思考的的问题。通过反思,我认识到:我们确定的教育措施、制定的教育 应基于对幼儿的了解,也就是“了解先于教育”。了解幼儿是充分激发幼儿活动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前提。

  在“物体的沉浮”活动中,我准备了一些小木片、塑料球、牙膏盒等材料,让幼儿探索如何使沉在水底的物体浮上来,活动中孩子们只简简单单地把它们放入水中,有些物体就浮在水面上了。尽管材料很丰富,但孩子们探究的欲望没有深入,整个活动下来,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活动后,我对此活动进行反思:反思孩子们活动前是否具备“玩水”的相关经验,是否对“沉浮”现象感兴趣,是否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其次,对自己本身也进一步作以反思,反思自己在活动前是否已交待清楚活动的目的、要求,在活动过程中是否充分发挥了引导作用,如:是否认真观察记录孩子的表现,提供的材料是否真的有启发幼儿的探索欲,真正富有启发性,是否在需要帮助时提供帮助,是否为孩子们相互探讨创造了机会等等。于是,我对活动进程作了改进。首先我进行了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如带领幼儿玩水,让他们初步掌握水的性能;其次,我又对教学活动安排做了一些调整,重新精心准备了活动材料。在活动开始,就引导幼儿去观察两个马铃薯在两个不同水杯中的沉浮现象,结果发现:一个马铃薯浮在水上,一个则沉在水底。这时,我又让幼儿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最后,教师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尝试,使马铃薯浮在水面上。这时,镔镔小朋友惊奇地发现:“老师,我往水里加了盐,马铃薯就浮起来了。”我用怀疑的口气问,“真的吗?”“真的!”“那我们大家一起来试一试!”

  所有的小朋友都一起动手,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马铃薯在盐水中浮了起来,是因为加了盐的水与清水的水质不同。我又问:“还有其他的办法吗?”于是,小朋友又开始尝试了,有的幼儿将马铃薯掏了个洞,放在水里浮了起来,有的幼儿在水里加糖,马铃薯也浮了起来……

  反思使我找出了活动中的不足,并吸取经验教训,使我在今后的活动中,积极引导幼儿主动有效的开展活动和学习。

  二、观察让我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在以前教育教学中,我常常只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自己的判断与分析,总认为教师就是传播知识的人,在孩子面前要有威严,老师说的孩子一定要听,老师教的一定要学,巴不得全班孩子都一个样——懂事、听话,不管孩子有什么需要,只要照着我定好的计划按部就班的执行就对了,以至于教学活动枯燥、乏味。新《纲要》提出“我们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逐渐认识到:要以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中的不足或工作中的失误。

  比如:以《马路上的汽车》为例。

  活动方式:集体

  预设目标:1、通过观察认识马路上的各种车子,了解汽车在马路上行驶的实况。2、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及口语表达的能力。3、培养幼儿初步的交通安全与意识。

  活动预设:

  1、观察活动前组织谈话,引起幼儿参观的兴趣,并告诉幼儿到马路去看什么,怎么去,并提出注意事项。

  2、带领幼儿步行到马路边进行观察活动。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马路上种来来往往的车子。

  看看自己认识哪辆车?它叫什么名字?它的样子是怎样的?外形大小怎样?颜色怎样?有什么用?车子是怎样在车道上行使的……

  (2)引导幼儿观察红绿灯、人性横道线及当时车辆、行人过路口的情景,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

  3、鼓励幼儿大胆的将自己观察到的所见所闻和同伴、老师、家人交流分享。

  [延伸活动: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以幼儿口述、绘画、家长文字纪录的形式学做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

  1、由于是第一次集体外出,所以孩子们都显得高兴及兴奋。在听完我介绍后,他们纷纷议论“哇,到”“嘻嘻,真好啊!”(我特别叮嘱几个特别活泼的小男孩要遵守纪律,他们一脸认真地点头答应。)

  2、“出发了”“到了”“哇,好多车!”走了一段路后,我们顺利地来到了目的地——九堡公园。

  不用我多提醒,孩子们一直认真地观察、议论一辆辆过往的车 ,从颜色、名称、车速……无所不谈。

  由于当时位置看不见“红绿灯亭”,所以一些幼儿自言自语:为什么这些车一时好多,一时没有车过?涛涛小朋友听见了便说:“当然了,路口有红绿灯控制的啊!”

  在孩子们的提议下,我们等前面的车流量小的时候便前去观察了路口的车辆行驶情况,并观察了人行横道线、红绿灯、车拐弯……

  3、第二天,便有大部分幼儿一回到幼儿园便把口述作业交到班上了,还一脸的高兴与回味。

  活动反思:

  在这个《马路上的汽车》教学活动中,以往教师仅仅出示图片或图书等,让幼儿观察这些汽车有什么不同,但这样的教学方法收效不是很理想,因此,我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带幼儿外出实地观察参观,实地看、现场地说,比教师空洞的说教更有实际意义。看着孩子们高兴地和同伴议论,高兴地向家长讲述,我心里也很高兴,这是成功的一次外出参观,尽管时间很短,但意义与作用却很大。

  看见幼儿对此活动兴趣如此之大,我又设计了《我是小司机》、《我喜欢的车》、《到车子里看看》等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玩起来很容易进入角色,教师不仅是他们的设计者、支持者,还是他们的监督者。在发现孩子违规时给予指出,使孩子不致于把游戏规则丢弃。教师也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当出现孩子的需要时,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

  能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还学会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这些活动成功在于是幼儿所熟悉的、喜欢的,他们在活动就表现积极主动,会的帮助不会的孩子,从中学会互相帮助,互相体验成功的喜悦。所以,课的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更易提高幼儿与教师的能力。

  在这些主题活动中,我们和孩子们一起通过观察、欣赏各种各样的车子,玩形象逼真的玩具车,共同分享玩车、坐车的经验。让幼儿从中认识到不同的车子,知道它们的名称,认识它们各自的外形及主要内部结构,并了解它们的用途,还学习了按照车子的特征进行分类,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车子的认识,还知道了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及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建立了基本的交通安全观念,并养成良好的过马路、乘车习惯。

  我经常在教学前进行反思,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在每一次活动前,我都会对前一次的活动进行反思,想想自己是否与孩子亲近尊重了孩子的发展;是否适时的介入活动,有效的引导幼儿;是否对孩子的问题、行为做出了及时的反馈……除此之外,我还会对孩子在本次活动中的一些表现进行估计,孩子对这个游戏的兴趣会怎样,如何较好的引导;回答问题时孩子会回答哪些方面的内容,考虑各种答案的可能性等。

  我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提高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活动中我常常会对孩子的一些表现、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及时的反思、调整。如在活动“全家福”中,一开始孩子可能有些紧张,活动氛围较严肃。发现这一情况后,我觉得可以适当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气氛活泼一些。于是,我就马上把孩子们熟悉的歌曲“我家有几口”加入到活动中,通过歌唱活动调动气氛,使孩子们不再感到拘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下面的活动中,为之后的活动提供了较好的活动氛围。

  教学后的反思更是重要,它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提高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因此每一次活动之后,我都会对活动中自己的教学语言是否恰当、是否调动每一个孩子、指导策略是否正确、对孩子的表现问题是否及时反馈等进行反思,总结本次活动的优缺点,使其成为今后活动的一个借鉴。

  不管在主题活动,还是在生活活动中,我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上,放在了材料的投放与形式的选择上。与以前相比,我忙了许多,可是孩子们的兴趣和求知欲,一直推动着自己去尽心尽力地工作,每当看到孩子们在我精心组织的活动中表现出“自由自在”和高涨热情,我就觉得自己那么多的辛苦没有白费。通过不断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我感觉自己在各方面进步了很多,对孩子的了解更深入,更准确了,对活动的把握更成熟了,发现问题的眼光也更敏锐了……所以我自己的收获也是很大的,应该说是反思帮助我更好地促进了孩子的发展,同时也使自我自身获得了进步,我在反思中学会了观察,学会了了解孩子,也学会了怎样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学会了从只关注教育目标逐渐关注孩子的表现的转变,教学计划从单纯地静态执行逐渐向动态调整转变。

  反思是对过去的一种思考,从中吸取教训,也可以总结经验。因此,善于反思是当今教师一种重要的教育素质,是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未来的路上一定还有很多的“困惑”在等待着我,我会不断加强反思,和孩子们一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 3

  一、活动的优点

  1。注重操作和游戏的趣味性

  xx认为:智慧发端于动作,活动是联结主客体的桥梁,抽象概念的掌握要从动作开始。学习序数,不是仅仅满足于幼儿掌握了序数词,而应注重让幼儿在积极操作的过程中,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因此,在活动的设计上,我注重通过操作和游戏进行巩固,并尽可能多的考虑趣味性。“小动物排队”、小动物住楼房”、“翻花片”等一些列的操作活动和游戏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活动中孩子们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师幼互动良好。

  2。关注序数词的掌握

  序数词的掌握是序数教学的重点,活动的第一环节,教师充分抓住幼儿注意力集中的关键时间,结合直观的课件演示,帮助幼儿理解序数的含义,学习使用序数词正确表示物体的排列次序,较好的把握活动重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2。

  3。利用标志直观地说明判定物体位置的方向

  我们知道,物体所处的位置与判定的方向是有关联的`,因起始的方向不同,物体排列的位置也不同。但是,中班幼儿对于“左右”空间方位的判别还比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注重运用手势、标记或箭头标志等辅助指导语,帮助幼儿直观形象的理解“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开始数。在游戏巩固环节,我为幼儿提供了带有标记的操作板,很好的解决了因为幼儿座位方向不同导致左右方向的变化问题。为幼儿的操作和自我检验排除了干扰。

  二、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

  1。要进一步引导幼儿区分基数和序数

  在序数教学中要引导幼儿区分基数和序数。我知道要抓住这个要点,但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还是比较困惑。经过这次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在“翻花片”的游戏环节来突破。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请从红旗的标记开始翻出x个红花片,把从右边开始数第二个花片翻过来。

  数一数,红花片有几个?(x个)从左边开始数红色花片排第几(第三)?

  通过这样的操作和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有几个”是问东西一共有多少?“第几个”是问物体排在第几个位置。

  2。要进一步渗透物体排列位置的相对性

  序数判定中的相对性:即物体排列的位置不变,但对于其所处位置的判定会因为起始方向的不同而改变。

  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

  从星星的标记开始数,小狗排哪里?(第二)

  从月亮的标记开始数,小狗排哪里?(第四)

  为什么小狗一会儿排第二,一会儿排第四?

  小结:原来,同一个东西从不同的方向数,它的顺序就不一样。

幼儿园 4

  虽说京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但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也很少接触。所以孩子们对于京剧不太了解,更不用说是京剧中的各个角色。基于孩子们的这种状态,我在上课前的前一天,利用餐后活动的时间先请孩子们欣赏了一段京剧。孩子们看到京剧中的打扮和表演都比较喜欢。让孩子在看看、听听、说说中感受京剧的韵味,并萌发孩子们对中国京剧的'喜爱。有了课前的准备和了解,让孩子对京剧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为第二天的美术活动《京剧脸谱》的创作做了很好的铺垫。

  为了让本次美术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我把本次活动目标定位:1、欣赏并认识典型的京剧花脸脸谱,初步了解脸谱颜色代表的意义。2、学习用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对称的图案设计京剧脸谱。3、萌发对中国京剧的喜爱。

  在活动开展中,我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方法,一步步让孩子感受和体会到京剧脸谱的艺术气息。先是在欣赏京剧脸谱的邮票中让他们认识典型的几个人物。如包公(黑脸)、张飞(红脸)奸臣(白脸)等的脸谱特征。在感受和体验中孩子们总结了一个京剧脸谱的特征,颜色都很鲜艳,而且里面的图案都是对称的。

  孩子们在看看、听听、讨论中也总结出了自己的小小经验,我把这个难题抛给孩子,让孩子们自己去想想办法,怎样体现对称画法。孩子们也开始动脑经,想办法。最终都认为还是学习以前做手工的对称剪法,把整个脸谱对折,然后在中心线上画鼻子,这样一来可以以鼻子为中心开始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孩子们了解了作画的技巧和方法后,让孩子自己设计不同的图案。从孩子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京剧脸谱的特征已经了解了,也会通过自己对京剧中的人物特点有了独到的见解。唯一不足的是,有些孩子把画面中的图案设计太小了,导致不够满。还有孩子在色彩的选择上不够鲜明。

  在评价环节我采用了幼儿评价和教师评价两个方面,这样一来不但让孩子说出自己的作画感受也让孩子看到别人的优缺点。还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投放到了区域中,让孩子们可以试着学做各种京剧脸谱,还可以放到表演区中进行各任务的扮演。

幼儿园 5

  每周一上午的第二个活动是我们班的撕纸特色活动,在这一个特色活动中,我们会安排一个有关撕纸的手工活动,这周的撕纸特色活动是学习对称撕纸“爱心”。在活动之前,单老师已经为孩子们准备好了撕纸的材料,对称折叠好的粉红色纸,纸上还画好了半个爱心轮廓。当我看到这些准备好的材料时,还对她说:“我们老师是不是做的太多了,他们就撕一下而已,应该会的。”单老师说:“顾老师,你不要太高估他们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是很弱的。”我也就赞同了单老师的看法,于是开始教授孩子们什么对称、如何撕爱心的过程了。等到孩子们拿到撕纸材料开始自己独立撕纸时,问题就出现了:有的孩子把爱心差点分成了两半、有的孩子拿着纸不动嘴里一直念叨“我不会撕”、有的孩子只顾着撕纸没有照着爱心轮廓来撕、有的孩子叫会撕的小朋友帮他撕……当然也有成功的孩子,但是寥寥无几。为什么我认为的一个极其简单的对称撕纸,在我们班实施的时候会发现这么多的问题呢?活动结束后我开始反思。

  一、动手操作的机会太少

  虽然从上学期开始,我们班每周的撕纸活动都会开展,但是仅仅一周一次的撕纸活动完全不能达到孩子撕纸练习的效果。再加上孩子平时的动手机会也是少之又少,特别是在家里,家长一来担心孩子的危险,不让孩子接触剪刀这类美工工具,二来怕孩子把家里弄得一塌糊涂,不让孩子玩撕纸、手工等会制造出他们认为是一些垃圾的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得不到相应的练习,以至于孩子们在撕纸的时候会出现小手不灵活未能完成撕纸作品的现象。

  二、幼儿手指肌肉发育不成熟

  孩子的'身体各部分的发育都有一定的时间段,可能小班孩子的手部肌肉发育还没有很好的发育,特别是需要手指活动的这一精细动作,小班孩子还是有困难的。针对这个手指肌肉不发达的现象,我们老师可以多创设一些可以帮助孩子发展手部精细动作的游戏活动,比如:扣纽扣、串珠子、涂色等。这样孩子在这些游戏活动中就能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手部精细动作。

  三、个别幼儿胆子太小不敢尝试

  我班孩子的个别差异较大,动手能力差异也就很明显。这些胆小的孩子,他们之所以不敢动手撕纸,一是可能是因为怕撕坏作品所以迟迟不敢动手撕纸;二是可能是因为不知道从哪个地方开始下手,如果老师给他撕开一个口子,估计他就会开始独立进行撕纸了;三是可能在老师教授的时候没有听,他不知道做些什么。针对这些现象,在今后的撕纸活动中我们老师要特别鼓励这些胆小的孩子大胆撕纸,告诉他们撕坏了没有关系,只要是自己撕出的作品都是非常棒的。还有教师要在幼儿操作之前,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看得到自己的示范,而且要用各种形式吸引孩子来看示范活动。

  四、整班操作导致教师指导不及时

  撕纸活动适合在区域活动中进行,因为区域活动人少,便于老师指导。而我们整班进行撕纸活动,孩子们同时进行,当老师在指导其中一组孩子的时候,可能就有其他组的小朋友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指导已经把操作材料给破坏了。这样等到老师来指导的时候已经没有材料再让孩子重新进行撕纸活动了。针对孩子得不到及时的指导这一问题,我们暂时只能多为孩子准备一些操作材料,万一孩子在操作失误的情况下能够有再次撕纸操作的机会。

幼儿园 6

  小爽很内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对他人反应冷淡,但他做事特别专注,特别认真。我一直想跟小爽有更多的交流,以便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更好地发展,所以,平常我会细心地观察他的行为表现,揣摩他的心理。

  有一天的活动是认识圆形,在孩子们知道圆形特征后,我让他们画圆形图案。虽然小爽的绘画技能不高,但他很专注。此时,我假装不经意地与他旁边的一个孩子说:“小爽画得可认真了!画得也不错。”这时,我发现小爽的表情有所变化,他悄悄地看了我一眼。于是,我转了一圈,仍然装作不经意地走到他跟前。这次,他终于抬头看我了,我便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并微笑着用力朝他点点头,他冲我羞涩地一笑。从对望的'眼神里,我们感觉彼此有了交流。

  从此以后,小爽与我的交流慢慢多了起来,我也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针对他的个性特点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与同伴交往,树立信心。就这样,一个多月后小爽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

  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孩子,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才能有效帮助孩子。小爽属于内向型的孩子,渴望被肯定,又害怕太张扬;喜欢被表扬,又很害羞。对于这样的孩子,如果大张旗鼓地表扬他,他会不自在;如果对他不闻不问,他又会很失落。所以我采取了适合他的教育方法,果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幼儿园 7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简单地说, 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因此,如何写好 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探讨: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

  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而言之,写课后 ,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以上是笔者对 的撰写一些看法,可能还有很多错误,希望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批评指正。笔者也将根据自己的 认知和研究深入进行修正。

  1.实话实说——写得、失

  一节课下来,课堂教学抑或超乎所想的顺利,抑或不尽人意。一堂课可因教师一句幽默奇妙的导语而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可因教师一个手势、一个眼神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种新教法的采用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因讲得多而学生兴趣全无;也可因一个环节的遗漏或疏忽而走错路、走回头路等。再者,“因”与“果”是相互作用的。所以,不管是得是失,教师皆应实话实说,将其记录在案,以期在往后的.教学工作中安排更周到、操作更自如,少走弯路、不走回头路。

  2.及时反馈——写师、生

  教与学是两种个体间发生的知识传递关系。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则为学习主体。教师的情绪、教师的举手投足、教师对教材对学生对教法了解的深浅等都直接作用于学生,影响着课堂气氛与授课效果。相反,学生的注意力情况、学生的疲劳状态、学生的知识差异等也反作用于教师。此二者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牵制,影响着课堂效果。鉴于此,课毕就该及时反馈,将课堂上师生表现与授课质量进行及时分析、综合登记,以帮助自己在日后备课、授课时能对“师”与“生”的情况作更全面的分析。

  3.综合比较——写教、学

   记录应该是说课的外延,它与说课互补。形成一个完整的“说课——备课——授课——写 ”的程序。一节课过去了,教师教法应用如何,达到预期目标没有,效果怎样,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何,与教学要求是否相符,这都是实际操作中常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及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把影响教与学的原因综合出来,记录在教学笔记中,日积月累,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4.扣准要点——写特点

  实际上,在平时的教学中,上一节好课不容易,一节课要面面俱到更不可能。一节课能有特色,能有个闪光点,能有一种值得借鉴的好做法,就算是成功。所以在 中就可以把闪光点扼要地记上,写下该节课之特点,有重点有选择地采用教法,设计教学程序,做到一课一特色,课课有特色。

  5、捕捉灵感——写遐想

  常有这样的感觉:上课时原本没有涉及的内容,因实际需要或灵感的涌现而穿插其中,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讲者绘声绘色,听者津津有味,课堂顿时充满勃勃生机。它能帮助我们拓展思维空间,引导自己与学生进行遐想,并徜徉其间。这样愈是多想,想地愈是透彻。所以教师应即便把诸如此类的小插曲(幽默的谈吐、对抗性比赛------)所产生的效应,记录在 记录中,用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同样,对于课堂中节外生枝的实例也应及时记录,吸取教训。

  三、写好 要注意的问题

  1、要有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投身于外语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改革本身就是一种新事物,每时每刻都有新现象、新动向、新问题。正是在探索新生事物的来龙去脉,把握其发展态势之中,在深入探索之中,我们才能获得体验,才能感到有言可发,并在总结探索中提升出新的规律。

  2、要想有所发现,还必须拓宽知识面,增加知识底蕴。要有精深的英语专业知识和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英语教改成果,还要学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新知识奠定基础,否则将很难有所为。

  3、要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在上完每节课后都要进行反思,反思一节课的成败得失,并及时做好记录。课后的反思,虽然点点滴滴,但它来自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出自于我们深刻的思考,是我们的真切感受,因而是非常珍贵的。

  4、要善于总结,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经常看自己所写的教后记录,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探讨,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方法,抛开肤浅的、表面性的东西,注重对规律的揭示,对真理的发现。

  5、写 记录,还要做到持之以恒。

  总之, 能让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逐步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教育水平,开创属于自己适合自己不断发展的新天地,而写好 记录无疑便是这一行为的最佳途径和结晶。

幼儿园 8

  整个活动在教师跟孩子之间的谈话开始,渐渐地深入到主题,孩子们在老师的讲解下,渐渐地了解到乱吃药的危险性。

  这个活动结束后,我觉得我们大班的孩子对生病时该怎么办,他们的脑子里都是很清楚的`,孩子们都会说,要吃药,看医生,打针,打点滴等。但生病时药怎样吃才安全,这个意识还是不强。

  在活动中,给孩子们讲完两件真实的例子后,当我提问“你觉得怎样吃药才是安全的?”孩子一般都是回答按照医生说的吃药或者是爸爸妈妈会给我吃药的,个别孩子还会说看说明书上写的吃药。他们所反映出的就只有这些,我们大人可能都知道有些药盒里装的并不是这个牌子的药,可能为了方便,就随便把药装在了药盒里面了,这样其实是很危险的,有个意外的话,后果就很严重了。

  在活动最后的延伸中,通过让孩子们自己制作药箱,把自己的药放在自己的药箱中,这样可以让他们自己认识到小孩子只能吃小孩子自己的药,可以更加安全一些。

  所以,通过这个活动,我觉得在以后的有关于安全主题的活动中,或者在平常的谈话中,应该向孩子们灌输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这样能更好地增加,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也可以增加孩子们对生活的经验,让他们的已有经验可以更加丰富。

幼儿园 9

  新的学期,迎来了中三班所有新的小朋友,虽然已经开学有一周多的时间了,但有的孩子在来园和离园时,还是不免哭闹,除此之外,部分幼儿在老师组织活动时,坐在那里,目光呆滞。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完全有必要组织一次活动,和孩子们共同讨论:我们为什么要上幼儿园呢?我们来幼儿园做什么呢?

  语言活动“我爱上幼儿园”,就是通过对儿歌的学习,能讲述上幼儿园的愉快经历,喜欢上幼儿园,并且能说出老师如何关心和照顾幼儿及愿意与同伴分享上学的经验。

  在活动的开始部分,我直接进行了提问:小朋友,爸爸妈妈为什么把我们送到幼儿园呀?孩子们没有经过太多的思考,就逐一的举手来回答:马立新说:因为我们长大了,王浩楠说:我们上幼儿园学习本领来了。顺着孩子的回答,我很自然地将活动过度到下一个环节,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幼儿园的主要活动:画画、唱歌、游戏、讲故事、学数学等。激发幼儿来幼儿园的愿望,引出儿歌《我爱上幼儿园》,整个活动,孩子们参与的.都很积极,并能和老师一起带动作,说儿歌。

  整个活动,不仅调动了幼儿来园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积极性,还改变了幼儿对幼儿园的看法,使孩子们明确了上幼儿园的目的,能带着愉快的情绪来幼儿园。

幼儿园 10

  一、主题活动的来源

  每每与孩子闲聊时,总会时不时地听到孩子们说:“老师,你看,这棵树多高呀。”“老师,我长大了,以前好多衣服都不能穿了。”“老师,小学的操场比我们幼儿园的大。”等等。每当这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问问:有什么办法知道它们到底有多高,多大呢?孩子们的答案是多样的。有用尺子,绳子、木棍等量,还有的小朋友想出用倒影来量。所有的这一切都说明了孩子对测量有一定的兴趣和认识。这次的数学活动:“铺垫子”,帮助幼儿更好的了解了这些长度、高度,培养了幼儿对测量产生兴趣,尝试借助工具测量周围物体,进一步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活动中是应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测量,还是让他们在测量中发现问题?如果他们不能从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是这个活动上下来发现的问题。大班幼儿对图形守恒的判断,往往会受形状大小以及数量的影响。在他们看来,相对于两个一样大的图形拼摆位置发生改变,他们的大小就不一样。针对幼儿这样的一种错误认识,我们应该如何引导他们做出正确判断呢?经过认真的思考和反复的探索,我设计了本活动。

  二、材料选择的.原则

  在数学活动中,材料选择的恰当与否,往往哪个会影响甚至决定整个教学活动的成败。一般来说幼儿是通过操作活动材料来获得相关经验的。因此,如果教师提供的活动材料能有效暴露幼儿某些认识误区,又能在最后帮助幼儿获得正确认识,那么,了这样的材料就能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在设计该活动时我选择了塑料的相同大小的正方形和三角形,进行桌面的操作,两个三角形又可以拼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也可以借助它来比较发现图形的守恒。活动结尾部分又选择了大小相同的塑料垫子,进行铺场地的活动来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形状不同的场地大小相同,使活动进行深化。

  三、环节设计的思路

  环节设计应围绕活动目标,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逐步展开。就该活动而言,我首先选择了相同大小和数量的正方形,通过拼摆不同图案,面积大小一样大。其次,进一步感知不同数量的正方形和三角形拼摆的不同的图案,而面积大小相同。最后又通过比较场地的大小,用铺垫子的方法来判断,活动难度初步加深,让幼儿通过操作以获得正确的认识和经验。整个活动过程又借助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贯穿始终用闯关的形式,更能激发幼儿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活动过程的指导

  当幼儿在操作活动中,拼摆图案时,幼儿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有效的激发出来了。面对不同的图案,幼儿在评判图案是否一样时,产生分歧并激烈的争论起来,面对这样的热闹场面,我并没有做出什么结论,而是诱导幼儿讨论和动手验证找到正确的结论。尤其是铺垫子活动更激发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五、不足与改进

  操作活动结束后没能及时的帮助幼儿总结提炼方法,幼儿分组闯关比赛的图表应该提前准备好,最后几组的比赛结果也没有说清楚。

幼儿园 11

  近年来, 活动在各个单位的教育实践中得到广泛开展,它逐渐成为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正是认识到了反思教学的重要,我们幼儿园围绕 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组织教育笔记评比交流、组织参加郑州市反思教学研讨会、组织全市幼儿教师 课件培训及评比活动。下面就历次活动的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如下:

  一、组织教育笔记评比交流活动。

  为了使幼儿教师及时总结一日活动各环节中的经验教训,使好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得以推广交流,避免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走弯路,我们于20xx年11月28日进行了幼儿教师教育笔记评比交流活动。本次活动突出的优点是:①书写认真,字体工整,干净整齐,能够完成10篇教育笔记的任务。②大部分的内容都有恰当的小标题。结尾部分有教师的感想或对此事的看法。对整个事情做反思回顾。如一个教师所写: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偏爱与博爱》一篇中写道:过分偏爱一个孩子,你就会失去所有的孩子。又如:小飞的"闯祸"并不是他的初衷,他只是想用自己的双手尝试着解决一点问题,"破坏"也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只是想用自己的头脑探求一点道理。用爱心去温暖他,用耐心去倾听他,用恒心去等待他。当孩子与老师发生冲突时,教师放弃教育是不负责任的,与幼儿对峙也是愚蠢的,只有了解并掌握了幼儿对抗的原因与特点,方可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我很庆幸,自己做了一会"懒"老师,没有"辛辛苦苦"地剥夺了孩子们发展的机会。

  要成为一名具有高反思水平的幼儿园教师,首先要有反思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有探究问题的热情、质疑的精神和教学的主体意识。同时,外界的各种教育支持和帮助也是十分必要的。不同教师群体的反思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不同教师群体反思能力的培养应体现不同的特征。在对幼儿园教师 能力培养的构想中,笔者将需要得到帮助的教师群体定位为“反思实践者”,而将能给予“实践者”帮助的教师群体定位为“反思支持者”,这些“支持者”包括教师同伴和幼儿园园长,也包括大学专业教师或科研机构的教育专业研究人员。以下是笔者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进行反思能力培养的初步构想。

  一、入职期教师的培养——从观察描述入手,积累教学经验,了解反思思路本文中入职期教师是指教龄1年以内的新教师。这类教师的知识大多属于陈述性知识而较少属于程序性知识。这些陈述性知识是表面的、抽象的,缺乏具体实例的支撑;少量的程序性知识则显零散而不系统。因此,对于新教师群体,反思能力的培养应该从观察开始,通过观察优秀教师的大量教学实例,积累各种“背景性知识”,理解组织教学的原理和一般教学经验,探究优秀教师的教学与他们的.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同时通过聆听“反思支持者”外显的、展开式的反思活动,了解反思的基本思路。具体方案举例如下:

  一、反思实践者反思支持者

  定期观摩现场教学或录像,并尝试把执教者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讲述出来,尽量详尽、全面。因为讲述过程本身就是对他人的教学过程进行归纳、概括、反思、评价和再理解的过程。如某新教师在观摩优秀教师组织的小班打击乐活动“大雨小雨”后,对执教者的教学过程和行为作了如下描述:“这位教师先请幼儿复习歌曲《大雨小雨》,又请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唱‘大雨’时做幅度较大的自上而下抖动手臂的动作,唱‘小雨’时做两手指轻轻触碰的动作,最后请幼儿用两种打击乐器——铃鼓和小铃分别为

  两段歌词伴奏。”对新教师的讲述进行补充,并且采用提问的方法帮助新教师关注关键问题。如:“这位教师在请幼儿为两段歌词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伴奏时用了什么方法?她 最先提的问题是什么?(想一想,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像是在下‘大雨’?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像是在下‘小雨’?)幼儿回答不出来时,她又提了什么问题?(现在老师这里有两种乐器——铃鼓和小铃。请你敲敲小铃,摇摇铃鼓,听一听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下‘大雨’,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下‘小雨’?)当某某小朋友回答不出来时,这位教师走到他面前,对他说了什么话?(铃鼓发出来的声音像下‘大雨’,小发出来的声音像下‘小雨’,对不对啊?)请总结一下这位老师的提问策略。”

  逐一回答“支持者”所提的问题,比较自己的描述和“支持者”描述的不同,看哪些教学环节被自己忽略了,并做好记录。

  听取“支持者”对教学中各环节的解释,积累各种“背景性知识”,即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 支撑其选择和判断的知识。对现场教学或教学录像中执教者的教学行为进行解释,并向新教师指出执教者用以调整教学策略的非言语线索,帮助新教师总结在什么情况下,利用什么教学策略可以解决什么样的教学问题。如“当教师提出的问题幼儿难以回答时,教师应 该随时调整问题的难度,如将问答题改成选择题,甚至改成是非判断题,从而使无效问题变成有效问题。”

  在“支持者”的帮助下对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分类总结,记录关键环节,并形成书面材料向全园发布。这可以为回顾、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提供原始素材。因为只有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是合理的,才能为 提供基本的参照物。帮助新教师分项归纳优秀教师的教学行为,分析优秀教师各种教学行为的类型、特点、效果。

  二、倾听“支持者”的理论分析,形成书面材

  料大学专业教师或专业研究人员从理论角度剖析教学中的问题,帮助新教师将观察到的教学实践与原有的知识(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联系起来。这种方法可以使新教师获得接近实际的经验。这样,教师同伴运用教学经验,专业教师运用教育理论,共同帮助新教师分析当时的教学情境,使新教师逐步形成反思的理论框架,积累经验材料。

幼儿园 12

  《月亮姐姐快下来》是四年级新教材的歌曲,三四拍,虽然歌曲只有'sol,do,re,sol四个音,但旋律朗朗上口,二声部又好听又好记,是一首非常便于识谱的二声部合唱歌曲。合唱对于我们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从三年级起,我就发现新教材中的二声部相对于以往旧教材的合唱歌曲好上手教,虽然有难度,但还是硬着头皮教了下来,总的感觉,轮唱与伴唱好教一些,像《绿叶》这种纯二声部音程旋律就难了(因为学生不喜欢识谱,且学得不系统,音程很难掌握)。而这首歌识谱相对简单点,而且二声部与一声部形成了轮唱的感觉,只有最后一句稍有不同,学生通过练习还是可以学会的。

  第一节课我只是从旋律上让学生分析乐谱,了解一二声部的不同,从而学习并掌握二声部合唱,但中间费了不少口舌,因为学生对于乐句间细微的.变化还是会混淆。第二节课我就改变了策略,从识谱学期,先认识这四个音,然后再让学生去识谱,虽然学生使得也挺费劲的,但后面就越学越轻松了,二声部合唱也较第一节课学得顺当一点,因为学生更了解旋律的细微变化了,但我一直困惑的就是什么时候学生识谱就像做数学题一样就好了。这是一个梦想吗?但有总比没有好!

幼儿园 13

  小班儿童习惯于看画面的局部,很少看整体。个性是这幅画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在“歌唱恐龙”活动中,我注意到了孩子们的`这一特点,并引导他们学会看图片。在图1中,孩子们首先看到图片中最明显的部分,孩子们在前面的右下角。所以我让孩子们谈谈发生在孩子们身上的事情。注意孩子们的表情和发生的事情。他们在做什么?你什么时候会这样做?解决了这些问题后,你马上就能明白是恐龙发出了坏声音,给孩子们制造了噪音。每个人都觉得声音很刺耳,所以他们捂住耳朵。

  在最后一张照片中,孩子们只是说一个小女孩正在爬屋顶,但她会怎么做?孩子们不明白。我提醒孩子们想一想,结合之前发生的事情猜一猜小女孩会做什么。突然,朱悦猜到了。小女孩说:大恐龙,你的声音太大了。请安静!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说他们的个性很好,我也很简单,很高兴参与到孩子们的描述中。看图片和讲故事是为了让孩子们学会关注整体。同时,他们应该结合其他图片,找到图片背后的真正含义。只要有适当的引导,小班儿童的讲画也会非常精彩。

幼儿园 14

  粗心的小画家

  在这首歌曲的教学当中,我认为附点的演唱是难点,最开始上的一个班,我发现唱过很多遍之后,还有很多把小附点的节奏唱成二八。在第二个班上的时候我在提问的时候就在黑板上把附点下面的那个字用红色框起来了,并清楚地提示他们红色框起来的字要稍微拉长一点儿唱。并用对比教学的方式让孩子在听觉上有更直观的感受,后面的孩子都更很好的突出附点音符的`重音。 但不足的是,第一、没有设计美育目标;第二、在演唱时候运用什么样的心情、歌声去演唱。第三、难点突破,节奏在学生对歌词有一定的理解之后,先出现节奏再听效果会更好。第四、在放伴奏的时候,应先告知学生。对于这首歌曲的情绪和表演我没做太多的处理,如果能让孩子们把自己天性中天真烂漫,淘气可爱的一面揉合在歌曲当中也许能更好的体会歌词的俏皮感。在今后的音乐课中需要我们改变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开发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以全新的感觉来面对课堂。

幼儿园 15

  幼儿园中班语言《啾比的巧克力和他的朋友》

  《啾比的巧克力和他的朋友》是一个有关分享的绘本故事,故事里描述了小田鼠啾比的阿姨给了它一盒巧克力,啾比一开始并没有准备和人家分享,后来等到它想和朋友分享的时候,朋友们已经都不在了。大叔爷爷告诉等到天气暖和的时候朋友们回来的时候再和他们分享吧!啾比明白了以后好东西要及时地跟好朋友分享。孩子们通过故事内容的理解到了好朋友之间要懂得分享,跟别人分享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本次活动从一本简单的绘本故事让孩子很自然地明白分享的重要性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实现的:

  一、以课件播放为载体,让幼儿便于理解

  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仍以生动形象的事物吸引为主,活动的课件正是结合了视觉、听觉两方面的内容来吸引幼儿主动去学习去理解故事内容。课件中的小动物形象生动可爱,幼儿比较喜欢,加上课件中所加入了故事中其他动物角色的对话,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在观看课件动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是分心的,都非常地投入。在孩子们观看课件动画的时候,我也在边上和他们一起看,《指南》中也指出:“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所以当孩子们观看完课件动画之后我便和孩子们一起回忆书中的故事情节,引导他们有条理地说出故事的大致内容。整个集体阅读的过程中,我并没有去引导他们,只是陪着他们一起看,所以整个阅读过程孩子们都是在自主阅读,而且还发现他们能够与旁边的小朋友讨论在阅读过程中的发现、体会和想法。正是借助了课件这一载体,孩子们对绘本故事内容的理解才会更加容易、更加明白。

  二、以故事表演为手段,让幼儿身临其境

  《指南》中建议我们教师“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今天的这个故事内容就非常适合进行故事表演。故事中出现的小动物们都有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而且很容易表现。所以我邀请了部分孩子进行了故事表演,因为是语言活动,所以我也提出了一些语言方面的要求:请孩子们模仿故事中各种动物说话的语句和语气。特别是表演棕熊、小鸟和青蛙的孩子,当“小田鼠”没有给他们巧克力的时候,他们的脸上失落的表情表现得非常好。当表演到“小田鼠”想起来要把巧克力分享给它的朋友时,好朋友们都不见了,这时候的“小田鼠”孤独寂寞的.心情就能够感受到了。当然孩子们在表演的时候不可能完全照着故事中来,我也特别赞同他们能够在表演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丰富故事情节。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故事表演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三、以情感体验为形式,让幼儿迁移经验

  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在故事表演里的交流与对话正是孩子们社会交往能力的锻炼,而在表演中的小田鼠没有给他们巧克力的那种失落的情感也在故事表演中很好的感受出来。这种情感的体验要比我们教师的说教有用有效的多。最后我们还提出了如果你有好吃的东西和好玩的玩具应该怎么做时,孩子们已经能够把刚才在故事中的经验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来了,知道应该要分享,分享才能让别人和自己感到快乐。

【幼儿园 】相关文章:

幼儿园 06-12

幼儿园 02-19

幼儿园 05-15

幼儿园的 12-07

[精选]幼儿园 07-05

幼儿园 【热】06-20

幼儿园大班 06-14

幼儿园 【精】06-13

【推荐】幼儿园 06-13

幼儿园 【推荐】06-1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