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

时间:2024-06-11 15:32:42 我要投稿

《我的叔叔于勒》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 中,那么什么样的 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的叔叔于勒》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 1

  前不久,学校组织了一次青年教师比武活动,我也有幸得以参加此次活动,回顾一节课的教学,将我做得不足的地方总结如下:

  第一: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而我缺少的正是这一点。也许是性格的原因,也许是听课的老师太多,总之,在这一堂课上,我只是动嘴说,而其它的肢体语言却很少,更谈不上有“激情”了,这一点,比起其他两位参赛教师来说,我真的是自愧不如。

  第二:课堂气氛不活跃,特别是让学生讨论的环节,不管我怎么提示,学生就是不敢大声地讨论,一个个呆坐在那里,使整个课堂气氛沉闷而尴尬。我觉得这也许是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少让他们进行过讨论所造成的结果,现在突然要他们进行讨论,而且是当着那么多老师的`面,换了谁都会放不开的。所以通过这次的教训,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对学生这个方面的培养。

  第三:课堂的容量太大,使得很多环节都是流于形式,学生根本无法全部吸收。

  第四:没有注重“读”。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能深入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而我在整堂课中,为了赶时间,读的环节少之又少,因此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这篇名篇的艺术魅力,这也是让我最遗憾的一点。

  第五: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环节叫“各抒己见”,这本来可以成为本堂课的一个亮点,但为了能更好地驾驭住课堂,我引导学生跟着我的思路去回答这一问题,改变了“各抒己见”的性质,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总之,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自己能博他人之长,更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在我的课中学有所成,展开张张笑靥。

《我的叔叔于勒》 2

  在引导学生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时,有的同学就问:谁是小说的主角,全班同学形成了两派,一派认为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一派认为菲得普夫妇是小说的主人公。

  说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的同学认为,小说人物之间的联系是围绕于勒是否有钱展开的。于勒有钱时,菲得普夫妇盼于勒归来,对于勒赞不绝口,分文不值的于勒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于勒没钱时,菲得普夫妇躲于勒,怕于勒归来,骂他是个贼是个流氓。于勒是否有钱决定着菲得普夫妇对他的态度,而态度的变化正是揭示了小说的主题,亲兄弟之间也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说菲得普夫妇是小说主公的同学认为,小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夫妇俩的语言、神情、心理,通过他们的言行的变化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们复杂的内心世界,更能凸现夫妇俩自私、见利忘义、冷漠、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这些性格特征正是反映的主题。

  课堂上乔景龙、张攀、袁园等五六个同学都参与了这场讨论,他们发表看法时有理有据,这个问题是我意料之外的,教参中并没有提到,我只是从参考资料中偶尔看到过说菲得普夫妇是主人公,可在课堂作业中说到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我还真一时难以下决定。然后,既然无法找到正确答案就不告诉学生唯一答案,让让他们在课堂中留下遗憾,说不定更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最后我只是作为了一个小结:小说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可于勒却是作为暗线,略写和虚写他的过去和未来,而集中笔墨表现菲得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上,从而刻人物的性格特征。对于名著,作为赏析者,由于角度不同,观点也就不同,不是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吗?同学们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课后还有的同学来问我这个问题,就证明了这一悬念引起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

  反思之二:学生质疑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朱熹曰:学贵有疑。而引导学生主动地提出自己的`疑惑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我直认为学生成绩差一般不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过去的教学中也确是如此,但这节课我不得不为我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而感到惭愧。

  在前面学生已提了关于文章主人公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讨论也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质疑的同学还真不少,特别是这样两个问题确是说到了点子上。

  我正在对小说的人物形象进行小结时,柯萌萌同学突然举起了手,我示意让她站起来。她说:“我有一个疑惑,我认为于勒并没有在海外发财,如果发了财,她应该把钱寄回来弥补过去给我一家带来的损失,他在信中不是流露了这一想法吗?至于于勒写信说他发了财,那只是他对兄弟的一种安慰,是个美丽的谎言。”

  此言一出,马上就有同学站了起来,潘诗娅说,小说中不是通过舰长话来说明于勒在那边阔绰过一人时期,他之所以又破产了,那是因为于勒无法改变他那“花花公子”的秉性。

  柯萌萌同学又站起来说,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于勒在信中说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说明于勒已有悔改之意,他后来又说要去南美作长期的旅行,这本身又是一个“谎言”,证明他并没有发财,不然发了财正好回家炫耀一番,还跑去旅游干什么?

  接着又有同学站起来了,我并没有阻止之意,就让他们这样无拘无束地说,这样的机会太少,我还需要做什么,甘愿在教室里当起了听众。

  后来又有学生提到,菲得普夫妇这样做已做到仁至义,他们并没有错。这涉及到小说的主题,也正是这篇课文难点,于是我进一步引导他们再在小组内讨论,形成了统一意见再回答。

《我的叔叔于勒》 3

  在过去对这篇小说进行教学时,学生能体会到这篇小说的主题提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我的教学也就到此为止。但从新课标要求来看,小说的主题挖掘到此,对学生没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新课标要求要更多关注人性美,对学生进行健康的情感渗透。

  我先让学生体会菲得普夫妇,让学生寻找他们身上的人性美。一句话就把学生看问题的角度完全颠倒过来了,学生在讨论后,就有人说,在私有制社会里,菲得普夫妇对于勒是宽容的,不然不会让于勒占有自己应得的.家产,为了让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他们还把于勒送到海外淘金,他们尽到作为兄长的责任。

  另外这篇小说选取的不是我们成人的视点,而是一个与我们学生年龄相仿的少年人的视点,一个少年人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和感受我们成年人的世界,观察和感受我人成年人的“思想”和“感情”。小说的我的叔叔过去是不是“花花公子”,是不是“无赖、流氓”,对于“我”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当下这个“人”,这个人与“我”的关系,这是一种生来的本能,是自然流露的同情心,这也是人性的美丽之所在。

  对于金钱的认识也是这篇课文与现代社会的一个切合点,拥有什么样的金钱观,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也到头重要,金钱虽然不是至为重要的,但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离不开金钱,只要我们通过正当的劳动获得金钱,都是对我们劳动的一种肯定。

  所以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设置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质疑和释疑,在参与讨论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我的叔叔于勒》 4

  莫泊桑是一位擅长揭发剖析人物内心的小说家。他不是在人物的外貌上下功夫,而是深入到内心去揭开丑恶的灵魂。心理的揭示,又不是靠直接的心理描写。从人物语言看,菲利普的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把人物无数次的盼归无数次的失望因而异常焦虑急切的内心表现得异常的.充分,而当发现于勒竟是一个乞丐般的人时,菲利普太太“暴怒”,就把她因害怕于勒会重新拖累他们而变得十分冷酷的心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对于勒态度变化的语言对比,更彻底地揭露了人物冷酷而自私的心。作者还着力描写了菲利普的神态,发财的唯一希望,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破灭,人物的心理难以承受这样致命的打击因而惊恐绝望是可想而知的,这从菲利普脸色由“苍白”到“煞白”、两眼由“跟寻常不一样”到“呆直”的神色变化中清清楚楚地展现出来。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生动的描写,体现了小说所表现的主题。

《我的叔叔于勒》 5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是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第11课,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篇,是语文教材中的“元老”级课文。这节课是我的一节对外校级公开课。对于这样一篇“老”的课文,如何在符合新课标的精神下将教学设计的更科学,更富有新意,更有实效性呢?为此,我在备课时将教材翻来覆去的认真地研究了很长时间,将教学设计也一遍又一遍的改了很多次。在不断的修改过程中,我明白一个道理,每一次成功的取得都是源于精心钻研和其他经验借鉴、提升。在教材研究过程中,也是我从理论到文本的再解读、再认识和再提高的过程。这节课最终获得了听课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可以说是一堂高效、新颖的成功课。课后我反思这节课觉得自己收获了很多,有成功之处,也略有不足,总结反思如下:

  一、旧瓶换新酒,杨柳发新枝——潜心文本,设计创新

  本课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元老”级课文。许多教师都上过这节课,在百度上只要输入篇名,就有各式各样的教学设计展示眼前,传统的教学设计一般都要几课时,精炼的也要两课时,如何在初三紧张的教学中,将“元老”级课的教学设计得更科学,更富有新意,更有实效性呢?唯有“潜心会文本”,在传统教学环节设计上进行创新。为此就首先要找准切入课文的“点”。在反复研究教材后,我将切入点定在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上,于是我先让同学找出课文对于勒称呼的词语,然后画线并思考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称呼,由此理出一条小说构思的情节线索——小说情节可分为于勒有钱时和没钱时;这其间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有什么变化?由此又理出一条人物情感变化线索——害怕→盼望→躲避。再以“两线”串全篇——小说是从人物的哪些语言、动作、表情等揭示人物的态度变化的,这样最后挖掘出小说隐含的深刻主题思想。在品析语言同时链接中考考点——人物形象的分析。同时,在每个环节的过渡上改变传统的过渡语,而是分别以引用教参书上“本文集中表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从而刻画出他们贪婪、自私、势利的丑陋形象。”过渡到人物形象的分析;引用网上评论“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他是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过渡到挖掘小说主题;引用作者莫泊桑的“生活永远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美好,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糕。——莫泊桑”的语言过渡到对“我”这个人物的评析上。并且颠覆了传统教学设计的环节,将作者莫泊桑的简介放在本课的最后赞叹高超写作技巧小结环节时。整个教学设计一环扣一环既流畅又有一种“旧瓶换新酒杨柳发新枝”的感觉,让人耳目一新。

  二、教学知识、人格双丰收——立足文本,思想教育

  《语文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抓住关键词理解好关键句,从而更好的理解文中主题,或是对人物的分析和把握。而且要充分发挥它的阅读功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解读文本和理解文本,形成对文本的初步感知”,如在本课中,我对文本的关键词进行了点拨,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的品析,朗读进行人物性格和主题的有效探究。本课时定为一课时,教学设计的重点在也于分析人物形象,探究小说主题,我先让学生找有关人物语言、神情的句子,再有感情地读,在读的基础上,学生分析人物性格,在知晓人物性格后,再把人物特点用演或读的方式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如品析文中“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一句时,短短的一个“唉”饱含了菲利普怎样的感情?对于勒急切盼望,未见于勒归的失望与希望。为什么那样盼望于勒,这时的于勒是怎样的于勒?所有的一切的期盼源于一个“钱”,全都浓缩在这长长的一声的叹息里,由一个小小的“唉”字让菲利普贪婪、自私、唯利是图的形象跃然纸上。

  在学生对人物、主题把握好之后,我认为这一阶段的重点应在怎样引导学生认识、处理金钱与亲情,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在过去、即使在现在、在国外、在我们周围,也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我抛出了一个假设:如果是你遇到了穷困潦倒的于勒时你会如何做?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与文中的菲利蒲夫妇形成相反观点和做法,从而挖掘出小说主题——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拓展延伸人性本性是善良的,但在面对各种压力和诱惑时,是否能保持人性的善良?并又拓展延伸到我们当今社会更广泛的层面,对周围需要帮助的人,现在的我们,力所能及的我们能否伸出援手呢?这一个问题的抛出,既注重了文本教学知识的渗透,也是对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教育。

  三、老师搭台,学生做主角——多方面能力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根据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实行探究式阅读教学,为学生搭建一个真正开放的交流平台,变文本解读为文本赏读、语言探究,并跳出课文读课文,可以让语文课教学呈现新的生机。老师“搭台”学生“唱戏”。把时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让学生为主角。让阅读教学课堂成了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究的舞台,也成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多向互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怎样为学生“搭台”,让学生“唱戏”?其实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主问题有层次地探究文本。这是让学生有戏唱。作为世界文学的经典名篇,既有内容的广度,又有思想的深度。这篇小说怎样教学才能实现耗时少、效果好,又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由浅入深地开展对话,成为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为此我在本课问题设计上下了一翻功夫。如在本课中我设计了四个主问题和四个亮点探究活动:

  1、寻读,解决主要人物和线索人物的问题,这是打开文本的钥匙;

  2、理读,解决作品的思路,这是学生最易获得的感性认识,并通过理性探究体会构思精美;

  3、品读,通过品读细节认识人物形象,并进而学习人物塑造的方法,这是小说阅读的中心任务;

  4、说读,表达自己对小说主题、美点、人物的认识和理解,这是阅读的更高层次。

  这样,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探究文本的意义和阅读活动的乐趣。也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的放矢。正因此通过初读感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构想见到有钱的于勒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写作能力;通过合作质疑,培养学生的善思和团结合作能力;通过字词句段的赏析培养学生的品词赏词能力,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表达的能力。而且每一问题的解决都是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要培养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本节语文课是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而形成的一堂超出原先设计的课堂,课堂上学生们一个个精彩的发言出乎我的意料,让我惊喜不已,我看到了学生潜能如花绽放,看到了学生思维的激情点燃,作为教师的我不由从心佩服起他们。真实感觉到“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一、在整体感知时,把整文交给学生的处理时间过于紧。如将时间再给多一点、将导课时间再精炼一些,学生所得则更多、更深。分小组,每组自由选人物的语言、动作进行人物品读活动效果会更好。

  二、在人物探究时,有几句话引导略有不到位,让学们在探究时多花了些时间。

  三、最后一部分中考的链接没有在课堂上完成,只能改为课后练习,让一堂真正高效的课有些美中不足。

《我的叔叔于勒》 6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以菲利普夫妇对待兄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来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本质。在教学时,我抓住课文中对菲利普夫妇态度变化的缘由──“福音书”来教学生理解课文。

  在教学时,我先让同学们带着感情反复阅读课文,大致理解内容后,我说道:“莫泊桑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叙述于勒写了一封家信,菲利普夫妇把它当作拯救全家命运的‘福音书’,急切盼望发了财的于勒从美洲回来给他们家带来好运。假如这篇文章中没有这封信会是怎样的情景?作者写了这封信又起了什么作用?”

  带着这个问题,我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组讨论,讨论的气氛相当浓厚,同学们把自己的意见小组中发表出来,讨论后,我让每个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发言。

  第一组一学生说:“这封‘福音书’充满了矛盾。我们的根据是于勒抛开‘买卖很好’的生意不做,而要去南美‘作长期旅行’,这不合情理。‘作长期旅行’为什么不能给家里人写信呢?既然能‘作长期旅行’为什么不能回家一趟呢?又说‘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还说‘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显而易见,这是一封矛盾百出的信件。这封信也不是什么‘福音书’,我们认为它是一封宣布于勒生意倒闭的‘破产书’,完全不能给菲利普一家带来什么好运。”

  第二组一学生回答:“菲利普夫妇把这封信当成一份把全家从苦难中拯救出来的‘福音书’,这完全是他们一厢情愿。于勒真的发了财,也可直接往家里寄钱,大可不必等到回来时才把钱带回来。我们认为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刻划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

  第三组一学生说:这封‘福音书’在全文中也是一条重要的穿插线索,于勒的形象完全靠它来改变。在没有写这封信前,于勒是一个‘坏蛋’、‘流氓’、‘无赖’……一封家书,他的形象完全颠倒过来,变成了一个‘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有办法的人’。因而我们认为这封‘福音书’在塑造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的变化上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第四组一学生发言:“于勒的这封‘福音书’对菲利普一家生活也同样起了个不小的变化。尽管它漏洞百出,但菲利普夫妇‘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还把它当作女儿找丈夫的‘保险书’,而且每个星期‘都要衣冠整齐到海边’去等候发了财的于勒回来。他们把这封信当成了向人炫耀的资本,当成了他们生活的精神寄托。这种在虚无的.基础上建立的寄托必将化为泡影。”最后我小结道:“作者写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家书,完全是为了刻画菲利普夫妇贪婪势利的性格特征的需要,这也是‘福音书’所产生的作用。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真正态度,完全取决于金钱,这在他们见到卖牡蛎的于勒的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的叔叔于勒》 7

  这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名小说,在教授中我是这样做的:

  1备课既是备教材又是备学生。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高涨,关键在于老师怎么调动?关键在老师,不在学生。只要老师引导到位,学生是聪明的,他会和你积极配合的。恰到好处的鼓励学生,也是真诚的赞扬。亲其师,信其道“也许就不那样难了。

  2、熟能生巧,方能应用自如。

  这节课我背得很熟,整个环节设计,每一个问题引出和引导,我都做到了应用自如。源于我课背的熟练,准备的充分。我知道我不是最聪明的`人,但我知道笨鸟先飞可以早入林。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可以让自己信心倍增,不至于忙乱出错。

  3、利用本节教学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通过初读感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续写结尾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写作能力;通过合作质疑,培养学生的善思和团结合作能力;通过字词句段的赏析培养学生的品词欣赏能力,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客观的看待事物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而且每一问题的解决都是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下一步的教学中,多读多练,读书增强学识,增加知识储备。通过本节课教学,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自身知识储备还不足。所以每日必读书也就是我的必修课。在阅读中为自己的教学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材,并且不断的钻研教育理论书籍,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让自己的教学在理论的指导下,更科学,更有效。

《我的叔叔于勒》 8

  今天刚刚上完踏上讲台后的第一次公开课《我的叔叔于勒》,后来听课的同事问我:“我看你怎么一点儿也不紧张?”我说怎么不紧张,跟学生说第一句时都不知说什么好了。只是一进入课文,心思都在听学生说,和学生对话上,就这样一节课就过去了。课后反思,如果有从容的话,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坚持民主、求实的教学态度,二是深刻、准确的把握教材。

  民主更能促进学生思考,更能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也能更好地协调二者的关系。教师首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知识、认识水平去理解教材,才能发现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然后倾听学生的声音,触摸学生的感受,用尊重、宽容的眼睛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用学生的语气跟他们对话、交流。教师只是用教师的高度适时地去点拨而已。教学的最终目的远不是一两个知识点的获得,而是学生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收获方法,收获思想,这是教学求实的需要。任何凌驾于学生需要之上的,越俎代庖的提示、演练都违背教学的本来目的。这一点得到申青竹老师的肯定和指点。她告诉我老教材也要用新理念来教,教学要有自己的特点,教学中的亮点要让学生去点……

  民主、求实的态度只是教学的`前提,具体到一节课上,一定要深刻、准确地把握教材。作为一篇3000字的小说,要把对作品中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的理解,尤其是主题地深入探讨,加上学会学习小说的方法在一节四十分钟的课堂之内完成,注定要舍弃,注定要凝练,注定要储备更多的理解。这一点孙平老师把她独到的、精准的理解传递给了我,才使得上课时能放得开,还能收得拢,多些从容。

  课上我虽然敢读、敢说,其实我很为我的普通话汗颜;尽管我最终选择了以探讨主题为主,可对小说三要素在这一课上的定位还是不够清晰;自己的语言也不够精练。这些还需要今后多学习,多磨练。

  最后想说的是,一节课,无论多么独到的设计,多么精彩的开场白、过渡语,多么绚丽的课件,都要统一到学生的学上,都要教师自己认可,理解并把握。因为课是自己上,结果要学生能学会。

  以上都是自己平时努力的方向,真正体现在平时每一节课上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我的叔叔于勒》 9

  一、 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的发展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于小说,应该能运用简洁的语言理清其脉络,品析人物的言行,窥探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提炼小说的主题,表明自己的看法。还应该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的启迪。

  遵循课标中的指导思想,在设计《我的叔叔于勒》时,我着重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手段与课堂教学更好地结合,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构建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模式。

  教材简介: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是本单元第三课。课文通过于勒的故事,着重刻画了菲利普夫妇的丑态,引发我们对社会人际关系的思考。

  二、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储备点:熟悉莫泊桑及其作品

  能力培养点:通过人物的个人简历来梳理故事情节:

  理解通过人物的情态、语言、动作来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体验点:体会拜金主义对人性的扭曲:

  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

  三、对教学对象的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上册的课文,学生已经有了学习语文的独特体验,也具备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他们想象力丰富,有很强的表达欲望。

  四、对教学理念的思考及教学方式设计

  本节课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融入学习当中,努力创设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时给予激励性评价,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独特感受,将集体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作为教学组织方式。

  五、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思考及设计:

  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利于激发和支持学生想象的情景,如用温馨的亲情画面激起情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检测预习内容,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情景。

  教师不局限于使用信息技术,还应该鼓励学生超越多媒体所展示的内容。

  六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组画面。看过之后,你有何感想?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课文《我的叔叔于勒》。

  展示课题

  看画面,谈感受,读课题。

  运用温馨的图片,唤醒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

  课前热身

  大屏幕展示作者资料和需要掌握的字词(需要学生回答的先隐藏起来。)

  学生抢答

  迅速地了解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梳理情节

  大屏幕展示于勒个人简历的相关内容,待学生归纳后,出示课件。

  根据教师的提示,快速浏览课文,准备抢答,填写于勒个人简历。

  以于勒为线索,了解故事情节。

  品析人物

  教师提问:在于勒身世变化的同时,他的亲戚变没有?其中,谁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并用两三个词语概括其特点。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找出描写印象最深刻人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和周围的同学交流,可以读,也可以演,并说说理由。

  让学生自己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中去品味人物,得出他们自己的感受。

  提炼主题

  教师提问:1、本是兄弟,关系怎么会忽好忽坏呢?

  2、作者想通过于勒的遭遇告诉我们什么?

  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展示板书。

  学生可以立刻回答出:这一切都是因为——钱。

  结合自己的社会经历,谈出最深刻的感受。

  和教师一起完成板书。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表达自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升华感悟

  教师提问:此时此刻,你想对我们文中的人物说点什么?你想对谁说?

  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

  引导学生认识拜金主义对人性的扭曲,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观。

  拓展延伸

  请充分挖掘你的想象力,续写语段:

  哲尔赛岛到了,菲利普一家正准备下船,这时,突然从背后传来一声:“喂,菲利普!”………

  发挥想象,续写语段。(课后完成)

  在充分认识人物的基础上,用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方法,加深理解。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可以是教师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并照顾到每一位同学,在本课的课前热身和梳理情节的教学环节中,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信息技术手段在创设情景方面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氛围,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课前热身就“寓学于乐”,提高了学习兴趣;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梳理情节就由难而易,品析人物就因繁就简,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在优化教学结构、激发兴趣、激活课堂、调动学生多个感官等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胜,再加上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指导,有助于实现让所有学生参与学习,让所有学生有学习兴趣,让所有学生学有所获,更能体现课改精神。

  教学点评

  1.在新的各科课程标准中,普遍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层面的教学目标,体现了中小学教学目标综合化、多样化的趋势。《我的叔叔于勒》这一案例从教学目标的界定、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信息技术的运用等方面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

  2.《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根据有关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了全面的、综合化很高的教学目标,通过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对课文情景的理解。为了引导学生实现上述目标,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学习任务,而且各任务及其教学环节切换比较自然,引导学生在教师帮助下自主学习,学生参与热情很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学习、理解、和体会。

  3.本案例体现了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上述多种教学目标,并服务于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原则:

  利用信息技术突出显示文学常识和生字词,可以快速地检查预习情况。

  利用多媒体创设课文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支持学生发言。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设计板书,深化主题。

《我的叔叔于勒》 10

  10月13日,我在校内上了一节算是语文观摩课,所讲的是九年级上册11课《我的是叔叔于勒》。基于曾在上个月去开封听语文的省优质课大赛中,有老师讲过这一课,所以我备课时,也采取了济源樊静老师的“精品细读,品析人物”这个环节,同时也把主要的人物解析作为课堂上的一个重难点。

  我的这节课共三个环节,一目了然:

  一、情节回顾,为人物出场铺垫

  二、品析人物,着重对话神态描写

  三、对话热线,和作者沟通交流

  这三个环节其实目标只有两个,怎样认识一个人物,对作品的鉴赏和把握,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和作者进行沟通。

  在真正的授课过程中,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小意外,学生在品析人物,再现人物形象的时候,从动作神态语言各方面的形象再现,以及情感朗读,都显示了较好的水平,可能一时间和学生融入一体,所以在时间的把握上出现了小得偏差,第二个环节的教学多出了5分钟,导致第三个环节处理稍微有些紧张。

  第二个遗憾是在板书的时候,写错了一个字,也是自己很出丑的地方,哎!把吝啬的“啬”写成了别字,这种低级的`错误以后一定要杜绝。

  其实这节课看似很简单,准备起来真的很难,很麻烦。因为课堂上的弹性太大,学生参与的多,教师参与的少,自然课堂生成难以预测,只能凭借“估计”和全面撒鱼思想来着重准备,既要备课,又更要备学生,备可能的“课堂生成”,因此需要老师有“高屋建瓴”般的真知灼见,能够从容的应对一切可能出现的局面,能够做好学生的舵手,既要学生迎风破浪,又要学生不迷失方向。既要求教师可以最快的融入课堂,又可以抽身局外,有效的引导学生。

  就像这一课一样,我的任务就是放手让学生去“再现“人物形象,又要适时的引导学生去关注原因,关注一些社会现象。而我所做的远远不够,我所讲的课远远不是自己想要的效果,看来”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仍需不止的努力!

《我的叔叔于勒》 11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本册第三单元第二课。这一单元收录的四篇文章都是小说。在前几册的语文教材中,小说这种文体虽曾出现过(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但真正系统的来认识和学习还是开始。通过塑造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揭示人性的'假恶丑,彰显人性的真善美,这是小说的主要功效。高尔基说过“文学即人学”。它对人物内心活动揭示之深刻,对人物性格刻画之细腻,是其他文学形式所无法比拟的。让学生通过对小说的阅读,在享受审美愉悦中,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同时引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这便达到了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相得益彰的结合。本单元既承载前四册零散小说篇目学习之系统化,又下启本册第五单元古典小说学习之基础性,这对于养成学生阅读小说的习惯,提高阅读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的叔叔于勒》是中学语文教材传统篇目,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态度变化,在细腻入微的语言、神态描写中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反映出了多元化的主题思想,给人启发,耐人寻味。初读本文,情节曲折回环,引人入胜,看似简单容易。但要引导学生深入细致的品味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挖掘文字内涵中的思想。因而,在第一课时疏通了情节线索的基础上,本节课中通过一些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为深入理解文章的多元主题做铺垫。这便是本课时学习设计的主旨所在。

《我的叔叔于勒》 12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的作品。小说展示了于勒从穷到富、再到穷的升沉过程,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几次变化,画出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穷则兄不认弟的景象,揭露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那么,在教学本课时,如何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小说的主旨,在此基础上再来突破重点呢?

  我首先从分析故事情节入手。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我要求学生按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梳理内容,并为之各拟一个小标题。在学生分析了相关内容后,我就进行了点拨:“从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反复无常的态度完全着眼于金钱。由此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那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从情节的梳理上,进而分析了小说的主旨。

  接着,我们又探讨了小说的人物形象。从于勒是怎样的一个人,到在你眼中,菲利普夫妇是一对什么样的人,他们身上有哪些共性,还有哪些不同的方面,我们师生之间进行了共同的.探讨,我不时在旁边给予点拨。很多学生谈出了个人独到的看法,课堂气氛很活跃。

  然后,我又因势利导。“刚才同学们对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得很精辟,那么,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应该是谁呢?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于勒是主人公吗?请同学们探讨一下。”

  思考了一会儿后,一生站起来了,说:“我觉得主人公应该是于勒。因为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于勒的穷到富、再到穷的变化,来反映小说的主题的。”另一生接着站起来了说:“我不同意这个意见。我认为,主人公应该是菲利普夫妇。小说里于勒的命运构成了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我们从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态度的变化上,才真正地可以看出小说的主题,因为从他们的身上根本就看不出一点亲情,兄不认弟的根本原因是于勒穷了,金钱在这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由此,我们才可以看出小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里的人与人之间那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所以我认为应该是菲利普夫妇。”

  学生就此讨论,我见火候已到,首先肯定了这闪烁着同学们思维火花的回答,然后顺理成章的告诉同学们:评判作品中的某一人物是不是主人公,关键是看这一人物形象是否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主题思想。本文里,情节围绕于勒的命运展开,但于勒只是一个线索人物,在菲利普夫妇的身上,才体现了主题,所以,小说的主人公应是菲利普夫妇。

  这一节课上成功之处有二:一、找准了切入点,从学生最感兴趣、也最容易读懂的情节分析入手,让学生归纳出菲利普夫妇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只认识钱,我再指出其根本原因是当时金钱至上的社会观念,再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了。二、探究问题是在学生对已学知识有了自己的见解后,再顺理成章地提出来,让他们进行探讨,所以,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见解,来谈出不同的看法。如探讨主人公是谁时,学生在分析了人物形象后,再联系前面所讲的主题思想,就自然而然的能得出结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了。这样就很自然地突破了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由此我认识到,我们不能在课堂上贸然地抛下一个探究性的问题,要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因势利导,适时地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谈出他们的那闪烁着智慧火花的独到见解来。

《我的叔叔于勒》 13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批判形式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作品,小说借菲利普夫妇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所以在导入时,付老师结合现实,给出一组拾荒人的图片,让学生谈感受。然后层层推进,假如拾荒者是你的亲人,就是你的父母,你的感受和反映会这样吗?再由曲折的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去找文中(称呼变化、态度变化、情感变化)的词句。然后分析小说人物的形象,探讨小说的主题。学生的自主阅读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良好。最后安排2个不同结局的续写,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整堂课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在听完以后,我对授课之中的几个环节进行了反思:

  反思之一:谁是小说的主人公?

  在复习了小说的三要素后,付老师抛出了问题:小说中有哪些人物?哪个是主人公?于是,有同学认为是于勒,有的说是菲利普夫妇,还有的说是“我”。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说菲利普夫妇的认为小说大量的描写了菲利普夫妇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通过他们的多变来表现他们虚伪、自私、势力的性格特征。认为于勒的说,故事就是围绕着于勒是否有钱来决定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的。认为“我”才是主人公的,认为这一切都是我叙述的我们一家在叔叔于勒到底有

  没有钱而做出的各种反映。最后,付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引出了本文的.两条线索。主要围绕菲利普夫妇的变化写,于勒是否有钱却是全文的关键。

  反思之二:小说主题的拓展

  在抓住了菲利普夫妇对于勒赶、赞、盼、躲后,总结小说主题时,老师让学生思考致使他们一系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什么在主导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问完之后,教师就直接说出了是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社会关系,显得比较仓促。

  情景创设:学生表演于勒站在你家门口,你会怎样做?学生表演的语言、行动,甚至更胜菲利普夫妇的冷漠!笑过之后小说的主题戛然而止,对学生的真正教育目的没有达到。其实,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应该去唤起学生寻找文中的人性之光。“我”,于勒的侄儿,和我们一样的少年,他同情叔叔,给他小费,是温暖的。飞利浦夫妇在于勒独占财产挥霍一空,不也宽容了弟弟,尽兄长之责让于勒改过自新,让他到海外淘金。小说不但要让我们懂得资本主义社会残酷的金钱关系,也是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金钱认识。生活中离不开钱,亲情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

  我认为我们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但除了知识,我们要教的是如何做人。

《我的叔叔于勒》 14

  小说,作为一种主要的文学体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小说教学,更因其内容的丰富、情节的曲折、形象的多异、主题的潜蕴性等特点而呈现教学的多样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评价力和创造性,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我的叔叔于勒》为例,我的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课时:学生自读课文。谈阅读印象与初读感受。

  第二课时:四步阅读法,完成小说赏读。

  一、寻读,辨析主要人物。

  亮点探究一:

  从标题上看,这篇小说写的是谁?(于勒)从小说的内容看,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吗?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1、讨论前,教师提示:如何判定一个人物是否为主要人物呢?有三个角度,首先看人物着墨的多少;其次看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看作家的创作意图。这种带着一个主问题进行阅读的方式叫做寻读,寻找发现,大家开始阅读,发现后做好记录,然后分组活动。并确定发言人。

  2、学生寻读课文。开始思考批注。

  3、分组活动,确定本组发言人。

  4、确定四个小组开始交流汇报各组的发现。

  5、教师归纳小结。于勒不是主人公,于勒在文中是这样出现的,一是全家人的谈话,二是插叙介绍,三是在游船上,真正的主人公则是菲利普夫妇。

  亮点探究二:

  于勒虽然不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可老师感觉于勒这个人物在文中无处不在。大家的意见是怎样的?从文中寻找信息谈谈你的理解。

  1、学生寻读课文,整理相关信息。

  2、相互交流,明确:于勒显然着墨不多,但很重要,它的命运决定着菲利普夫妇的变化,并在他们一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掀起了很大的波澜。他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我们带着第一个问题阅读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小说的线索,这就是寻读的效果。

  二、理读,体会精妙构思

  刚才我们一起弄清楚了小说的线索,下面请大家据此梳理本文的情节,对课文进行梳理式阅读,就是理读。并通过理读情节,各提练一个字概括情节内容:

  从课文顺序上看:

  [盼]于勒——[赶]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

  从小说情节上看:

  [赶]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

  亮点探究三:

  作家为什么作这样的安排情节:①为什么将“赶于勒”以插叙方式安排?②为什么要安排船上相遇呢?我可以这样设计:于勒来过几次信,再以写信告知其不幸落魄不可以吗?改后效果有什么不同?

  1、分组活动,确定小组发言人。

  2、相互交流,一人发言,其它同学可作补充。讨论明确:①巧设悬念,开头反复渲染盼归的气氛与心情,埋下伏笔;②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构成情节的曲折美,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就是这个道理。③安排船上相遇给人物亮相提供了一个特有的展台,更能体现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具有一种较强的讽刺意味。

  3、教师小结:概括后板书:小说的情节美。

《我的叔叔于勒》 15

  【课堂实录】

  师:阅读了课文后,你认为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人呢?

  生:贪婪、自私、势力的人。

  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

  师:你认为于勒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于勒年轻时是一个浪荡子,被送到美洲,发了财,成了全家的“希望”和“福音”。后来又潦倒落魄下来,沦落成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靠卖牡蛎过日子。他是一个败家子。

  师:我们认识了小说中的人物,现在我们来梳理一下文章的结构,谁来复述一下这篇文章?

  生:……

  师:分析完了小说的人物,情节,文章有没有环境描写呢,谁找出来了?

  生:……

  师:小说揭示了怎样的主题思想?

  生:小说通过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描述里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画出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贫穷则兄不认弟的触目惊心的惨象,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反思】

  初次走上讲台,只好预先设计好教案,照本宣科,提出问题,和学生进行单方面的师生“对话”。讲台上一个人,讲台下四十几个人,总有几个举手的学生,何况有的学生手里还有参考书。为了让学生学到知识,我要求学生课上做好课堂笔记,课下记住。

  自我评价,这节课学生回答问题积极,也记住了东西,学到了知识,课文理解应该不成问题。处理完练习题,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

  现在看来,当时的师生“对话”只是老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并没有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相反,这种“对话”仅仅局限在课文知识的一问一答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了回答问题的“工具”。教师缺少对学生人文性的关怀。

  2年后,再次执教《我的叔叔于勒》。

  【课堂实录】

  师:(出示词语:自私自利、贪婪势利、爱财如命、嫌贫爱富、唯利是图、自私冷酷)阅读完《我的叔叔于勒》看到这些词语,你想到什么?

  生:想到菲利普夫妇!

  师:运用这些词语说一句话,评价一下课文中的一个人物。

  生1:菲利普夫妇是爱财如命,自私冷酷的人。

  生2:……

  师:你为什么用这些词语来形容菲利普夫妇呢?能不能从文中找出依据。

  生:……

  师:小组讨论一下,要结合具体的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来分析。

  生:(讨论,分小组回答)……

  师:我们发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叔叔的态度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

  生:都是金钱惹的祸。当于勒有钱时就是亲兄弟,没有钱时就什么也不是了。

  师:如果在船上的于勒认出了菲利普夫妇,会发生什么呢?想象一下。

  生:……

  【反思】

  这节课以词语为突破口和切入点,给学生以整体的认识,引导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审视人物,进而在课文中找到依据来分析评价人物。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互相争论,抓住了课文中的细节。一节课细致的完成一个任务,环境描写和情节分析在人物的分析中自然而然的都涉及到了。最后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想象,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自我评价,这节课充分发挥了小组的作用,抓住了小说中的人物,通过分析人物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更好的理解了小说的主题。但这种“对话”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呢?学生的积极性在讨论中得到了体现,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却没有发挥。教师还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只不过比第一节更高明。

  用新课程的理念,第三次执教这节课。

  【课堂实录】

  师:认真阅读文章,标注出重点语句,思考菲利普夫妇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菲利普夫妇是一个节俭的人,如开头这样写“家里样样都要节省……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低货,……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师:有道理。

  生:我不认为这样。这只是文章的开头,不能概括全篇人物的性格特点。我认为菲利普夫妇是爱慕虚荣的人。如他们看到卖牡蛎的就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平时“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现在却要花二法郎五十生丁去买牡蛎。

  师:有理有据,非常好。

  生:我也是从全篇来思考的,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叔叔的态度来看,他们是自私自利,爱慕虚荣的人,因为他们的亲弟弟都不敢相认。

  生:因为他的弟弟是“花花公子”“是坏蛋,是流氓,是无赖。”是“全家的恐怖”,所以不值得同情。

  师:同样是道理充分,老师也不知谁得更好,我们再来读一遍课文。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叔叔的态度上来评价一下。

  生: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叔叔的态度在不断变化。

  师:为什么呢?

  生1:我知道,菲利普夫妇是虚伪的人,他们自私自利。因为当于勒叔叔有钱时,“每到星期日,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生2:菲利普夫妇也是冷酷的人。当父亲知道船上的人是于勒时:“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

  生3:……

  师:确实,于勒叔叔在船上,恐怕菲利普夫妇今后星期日一定会躲在家里,生怕于勒从船上走下来。

  ……

  【反思】

  这节课可以说是一节成功的课。学生在对话中产生了争鸣,辩论。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在回答问题后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质疑,互相讨论,互相提高,对这一课的重点有了更深的认识。学生能够较自由的发言,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与老师互相问答。这时的师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学生的问题是这节课不断探究深入的推动力,随着问题的深入,对课文的理解就越细,无须教师多嘴多舌,教师成了真正的导演。这种默契的对话,是师生心与心交流的体现。这种交流是建立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同时也离不开学生对课文的深度理解。

  通过比较在不同时期的几次课堂教学,新课程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思想,教师要切实地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和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

【《我的叔叔于勒》 】相关文章:

九年级《我的叔叔于勒》 03-23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07-21

《我的叔叔于勒》的教案06-29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08-19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11-22

《我的叔叔于勒》说课稿05-27

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案04-20

海伦凯勒 01-08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11-2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