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 范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 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我们该怎么去写 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数学 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数学 范文1
课的开始,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了平行线,我从观察街道上的十字路口,展示两条路相交的情景,引入课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亲切感,同时也把学生推向主体学习地位。这为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做了铺垫。
在课堂中,让学生回顾角的知识,让学生从角的顶点和两边入手去寻找对顶角的.特征,让学生有明确的方向向教学目标靠拢。在寻找对顶角的练习中明确指出两条相交线就可以组成两组对顶角,这为最后的合作探究奠定了基础。在探究对顶角的性质的时候,引导学生从已学的知识推倒对顶角相等,这符合学生的思维学习过程。在讲解例2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并让学生分析解题的思路,并将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答案进行结合并板演,这为习题的解题过程书写提供了格式。在合作探究时,先告知学生在寻找对顶角组数时应先明确两条相交线就可以组成两组对顶角,这与前面前后呼应,最终总结出寻找对顶角的方法。最后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使学生回顾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起到强调巩固作用。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的思考时间较少,只有程度较好的学生思考出来,大部分学生都还在思考中。
2.欠缺对“学困生”的关注,我也没能用更好的语言激发他们。
3.没能让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发表自己的观点。
4.没能进行很好的知识延伸和拓展。
5.合作探究的题目有一定的难度,大多数学生还是没能研究出结果。
初中数学 范文2
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较多,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因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也少。
学生对知识的获得一般都要经过主动探究,小组合作,主动建构过程。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感到数学好学,把学数学当成一种乐趣,真正做初中数学的小主人。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掌握各种学习方法。使我们的学生能够主动地、独立地学习,达到新课程要求标准。具体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长期艰巨的任务,抓好学法指导对今后的学习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引导学生预习,细心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堂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
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加强互助学习,共同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差生的自信心外,更应该充分利用优等生这个教育资源,进行好生差生配对,这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它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关注了差生的发展,构建了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的,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它也弥补了教师课后辅导时间不足的缺陷。
三、课内重视听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新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
四、指导学生思考
数学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由于这种工作最终必须由每个学习者相对独立地完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要进行思法指导,教师应着力于以下几点: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多思、勤思,随听随思;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
五、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但不是烂做搞题海战术,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
六、指导学生记忆。
教学生如何克服遗忘,以科学的方法记忆数学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很有益处的。初中新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中学生的新要求。
因此,重视对学生进行记忆方法指导,这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
初中数学 范文3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构知识”———“拓展运用”———“反思归纳”。
1、创设情境。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课堂教学开始,教师创设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的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可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从而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问题情境要放在学生跳起来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跳起来主动“摘果”。
2、自主探究。围绕问题情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从而在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智能,展示主体的个性、创造性、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我创新的重要环节,是主体参与教学的重要基础。我们认为没有主体的自由自主探究,就谈不上主体参与教学。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做课堂教学的主人,让学生围绕问题看书自学,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进行巡视,作个别指导,不要事事包办代替。
3、合作交流。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适时引导学生同桌合作、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可以取得相互启迪、相互弥补、相互质疑、相互竞争的效果,这是实现课堂教学多维互动的重要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助于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暴露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主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断能动地进行知识建构,有助于思维的碰撞、灵感的激发,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三角形的中位线”一课的合作交流中,我让学生上台展示剪拼的成果,并说明剪法、拼法及其道理。学生争相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不时地评价别人。这样,同学们相互质疑,相互激发,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建构知识。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发现、概括,完成新知识的建构。要鼓励学生个体进行能动的思维、富有特色的理解与加工,并把新知识纳入个体已有的认知结构,找出新知识与新方法的难点、疑点、关键点,能动地建构完整、清晰、正确的新知识。如在“三角形的中位线”一课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剪拼、展示交流的基础上得出:我们剪纸所沿的重要线段就是三角形的中位线。教师通过引导,继而提出:谁能说出三角形的中位线是什么样的一条线段?由刚才的剪拼,你认为三角形的中位线会有什么样的性质?你是如何想的?怎样证明?你认为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与先前所学定理结论的表述有什么不同?它有哪方面的作用?
5、拓展运用。新知识的运用与拓展,需要教师设计合理的问题层次与序列,让学生在知识运用与创新中体悟、总结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规律,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其中体验成功,感受创新的'快乐。要不断引导学生:你是如何想出来的?你的根据是什么?还有别的方法吗?哪个方法更好?
6、反思归纳。新知识的建构、拓展、运用,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否则,我们就会错失一个提高的良机。此时,要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与方法,反思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关键所在,比较和概括不同方法的共性、个性,反思他人或自己思路受阻的原因、错误的原因,反思各自的认知转化与心得体会。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监控能力和进一步参与的能力。此环节是培养创新人才很关键的一步,也是学生适应未来学习社会发展的需要。如在“三角形的中位线”一课中,老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知识、方法、思路等你认为你的学习有效吗?你有哪些优势和不足你准备怎么办?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反思能力。
灵活调节、变式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归纳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传动整体。自主合作反思教学模式整合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反思性学习三种先进的学习理论,它以精心设计的学生活动为主轴,以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全过程为核心,较好地适应了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初中数学 范文4
一星期的工作结束了,伴随着本周工作的结束,我的感受颇多,现列举几点:
1、在教学工作中,真正做到了钻研教材,弄清每课中的重难点,结合教学中的重难点来设计练习题,从而真正做到有讲有练。在金老师夜班工作时,设计一些中等难度的练习题让孩子来做,第二天批阅后讲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在夜班工作中,对每一件小事都当作大事来办,就像校长常说的:“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的确,当老师把这件事重视起来了,孩子也对每一件事都上心了,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3、在班级管理上,仍然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我们班学生普遍比较淘气,话比较多,今后要继续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继续加强,尽量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养成一个较良好的习惯。
4、我自身的.习惯养成上,最重要的是不能懒,眼到,手到,同时也要心到,这样每件事才能做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勤快的人,不懒惰,不虚度光阴,每一天都要过得有意义!
以上就是我对自己近日工作的简单总结和反思,如若有比较浅薄之处,还望领导多多批评指正!
初中数学 范文5
当我向学生布置这项作业时,学生一脸茫然,觉得不可思议。也难怪,写文章是语文老师的事,哪有数学老师布置的?慢慢来吧!于是我对学生说,不难,给你们个模式,套着写就可以了。
1、这星期学了哪些数学知识?
2、我学得比较好的有哪些内容?
3、我还有哪些地方不怎么理解?
4、我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哪些方面表现比较好?
5、下星期我有什么打算?
数学周记交上来了,学生都按照格式写了,如:
这星期学了简易方程(二)里的列方程解应用题,例1和例2。我学得比较好的是对这两类应用题我能自己分析题里的相等关系。但有的时候我两类应用题会混淆。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好的地方有:做作业整洁,正确率高。下星期我要争取多发言,有不理解的地方及时问老师。
虽然学生的数学周记写得很简单,但学生毕竟对自己一周数学学习情况做了回顾与反思。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周记就这样成了学生每周必做的一项作业。
坚持了几个星期,学生写数学周记逐渐成了习惯。我觉得时机成熟了,需要对学生撰写的数学周记的内容再次进行引导,增加自我剖析的深度。这时,一篇数学周记的结束语引起了我的注意:
陆老师,每周的数学周记差不多都是这么写的,简直千篇一律。说实在话,我觉得可以把周记分成三大类:一是系统地整理所学的知识;二是难题错题自我解析;三是反思一周的.学习表现;还可以作为老师和学生交流的方式。
这次真的是出乎我的意料,我当即批语:你和老师想到一起去了,老师采纳你的建议。
于是,我给学生上了一堂数学周记写作指导课,引导学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内容撰写数学周记,而不必面面俱到。
1、梳理一周学到的知识。这一周主要学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与以往学过的哪些内容有联系?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我学得怎么样?
2、解题方法、策略的反思。针对某一问题展开,展现你的思维过程。你是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还有其他方法吗?用哪种方法解决是最好的?
3、错题追因分析。这星期我错了哪些题目?为什么错?自己出道类似的题解答一下。
4、学习情感态度的反思。这一周哪堂课我对自己的表现最满意?哪次最不满意?为什么?从学习兴趣、态度、习惯和与同学老师的合作几方面展开。
5、对自己后续学习的计划。一周数学学习过程的收获对今后学习有什么启示?还存在的问题怎么解决?
初中数学 范文6
三分教学,七分管理”优秀教师的经验总结里总会有这句话。是的,有效的课堂管理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我所欠缺的就是对课堂的有效管理,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呢,由于个人能力有限,一直不能很好的做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今天拿起《有效教学》随手翻到84页,恰好是有效管理一章,就认真的读了起来从中知道了: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管理得好,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提高,反之,会起到事半功倍,甚至徒劳无功。如何做到有效的管理呢?课堂需要规则,要管理好课堂,首先要建立好课堂规则,使学生明白自己在课堂活动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当这些规则变成学生的一种习惯,就会形成愉悦的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需要鼓励,实践证明利用惩罚式的管理来控制课堂效果是最低的,应该采用激励方式,形成积极向上的气氛,才能调动学生的专心投入的热情,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课堂需要协调,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皮尔逊说“为了得到教师的爱,学生可以去做各种教师所喜爱的事,甚至去学习他最不感兴趣的科目”可见师生关系的融洽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 范文7
第一、能达到我们所制定的目标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以例题精讲,并与中考相同或靠近的题目为例,在解题过程中实现三个目标,化解重难点,使学生了解,理解,掌握并应用!
第二、突出中考的热点
现在中考试题强调个性与创新,我在例题中也突出(如用“curren;”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b都有acurren;b=(a*a+b)/3,求3curren;(—2)的值。)这样考察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作适当的'拓广。
第三、注重基础重在实效
题目面对大众,不搞偏难怪。让学生“看起来块块,做起来怪怪”,使学生对此类的题不敢掉以轻心,不敢瞧不起“它”。
第四、进行“小题大做”思想贯彻
对于如:计算:
解题前提问:如何解答?让学生思考并回答。而后我再作答,比较学生刚才他们的思路有何不同。并注:必须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切记应小题大做!不能单有一个答案。
第五、强化书写格式
在解题的过程中,我巡视学生的作题情况,对于发现问题作出及时处理以达到规范。
第六、同时也存在几个缺点
①有的知识点没有顾及到。
②有的学生没有自觉在解决问题。
③与学生互动不激烈。
第七、以后的努力
①夯实基础。
②题目靠近中考,让学生了解中考理解中考,实战中考,对其不陌生,觉得中考不过而而。
③在授课过程中要精讲多练,多让学生发问,而且也要让学生多多总结,学以致用。
初中数学 范文8
作为老师,大家都会面对上公开课这个问题,当要上课时,我们就会想方设法,千思百虑,教材分析,教案撰写,课件教具制作,试教时间,甚至上公开课穿的衣服,学生的座位编排,还有上公开课前一定会事先到场地去作好各种准备等等不一而足,可是平常的每天都要上的课呢,我们又是怎样做的呢?不可排除,相当一部分人是没有那么重视的,公开课好比饭店的宴席,千方百计也要色香味俱全,而日常上课就好比家常菜了,甚至有可能是萝卜咸菜对付一下就过去了。我个人不太喜欢很多公开课上花里胡哨的东西,不过我认为公开课课前所做的种种准备功夫是最值得赞赏的,反复推敲反复思考,上公开课上多的人教学进步自然就很大,我很少上公开课,也不喜欢上,但我喜欢上平常的课,每一节课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挑战。我把每一节课都当作是公开课那样来上,具体的说我尽量做到如下几点:
一、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一节课的教法设计是由它的教学内容所决定的。概念课必须让学生侧重于理解,计算课侧重计算能力培养,应用题侧重于分析;复习课则培养综合能力。无论教学内容如何变化,我在处理教材时都先了解该课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的,作到心中有数。然后注意在备课过程中设法由浅入深,把难点解释清楚。同时突出重点,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重点内容进行操练及运用。学生在掌握知识重点后,其它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而一节重点突出的课,在听众的心中也会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二、选择合适的学法
我总是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这节课学生听了会怎样,那个地方可能会出现问题,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怎样解决等。然后再来决定是讲授为主或是自学为主,那种不管一切一律都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作法,看似高明,其实有时在现实中未必行得通,试问,如果小组中的每一个人对问题都不明白时,继续讨论下去会有什么结果?我想大多数学生就会转向其它与课上无关的活题了吧。
尽量在课堂中善用启发式,由浅入深,层层诱引,最后让正确的答案或结论从学生的口中得出。既牢牢地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把“一言堂”变成了人人参与的讨论或交流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学生对知识的印象特别深刻,有更强的活用能力,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注重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学生间的交流,发现他们的疑难困惑,及时解释清楚。同时也抓住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或事物,调动其积极性。师生默契配合,共同把课堂活动推向高潮。
在备课时应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兴趣及爱好,尽量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走近他们的生活,经常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话题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成绩状况及理解能力的差异,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供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在备课时便想好:这个稍易的问题要让成绩略差的XX同学回答;这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到时让XX同学总结一下……这样让每个同学都有份参与课堂中,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性有极大的帮助。
三、备突发事件。
我们学校的教学设备很先进,我几乎每一节课都要用到,但有时会有些偶发的.小事故阻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在备课过程中就要考虑得特别周详,尽量把这些偶发事件的发生率控制为零,或事先作好思想准备:假如事故真的发生了,如何处理?如:上课前先去检查要使用的电教设备是否已经安装或调试好,以免到上课时出差错;上课要用的图片、练习题或其它的教具有否准备就绪,并统一放好;万一时间充裕,完成了教学任务却仍未到下课时间,应临时增加哪些活动;又万一时间紧,差不多下课了还未完成准备好的教学内容,该删掉哪些环节等。有了多方面的准备就保证了你的课能如你所设计的步骤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收到预期的效果。
实在出现停电、故障等原因造成电脑、投影等无法使用的现象,有时往往使精心制作的课件被弃之一旁。这时也丝毫不会影响我的正常教学,因为既然把每一节课当成公开课,我事先已考虑到这些问题,粉笔黑板照样继续上。
初中数学 范文9
新课程改革已经伴随我们师生一段时间了,课改后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怎样满足学生的需要,是摆在所有数学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记得60年代小学毕业时,必须通过考试择优后,才能进入中学。
而今天改变了很多,小学毕业不论成绩的高低可以直接升入中学,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之间成绩的差异,由于起点不同,这给中学老师带来很大的问题。
如何开展数学教学?值得我们思考。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许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不仅是讲了,而且是讲了多遍,可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就是得不到提高!也常听见学生这样的埋怨:巩固题做了千万遍,数学成绩却迟迟得不到提高!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了。
诚然,出现上述情况涉及方方面面,但其中的例题教学值得反思,数学的例题是知识由产生到应用的关键一步,即所谓“抛砖引玉”,然而很多时候只是讲解例题,解后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因而学生的学习也就停留在例题表层,出现上述情况也就不奇怪了。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
“罔”即迷惑而没有所得,把其意思引申一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例题教学为什么要进行解后反思了。
事实上,解后反思是一个知识小结、方法提炼的过程;是一个吸取教训、逐步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收获希望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上讲,例题教学的解后反思应该成为例题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
初中数学 范文10
学生现在年龄还小根本不知该怎样学习,更不知怎样进行反思,那就需要我们老师进行指导。那么在当前课改实验中,如何真实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能力,是教师 的核心,也是我应该重点反思的地方。
以我自己这阶段的教学经历和以前的学习经历,有以下的感受:
1、要求做好课堂简要摘记。
当前,老师讲学生听已成了教学中最普遍的方法。而要学生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反思,听是远远不够的。要反思,就要有内容。所以学生就要先进行课堂简要摘记。课堂简要摘记给学生提供了反思的依据。学生也能从课堂简要摘记中更好的体验课堂所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成了有目标,有策略的主体行为,可促使老师和学生进行探索性,研究性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提高个人的创造力,所以课堂简要摘记是学生进行反思的重要环节。
这一点我就尝试过,刚开始我没有让学生做课堂简要摘记。当过几天之后,有些同学把学过的知识忘记了,让他们翻课堂简要摘记时他们却什么也没有。而另外一些做了笔记的`学生却掌握的较好,我才感觉到要求学生做笔记的重要性。学生现在年龄太小还没有学习的主动性,需要老师来引导。所以就要求他们开始做课堂简要摘记,刚开始并且天天检查。一星期过后,效果就出来。
2、指导学生掌握反思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开展反思性学习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反思性的学习。学生的实践反思,可以是对自身的认识进行反思,如,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及课堂中的内容,都可引导学生多问一些为什么?;也可以是联系他人的实践,引发对自己的行为的比较反省,我们可以多引导学生进行同类比较,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也可以是对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或是周围的一种思潮的分析评价,此外学生的反思还何以是阶段性的,如:一节课尾声时,让学生进行一下反思,想想自己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当天睡前,反思一下今天自己的感受;或是一周反思一下自己的进步和不足等等。
3、从课后学习情况的反思及作业情况的自我反思中加强反思能力的培养。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抽些时间回顾所学的内容,摸索知识之间的一些规律和自己在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在作业中也要认真反思,尤其是在批改之后的作业,并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自己的对题和错题,写下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还可以写下自己的新思路和自己的创新。
4、帮助学生提高反思效果。
经常引导在学生反思时,如每次只是这样简单地做一做,学生很快就会有厌烦情绪,这就需要我们在每次引导学生这样做的时候,给与其大量的鼓励、启示和评价,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这样做的好处,使他们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得到激励和启示,并在后面的学习中获得成功。如:在平时,每次引导学生反思时,我都会大力表扬那些思考认真的同学,对一些同学能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的,就引导大家都向他学习。我经常对学生说:只要是能在反思的情况下比以往有所进步,这就是最大的成功,那么这个学生就是一个勇士了,因为他已能战胜困难,获得胜利了。让孩子们感到自己在不断地反思后,能够不断地成功,能够经常地、认真地反思,那么学生就会在反思中真正领悟生活和学习的思想、方法,优化自己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现在老师都很累,每天很努力的去教学生。但如果不引导学生怎样去学、怎样进行学习反思,那么老师的心血就有可能白费。只有老师努力的教和学生正确的学二者相结合,老师的付出才一定有回报。
以上只是我个人在这阶段的一点感受。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会努力地去引导每一位学生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怎样的进行有效的学习反思。
初中数学 范文11
本节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回顾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特殊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加深他们对公理的多层次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实验、观察、比较、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方法,一步步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具体的情景或前提出发进行合情推理,从单纯的几何推理价值转向更全面的几何的教育价值”,为了体现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探求新知,用直接感受去理解和把握空间关系。
这一设计,极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加深了师生互动的力度,课堂效益比较明显。不同的情景又以不同的层次逐步提升既有以知识为背景的情景,又有以探索、验证为主的情景,从不同的方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体现了“大众数学”的主旋律,也是“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标准》明确提出“通过对基本图形的基本性质必要的证明,使学生体会证明的必要性,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用证明的格式,初步感受定理化的思想”,为体现这一目标,在探索“HL定理”中,要求学生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强调从情景中获得数学感悟,注重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用尺规作图或学生动手凭直觉作图,让学生从这一过程抽象出几何图形,建立模型,研究具体问题,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学生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以及学习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作为八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具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在练习那部分我及时找出典型的错误及时纠正,并通过图形动画来解决一般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对应点和对应边。
因此,教学中,我除了注重情景的运用外,更多的运用符号语言,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提出数学问题,加深和扩展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在评价学生表现时,注意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考虑我们的对象,要为他们服务,为他们设想,这样才能够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当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在与学生的互动上还不够融洽,课堂气氛还不够活跃,还没有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还望多多指教。
初中数学 范文12
教学过程是一个包含许多环节的系统,除了备课、课堂教学之外,教学的回顾与反思也是关系到整个教学成效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有着它特有的规律和方式,在教学中的回顾和反思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对初中学生而言,教师对教学的回顾与反思将起着榜样作用。数学 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下面将着重课下教学的回顾与反思两方面展开论述。
我们关注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更多的是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其实课下教学的回顾与反思同样重要,下面从作业批改与答疑辅导两方面展开论述。
一、作业批改
作业是对课堂学习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学生做作业,主要是为了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布置作业既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同时为了了解自己教的情况。反思我们的教学工作,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存在着下列问题:
1、数学作业量大,超出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对练习题往往是不加筛选,一股脑布置给学生,然而这些题有些是重复的,有些又过难,等到讲题时才发现问题,这样的作业往往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学生做数学作业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没有回顾和反思的时间。
2、数学作业难度大。教材上的例题都比较简单,但书后的习题往往都要比例题难很多,而练习册上的习题更是比较综合。面对这样的作业,学生非常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往往把数学作业放在最后做,做不出来就不做了,久而久之做数学作业成了应付,乱写一气或者干脆照抄,达不到作业的目的。
3、数学作业批改花费的时间多,占去了教师相当多的备课时间。现在初中数学教师一般是教两个班的课,每天都有数学课,还有一天有连堂课,一周基本上是十二课时。每天批改作业的时间基本上是两节课,或者更多,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如何充分发挥作业的效能,达到减负、提高质量的目的呢?我认为应当根据当天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作业布置必须有针对性,不宜过多,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做的题,教师事先必须先做,对练习册上的习题加以认真选择后再让学生做。对于作业的批改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方法:
1、精批细改。作业收齐后,找出成绩好、中、差三类学生的作业各8—10本,进行精批细改,了解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以便进行分类辅导。这种方法能有效减轻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使教师有更多时间钻研教材,改进教法。
2、自我批改。作业做完后,教师公布解题过程和标准答案,写出各种解法,要求每个学生对照答案自己批改作业,对于不同的解法师生共同讨论解决,以完善答案。自我批改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组批改。将作业按学习小组分开,指定一名学习较好的任组长,共同讨论各习题的解法及答案,教师综合各组意见后公布标准答案,然后各组成员流水作业,进行批改。这样,学生在批改中能够吸取别的同学好的解题方法,也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以防重蹈覆辙。还能培养学生互帮互学的学习风气,活跃课堂气氛。
以上几种批改作业的方法,教师可以交错选用,能够大大提高作业的评改效率。起到作业教学应有的作用,还可以使教师从繁重的作业批改负担中解脱出来,从事更有效的教学研究工作。
二、答疑辅导
在数学教学中还应该有的一个环节是答疑辅导,这往往被一些教师忽视。即使再好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初中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对于一些数学问题单凭自己的能力根本无法解决。我以前的.做法是课后回答学生的提问,但是其效果却不明显,为此我做了深刻的回顾与反思:回顾发现很多学生问的是当天的作业题,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遇到不会做的题就出来问老师,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依赖思想,遇到不会做的题就想问老师,自己思考的很少;另外还有一种现象是问问题的总是那么几个人,有的学生可能从来没有问过老师题,事实上并不是因为他们会而不问老师,多数学生是因为某种原因害怕老师才不问问题。通过反思,我们认为对于辅导答疑应该进行如下改进:
1、对学生作出规定,问老师的问题必须是事先自己认真思考过的,对于未经思考的问题一律不予解答;
2、教师在解答问题时不能上来就讲,应该先问问学生自己想出了多少,在哪个地方卡壳了,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
3、教师在答疑的时候应该做好记录,把学生问得较多的题记录下来,事后进行归类整理,期末复习时可以把这些问题重新拿出来让学生们做,复习效果应该比较明显;
4、鼓励学生多问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从来不问问题的学生,教师要主动出击,多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克服畏惧心理;
5、教师在答疑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学生问出低级问题的时候,这时教师一定不能讽刺挖苦学生,对学生来说不会的题就是难题,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认知水平去衡量学生,所以尽管气也不能爆发,而应该更加耐心的解答,这时如果教师的态度不好,也许以后这个学生就再也不会问问题了,教师的一个不小心也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我们不想停留在一个教书匠的水平,而是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那么就一定要注重数学教学的反思与回顾。只有通过反思与回顾,我们才能发现教学中出现的成功与失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只有通过反思与回顾,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学生会什么不会什么,怎样才能教会学生。 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大意义。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才能使自己从“教书匠”逐步成长为教学的“研究者”。
初中数学 范文13
在新课改、新教材的要求下,如何搞好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成绩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改的重要课题。通过我对新课程的教学和学习,结合我平常的教学工作,谈谈我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某件事很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自觉主动地去探求研究,会不断学习,积极进取。如果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有很大的兴趣,那么我们在教学时就会轻松很多,也会有事倍功半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学习兴趣。枯燥、无味的学习环境和教师的满堂灌的教法只会使学生更加的趣味索然,教师如何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注意的问题。强烈的好奇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来源,它将紧紧抓住人的注意力,使其在迫不及待的情绪中去积极探索事情的前因后果及其内涵。因此,在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应巧设问题,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我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时,让学生对一些方程进行求解时,我只看一眼,就和学生谈到方程的解的情况,而学生却只有做过之后,才知道。学生就好奇了,他们想老师为什么没有做,就知道了方程解的情况,议论纷纷。这时候再讲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作用,学生就有了极大的兴趣。在讲有的几何题目时,角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学习后,可以不证明全等三角形就得到线段相等,同时再分情况讲解在不同的条件用不同的方法证明线段相等。讲“圆的有关性质”时先引入有关圆的实际例子,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如果是正方形会是怎么样?诱发他们好奇心讨论。以及有关“圆的切线”的性质学习后,解决有关问题也简单了。同时老师也要有一定的功底特别是在解题方面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佩服。
二、在教师深刻领会教学思想的同时,还应当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首先向学生说明人具有巨大的自主的学习潜能,使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其次,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是时代的要求,能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能提高自己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等各种能力,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在将来竞争激烈的社会上求得生存。但学生的思想工作不是靠生硬的说教能左右的,还应该让学生在教学中去感受,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产生自学课本的欲望。要求他们多动脑,敢想敢做。尽可能的去营造学习一种氛围,愿意积极地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学习的方法
新课程倡导的是学生的合作与学习,有许多问题需要学生共同合来完成,我们在让学生独立的情况下,也要注意合作的重要。况且在当今社会上,有很多工作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的是一种合作。为此结合课本知识与生活,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同时在学习时,有时也要独立完成,当遇到困难时,应该多看看题目,是不是漏掉了条件或是没有把条件用完就在做题,养成好的习惯学会学习。当他们做题遇到困难时问我,我首先问他们题目的意思弄清了吗?读几遍?学会从题目中找问题,而不是问老师。让他们知道老师也是从题目中回答你的。让他们学会从题目中找自己的疑问。另外重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我们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但也要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由于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会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的认识,学习有用得数学,所以教学时就结合我们生活中的问题来讲。
如“二次函数的应用”中有关实际问题,“有一河面上有座桥的桥面是抛物线的拱形桥,桥洞离水面的.最大高度为4米,跨度为10米,一艘宽4米,高3.5米的船要经过此桥,问能不能经过?”激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与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初中学生刚刚进入少年期,机械记忆力较强,分析能力仍然较差。鉴此,要提高初一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效果,务必要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这是每一个初中数学老师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通过我对新课程这几年的研究,结合我平常的教学工作,有了以下几点工作体会:
总体把握教学要点,如该学年,该学期有哪些知识点,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这样在平常教学中才有目标。
注意和学生一起探索各种题型,我发现学生都有探求未知的特点,只要勾起他们的求知欲与兴趣,学习劲头就上来了,如每节课后如有时间,我都出几题有新意,又不难的相关题型,与学生一起研究。每节新课后注意反馈,主要作业与小测中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不足之处,及时加以订正。要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我反对题海战术,但用相当数量题目进行练习却是必要的,练习时要有目的,抓基础与重难点,渗透数学思维,强调一点是老师在练习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锻炼,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与打好基础,可以做到用一把钥匙开多道门。
就是考前复习中要认真研究与整理出考试要考的知识点,重难点,要重点复习的题目类型,难度,深度。这样复习时才有的放矢,复习中什么要多抓多练,什么可暂时忽略,这一点很重要,会直接影响复习效果与成绩。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把握得准,必须要有相当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与总结,甚至挫折,否则不行。而我仍在不断摸索中,但我相信,只要肯下功夫,就会有所领悟。抓好后进生工作,后进生会影响全班成绩与平均分,所以要花力气使大部分有希望的后进生跟得上。例如,在课后,只要有时间,我一般会留部分成绩不足的学生再进行一次复习讲解或小测,时间不要太多,十几或二十分钟,但一学期下来,就积少成多,对提高成绩会有帮助,但要注意两点,一是其它科任老师协调好时间,二是被留下的学生的思想工作要过关,以免因被留下产生抵触情绪,就会影响复习效果。
以上六个方面的看法只有根据自身与本班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有机结合,才可能有一定效果。教与学是双长的,教的技巧怎样高,也需要学的配合,农村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怎样让他们以更好的学来配合教师的教,需要不断地探索前行。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课堂就是学生的课堂,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学生潜能开发出来,教会学习的方法,提升学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要能多思考,多探索,多创新,上好每一堂课,讲好每一道题。只有这样才能走好教改之路,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适应新形式的教学要求。
初中数学 范文14
随着六环节教学法的不断深入,我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教学特色,然而许多感觉较好的课堂,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比如:如何在数学课中落实目标定向,是由学生说呢,还是由老师来说,还有没有更为科学的方式。这个问题一直是我的疑惑。再比如,如何当堂检测?说句实在话,自从实行六环节以来,当堂检测很少能够完成。
究其原因发现根源就在于我在教学过程中及备课的处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误区,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下面我浅谈以下这些误区及自己的反思:
一、忽视教学中的陷阱,造成上课一听就懂,课后一做就错的不良后果,从而成为教学上的第一大误区。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我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即使是一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稍难问题,我也有“高招”使学生按我设计的正确方法去解决。这样就掩盖了错误的暴露以及纠错过程。我在今后教学中,会通过一两个典型的例题,让学生暴露错解,师生共同分析出错误的原因,学生就能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迅速从错误中走出来,从而增强辨别错误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要想少出错,教学中就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错误和失败,备课时可适当从错误思路去构思,课堂上应加强对典型歧路的分析,充分暴露错误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二、忽视甚至放弃了知识的生成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学生思维过程。
这一大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误认为教材内容就是知识发生发展的全部过程,没有发掘出教材系统前后的本质联系,导致我的教学过程就是照本宣科溜教材。二方面:误认为我的思维逻辑就是学生的思维逻辑,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导致我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错位或脱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虚心学习,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也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三、在学生的学习中还出现以下学习的情况:
1、多数情况下,也比较擅长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但问题提出后没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甚至不留思维空间,往往习惯于自问自答,急于说出结果。显然,学生对题目只是片面的理解,不能引发学生的深思,就不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因此造成很多学生对于做过的题一点印象也没有。
2、对问题的坡度设置的不够,坡度过大,导致思维卡壳,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能深入进行而流于形式。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下阶段准备采取的措施:
1、对过多的题,进行适当的筛选。
2、还给学生一片思维空间,让学生受到适当的."挫折"教育,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3、学生有不同想法单独与教师交谈,好的想法给予鼓励并加以推广;不对的想法,给予单独的指正。这样,学生即可以大胆放心的说出自己的想 法,又可以把一些教学中漏洞补上。
4、精心设置问题的坡度,使学生步步深入,并探究出规律。课堂上注意课堂节奏,尽量让中下游的学生跟上老师的步伐,多给学生自己练习的时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做到不仅是老师完成任务,还要学生完成任务。
相信经过我的不懈努力,一定会不断取得进步。
初中数学 范文15
在教学中,我长期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认真分析、研究后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优势”、义务教育的普及,他们一帆风顺进入初中。优越感使他们养成怕麻烦--急于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怕失败,不敢面对失败的心理。但初中学习处处有困难,在多次面对失败之后心中的天平失衡,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在学心上就不见进步。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提高。
例如:把X2-Y2+2X-2Y 分解因式该多项式超过三项,考虑分组分解法---这一步学生易想到,于是就想马上一步到位找到正确的分组方法。但具体到可能分组的方式有多种:比如,第一项单独一组和第二、三、四项为一组;第一、二项为一组和第三、四项为一组……等等。该按哪种方式分组呢?不能迅速找到结果学生就感到厌倦、麻烦了。这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按每种可能的分组方式逐一尝试直到找出正确的`分组方式。让学生从中学习知识的严谨精神,并从中领司到学习不是一蹴而就,是需要细心、耐心,是不断尝试,是不断失败直至成功的过程。
到此,是否说学习无捷径呢?绝对有!说上述“把 分解因式”说:要达到快速地进行分组分解,首先心须熟悉分组分解法----分组后运用提公因式法、分组后运用公式法,再口头演算或在草稿本上演算、判断按此方式分后能否针对每一组提公因式继续分解----这是最关键一步,这要求对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非常熟悉,而要达到此能力也是一个不断尝试,从失败中锤炼的结果。
因式分解如此,其他各章知识的学习与此无两样。只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