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 >教师

教师

时间:2023-07-08 11:05:35 我要投稿

教师 (精选15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 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写 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
(精选15篇)

教师 1

  《穷人》这篇文章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小说,突出的人物形象是是桑娜和他的丈夫。虽然本身是穷人,但善良的桑娜还是毫不犹豫的将邻居西蒙家的两个嗷嗷待哺的婴孩抱回家。由于课文的基调是伤怀亦是高昂,所以我在备课时首先想到的是讲解课文的语调与语速。我觉得本文应该是带着深深地敬意与同情之心去感知,让桑娜和她丈夫的善意之举震撼学生的内心深处,已引起学生的共鸣。

  课上,我让学生多的总体感知课文中描写桑娜家庭环境以及其它环境的语句,让他们体会当时的穷人窘迫的.生活状态,让他们去思索穷人的日子是多么艰难。在这个环节中我发现学生对这样的环境是有所触动的,他们一改往日的活泼好动,一下子“深沉”了。我借机用极富深情的语言和沉重无奈的语调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顺势思考回答。我把重点放在介绍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之上,尤其是桑娜的矛盾心理。我让学生换位思考,这样是为了更好的体会桑娜的善良品质,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升华,从而在心底学会帮助别人的良好品质。

  在这一节课中,我花了很长时间让学生体会桑娜和渔夫的善良,还有穷人的日子是多么艰苦。我极力用一种低沉无力而富于感情的语调,激发学生的情感。我认为学习这一课最重要的不仅是学习知识,更高层面是让学生感受心灵的震撼,学习桑娜乐于帮助别人,善于帮助别人,做好事。本节课,我有以下反思:奠定基调很重要。学习不同的文章,作者有不同的感情在里面,所以要用不同的语调去烘托。或富有深情,或稍带伤感,或高昂或低沉。学生会不自觉跟上你的节奏,从而引起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让学生有感情朗读也可以增进自身的情感,加深印象。教师有感情的读,同样可以带动学生们模仿老师有感情的读书,从而不但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也能获得体验。课后,我问学生对这篇课文印象怎么样,他们都说印象很深刻。我想,或许“带感情的语调”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使用。

教师 2

  我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给我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我是xxx县第二小学的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普通的班主任。18年来,我一直工作在教育这个平凡的岗位上,20xx年开始主动要求改教数学,初教数学心理压力较大,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不足,心理一直没底 ,我抱着要做,就要做好,要对的起全班71名学生这样的心理,很快投入到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默默无闻的工作着,既没有震撼人心的举动,也没有摧人泪下的故事,我只是默默的为我的学生做着该做的一切,感觉并没有什么 “经验”,有的只是自己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严格而又灵活的方法。当然要想取得好成绩,这和平时心血的付出是成正比的。教学工作包含的内容太广泛,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不能称为经验,权当与老师们探讨和交流吧。

  一、投身教学改革,努力探索实践

  作为一名初教数学的我来说,学习是首当其冲的事情,只有不断学习,在业务上过关,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从自身知识素养和文化素养提高着手,严格要求自己,从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抓起,每个 寒暑假里苦练教学基本功,先把下学期的教材、教案等一系列材料借好,利用假期先把其内容过滤一遍,只要有相关内容的教学用书,我都要看,魏书生曾说过:采百花,酿自己的蜜,这一句话,深深影响着我,鞭策着我,在实际教学中,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材料,阅读报刊,如饥似渴地汲取新的教学思想,《山东教育》、《班主任》等杂志都是我的密友,这些还远远不够,在实践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困惑,除了镇上组织的周三、五的讨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外,对我来说还远远不够,我还常把困惑的问题记录下来,利用课余时间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寻找问题的最佳方法,直到问题解决的清晰明了。

  二、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

  我对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会听讲,会学习,会做作业。我经常告诉学生的一句话是:学习是自己的事,别人无法代替。

  会听讲:即做好课前准备,细心倾听老师的讲解,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全神贯注,集中精力。

  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仔细观察,认真做事,善于总结,独立思考,获取信息,提出问题,不懂就问,合作学习,自我评价,高效率做事情等。我用自己的实践经历告诉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学了就会有用,不学就会落后,因此要经常提醒自己,要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从生活中学习。同时还要求学生做数学题时要准备演草纸,准备一次两次是件简单事,谁都能做到,关键是每次做题时养成习惯。

  会做作业:先复习再做作业,不乱涂乱画,尤其对于计算题,学生往往容易出错,很多家长说”他会做,就是粗心”或”他很聪明,就是计算容易出错”等等,而我认为不只是单纯的粗心问题,而是计算方法掌握不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于是我采取每次只做2-4道计算题,一天一次,要求书写规范力争全对,这样量少学生做起来也不觉得困难,开始,学生每次做完我都批改,表扬全对的学生,慢慢的学生逐步养成做题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计算出错率也基本没有了.

  三、建立良好班风、学风,赏识激励,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学习的保证。每接手一个新班,我都要先培养一批班干部,作为老师的小助手在班内确实起到领头雁的作用,尤其现在一个数学老师带两个班级,班干部就更为重要了,同时班内对每位同学的学习、作业、纪律等情况设立积分表,看谁积分最高,就对谁进行及时奖励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时,在作业中画笑脸,在卷子上写评语或写一张纸条悄悄压到学生的课本或作业本中,给孩子一个惊喜或一个提醒,这些都是我的一贯做法。有时,也会写一张卡片或握手向有进步的孩子表示祝贺。总之,在与学生相处的每一天都要让不同的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劲头。

  四、切实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偏爱后进生,严爱优秀生,博爱中等生,使各类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与提高。爱好学生并不难,爱有问题的学生那才是真爱。因此,要舍得在后进生上多做文章。每个后进生的背后都有许多感人的闪光的事迹,要耐心帮助他们。从点滴入手,除了与其谈心,有优点及时表扬,增强其自信心以外,每天我都要抽出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如头脑灵活的周洁、卢迪同学,通过辅导在短短的一个学期内由班内倒十名前进到前十名。如于爱林同学,到我们班时数学考了十五分的成绩,反应迟钝且不爱学,父母忙于做买卖,无暇管理,这样的学生确实让我头疼,不管吧,他的学习会越来越差,对学习丧失信心。管吧,确实困难,讲一遍两遍他也听不懂。于是每天下午放学后,进行单独辅导,还组织了学生一帮一活动,让优等生做他的小老师,随时给他讲题,慢慢的这个学期也有了有了明显的进步。

  五、教师上课时要讲求实效性。

  现在,每周只有四节数学课, 课越少,每节课的`教学质量越要有好的效果,首先,上课时教师要精讲,在课堂上以训练为主。让学生多动脑,勤动笔。有句话说得好“数学,只有自己做出来了,才叫做真正会做了”。要想在有限的40分钟内达到练习的目的,教师必须把握好上课的前20分钟,因为这一时段是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机。要想使练习效果明显,课前必须精心筛选与本课新授内容紧密相关的练习。练习题要有一定的坡度,遵循有易到难的原则。同时练习要适量,确保学生能完成。练后,教师一定要批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六、关心学生成长,沟通心灵的桥梁

  高尔基有句名言: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孩子对老师的感情深浅,取决于老师对孩子爱的多寡。有一次,同学们正在做作业,班内静悄悄的,就听到一个学生喊道妈妈,我一愣,问道:什么事?同学们笑了,这位同学不好意思的看着我,满脸通红,说:这道题怎么做。虽然是脱口而出的一句称呼,但在我心里似乎有一股暖流涌来,我感到对他们的付出,我无怨无悔。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我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对于我们班的每一位学生,我也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我所带的班级里有几个特殊的学生,王一惠的母亲因意外事故去世,自他的母亲去世后,他可爱的小脸上失去了笑容,沉默寡言。樊晓婧和她妹妹属于留守儿童,父母常年不在家,天天想念他的父母,整日闷闷不乐,甚至无心读书。赫慧婷同学因父母离异,处于单亲家庭的他性格倔强、任性而又自卑。针对这些情况,我与其他课任教师商量,决定对他们以鼓励为主,倾注更多的爱心,更多的关怀。学习生活中注意他们的优点,哪怕是及其微小的。如劳动中干了点重活,考试成绩提高了几分,帮助了某位同学等,都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对于他们我时常与他们谈心,在班级中要求同学们学习他们面对困难的精神,让学生多于他们交往,增强了他们对生活的自信心。对这些特殊的孩子,我倾注了爱,在他们的作业上写一些激励的话语,尊重他们,教育他们,慢慢地他们的成绩提高了,与同学们的关系融洽了。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是多么需要老师的爱,理解与鼓励呀!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世界是美好的,如果你了解它,在其中感到如鱼在水中一样,那它会给你带来良好的感受和心情要比不好的多的多。要学会用心灵去倾听、理解和感受儿童世界。

  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不断改进的过程;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前进的道路上也许充满泥泞坎坷,也许机遇与挑战并存。不管怎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会快乐学习,学以致用,不断增长智慧,不管怎样,我还会继续用强烈的的事业心和崇高的使命感去培育那些含苞欲放的花蕾盛开绚丽的花朵。

  回首我的教学之路,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勤奋敬业,踏实工作,快乐学习,学以致用,从师十八年了,岁月的磨砺中,我记下的除了这些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思考外,还有自己的几点困惑:其一,懒于书写。给我震撼最大的是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他们写起文章来顺理成章,读起来更是让人寡目相看。而我总是心动而不行动.其二,电脑使用水平低级,不会制作课件。其三,学习的劲头还不够大。以上这些,都是我面对的难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的成长。

  我深感自己的不足和能力的欠缺,因为我们面对的是能力强、素质高的同事和对优质教育强烈需求的家长群以及性格不异的学生。所以我经常留心向周围的每一位同志学习或讨教经验,但更多的是抽空阅读,在学习中运用,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做法,与优秀的老师相比相差很远,做的还不够。希望各位同仁多多指教,我会非常感谢您对我的帮助。

教师 3

  美术活动《月光下》我把它设计成一个美工综合活动,采用折纸、剪贴、绘画相结合的美工形式完成整幅作品。让幼儿先在黄色纸上画一个圆形月亮,剪贴到纸上,然后用正方形的纸折出房子,贴到纸上,再用广告纸剪贴画、动物,最后用蜡笔画出星星。活动前我做好充分的准备:胶水、剪刀、油画棒,黑色底版纸、折纸材料、黄色小卡纸整整齐齐地放在桌上。老师讲解以后小朋友开始动手,刹那间整齐的桌面乱了起来,这边蜡笔撒了,那边胶水倒翻了,有的小朋友还把剪下来的`东西贴到旁边小朋友的纸上了……,老师忙得晕头转向。

  活动的设想是让幼儿采用多种材料、运用多种方法表现月光下的情景,每个步骤分开来看挺简单的,但是结合起来却是意想不到的杂乱,特别是对刚进入中班的幼儿来说,缺乏操作的条理性,顾左不顾右,桌面上这么多操作材料,影响了孩子的操作思维和空间,最后导致活动混乱。

  看来,教师在活动设想中考虑欠周到,应该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根据操作常规建立情况逐步增加操作材料,而不能一下子提供这么多材料和工具,弄得孩子们手忙脚乱。可以在绘画的基础上增加折纸粘贴,房子用折叠的方式,其余的内容则采用绘画的方式,这样既利于幼儿操作,又把两种美工技能结合起来,这样的调整可以使活动更有秩序。

教师 4

  经过几个礼拜的艰苦奋斗,学校和工作室的公开课总算是上完了,还记得自己坐在电脑前,不断地观看名师的教学设计和 ,一心想找到符合自身的上课模式,设计出属于自己的教案,再根据自己的教案,上网下载有用的PPT资料。可这个过程让我发现原来抉择真的很难,一下觉得这个好,一下觉得那个好,可都弄在一块吧,又似乎太多了,一堂课根本上不完,就这样在不断的增加删减让我花了不少时间,以致于到上课的前一天才弄好,真是效率不高。不过课上得还顺畅,环节紧扣,尤其让我惊讶的是学生都十分的热情,上课认真,发言积极,让我思考自己班上的学生为什么就不能如此,是我的教学管理还不过关,还是本课学生已经上过才如此顺畅呢?无论是哪一点,我觉得我回到学校都该好好的教育学生的课堂举止,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强调课堂纪律。

  除此之外,针对自身的'这堂课的教学,感谢吕老师的点评,我会进行改进,运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多关注学生,多鼓励学生,多学习提高自身的基本功,也希望以后能多听到名师的建议,自身可以快点成长,我认为其实公开课上多了,心理素质会提高,会更加自信,会在不断的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

教师 5

  开学后有几周总是下雨,学生们只能在教室上体育课,通常他们都是写作业下棋,今天我和他们在室内上了一节游戏课,学生的兴趣都很高,但是也存在一些没有设计好的部分。

  我这堂课上的是“换位接力”,游戏一开始,每队第一人依次向后传递粉笔,最后一人接到粉笔后迅速跑到黑板前写一个字,其他同学依次向后移动位置,写完字的人立刻做坐到第一个位置向后传递粉笔,直到句子写完,快的队获胜,游戏其实很简单,但是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讲“换位接力”游戏规则与要求时,由于讲的不是太清楚,所以导致学生在尝试练习时出现了一些犯规的`行为如:句子写的不完整,连续写几个字,配合不好等。但是后来我在讲“换位接力”游戏规则与要求时由于讲的不是太清楚,所以导致学生在尝试练习时出现了一些犯规的行为如:句子写的不完整、连续写几个字、配合不好等。但后来我还是进行了及时的补救,使得游戏得以很好的完成。在整个游戏的设计中,我总感觉自己选择的地点不好,教室太小,学生的人数又多,学生活动的空间偏小,活动时难免有碰撞,所以预计练习密度偏低了点,相信自己以后在教学中会注意类似的问题。

教师 6

  古诗简短四句却意境悠远,更因为远离学生实际而费时费力。在《小儿垂钓》的教学中就犯了几个相关的错误。

  教学中最浪费时间的大概就是学生说想象画面这个环节。我没想到学生根本不理会诗句,纯粹说自己的想象,比如“蓬头”的理解就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一个说小孩子扎两个圆溜溜的头发,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我想到的”。另一个说的也是这种两个圆溜溜的发型 ,第三个说是“没有戴帽子的就叫做蓬头。”第四个说是“乱蓬蓬的头发。”我在此时缺乏引导机智,没有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准确的回应,而是让学生充分发表完意见后,出示插图,按部就班地介绍“蓬头”的两种解释。

  应对策略:应在学生说出第一个答案时就出示插图:“是这个样子的发型吗?”学生肯定后,老师也相机肯定:“对,可以这么理解。”然后再问:“还有不同的意见吗?”就避免了学生说出雷同的答案。关于“没有戴帽子的就叫做蓬头”的意见,可以反问:“后面那个成人也没有戴帽子,我们可不可以说他是蓬头大人?”第四个学生说是“乱蓬蓬的头发”直接肯定说:“是呀,也可以这么理解的。”

  思考:对于不懂得如何在读诗中想象画面的学生,是否可以换一种方式;据词想象呢?如这所小学的校名叫杭西,我就告诉孩子们,当我听到这个词时,我就想到了杭州西湖美丽的风光。请问你们在听老师读“蓬头稚子”的时候想到了什么?当老师读“垂纶”的时候,你又想到了什么?以此一步一步引导,到第二句再放手,老师读整句诗,让学生想象画面。我想,这样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是更适切的教学策略。

  同样在这个环节,第一个学生一口气说完了全诗的意思。我用“那个孩子的样子你能看清楚吗?”将学生的思路导向第一行诗的理解。可是当理解完第一行诗,我问“孩子钓鱼的环境怎么样”时,学生就不知所以然了。有两个学生说:“周围的环境静静的。”有一个学生说:“在一棵柳树下,花草树木很茂盛。”问她怎么知道的?是不是看插图知道的?她又说“是我想到的。”后来,总算有个学生说到了草,却又说“他的身子映到了河里。”这个“草映身”导得可真辛苦啊。

  应对策略:当第一个学生说不到位时,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轻轻地、看似无心其实有意地低吟:“侧坐莓苔草映身……,你猜他在怎样的地方钓鱼?”暗示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学生还不明白,就一遍又一遍地吟,他们肯定会有所感悟的。这样做比一个接一个地换学生回答更省时间,也更有效。还有,也许学生根本就不大理解“环境”一词的意思,他们只知道环境很安静,不会想到要去描述具体的景物。所以,此时老师要及时调整问题,改变问话的策略中。

  还是在这个环节,当我询问“路人与小儿的距离是近还是远”时,不知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都说“近”,问他们理由,他们又说是“路人借问遥招手。”还说“如果不是很近,很远的回答就不会惊到鱼了。”(真不知他们在说什么,大概是想说小孩子跟鱼的距离近吧。)就这一个“遥”的意思我也费了半天工夫。

  应对策略:还是和刚才一样,该出手时就出手,教师吟诵:“路人借问遥招手”,看学生有没有感悟。如果还悟不到,就直接问:“遥”是什么意思?可见路人和小儿的距离怎么样?不可思议的是,当我板书“不应人”后询问:“应的意思?”居然有同学说是:“应该。”这里我的处理比较简单,直接:“不,这里的应就是答应、回应的意思。”

  最后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是在学生读出画面之后,让学生轻轻地读诗,静静地想: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你觉得垂钓的小儿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结果发现读诗思考的孩子不多,而回答的学生也都回答不到位,如有两个学生都“我觉得那是一个非常喜欢钓鱼的孩子。”“那是一个非常钓到鱼的孩子。”“你怎么知道的`?”他说从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知道的,你说他错吗?似乎又有些道理。说他感悟正确,却又不大合适。后来又有学生说:“认真”“耐心”,最后总算有个学生讲到了“专心”,这是一般课堂上学生最先想到的答案,也是本诗中最容易感受到的特点呀。可见,学生并没有真的读懂了这首诗的意思。

  应对策略:将问题改为“你觉得那个孩子在学钓鱼时怎么样?”这样一改,固然,学生容易体会到“专心”“认真”,但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就消失了。要不,就在学生感悟到“专心认真”的学习品质后,问:你喜欢他吗?请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这样难度就降低了。还有,是不是可以在这个环节渗透杜老师说的侧面衬托的表达方法呢?一般写钓鱼会写什么?为什么诗人别的都不写,单单写路人问路这件事呢?从而感受这样写更能衬托孩子学钓鱼的专心致志,然后再指导学生读出喜爱之情。

  在结束《小儿垂钓》的教学之后,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儿童古诗,结果发现学生古诗积累很不够。一首《所见》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然后其他的就想不起来,一首《夜书所见》是我出示后引读的,一首《宿新市徐公店》我起了一个头:宿什么?学生半天也没想不起来,所以只好还是由我告诉了。

  应对策略:不要说诗题了,这个比较难。改为:老师直接说前一句,学生接后一句,然后再问是哪一首,还记得吗?目的同样还是把难度降低。

教师 7

  我省从20xx年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至今,我我有幸一直在一线物理教学,参加了多次高中物理新课程培训学习,及关于新课标一系列的思想,理念更新等培训,我看到了有关视频讲座、学习了文件文本材料、评论相关资料等。使我我受益匪浅,感悟颇多。

  随着社会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普通高中新课改主动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最终反映在高中生的素质发展上,因而,“以人为本”是高中新课改的根本理念,通过培训,深深地感知,高中新课程要求尊重高中生的人生历程的发展需要,尊重他们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从课程设计到课程实施都应体现选择性和多样性。

  高中生面对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人生道路的选择问题,那么高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突出引导学生思考并规划人生,形成合理的人生观,具有基本的职业意识和创新意识。谋求课程的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的统一,将学术性课程与学生的经验和职业发展有机结合,适应时代要求,增设新的课程。除了在传统的学科课程中引进与课程目标相匹配的、鲜活的、有时代感的课程内容外,适时增加新的课程领域或门类。倡导学生自定学习计划。那么每一学生在入学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点以及学校所提供的课程信息,选择学习的课程,确定学习的基本进程,由此形成个人的学习计划。随着学习进程的深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内部和外部的情景变化,不断调整所形成的计划,以尽可能适应自己的需要和特点。实行学生选课指导制度,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学习计划。总之,都强调对高中学生公民的责任感,个性发展与适应时代要求的基本能力、创造力与批判性的思维、交流、合作与团队精神和信息素养的培养,并要求学生具有国际视野。

  新课程的实施真实的反映了高中学生的学校生活体验。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学校和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应营造好学习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出发点,设计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文化环境。正如专家所说的,去学习、借鉴其他科目的成功经验,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采用讲解、观察、讨论、参观、实验等方法,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和条件等,灵活、恰当地选用教学方法,并善于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新课程通过问题的解决进行学习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能力,其次贴近学生的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还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评价和反思问题解决问题的各个环节以及效果,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亲自去体验、尝试,来逐渐打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基础,从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和积极的态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尽量只起到指导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为重点。教师能够及时通过实验等方法予以讲解。课堂设计新颖,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教师要灵活地运用教材,处理知识点,与信息技术、其他学科整合,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讲课时,不拘泥于教材顺序,而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变动。物理新课改后,需要学生接触学习很多的信息,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的信息量、实现学科渗透、乃至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是难以实现的`。利用信息技术能演示现有实验条件下不能完成的实验,利用多媒体的图形、图像、声音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搜集生动的素材,让学生感受,降低了教学难度。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为新课改提供了机遇,要把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效果,也能加快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从他们身上,可以学习很多东西,

  这轮的新课程改革,我的确感到长了许多见识,教学思路灵活了,对自己的教学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首先作为新课改教师,在课堂的设计上一定要力求新颖,讲求实效性,不能活动多多而没有实质内容;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要和学生站在同一高度,甚至蹲下身来看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再者在课堂上,教师只起一个引路的作用,不可以在焦急之中代替学生去解决问题,那样又成了满堂灌的形式;在引领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实验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但是不能全靠问题来牵引学生,让学生跟着老师走,这样便又成了满堂问的形式;另外教师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尚需提高,要靠不断的汲取知识,学习先进经验来作保证。总之,实施新课程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教师要在新的理念指导下,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从行为上转变方式,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努力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千万不能让课程改革"穿新鞋走老路"。

教师 8

  这句话有出处,是知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说的教师 。原话是“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教师 :有人说写三年 能成为名师,真的吗?教师 记录表教师 简短

  你看,人家叶教授只是说“写三年 ”成为“名师”只是一种可能,并没有给谁打包票“你一定能成为名师”教师 。

  我不是咬文嚼字,我还有话说教师 。

  关于写 教师 ,有一位被称作“新教育实验的领军人物”的朱永新教授,倒是曾言之凿凿说过肯定的话。据说他曾公开承诺,一个教师坚持写十年 ,如果不能成为一位名师的话,教师可以向他索赔巨额保金。

  我就此向读者诸君讨教,您可以在这个问答后面留言:看看究竟谁写了三年以上的 ,已经成了名师;究竟有没有老老实实认真写了,却没有成名的教师 。另外,您也可以说说有没有听到过向朱教授索赔的。

  我是一名一线教师,曾经认真写过“ ”。果然,我现在就挺有名了:我们这所小学174名学生,一大半都认识我。

  如果不是故意抬杠,那得说反思“有用”。曾子每天“三省”,人家尽管天赋不高,甚至还被老师认为“愚鲁”,但最终还是成了儒家学派的正宗传人。如果大家心平气和不故意找茬,那同样也得承认,“反思”并不总能够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它没那么神。

  我猜测,题主有此一问,表面上是质疑写反思的效果,而是事实上是对学校教学管理存有异议。据我所知,某些基层学校为了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即所谓“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迷信专家的说辞。把人家的一种建议,甚至是尚不成熟的研究,就欣然奉为圭臬,急于付诸实践。比如有些学校就是把“逼”教师天天写 作为教学管理重点。在这种逼迫之下,老师们如果敷衍应对,其结果可想而知。

  学校管理是个技术活儿,有制度还要有智慧有情怀,更不能盲目。

  现在各行各业专家学者多如牛毛,你得先学习辨别真伪。这些专家学者肯定有真才实学的,说不定也有滥竽充数者。要知道,更有一些所谓专家,他们虽有能力,奈何身处名利场,为了争取科研若干经费或者捞到一个什么名头,往往脱离教育实际闭门造车弄一个什么新奇名词,以炫人耳目;名目繁多的“某某课堂”即是此类。

  举个例子:我所在的中原某县,前几年推行“目标教学”,主要形式是学生在老师讲课前“一齐大声诵读学习目标”,如果你不让学生大声齐读,这节课就不合格。后来又组织教师学习“有效课堂观察”,这个更复杂。基本步骤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还有3个课堂文化维度,每个维度分为5个视角。比如每个学生学习维度还包括“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5个视角,教师教学维度包括“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5个视角——每个视角又有若干个观察点!我的乖乖!作为专家学者,他们完全可以这样研究;一般普通教师,有必要?

  反正几年后那些“新教育理念”如今都销声匿迹了。当然,“新新教育理念”“新新新教育理念”还会前赴后继,接踵而来。

  所以,作为管理者,你也应该是一位“把关者”:不是仅仅一夫当关,不让你学校的老师们轻易过关;而是为老师把关,不让伪专家、坏专家的空头理论、假理论蒙混进学校来。因为你这个关把不好,必然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学生和教师都成了受害者。

  《本草纲目》是本好书,但是你如果不“去糟粕留精华”,完全信服照搬其中的药方,  管理者肯定都明白“引导胜过强迫”的道理,关键是许多学校落实得不好。就比如写 ,学校可以鼓励但并不要求人人必写。你可以奖励那些用心写的、写得好的`,写得差的,甚至不写的也不必难为人家;只奖不罚。要求上进的,他肯定能成为受益者。再比如我们郑州市教育局提倡教师写教育博客。认真写的,人家尝到了甜头:某个区直接从博客大赛的金银奖的获奖教师里选拔后备干部;有的教师通过参与博客写作顺利晋升了高一级职称,有的借此提高了知名度后调入了自己心仪的单位,有的甚至华丽变身成了专业作家……不愿写博客的,人家照样“舞照跳马照跑”,不会受到任何责难。

  仍回到写“ ”这个话题上。

  如果为写反思而反思,教师必然从传统“重备课、讲课,轻写 ”这个极端走向“轻备课、讲课,重写 ”的另一个极端。这样,反思就成了无源之水。再者,教师的反思随机性很大,既孤立、零散不成系统,又没有主题统领,反思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影响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或者,反思缺少深层思考、缺少理论支撑,始终处于是浅层次的重复状态,意义也不大。

  以上种种,慢说写三年反思想成为名师,十年也不行。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你如果坚持写三十年反思,你肯定能够成为一名老教师。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若须臾之学也”,不断学习或许才真正是成为名师的必由之路。

教师 9

  1.要以具体的教学活动为基础, 五“要”。 不是抽象的思辨活动,离不开具体的对象.这个对象必须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事件,是在真实情境中发生的“原生态”的教学事实,是由特定时空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各种因素构成的教学场景和教学细节。这些场景和细节可以是教师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可以直接来自于实际的课堂观察或课堂经历,也可以是通过录像、录音等手段所保存下来的教学记录,或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教学实录。但不管是哪种方式.都应能具体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教学情境。

  2.要选好反思的切入点。教学活动是一种由多个要素在特定条件下整合而成的连续性活动,具有时间性和整体性。面对这样一个复杂整体,作为一种理性思维的反思,要洞察其全部,只能选取合适的“切入点”。选取“切入点”的过程。是对教学事实进行再认识的过程.也是反思主题的提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到反思的`着力点,顺利打开思路。从具体的视角审视课堂教学中的深层问题。

  3.要依托一定的教学理论,幼教之友《 五“要”》。 需要理论的参与。通过理论的参与,可以使 冲破原有的“认识框架”,超越简单的“是”与“非”“好”与“不好”的纯粹经验性的判断和理解,从而探讨出隐藏在教师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教学智慧等,有效地对实践进行恰如其分的批判和评价,乃至进一步提炼出属于自己的“扎根”理论。

  4.要进行必要的分析阐释。 中的理论不同于一般理论文章中对理论的阐述,它是在吃透理论基础上的理论运用,有时候表现出来的虽然只是“片言只语”,但它决不是反思的“点缀”或“标签”,它必须与教学活动的分析阐释结合在一起,揭示出教学活动中隐含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智慧,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发挥理论在 中的真正价值。

  5.要开展对话交流活动。 是对教学活动的一种主观化思考。不同教师由于专业兴趣和视野的限制,反思时很可能出现“视域”的分歧,不同教师有不同的“关注点”,立论的依据不同,认识的深浅不同,对同一教学现象有时会发出多种声音。正是这些不同的声音,为我们从不同侧面进入教学、认识教学活动提供了多维的视角。因此, 不能“执一己之端”,还需要开展对话交流活动。让不同的教师参与反思.通过不同的声音,唤起对教学活动不同层次、不同视角的思考,在不同见解的碰撞争鸣中.对教学活动进行“考问”.从而切近教学的真实,促进参与者不断调整自己的认识.既不简单认同,又不固执己见,你来我往,如琢如磨,推动反思的深入。

教师 10

  《草原》一文教学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自读自悟,达到“情由景生”的效果。

  一、从整体入手,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的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草原的景美,营造审美化的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二、从学生的'感悟入手,通过抓住重点语句朗读体会,想象情景和联系生活,体会草原的美丽。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凸现了语文学习途径的多样化。

  三、理解了作者的思路,走进课文中所描写的情景,使学生真正受到感染,体会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四、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学生在体会了景美和人美之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对文章的理解得到升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教师 11

  在《认识桌面》一课的教学中,沙老师在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从学生的学习用品入手导入课题,孩子们是那么自然的投入,他们没有了对于这门课陌生的压力,变得轻松自然,脸上充面学习的热爱,目光中展现了求知的激动。

  在教学中沙老师始终贯彻了“自主学习”的教育思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是受教育者,更是实践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和实践是教师无法代替的。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一名引导者、组织者。于是我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每一个人都积极地、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沙老师设计了通过观察与发现,了解计算机“桌面”的内容。而观察与发现是有指导性的。从共同观察大屏幕中的同一桌面到学生各自计算机的桌面,归纳出桌面应该有的共有特征。每个桌面都有图标、状态栏、开始菜单、鼠标指针。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提高。沙老师通过三个小层次的设计(1)自学尝试(2)示范演示(3)集体尝试。让学生从书本上获取信息,理解方法,学会技能的'过程。采用大家试一试,尝试启动,“开始”菜单里的“画图”的程序,使学生真正掌握方法和技能。最后通过练一练再次巩固了技能。使学生尝到自主学习的乐趣。逐步转变学生的思维,培养能力,发挥了团队的协作精神。在分层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三个阶段的好方法的运用。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信息科技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孩子们来说才刚刚起步,在他们的脑海中只有游戏、玩。然而,沙老师在课上所要留给学生的是一种思想上的认识,在启发学习的过程中,让他们认识到这是一门探索信息科技的课程,它会引领着我们展开对现代信息技术领域的探索,探索学习方法、掌握学科知识,提高自身能力,整个学习过程中体验有探索的乐趣。

  整堂课,沙老师带着这样的思想开展教学,教学中她和学生们一样是充满自信和快乐的,感受这门课给与的思想。

教师 12

  一、实事求是,因材施教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一方面,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英语,有的还不能适应。另一方面,小学一年级对于他们刚从幼儿园上来,有的甚至幼儿园都没有上过,所以还不适应小学的教学环境。因此,讲得太快太急,照顾不到整体,教学效果不会理想的。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

  二、认真备课,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英语是一门外语,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英语,就要让学生喜爱英语,让他们对英语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

  1、玩中学,在游戏中学有所得。游戏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法,尤其是低年级英语教学的基本活动,灵活运用各种游戏,可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比如学习身体部位时,用touching game,在学习动物时采用了“模仿动物表演”的游戏;还有guessinggame,missinggame,driveatrain,“丢炸弹”以及玩单词卡片的游戏。不仅避免了枯燥的认读,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说、读的兴趣。这些游戏由于带有比赛的性质,参加游戏的人都抱着渴望获胜的心理,就使参加活动的学生有兴趣学、积极去学,并有助于克服腼腆羞怯的心理障碍。孩子们在游戏中,不仅陶冶了情操,而且激发了表达的欲望,提高了口语实践能力,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与教材之间产生通畅的情感交流。

  2、歌中练,在歌声中巩固所学知识。小学生生性活泼、爱唱爱跳。针对这一特点,利用或改编了与学习内容符合的歌曲或歌谣(chant),并加以动作表演。

  3、画中乐,在涂﹑画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低年级学生情绪活跃、开朗,具有好动和稳定性、专一性差的年龄特点,我在教学中不仅仅锻炼学生的“动嘴说”,还让学生“动手画”,如用水彩笔涂水果颜色,学生们在涂、画中,与同伴团结合作,展示杰作,并相互交流。

  4、实物教学。在课堂上尽量利用实物教学来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摸、闻、听、触结合起来,如教pencil,bag,book等文具单词时,让学生看着真实的物品来学单词,并且摸着、说着,再加以有趣的动作,就能更好地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三、一年级的英语教师应格外具有亲和力

  一年级的英语教师应格外具有亲和力,我在课堂中的`教态亲切自然,语速适中,语调语音准确,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辅助以生动的手势、动作和表情等,让学生边听边理解老师的意图,在日复一日的反复训练中使学生逐渐达到听懂记牢的水平。如教“Let’ssingasong。”时,我每次使用英语时做出固定的动作,然后和学生一起表演唱歌,这样反复多次后,学生就明白了。通过日积月累,学生就会听懂很多的课堂用语。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可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他们对英语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采用新颖的评价方式

  在教学中我采用口头表扬和精神奖励的方式,如奖给小贴画、五角星、小红花等。特别注意对学习后进的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评价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通过观察学生的活动(说歌谣、唱歌曲、表演对话等),与学生交流。总之,今后我会继续加强对教材钻研,多动脑筋,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争取更大进步。

教师 13

  《“蘑菇”家园》一课是浙美版教材第二册中的第七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

  这堂课从备课教具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能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感受利用各种材料来制作所带来的形式美感,学习制作方法,培养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不过这节课如果我能更好的更精准的设计好时间及学生的问题。还有如果能才用学生给教师提问等更新颖的教学形式那么我相信能使这节课更加的出色。

教师 14

  我昨天讲授了《约分》,孩子们掌握得不是很理想,讲完从头脑的接收,到理解消化,需要一个过程。在讲授约分概念的时候,学生对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 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约分等数学专业字眼不是很理解,于是我就举例,语文课上,你们学会缩写句子吗?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学过。在 数学上,约分就好比一个缩写句子的过程,去掉修饰,剩下的主干再不能缩了,就叫最简分数。再比如,你们吃过花生吗?是不是先剥去外壳,然后再搓去红皮,最 后剩下白仁,还能再剥吗?这就相当于最简分数。明白吗?这时,孩子们才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从脸上表情中看出刚才的困惑释放了不少,我才稍稍放下心来。

  在随后的练习中,我巡视发现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约分不能到最简分数,只是除以其中一两个公因数而已。针对以上情况,我抛出一个问题最简分数分哪几种情 况?,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我们共同总结出三种情况,一是分子和分母是相邻的关系,它们的公因数是1,是最简分数;二是分子和分子是不同的质数的情况下, 它们的公因数也是1,是最简分数;三是分子是一的分数,它们的公因数也是1,是最简分数。有了以上总结这三点,学生不仅节约了判断的时间,还有了检验是否 化到最简分数的标准,有效降低了出错率。

  由今天的发现延伸到数学课堂,我发现数学课不能只是刻板地复制教材,而是教师要用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数学教师要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 法和教学语言,找到与学生的.交融点,让学生真正地理解知识点。另外,数学问题随着教学的深入而发展,学生的思维也一直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学生的潜能能得 到充分地挖掘,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所以在本节课我抛出问题后,不急着给出答案,先让学生思考,总结什么样的分 数属于最简分数,然后教师再去总结,归纳。这让我不禁想起一位教育家的话: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 些困难,让他自己去尝试,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片天空,让他自己去发挥。这种理念不断指引着自己的方向,体验于数学课中。

教师 15

  反思性教学"即教师对教师"教"、对学生"学"的反思,是指教师以教学目的的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学习效果为反思对象,进行主动探究,寻找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提高自我监控能力,加强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监控,调动教学自主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实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反思性教学"是在《音乐课程标准》指导下实施的,它以教师和学生的"思"为核心,以全体学生"学会"、"会学"为目的,教师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学,学生通过反思来调整学习,并强调"思"与"练"的结合,通过补救性的训练来解决存在问题,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实效。笔者通过对"反思性教学"的探索和研究,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操作措施如下:

  一、反思主题的确定

  笔者认为教师对教学的反思,可从"教什么?怎么教?学会没有?"三方面去考虑。

  1.教什么?

  音乐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从《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去探寻。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标准》来反思每一节课目标设计是否合理、到位,每一节课是否贯彻了《标准》的精神。但通过调查和分析,笔者发现当前许多教师在落实教学目标过程中存在着如下问题:其一,教学内容安排过多,造成"面面俱到"而又无法落实的被动局面;其二,教学目标没有落实到每一个学生。概括说就是"目标制定缺乏科学性"。科学制定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重要因素。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必须注意大目标与小目标相结合。在每堂音乐课中,大目标是*小目标去实现,小目标*大目标去统一,这是目标整体教学的原则。制定小目标必须注意,小目标要为实现大目标而服务,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坡度,让学生的思维经过"爬坡"的过程,而不是轻而易举地获得成功。也就是在学生已知与未知之间架桥设梯,以不断激起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热情和欲望,开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定目标要贯穿一单元、一学期乃至小学阶段的教材中,以《标准》为纲,通过纵横比较,研究个性,明确其地位和作用,从而使目标的确定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好目标,为优化教学创造了前提,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强化意识,并使之得到真正落实。

  2.怎么教?

  "怎么教"考虑的应是"如何将目标有序、分层进行落实"的问题。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应通过反馈着重对教学的大、小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及时反思。及时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随时反思,不随机应变,课前计划就有可能与实际教学脱节,找不到结合点。因此,教师不能迷恋教学计划,应根据课堂实际,随时对目标的现实情况进行反思,以便及时调整计划。如:我在《甜甜蜜蜜的歌》的歌谱学习结束后,让学生分组唱,个别唱,竟然反馈上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有的节奏不稳定;有的对跨度较大的音程唱不准等等,我把这些典型问题归纳起来,有的放矢进行了辅导。由此可见。教师在完成一个小目标后,一定要注意检查,并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反思。这样既利于培养教师对教学的反思能力,又利于教师及时,调整后续教学,提高教学监控能力。3.学会没有?

  3.学会没有

  对"学会没有"的反思也就是对教学实效性的反思,我们的教学必须对这个问题进行反思。因为,不少老师只考虑把知识传输出去,不考虑如何收集反馈信息,没有体现出"双边"活动意识,致使相关目标不能落实。又有许多教师总以为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而实际效果与他们想象的却有一段距离。因为他们往往凭自己主观的臆断,而忽视了对教学中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反馈。为便于反思"学会没有"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全面了解教学效果,必须在教学中加强教学反馈。反馈只有在制定目标时预先考虑安排好,才能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实施。在教学中,可采用"学会的同学站起来表演"→"合作学习"→"组长检查"的程序和方法进行有层次的反馈。通过面向全体的检查,使教师能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反思,就可采取相应的对策。反馈原理指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因此,教师只有通过反馈,通过对教学效果的反思,才能实现对教学的控制。对教学效果的反思是调整教学计划合理与否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评价目标是否完成的基本途径,也是优化目标,调节后续教学的有效手段。

【教师 】相关文章:

教学是教师的 11-03

教师 03-03

教师 09-08

教师的 11-04

教师 [精选]07-05

生物教师 05-02

音乐教师 06-12

美术教师的 04-09

英语教师 06-25

教师个人 03-0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