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隐者不遇》 推荐度:
- 《寻隐者不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寻隐者不遇》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 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应当如何写 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寻隐者不遇》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寻隐者不遇》 1
古诗《寻隐者不遇》是唐代的诗人贾岛所作,贾岛又被称为“苦吟诗人”,他的诗语言简洁,文字精练,诗句蕴含着丰富的感情。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何处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寓问于答的写作方式,我先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诗句体会人物情感,然后结合《补充习题》中的第三题:“想象诗歌中诗人问了哪些问题,童子又是怎么回答的”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在一问一答的形式中体会诗人的心情变化,第一句: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第二句:言师采药去——情绪一下子低落变成失望。第三句:只在此山中——失望之中萌生了一线希望。第四句:云深不知处——怅然若失,彻底失望,生出无可奈何之感。理解诗句中蕴含的.感情色彩后,我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诗歌,与文本对话。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意境,进行改写诗歌,并适当地指导学生要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描绘周围的景物。想像对话时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适时写出诗人的心情。
《寻隐者不遇》 2
总觉得这首古诗对于五年级的孩子来讲,太简单没什么好教的。细细研读文本,才发现一首诗可以教的内容很多,于是就整整花了一课时教《寻隐者不遇》,感觉意犹未尽。
这首诗的意思不难理解,布置预习作业:查阅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课上一检测,学生十分准确地说出了“言”、“云深”、“不知处”等词的意思,每句诗的意思也说得很清楚。
在此基础上,我重点引领学生深入学习:
1.课前诵读贾岛的《题诗后》,从“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以及“苦吟诗人”,理解贾岛严谨的创作态度。课上,让学生讲讲诗中的故事,逐步完善故事内容,从而明确“一问一答,藏问于答”的独特形式。
2.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主要写谁?通过比较“诗人、童子、隐者”,学生明确了歌咏的对象是隐者。原来书写的对象竟然隐藏在看似平淡的一问一答之中,体现出构思的精妙。
3.进一步思考:隐者有什么特点?从字里行间推敲推敲。学生抓住“云深不知处”概括出“学问高深”、“神秘莫测”……”等特点。接着从“隐者”入手,联系学生熟悉的“诸葛亮”“姜子牙”等人物,了解隐者的性格特征。在古诗里,诗人也通过一个字赞誉了隐者的高贵品格,是哪一个字呢?(松)贾岛在诗中用“松”描写了隐者居住的`环境,隐藏着对隐者高洁品格的赞美。
4.从课题入手,思考:诗人为什么要“寻隐者”?从而领悟诗人对隐者的崇敬、仰慕之情。“寻隐者不遇”有一丝遗憾,但更多的是对隐者的赞誉,通过“不遇”之行,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更深了。寻隐者不遇 相关文章:将“猜字谜”进行到底。
当然从叙事诗的角度来讲,也给了学生许多的启示:短短二十字,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有人物对话,环境描写,心理变化……
教一首诗真不简单那!
《寻隐者不遇》 3
苏教国标版第九册第3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著名诗人贾岛的作品。这首诗写得自然质朴,通俗明快,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篇。此诗描述了寻访者拜访隐者不遇,却与童子互问答。全诗仅四句,20个字,笔墨虽不多,但曲折有致,各具神韵。
一、以读促悟,注重整体感悟。
本诗字词教学不是难点,关键是要结合作者贾岛的为人、个性,学习本诗、理解本诗。学习作者为什么要到深山寻找隐者,他找隐者干什么?其实结合当时作者所处的环境,作者的性格,作为“苦吟”诗人,他有着怎样的追求?这些需要学生抓住本诗背景、作者当时的心境,理解古诗。在本课上,王罗涛的课前预习比较全面,他查到了贾岛做和尚的时候写诗发牢骚后来被韩愈发现了,后来还俗入世,可不如愿的是他并没有成大器。后来有避世欲隐世之意。这首诗是他入世碰壁后来寻隐者之过程。结合古诗的背景理解会更加深刻。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学生去找找古诗作诗背景,从而真正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境。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浅近易晓,貌似平常,仔细品味,却曲折多姿、波澜迭起地道出了寻访“隐者”、或“遇”或“不遇”的三种情况。“言师采药去”——无法得遇;“只在此山中”——可以得遇;“云深不知处”——难以相遇。简短的三行诗,写出了三层意思,三次转折,既富于变化,又句句出新,耐人寻味;三次转折,让寻访者的心情一波三折,先是满怀希望,后是失望,又有了一丝希望,最后彻底失望。关于本诗的字词理解,我是先让学生看着这些诗句整体理解意思,然后根据整体的理解分析字词的意思。如:言:说;处:具体位置等。
二、非“云深”乃隐者的神秘之“深”
这首诗,作者没有写寻访者不遇的失望心情,而是通过童子的答话,用极其朴素、自然的文字,从侧面描绘了隐者隐居的山林之幽深、壮美。这山林的形象同隐者的形象,在作者的笔下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教学时,在弄懂句意的同时,教者要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中表达的意境,想象诗人描绘的情景。“松下”可见松树的高大,隐者住处环境的壮美与幽静;“采药”道出了山中草木繁茂,遍藏奇珍异宝;“云深”,既写出了云雾的浓重厚密,又写出了山林的高大幽深。这些词语朴实无华、不加雕琢,而有机地连缀在《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中,个个都显示了不凡的光彩,成为壮美山林的传神之笔。
三、作者寻隐者不遇是一种必然
在教学的过程中,当我提到童子作为隐者的弟子,他真的'不知道隐者师傅的具体位置吗?当我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学生一片茫然,因为从小他们一直教育着要做诚实的孩子,也非常相信文中童子的话,没有结合文章当时境况来思考问题。在停顿了一段时间之后,班级的小“思想家”简春明举手回答:“既然是隐者,那么他肯定是不会告诉别人自己的具体地点的。在他离开居所的时候肯定交代自己的徒弟不要告诉别人自己的行踪的。所以,我认为,童子他是在说谎。”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跳跃的想法,很多学生没有这么想。听了简春明的回答,其他学生都恍然大悟。的确是这样的,作者虽然说自己没有找到隐者,但是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隐者不想别人打扰他。为了不让别人干扰师父,童子宁愿撒谎。
学习完《寻隐者不遇》一诗后,我发现,学习古诗一定要结合作者的境遇、写诗当时的背景来学。这样才能走进古诗,“触摸”得到意境。
《寻隐者不遇》 4
本首诗作者采用以答含问的形式完成的,笔墨虽不多,却曲折有致,各具神韵。
我在教学中,着重让学生体会如下两点:
一、体会诗里平淡中出新奇的地方。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浅近易晓,貌似平常,仔细品味,却曲折多姿、波澜迭起地道出了寻访“隐者”、或“遇”或“不遇”的三种情况。“言师采药去”——无法得遇;“只在此山中”——可以得遇;“云深不知处”——难以相遇。简短的三行诗,写出了三层意思,三次转折,既富于变化,又句句出新,耐人寻味。
从写作笔法上看,“松下问童子”这是写问,问了什么话,诗中并没有说。但可以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中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回答把问句隐含其中。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是童子补充回答。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说不定。这三番问答,通常至少需六句才能表达完整,诗人贾岛采用以答代问的手法,仅以二十字表达完美,这不难想象是作者推敲字句之功力。所以在施教中,不能离开这首诗的写作特点,不能囫囵吞枣,只有细心捉摸,才能体味到诗的妙处所在。
二、体会诗里朴实中显壮美之处。
这首诗,作者没有写寻访者不遇的失望心情,而是通过童子的答话,用极其朴素、自然的文字,从侧面描绘了隐者隐居的山林之幽深、壮美。这山林的形象同隐者的`形象,在作者的笔下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教学时,在弄懂句意的同时,教者要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中表达的意境,想象诗人描绘的情景。“松下”可见松树的高大,隐者住处环境的壮美与幽静;“采药”道出了山中草木繁茂,遍藏奇珍异宝;“云深”,既写出了云雾的浓重厚密,又写出了山林的高大幽深。这些词语朴实无华、不加雕琢,而有机地连缀在《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中,个个都显示了不凡的光彩,成为壮美山林的传神之笔。
在品读中让学生依照诗句将松、童子、“我”所在的环境,以彩粉、笔画的形式,在黑板上勾勒出来,与全诗对照,以达到诗情和画意完美的统一。从诗本身的语言文字出发,通过合理想象来揭示诗的画面或艺术形象,这是古诗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以上所写两点,只是古诗《寻隐者不遇》教学的一部分内容,如何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串讲、朗读指导中进行教学,还需教者再花一番心血。
不足之处:语文教学倡导以读带讲,在本节教学中读的环节太少,形式应多样化。另外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本课挖得有点过深,今后一定要在这方面多思考,教学设计要把握好学段目标,更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寻隐者不遇》 5
古诗《寻隐者不遇》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这位隐者是谁?是神仙吗?针对这一疑难,同学的回答各式各样:诗人、僧人、道士、采药人、医生……都为自己的看法争得面红耳赤,这时我说:“老师想给你们提个建议?我们能不能再仔细地读读诗,边读边想,从诗中的一些词语里,把这位隐者‘画’出来好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大增,讨论十分热烈。有的说:“我从‘采药’这个词里想象隐者是懂医术的人,他采了药为人治病,是一位救人的良医。”有的说:“‘云深不知处’说明隐者的采药是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上,他不辞辛劳、不怕艰险,隐居在深山,采药行医,是个大好人。”有的还说:“‘松下问童子’的‘松’也有意思,是不是也象征隐士的品格像松树一样坚强,精神像松树一样长青。他是一位品德高尚的的老人。”
正是有了及时的'点拨,课堂上学生才会意趣横生,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我觉得,在课堂学习中,我们组织他们去自主学习、合作探讨,集体力量再强大,学生仍旧会遇到懵懂不开的困难。这时的老师不能见死不救,一味强调让他们自己再想想,应该组织他们整理思维,引导他们的思维走向正确,适当地及时参与,或提醒,或总结,整合学生混杂的语言、思路,做一位及时的引导者,积极的参与者。
在如今的课程改革浪潮里,师生的话语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老师所追求的不仅是一种对话交流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这种平等、合谐的氛围,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能够形成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能够使我们的课堂走向精彩。
《寻隐者不遇》 6
执教这节课时,我按照看--读--议--说--演的教学思路完成教学任务。
首先我让学生结合插图试着理解古诗意境。然后通过结合插图和读一读的方法,进一步感知古诗的内容。由于这篇古诗读起来比较简单,学生能初步理解古诗意思。接着,我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抓住“隐”展开热烈的讨论“古诗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我的引导,学生各抒己见,但是基本上都能体会到隐者的高尚之处,最后通过演一演的方式,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感悟古诗的意境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寻隐者不遇》 7
核心提示:“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的这首《寻隐者不遇》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学生自读几遍就能理解其大意。因此在备这一节课时,我把对古诗朗读和诗意理解的环节进行了压缩再压缩,尽可能地...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的这首《寻隐者不遇》语言平实,通俗易懂,学生自读几遍就能理解其大意。因此在备这一节课时,我把对古诗朗读和诗意理解的环节进行了压缩再压缩,尽可能地精简,以求不做无用功。那么剩下的时间干什么呢?就用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和学生一起赏析这首精致的小诗。
在本课的课后练习中有这样一题,要求学生体会本诗所描绘的情景,并写下来。这道看似简单的练笔题,其实并不容易。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解古诗含义当成目标的话,那么不少学生会把这道练笔做成是翻译古诗。这样以来,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就荡然无存。我所设想的,就是能引导学生一起赏析这首古诗,和学生一起去挖掘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节和感情。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才有可能写好那道练笔题,而我也能从这样的作业中得到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最真实有效的反馈。因此,我把本诗的最主要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能体会古诗意境,展开自己丰富而合理的想象,将本诗改写成文。
有了这明确目标之后,那么我的整个课堂教学都将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为它服务。以下就是我的主要教学流程:
一、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上面提到过,这首古诗非常浅显,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朗读之余就能读懂。在教学过本课之后,也证实了我的预想,我只需在“只”,“云深”这两处稍一点拨,学生就完全准确地读懂了这首诗。
二、再读古诗,触摸心情
这一环节我分两步走,首先是引导学生将诗句里的“一问一答”读成“三问三答”。“你师傅呢?”“采药去了。”“哪里?”“此山中。”“具体去往何处?”“云深不知处”。
有了这样将对话过程具体化的环节,我就引领学生走向第二步:触摸作者在这过程中的心情变化。“松下问童子”:兴奋急切,满怀期待;“言师采药去”:顿感失望,心有不甘;“只在此山中”:萌生一丝希望;“云深不知处”:怅然若失,无可奈何。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会,结合朗读的指导,学生也很快把握了诗人这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三、深读古诗,体会意境
通过前两个环节,学生把握了情节,读懂了情感,于是教学往更深一层递进——体会意境。这首诗的意境体会,主要是通过“寻找隐者的影子”来实现的。贾岛苦苦寻找的那位隐者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引导学生从诗中的每一处文字去试着寻找隐者的“影子”。最明显的一处是学生自己找出来的:“采药”。首先,古时候,懂医术的人,除了专门的大夫外,往往是学识深厚的人,看来这位隐者是位贤士。其次,隐者隐居山林,往往是不问世事,这位采药的隐者却很可能是心系黎民百姓,为民采药的,看来这又是一位扶贫济困的仁者。另两处则是需要通过老师的点拨的,即“松”和“云”。这两处景物分别象征的隐者坚贞的的品质和高洁的性情。最后,我还引导学生进行个性解读:你觉得作者最后离开时的心情是如何的?有的同学坚持认为,他是一无所获,失望而归;却也有同学认为,他虽未能一睹隐者的庐山真面目,但却从“松”、“云”之物,及“采药”之事上已领略到隐者的气质风范,所以是不枉此行的。其实,并没有统一的答案,无论是哪种结论,都是建立在对古诗意境较为准确的把握基础之上的,体会意境才是我的目的,又何必去追寻这最后的.答案一致呢。
四,指导谋篇,改写成文
在布置学生改写古诗时,我提了三方面的要求:1、必须是完整的故事,除了对话这一主要情节外,要有适当的开头和结尾。2、在整个故事的叙述中,必须写出诗人的心情变化过程。3、要有两处景物描写。一是在开头,对隐者所居住的山林的描写,二是对作者所见“云深“之情景的描绘。
这样的教学设计课容量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学生开始动笔的时候离下课仅有五分钟左右了,大部分学生只能完成一个开头。但当批阅学生的练笔本时,我发现学生中不乏佳作。可见,本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实在的。这堂课,让我更真切的感受到:明确目标是备课(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而服务目标则是课堂教学(教学过程)的基本宗旨。
《寻隐者不遇》 8
苏教国标版第九册第3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著名诗人贾岛的作品。这首诗写得自然质朴,通俗明快,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篇。此诗描述了寻访者拜访隐者不遇,却与童子互问答。全诗仅四句,20个字,笔墨虽不多,但曲折有致,各具神韵。
一、平淡中出新奇。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浅近易晓,貌似平常,仔细品味,却曲折多姿、波澜迭起地道出了寻访“隐者”、或“遇”或“不遇”的三种情况。“言师采药去”——无法得遇;“只在此山中”——可以得遇;“云深不知处”——难以相遇。简短的三行诗,写出了三层意思,三次转折,既富于变化,又句句出新,耐人寻味;三次转折,让寻访者的心情一波三折,先是满怀希望,后是失望,又有了一丝希望,最后彻底失望。
从写作笔法上看,“松下问童子”这是写问,问了什么话,诗中并没有说。但可以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中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回答把问句隐含其中。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是童子补充回答。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说不定。这三番问答,通常至少需六句才能表达完整,诗人贾岛采用以答代问的手法,仅以二十字表达完美,这不难想象是作者推敲字句之功力。所以在施教中,不能离开这首诗的写作特点,不能囫囵吞枣,只有细心捉摸,才能体味到诗的妙处所在。
二、朴实中显壮美。
这首诗,作者没有写寻访者不遇的失望心情,而是通过童子的答话,用极其朴素、自然的文字,从侧面描绘了隐者隐居的山林之幽深、壮美。这山林的形象同隐者的形象,在作者的笔下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教学时,在弄懂句意的同时,教者要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中表达的意境,想象诗人描绘的情景。“松下”可见松树的高大,隐者住处环境的壮美与幽静;“采药”道出了山中草木繁茂,遍藏奇珍异宝;“云深”,既写出了云雾的浓重厚密,又写出了山林的高大幽深。这些词语朴实无华、不加雕琢,而有机地连缀在《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中,个个都显示了不凡的光彩,成为壮美山林的传神之笔。
三、交流中生亮点。
学习过程中,有学生提出:这位隐者是谁?是神仙吗?针对这一疑难,同学的回答各式各样:诗人、僧人、道士、采药人、医生……同学们各抒己见,有说:从“采药” 一词可猜想隐者是懂医术的人,他采了药为人治病,是一位救人的良医。有说:“云深不知处”说明隐者的采药是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上,他不辞辛劳、不怕艰险,隐居在深山,采药行医,是个大好人。有说:“松下问童子”的.“松”也有意思,是不是也象征隐士的品格像松树一样坚强,精神像松树一样长青。他是一位品德高尚的的老人。……正是有了学生的交流,课堂才会生成亮点,课堂上学生才会意趣横生,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学习完《寻隐者不遇》一诗后,个人觉得在课堂学习中,我们组织他们去自主学习、合作探讨,集体力量再强大,学生仍旧会遇到懵懂不开的困难。这时的老师不能见死不救,一味强调让他们自己再想想,应该组织他们整理思维,引导他们的思维走向正确,适当地及时参与,或提醒,或总结,整合学生混杂的语言、思路,做一位及时的引导者,积极的参与者。 当然,也只有深思熟虑后,方可见真知。
《寻隐者不遇》 9
古诗《寻隐者不遇》,语言简洁,文字精练,诗句蕴含着丰富的感情。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 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 “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 山何处的问题。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反复阅读从诗句体会人物情感,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作准备。第 一句: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第二句:言师采药去——情绪一下子低落变成失望。第三句:只在此山 中——失望之中萌生了一线希望。第四句:云深不知处——怅然若失,又生出无可奈何之感。
理解诗句的 其中蕴含的感情色彩,我们再次静心与文本对话,融入其中,仿佛读者就是寻隐者。但是,我在引导学生 揣摩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时,还未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显得有些生硬。
《寻隐者不遇》 10
教学《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时,我在布置学生熟读整首诗疏通字词后,引导学生所这首诗改编独幕剧。时间、地点、人物、对话、场景,好解决的是时间、地点、人物,关键是对话与场景。
我引导学生自读诗,与同桌商量对话内容,集体交流:你师父去哪儿了?采药了。他在哪里采药?山里。具体在山的什么地方?山太大了,我也不知道。然后逐步加上人物还可能说什么?在对话时的表情和动作,心情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亲切随和、轻松、自然,诗人心里满怀希望——失望——一丝希望——彻底失望——释怀的心情及童子的天真可爱,活泼淘气,对答如流.
在场景描写时,让学生结合插图,体会青松郁郁,白云悠悠的山中优美景色。学生很感兴趣,我也体会到了教学的轻松与成功。
《寻隐者不遇》 1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课文出现的新词。
2.通过丑小鸭的故事,培养学生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思想行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教学重点、难点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一
师:我们已经预习了这首诗,现在开始学习。
(师板书课题,并范读全诗)
师:请同学们将这首古诗用自己的语言改成对话短剧进行表演。
(生按课文内容自由组合,分角色自编自演,兴趣浓厚;师巡回观察,不作指导、提示,让学生充分自主参与)
师:(20分钟后)同学们,请停下,现在各小组注意,准备表演。
(学生齐刷刷举起了手,有部分学生甚至急不可耐地把一只脚迈出了座位)
师:(鼓励)嗯,好样的!请A同学到前面来表演。
(A生平时沉默寡言。只请这一位同学上来,是想知道学生对古诗中角色的认识)
师:(试探性地问)你一个人表演可以吗?
生A:不行。我想请B同学和我一起表演。
(生B也是一个学困生)
(生表演开始,师退到空位上坐下。生A弯着腰,步履蹒珊地走向生B。全班大笑,还有人鼓掌)
(师笔录一:弯腰、蹒珊,与原作不符)
生A:小孩子,你爸爸呢?在家吗?
(师笔录二:对“隐者”身份有误解)
生B:(一愣,可能是对“爸爸”一说有疑惑,但其很快地反应了过来)他采药去了。
生A:在哪里采药?你知道吗?(补充设疑)
生B:在山里。(故意向教室的一角指一指)
生A:在哪座山里?(补充设疑)在山里什么地方?
生B:不晓得。
(生A不知所措,焦急地望着下面的同学和同伴B生。课堂上出现了短暂的沉静)
(师笔录三:学生对古诗的含意理解不完全)
(师用眼神鼓励,示意继续进行;生鼓掌,师示意静)
生A:(吞吞吐吐)那——那——那,在哪座山里?
生B:(用方言)晓哇地(不知道)。山这么大,雾这么浓,不晓得在什么地方。
(表演完毕)
师:不错,很勇敢,好样的!只是有几个……
生:(已有好多人站了起来,并大声地喊)有问题,有错误。
师:(示意“静”)哪位同学说说有什么问题?
生:“师”不是“爸爸”。
生A:(起立,大声争辩)不,不,我是太慌了,“师”是“师傅”。
师:好,好,别急!“师”是“师傅”,没错。
生:“寻隐者”不是驮背,不可能走不动路。(表示对表演中“弯腰”、“蹒珊”不能接受)
生:第三问可以一次完整回答。
师:现在还有一点时间,请同学们讨论两个问题:一是怎样纠正前面两位同学表演中的错误:是“寻隐者”在寻“隐者”的过程中,感情有什么变化?
(根据课文中的情景,感情变化是:兴奋——失望——兴奋——失望)下一次课上我们接着再来。
[教后记:将这首古诗由讲读课改为活动课,基于两点考虑:
一是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灵感,使其实现由猜想到认知的飞跃;
二是由此诗的写作特点所决定,理解必须借助想象来完成。]
二
师:(出示课文插图)今天,咱们来认识一位诗人,看图中这位年长者,他就是唐代诗人贾岛。同学们从这幅画中看到了什么?又猜到了什么呢?谁愿意告诉大家?
生:我看到诗人在跟一个小孩说话,诗人可能是在向小孩问路。
生:我觉得诗人在向小孩打听一个人,问小孩是不是这个人。
师:同学们看得很认真,猜得也对。诗人要寻访一位隐居山林的人,也就是隐者,他正向这个小孩打听隐者。诗人还把自己寻访隐者的经过写成一首诗——《寻隐者不遇》,我们今天就学习它。诗人寻访隐者为什么没有遇到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诗。
……
师:同学们看图想象一下,近处古松耸立,松下诗人与童子问答,远处山高林密,云雾米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一位白头发、白眉毛、白胡须的老爷爷在很高的山上采药。
生:我仿佛看到一位老爷爷身上背着药篓,手里拿着药铲,攀在很陡的山崖上采药。
师:隐着年纪这么大了,他为什么不辞辛苦地到深山密林里采药呢?你又想对隐者说点什么呢?
生:隐者是为了给别人治病才去采药的。我想对他说:“您的心灵多美好,为了医好他人的病去采药,不怕山高林密。不顾年老体弱。”
生:我想对隐者说:“您这么大年纪了,心里只想那些生病的人,真是好心人。”
生:我想对隐者说:“您为了治好别人的'病去采药,走了那么远的路,爬上了那么高的山,您真勇敢!我佩服您!”
师:正是隐者一心为别人想的高尚品质打动了诗人,诗人才去寻访隐者。可这次诗人没有遇到隐者,但我想,诗人以后还会去寻访,也一定会遇到隐者。
……
师:同学们根据诗中的内容,结合插图,大胆的想象一下,诗人与童子的语言、动作、神态,先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然后选出优秀小组到前面来为全班同学表演。
评析:
1、以图为导入,训练学生的观察力。
从图入手,认识诗人,猜想诗人在做什么,调动了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观察与想象能力。
2、以图入境,培养学生想象力。
让学生看图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并向隐者表达心声,放飞了学生思维,使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也使得学生的情感活动得以主动参与,有效地加深了对这首诗的内在思想与情感的理解和体验。
3、图文结合,训练学生语言素质。
图文结合,扮演角色,发展了学生语言和思维,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
《寻隐者不遇》 12
一、有空白的语言才是美的
诗,语言简洁,文字精练,诗句蕴含着丰富的感情,很多人都觉得是语言表达的最高峰。
《寻隐者不遇》主要的特点是寓问于答。但奇怪的是,只有答却没有问,“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三句都是答,问是空白的。而正是这样的缺失,读起来才有了诗味。三句是跳跃式的向前发展的,本身三句诗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只有读者去读了,才有了关系。因此,诗的空白是由读者去填的,读者在填白的过程中,自己就融进了诗,不知不觉,却真真切切。
二、会想象的`学生才是智慧的
课堂上,真正去填白的是学生。很多时候,来时会让学生把每一问写进去,然后连起来读。是的,这样一来,大部分人都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但是,这不是在读诗,而是在做作业。只有不写才能打开学生的思维。例如,这里贾岛问了几问呢?如果写,就必然只有三问,如果不是三问,语句就不通顺了。但是放在脑子里,就未必一定是三问。贾岛先问,你师傅在吗?童子说不在,采药去了;贾岛再问去哪采药了?性急、好客的童子可能就会说“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甚至还能想象童子的表情、动作等。那么这个故事才能有趣。
《寻隐者不遇》 13
教学前,觉得两首古诗没什么好教的,本打算一课时教完。等到走进课堂,才发现一首诗可以教的内容很多,于是就整整花了一课时教《寻隐者不遇》。
这首诗的意思不难理解,昨天,我布置预习作业:查阅《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理解诗句的意思。课上一检测,学生十分准确地说出了“言”“深”“不知处”等词的意思,每句诗的意思也说得很清楚。
在此基础上,我重点站在“鉴赏”的角度,引领学生深入学习:课前诵读贾岛的《题诗后》,从“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理解贾岛严谨的创作态度。
1、课上,让学生讲讲诗中的故事,逐步完善故事内容(完成补充习题三),从而明确“一问一答,藏问于答”的独特形式。
2、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主要写谁?通过比较“诗人、童子、隐者”,学生明确了歌咏的对象是隐者。原来书写的对象竟然隐藏在看似平淡的一问一答之中,体现出构思的精妙。
3、进一步思考:隐者有什么特点?从字里行间推敲推敲。学生抓住“云深不知处”“言师采药去”概括出“学问高深、神秘莫测、飘忽不定”的特点。教师接着从“隐者”这个社会现象谈起(联系学生熟悉的“姜子牙”“诸葛亮”“陶渊明”等人物故事),了解隐者的性格特征。在古诗里,诗人也通过一个字隐隐地赞誉了隐者的高贵品格,是哪一个字呢?(松)“松竹梅岁寒三友”自古以来被文人墨客称颂,贾岛在诗中用“松”描写了隐者居住的'环境,隐藏着对隐者高洁品格的赞美。
4、从课题入手,思考:诗人为什么要“寻隐者”?从而领悟诗人对隐者的崇敬、仰慕之情。“寻隐者不遇”有一丝遗憾,但更多的是对隐者的赞誉,通过“不遇”之行,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之情更深了。练习朗读、背诵。
5、拓展阅读《补充习题》四中宋朝诗人魏野的《寻隐者不遇》,这首诗与书上的诗互为补充,可以帮助学生想象贾岛一路上的所见,为课后编写这个故事服务。
总结这堂课的经验教训:深入挖掘教学内容,拓展同类同题诗歌,让教学内容更丰富。
《寻隐者不遇》 14
上周二,学校安排我上一节校级吟诵公开课,由于前一天晚上家里发生一点事情,影响了我上课当天的情绪和状态,现反思如下:
一、上课优点
1、本节晨诵课构思巧妙、环节清晰,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
2、整个教学环节是读诗——吟诵规则的讲解——标平仄——诵读古诗——听音频——跟着吟诵——伴奏吟诵。
3、“山”和“深”的拖长引出了隐者不易寻找的味道,同时扣题“寻隐者不遇”。
二、自我反思:
(一)针对本课反思
1、ppt设计不合理,应该是先听音频学生跟着吟诵,然后再播放伴奏,让学生自己吟诵,原本是这样安排的,但是在上课过程中才发现伴奏的ppt和音频ppt颠倒了,在执教过程中我等待音频却一直在放伴奏,后来重新打开音频,耽搁了时间。
2、音频应该放在标有平仄的'ppt中,这样学生做手势的时候会方便一点,不会反应不过来。
3、教师应该少讲一些,多给学生一些自由读诗、吟诵的时间。
4、把吟诵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起来会更好。应该告知学生“四声”代表坚定、坚决。诗歌中颈联和尾联的尾字都是四声字“去”“处”,代表了童子说话短促、坚定、坚决的态度。即我就不告诉你我师父是哪里了,因为师父是隐者,不希望被外人所打扰。如果让学生吟出这种味道会更好。
(二)针对课前准备反思
1、因状态不佳,课前忘记让学生整理好红领巾和衣领,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形象。
2、因状态不佳,忘记吟诵课特有的师生问候礼仪,幸好课前有学生提醒并做了几次简单的训练。
3、因状态不佳,课前未强调课堂纪律。
4、因状态不佳,忘记带翻页笔,也没有提前把课件拷贝到一楼报告厅的电脑上调试音频。
三、同仁建议
1、教师个人讲解偏多,其实在本首诗中学生除了“隐者”之外,其他的词语意思都明白,在教学过程中无需一一讲解,应该多给学生自由吟诵的时间和机会。
2、在讲解诗歌的时候,配以图片会有一定的画面感,同时提供一种意境。
3、不应该只听音频,教师个人应该示范吟诵。
4、两个入声字“药”和“不”应该吟诵出味道,首联诗人满怀希望问童子,童子回答中的入声字“药”短促,暗含了诗人的失落,颈联又给予诗人希望,但童子回答干脆、利落,短促的入声字“不”又让诗人陷入失望的境地。
《寻隐者不遇》 15
我们教学古诗时,在引导学生把握内容、体会意境的同时,很重要的一个目标是”体会诗人的情感“,换言之,就是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古诗所抒发的情感,可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在教学《寻隐者不遇》,我们从题目到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再结合文字读悟,推想;作者是谁?从哪些地方看得出思乡?作者为什么思乡?心情怎样?理由是什么、这些问题,有的可以直接从诗中找到答案,有的可联系相关语句去解读,有的要联系生活经验去体会,有的则应该依据关键字词去推想。
【《寻隐者不遇》 】相关文章:
《寻隐者不遇》 10-30
《寻隐者不遇》 15篇11-02
《踏雪寻梅》 03-15
音乐《踏雪寻梅》 10-30
《江畔独步寻花》 (精选3篇)09-03
语言 12-07
关于 的反思05-24
《学会反思》 09-10
经典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