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周庄水韵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在写 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快来参考 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周庄水韵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周庄水韵 1
说实在的,在过去的现代散文教学中,我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重讲解、重分析的“讲读教学法”。学习专家毛洪其老师的讲座时,其中有句话让我深受触动:“既然属于文学作品,那么我们的散文阅读教学,也就界定为一种审美阅读,而不是着眼于信息筛选和处理的信息式阅读。”因此,在《周庄水韵》的教学设计中,我对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有所刷新和改进。这篇课文的教学令我较为满意的地方有以下几个:
1、以画导入,营造气氛好。
本文本来就是一篇文字美、景物美、意境美的散文。为了切合这个“美”字,我从优美的画面入题,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就被周庄的美吸引且陶醉,并在美的享受中对周庄的`有关建筑风貌有了深刻印象。
2、对有关语文知识教学能落到实处。
如游记知识的巩固及字词、修辞知识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的掌握理解。
3、朗读指导为学生的阅读理解指引了方向。
在学生朗读前,我要求学生把握好本文的感情基调,注意朗读时的语调和节奏停顿,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韵味并进行创造性阅读。
4、教学目标一完成得较为理想。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抓住了周庄景物的主要特征,从不同角度来描写周庄水韵。在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时,我从本文的整体脉络(总分结构)入手,让学生把探讨的重点放在了“作者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及感受”的描写上,并布置学生完成表格作业,使学生对作者三次游周庄的时间、观察角度、景物特点和详略安排了然于心。
当然,对于这堂课的教学,我也感觉有明显的不足:
1、因为时间关系,我对学生朗读过程中出彩和欠缺之处,忽略了进行有的放矢的鼓励性评价和具体有效的指引纠正。只是在学生读前作了指导,而读后只是用一句“好”或“读得好”草草带过。
2、虽然课前我很想一反过去的“讲读教学法”,但事实上,我感觉自己在课堂上还是讲解、分析得较多,对“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才是主体”还是突出得不够。
周庄水韵 2
《周庄水韵》讲过之后,我脑中的记忆好像也没有多少,回过头来再读这篇散文,觉得这么优美的文章,还应该让学生学习其好的写作方法,应该让学生在朗读中闭眼体会优美而又有诗情画意得特写镜头——文章的开头。
1、文章开头安排特写镜头,独具匠心。
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这是周庄,而是安排了一个特写镜头:“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随着这搅动的木橹,我们也不知不觉走进了这个世界。原来这个世界里还有这么多丰富的东西:桥、楼、树、云、鸟,还有那美丽的似彩绸一般的水面,真是让人浮想联翩,无限向往。达到了这个目的,作者才笔锋一转,告诉你这就是周庄,而且是富有诗意的周庄,于是牵引着你不断随他的文字探索。这种独特的开头方式安排得非常巧妙,也很有吸引力,值得我们学习。
2、文中写景语言清新优美,抒情性强。
本文的语言清新优美,也像周庄水乡一般让人赏心悦目,“天下着小雨,古镇被飘动的雨雾笼罩着,古桥和屋脊都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打着伞坐船游览,看到的是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小雨中,“飘动的雨雾”、隐约出没在“飘忽的雨雾中”的古桥和屋脊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头带面纱的少女形象,朦胧、绰约、富有魅力。“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则使用通感的手法,将听觉和视觉融合起来,很形象,仿佛水声的.热闹伸手可及。而且,比喻与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将水声比喻成“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水声仿佛也有“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用“江南丝竹”和“万般柔情”表现水声的轻婉、柔媚、悠扬。这些清新可人的语言不仅将当时的景物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同时也告诉我们作者对这些景色是多么喜爱,因为他的感情在这些抒情性的语言中已溢于言表。
周庄水韵 3
从选好文本到讲课完毕,因最近琐事缠身、水平有限,也是在梦幻般的感觉里过去的。稀里糊涂里课就完毕了,因身为讲课人,听得最多的便是两种意见:1、选这课来讲也太难点了吧!2、课上的还是不错的!但这时我性格的优点便显示出来了,那就是从不在别人的批评赞美里迷失自己。所以,对这节课自己进行品析:
一个亮点:
早在05年秋季听省语文优质课时,就在教师们的评价语言里听出了单调与困乏,简单、重复、无主见的“好!”占了评价语的大半。这样的一视同仁抹杀了学生回答的积极性也放弃了最佳的教育机会。
所以,在自己课堂对学生的评价里,就尽量增加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学生回答好的,好在哪里,有问题,问题又在何方。
这次讲课也不例外,我尽量让自己的评价语因学生而异因学生的答案而异。这点现在回想起来依然甚为满意。
例一:理解文意,欣赏美景板块(以下节选自雅阁老师的记录)
生1:《春游周庄》
师:不错,抓住了春这个字,很准确。
生2:《依依周庄情 悠悠周庄水》
师:哟,这么有诗意的语言呀,有地点,有特点。很好。
生3:《井乡之景》
师:不错,一下子找到了文中的井形河道,抓词很准确。
生4:《三访周庄》
师:哦,你的立足点在作者来周庄的次数上,角度不一般。
例二:品味语言,丰富积淀板块
生1:“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周庄水的声音很动听。
师:嗯,我们仿佛听到了四处的滴水声,犹如天籁之音,那他把什么比做什么了呢?
生1:把水声比作江南丝竹。
师:是啊,滴水与流水的轻柔、音乐感都表达出来了,我们耳边也好像听到流水在叮咚成韵,轻婉、柔媚而又悠扬,你来读读看……
生3:一支弯曲的木橹,在水面上一来一回悠然搅动,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碎成斑斓的光点,迷离闪烁,犹如在风中漾动的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眩目的花纹……
生:我读出了一种安详的景色
师:水面上我们看到了什么?
生3:石桥、楼屋、树影还有云彩和飞鸟。
师:那后来呢?
生3:成了一匹长长的.彩绸,没有人能描绘它朦胧眩目的花纹……
生3:木橹把水面搅碎后……
师:是啊,你看,这幅图画便有静有动,在木橹的“悠然”“不慌不忙”里,周庄的古朴、宁静、神秘便展现出来,使人浮想联翩又无限向往……
两点遗憾:
按道理要出外讲课,在家里是应该让同事们听听指导指导的,但由于高招、课本剧、地生会考临近等事情的冲突,时间实在很紧,于是我只是在自己的班级里没有预习的情况下简单进行了实验,把握一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能力便算完事了(因此还被领导批了一顿呢!)。所以,对于文本的挖掘问题和课堂的时间分配,再加上陌生的学生,课堂走向哪里目的何在效果怎样我几乎是没有一点把握。反正上场时是一点紧张的感觉都没有,我和春云(小学上课老师)戏称自己上课的状态是泼水,流哪里算哪里。
这样的状态,遗憾肯定是不会少的,我的这节课堂就有两点大遗憾:
1、教师引导、调控能力不到位:这点主要体现在3个环节:
①学生品味语言阶段,自己的设计是学生赏析语言,在赏析的过程中会有人提到三游周庄的三幅图画,(在家里学生品析到了),然后自己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可遗憾是我提问了11个学生,还是没有等到我要的答案。许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问题,许是他们的爱好问题,或者干脆就是我的指令有问题,学生并没有注意到我需要他们注意的内容。结果我是只好依着学生的回答简单总结“把品析语言时大家学到的方法、技巧用到自己的现实中,我们的作文会增色很多!”
所以,在课后对话环节翟国玺校长就提到讲课深度问题时,我就自我批评了一下。当时,自己的大脑也在飞速的转动,希望可以找到更好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达成目标。可惜的是,我绞尽脑汁的无奈的看着时间流逝而没有想到好办法呀!
②在学生品味语言板块,我设计了一个范读引导的环节。但是由于水平有限再加上对文本情感把握不够,所以自我感觉不是很好。但是学生的悟性非常强,我示范引导之后连着3位同学的朗读都是有滋有味像模像样,当时我已经认识到这点,应该借机大家表扬,强化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遗憾的是念头倒是闪了,自己却没有抓住机会实施。
③讲课时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失误,在第一环节自己设计的速度原意是默读课文,可由于指令不清晰或者学生习惯的不同,学生们是在朗朗读书,这时我是干着急没办法,只好看着时间流逝暗怪自己为什么没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引导好呢!
2、思想上漏洞导致行为的偏差
其实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是却反映出大问题。表现在两个环节:
①在课堂最后,我留出时间让学生在跳读课文后找语言对周庄进行一句话一段话的总结,等待了3分钟后,我转了一圈,却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只写了一句话“周庄真美丽呀!”在晕及的情况下,时间已经到了。我慨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不够好,便拿出自己学生的两段文字介绍给他们。
这行为本无可厚非,遗憾的是我当时说的话“给大家推荐两段文字,是济水的学生写的,希望大家下去后也能够写出诗意的文字来!”
现在想来,这是思想的错误,我不了解学生状况能力,直接拿济水的学生来和他们比对,本身就不公平的体现。如果非要说,也应该是推荐一些学生的,不应该将他们和城区的学生放在对立面。
②在课后对话环节时,自己总结了3个没想到,其中第三个,对学生的读写能力总结时提到两点,一是学生对速读的理解,二是写作能力的表现。我本意是说出自己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问题,书面表达能力有些差,提醒老师们以后注意培养。但后来思索,我又有什么资格说这话呢?老师们都在辛辛苦苦的干着,自己又没有调查,何来发言权?
本身,自己拿城区学生的标题、文段和他们的学生来对比就是一种思想的错误,忽略了许多不该忽略的问题,真是思想一时不到位导致行为缪千里呀!
上完课两天了,但这两个大遗憾我一直是耿耿于怀!
周庄水韵 4
讲一节课,除了课堂本身、教师素质以外,还有许多更美的风景,更大的收获。这次我就有这种感觉。
三大发现:
王屋的学生真自信:
借班讲课,最怕的就是学生的不配合,此时,许多老师(包括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祈祷自己用的班级是个活跃的班级。可是,在王屋听了一节上了一节后,我觉得应该这样说,在王屋讲课,任意班学生都可以,他们都会在课堂上自信的展示自己,配合老师学习。
那天我们风驰电掣到王屋时是早上7点40,早读还没有下。因为心不静,我便想先见见学生。到了教室,看到学生正认真拿着课文朗读,于是,没有过多煽情,简单说了两句就走了,不过,他们真诚的笑脸,灵动的目光,自信的表态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上课后果不其然,学生举手积极,发言大胆,一点儿也没有怯场的意思。从这点来说,很赞同雅阁老师的评价:你真该好好谢谢王屋的学生!
在济水也曾搞过课堂宣誓的环节,可是说着说着就流于口头了,因为学生不张嘴,张嘴了声音也如蚊子叫。可是在王屋课堂前的宣誓上,我听到的是雷霆般的声音,看到的是“我最棒”的表情,记得当时我的评价是“老师对课堂上大家的精彩表现充满着期待呢!”真实的表达了我的心声。
所以,王屋的自信心教育真的是效果卓著啊!
我们的教师真好学:
在课后交流环节,我真正感受到了山区教师的博学、睿智与上进。
在对张艳老师的课进行点评时,各位老师纷纷提出自己的疑惑,有人问面对生学生时怎样进行这样的流程,有人针对学生的表现、小组的任务分配进行详尽的咨询和探讨,有人提出对课堂上教师的表现的看法。
在对我的课的点评时,印象最深的有4位老师,一个是一位男教师对文本第一段里“碎”的看法,让我意识到自己在研读课本时对作者心情的忽略;一个是王屋一中一位女老师,她从我的课里找出了“听、说、读、写”的依托对平时课堂进行分析探讨,让我感受到了她的细致与灵动;王屋一中翟国玺校长对我课堂的深度解剖更让我震撼,当时自己是用“高,老高,老高高”来表达自己的崇敬。在这节课上,有一个大漏洞,就是教育预设没有完成,在品读环节的小结部分,因我没有引导好学生没有品味到而放弃,这点,唯有翟校长看出并提出。还有一位支教的女教师,她举例自己听过的名师讲座,对一类文章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样宽松的研讨氛围,这样细心好学的教师,让我感到身为其中一员的快乐与幸福,更有的是紧张与压力。
局里的领导真务实:
这点是实实在在的发现,请勿认为有拍马屁之嫌。
本身这样的活动设计就是一大体现。尤其是经历了两届这样的活动,这次较上次而言,组织更严谨,设计更完美,活动质量也更高,不禁让人赞叹万分,更是期待下次活动的到来。不过遗憾的是期末临近,这常导也是日理万机俗事繁多!只好期待下学期更精彩的活动策划了!
其次是李伯勇主任带给我的意外。因当时讲课入神,李主任听课我是不知道的。在会议环节,我正和老同学闲云,突然接到短信说领导正表扬我呢,迷瞪了半天才得到消息说是李主任在说听课后的感觉。你想,跟着这样的领导,好了马上表扬,部下教师焉能不进步?
再次是杨国顺主任带给我的震撼。回去的路上,和杨主任交流了一下“素养提升123”工程和“本土名师”的意见,杨主任娓娓道来,有理有据,思考详实,看问题全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个小时的谈天后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可谓是有厚度有高度有深度。
不过,除了活动一手策划人雅阁老师外,以前并不认识李主任和杨主任,更别说了解了。所以说是发现。
四大收获:
收获一:课程设计大了好
在我们的公开课上,教师的琐碎引导和环节的零七八碎使听课者目不暇接,也让学生疲惫不堪。在倾听了王家和校长的建议和自己精心设计后,我将课堂分为三大板块进行,教师只发出3次指令,然后让学生来做敢接还可以。此时,学生中会出现什么问题,会发现什么对我来说是个迷,但是会有自己的问题自己的收获肯定是真的。
我认为教学不是教师传授多少,而是学生习得多少,所以,真正让学生自主的`动起来,教师的设计就要大一些,不能挖个小坑让学生往里跳,猜心思。
不过,我的意思也非是越大越好。如果教师没有指令性或者指导性要求,学生海阔天空没边没檐的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效果应该打个大问号。
所以,我的收获是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合理的问题是必须的,过大过小都会南辕北辙。
收获二:借班上课礼物巧
借班上课前要和学生进行一下简单的互动,这是许多老师的习惯也是必须的。或忽悠学生或物质刺激或拉关系套近乎……方法是多种多样。可效果并不见得就能够有收效。记得去年冬季在玉泉讲电教课前,我采用的忽悠套近乎表扬法几乎就是失效的。所以,这次怎样和学生迅速拉近关系提升学生兴趣就成了我考虑的大事。
后来是决定将自己的课程作为礼物送出的。但一件太单调,于是设计时设计成了3步。
课前,送第一件礼物,一组锻炼手指灵活度、据说可以健脑的动作,(感谢教给我的老师效锋同志),次礼物一出,学生立马兴高采烈的做起来,和我的关系也迅速拉近。
课上,送给山区学生水乡美景做礼物。
课后,因学生表现突出,送一个手势,大拇指朝向自己,四指并拢弯曲,让他们意识到老师的赞扬——“我最棒”!
设计时第一个第三个礼物是不在课堂上展示的,这点我非常赞同雅阁老师的意见,和教学无关的事情尽量没有。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陌生人来上课和对有好感的人来上课,学生的感觉、表现肯定不一般。另外,如果对学生的情绪调动、大脑休息有好作用的话,该出手时还得出手。这次是我不想专门跑到教室进行“送礼”才出现的,不过坚决没有占用课堂时间。
但是从学生的表现我就收获一点,送礼物之说可行。试想,谁不愿意要礼物呀!至于这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就看老师的操作了。
收获三:参加活动进步快
最近几年,自己的教学用一个词来形容状态的话,那就是“闭关”。很少有在公共面前展示的机会,去年被迫参加的一个电教优质课,也是因选课不慎而进步不大。而这次有勇气将自己放在众多专家和老师面前,也是奔着进步来的。
我们学校流传着一句话,那就是讲一次课要退几层皮。虽然这次讲课并没有大动干戈,但是紧张也是肯定有的。由于课文太生,有一段时间自己研读文本到了睁眼闭眼满脑子都是周庄水的地步。后来是设计课堂流程,开始到最后最少换了3种方式。我一直在寻找,寻找最契合最适度的方法。直至上课前最后一天。
课上完后,有同行的研讨,有专家的指导,问题暴露出来才能够解决,优点展示出来才能够发扬。我很幸运,自己遇到了敢说真话愿说真话会说真话的指导者,使自己意识到自己教学中的一些问题、细节,这样怎能不进步?可以肯定的是,再上同类的课,在倾听评价、深度拓展、字词点拨、学生引导方面,我是一定不会再犯这节课上一样的错误的。
收获四:朋友学生两相乐
在济源所有的乡镇学校里,除了我的故乡玉泉和现在的济水一中外,就数王屋一中同学多朋友多了。所以,这次借着讲课,我也过了一把瘾,一把旧地重游老友重逢的瘾。
上课前只能简单的寒暄,课后才是我叙旧的天堂。趁着领导讲话的功夫,我溜到校园里和老友们搞了个聚会,周到的王法宽,热情的赵王卫,实诚的陈强,优秀的谭龙江,帅气的姚卫锋,嘿嘿,无论官至何位,不管来自何方,随意率性真诚幸福,谈天说地快乐无穷。如果讲课是个人素质的提升的话,那这小聚会就是我最大的快乐了。遗憾的是时间太短,被纪律所迫,谈性正浓时却得依依惜别……哎!下次想见不知在何时呢!!
除了老友的收获外,还遇到了进修时的同寝大姐周梅花,亲热的拥抱是我们沟通感情的方式。山还是那座山,人还是那个人,只是多了几道皱纹孩子又长高几许。岁月总是催人啊!
在个人感情里,另外一个印象深刻的细节就是在校园里,遇到一巧笑嫣然的小女孩对着我一直笑,仔细审阅原来是自己讲课那班的学生。我不知道自己能让他们记住多久给他们多少收获,但她的笑容告诉我,她是快乐的,那我也就快乐啦!!!
这次王屋之行,一个亮点二点遗憾三个发现四大收获妆扮了这个忙碌的学期,也成为我生命里快乐的一站……
周庄水韵 5
《周庄水韵》一文已经教过两遍。此文常教常新,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当然,也难免每每有些许遗憾。对于备好课,我思考了很多。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生成性得到强调,教学的过程不仅仅再是教学设计的执行过程,而更多的是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这样,备课的功能也就发生了变化。备课不仅仅是教学方案设计,还要生成教学过程的准备,包括材料的准备,内容的准备,方法的准备。这种准备,是对各种“可能性”的预知,是为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提供支持。也就是说,备课对教学来说还处于“未定”状态。正因为是“未定”,所以备课必须从“方案设计”的层面上退下来,退到为方案设计作准备的层面上。这种“退”对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过去,我们备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过程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课堂里常常出现了与我们备好的课不一致的情况,出现了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们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放弃原来的备课,二是迫使学生按照备课里的设计来理解和学习。显然,第二种方式不符合我们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但是,放弃原来的备课,我们又没有充分的准备。课堂效果不佳。
教学出现的可能性如果我们不能预测,我们可以在教学某课之前可以向学生做一个问卷调查,让学生读课文后,写出在阅读中产生的问题,与我们准备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进行比较,这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预想的与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有差异,甚至很大差异。这时候我们也就明白我们一直是在以我们的主观意志设计重难点时,我们备课真的不能做到关注学生。
因此,我觉得备课要注意:
1、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语文课应以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主要内容。“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语文教学的首要使命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它有别于政治课、班会课、环保课。
2、对文本要深入探究,对文本的关键处、精彩处品读要到位。那些细腻的笔触,我们要引导学生读出来,品味出来。这样的语文课有意义、有深度。
3、导入用的时间不要太长。我在教学本文时,就直接进入课文学习,从题目入手,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学生学习的效果就比较好。
4、分组讨论要有效。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似乎分组讨论是最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一种方式。但是我们课上看到的表现是:老师说讨论学生就马上开说;老师说停止,马上鸦雀无声。而且马上学生就说出讨论结果。咱们先不说讨论的过程,单就这形式就是完全是老师牵着学生走,根本不是以学生为主体。咱们再说讨论过程存在的问题:
①、有的学生根本不讨论,说闲篇,或忙里偷闲玩会;
②、在学生讨论之前,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没有提示思考这一问题需要研读课文的哪一部分内容,匆匆开始,草草结束。讨论的收获不大。其实,在思考的基础上商讨才有意义。咱们讨论一个问题,还要组织组织语言才说呢。
5、注重评价语。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评价,恰当地使用评价语,能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益。
周庄水韵 6
审美素质指主体用审美的态度去发现、感受对象的美,在对美的感应中与审美对象沟通的能力。教学大纲强调的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中,审美情感的培养这一环节不能忽视。
《周庄水韵》是一篇语言、情境优美的散文,庄最美的是水,也是作者迷恋的,在学生已经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第二课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让学生逐步加深自己的审美体验,从而体味“水韵”的内涵。
1、感悟周庄的美
审美第一步让学生整体感知审美对象。首先,整个过程运用幻灯片辅助,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给学生各种具体的表象,使学生更好也更主观的产生各种审美感受。接着我让学生运用文学中通感的手法,从视觉、听觉、感觉等多个角度,将周庄想象成各种事物,有的将周庄比喻为一位古典美女、一曲柔和的乐章、一首婉约派的词等等,不同经历、不同思想、不同文学功底的学生会得出不同的审美结论,课堂异彩纷呈。
2、品味周庄的.水
通过前面的初步的审美体验,同学们得出了周庄的美在于水的结论。语言是美的载体,培养审美素质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培养语言审美能力。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于是我让学生细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水的句子,反复朗读、品味。同时播放与课文文字相对应的图片,让同学们体味水乡韵味和情趣。这时,学生们的审美体验进了一个层次,是该迁移运用的时候了。于是我提出了要学生口头描写图中景物,要求不能与课文雷同。刚开始学生们有点胆怯,慢慢地举手的人多起来,兴奋地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周庄的一幕幕图景。这时,我将课堂思路转回文本,让学生思考“周庄水韵”的“韵”的内涵,在前面的基础上,学生们轻而易举拿下了文章最难的问题,并且获得了自己的体验。
在这一个环节中,学生们将外在美的体验通过产生共鸣转化为内在拥有。
3、讨论周庄未来
课外查阅资料得知周庄已经慢慢开始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了,联想许多美好事物被现代文明蚕食的现状,我设计了这个环节,展示两幅未来周庄图,一幅古朴典雅、小桥流水、青瓦白墙、木橹轻摇,一幅高楼大厦林立。让学生讨论哪个更适合周庄的未来。拥有了前面美的体验,学生们都明白,应该保护我们的原生态文明与文化。
以上是我对本堂课的反思,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