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在山的那边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在山的那边》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 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在山的那边》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山的那边》 篇1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掌握克服困难的方法。
2.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
二、教学实录
【片段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画出触动自己心弦的语句,结合着该句谈谈你对课题的理解;品评文中人物。
(学生找到欣赏的句子略,理解课题交流如下:)
生1:困难是逐一解决的,再大的困难,只要你肯迈出最初的一小步,你就会有今后的第二步、第三步……一直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前途就会很光明。
生2: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想办法,把困难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然后不停地坚持走下去,天大的困难也能闯过去。
生3:“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作者在父亲的指导下的下山做法。正是这一步一步的一路闯来,才使作者明白困难该如何面对,给了作者很好的人生启迪。所以,以此做题目,很醒目地告诉我们:人生路上,我们会一路走好。我也祝愿大家走好人生旅途,勇对困难,笑对困难,迎接人生路上的灿烂辉煌。
师:“一个好汉三个帮”合作的力量就是大。大家的解释令我惊讶,更令我激动。谁说我们是“初出茅庐,不曾谙事”?我们也能谈理想、谈人生,我们也有惊人的见解。正如大家所说,困难并不可怕,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分解成小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前面就是一片艳阳天。(师板书:困难一一分解解决)
师续引:困难的解决是靠人来实现。在解决困难的路上,有父亲、有杰利,还有其他小伙伴,对这几个人,你有什么看法?(评析文中人物)
生1:我最欣赏的是父亲。因为一般的父母见到自己的孩子处在危险的境地,就可能慌了手脚,会不顾一切地上去救助。但作者的父亲却没有这样做,而是极耐心地引导他一步一步走下悬崖。这种教育孩子自立的做法使我看到了一个聪明的父亲,因为在我们成长的每个阶段,父母不可能总伴你左右,大包大揽地全部替代,只能是害了孩子。
师:说得真好。可以说,在座的同学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父母尽心为你安排好了一切,可是这份爱,这份情,对孩子的成长并不理想,适度地放手,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孩子受益一生。
生2:我喜欢杰利。因为他在别的孩子自私离去、不闻不问时,他却回家找“父亲”帮忙。可见,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
生3: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如果杰利是一个值得交的好友,他就不应该把“我”独自一人留在黑乎乎的悬崖上,他难道没想到这样有多危险吗?
(紧接着,生2与生3展开了一场争论。部分同学也参与其中。在听了他们的一番争论后,教师适时加入)
师:假如杰利留下,问题会解决吗?
(有的说不能,有的说可以像他爸爸那样鼓励他大胆尝试。)
师:但是,大家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当你处在困难中,你最渴望见到谁?是朋友,还是亲人?谁给你的力量大,安全感最强?
生3立刻站起来:老师,我明白了,杰利不是自私,而是有爱心。他知道在这漆黑的夜里,只有大人的救助、亲人的关怀,才能使“我”定下心来,以防不测。
(生继续评论)
生4:我不喜欢其他四个孩子。因为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不是真诚相助,反而戏弄嘲笑、漠不关心。如果交这样的.朋友,我觉得实在是一种悲哀。哎!
师:是啊!我们做人可不能这样,要以诚相待,真诚互助。
师:刚才,大家对文中的人物进行品评,有理有据,恰到好处。由此可见,本文除了引导我们要正确面对困难,警示我们一些什么呢?
生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同时还提醒我们交友要慎:困难面前见真知。(师板书:友情——真诚相待)
生2:事件还暗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只有正确的引导,才有孩子的健康成长。(师板书:亲情——正确引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去阅读领悟,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片段二】口语训练,以“我发现,我感悟”为话题,谈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悟。
师:同学们,我们分析了课文,知道作者从一件往事感悟到了一个人生哲理,拥有了一笔精神财富。这给我们一个启示: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从事件中悟到真理。只有善于感悟,人才能变得更加聪明。其实,生活中处处存在着这种人生真谛。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拥有一双慧眼,谁最善于感悟。
生1:张海迪姐姐面对病痛的折磨,不言放弃生命,而是靠着顽强的毅力,克服身体带来的众多的不便,成为中国当今一代名人。她那种热爱生命、自强不息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生2:爱迪生一生有过许多发明,可是,每一项发明都遇到了困难,甚至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但他迎难而上,执著地探索。这种对科学的奉献精神值得我学习。
生3:我的好友王××,面临着母亲的无情抛弃,父亲的体弱多病,仍能靠自己的双手去承担起家里的一切,仍能靠自己的勤奋获得学业的优秀。她这种默默承担困难、自立自强的精神使我很受感动。
师:刚才大家都能从某人身上发现亮丽的光环,从而鞭策鼓励自己,但我们的话题不仅仅停留在某人在困难面前的表现,也可以从其他方面谈。比如:亲情、友情、真情等方面谈。同桌可以互相说说,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收获。
生4:一次,电视上报道:一个十九岁的女孩,为了救助一个陌生人的性命,不顾家人的强烈阻拦,毅然把自己的一半肝捐献出来,拯救了一个家庭。她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感动了社会各界人。这使我深深地感悟到:只要真情付出,人间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位同学的抛转引玉,使得课堂气氛极其活跃。学生们畅所欲言,说发现,谈感想。)
师小结:刚才进行的口语训练时,老师惊喜地发现大家有一个优点:敢想,敢说。虽然说得还不够流畅,语言组织得还有欠缺,但大家并没有“沉默是金”,而是勇敢地站起来开口说。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相信,今后的口语表达,我们会有更新的突破。另外,我还发现,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是的,生活的美无处不在,只要用慧眼去捕捉,定会发现美的真谛所在。
案例反思与点评
新课程改革呼唤新型的教育,强调教师教育理念的变化,教学方式的变化,教学情景的变化。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师生互动,合作交流,求异创新的教学模式,注重新的人文理想、信念、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不仅要教育他们怎样做人,更要教育他们具有怎样品格、怎样精神的人。而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工具性的人文学科,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从语言文学中汲取充盈的人文精气,滋养自己的精神家园。教学中必须突出“人本”,体现深切的“人文关怀”“学语文就要学做人,语文教育是教文育人”(于漪语),真正实现新课标的要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无疑给了学生许多的人生感悟,对陶冶学生的情感大有裨益。因此在课文的处理中,我特别注意了以下三点:一、课堂教学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快速阅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这一设计目的,让学生能快速积累信息与处理信息,掌握复述要领,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为下面的深入阅读做好了铺垫;二、教学重点放在最后一段的品读感悟,让学生画出最有感触的语句进行赏析,进一步理解课题,从而端正学生对困难的态度。与此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品评文中人物,进而产生顿悟,悟出什么样的人格才是自己应该或必须具备的,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和人格。总之,这两点的设计,实现了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充分挖掘了教材后,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于是我又以“我发现,我感悟”为话题,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谈谈自己的人生感悟。至此,学生很自觉的将自己的思维由课内转向了课外。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对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教育资源的一种挖掘。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走出教材,走向社会,通过合作交流的形式找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从而将阅读文学作品的感悟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再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好地实现了对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使语文教学变得开放、创新、充满活力。
在注重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同时,课堂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特别是对于文学作品,学生极易产生见仁见智的不同理解。这就更需要民主性,更需要发展学生的人格意识与创新能力。教学中,质疑解答、最后一段的品读、评析文中人物等环节,我就很注意调动小组合作的力量,尊重和赏识学生的独特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获得对文本内涵的全面理解,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升华。
《在山的那边》 篇2
今天在远志班教学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效果极佳。
先花了一些时间介绍这一册语文书的编排特点,然后经过简单的导入进入新课的学习。程序是:
1、朗读(先集体朗读,再自由朗读),没有采用单个朗读、正音的方式,是想在上完一课或几课后再突击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以此促进学生自觉地解决生字词。
2、分组质疑、讨论。
3、各组将问题提交到全班讨论。
第一个问题较简单: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海”的含义是一样的吗?同学们很快就解决了,而且对第二部分中“海”的含义的理解有几个同学的表述各有特色,且都合诗意。
紧接着有个女生说:“我在我们组提议大家将诗中的‘山’改成‘失败’,将‘海’换作‘成功’,大家都觉得非常幽默。”于是我提议全班同学将诗的第一部分中的“山”“海”分别换作“失败”和“成功”,体会一下那位女生所说的幽默。结果“山顶”变成了“失败顶”,“山那边的山啊”换成了“失败那边的失败啊”,教室里一片笑声。读完后,我让大家谈感受,将近一半的同学“唰”地将手举过头顶,我找了一位男同学,男同学脸上还挂着笑容,但语速非常快,口气非常肯定地说“我认为她这种变换是错误的,因为诗中的.‘山’不是‘失败’,而是指‘困难’。”从大家的表情、动作上看得出,大多数同学支持他的这种看法,有的同学已经在声援了。于是我顺水推舟,问“失败”与“困难”有什么不同呢?更多的同学举起了手,各种个性化的表述都有,其中一位男生的表述最简洁:“困难是指从事某件事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难处,而失败指结果。”
这时,又是那个提出奇怪建议的女生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我认为,在这首诗中‘山’既是过程也是结果。”有同学马上反驳:“不对!‘山’是过程,结果是‘海’!”“登山是过程,登上了山就是结果,只不过前面还有新的山,于是又开始了新的登山的过程。”“山是诗人追寻人生理想过程中的一个个困难,诗人最终的理想是大海。”教室里气氛异常热烈。讨论到这一步,可见这一群孩子的思维是多么活跃,只要我们善加引导、保护,孩子们的心灵是会永远自由的。
此时,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同学们记笔记了:“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好,对问题认识非常深刻,有些同学的回答非常精彩,表述富有个性且语言简洁、优美;我们能否将自己非常认可的回答随手记在书上呢?”
这时,下课铃响了,我简要总结了一下:“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了诗中‘山’和‘海’的含义,同学们的回答非常精彩,我想说的是:没有惟一的答案。我喜欢你们今天的各种各样的表述。”我看到,几乎每个同学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光彩。
《在山的那边》 篇3
【学习目的】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认知)
2、整体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感情。(能力)
3、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能力)
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人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
1、重点:
⑴ 在朗读训练中品味揣摩语言。
⑵ “山”、“海”的象征意义。
2、难点:诗歌的主旨的明确。
要解决好这两个学习重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二是教师要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引导,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要相机点拨。
【教材分析】
诗歌在表达的主题和感情上往往显得丰富而含蓄,因此造成在欣赏和理解上的因人而异,但我们不能就此忽视对诗歌主旨的把握。《在山的那边》主题相当集中、明确,表达的是信念与理想在人生追求中具有的巨大意义。如果片面强调个人感悟,而置理解上出现的偏差于不顾,反而不能真正达到欣赏诗歌的目的。所以在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个性发挥的空间时,教师也要注意有艺术的引导,以期不会在开学初就给学生一定的“伤害”,这将不利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真正贯彻,不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的形成。所以主旨的明确与个性的感悟处理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设想】
一、学习方法
读──讲──读──赏──读。
“讲”:清除文字、词语等障碍,整体把握内容和感情。
“赏”: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品味语言。
课堂讨论──评述、质疑。
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然后师生相互质疑。
二、媒体设计
第一节诗歌配乐理查德与鲍丁·斯坦博格的长笛与钢琴合奏《母亲教我的歌》。
第二节诗歌配乐理查德与鲍丁·斯坦博格的长笛与钢琴合奏《大海》。
课件提供群山、大海的图片。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二、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
在课文句子中划出词语,明确词不离句。查词典,明确认知上有困难的词语的意思和读音。
读课文做到字正腔圆、顺畅流利。
2、整体感知:
熟读课文,把握内容及感情。
⑴ 诗中的“海”和“山”蕴含着什么意思?
探究学习:
诗的第一节写了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海”、“山”就是现实中“海”和“山”。
第二节诗写了长大后的拼搏和奋斗;其中“山”比喻困难、障碍等,“海”比喻理想、信念、成功等。“山那边是海”实则是诗人矢志不移的信念。爬上山去看大海也就成了为理想而艰苦奋斗的积极行动。“山”不止一座,只有坚持不懈翻过连绵群山,才能见到那美丽的大海;理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漫漫旅途的百折不挠的艰辛跋涉。所以这首诗写了诗人对人生信念和理想的追求,抒发了诗人渴望实现理想的感情。总之诗歌意蕴很丰富很含蓄,除了理解字面意思以外,还需深入把握诗歌的深层含义。
(以上探究内容,尽量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思考,多说,不强求标准的答案,意思正确即可,要注意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 )
⑵ 朗读这两节诗应该分别读出什么语气?并说明理由。
(配乐,营造氛围,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探究学习:
第一节应读出“向往──疑惑──希望──失望──困惑”的语气;
第二节应以“肯定、坚决”的语气为主旋律。
重点练读语句:
(生四人讨论,各组合作学习,拟朗读处理方案)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处理方案一:一、二行喃喃自语、声音由平渐高语速由慢渐快;三、四行语锋陡转、语气加强、肯定坚决、语速急缓交错;五、六行语速稍慢、稍拖音、低沉但浑厚转为高亢响亮再转为低沉减弱,要读出对理想的渴望。
“是的!人们啊……照亮你的眼睛”语气渐强,应读得铿锵有力,最后一句应该上扬很高。这段写出理想实现的时候,人们惊喜万分。声音洪亮、慷慨激昂,读出这种喜悦!个别示范后,全班齐读。
总结:欣赏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同学们对句与句之间的语气把握得很好,其实句子内部也有急缓轻重的区别。关键还是对诗歌的每一句深透理解后,才能处理好。看来这任务要下堂课来完成了。
(齐声朗读课文)
3、课堂小结:
在这一堂课里,我们又积累了不少的词语,从整体上对诗歌有了初步理解,在朗读声中,我听出了大家爱这篇意蕴丰富的诗歌。其实我国是诗的泱泱大国,优秀诗歌比比皆是,有兴趣课外找几篇读读,你一定会更喜欢这朵文学世界的奇葩──诗歌。
三、布置作业
1、语言训练:
读一读,写一写词语至少选三个造一段话。
2、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对不理解的语句质疑。
第二课时
一、检查知识掌握和背诵情况
1、听写生字词。
2、背诵喜欢的句子,丰富语言,积淀语感。
3、让能背诵全文的同学表演。
二、研习课文
诗的语言是非常新颖、凝练、含蓄的,请找出你喜欢的并认为含义深刻的诗句细细品味,把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画下来一起讨论。
1、自主阅读。圈划批注。
2、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并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
课文悟读:
⑴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提示:“铁青”词典上意思:青黑色,多形容人恐惧、盛怒或患病时发青的脸色。根据语境,应选择盛怒时人的脸色。这里用来形容山,既和山的青色相符,又传神地表达了大山在孩童眼里的威严与无情以及我的沮丧的心情。这句诗言简意丰,语言既形象又生动。诗人惯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
⑵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提示:这句的三个数量词用得特别好。“一次又一次”,强调了“我”失望次数多;“又一次次”,强调了“我”的努力,不灰心;“一座座”,说明“我”遇到的困难非常多。
师备问:如果对这些困难估计不足会怎么样?在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期望一举成功,一旦失败就灰心丧气,从这句诗你得到什么启示?跌倒后要能爬起来,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把这句读一读。
学法指导:抓住关键词语细加品味,细微处有无限烟波。
⑶ “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的枯干的心灵”
提示:细加品味“在远方”、“雪白”、“夜夜”、“一次次”、“漫湿”。这里道出了理想和信念对人生追求的巨大意义。它给人以艰苦奋斗的内驱动力。即使漫漫旅途布满荆棘,只要坚信远方有海在为你暄腾,你将充实而有活力。虽然渴望实现理想的心人皆有之,但真真正正屡败不馁执着地为理想不懈努力的人才是最终的强者。
读法指导:关键字词在朗读时要做突出处理。平时要多提高语言感悟力多揣摩发现!
⑷ “是的!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提示:这句诗很有人生哲理。抓住关键字词“不停地”、“无数座”、“一次次”、“终会”等。理想境界的实现最终是属于耐心等待的人。不能因为达不到预定目的就大失所望,前功尽弃,踯躅不前。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任何一蹴而就的想法只会让你陷入失望的深渊。只要执迷不悔,勇往直前,努力耕耘,理想定会不期然给你惊喜,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这环节品味与朗读的结合,课堂气氛活跃、轻松但不失紧张)
3、深入理解诗的内涵后,全班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师生对课文内容相互质疑。
三、体验与反思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从这首诗中感悟到了什么?并把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生活经历与同学分享。
四、课堂小结
学完这首诗我们已深深懂得:要见到山那边的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永远牢记,心中要有个“海”,为了这个“海”,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翻过一座座山。
五、布置作业
1、请你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
2、课外荐读冰心哲理诗: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3、预习《走一步,再走一步》。
【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海)
重重困难 理想境界
不懈努力
让好诗陪伴大家一起成长!
【 之学会倾听,提高效率】
本课实际上共上了三个课时。在设计上侧重于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自主质疑、合作解疑、探究学法方面有了初步尝试,学生很喜欢这样的课堂。但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为提高课堂的效率,务必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师生、生生之间的立体倾听、对话习惯得想办法落实,只有这样才能集思广益,让学生在欣赏同学的同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或反驳或补充的过程中思维反复碰撞,提高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这种学习方法不是一蹴而就的,得逐步培养学生。我相信只要我提高生活感受和知识储备,下次表现会好些。
由于经验问题,对现代诗歌的教学总体感觉较迷惘,总觉不能整体把握现代诗歌教学之网。网中之点,点点连成一个系统的诗歌教学之网的想法只能萦绕于心,求解之法暂无能为力。
《在山的那边》 篇4
作为七年级学生的第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奠定基调的作用。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在第一节课上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刻意放大了学生讨论、发问、自由交流等环节所占的比重,以此唤起他们的参与热情,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为今后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1、以读为本。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的`意味如水中盐、花中蜜,老师既翻译不出,也讲解不出,而只能靠学生反复朗读去体味。在学习这首诗时,教师充分注意和发挥了朗读的作用,灵活地运用范读、指名读、齐读、快速读、激情诵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悟哲理,品味意蕴,培养朗读能力。
2、赏识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教师始终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即使学生的答案不够准确甚至完全错误,教师也会面带微笑地鼓励他们,诸如“没关系,失败乃成功之母”、“你们比我想像的还棒”、“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虽然你的不够完美,但你的思维很开阔”等等。这些激励性的评价,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提倡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节课中我专门安排了朗读比赛,意义就在于此。
《在山的那边》 篇5
1、《在山的那边》,我问学生有什么感觉?一生说:“告诉我们实现理想获得成功要克服许多困难。”“整首诗不见成功二字,你怎么这样想?”我开始刁难。“诗的最后一段不就是这个意思吗?”“那你给大家读读。”“山代表努力,海代表成功。”学生读完告诉我。这时有一个学生说山应该代表困难。我赞同。我问全般是否同意前边同学的意见,异口同声的赞同。我说这就是感觉,语文课就应该提高对课文的感觉。这种把用山海代表困难和成功的方法叫什么呢?学生窃窃私语。我说人家都规定了,叫象征。
2、本课课后第三题: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这个大海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的;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涩的等等。
我认为上面的题目不好,没有突出对“海”的体验,所以我改作:感受()海。学生可以自由添加相应的内容,然后再说再写。
3、“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我:诗人写得多好,把山的颜色同人的脸联系在一起,形象生动。(有意误导)
生1:对呀,作者准确的写出了山的颜色。
生2:不对,这句诗写的是我的沮丧的心情。
生3:其实,三分写景七分写心情……
多高明而又准确的感觉,清楚的诠释了“一切景语皆情语”,我大加赞赏。
《在山的那边》 篇6
在学习《在山的那边》时,我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从而领会诗歌的深刻内涵之后,要求他们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是怎样战胜遇到的各种困难的。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令我欣慰,但也引起了我的深思:语文教师如何从知识和情感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恰当引导。
适时点拨,恰当指导,训练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一位同学叙述了她当班干部时遇到的困难。她是这样说的:“我五年级时当上了班干部,可我的同学们故意为难我,不听我的安排,另外担任班干部还耽误我的学习时间,我好苦恼!后来我终于被评上了优秀干部,我战胜了我自己!”听了她的发言,我对同学们说:“她谈了她所遇到的困难,我们为她战胜困难而高兴,但是,你们从她的发言中听出了什么问题吗?”同学面面相觑,都说不上来。我说:“你们知道她是如何战胜困难的吗?”我这样一提醒,同学们恍然大悟,纷纷摇头说不知道。我因势利导,提到了表情达意时要突出重点(如何战胜困难)这一问题。这样的点拨对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都有很大的好处。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以及健全的人格。
一位女同学谈起了父母的离异。她哭着说:“听到爸爸和妈妈要离婚的消息,我的头懵了,我恨他们不顾我的感受,当时甚至有了死的念头。于是我放弃了学习,我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了。后来一位朋友要我把对父母的恨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我听进去了,发奋学习,把落下的功课赶了上来。我终于战胜了自己!直到现在我还是那样恨我的父母。”许多同学流下了眼泪,在我的心里也引起不小的震动,我说:“你能从爸爸妈妈离异的阴影中走出来,很好!但是你要相信:爸爸和妈妈分开了,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决不是因为你的原因,他们还是会像从前那样爱你,所以你不应该恨父母,要学会理解父母,他们也有他们的苦衷。”她似乎听进去了一些,考虑到课堂时间关系,我对她说:“我们以后单独谈,好吗?”后来我找她谈了几次,她已经试着理解父母,也逐渐消除了对父母的仇恨。我认为这样的思想工作很有必要,能让她有一种健康的心态面临所遇到的各类困难。
因势利导,适时鼓励,引导学生学会坚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培养坚强的性格。
一位同学含泪讲述了她病情。她说:“我的妈妈是一位严重的肾病患者,自从她生病后,我伤心极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整天想着病,没有心思学习了。但是,我很快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要努力学习,用好成绩来安慰病重的妈妈。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我的成绩提高了,妈妈十分高兴!”我当场鼓励她继续振作,用好成绩给妈妈以信心。看得出,她的眼里有了自信与坚强。
这节课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但学生的发言还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用心聆听、感知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关注、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面临的问题,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更有责任教会学生如何生活。
《在山的那边》 篇7
诗主在抒情言志,是人感情爆发到极点,有感而发的最高文学形式,其文内涵丰富,其声如雷贯耳,其义激人发聩,震感心灵,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真善美的精华,读之洗涤心灵,诵之耳聪目明,写之沉淀智慧,实为育人之良药,忽视和淡化诗歌教学时语文教育的一大遗憾,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在教《在山的那边》这堂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用动情的朗读体味诗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细致的分析阐释诗歌字里行间独到的人生体验,感受诗人的丰富的的情感,设置情境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那颗绝不屈从于不公平的命运,敢于寻找梦想,执着的心灵。逐字逐句赏析诗歌语言的凝练、生动,与贴切,讲述诗歌简单的写作技巧。当堂堂练习我设计了用诗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儿时的一个梦想,学生怀着创作的.冲动开始尝试写诗,有了前所未有新鲜的体验,当读着自己用心写成的稚嫩却无比真切的小诗时候,学生收获不只是一篇课文的理解,而是被诗歌润泽了的心灵。
《在山的那边》 篇8
七年级第一课《在山的那边》,这是新课改的第一课,贯彻新课改精神要有个好的开端,为开创研究性学习的局面以及将来学习、探究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只能起引导、扶助、鼓励作用,让学生学会自己研究、自己探索。教学时,先让学生看导语,然后默读课文,教师范读再领读,最后齐读,下一步就是探究重点内容。让学生边读诗边用铅笔打问号,提出问题,(因为探究首先要发现问题,疑难是问题,深层含义也是问题。)对于学生没有提到的问题,进行补充,最后师生一起归纳了如下问题:
1、“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时候的理解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2、诗人领悟妈妈所说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那么,什么是“信念凝成的海”?
《在山的那边》 篇9
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他真的是在寻找大海吗?”找出“山的那边是海”就是这个作者一生苦苦思索的命题,这一贯穿全诗的主线。对于山的那边是不是海的问题,作者经历了四次情感上的攀登,从最初将信将疑--心存疑虑--肯定--感叹,诗人对命题的思索终于有了内心的肯定答案。四次求索,更是作者对理想和信念的肯定,到诗的最末,诗人感情达到最高昂最强烈。我在黑板上画了四座山,在每座山的山头,都用一个符号代表作者的.情感状态,形象生动地引导孩子体会诗歌感情。
海,其实代表了外面的世界,代表了梦想、理想、未来、或者成功。而山,就是走向成功的路途上的困难、磨难、挫折、失败。
这样,我才终于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思路,孩子们也对诗歌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想,这是孩子们在自主创生,这是孩子们的课堂。如今,我也看到了七班的孩子真是有主见的,有想法的孩子。虽然他们有点闹,但做起事情来,却很有自己的想法。
《在山的那边》 篇10
在山的那边》是诗人王家新的一首小诗。它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初中一年级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刚升上初中的新生所接触的第一篇语文课文,所以如何教好这篇课文非常重要。它对于贯彻新课标所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意义,对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同一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备课时我非常用心,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学生在看到了一幅幅的画面后很是兴奋。我也因势利导“同学们,你们来猜测一下,在山的那边是什么?”“如果你住在这样的地方,你希望山那边是什么?”“为什么?如果你们来写《在山的那边》,你们会写什么呢?”“大家看不同的人写《在山的那边》就有很多种不同的写法。原因是什么?”“是啊,经历不同、思想不同,希望、理想也不同这些具体的东西,用专业点的话说,是意象(板书),这些意象是理想的载体。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王家新,看看在王家新笔下,山的那边是什么?”“大多数同学都已经读过了,诗中除了海、还有什么?”
“有同学愿意给大家朗读吗?”“我们已经读了这麽多遍,同学们明白王家新想说什么吗?你从哪里读出来的?”因为学生不爱举手发言,我只好耐心的等待,等他们过了自己心里这一关,等他们明白老师是真的希望他们自己来说,来谈他们心里的想法,而不是简单的一问,然后自顾自地说下去。时间一分一秒的在流失,我有些急。但我告诉自己:要以学生为主;要配合好学生;一定要养成他们的好习惯。当同学们一个一个的站起来后,当他们说出了各自不同的想法之后,我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可是当课堂进行到这里的时候有进行不下去了。同学们生怕自己说错了。又无人发言了。凭我的感觉,也该下课了。我只好进行课堂小结,留作业。
这首诗对刚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有吸引力也有挑战,以下是我对本篇课文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得与失
在讲授这首诗歌时,我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让学生通过听录音、自由朗读等方式感知课文后,我放手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并全班交流小组里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课堂气氛活跃。例如,有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中的“飘”字怎样理解?又如:“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是什么意思?这样的提问都很有价值。这是教学中的“得”。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多读,在读的过程中理解体会,诗歌教学尤为如此。在《山的那边》这首诗歌的教学中,我把大部分的时间安排在学生的提出疑问和解决疑问这两个环节上,忽视了对诗歌的多次朗读,因而学生对诗歌的总体理解和感悟不够深刻。除此之外,对诗歌的主旨引导不够也是本次教学的不足之处。
二、教学困惑
诗歌的语言含蓄而凝练,《山的那边》一文中也不乏这样的词语,例如,“隐秘的想望”、“飘来的种子”、“枯干的心灵”等,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何运用浅显的语言把抽象的概念化为形象,让学生透彻地理解课文,这是教学的难点之一,也是我苦苦思索的问题之一。在授课的过程中,我虽尝试用生活中常见的.词语来引导学生,但学生对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入,这是我今后的教学需要加强的地方。
文中“山”和“海”的象征意义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象征,接着例举常见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加以说明,例如,梅花象征高洁,鸽子象征和平,乌鸦象征厄运等,让学生对“象征”这个概念有个具体的认识。在这样的铺垫下,学生理解文中的“山”象征着“重重困难”并不是
很困难,但对“海”的象征意义还不是十分理解。我引导学生先明确海的特点是“开阔、光亮、自由”,接着再点出文中的“海”象征“理想的境界”,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象征的含义以及文中“山”和“海”的象征意义呢?我认为自己今后还需要不停地探索这一个问题。
《在山的那边》 篇11
这是我人生当中第一次真正给学生上课。我上的课文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在山的那边》。这是一首现代诗,虽然篇幅不长,并且不难理解,但我还是很紧张,准备了很久,认认真真地想教学思路和写教案,做课件,还试讲了很多遍,生怕会出什么错,整个人仿佛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连班务工作都无暇顾及。
为了让两个班进度一致,我的语文指导老师让我两个班都上。在两个班里,我都基本上能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我首先上的是10班,可能是因为只有语文老师在听课,所以我不是很紧张,虽然时间有点紧,但刚刚能上完。第二节上的是9班,很多语文老师都来听课,连校长也来了,所以有点紧张,在范读的时候竟然出现了两次小小的失误,而且还差点忘了教学步骤。幸好教态还比较自然,不至于手忙脚乱,惊慌失措的样子。
第一次上课,免不了会犯很多错误,重要的是懂得在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提高。这次上课,我出现的问题大概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不够明确,重点不够突出。这所学校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例如字词要着重的学习,而我却把它淡化了,我应该让学生圈出不懂的字,让他们适当讨论,然后再明确音、形、义。
2、赏析太多太杂。我本来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划出他们喜欢的语句,但却没让他们说出来,我应该让他们说,然后挑一些有代表性的句子适当赏析一下,要以学生为主体,多让学生说,不要一言堂。
3、范读完后,最好让学生自由读,然后再齐读,加深理解。
4、声音较小,有时难以控制学生,要先用声音制人。
5、要抄要记的知识要向学生强调,提醒他们抄,如果不提,学生是很少主动抄的,特别是初一生依赖性较大。
初为人师的我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我愿意去学,虚心请教,以期慢慢提高。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讲课要有一定的激情,昂扬一些方能感染学生。有的时候,宁愿上课上得不精彩,宁愿分析课文分析得不够感染力,也一定要落实基本技能的掌握,比如生字词和一些应试需要注意的地方,可反复练习、强调。这是语文指导老师给我的忠告,我会铭记的。
《在山的那边》 篇12
作为第七册的第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奠定基调的作用。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在第一节课上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刻意放大了学生讨论、发问、自由交流等环节所占的比重,以此唤起他们的参与热情,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为今后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的意味如水中盐、花中蜜,老师既翻译不出,也讲解不出,而只能靠学生反复朗读去体味。在学习这首诗时,教师充分注意和发挥了朗读的作用,灵活地运用范读、指名读、齐读、快速读、激情诵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悟哲理,品味意蕴,培养朗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教师始终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即使学生的答案不够准确甚至完全错误,教师也会面带微笑地鼓励他们,诸如“没关系,失败乃成功之母”、“你们比我想像的还棒”、“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虽然你的不够完美,但你的思维很开阔”等等。这些激励性的评价,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就是我在课堂上的一点做法:
“同学们,不停翻山,不停战胜失望,最终达到成功,这是本小节的主要内容。请你以生活中你熟悉或熟知的凡人、名人的例子,以简单的小故事形式来阐释这段话,好吗?”
我发现:原先的课堂晦暗艰涩之气一扫而空,同学们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为了充分理解,为了同伴合作,我给各小组三分钟的时间交流。丰富多彩的答案流泻而出:
1、童第周历经生活的艰难,追寻“海”的诱惑,最终成为大科学家。
2、王献之练黑了一墨池的水终成大书法家。
3、李时珍历经27年的艰苦钻研,终于成就了《本草纲目》。
4、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功德圆满。
5、一部《西游记》的拍摄历时17年,终于以经典之作拍摄成功。
6、张海迪高位截瘫坚持自习外文,最终精通七国文字。
7、爱迪生实验失败数千次终于有了近千项发明。
8、居里夫人历经种种艰难险阻终于提炼出了镭元素。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时刻谨记着,每一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智慧的个体,我们要点一颗个性的种子,让他发芽。只要我们精心的呵护学生在阅读中形成的蓓蕾,尽可能的给他们以阳光的温暖,雨露的滋润,总有一天,这些小小的蓓蕾就会绽放出迷人的花朵,散发出醉人的馨香来。
《在山的那边》 篇13
多年来,在中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现代诗歌的教学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这种现象一则与现代诗歌在文学地位中的整体走弱有关,一则也是由于教师缺乏诗意构想,教学手段单一所致。现代诗歌本身具有寓意丰沛、晓畅明白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巧妙运思,诗化课堂,只有跳出传统的技术解读的窠臼,融教师之真情于其间,方能洞开现代诗歌学习的一片新天。我在人教版七年级第一课《在山的那边》的教学中做了一点有益的尝试,巧借古诗品今诗,将浓郁的语文味植入课堂,使学生兴趣盎然,收获颇多。下面是这堂课的两个片段:
【片段一】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在同学们诵读一边过后,我也深情地诵读起来,课堂就这样开始了。
师:山那边是什么呢?
生:海!
师:是啊,白日依山尽,黄河……
生:入海流。
师:海上生明月,天涯……
生:共此时。
师:对,还有本册书中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生: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师:是啊,多么美的大海!多么壮阔的.胸襟!多么悠远的遐思啊!……可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为什么呢?
生:──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师: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同学们,此刻请再次告诉我山那边是什么?
生:是山!”
师:不错,黄河远上白云间……
生:一片孤城万仞山。”
师:两岸猿声啼不住……
生: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万重山、万仞山横在眼前,挡住了那个美丽、壮阔的大海,你会怎么想?思考一下,写下来。……
【片段二】
在诗的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我插入了一段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介绍,继续巧借古诗解读今诗。
师:同学们,老师也有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那就是做一名幸福的语文教师。可你们知道要做一名教师需要很高的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通向讲台的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记得那时我说话声音小,还特别害羞,不少同学都给我泼凉水,说我上不了讲台,不是那块料。幸亏在最苦闷彷徨的时候,我得到了一件法宝,是清代郑燮的一首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播放)同学们,你们认真读一读,试试能不能用课文里面的诗句来翻译它。
生1:“咬定青山不放松”就是“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
生2:“立根原在破岩中”就是“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生3:“千磨万击还坚劲”可以用“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来注解。
生4:“任尔东西南北风”是不是可以说“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师:那么,阻挡着我们前进的风在哪里?
生4:被信念凝成的海战胜了!
师:好!好一个“被信念凝成的海战胜了”!屈原诗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诗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成长中的我们正需要这种执着追求的精神相伴前行,让我们激情饱满地再次诵读课文《在山的那边》!
这堂课由预设的以古诗为辅助手段解读课文到实际课堂生成的诗意与厚重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并且因古诗的加入,也使得学生对该课的形象化记忆有了一个立足点,今古对照,诗韵相协,实可谓“不薄今人爱古人”,对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大有裨益。
【《在山的那边》 】相关文章:
语文在山的那边 03-05
《山市》 08-26
山行 12-21
山爷爷 07-13
山市 12-16
天门山 12-23
夜宿山寺的 06-09
夜宿山寺 02-08
《夜宿山寺》 03-12
山行 (荐)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