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精选)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 中,那么应当如何写 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 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范文1
众所周知,每一个孩子都爱问为什么,每一个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据孩子的这种心理,我多次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教学时,我先告诉学生我一共有几颗珠子,左手有几个,让学生猜猜右手有几个,这样反复进行几次,学生就在"猜"中掌握了数的.分解和组成以及加、减法,加深了对数的认识,为今后学习用数学做好了铺垫。
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用数学”过程的指导,让他们明确大括号和问题所表示的意义、重视学生亲身经历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选择有用条件和恰当的方法计算的过程,以此让学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范文2
这节语文课讲的是教科版第六课《小草》的第一课时,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识字,写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我在设计这节课时主要分以下几个环节:
一、听写词语。复习上一课生字词。
二、导入。由学生们和我共同朗诵《草》这首古诗,从而奠定文章赞美小草的感情基础,为学生的情感引路。
三、识字教学。学生们先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会认的生字,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并交流一下识字方法,然后集中认读生字。
四、写字教学。出示本课会写的字,教学方法基本如上,只是在最后要加入学生动笔写字环节。
五、课堂练习。本课我只出示了一个形近字组词的练习,目的在于区分、巩固学过的生字,让学生们加深记忆。
六、小练笔。第一课时的小练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我根据班级的特点,设计一个以句子为重点的小练笔,尽量多的采用文章中的词语造句,尽量使自己所造的句子串联成一小段话。
七、总结。为下节课做铺垫。
这就是我对这节课的`整体构思,在实际教学中,我也是按照我设计的环节进行教学的。课后,听课领导与我共同交流,为我支出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针对这节课,我也有几点反思:
一、朗读方面应加强。学习新课时,尤其是第一课时,在学生没有熟练的理解本课内容的情况下,应该先由老师进行范读,或者是由朗读能力强的同学领读。这样有助于所有的孩子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准确的字词,合理的断句。在朗读的时间分配上,也要有合理的规划,时间不能太短,也不宜过长,要讲究朗读的实效性。
二、识字的方法要多样化。一个生字要如何被记住,关键在于方法是否得当。每个孩子的思维方式不一样,那么在课堂上就要用多种方式方法达到所有同学都能记住。
三、写字教学要抓重点字。在所有要求会写的生字中,找出重点生字进行着重讲解。
四、小组合作要慎重。小组合作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合作的好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合作的不好教学效果事倍功半。因此在设计小组合作时,要考虑好合作的内容是否适宜小组,其次要对小组人员的分工进行明确要求,要让每个孩子都有活干,要让他们在合作中有所收获。
范文3
《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课文重点介绍了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根据本课教学需要,我利用课件。紧密结合课文而不局限于课文内容,对课文作了准确、生动、详实的说明及补充,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重点及难点。整个课件信息容量大,内容丰富,富有童趣,富于启发性,操作简便,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自由探索、自主学习的信息资源平台。
在此课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课件的优势,利用课件提供资料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上课伊始:我以亲切的谈话切入课题:同学们,说起太阳,我们一定感到十分熟悉、亲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世间万物在阳光下生活、生长。那么,你对于太阳有哪些了解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稍作小结,直奔课文内容:看来,大家对太阳看似熟悉却又不够了解。想更深地了解太阳吗?在教师富于感情地导入课文之后,我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入课文。
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在识字写字和概括课文内容,对于识字写字教学,我班学生经过三年的跨越式实验已经掌握了许多方法,能够进行自主学习。我把重点放在概括课文内容上。课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三个自然段主要说太阳的三个特点;第二部分是课文的后半部分,主要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在教学时,从“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这句活找突破口。因为后五段都是围绕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来说明的,就用“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这个句式概括后五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学生概括出来一看,五句话非常整齐,就像五句诗,以此为契机引导孩子们有感情的朗读。此阶段结束后,我又用一句话过度:前面还有三个自然段我们不能冷落它们,快去研究一下,那三个自然段主要说什么。说完后我用课件出示一个有关课文内容的概念图,梳理文章的脉络,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教材只是一种凭借,通过这堂课的拓展阅读使学生对探索太阳的奥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此时,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尽情遨游,为学生打开了更为辽阔的窗口。让学生以第一人称来描述自己心中的太阳。通过学生作品展示,发现学生从课堂内外了解了许多关于太阳的知识,说明课前学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总括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将教学流程分为课文学习和课外延伸两大模块。在课文学习中,基于本课课文的性质以及此次研讨课的主题,我利用有效的方法概述课文内容,以帮助学生有效理解课文。在教学方法上,我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学习课文。我力求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则在教学中起到穿针引线、推波助澜的作用。我致力于营造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使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宝贵的学习经验。而课堂教学的第二部分课外延伸则意在为学生打开更为辽阔的窗口,进一步培养学生查阅信息的能力,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热情,也借此初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
范文4
《家有喜事》,习俗来源于生活,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的积累与沉淀。古人道:安居乐业。人只有安居才能更好的乐业。千百年来,无论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还是不同时期,搬新居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是家常重要的喜事。
由于是喜事,所以,在办喜事时就会有许多习俗,但是这些习俗又因地区、民族、时期的差异而不同。家庭中的喜事有很多,如搬新居、迎新娘、祝寿等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人们的喜庆习俗也有所不同。农村盖新房的习俗有:一般盖砖瓦、混凝土房;对于新房上顶非常重视,不仅要隆重的宴请盖新房的师傅们,在新房上梁时,还要燃放鞭炮、礼炮等等。那么搬新房的习俗有:亲戚好友带礼物前去祝贺,搬新房时鸣放鞭炮等等。通过提问少数民族盖新房、搬新居有哪些习俗吗?先让学生们读课本上的资料,傣家人搬新房,云南傣家人习惯住竹楼,现在有的虽已改住木结构的建筑,但是建筑的.形状不变,所以还称竹楼。
傣家人对竹楼的建设非常重视,把它作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还有哪些喜事呢?可以给学生补充:“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这是人间的四大喜事。在《迎新娘》这一节,通过图图相连,从内容看,贯穿着一条主线,即时代在不断前进,婚庆习俗与方式也发生了大的变化。从画面内容上来说,早期婚庆习俗比较简单,也比较古老,延用抬轿的方式迎新娘;后期迎新娘用的工具改为交通工具——拖拉机,从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墙头上的玉米可以折射出当时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大的变化,真是“五谷丰登粮满仓”,呈现在一种文明向上的新风尚。
世纪之交的婚礼改变过去,更趋于文明节俭,体现了新世纪新人的精神风貌。劝喜酒的行为更为文明,一改过去强迫闹房为文明敬酒,同样不失其闹意。像如:草坪婚礼:在春光明媚或秋高气爽的季节,新郎、新娘在郊外或户外的草坪上和亲朋好友共进野餐。气氛欢乐,形式活泼。简易酒会婚礼:新郎、新娘和家人略备几桌酒菜,宴请亲朋好友。大家在席间亲切交谈,期间举办一些小型活动,简朴而不失热闹。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学生们的兴趣,学生们积极踊跃回答问题,集思广益。
范文5
现在的学生很多都不喜欢古诗文,或者说根本就不喜欢古典阅读,这样下去,便会导致浅薄和轻浮,另外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真正进入文化层面探究,也是有一定难度,所以在课堂上首先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动他们展开联想,体会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在教学中坚持诵读、品味,思考相结合原则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诗词的意境美和内涵美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诗词教学,教会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诗词的方法,也是教学的关键。我这节课在这几个方面都做得很不错,其中我觉得以下几点特别值得我学习。
一、教学设计简约不简单
从课始的音乐《一剪梅》的导入到了解所学过的一些词牌的由来,从回顾学习诗词的三读法到小结理解词句意思的几种方法,从检查词义的理解到朗读指导,从指导读到带领悟,这一些教学环节貌似简约,实不简单,时时处处都在紧扣教学目标,扎扎实实地在为落实教学目标服务,体现出我巧妙灵活,简练明快的教学风格。
二、注重朗读,凸显诗词教学的语文味
在本课中,我采用读的方法很多:读得字正腔圆,句句通顺;读得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读得意味深长,声声含情。在读的过程当中,不仅教学生做到眼中有景,还要求学生做到心中有情。如在理解上阕词的意境时,我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自己范读并问学生:“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你的朗读来将你眼中,心中的景致表现出来。本节课读的次数、形式也很多,有个别读,齐读,师范读,师生合作读。老师的范读也给孩子很好的示范作用,特别是配乐贯穿课堂,使学生朗读诗词更有感情,创设的情境非常好,几个梯度下来,学生已经把这首古词读得余韵悠长了。学生在不同要求的朗读之中实现了由读准到读通到读出韵味再到读出感觉的层层递进。不难看出学生的朗读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课堂的语文味十分浓厚。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语文工具性目标落实地扎实而有序。既有朗读方法的细致指导,如:音调的问题,语速的问题,边读边想象等,还有学习诗词的方法指导。我在指导学生二次阅读时问道:“怎样才能达到读得抑扬顿挫的'境界呢?”接着就引导学生回顾几种理解诗词的方法,并在接下里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学以致用。
四、注重积累拓展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下阕词中作者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斗志、豁达的胸怀,更多的了解苏轼的豪放,我还出示了的苏轼和其他诗人一些代表这种人生态度的诗句,如《卜算子》《念奴娇赤壁怀古》《龟虽寿》《将进酒》等,这些诗句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为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诗词世界奠定了基础。
总之,我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对这堂课,我也有一些个人的看法,我觉得在最后的引读升华主题这个环节处理得不好,教师的语言铺垫不到位,事先设计好的没完成。学生的情绪没有带动起来,导致课堂上的氛围没有达到高潮。再者时间的分配不够科学,前面的导入课题花时间过多,教师在导学过程中的语言也较繁琐,浪费了一些时间,导致检测、仿写这一环节没有得到落实。
范文6
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同时,要认真进行记录,主要有三点:
(1)总结成功的经验。每堂课总有成功之处,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坚持把这种成功之处记录下来并长期积累,教学经验自然日益丰富,有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查找失败的原因。无论课堂的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难免有疏漏之处,甚至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课后要静下心来,
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以免重犯,使教学日臻完善。
(3)记录学生情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以利有针对性改进教学。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常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及时记录在案,师生相互学习,可以实现教学相长。
时间飞逝转眼一学期过去了,我班是一个全新的组合体。但是大家都能较快的融入这个新的大家庭,共同商讨、一起游戏、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班务工作。这不,转眼间冬天来了,新年又到了,一年忙到头,付出的是什么,收获的又是什么呢?还是仔细地回顾一学期的工作吧!
一、认真反思,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自身素质只有通过多种渠道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责任心,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本领。本人在本学期中,积极参加各项时事、政治学习,坚持把理论同实际相结合,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幼儿,做好保教工作。本学期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凝聚力作用,坚持做到以身作则、勇于奉献、勤勤恳恳,无论是否当班,都要做好并检查班级的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他老师充分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充分发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团队精神作用,团结一致地做好班级工作。在狠抓班级常规中,真正做到工作有目的、行动有组织、实施有计划。
二、勇于改革,丰富课堂内容形式。
我结合主题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努力做到“静与动”的结合。为了给孩子们创造一个优美整洁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环境,我们充分利用教室有限的场地,设计最佳的区角位置,找资料、齐动手,在活动室里设立了图书角、益智区、小巧手、表演区、建构区、娃娃家、小医院等,还利用室外一角,设置了小超市,在每个区域我们都利用废旧鞋盒,布置作品展示去。结合季节特征,开展了“种子贴画”、酒瓶装饰等手工活动,很受小朋友喜欢,在感受到快乐的'同时提高了孩子们动手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班小朋友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折纸活动非常感兴趣,吃好了饭,你常常可以看到三五一群的孩子围在一起在研究折纸,有的在比赛自己折的飞机
许多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小手也变巧了,还锻炼了他们的耐心,孩子在教室里追跑打闹的现象也少了。
三、加强常规建设,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的生活具有合理的节奏,使神经系统得到有益的调节,我进一步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为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但是常规也不是以牺牲幼儿的个性、快乐为代价,我班有个别幼儿生性好动,比较调皮,我们两位老师步调一致,共同合作,重抓教育,使小朋友逐渐能互相帮助、关心集体,捣乱的小朋友小了,热爱劳动的小朋友多了。
范文7
本单元以“友情”为学习内容。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力图充分挖掘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手段来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思维,学会与人相处。
一、一点遗憾:
1、学生在用“wu”模唱《友谊地久天长》时,声音很美,但学生没有把模唱时的感觉贯穿到演唱中去,声音的位置偏低,显得声音不柔和。
2、学生在唱谱时,把歌曲第二、三、四乐句完成的较好,但在带入歌词演唱时完成的不是特别好,我觉得在带入歌词演唱过程中,也应把它作为难点来完成。
二、一些闪光点:
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经历过的难忘的场景,使学生或悲或喜,情感得到释放,从而营造出氛围,为直观感悟音乐创造条件。这时学唱歌曲,就可以使学生的情感抒发与音乐形式、节奏自然产生共鸣,从而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建立情感与音乐形式之间的联系。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观看心里话视频、教师的话视频,都是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体味友情的'珍贵,情境与情感一致,学生在此基础上产生情感共鸣。在本节课中学生完成了两种体验:练习体验和情感体验,教学效果良好。
作为一名新老师,尤其是专业不对口的老师,如何上好课是我面临的最大挑战。
1、立足课内,联系生活实际,本节课由生活小常识引入,如蚊虫叮咬,痛痒难当,我们可以怎么办?学生众说纷纭,然后教师又给出许多止痒方法,接着分析止痒原理很自然的就引出了新课:《酸和碱的反应》,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预设中为学生留出了足够的学习空间,如:让学生自己设计探究实验方案,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想法是五花八门的,把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说一说,互相交流达成共识。这样就可以以说促思,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从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3、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综合分析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范文8
我在执教课文《小虾》时,主要运用了以下一些白板功能:
1、我在复习课文生字词语时,将词语放在表格中,并使用了“添加单元格阴影”,将词语遮盖起来。教学时,打乱顺序、逐一点击单元格,阴影消失,词语便露出来了,然后用抢答的方式读词语,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所读词语上,同时也减少读词语时的枯燥,学生兴致高昂,很喜欢这种方式。
如果在教学中遇到学生对词语掌握不是特别好时,可以先不添加单元格阴影,学生集中识记词语,然后再添加阴影,以此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或者多次添加单元格阴影,用多种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添加单元格阴影操作起来非常简答,省时高效。
2、我在复习课文内容梗概时,使用了Toolkit中“内容显现”模板(Notereveal),制作简单、操作也简单,学生说到哪条就点击出示哪条,节省了板书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3、在讲解课文时,我将课文搬到屏幕上,利用白板的交互性,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关键句子,用荧光笔圈点重要词语。这样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知道哪些是关键词,有助于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对初学做笔记和批注是个很好的示范作用。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不可能将大段大段的课文板书在黑板上,很多时候是老师口述,学生在自己书上批注,之后学生不清楚自己究竟批注的对不对,老师也不太能有效检查。白板软件中各种功能的笔比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说在教学小虾吃食这一段,需要学生注意的.是小虾吃食的动作和表顺序的词,我充分利用不同功能的笔和不用颜色,在白板上直接圈画,甚至还直接请学生来勾画,以此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其他学生对照白板检查修改。培养学生正确的良好的批注习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
范文9
《西湖》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运用大量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人间天堂——西湖如诗如画的美景。语言清新、生动,是培养中年级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语言、学习表达的好素材。
针对课文语言文质兼美的特点,对照中年段阅读教学的重点,我把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内化文本语言、学习作者生动形象的表达作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伊始,我先让学生回顾:初读课文之后,西湖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由于三年级学生词汇的贫乏,他们除了说“西湖很美。”再也没有其他的表达了。我很失望。课后,我想:当时,我可以引导学生选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自己的印象。这样学生的回答可能会出现多:如西湖是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又如西湖是一幅优美的图画等等富有个性化的表达。
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我重点指导学生品读课文2.3.4节,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西湖的美丽。第二节,重点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观察了山峦、湖面、白鸥等景物,抓住“层层叠叠、连绵起伏”读出山峦的'多,抓住“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读出山峦的美丽;抓住“硕大的银镜”读出湖面的宽阔和明净。
第三节课文比较长,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作者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他们美在哪里?让学生自主读书、圈画,充分的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交流后,为了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进一步内化文本优美的语言,我采取介绍的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感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
第四节描写的是月光下的西湖。我采用范读的形式,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老师的朗读边想象画面,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把学生带入到美妙的情境中去,读完之后,我问学生:“听了老师的描述,你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仿佛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仿佛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我仿佛看到了明亮的月亮正缓缓地从东方升起,有的说我仿佛听到了悠扬美妙的琴声,我仿佛感受到了轻柔的风吹过我的脸庞.......从学生的回答中,我知道他们已经完全进入了课文描绘的意境中去了。
可能在这三节的教学上,我平均使用力气,耽误了较多的时间,所以下课了,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如当堂背诵精彩课文,体会课文比喻表达方法的好处,并学习运用等等。另外在本节课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不够积极,课堂参与度不高。
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抓住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讲在重点处、必要处,使学生一课一得,另外在教学中还应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发言,使课堂师生对话在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范文10
《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本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图。本诗共七行两句,前两行直接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美,介绍了此处是一个可以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写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可谓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学生通过学习古诗可初步体验到诗中精彩的语言,受到古诗文的熏陶。可要让刚接触汉字的一年级学生体会到诗的意境,感悟到语言的凝练之美,就有一定的难度。这就必须由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看图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自己比较好的做法
一、揭题激趣,感受美。
新课一开始,我从课题引入江南是一个鱼米之乡,然后凭借多媒体课件出示采莲图给学生看,请小朋友说说江南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二、读诵诗句,感悟美。
请小朋友们读读诗歌。全诗共两句话,教学第一句时,抓住“何田田”理解莲叶茂盛鲜亮的特点。我让学生读课文理解什么叫“何田田”?看图,教师引导: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湖的莲叶,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说,“莲叶真多呀!”“莲叶真美呀!”“莲叶又大又绿!”“满湖的莲叶又大又绿,绿油油的`,像一把把大伞,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在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朗读:“小朋友们说得真美。老师好像也划着小船,到了湖面上。我们一起来把第一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把莲叶的大,莲叶的绿,莲叶的美读出来。”鼓励同学站起来,配上动作读。通过师生齐读,同桌互读,互评等形式多样的练习,学生入情入境的表情,放彩的眼神,稚纯的语音,“何田田”一词在学生的脑海中已形象可感,这就悟出了文字间蕴含的美。再有课文要想熟读成诵,就必须反复地读。但我不提倡机械的反复读,因为这样做会大大降低学生读书的兴趣,严重压制他们身心的发展。低年级学生的表现欲很强,在指导背诵上,可以采用表演背的方法,对于这个学生应该很感兴趣,这样课堂气氛就比较活跃,就可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
1.理解东南西北方位时需要加以练习就更好了,这样到运用的时候才会比较熟练。
2.这首诗简单易读,琅琅上口,故不须在背诵上花较多时间,应着重指导学生对诗歌美的感悟及生字的临写。在指导朗读诗的第二句时,因为这一句中很多部分相同,所以学生读起来会没有精神,如果教师口述鱼儿嬉戏的情景,让学生表演一条条快活的小鱼,尽情“游来游去”的环节,就会达到预先的目的。
范文11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为此,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该公式体现了教师成长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 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只有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所思、所感,不断总结,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持续发展。因此,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反思,学会反思,积极反思。
一、总结精彩片断,反思欠妥之处
一堂成功的化学课,往往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完成的,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学法指导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闪光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课语,对知识重点难点的创新处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引导语。对学生做出合理赞赏的评价语等,这些都应该进行详细记录,供以后教学参考。教师从学生的错解中反思并且受到启发: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错误再次发生?结论可以是将错就错,引导学生辨错析错,由错思悟。这样由“错”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由“错”深化了学生对均值不等式的理解和领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节课都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有时候语言表达含混不清,有时候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有时候教学方法选择不当,有时候练习习题的目标层次不够、难易不当,造成教学中断甚至冷场等。对于这些情况,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学生思路不畅、不能很好掌握知识的原因,对情况分析清楚之后,要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以利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
二、反思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对学生有潜在的伤害
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无意地伤害学生的现象很多,如学生上课回答问题时答错了,教师不是循循善诱,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而是批评责备。教师这样做,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以后学生不会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了。对于后进生,有的教师的态度可能会更差一些,对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不会给好脸色看,没有耐心,缺少感情的投入和必要的交流,总认为学生学习差、教不会,是因为资质差,这些都是对学生的伤害。
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保护其自尊心,要肯定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答,鼓起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激励学生的上进心,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
三、反思教育教学行为是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怎样对班内成绩不同的的学生进行教学,教师会说要因材施教,要分层次教学。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却往往很少注意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往往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要求每一位学生完成同样难度的作业。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不一样,这样总会影响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何实现分层次教学,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实施。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穿插提问,用来检验学生对新授课的掌握程度。为体现分层次教学,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学生分层次进行提问,通过学生的回答,及时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没有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例如在《物质的量浓度》的新课教学中,为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以及计算方法,提出问题:
(1)我们从前接触的溶液浓度定义是什么?
(2)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是什么?
(3)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是多少?选用哪种量?
(4)溶液的体积是多少?
(5)计算将4克氢氧化钠固体溶配置为400毫升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6)几种物质混合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液的体积如何求算?这几个问题的提出,以及一些例题的运算,就为学生明确了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并掌握了求算公式。这几个问题逐层提高,充分照顾了学生学习的层次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反思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教学内容的安排,多以知识的逻辑为主线,忽视了教育的逻辑和接受的逻辑,即教材中的章节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学的单元,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无一变动地成为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授课方式上基本上是“满堂灌”,灌知识,灌方法,鲜有师生互动,更谈不上激活体悟、启迪智慧、开掘潜能。我们不能不反思,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否符合现代的教育思想?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灵活多样,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通过讨论、研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五、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全面反思
老师要加强与同组教师的切磋、讨论与分析,集思广益,精益求精,从总体上把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还要通过不断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提出的教学建议,如教学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细节的处理是否恰当,知识是否真正理解、掌握,习题讲解是否透彻、是否还有其他新颖的解法等。
六、理论结合实践,强化反思意识
教育教学理论是 的理论基础。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总是随着社会进步、变革而不断更新。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学习新理论、新方法,树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教学观是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自己的教学有源头活水的最佳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作指导,并善于运用反思结果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使专业能力获得长足发展。
反思仅是过程,而不是最终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 后,总结教学得失,掌握学生情况,为后继教学方案的科学制定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 ,使原始的教学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使经验得到提炼和升华,甚至上升为一种指导实践的理论力量;通过 ,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亦将不断更新、递进和丰富。正是在“反思—更新—发展—再反思—再更新—再发展”这样一个无限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教师的信念态度、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等方面更趋成熟,教师才得以从一个阶段向另一更高阶段过渡,由“新手”到“专家”,由“一般”到“优秀”,实现教师的成长与
范文12
Hello! 第一课时
本课时是三年级上的第一节课,也是大多数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英语这门学科。本节课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认识此本书中的一些人物:Mike, Wu Yifan, Sarah, Chen Jie, Mr. Jones, Miss. White, John, Zoom和Zip, 并且会用Hello打招呼并用“I’m…”来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名字。
在上课时自己先用“Hello”向全班学生打招呼,有些学生懂得用 “Hello”来回复我的问候,这时候就挑这些学生打招呼,作为示范作用。接着,出示一些人物的头像,让大家向这些人打招呼。用开火车的形式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Hello”比较简单,基本上的同学都能够掌握。在学习“I’m…”这个自我介绍的句子时,我先示范了一下自我介绍,如“Hello, I’m Miss Jiang.”再扮演人物来自我介绍。学生跟读几遍之后,让学生和同桌进行对话,自我介绍。由于刚接触这些学生,正好用这个句型让学生上来进行自我介绍,也正好让自己去认识他们。在自我介绍的过程中,有些同学“I’m”的这个发音有些不准,会将“aim”读成“\eim”, 嘴巴开口太小,这时候自己用比较夸张的嘴型让学生模仿发音。
由于刚接触这个年级,不知道这些学生的情况,学生刚学英语兴趣比较浓厚,积极性比较大,发言都比较积极。也是由于刚学习英语,无法听懂全英的上课方式,在课上只能通过较多的肢体语言和适时的中文加以补充。上完课后,我觉得要上好一节课,备学生非常的.重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去备课,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刚学习英语这门课的时候兴趣的培养液非常重要,要想尽方法将学生的这种兴趣维持下去,才能学好英语。
范文13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基本达到了以下几个目标:
1、在感受生命的可爱、宝贵的同时,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去感受生命带给我们心灵上的震撼。
2、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学习诵读的要领,感知课文内容,概括文章要点,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一些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4、能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章关键词语的含义,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文章的中心,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激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但是再精心的设计,在具体的.教学中,还是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我的这堂课。
首先,由于开课之初的紧张,没有很好的把握住孩子回答问题的契机,导致失去了很多深入交流的机会。
其次,也是由于忽略了孩子的回答,没有对问题整合、提炼,所以问题琐碎,拖拉,浪费了时间,细节处理不当,反而没有达到预期想象的结果。
第三,因为前面过于拖拉,时间不够,所以对第六自然段的品读不够,显得肤浅,学生的自读自悟也不够,自主理解也不深入。
总的说来,这堂课由于老师的引领作用发挥的不好,或者说是引领不及时,所以预设和生成差别很大。由此可见,老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只有真正起到了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发挥得更好,能力才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范文14
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课堂实效性
在北京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用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中,我受益匪浅。尤其是观看了周进红老师的《渔歌子》、周静老师的《缝纫鸟》和刘欣老师的《围魏救赵》等案例教学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以往的语文教学,就是老师带着学生翻来覆去地品味课文中的词句,把书读了一遍又一遍,干巴巴地让学生去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可无论学生怎么想象,与真实的景物也会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许多学生厌烦上这枯燥乏味的语文课,甚至一提语文就头疼。
在周进红老师讲授《渔歌子》时,现代化教学手段走进了课堂,体现与信息技术的巧妙融合,再现情境。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是让学生利用老师给出的图片(桃花、鳜鱼、流水、西塞山等)自己设计出作者眼前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老师再添加音乐,使学生达到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在周静老师讲《缝纫鸟》一课时,孩子们没有见过缝纫鸟,老师适时地插入了缝纫鸟的图片和视频,一下就解决了这个难题。学生看得兴致勃勃,又直观又省力,真是事半功倍!
在刘欣老师讲授《围魏救赵》时,让孩子在白板前的军事地图上一边批画一边结合人物角色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了白板特有的.功能,实现了人机交互的效果,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了这些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学生们对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变得生机勃勃。此时,正是观察植物生长的大好时机。我们教室门口就有一棵玉兰树,当我无意中发现玉兰树上长满了花骨朵时,立刻产生了带领学生观察的念头。于是,我每天都把学生带出教室,引导着他们从花骨朵的大小、颜色、形状和数量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同时,我用数码相机将学生观察的内容照了下来,并制成了演示文稿。
随后,我带领学生一边观赏这些照片,一边指导着他们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各种方法对所观赏的景物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虽然树上的花已经凋谢了,虽然树上的花香已经随风而去了,虽然那一片片嫩绿的小芽儿已经长大了,可是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又勾起了同学们的回忆,他们仿佛又闻到了那淡淡的花香,又摸到了那丝绸般细滑的花瓣儿……于是,一篇篇生动的习作诞生了!
这次习作训练,我没有浪费什么时间,也没有费什么精力,可学生的收获很大,对写作文也产生了兴趣,这都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啊!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范文15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了许多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加深了对分类的认识,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了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的方法。开阔性、活动性的练习让课堂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1、从生活切入数学,激发学习欲望。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按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整节课始终注意从生活中取材,无论是整理学具、观察超市,还是开阔的练习,都赋予有趣的生活情境。由于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学生很容易产生亲切感,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很自然地形成数学与生活的链接。同时开阔学生思维,让学生说说分类的好处、找找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使数学不只是局限在课本上,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应该为生活服务。
2、以游戏收获知识,调动学习兴趣。
《新课标》提出:“教师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游戏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游戏让他们的注意力更持久,游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因此,教学中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游戏,使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游戏中来,在游戏中乐学,在获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基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如案例中游戏之一:比赛整理学习用品,让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认识到把文具分类摆放会更好看、更方便。在好胜心的驱使下,学生迫不及待地动脑、动手整理,不知不觉中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既产生了我所意想不到的惊喜,也留下了值得我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游戏中如何灵活、有机地处理好课堂中的“动”与“静”;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更活跃,形成更具生机和活力
【 】相关文章:
语言 12-07
关于 的反思05-24
《学会反思》 09-10
教学的反思05-17
经典 10-22
教学的反思01-25
比的 08-29
物理教学 12-02
物理教学 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