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 >芦花荡

芦花荡

时间:2022-03-14 12:58:45 我要投稿

芦花荡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 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怎样写 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芦花荡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芦花荡

芦花荡 1

  《芦花荡》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孙犁写的一篇富有传奇色彩的小说。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一个年近六十的干瘦的老头子的“英雄的行为”,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跟孙犁的大多数小说一样,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是课文的主要艺术特色。本节课我重点放在对〈芦花荡〉的人物形象分析上:重点强调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分小组讨论,自主交流成果,我再加以评点。 全班讨论归纳出老头子的.主要性格特点,板书在黑板上。

  对于小说分析人物形象,我们一直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这节课中学生也时有精彩的回答,可是仍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学生对人物分析往往是局限于某一处,某一方面的性格,所以对人物的形象分析总是零碎的。我说是自信自尊,你说是智勇双全,他说是老当益壮。学生的困难在如何全面认识、客观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其次,课上也只是少部分人的成果展示。因为课堂有限,那么大部分的同学在这堂课中就是倾听。倾听同学的发言,倾听老师的总结。几十分钟一直在倾听。所以有的同学走了神,有的同学做了小动作。

  因为学生习惯了,反正上课老师总要说,总要总结的。自己既不发言,也无须思考,只要听就行了。长此以往,不愿预习、不愿思考、不愿举手的人就多了。从课堂来看,学生发言的面并不大。

  总之,从本节课看来,一堂课的目标设定、重点难点的确定都不应只是老师依据教材来定,而应依据学生认知教材的情况来定。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也不应只看课堂上那个别的精彩的师生互动,而应看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最终有了多少新的收获。

芦花荡 2

  《芦花荡》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孙犁写的一篇富有传奇色彩的小说。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一个年近六十的干瘦的.老头子的“英雄的行为”,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跟孙犁的大多数小说一样,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是课文的主要艺术特色。

  作为第一个叙事性作品单元的第二课,我认为它是第一课《新闻两则》教学目标的延续和提升:《新闻两则》侧重从结果的角度来表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芦花荡》则是从过程的角度来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新闻两则》叙述简明,侧重教会学生六要素的知识,本文开始训练学生从比较复杂的叙述中来把握记叙的要素。同时,叙述相对新闻详尽、生动,也就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了更多的路径。

芦花荡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可是,现在的学生能有多少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坚持广泛、大量的阅读呢?追根溯源,问题还是出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我们的阅读教学,功利意味特别浓厚,老师是为考而教,学生是为分而读。因此阅读教学是读书、感悟少,提问、分析多;学生自主发现少,教师讲解求同多。学生在语文课上脱离了生动鲜活的语言材料,面对一篇篇美轮美奂的文章却只是进行着枯燥的分析、答题、背答案,这样是不可能激发起学生阅读的`欲望的。

  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我们只有重视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魅力,摸索语言的规律,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下面结合我对《芦花荡》一文的教学,谈谈语文课中品味语言的几种方法。

  联想法。语言本身具有联想功能,而丰富的联想又能丰满语言形象。面对语言,学生能通过联想,把语言所描绘的景物、事件与自己相关经验世界中的事物和思考联系起来。这样就使语言与学生丰富的阅历和以前所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因而,在学生联想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的已不再是干瘪的语言,而是丰富多彩的意义世界。

  《芦花荡》开头描写环境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句子:“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这里的“钻”实际就写出了“白洋淀人民在恶劣环境里顽强生存的意志、斗争的力量”。为了引导学生能准确把握这一点,我先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学过的朱自清的散文《春》中也有这样一个句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里写小草为什么用了一个“钻”字呢?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由写小草的“旺盛的生命力”而得到启发,进而展开了联想:这里的“钻”写的不仅仅是苇子,而是写的像苇子一样顽强的白洋淀人民。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中的“飘”字,“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的“找”字等,都可运用联想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感受文字创造的意境,进而体味语言的魅力。

芦花荡 4

  《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在白洋淀无数次地穿过敌人的封锁线,为游击队运输粮食、护送干部、他不带一支强,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鱼鹰似的游水身手,在万亩水塘里穿越,从未发生意外,靠了他,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但又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在夜间穿越封锁线时,撞上了敌人的小火轮,一个女孩负了伤。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力量,但他发誓要为女孩报仇。这篇小说很有传奇色彩,人物形象鲜明,环境描写也别具一格。

  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遵循了语文的学习规律,突出了对学生人文精神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在人文精神方面,注重把人物的思想感情转化成学生的自身体验,以人物心理的揣测为主要方式,让学生的感情得以升华。在这一方面我设计了“想象体验”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老鱼鹰”因没有圆满完成任务而发生的复杂心理时,学生讨论得很积极,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在语文素养方面,我抓住了本文是叙事性作品的特点,重在叙述故事情节和分析人物形象,将“老鱼鹰”的英雄事迹和鲜明的个性流露无遗。

  在阅读方面,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提高默读的`速度和默读的质量,更重视培养默读的技能。阅读的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在从局部到整体,从感性到理性,从阅读教材到自我体验,启发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实现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过程,在进行局部的精读,先从一般性的简单内容开始,再到深层次的思想内涵类的深度阅读,最终能够抛开教材进行课外阅读,自我体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体验性、发明性的阅读,深入贯彻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引导学生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在教本课的景物描写时,让学生摘抄自身喜欢的句子进行品味研讨,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体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拓展延伸环节设置的问题“课外阅读《芦花荡》的姊妹篇《荷花淀》比较两篇文章有何异同?”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体现语文广泛的外延,体现大语文的观念。

芦花荡 5

  《芦花荡》是一篇浅显易懂而又引人入胜的美文,适合学生自主进行品读探究。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给他们创设一个他们喜爱的模拟“欢乐话吧”,让学生自由讨论这篇课文。关于“欢乐话吧”,可直接进入语音室实际操作。条件差些的地方可在教室内分组对话即可。

  老师播放《铁道游击队》片尾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创设情境引人新课后,可分别引导学生进入下列三个话题进行欢乐对话。

  话题一:说说内容

  以“话吧”形式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地谈论是解读文章内容的一种方法。这种无拘无束的讨论能使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见解、体验,让他们在不断“悟”的过程中,生成智慧,闪现精彩。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读整体感知内容——寻读抓住重点内容——统读感悟文章主旨”逐步进行。

  1、整体感知内容,要学生把握文章是写抗日战争时期一位老英雄,智歼鬼子为两个孩子报仇即可。

  2、寻读抓住重点内容(片断摘录):

  师:文中的老头子富有传奇色彩,寻读课文说一说他奇在哪里?

  生1:他奇在将近六十岁了,却不在家休息

  生2:他奇在手无寸铁却神通广大,什么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

  生3:他奇在在敌人紧紧封锁下却能来去自如。

  生4:他奇在一支枪也没有却让十几个鬼子送了命。

  生5:他奇在那么“好面子”工作出了一点差错就觉得“没脸见人”。

  生6:他奇在芦花荡里战争硝烟弥漫却很悠闲。

  生7:他奇在工作那么繁忙危险,却始终那么乐观自信。

  ……

  教师小结:文中的无名老英雄确实神奇,他“奇”在神通广大的本领,“奇”在自信又自尊的性格,“奇”在悠闲又乐观的情绪。

  3、感悟文章主旨,只要学生悟出,歌颂老头子智勇双全,爱憎分明,具有爱国热情。从他身上看到白洋淀人民乐观豪迈的抗日斗志即可。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很多时候老师低估了学生的潜力,固而不给学生尝试的机会。学生潜在的创新思维就被我们这种“好心”给抹杀了。“说内容”给学生自由,给学生空间,给学生期待。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自主活动中感受成功,收获惊喜。

  话题二——谈谈写法

  一篇美文首先是内容美,其次还得写得巧,本文在起伏照应、人物刻画等方面特别明显,教师要想办法唤醒学生潜力,促使学生什么发言欲望,在互相谈论中自主赏析。

  下面是赏析精彩片断:

  师:对这样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作者倾注了满膛热情来刻画他,比如概括介绍、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等。请你选择一个角度用和“老头子”对话的`方式,析读课文在课文旁边作批注。

  (学生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师:下面请看老师给的一个例子(大屏幕展示,教师朗读)

  例:我喜欢“老头子“身上那种自信,请看作者对他的语言描写——

  (1)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到苇塘里,咱们还有大米和鱼吃。

  (2)不怕,洗一洗吧,多么傻的一个孩子呀!

  (3)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4)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批注:每一次你都说“不怕”,难道你刀枪不入吗?不,只是因为你熟悉芦花荡对自己“水上的能耐”非常自信;同时,你有一种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这种信念使你藐视一切敌人,所以你无所畏惧。

  生1:我喜欢“老头子”的自尊,你看作者对他得知大菱负伤后的心理描写——

  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这老脸呀!

  我的批注:敌人封锁得那么严,枪林弹雨中,谁又能担保万无一失呢?你对自己要求太严格了。出了一点儿差错你就自责成这样。

  生2:我喜欢“老头子”的智勇双全,你看作者对他的行动描写——

  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着一条破短裤,……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我的批注:我真佩服你的胆量,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还如此悠闲;我也佩服你的智谋,这“一个一个投进嘴里的”“又肥又大”的莲蓬果然让鬼子馋得上了钩。

  ……

  从“谈方法”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教师到位而又不越位的点拨示范,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学生找到了感觉,尝到了好滋味。

  话题三——唠唠语言

  语言优美是一篇美文的重要标志。孙犁先生笔下的战争不是弥漫着血腥味,而是笼罩着诗情画意,因为他要用美的环境来烘托美好的人性和心灵。指导学生集读课文,学生在咀嚼品味中生成如下一些探究场景。

  生1:“月明风清的夜晚…………奔着东南去了。”把小船比喻成一片苇叶。既表现了水乡的特色,又写出了小船的轻快敏捷,烘托出撑船者的高超技艺。

  生2:“苇子不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本句用拟人手法写苇子旺盛生命力,烘托人民在残酷战争中顽强的生存姿态。

  生3:这一句“钻”用得好,化静为动。

  生4:“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本句优美的环境描写,烘托出老头子解恨后那种轻快愉悦的心情。

  ……

  交谈的形式,真正实现了新课标提倡的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能开启学生的心灵,放飞学生的情愫,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自然收到好的效果。但老师的适时点拨示范也是必不可少的。

  结束:我们从三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交流了各自的体会,下面自己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到的学习方法。(我们应重视学习经验的总结,重视“授人以渔”)学生再次听《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同时展开联想讲一讲你想起的革命英雄故事。迁移思维,再次训练表达。

芦花荡 6

  老师播放《铁道游击队》片尾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创设情境引人新课后,可分别引导学生进入下列三个话题进行欢乐对话。

  一、话题一:说说内容

  以话吧形式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地谈论是解读文章内容的一种方法。这种无拘无束的讨论能使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见解、体验,让他们在不断悟的过程中,生成智慧,闪现精彩。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读整体感知内容──寻读抓住重点内容──统读感悟文章主旨逐步进行。

  1、整体感知内容,要学生把握文章是写抗日战争时期一位老英雄,智歼鬼子为两个孩子报仇即可。

  2、寻读抓住重点内容(片断摘录):

  师:文中的老头子富有传奇色彩,寻读课文说一说他奇在哪里?

  生1:他奇在将近六十岁了,却不在家休息

  生2:他奇在手无寸铁却神通广大,什么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

  生3:他奇在在敌人紧紧封锁下却能来去自如。

  生4:他奇在一支枪也没有却让十几个鬼子送了命。

  生5:他奇在那么好面子工作出了一点差错就觉得没脸见人。

  生6:他奇在芦花荡里战争硝烟弥漫却很悠闲。

  生7:他奇在工作那么繁忙危险,却始终那么乐观自信。

  教师小结:文中的无名老英雄确实神奇,他奇在神通广大的本领,奇在自信又自尊的性格,奇在悠闲又乐观的情绪。

  3、感悟文章主旨,只要学生悟出,歌颂老头子智勇双全,爱憎分明,具有爱国热情。从他身上看到白洋淀人民乐观豪迈的抗日斗志即可。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很多时候老师低估了学生的潜力,固而不给学生尝试的机会。学生潜在的创新思维就被我们这种好心给抹杀了。说内容给学生自由,给学生空间,给学生期待。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自主活动中感受成功,收获惊喜。

  二、话题二:谈谈写法

  一篇美文首先是内容美,其次还得写得巧,本文在起伏照应、人物刻画等方面特别明显,教师要想办法唤醒学生潜力,促使学生什么发言欲望,在互相谈论中自主赏析。

  下面是赏析精彩片断:

  师:对这样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作者倾注了满膛热情来刻画他,比如概括介绍、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等等。请你选择一个角度用和老头子对话的方式,析读课文在课文旁边作批注。

  (学生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师:下面请看老师给的一个例子(大屏幕展示,教师朗读)。

  例:我喜欢老头子身上那种自信,请看作者对他的语言描写──

  1、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到苇塘里,咱们还有大米和鱼吃。

  2、不怕,洗一洗吧,多么傻的一个孩子呀!

  3、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4、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批注:每一次你都说不怕,难道你刀枪不入吗?不,只是因为你熟悉芦花荡对自己水上的能耐非常自信;同时,你有一种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这种信念使你藐视一切敌人,所以你无所畏惧。

  生1:我喜欢老头子的自尊,你看作者对他得知大菱负伤后的心理描写──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这老脸呀!

  我的批注:敌人封锁得那么严,枪林弹雨中,谁又能担保万无一失呢?你对自己要求太严格了。出了一点儿差错你就自责成这样。

  生2:我喜欢老头子的智勇双全,你看作者对他的行动描写──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着一条破短裤,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我的批注:我真佩服你的胆量,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还如此悠闲;我也佩服你的智谋,这一个一个投进嘴里的又肥又大的莲蓬果然让鬼子馋得上了钩。

  从谈方法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教师到位而又不越位的点拨示范,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让学生找到了感觉,尝到了好滋味。

  三、话题三:唠唠语言

  语言优美是一篇美文的重要标志。孙犁先生笔下的战争不是弥漫着血腥味,而是笼罩着诗情画意,因为他要用美的环境来烘托美好的人性和心灵。指导学生集读课文,学生在咀嚼品味中生成如下一些探究场景。

  生1:月明风清的夜晚奔着东南去了。把小船比喻成一片苇叶。既表现了水乡的特色,又写出了小船的轻快敏捷,烘托出撑船者的高超技艺。

  生2:苇子不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本句用拟人手法写苇子旺盛生命力,烘托人民在残酷战争中顽强的生存姿态。

  生3:这一句钻用得好,化静为动。

  生4: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本句优美的环境描写,烘托出老头子解恨后那种轻快愉悦的心情。

  交谈的形式,真正实现了新课标提倡的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能开启学生的心灵,放飞学生的情愫,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自然收到好的效果。但老师的适时点拨示范也是必不可少的。

  结束:我们从三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交流了各自的体会,下面自己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到的学习方法。(我们应重视学习经验的总结,重视授人以渔)学生再次听《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同时展开联想讲一讲你想起的革命英雄故事。迁移思维,再次训练表达。

芦花荡 7

  《芦花荡》这篇课文设计了两个课时,第一个课时让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一些生字词的基础上,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注意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同学们通过读课文能够找出相关语句,从这些语句中能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这一点学生比较容易把握,最后让学生用这种描写人物的'方法选择一种试着描写一个熟悉的人,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但还有个别同学完不成。

  第二课时让同学们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写景的妙处,同学们思考后也能有所收获。但我上完课后,反思自己认为景物描写妙处应该给同学们总结,写到黑板上,我就在处理练习册时把这个遗漏补上了。

芦花荡 8

  这是现当代作家孙犁的文章,故事充满传奇色彩,通过老头子这一英雄形像的成功塑造,赞扬了抗战时期白洋淀敌后根据地军民乐观、勇敢、机智的品质。

  因为这是一篇小说,所以在教学设计时,主要围绕小说的三个要素进行,设计了三个环节,一、概括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目的是让学生在初步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读懂作者写了什么。二、找出文中描写老头子的语言,并说说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英雄性格。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学会学小说要通过分析主人公的.形像感悟作品的主题,并能通过具体的描写方法说出人物性格特点。三、品味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通过这项活动,学生能够学习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刻画人物的五种方法,并能分析环境描写的基本作用。但同时也发现,学生的概括能力还有待提高,概括事件时语言不够精确、简炼。分析人物性格时不能用恰当的词语去形容。分析环境描写时不能灵活变通,只是一味的追求老师讲过的普通方法,不会活学活用。而且,在本学期学习的几篇课文中,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对于课文分析过多,留给学生朗读与感悟的时间过少。

芦花荡 9

  有人可能会说,“对话有什么新鲜!老师问,学生答,不就是对话吗?”其实,这只是问答而已,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所谓对话,应该是人与人之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达成的双方视野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精神或意识。它所促成的不是知识的简单累积,而是知识的重新建构。引用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的话就是: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为对话搭建最佳平台,先为对话创设体验的情境。在语文课堂中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是一种重要而常用的方法,它往往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将心比心,从而与文字进行最为亲密的接触。

  在《芦花荡》的教学中,为了赏析老人这一形象,我问:“如果你是老人所护送的两个女孩中的一个,你最喜欢老人的哪一点,为什么?”

  有学生说:我喜欢老人的自信。课文中说:“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多么自信!而且他的自信也是有基础的,他的水上工夫确实了不得。

  又有学生说:如果我是那个受了伤的女孩,我喜欢老人说到做到,为我报仇。你看,文中老人是这么说的:“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老人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而且做到了。

  学生还说:我喜欢老人的智勇双全。文中这么写:“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你看,一个老人就这么把日本鬼子玩得团团转,不就靠老人的智勇双全吗?看着觉得真解恨!

  学生的回答无不证明,由情境带来的体验会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同文本对话,充分挖掘文本中闪烁着迷人光芒的语言文字,和文本融为一体。这时,知识的价值就不在于给人现成的东西,而在于为人不断创造新的“起点”;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再是单纯为了掌握知识,而是在知识环境中寻求人的本来价值。这时,知识的质和量都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人在知识中的感受、经历和体验。人不再是外在于知识体系,而是内在于知识,与知识融为一体,不断地在对话中“寻找自我”。

芦花荡 10

  【教学目标】

  1、分析主人公老头子的性格特点。

  2、品味优美的语言。

  【案例】

  课前,学生充分的预习。把自己的理解都批在书上或写在练习本上。

  一开课,赵老师用充满激情与感染力的导语把大家引入了对《芦花荡》的人物形象分析上。

  师:小说塑造人物通常从那些方面来写呢?

  生: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师:下边大家就从这些方面看看老头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各学习小组自主交流预习成果,各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教师巡回指导。

  各小组代表及小组成员发言,说出自己对“老头子”这一主要人物的认识,师加以评点。

  生:由第4自然段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老头子十分机敏、干练。

  生:47自然段的心理描写突出了老头子的愧疚和自责。

  ……

  师对学生发言加以点拨、引导和评价,归纳出老头子的主要性格特点,板书在黑板上。

  ……

  【反思】

  对于小说分析人物形象,我们一直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我也没觉出有什么问题。尤其是赵老师的课,我一向觉得无可挑剔,教师素质良好,教学语言有魅力。比如这节课,巧妙的过渡语,智慧的点拨,学生也时有精彩的回答。可是今天,在陈大伟教授指导下,我们观课主要观学生的行为、学习的效果,我却惊奇的发现原本一堂成功的课现在竟也有了不少问题。

  首先,学生对人物分析往往是局限于某一处,某一方面的性格,所以对人物的形象分析总是零碎的。我说是自信自尊,你说是智勇双全,他说是老当益壮。学生的困难在如何全面认识、客观评价小说中的人物,而我们恰恰在这一点上处理得略而在前一阶段处理得详。

  其次,学生的`回答是他课前已分析出来的,那么这堂课的这个环节相当于是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而且也只是少部分人的成果展示。因为课堂有限,那么大部分的同学在这堂课中充当了什么角色呢?那就是倾听。倾听同学的发言,倾听老师的总结。几十分钟一直在倾听。他们又能入耳入心多少呢?难怪课上看到有的同学走了神,有的同学做了小动作。

  第三,这堂课的前提是学生课前自己充分的预习、思考。那么有没有人没充分预习呢?从观察来看,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呢?因为上课老师总要说,总要总结的。自己既不发言,也无须思考,只要听就行了。长此以往,不愿预习、不愿思考、不愿举手的人就多了。从课堂来看,学生发言的面并不大。

  第四,还有个资料的问题。现在大多数同学都有资料。我们上课研讨的问题资料上都有,学生看了就行了,为什么要听老师总结重复呢?难怪课上不听的同学也不少,都在自己看资料。我们还是没真正关注学生啊。

  总之,从本节课看来,当我们真正关注学生的时候,才发现一堂课的目标设定、重点难点的确定都不应只是老师依据教材来定,而应依据学生认知教材的情况来定。一种教学方法的采用,也不要只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从自己的眼光来定,而应从学生的心理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去为好。由此得来的教学效果也不应只看课堂上那精彩的回答,而应看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最终有了多少新的收获。

  看来,真正做到关注学生并不容易。

芦花荡 11

  刚刚从课堂回来,仍沉浸在《芦花荡》第二课时的教学中,觉得这节课在对话的深度上作了不少突破。

  师:老头子的“过于自信和自尊”集中体现在第55~63段“复仇”这件事上。课文是用第三人称写的,你能不能改成第一人称,用以下两种方式改写:一,二菱向大菱转述;二,老头子向其他同志转述。(现在想,要是改成也是向大菱转述会更好。)

  (同学自主准备,“二菱”组讲述。)

  师:(针对讲述中忽视的细节,现场采访)当你看到“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的时候,你心里怎样想?

  “二菱”:我很紧张,日本鬼子可不是旱鸭子,万一老爷爷失手,可不是闹着玩的,我要不要去叫部队?

  师:真是一个善良、懂事的好孩子!“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你估计他想看到什么?

  “二菱”:他想看到我是不是在看他,又是用什么样的眼神看他。

  师:真是一个“过于自信和自尊”的老头子!会不会还有其他的想法呢?

  (“老头子”组讲述。教师相机采访。)

  师:当你知道“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的时候,你心里怎样想?

  “老头子”:我很高兴!我在水上混了几十年了,今天可找着对手了!

  师:看来二菱是多虑了!你“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你想看到什么?

  “老头子”:我还想看到大菱,因为我的责任,使她受了伤。

  师:我们再往深处想,往远处想,他还能想到什么?

  生1:他还想看到苇塘里的队伍,在怎样的欣赏他。

  师:再往深处想!

  生2:他还想看到白洋淀的人民,家乡正在倍受日本人的欺凌,现在他终于扬眉吐气了!

  师:是呀!老头子想看到二菱,想看到大菱,想看到队伍,想看到白洋淀的人民,想看到河北人民,想看到所有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华儿女!你们的苦,你们的痛,你们的屈辱,你们的仇恨,今天我一齐报了!(齐读62段)(如果说,他看到了美丽的家乡,内心充满豪情更深刻。)

  师:但是,老头子只看到了──(读)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生1:烘托人物心情。因为老头子心情很高兴,所以他眼前便出现了美丽景色。

  师: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这样诗情画意的描写还有很多请再找出一些。(学生勾画,朗读)这就有问题了。一方面是血腥的战争,另一方面却是诗情画意的.景色,这是不是矛盾?或者说,作者为什么把血腥的战争放在一个美丽无比的背景之上呢?

  生1:有些景色本身就是在写战争,表现了敌人的残酷。

  生2:景色越美丽,越能激起人们起来战斗,保家卫国的决心。

  师:这就好比有一块美丽无比的草坪,小草鲜嫩的让人心动,上面还挂着水珠。突然一只大脚踏进来──(同学颔首,会意。)

  即使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下,作者仍然以沉静从容的姿态抒写白洋淀的美丽风光,细心镌刻白洋淀人民心灵的塑像。追求诗情画意之美,尽展浪漫主义色彩,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使小说独树一帜,成为重要的文学流派──“荷花淀”派。

  师:我们再回到老头子的“过于自信和自尊”上,同学们有什么新的认识?老头子为什么会养成这样的性格?

  生1:是因为老头子在水上混了几十年从不失手的功夫,所以即使是水式不错的十几个鬼子他也不放在眼里。(板书:老当益壮的气概)

  生2:是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出于对敌人的憎恨。他曾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板书:爱憎分明的感情)

  生3:老头子深信自己一定能战胜鬼子,这是一种必胜的信念。

  师:难怪他一再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有热闹哩!”(板书:战胜敌人的信念)

  师:看第八段。你估计是什么歌声?

  生:游击队歌……

  师:你们谁来一段?(相互推让)(师唱《微山湖上静悄悄》)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革命队伍很乐观,环境如此恶劣,还能唱歌!

  生:我想到队伍的给养很充足──(同学中有人喊:老头子!)

  师:是呀,这一切原来都是老头子的功劳!不带一支枪,冒着生命危险在敌人的封锁线上穿梭,这该是多么高的抗日热情呀!(板书:爱国抗日的热情)

  怀着这种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爱憎分明的感情和战胜敌人的信念,谁能不“过于自信和自尊”呢?

  【 】

  现在想来,这节课在以下方面取得了突破:

  1、情节:“复仇”部分:

  浅处理:朗读,复述,讨论:哪些地方表现了“老头子”的自信和智慧?

  深处理:采用两种改写的方式实施文本的转化、内化。改写──最佳的深度对话。

  2、人物:

  浅处理:作者是怎样评价老头子的?课文哪些地方表现了老头子的“过于自信和自尊”?

  深处理:第一课时:作者是怎样评价老头子的?课文哪些地方表现了老头子的“过于自信和自尊”?

  第二课时:改写“复仇”部分,深化整合对“过于自信和自尊”的认识(对“向着苇塘望了一眼”的文学想象);穿插环境描写的作用;探究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实质。

  3、环境:

  浅处理:文中有哪些诗情画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深处理:从62段切入:这里为什么安排一句景物描写?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句子,读一读,思考:这和血腥的战争是否协调?作者为什么要用美丽的景色给战争当背景?点出“荷花淀”派的风格。

  【结语】

  我们应该引领孩子们到文本的深处漫溯。

  浅,是对语文的伤害。

芦花荡 12

  为了更好地落实县教育局“两案并行、探索为先、学导结合、当堂达标”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依托两案构建高效课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教研室集全县教育界的人力与财力,精心编撰的系列精品教案与学案,为数千位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可资依托的平台。我代表所有的受益者,向参与编撰这套材料的教研员和各位学科带头人表示感谢。

  隔行如隔山,别的暂不谈。我现在从事八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下面主要结合《芦花荡》一课的教案、学案等有关材料,谈一谈自己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引发的一些思考。

  面对一桌好菜,最好选适合自己口味的吃。

  具体到一道菜,各人也有各人不同的吃法。

  八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与学案,可谓是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

  李艳老师编写的《芦花荡》一课的教案与学案,就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好菜。

  饭局将罢,主人一般问“吃好了吗?”没大有人问“吃了了吗”,这是常识。可见,因人而异为我所用才是目的。我认为,对待大集体备课中的教案和学案也应如此,不能不加辨析照单全收,囫囵吞枣往往会导致消化不良。我们备课组的五位老师,通常会利用每周二教研活动时间,根据教学进度往后预习三至五课。一般是魏群老师主持,其他主备人轮流当主讲人,谈谈自己是如何处理教案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的,谈谈自己对使用教案和学案的改进意见。老师们一边听,一边圈画记笔记,遇到自己感兴趣或者困惑之处也可即兴插话。对于这套教案与学案,我们几个人大致的意见,可以套用翻译文言文的五字口诀,即“留”、“改”、“删”、“增”、“调”。

  教案中的“自主学习”,一般包括给加点的字注音、听写重点词语、文学常识填空等基本题型,往往涉及了重点字词的形音义,以及重要的作家作品常识等知识点;在“学生活动”一栏,相应的给出了掌握这些知识点的方式方法、参考答案,尤其可贵的是编者对容易混淆的地方往往作了“预测”。这一块内容,既是语文学习的基石,也是语文试卷“积累”部分的考题来源。尽管学生通过查工具书、翻阅参考资料等途径能够自己解决,我们老师依然不能掉以轻心,需要拿出足够的时间来检查落实。幸好这一块在同篇课文学案的“自主预习”环节有专门的考查练习。二案互补,彰显了权重;变式训练,夯实了基础,这一块,留!

  教案中的“整体感知”和“展示交流”等栏目,也有不少出彩之处,如“学生听朗读,初步感受芦花荡,并将感受用‘这是一片__________的芦花荡’说出来。”再如“速读课文,结合文章的具体描写分析老头子的性格特点。用‘我特别欣赏小说第 段中 的

  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因为

  ’说话。”这两道阅读题,侧重训练了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塑造人物性格分析,立足于课本文字,着眼于个性理解,既能引导学生们挖掘教材内容,又能启发孩子们的参与意识,务实又不乏灵活。这样的阅读训练题,更值得“留”!

  当留则留,不当留则“改”。

  教案中“整体感知”的第2题,“默读课文,理清小说的情节。”直接将小说的情节过程及主要事件和盘托出——

  开端:护送 → 发展:受伤→

  高潮:愧疚 → 结局:复仇

  这样做,无法考查学生对小说要素的掌握,也不利于考查他们的阅读概括能力,甚至会淡化了这篇小说的可读性。

  同样,学案活动展示栏目中对这个问题的设计也如出一辙,在“理清小说的情节——开端:护送。发展:受伤。高潮:愧疚。结局:复仇。可以分小组表演课文的某一情节。”

  本题设计,将语言训练变为表演活动,看似兴趣盎然,实则难以落实,导致流于形式。我的处理方式是“改”。直接问“一般说来,小说的情节发展要经历哪几个环节?具体到《芦花荡》一文,在这几个环节中,主要发生了哪些事件?你能用最精炼的文字概括出来吗?”这样做,既能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又能考查学生对小说情节结构的掌握,还能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再比如第二课时教案“合作探究”环节的第2问,“小说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别说学生,就是我们语文老师也难以回答。真要答好这个问题,必须把这9页课文再翻一遍,筛选出有关信息,分别概括,并加以综合。越是我们需要解开这个疙瘩的地方,答案却写着“略”;再查查学案吧,也写着“略”,我只好无奈地笑了:还是“改”为一道思考题吧。《新闻两则》第二课时活动三属于拓展迁移:比较《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异同。我总觉得这问法太笼统,学生答出十个要点也穷尽不了,若改为“从体裁、写作背景、写作目的方面进行比较”就明确了。还记得上册学习鲁迅先生的《社戏》一课时,学案中有这样一道题:“双喜是一个好孩子头还是坏孩子头?”苦笑之余,我总觉得这问法也值得商榷。

  无论精品教案还是学案,除了故意反复强调的重点外,其他重复的问题要“删”;不符合课程标准和考试指导意见却增加师生负担的,也要“删”。

  请看,第一课《新闻两则》的学案,活动二有两项内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小播音员”:

  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则新闻?

  2.学习小组内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并努力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气势。

  这与第二课时的活动一内容完全一致,所以我将后者作了删除。说明:因为学案的.标题没有注明是《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所以产生了理解上的偏差。

  在学案的文体知识考查一栏,除了古代的、外国的、现当代的一流作家要掌握外,其他的作家作品,只引导学生了解就行了,没必要列入考查,考纲明确指出,各类考试绝不涉及。《芦花荡》中考查作家作品时,把赵树理为首的“山药蛋派”作为考查内容没有必要,若不删去,只会加大学生的不少记忆负担,细想想这些问题实在也没记的价值。

  无论是精品教案还是学案,某一单元的资源往往是由某一位学科带头人负责完成的。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我们在仔细审读并使用这些材料时,不时会发现有疏漏的知识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若能在适当的地方进行增补,就有可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八年级上册是以生活内容为依据进行编排的,第一单元反映的是战争与和平这一话题。第一课《新闻两则》以叙述事件为主,也穿插了作者对我胜敌败结局的原因分析;第二课《芦花荡》,从全文来看,是以记叙为主;选取芦花荡一节文字,侧重环境描写;再将视线转向主要人物“老头子”,又有大量的人物描写。我觉得,在《芦花荡》第二课时的学案中设计一道考查表达方式的小题就有必要了。为达到较好的效果,我在教案上编了几句顺口溜:

  表达方式歌

  表达方式是老锅,三足两耳好处多:

  记叙、说明和议论,三个“言”字来支托;

  描写抒情两只“手”,端起锅来自由走。

  散文诗歌最自由,除了“说明”啥都有。

  新闻、故事和小说,写人叙事不能缺。

  多种方式综合用,辨析文体抓主流。

  再如学习第4课,要让学生尽快记住法国作家雨果和他的三部作品,我就编了一句话:雨刷刷的下,巴黎圣母院变成了悲惨世界,那是九三年的事了。一句荒唐言,引得学生开怀大笑,不用费事就记住了作家雨果,国籍法国和三部作品。

  打个比方来说,教案和学案是鞋,老师和学生就是脚。当脚趾头伸不开时,要敢于把鞋顶破。毕竟鞋子要为脚服务,咱总不能削脚适履吧。

  所谓“调”,就是“板块整合”,也可称之为合并同类项。一旦发现教案或学案中内容相近,或训练目的相同的问题,就可以大胆地调整到一处。比如在《芦花荡》学案中,对主要人物“老头子”的考查比比皆是,从言行心貌描写到人物形象塑造,从人物性格分析到小说主题探究,共设计了10道小题。一一答来,答案大同小异;若是能“调”,进行问题重组,岂不省心省力?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精品教案为我用。

  二案并行,探索为先,使用学案需变通。

  以上所述,均为本人开学以来这几天的思考,意在抛砖引玉,与同行们交流。不妥之处,望教研室领导、李艳等诸位老师谅解。明明是借鉴人家的资源,题目却说《“我”的二案更给力》,似有剽窃之嫌,特加引号以示清白。

芦花荡 13

  《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在白洋淀无数次地穿过敌人的封锁线,为游击队运输粮食、护送干部、他不带一支强,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鱼鹰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水塘里穿梭,从未发生意外,靠了他,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但又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在夜间穿越封锁线时,撞上了敌人的小火轮,一个女孩负了伤。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力量,但他发誓要为女孩报仇。这篇小说很有传奇色彩,人物形象鲜明,环境描写也别具一格。

  在阅读方面,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提高默读的速度和默读的质量,更重视培养默读的技能。阅读的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在从局部到整体,从感性到理性,从阅读教材到自我体验,启发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实现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过程,在进行局部的精读,先从一般性的简单内容开始,再到深层次的思想内涵类的`深度阅读,最终能够抛开教材进行课外阅读,自我体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体验性、创造性的阅读,深入贯彻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引导学生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芦花荡 14

  本节课我重点放在对〈芦花荡〉的人物形象分析上。

  1、重点强调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2、各学习小组自主交流预习成果,教师巡回指导。

  3、各小组代表及小组成员发言,说出自己对“老头子”这一主要人物的认识,师加以评点。

  4、师对学生发言加以点拨、引导和评价,归纳出老头子的主要性格特点,板书在黑板上。

  对于小说分析人物形象,我们一直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这节课,巧妙的过渡语,智慧的点拨,学生也时有精彩的回答。可是今天我上课主要看学生的行为、学习的效果,我发现这堂的课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学生对人物分析往往是局限于某一处,某一方面的性格,所以对人物的形象分析总是零碎的。我说是自信自尊,你说是智勇双全,他说是老当益壮。学生的困难在如何全面认识、客观评价小说中的人物,而我恰恰在这一点上处理得略而在前一阶段处理得详。

  其次,课上也只是少部分人的成果展示。因为课堂有限,那么大部分的同学在这堂课中就是倾听。倾听同学的发言,倾听老师的总结。几十分钟一直在倾听。他们 有的同学走了神,有的`同学做了小动作。

  第三,这堂课的前提是学生课前自己充分的预习、思考。那么有没有人没充分预习呢?从观察来看,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呢?因为上课老师总要说,总要总结的。自己既不发言,也无须思考,只要听就行了。长此以往,不愿预习、不愿思考、不愿举手的人就多了。从课堂来看,学生发言的面并不大。

  总之,从本节课看来,一堂课的目标设定、重点难点的确定都不应只是老师依据教材来定,而应依据学生认知教材的情况来定。一由此得来的教学效果也不应只看课堂上那精彩的回答,而应看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最终有了多少新的收获。

芦花荡 15

  昨天和今天教学《芦花荡》,由于我对七年级的教材不熟,不知学生有没有学过小说,教学设计是保守的。第一课时讲了小说三要素,然后让学生根据三要素整体感知课文,重点是梳理故事情节。在我看来比较简单的故事情节在学生当中还是有异议,学生的基础太差,在一些小问题上纠缠不清对我的提示也领会不了。

  不过,教后想想还是我的教学设计出了问题,讲的术语太多,起点定得太高,其实让学生梳理故事情节时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快速默读课文,用笔划出表时间和地点的词语,根据这些词语给课文分段并简要概括段意。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有针对性的讲一下,在小说中它们很重要,不仅可以增强故事的可读性,还能帮助我们理解人物形象。老师心中要有学科的专业知识(如术语),但不能象其它学科一样灌输这些知识,初中的学生主要还是培养语感。

  第二课时在今天下午第二节课上,两个刚毕业的老师和小段来听课。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分析环境描写及其作用,还有就是分析老头子这一个人物形象。环境描写主要是以分析第一、第二段为主,方法是让学生去找喜欢的句子并简述喜欢的理由。分析老头子的形象主要是抓住“过于自信和自尊”这一性格核心让学生找文段作出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只要想学的,应该说多多少少都能讲一点的,但举手发言的学生不多,刚开始就是一两个人,到后来举手的人才多起来。这样的课型对老师来说要有深厚的功底,能针对学生的发言作出恰当的'评价。比如我问“这样写表达了什么感情”时,有一女生回答说“对日本鬼子的喜爱之情”,引得很多学生大笑。当时是一个同学在说,我就追问了一句,没叫她说,她却叫得很响,有点故意扰乱的意思。有老师在听课我就对她采取了不理不睬的态度。课后我了解到这个女生在班里很特别,是老师眼中的傻子,同学眼中的神经病。但不管怎样我对这一行为不闻不问是我的失败,这种情况在三个新老师今后的教学生涯中会经常碰到,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我尚且手足无措肯定是令人失望的。当时我是想教育她的,但从其他学生的不屑中我看出这是一个特殊人物,不用我多讲,学生已有是非判断,所以就错过了。

  第二课时感觉成功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气氛越来越好,积极思维的学生多起来。这和问题的设计和巧妙的过渡有关。两个新老师反馈说举手的学生太少,怎样设计过渡语,冷场时怎么救。小段课后问我怎样听课,听课笔记怎样写。

【芦花荡 】相关文章:

《芦花荡》 06-09

《芦花荡》 01-10

芦花荡说课稿11-13

芦花荡说课稿13篇12-02

让我们荡起双桨 09-02

《让我们荡起双桨》 07-07

《让我们荡起双桨》 15篇07-15

《让我们荡起双桨》 (15篇)07-15

《让我们荡起双桨》 通用15篇07-1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