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诸葛亮和小皮匠》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 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 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诸葛亮和小皮匠》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诸葛亮和小皮匠》 1
《诸葛亮与小皮匠》这篇课文是讲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聪明人诸葛亮与三个普通人小皮匠之间发生的事。通过这个故事,不仅让学生对诸葛亮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也知道了“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句话的意思。在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采用了观看有效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成功。
课文的第一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诸葛亮遇到的困难:乌江水深流急,江中还有礁石,军队无法过河。教学时先引导学生了解乌江,体会乌江的险:水深流急,江中还有礁石。
教学片段:
……
师:三国时,诸葛亮带领士兵追击敌人,一直追到乌江边。看这就是乌江。(出示乌江的有关视频)
(学生们看到乌江的江水白浪翻滚,水流湍急,礁石在江中时隐时现)
(同学们边看边情不自禁地感叹道:“这水流好急呀!我还看到了礁石呢!”)
师:诸葛亮带领士兵追击敌人,遇到了什么麻烦事?
生1:乌江水深流急。
生2:江中还有礁石。
师:是啊!乌江水深流急,江中又有礁石,这就是追击敌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谁来把这两件麻烦事连起来说一说?
……
由于学生观看了有效视频,学生马上就讲出诸葛亮遇到的困难,后来同学们在朗读时不仅能读通了这句话,还能把遇到麻烦时焦急的语气表达出来了,真是一能多效呀!
在介绍了诸葛亮想到的两个办法“架人桥”和“坐木筏”的.“坐木筏”方法时,我也运用了让学生看有效视频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木筏是用一根根木头做的。把一根根木头扎起来就做成木筏了。有了直观的感受再问学生:士兵们乘坐这样的交通工具能够过江吗?学生立刻回答:不行。因为江中有礁石,礁石会撞坏了木筏的。
在教学皮匠们制作牛皮筏子,帮助大军解决了困难,顺利渡江。我也采用了这一方法,让学生看看牛皮筏子的制作过程,学生马上明白了牛皮筏子好处。
教学中的难点在学生观看了有效视频后就迎刃而解了!这种方法,来帮助学生了解、理解、感悟,并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当孩子对于文本内容能够理解和感悟时,更能促使他们读好课文,提高朗读水平。观看有效视频,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特别有效。
当然,教学中也有遗憾之处:在学生了解了牛皮筏子的制作过程后如果能让学生与木筏进行比较好坏,可能学生会对“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句话的意思体会的更深。介绍了诸葛亮想到的两个办法之一的“架人桥”时,能让学生上台演一演可能学生更体会此方法的不可行!
《诸葛亮和小皮匠》 2
《诸葛亮和小皮匠》一课是讲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聪明人诸葛亮与三个普通人小皮匠之间发生的事。通过这个故事,不仅让学生对诸葛亮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也知道了“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句话的意思。这个故事虽然生动,有一定的可读性,但课文中生字较多,有些词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学习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知识,理解课文,在备课和上课时,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诸葛亮是古代的聪明人,他的故事有很多,但是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可能知道的不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明白聪明人也需要别人帮助。课前,我给学生讲了诸葛亮的一个小故事《草船借箭》,并让学生再去了一些诸葛亮的故事。从上课的效果看,显然,这一课前准备是很必要的`。
2、由于课文中的生字比较多,教学时我采用了“分散出现,集中识字”的方法。九个生字分二次出现:第一次,“匠”随课题出现,读准字音可后进行笔顺的指导,并且让学生理解“皮匠”的意思。第二次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士、兵、击、挡、筏、撞、贴、揭”,在学生自学以及老师检查的基础上对“筏、挡、撞、揭”这几个字进行了重点学习。
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故事中出现的情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见到,会造成学生感悟上的困难。如“水深流急”是怎样一种危险的情况?学生很难感受。又如“木筏”是什么样的?学生不知道。因此在教学时,运用媒体生动的画面,真实展现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帮助理解感悟。我还让学生演一演,使学生理解了什么是“架人桥”。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诸葛亮和小皮匠》 】相关文章:
《小蓝和小黄》 06-19
《小松树和大松树》 07-24
《癞蛤蟆和小青蛙》 11-16
花喜鹊和小乌鸦 03-27
《小柳树和小枣树》 11-30
小松树和大松树 09-11
《癞蛤蟆和小青蛙》 03-12
《小狐狸的枪和炮》 01-24
《小柳树和小枣树》课堂教学设计和反思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