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和倍数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优秀的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因数和倍数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问题提出:
《因数和倍数》是一节数学概念课。数学概念是抽象与具体、各别与一般的辨证统一。在以往的教材中,都是通过除法算式来引出整除的概念,每个除法算式对应着一对有整除关系的数,如b÷a=n表示b能被a整除,b÷n=a表示b能被n整除,在此基础上再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时与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教材中没有用数学语言给“整除”下定义,而是利用一个简单的实物图(2行飞机,每行6架)引出一个乘法算式,通过这个乘法算式直接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新教材这样编排有利于教材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产生同化,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新知。基于新教材带来的优势,我选择了《因数和倍数》一课。
案例概述:
《因数和倍数》第一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步设计课时,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趣味成语导入,并通过成语展开教学:
一、成语引入
课件出示:()面()方()光()色举()反()
二、探究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一)四面八方
1.探究8的因数
(1)板书:4×2=8这是一个乘法算式,在数学上这几个数就具备了一种关系。这时4就是8的因数(过去叫约数),8是4的倍数。(指名说,板书)
因数和倍数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2)2呢?相邻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
(3)8的因数只有2和4吗?
(4)学生找8的因数还有1和8。(小组说1和8之间的关系)
(5)你能在练习纸上写出8的因数吗?。指名上台写(评价写的方法)
(6)画集合图表示8的因数。
2.探究8的倍数
(1)我们找出8的因数了,那8的倍数有哪些数呢?你能说一个吗?
(2)在练习本上写出8的倍数。指名上台写。(写得完吗?怎么办?)
(3)那找8的倍数你有什么小窍门吗?
(二)五光十色
1.根据刚才大家研究8的经验,再来研究10,找出10的因数和倍数。你行吗?(学生自己写,指名板演)
2.你是怎样找出10的因数(倍数)?(课件出示,板书)
(三)举一反三
1.研究了8和10,其它数还行吗?
出示: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
3.5.18.20.36
2.刚才老师在听的时候,发现有好几个数都是36的因数,你发现了吗?在这里36的因数都有谁呢?
3.你能把36的因数全都找出来吗?(学生在练习纸上独立写出)
4.汇报。(评价方法)
5.学习到这儿,你有什么发现吗?(课件出示)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6.我们说的数是什么样的数?
(课件出示)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三、巩固深化
1.向自己挑战:用今天学的知识介绍一下你自己。(指名说,组内介绍)
2.“找朋友”游戏。
3.介绍“完美数”。
教后反思:
上完课之后,我感到有很多不足之处,听课领导和老师也给我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存在问题主要有:
1.导入环节的这几个趣味成语,学生很容易猜出,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效果不是很明显。
2.由于在教学设计中没有考虑到因数和倍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学生理解得不是很深刻,这也导致了出现“2是因数,8是倍数”这样的情况。
3.在研究因数的方法上,学生体会得不很深刻,掌握得不很扎实。整节课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尤其使学生能有序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这一环节设计上,选择的数偏大(36),因数个数比较多,对学生来说有一些难度,导致了这一环节层次不清晰,学生也不能够有效地掌握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
【因数和倍数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相关文章:
因数和倍数的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02-22
倍数和因数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05-13
《因数和倍数》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10-24
《倍数和因数》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03-03
因数和倍数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07-14
《倍数和因数》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12-12
《因数和倍数的认识》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03-08
《因数和倍数》数学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11-06
《倍数和因数》数学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