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时间与数学二》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 中, 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时间与数学二》 ,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时间与数学二》 1
在上《时间与数学(二)》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对教材内的处理比较恰当。
我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将教材中的三个环节用故事串联到一起,结合成一个整体,即小红作迎客准备(统筹时间)——与客人喝茶聊天(喝水问题)——讨论漏水的水龙头(小实验)这三个环节。既使本节课结构更加紧凑,教学过程更加连贯,也体现了统筹安排时间的思想。
二、在教学设计上力图创新,课上出现了不少亮点。
1.统筹时间这一环节,我深入思考,课前我预料学生能提出的几种可能的答案:23分,18分,15分和13分,但如何给学生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可操作的实物呢?最后我想到了用时间条,我制作了与时间长度一致的长方形KT板,上面标有要做的事情和所要花的时间。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有了载体,也能通过边摆边说的'形式,清楚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也为今后画线段图解题奠定了基础。
2、重视学生的估算意识,这也是新课程的一个比较重视的部分,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计算一个月,半年和一年喝的水,显然有难度,本节课的意图也不是旨在计算技能的培养。于是我适当引导学生一个月按30天算,半年就按200天算,一年按360天算,大大节省了本节课计算的时间。3、在设计小实验环节时,我存在一些困惑,比如教学工具的使用问题。教材中的实验是要求先让学生自己用大头
针给纸杯扎洞,然后再进行实验。这就存在大头针扎洞的大小直接影响水的滴漏速度的问题。实际教学中有的小组滴漏速度很快,1分就可以漏完一杯,有的又滴不出来。针对这个问题我也进行了大量的尝试。我们给学生提供了事先扎好的纸杯进行实验,这样实验省去了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扎洞的过程,但实验的节奏比较统一,学生比较容易通过实验结论来进行推测和思考。实验意图贯彻较好。我原来也尝试了让学生自己扎洞进行实验,尽管尊重了实验程序的完整性,但因为实验节奏参差不齐,导致不能很好地贯彻实验意图,使小实验成了一个形式主义的活动过程,没有活动效果。另外,测量水的重量时,我原本采用了让水漏进以毫升做单位的量杯,可学生根本没有学习过毫升这一体积单位,无法理解它的含义,并且教材中是采用克做计量单位,所以我大胆地给量杯贴上了新的标签,即以克做单位,并标好刻度线,实验结果一目了然。
本节课仍然存在以下问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1、应让学生有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不急于完成教学任务。
2、在引导学生探究意识方面要多下功夫,学生主动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太少,略显学习有点被动,教师要多激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时间与数学二》 2
在上《时间与数学(二)》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力图创新,开头与结尾新颖,由于备课时想得比较广,所以课上出现了不少亮点,有预设中的也有课堂随堂出现的,这很好地体现了课堂的动态生成。
2、 能运用试验操作活动,给学生创设了探究学习的过程。
3、 重视比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我在教学中合理适当的运用了比较再下结论的方法。
4、本课活动的安排、程序的`设计就体现了‘统筹方法’,给学生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例。引领学生以身边发生事物为例,思考“时间与数学”的问题。
5、注重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自主探索法、交流合作、归纳概括等方法和思想,在不同的环节和穿插过程中都有体现,引导和帮助,引领学生很好、很深度地学习了数学,进行了实验,发展了能力。
当然,结合自己的反思及听课课老师的建议,本节课仍然存在以下问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1、课堂气氛相对来说,如果再调动、调整和渲染一些,情感会更积极,师生也更在相互的影响下,情绪更高昂地投入活动。
2、学生的言语能力的表达还需要在平日课堂中多加训练和强调,一是有孩子会说,说得很好,只是声音不够响亮,没有感染力;二是有部分孩子不愿意主动去表达,表现的意识相对薄弱,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关注,再调动一下。
3、 在引导学生探究意识方面要多下功夫,学生主动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太少,略显学习有点被动,教师要多激励学生发表见解。
【《时间与数学二》 】相关文章:
《时间的计算》 05-05
认识时间 05-30
时间的计算 04-16
《认识时间》 09-14
时间在流逝 02-18
认识时间 12-17
《认识时间》 03-07
《时间在流逝》 03-08
时间在流逝 01-15
《认识时间》 范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