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合集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能准确说出自己家的地址.
2学习有礼貌地邀请别人.
课前准备:
1每位学生自制一张名片.
2让学生问清自己家的地址.
3制作教学挂图,对话录音,线路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示训练重点.
1首先请同学们看一幅非常漂亮的挂图.(出示挂图)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2创设情境,介绍图上主要人物.
(这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希望小学放学了.同学们都离开教室回家了.这时操场上走来三个好朋友,他们是王新李刚谢小雨.他们边走边说.说得真开心!你想知道他们说些什么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3教师边指图边读教材上的对话.
4读完对话后,回答问题.
1)他们在谈论什么问题?
2)王新请他的朋友到自己家做客时对他的朋友说了些什么?
3)说说王新家住在哪?
4)去王新家怎么走?(请同学们读课文,在课本上找出答案)
5总结谈话,提出说话要求。
(同学们,王新很有礼貌的'告诉他的朋友,他的家住在哪.去他家怎么走.他请到了他的朋友玩得很开心.)
二激发学生交友的欲望,开展同学间的互动交流.
1激发学生交友的欲望.
(同学们你们也请你的朋友到你家去玩吗?为什么?)
2同学们找到你的朋友,热情的邀请他到你家做客吧!
(注意提醒学生说清自己家的住址及去自己家怎么走.并且要热情、有礼貌.)
3学生自由交流.
4汇报交流情况.
1)同学们,你们请到了自己的朋友了吗?谁来把刚才你请朋友的过程,再演给大家看一看?
2)全班同学对表演的同学进行评议.
3)你最想到那位同学家里做客?请到台前来与那位同学商量一下,好吗?
4)全班同学再次对表演的同学进行评议.
三进一步引导,开展师生间的交流.
1教师分别与两位同学对话.
(同学们,老师也想到你们家去玩.谁愿意请我到你家去玩吗?)
2请其他同学帮老师决定该到谁家去玩.并说说理由.
四鼓励学生大胆的与周围的人交流.
(同学们,现在正在听课的老师也非常喜欢你们.他们也想到你家去玩.你愿意与他们交个朋友.请他到你家去玩吗?那么就拿上你的名片,有礼貌地说清你家的住址及去你家的路线.热情地邀请他们到你家做客吧!)
五总结下课.
(同学们今天你们学会了有礼貌地邀请别人.并且能够说清自己家的住址及怎样去你家.老师觉得你们有长大了.你们真能干!)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正确读写“蔼、锡、毁”3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地球“美丽而又渺小”、“资源有限”、“容易破碎”的特点,体会地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与唯一性,明白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与责任。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萌发科学探究精神。
5、对地球产生强烈的感激、热爱之情,知道为了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要爱护地球,明白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地球“美丽而又渺小”、“资源有限”、“容易破碎”的特点,体会地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与唯一性,认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与责任,明白如何以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教学难点】
地球美丽壮观而又渺小的特点,学生原有的知识建构不够,因而不易理解;尤其是说地球像茫茫宇宙中的一叶扁舟,学生更是很难体验;“生态平衡”、“生态灾难”等科学术语,亦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从电视上、书本上,有条件的可到网上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2、“滥伐森林”投影片和“读一读”录音、备有课文朗读、地球美丽、地球渺小、地球易碎、保护地球等内容的cai课件。
【教学理念】
本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理念,本课教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力求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借助卫星资源优势,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帮助学生体会地球的特点,明白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采取以读为主、读悟结合的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读助悟、以悟促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课
1、同学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她孕育了亿万生灵,并且无私地奉献着。你知道她是谁吗?
2、对,她就是地球。让我们一起跟她打声招呼吧!齐读课题。
3、在茫茫的宇宙海洋里,有几个地球?所以,地球对于我们来说太珍贵了,她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问候她吧!(再读课题)
4、地球母亲非常高兴,正在欢迎我们呢!今天,我们就以一颗感恩的心走进地球。(播放课件封页,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件“课文朗读”,学生边听边观看相关图片。
2、听完之后,请同学们想想: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
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三、细读课文,探究地球特点及环保的重要性
学生自由读文,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究。
(一)感悟地球的美丽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从课文的哪些内容体会到地球的可爱?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同学们,我国的神舟飞船在太空遨游时,拍摄了我们美丽家园的很多照片,老师有幸从杨利伟叔叔那儿弄到几张,你们想看吗?
2、播放课件:美丽壮观、晶莹透亮、裹着水蓝色“纱衣”的地球图片。
①同学们,这水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喜欢吗?请用自己的话,夸夸我们的地球。
②谁能根据课件中所观察到的图片,具体说说地球如何漂亮?着重从“晶莹透亮、裹着水蓝色‘纱衣’”来体会地球的美丽。
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一自然段,将地球的美丽读出来。
④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我们的地球母亲吧!齐读描写地球美丽的部分。
3、地球的美丽仅仅在于她的外表美吗?你还从文章哪些段落看出她的内在美?
①读3、4自然段中有关的语句,理解“无私”“慷慨”,说说你从中体会到地球母亲的什么品质?
②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地球母亲说些什么呢?读3、4自然段中有关语句。
4、导读:理解了课文意思之后,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谁再读这句话: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说说为什么用这种感情去读; 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齐读这句话。)
(二)体会地球的渺小与容易破碎
导语:茫茫宇宙,只有地球对人类是慷慨无私的,她像母亲一样为我们提供了温暖舒适的生活环境。可她又是渺小的、容易破碎的,地球的渺小与容易破碎表现在哪些地方?学生潜心读课文,将自己的阅读理解写在书上。
1、了解地球的渺小。
①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地球的渺小?(课件出示有关文字,提醒学生注意红色标记的字最能体现地球渺小,应重读。)
②让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后,播放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一叶扁舟”体会到地球的渺小。
③课件出示说明方法及运用说明方法作用的比较题,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其作用。
2、明白地球上的资源有限,地球容易破碎。
①谁来说说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有限性?你从这几个数字:“几百万年、几亿年、二三百年”中感悟到什么?
②谁来说说可再生资源的情况又是怎样呢?(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文字让学生朗读。)可以结合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谈。
③过渡语:是呀,人类为了眼前的发展,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乱挖乱采、过度开发,把我们的地球母亲摧残得遍体鳞伤,体无完肤。她向我们人类发出了严重的警告。老师收集了有关的资料。想看看人类给地球造成的灾难吗?
④展示人类毁坏资源、破坏地球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⑤看完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之后,此刻你心情怎么样?带着这种感情再读读第4自然段。
⑥同学们,我仿佛看到了地球在哭泣,你想说点什么吗?此时你又将怎么样读这句话: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课件出示这句话)
(三)领悟地球的唯一性及环保的重要性
1、展开小小辩论会。
同学们,我们的宇宙飞船已经遨游了太空,假如地球上不能居住了,我们可以移居到别的星球,你赞同这种观点吗?同学间相互讨论,说出理由。
2、激情呼唤。
是呀!同学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我们可亲可敬的地球妈妈,正在遭受着无情的破坏,我们的家园-----这个水蓝色的星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她需要我们一起去精心保护她!
①课件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请同学们带着对地球母亲的一片爱心,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②看到我们的地球正在遭受的灾难,你会想到什么标语呢?想为保护地球做点什么呢?(课件出示相关标语让学生齐读,展示全国各地保护地球的宣传图像以及保护地球的策略供学生观看参考。)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问题:地球还面临着什么危害? 组织学生根据课件拓展资料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展开讨论,积极探讨解决地球危害的办法。
2、课件出示配乐朗读《每天,我们的地球有……》,学生听完之后,引导学生说说感受并将感受送入对诗歌的朗诵中。
3、组织学生畅谈学文后的感想,让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4、总结升华:保护地球,这个观念已日渐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共识。而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让地球越来越美,成为一名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五、反馈练习,学以致用
1、课件出示练一练,让学生口头作答。
①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和蔼可亲(ái ǎi) 毁灭(huǐ fěi) 薄薄的(báo bó)
② 在(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 )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会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灾难。
●( )地球适合人类生存,( )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
③说说下列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张桌子长1.6米,宽1.2米,高1米,真够气派的。
●中午的太阳宛如一个装菜的盘子。
2、出示“查一查”,让学生自主选择:
调查一下我们身边的环境,看看存在着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可以拟出几条环保标语,可以写一封建议书向有关部门反映,有条件的也可以制作环保网页,发出环保倡议,发送到网上去。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图文结合,启发引导学生想象、感悟,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和语言的生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个性化的朗读,感悟赶海的乐趣,形成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堂。
上节课作者把我们带到了海边。看,蓝蓝的海水,洁白的浪花,金色的沙滩,五彩的贝壳,赶海的人群……多么令人向往呀!(出示课件:大海的美丽画面,配上《大海啊故乡》的音乐)
[设计意图:人性的语文,就是要创设唤醒学生、感染学生的课堂氛围,唤醒和培植学生心中的美好情感。课程中蕴涵的情感只有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源泉和动力时,才能实现其陶冶、熏陶的价值。上课伊始,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就是一种唤醒的工作,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使学生进入文本的情景,产生阅读期待。]
还等什么,这节课就让我们迎着腥咸的海风,一起去赶海,好吗?
[设计意图:用音乐、海浪声及大海的美丽画面,在有效的时间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直奔课文中心。]
二、品读课文,感受乐趣。
1、在作者的记忆中,赶海是一件怎样的事?(板书:趣)赶海“趣”在哪里?请把书轻轻打开,轻声朗读课文,用笔画出你认为有趣的地方,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同学们,你们刚刚学得可真认真呀!下面,就请大家放声朗读你刚刚画出的有趣的地方。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读书成果?你觉得哪里有趣,就读哪里。
<交流一>:摸海星
1、来到沙滩上,我赶紧脱下鞋子,光着脚丫,开始行动。我在海里摸呀摸呀,摸到什么了?书上是怎么说的?(多媒体出示)
“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2、谁来读读这句话?
(读得好:老师听出来了,你把摸呀摸呀,读得很慢,很小心,你为什么这样读呀? )
(读得不好:因为摸海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要小心地摸,慢慢摸。再试试?)
3、你体会得真好!你再读一遍,让大家跟你学一学。
(生范读: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
4、这么小心地摸,终于摸到了海星?你的心情如何啊?(很高兴、兴奋。) 这句话中哪一个字能让我们体会到你的高兴呀?(板书:嘿!)连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5、(笑着朗读: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
6、进步真大!这下可把小作者抓住小海星的兴奋劲全读出来了。特别是“嘿”这个字,读得又轻又高,看得出小作者是多么高兴呀!有谁想和他比赛读吗?(生赛读)
7、师:我们都把小手拿出来,一起来摸摸这只小海星。齐读。
[设计意图:和谐快乐应该是本堂课的突出特点,孩子们的欢笑充满整个教室,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欢快地摸起"海星",把生活和课堂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同学们学得趣味盎然! ]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4
一、新课导入
课题质疑,生齐读课题《朱德的扁担》提出问题。
二、授新课
1、讲解“朱德”“扁担”的读音与字体、偏旁。
2、学生齐读课文,老师纠正轻声的读音。
3、先点名读第一自然段,再齐读第一自然段。
4、提问:从第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朱德是什么人)
5、齐读第二自然段,解决问题:朱德的扁担是用来干什么的?(挑粮食)
6、欣赏朱德同志条粮食的图片,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7、齐读描述朱德形象的句子,你从“满满”这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8、阅读课文,想一想:
(1)战士们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
(2)从这个“藏”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之后,战士们为什么又不藏了?
9、引导学生逐个解决问题,齐读课文,边读边解决。
(由朱德同志与战士一齐挑粮,同甘共苦,同时教育班干部要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
10、总结课文,学生在课前对课题的'提出质疑,此刻解决:
(1)朱德为什么要在扁担上写“朱德记”?
(2)朱德为什么要挑粮?
(3)朱德同志为什么要带领队伍会师?
三、总结课文
生齐读课文,师总结朱德同志身上的优良品质。
四、布置作业
回家把朱德的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和朋友听。
板书:
战士藏扁担尊敬热爱。
朱德找扁担以身作则。
同甘共苦。
听课反思:
符老师教态很自然,很会引导学生,这篇课文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学起来比较枯燥,但透过老师设计的精美幻灯片和精心的引导和提问,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生动的课堂上,整堂课都是书声朗朗,课堂气氛简单活跃。教学的各个环节之间衔接合理、自然,时间把握十分好。设计的拓展问题相当好,并引导学生作答,既帮忙学生理解课文,又使学生训练了说话、思考潜力;充分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矛盾、喉咙”等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反复揣摩描写将军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语句,感悟将军的情感。
(4)体会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环境描写在文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味和感悟,联系上下文等理解将军向小岛敬礼的深意,体会将军的情感。
3、情感与价值
体会守岛部队在艰苦的条件下驻守海岛,保卫祖国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学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纳的方法把课文分成若干部分。
【教学难点】
体会战士们对祖国海岛的热爱,理解“小岛”的真正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在异地的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驻扎在海岛上的守岛部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对海岛的爱。今天,我们随一位将军登上小岛,一起感受守岛部队的爱国情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生字生词。
2、课文有多少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几部分?
3、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4、这件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归纳总结:
①全文有3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部分。
②课文讲述了一位将军登上小岛后发生的事情。
③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三、生字生词认读学习
会认字:瞒、域、艇、矛、盾、哼、喉、咙、勺、搅、舀
辨字:瞒——满、矛——予、勺——匀
多音字:哼
四、品读课文
(一)学习第1部分。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主要介绍小岛的地理环境和特点。)
2、思考:
这个自然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什么?
“树少,草少,土也很少”,三个连续的“少”,表现了小岛的荒凉。
(表现了海军士兵们生活环境的艰苦。)
(二)学习第2部分。
第二部分是第2~19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主要讲述了将军发现和了解战士们在岛上种菜的情况。)
①“将军不由一愣。”将军为什么会有此神情?
(这里土少,而且温度高,不适合植物的生长,就连运送来的食物都不能完好地保存。然而战士们却让这岛上出现了一片绿油油的菜地。)
②队长建“菜地”是从哪里得到的启示?
(“队长说,他是北方人,从大棚种菜得到启示,就搞了这个油布棚,北方大棚是为防冻,这个棚却是防晒和防盐。”)
③战士们为什么不用海岛上的`土?
(“菜地里的土,大部分是战士们从老家一口袋一口袋背来的。”
“战士们愿意从家乡背,连菜种也是从老家带来的。”
体现出战士们的思乡之情,吃起菜来有家乡的味道。)
④“晚饭后,我们就可以把油布都掀开,让您看看菜地的全貌。”队长自豪而又神秘地一笑。
问题一:为什么要在晚饭后才能掀开油布?
问题二:这句有什么作用?
⑤将军定下了一个什么样的规矩?为什么?同行的秘书为何着急?
“在这一海域,为了减轻岛上的负担,吃住必须返回军舰。”
将军的身体不大好,又上了年纪,秘书担心岛上的晚餐会影响将军的病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生词
教师听写词语,学生写在习字本上。
二、学习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是第20~35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主要讲述了战士们为将军送上一盘珍贵的小白菜,而将军也对战士们有了更深的了解,把蔬菜倒入汤中与战士们一同分享。)
这部分主要描写了将军的神情变化:
脸色马上变了——重重地放下筷子——一愣——凝视——鼻子有些发酸——喉咙哽了一下——眼睛一亮。
①将军看到端上来的小白菜脸色马上变了的原因是什么?
(将军深知蔬菜的珍贵,不想因为自己让战士们受苦。)
②将军看了看他们桌子上的罐头,喉咙哽了一下,说:“同志们……”停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
为什么把“同志们”称为“孩子们”?
三、学习第四部分
第四部分是第36、37自然段,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
他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色,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这两个自然段表现出将军对战士们的无限感激和深深的敬意。总结全文,将情感升华推向高潮。
四、课后作业
思考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也请你用这种手法写一篇日记。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6
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载体。本设计借助文言文文本的特征,在教学中坚持自学为主,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强化感悟、注重积累的策略,采用情景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带领学生去读去思考去吸取,与古代文学大师对话,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古文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
4.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的语言文化。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高山流水》录音或flash动画。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1.师:我们来看一下下面一组成语:(展示)
一琴一鹤 人琴俱亡 琴心剑胆
琴挑文君 琴瑟和好 琴瑟不调
琴棋书画 焚琴煮鹤 对牛弹琴
请大家读一读,找出这些成语的共同点。(成语中都含有一个琴字)
2.师:谁能再说几个带琴字的词语。(预设答案:琴瑟、琴曲、琴师、琴意、抚琴、钢琴、月琴、胡琴、口琴、竖琴、小提琴、电子琴……)
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一些词语,可以使我们知识视野更宽阔,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3.师:有一个故事千古传诵,流传至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伯牙绝弦》,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文。我们以往学的都是现代文,也就是白话文,今天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相信大家都能喜欢。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解释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从小游戏入手,引发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兴趣。然后激情导入新课,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二、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1.请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和平时课文的有什么区别。
2.先让学生试着读一读,谈谈体会。
3.师: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3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学生自由大声地读课文。)
4.师:读通顺了吗?读流利了吗?但是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
5.教师范读,相机指导读发。
6.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7.学生互相交流读,教师检查读,相机指导读。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本环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读的空间,力求通过朗读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教师以富有激情的富有韵味的范读,把学生带入到语言文字的情景之中,点燃了学生热爱阅读文言文的热情。
三、探究理解,感悟文本
1.师: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说说“伯牙绝弦”的意思。(预设答案:伯牙再也不弹琴了。)
2.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预设答案: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预设答案: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
3.师: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
(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后交流。)
4.预设交流1:我读懂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告诉我们伯牙很喜欢弹琴,钟子期很喜欢听。
师: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4次。)
师:前面的两个“善”是什么意思?后面的两个“善”可以怎么说?
(预设答案:啊!好啊!)
师:相当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
(预设答案:真棒啊!了不起!真厉害!……)
师: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同学们,你还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预设交流:2:我读懂了“伯牙鼓琴,志在高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伯牙在鼓琴的时候,心理想着高山,琴声里就会出现高山……3:我觉得伯牙弹琴的技术高超,心中想什么,就弹出什么。4:我读懂了“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就是说,他们之间心息相通,是知音。)
6.师: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听着伯牙的琴声,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怎么赞叹?(生自由发表意见。)
[设计意图]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来理解文本,引导学生对照注释,揣摩句意,理解文本,课文的文言形式已经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形成了白话文。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引导升华,拓展探究。
①师:我们的课外资料里也有介绍,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吧?还会有哪些景色?(预设答案:还会有1:鸟语花香。2:春天百花盛开。3:冬天白雪皑皑。……)
②师: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再次出示词语读一读)现在你就是伯牙,我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生答:“善哉,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③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生答:“善哉,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④师: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是──(预设答案:知音。)
一、情况分析:
六班本学期共有幼儿30名,男生女生各十五名,全部为独生子女。经过上学期的培养,孩子们在三大领域都有较好的发展。在身体发展方面:孩子们对体育活动产生了兴趣,乐意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学习了徒手操、新的集体舞,能听口令进行队列练习;在各种体育活动及感统游戏中,能保持身体平衡及协调,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大部分幼儿养成了较好的进餐习惯,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能独立穿脱衣服,整理物品的能力也明显提高;在认知发展方面:全体幼儿都能坚持说普通话,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与老师、同伴交谈;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对周围自然界中的事物和现象都感兴趣,求知欲强,能认识常见动植物,学习种植易生长的植物,如大蒜、大白菜等。孩子们对数的概念逐渐清晰,能学习按一定规律排序,区别圆形、球体等,尝试运用美工材料进行绘画、手工活动,喜欢唱歌、跳舞,并且有一定的表现能力;在社会性发展方面:孩子们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遵守集体规则,孩子们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了解了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如中秋、国庆、春节等,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愿意为集体和同伴服务;大部分幼儿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与他人合作分享等。通过上学期幼儿三大领域的评估,我们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和现象:
1、孩子间存在较大的能力差异。
2、个别孩子不太爱表现自己,性格较胆怯、内向。
3、部分孩子自我为中心意识较强,性格好强、倔强、缺乏谦让意识;个别孩子攻击性强。
4、挑食现象仍存在。
本学期,我们将针对这些现象,采取相应的措施,特别注意个别指导,获取家长的配合教育,共同使孩子们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提高。
二、工作思路:
1、以平等、欣赏、乐观、发展的态度对待幼儿,关注幼儿兴趣和要求,根据情况适时调整班级计划。
2、三位老师都将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严格按时间剂量进行药品登记,妥善保管好药品,增强工作责任感。争取出勤率达到90以上,事故发生率控制在0.02以下,流行疾病控制在0.2以下。
3、由于付老师和李老师是新加入我们这个班级体,有些工作还不熟悉。特别是李老师,是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老师,所以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肯定不少。因此我们一定要团结协作,互相帮助,争取早日渡过适应期。
4、定期召开班务会,及时总结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商讨下一步工作要求及措施。
5、进一步学习领会《纲要》精神,并较好的融入实践活动之中,创造性的使用新课程。
6、根据园本课程内容,坚持每周开展感统游戏活动、游戏设计和组织上力求创新。
7、坚持做好清洁卫生消毒工作,为幼儿创设干净、卫生、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7、妥善、合理的管理好班级财产。
8、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结合主题探究活动的开展,创设能使幼儿主动参根据情况随时进行调整,活动区域根据幼儿兴趣定期增减、更换。
三、家长工作:
本学期,我们将细致、有针对性的做好家长工作,在育儿方面与家长搭成共识,获取家园共育的效果。
1、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学期教育华体会体育2串1 ,征求家长建议,帮助家长理解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2、利用家访、电访、离园时面谈、“家长有约”,以及“家园联系手册”、家园联系栏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交谈;与家长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
3、设立《家园联系栏》,向家长介绍科学的,并请家长踊跃投稿;家长间相互交流育儿经验。
4、组织家长开放活动2-4次。
5、邀请家长来园与幼儿共庆“六一”。
四、月份工作及措施:
(一)、身体发展:
三月份:目标
1、学新操,跳集体舞。
2、练习有节奏的走,听信号变向、变速走;发展下肢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
3、保持个人仪表整洁,注意个人卫生。
4、树立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具体措施:
1、通过开展《顶沙包走》、《走小路》等体育游戏及感统游戏活动,发展动作协调性。
2、在场地上创设标记练习走队形,在户外活动中丰富游戏内容。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4、采用谈话、讨论等形式,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月份:目标
1、练习双脚连续跳及快速奔跑。
2、大小便自理,生活有规律。
3、认识几种安全标记,主动遵守社会基本规则。
4、尝试记住父母工作单位、家里的电话号码。
具体措施:
1、在传递《小红帽》等游戏活动中训练幼儿双脚连续跳及快速奔跑的动作技能,开展袋鼠跳、羊角球类感统游戏活动。
2、请家长共同指导幼儿正确使用便纸。
3、利用图片等引导幼儿认识安全标记,请家长在公共场所中引导幼儿观察、认识。
4、组织讨论:我爱我家,互相介绍父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等。
五月:目标
1、练习拍球近距离抛接球等,发展控制力和平衡力。
2、学习整理床铺和自己的物品。
3、能自觉的饭前、便后以及脏时洗手。
4、懂得简单防病常识。
具体措施:
1、开展《灌蓝小高手》、《好伙伴过双桥》等体育游戏活动。
2、运用纸球、沙包、纸棒等多种户外游戏材料发展幼儿抛接、平衡等能力,开展羊角球、平衡木类感统游戏活动。
3、午睡环节中,指导幼儿尝试叠浴巾、衣服、整理床铺。
4、请保健医生向幼儿介绍防病常识。
六月份:目标
1、听信号行动,训练钻、爬、攀等综合动作技能,发展灵活性及协调能力。
2、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3、懂得牙齿、眼睛的保健常识。
4、遇到危险知道躲避或求救。
具体措施:
1、开展《大鞋与小鞋》等综合体育游戏感统游戏活动。
2、鼓励幼儿探索不同运动器械的多种玩法。
3、鼓励幼儿多喝水,尽量到阴凉处户外活动,保持室内通风。
4、利用图片、录像等向幼儿介绍眼睛、牙齿的保健常识,要求幼儿每天早晚刷牙。
(二)、认识发展:
三月份:目标
1、熟悉自己的个人资料,感受自我是独特的。
2、感知9以内的数量,尝试按某一特征给图形分类。
3、探索小锤子等常见工具的结构、功用及正确使用方法。
4、乐意用音乐、色彩等形式表现歌曲、画面的主要内容。
5、坚持使用普通话与他人交谈及表达自己的愿望。
具体措施:
1、开展《特别的我》主题教育活动周。
2、准备数学操作卡、以及锤子、钉子等实物,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学习。
3、在日常活动中坚持说普通话,在教学及游戏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请求和愿望。
4、准备、使用水彩笔、油画棒等多种美工表现材料。
四月份:目标
1、感知春天的季节特征及变化。
2、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
3、学习目测的方法,学习按物体量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
4、有针对性的回答问题,主动提问,并能对自己和同伴进行简单的评价。
5、学习活泼、愉快、大胆的在集体中用自然的声音唱歌,会听前奏、间奏。
具体措施:
1、开展《美丽的春姑娘》、《有趣的生肖》主题教育活动。
2、组织幼儿春游,收集有关十二生肖的资料。
3、在日常活动中进行目测练习的随机指导。
4、班级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表演活动。
五月份:目标
1、了解食物的品种,食物的营养及贮藏方法等。
2、学习比较、概括一组事物之间相同的特征,认识肯定、否定标记,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3、学习正确使用量词,学习简单的象声词。
4、在音乐、舞蹈活动中乐意用声音和动作表达自己喜爱的事物。
具体措施:
1、开展《可口的食物》主题教育活动,师生共同创设“食品超市”活动小区。
2、数学区中投放标记卡、物品卡等大量操作材料。
3、通过语言游戏“买东西”、故事“大伞和小伞”等活动学习使用量词及像声词。
4、用鼓励、奖励等方式给幼儿营造轻松积极的氛围,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
六月份:目标
1、了解水的来源、特征、与生物的关系以及光的反射等现象。
2、学习不受大小排列形式的影响,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3、学习朗诵几首古诗,能较连贯完整的讲述图片和故事内容。
4、通过观察,了解蝌蚪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长变化以及与人们的关系。
5、在歌曲、舞蹈及欣赏活动中能创造性的表现,初步感受两声部的歌曲。
具体措施:
1、开展《宝贵的水》主题教育活动。
2、科学区中增加小镜子、蝌蚪等,引导幼儿连续观察蝌蚪的变化,在操作中感受光的反射现象。
3、学习古诗《咏鹅》、故事《会飞的青蛙》等等。
4、在歌曲《小青蛙》等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并尝试两声部演唱。
(三)社会情感:
三月份:目标
1、保持愉快的情绪学习生活,活泼开朗。
2、能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要,乐意帮助他人。
3、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具体措施:
1、开展《做快乐孩子》的活动,激发幼儿愉悦的情绪。
2、结合《特别的我》主题活动的开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良好习惯以及关心帮助他人的情感。
3、在一日活动中注重培养良好的常规。
四月份:目标
1、感受传统民间文化,培养民族意识。
2、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幼儿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具体措施:
1、通过《十二生肖》主题的开展,让幼儿了解人们赋予生肖的意义,感受龙是吉祥物和民族象征。
2、收集武汉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资料,创设环境《我的家乡武汉美》。
3、开展值日生活动。
五月份:目标
1、在集体活动中学习与同伴合作交往,协商解决问题。
2、爱护公物,维护公共场所的卫生。
3、感受“六一”的快乐。
具体措施:
1、通过《垃圾不乱扔》的活动教育幼儿爱护公物,讲究公共卫生。
2、注重随机教育。
3、师生共同创设节日环境,组织丰富的“六一”主题活动周,邀请家长来园参加,共庆“六一”。
六月份:目标
1、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激发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2、有初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3、萌发升大班的愿望和情感,愿意做个能干的哥哥姐姐。
具体措施:
1、开展《宝贵的水》的主题活动,创设节水标记。
2、开班会,互相评价。
3、参观大班小朋友活动。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7
教材简析
文章记叙的是一支红军队伍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而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赞扬了红军将领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揭示了红军勇往直前、战无不胜的真正原因。文章以将军思想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先写将军对红军行军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考验的思索,为下文所发生的事情做了必要的铺垫和暗示;接着写将军看到一位老战士冻僵在雪地时的愤怒和对军需处长的责备;然后写将军得知冻僵的老战士正是军需处长时的震惊和对军需处长的崇敬;最后写在军需处长崇高精神的鼓舞下,将军率领红军战士继续前进。
设计理念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体会课文叙述的顺序;二是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感情。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将军语言、神态的变化,了解将军的内心活动,体会将军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从军需处长的崇高品质受到感染和。教学设计以读为重点,“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丰碑”的含义。学习红军将士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背诵最后3个自然段。
3.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教学重、难点
1.在读懂课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的叙述顺序,引导学生初步领会文章先抑后扬及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
2.难点是理解“丰碑”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释题导入,引读课题
1.大家都见过碑吧?(板书:“碑”字)谁来说说碑的作用?
2.老师又写一个“丰”字,想一想,“丰碑”又指什么?可以借助工具书,也可与同学讨论,讨论后全班交流。
3.教师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各种纪念碑的图片,以加深学生对“丰碑”的感性认识。
4.教师引读:谁来把“丰碑”响亮地读给大家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课文:大声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读完之后,问问自己:丰碑在这篇课文中指什么?
2.整体感悟:丰碑在这篇课文中指什么?
三、研读“愤怒”,静心对话,感悟可贵
1.过渡:从刚才的交流中,我发现同学们都认为丰碑指军需处长冻僵的身体。(播放军需处长冻僵的画面)理解是否到位,还需大家细细品读课文。
同学们,作为一个军队的统帅——将军,当他亲眼目睹这一画面时,会有什么表现?(自学标画)
2.读后交流: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你画的是哪些句子?
(交流所画句子,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出示。)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1)感受“愤怒”:抓住“严峻”“抖动”及将军的语言。
(2)体验“愤怒”:假如你是将军,面对走来的军需处长,会对他说什么?
(3)有感情朗读:当看到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冰天雪地里,战士因为穿着单薄破旧、竟被活活冻死的场面时,将军内心有一种无法言语的愤怒、悲伤与自责!当我们体会到这些,又会怎样读这段话?
▲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
分可怕。
(1)理解形象:“发怒的豹子”是什么样子的?
(2)丰富形象:他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在等待的时候,将军又做了什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
(3)体验“可怕”:假如你是将军,面对匆忙而至的军需处长,你会说些什么?
▲“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1)品读比较:由“叫来”发展到“跑步过来”,由“抽动”转化为“抖动”。
(2)深究原因:将军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3)体会“怒不可遏”:假如你是将军,面对跑步过来的军需处长,你会说些什么?
(4)重现愤怒: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军需处长也迟迟不来,而纷飞的大雪悄无声息地覆盖着冻僵的战士的身体,将军愤怒了。谁有感情地读读这些句子?(显示所画句子)
(5)感受可贵:将军一次比一次更加愤怒的原因是什么?
(6)感悟可贵:将军对战士的关爱还表现在哪里?
四、研读形象,静心对话,感受伟大
感受军需处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镇定、安详的.形象。
1.指名读:“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2.细读推论:你从这里读出了什么?
3.想象坚强:大家知道,当时的云中山已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漫天飞雪。军需处长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他是怎样在风雪中步履艰难地前进的,让我们想象一下。
4.想象写话:(出示军需处长冻僵的画面)我们可以想到,在冰天雪地里,军需处长肯定瑟瑟发抖过,手脚麻木过……他都挺过来了,可现在,他饥寒交迫,无力站起,只好倚靠在树干上。此时他会想些什么?对自己说些什么?对战友叮嘱些什么?对远方的亲人寄托些什么?请把自己当成军需处长,把他崇高的内心和美好的灵魂展现出来。
5.师生对读:就是这样一位掌管着这支队伍所有物资的军需处长,却因为衣服单薄破旧而被活活冻死,多么令人肃然起敬!
五、品读“变化”,静心对话,感悟不朽
当有人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时,将军又有什么表现?
1.理解内容:将军为什么愣住了?为什么久久地站在雪地里?
2.体会变化:将军内心情感有哪些变化?
3.指导朗读:读出此时将军复杂的内心世界,读出对军需处长的崇敬。
4.感悟不朽:一位掌管军队物资的军需处长在冰天雪地里,因为穿着单薄破旧,竟被活活冻死。(出示军需处长冻僵画面,体会“晶莹”的含义)假如你是将军,在即将离开这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时,会对他说些什么?假如你是红军战士,在即将离开这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时,会对他说些什么?
六、揭示内涵,升华情感
1.加深理解。
(1)当初在这气候恶劣的云中山中行军,将军曾有过什么样的忧虑?从两处省略号,你又能想到什么?
(2)同学们,此时的将军还有担忧吗?为什么?
2.揭示真谛:学到这儿,说说“丰碑”指什么?
3.升华情感:老师相信将军与军需处长的形象一定刻进了同学们的心里,他们的一个动作,一个神情,一句话语,都深深地感动着我们,让我们永远铭记。请你写一句能表达此时内心情感的话语,写在这座“丰碑”上作为献给英雄们的碑文吧!(交流后感情诵读)
七、自主作业,拓展感悟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8
◆教材简析
“人生多少哲理,尽在寓言中”。著名作家严文井老先生对寓言曾做过绝妙的比喻,他说:“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而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组教材正是围绕“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一专题选编了两则流传千古的寓言。《守株待兔》便是其中一篇,情节简单却促人深思,语言浅显而寓意深刻。故事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丢下锄头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教学就是要凭借语言文字,训练语言,发展思维,让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本课教学设计力求通过“解读文本,品味语言;建构文本,增加积累;超越文本,凸显主题。”从而发展语言,提高思维。
◆学法思考
本课以“读、悟、议”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中品味语言,体会寓意,训练思维,受到感染熏陶。
◆教法选择
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拟以“读-悟-议-读”为本课主要教学方法,读是发现的开始,悟是思索的结晶,议是智慧的碰撞,读后有悟,悟后生议,议后促读,方能读出语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单元目标及本班学情,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会认“守、窜”等六个字,会写“守、此”等四个字,积累“守株待兔、又肥又大、乐滋滋、不劳而获、一无所获”等词语,并培养学生析解字词的能力。
2、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过程与方法:巧妙切入,以读为主,启思导学,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不仅体会到“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的道理,也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事,进而初步明确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习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理解寓意。
学习难点:理解寓意并结合生活实际深化主题,学会正确、多角度地看待问题。抓住重点词句,以多形式的朗读,结合生活实际深化理解,突破重难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流程
拟用以下五大教学板块来实现我的教学构想:课前测试,增加积累——准切入,质疑导读——品析赏读,领悟寓意——链接生活,升华——主题。
第一大板块:课前测试,增加积累: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本设计利用课前五分钟出示几则寓言的插图让学生看图猜故事,再利用适当的点评拓宽对寓言的了解。这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既激发了孩子们对寓言的兴趣,又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同时又顺理成章地揭示课题,引出新授内容。
第二大板块:找准切入,质疑导读:
1、揭示课题,引导质疑:学贵有疑,疑则进矣!”当学生猜出《守株待兔》这一名称后,顺势板书课题,并抓住“守”字进行写字教学,(提醒注意宝盖写得稍大,“寸”的一横不能超过宝盖头两边。)再引导学生围绕“守”字质疑,“守”什么?为何“守”?怎样“守”?既抓住了本课中心,围绕此字展开质疑,辐射全篇,牵一发而动全身。
2、初读感知,随文正音:然后引导学生合作读一遍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其余听读随文正音,比如利用故事法区别“窜”和“串”的读音。
第三大板块:品析赏读,领悟寓意:
一、多维思考“为何守”,感知“偶然得兔”的侥幸:
本则寓言故事语言浅显,加之二年级学生已有良好的预习习惯,和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因而单刀直入让学生带着第一个问题深入文本,用喜欢的方法自读课文,再引导学生谈感悟后带着感受再读课文。学生可通过破解课题得知之所以“守株”是因为想“得兔”;观察插图可发现种田人之所以坐在树桩边,是因为希望兔子还会来撞死在树桩上;深入阅读文本会证实种田人确实从树桩边捡了一只野兔。但真的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吗?结合“忽然”、“窜”、“撞”等关键词深入感悟,再利用课件演示帮助理解“窜”的意思,从而让学生明白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及其偶然的事。(师板书:偶然得兔)
二、深层探究“守什么”,体会“不劳而获”的虚幻:
那么这个种田人守的仅仅是兔吗?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孩子们抓住“没花一点力气,白捡、又肥又大、乐滋滋”等关键词语,再结合插图中种田人的神态、动作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后得知:他守的绝不仅仅是兔!又肥又大的野兔可饱肚,可保暖。他可以不再经受田间劳作的艰辛,也可以不再经受庄稼从种到收的漫长等待。他守在树桩旁,分明就是守的三餐温饱啊!一句话,他想可以不付出任何辛劳就可以收获,用一个词叫“不劳而获”。(顺势板书“不劳而获”)最后让学生比较“乐滋滋”和“乐悠悠”,再带着感悟读出种田人垂涎欲滴,仿佛口水都流出来了的情态,读出他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侥幸心理。
三、重点感悟“怎样守”,体验“一无所获”的可悲:
1、读议结合,品味感悟:
引导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他是怎样守的?(如:从“整天”一词分析,这个人从早到晚什么事儿也不干,他在“专心致志”地守,“一天一天过去了”说明他在日复一日地守,“野兔没再来,庄稼全完了”说明他在执迷不悟地守。)学生说出什么?就引导他们用自己个性化的阅读来读出自己的体会。再通
过解析“男”和“获”,“田力男田力男,田间出力好儿男”,可这个男子既不想下田出力,也不愿带犬打猎,什么也不干,这样守下去的结果只能是――“一无所获”(板书“获”,边讲解边擦去“获”的部件,引导学生顺势说出“一无所获”,师就势板书。)
2、创造性朗读,提升情感:
在学生初步感受到“一无所获”的结局后,引导学生先以儿女、朋友、过路人的身份对第三自然段进行改换人称阅读,(如:从此爹爹(叔父)丢下了锄头……我们的田里……”、“从此我的这个朋友丢下了锄头……他的田里……”“从此这个种田人丢下了锄头……他的田里……”)如此充满创造性和个性化的练读,再加上老师入情入境的范读,使学生的心灵一次次经历情感的冲击。
3、角色体验,自悟寓意:
此时此刻,学生的身心已经全然与文本融为一体。再引导学生围绕这一“守”字各抒己见说出自己想对种田人说的话。有了深厚的情感蓄势,学生的情感之门便如决堤之江,一泻千里。他们或声泪俱下、或苦口婆心、或据()理规劝,或大加贬斥……从而成功地完成了课后“泡泡语”中“我想对种田人说”这一语言训练要求,本则寓言的寓意也在角色表演不说自明了。
第四大板块、链接生活,升华主题:
如果说刚才的各环节朗读品味是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个性化、创造性阅读是对文本进行合情合理的建构,那么,接下来就应该让学生超越文本走向生活,联系身边此类事例加深感悟。在这一环节中,师引导学生结合板书,再用上“只有……才能……”说出自己的启示,谈谈该怎样做事,再顺势引导学生思考该如何做人,并对学生的精要之语进行板书。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停留于对寓意的表层理解,而是对生活、对他人、对自己的做事为人产生深入思考,使寓言的主题理解得以升华。
最后以教师简洁有力的小结收束全课:不去幻想不劳而获,要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这是我们学这则寓言获得的启示,也是我对你们最大的愿望。希望大家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在课余时间读更多的寓言明更多的道理,成为一个充满智慧、品德高尚的`人,这是我们所有人对你们的美好祝愿。下课!
◆训练设计
本课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设计了以下训练:
1、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及简单的课件,培养学生边观察边思维的能力;
2、以多层次、多形式的阅读方式培养学生语感及情商;
3、贯穿于教学各环节的品、评、议、说有效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4、围绕中心词“守”展开质疑辐射全篇,以及对寓言主题的拓展升华理解,都为训练学生勤思、善思、妙思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5、对识字写字的关注,对正确倾听的习惯的要求,落实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和学习习惯培养;
6、以调动寓言积累开课,以读更多寓言结课,让孩子们亲近寓言,热爱寓言,从寓言走向灿烂的中华文化。
总之,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就是本设计的最大追求!
◆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守
侥幸得兔——不劳而获——一无所获
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精心设计的板书是形式优美、重点突出、高度概括的微型教科书,又是教师教学思路和教育理念的真实写照和缩影,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平台,因而板书设计要立足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依据这一理念,本课板书设计围绕中心词“守”字展开,体现了文本的思路框架,重视了学生的积累,展示了寓意又凸显了主题,精要简洁,言简意赅。
◆说教学手段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好课何需穿花衣,因此本课课件运用极其简单,只用几张图片启思导学,不让太多的课件占用学生阅读感悟的时间,不愿花哨的演示限制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
综上所述,本设计以“读”为主线,抓住“守”字巧妙切入,辐射全篇,引导学生调动思维深入文本。在入情入境的朗读感悟中,从解读文本到建构文本再到超越文本,学生从品味语言到明确寓意再到做事为人的思考,一声声叩问拨动儿童思维之弦,一层层思索敲开儿童的心灵之门,将一颗求真、向善、爱美的种子悄悄地根植于孩子幼小的心田。这正是窦桂梅老师倡导的“主题教学”之精妙所在,也是本人穷尽一生致力追求的一个梦想。我坚信:当此设计付诸实施之时,只要我时时关注学生,捕捉生成,定会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生趣盎然!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9
一、 抓重点,落实目标
这篇课文篇幅很长,但经过精心备课,自己反复研究教材后,找出文章的重点后进行教学设计,果然能够使教学目标明确,逐一突破,落实。
例如首先给足学生时间朗读课文,自学字词,对全文有所了解,然后通过一道填空练习,帮助学生理清故事梗概,认识到这只山羊的特点,同时自然而然将课文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时,让学生自己看看动画,读读课文,谈谈感受,提提问题,解决疑难,感情朗读来深入体会山羊的机智、勇敢、沉着。抓住重点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有所得、有所学、有所感、有所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重互动,促进领悟
课堂上提倡良好的合作互动氛围,就能变直线型学习为多向型学习,进行多向的'立体交流。这样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体验和情感,才能求得新的共享,共进和共发展,促进学生在课堂中深刻领悟。互动教学的优点,在这堂课中表现犹为明显。
1、人机互动
虽然这堂课中的媒体制作是相当普通,但是却恰到好处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有效利用动画课件将方块字变成了能够动起来的画面,有些画面更是提示学生一些思考,如帮助学生理解山羊话。学生看得忍俊不禁,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他们乐于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师生本互动
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互动关系就是语文课本提供师生对话的资源,学生和教师通过对话,相互交换对课本的不同体验,相互交流所获得的信息和启示,共同进入课文所营造的特定情境,接受感染和熏陶,对文中的思想内涵进行个性化解读,切实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为了熟悉教材,更好地教学,我上网查“西伐神”资料,发现这毁灭之神不是更能帮助学生体会山羊的聪明吗?然后再将这个内容添加到我的教学设计中来,体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质疑的盘算以及山羊为什么这样说,正好与教学内容环环相扣,有的甚至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没有想到的,但是这些问题的提出,促使师生共同协力解决,反而帮助学生理解得更深入透彻,课文的教学难点也顺势突破。
三、不足之处
由于时间太短,课文篇幅太长,学生看到很多老师听课,有些拘谨,没有放开来。如果有时间的话,让学生说说第二次山羊是如何盘算才再次躲过一劫以及山羊伙伴们是如何说和做的,就好了。有些高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如果能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其他板块在缩短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在这些板块多让学生多说多体会,更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0
一、图片激情,谈话导入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组伊拉克战争的照片,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炮手》教学设计和反思。
20xx年3月20日上午,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响起了巨大的爆炸声。美国开始了军事空袭!他们炸毁了公路、桥梁、学校和一切可以摧毁的地方,很多孩子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家。甚至被炸的遍体鳞伤!双方士兵死亡上万人,有1。9万名无辜的伊拉克国民遇难。
同学们,看了这组照片之后,你想说些什么?
是的,战争是残酷的,它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是不可估量的。可是在保卫国家的战场上,却涌现出了很多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让我们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战场上,去聆听一个普通炮手的心声。(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
课文我们已经读过多遍,不过你真的用心去读了么?现在,请同学们进入到课文当中,把自己当成这位炮手,用心再读课文,相信你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同学们,你发现这篇文章的突出特点是什么?(通过神态的变化和人物对话来突出中心的)
三、精心品读:
1、那就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表现炮手神态变化的句子。画下来。
谁来告诉我,是哪几个词?(苍白、煞白、惨白)板书
2、那我要问了:好好的,炮手的脸色为什么突然苍白起来了呢?你能在课文中联系上下文找到答案么?把这句话上边的几段读一读。哦。你看到将军用望远镜仔细的瞭望着河对岸的小村,你心里想什么?你心情怎样?那你能把这种紧张的心情读出来么?
3、当你脸色转为煞白的时候你心里又想些什么?心情怎样?我们试着把这种痛苦读出来。我们男女合作读。
4、当你脸色最后变为惨白的时候,你心里想的是什么?我们读9、10段。是的,这一炮下去,被毁的不仅仅是一座房子,更是陪我生长,陪我欢乐的家。《我爱我家》。
让爱天天住你家
让爱天天住我家
充满快乐拥有平安
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
同学们,家里有我们的爸爸和妈妈,有我们最亲的人,没有了家,便没有了亲人,没有了以前美好的回忆。如果现在让你瞄准自己唯一的家。你的心里会想什么呢?我们不想瞄准,是什么让我们不得不亲手毁了自己的家?战争!他是多么残酷啊!(板书:残酷)
可!炮手却做出了什么决定呢?——谁有话想说?(板书: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5、现在,再让我们看看炮手的最后一句话,现在,你能不能体会到炮手说这句话的时候的心情?我们先练一练,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炮手》教学设计和反思》。谁来读。
6、全篇通读(分角色)
看来同学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很深刻的理解,下面我们就分角色朗读,进一步走进将军和炮手的内心。
在残酷的`战争中,炮手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消灭侵略者,把仅有一点财产也奉献了。其实,还有很多和炮手一样的英雄。
四、课外延伸:
我们就来交流课外搜集的故事。
现在,你想对炮手,对将军,对这些英雄,或者对发动战争的侵略者说些什么呢?是的。希望世界永远和平。希望奉献精神能永留人间。
五、推荐名言:
老师给大家推荐一组名言:
(103页的名言)
《炮手》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课程改革的春风给原本机械、沉闷的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下,学生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变性。在短短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学定教"。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不同的学习个体,对同一事物的理解是千差万别的,互动是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让互动走进我们的课堂,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与创新精神。在《炮手》一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地体现着这一点。
一、创设互动情境,让学生学生走进课堂。
"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是学生互动的起点,教者应想方设法,调动一切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迫切参与其中,都跃跃欲试,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情境。在《炮手》的教学中,我主要用语言来渲染。饱含感情地读,感情地说。这样以情感打动情感,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很快把握住了文章的脉络。
二、以读为本,体会感情。
首先我问学生怎么样才能读好对话,在学生充分交流之后,让他们带着这些经验来反复朗读,通过读理解将军以及炮手复杂的内心世界,从而理解到炮手身上所凝聚的奉献精神。但在教学中由于操作上的欠缺,课堂效果不是很好,今后有待进一步提高。
总之,语文教学是多方面因素有机的统一。以后将根据不同的内容,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来感染学生,让课堂轻松一点,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1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三)弄清课文记叙顺序,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习生字、新词,着重理解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二)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如何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在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有辽阔的草原。作家老舍访问内蒙时,身临其境,处在草原这一特定环境之中,油然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目睹了蒙族人民待人接物的风俗习惯,又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深厚情意。作者把这些内容都活灵活现地写下来了。
我们学习的这组课文读写训练的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我们前面学的《鸟的天堂》和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原》都是本组课文的示范文。学习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这篇访问记,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认真学习作者是如何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对事物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的,使我们读后觉得又具体又生动。
(二)学生听录音,了解主要内容。
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一下:
1.草原的景色是怎样的?
2.草原人民是怎样待客的?
(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涯”,先正音、正形、再讲词义。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北师大小学语文第七册《草原》教学设计》。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湿润物象,使它分出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引申为文学创作中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行为、心理描写来突出形象的一种手法。勾勒:是绘画时用线条勾出的轮廓。迂回:弯弯曲曲,来来回回地环绕。迂,曲曲折折绕弯;回,旋转、环绕。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涯,水边。)
2.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生字、新词。(有些词让学生互学互帮,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有些词语留到讲读时解决;有些词语课后个别解决。)
(五)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1.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这篇访问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里→告别草原。)
2.按访问的过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为什么?
(可以有三种分法:(1)按自然段和前面的分析可分为5段;(2)按初见草原景色→访问陈巴尔虎旗公社,可分为2段;(3)按初入草原→途中见闻→蒙古包外、内,可分为3段。学生按其中哪一种方法来分段,都可以。)
(六)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一段段意。同时检查字词掌握的情况。
(第1段:看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绿毯、勾勒、骏马、奇丽、柔美、渲染、回味、茫茫、一碧千里、翠色涌现。第2段:初入草原,快到公社时看到的景色。疾驰、迂回、洒脱、襟飘带舞。第3段:蒙古包外的握手欢迎。第4段:蒙古包内的盛情款待。拘束、羞涩、鄂温克。第5段:斜阳下的话别。天涯、斜阳。)
(七)作业。
1.在作业本上练习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熟读课文第1段。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1、2段,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二)体会文中比喻句的内容及作用。
(三)了解文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四)背诵课文第1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二)背诵课文第1段。
三、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1段。
1.默读,分层次。思考: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分几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课文第1段写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景象。课文分两层写。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后写产生的感想。)
2.再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
(读后讨论。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因为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
3.细读、思考: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
(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2)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
(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
(3)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让学生自己出声读第1段第1层,要求学生细心体会,认真想象。重点说说下面三个句子: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②“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③“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涌现,轻轻流入云际。”)
4.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说一说“境界”一词的意思。读时注意理解“既……又……”的并列关系;可用“美丽”或“壮丽”与“奇丽”作比较,理解“奇丽”一词用得恰到好处。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达作者感受的两个句子。)
5.指导学生背诵第1段课文。
(让学生按课文描写顺序和景物特点,边读边想象,把这段课文熟读成诵。)
小结:祖国的草原这么美。这段课文思路清晰,从看到的到感受到的,按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描写景物。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就能抓住景色的特点来写,把景物和感受联系在一起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学习作者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方法。
2、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剪材组材的技巧。
2、品味语言,理解作者的内心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吆喝是“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在老北京城的胡同小巷经常可以听到小贩们的各种吆喝声。今天,我们跟着萧乾先生一起去品位老北京城那起伏有致的'吆喝声。
二、整体感知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文中介绍到的吆喝声有哪些?介绍吆喝声时按照什么顺序?
研读赏析
提问:
1、文中介绍了多种吆喝,哪个片段你最喜欢?为什么?请找出来细细品读。
2、作者多老北京街头的吆喝声怀着怎样的情感?
(让学生深入文本,反复朗读品位出京味文化的内涵,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整节课的重要点所在。)
3、你还有哪些问题,欢迎你来提问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课文的总体结构是怎样的?作者是如何介绍繁复多样的吆喝声的?
(2)为什么介绍“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这会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3)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声会吓个马趴?这一定是夸张吗?
(4)全文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酌情点拨。
明确:
(1)理清行文思路,划分文章结构时,一定要注意语段之间的衔接过渡语句,它们像路标一样,标示作者的思路。阅读时要搞清楚它们承转了哪些内容。如衔接过渡的语句有:
①“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这一句很自然地将话题由北京商贩运用“乐器”招徕顾客转到口头叫卖,扣住了文章标题“吆喝”。
②“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从卖吃食的转而谈论三种夜间吆喝:唱话匣子、算卦盲人、乞丐。
③“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从“一日”转到“一年”。
④“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是对吆喝的一种评论、概括。对吆喝的叙述介绍自此开始转向对吆喝的评价品析。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细致观察,把事物写具体、生动的。
2、知道常见动物“家”的称谓。
3、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4、积累有关秋天的谚语。
【过程与方法】
熟读成诵,辨析领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常见动物“家”的称谓,理解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积累有关秋天的谚语。
难点:培养如何通过细致观察把事物写具体、生动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秋天的谚语。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
2、分角色进行对话朗读,发现作者描写的细腻之处。
3、思考: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蟋蟀以及它的住址写得这么细致、具体?
4、读文中旁批的话。
5、在此基础上要求联系自己的习作情况,想想有什么好的经验。
二、词句段运用
(一)连一连,为下面的动物找到家。
1、出示文中上下两组字,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厩”的字音。
2、读完后告诉学生动物的家的称谓,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3、生自己连一连。
4、教师订正。
(二)读下面两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词语,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1、教师出示例句,学生自由读。
2、分角色进行对话朗读
3、比较一下每组里前后两句都有什么变化,体会加点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不同。
4、师生交流,体会不同。
5、小结:这二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义更准确一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样的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6、请学生说说类似的例子。
三、日积月累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中的语句,要求读正确。
2、指名学生读语句,纠正字音。
3、你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4、交流自己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立了秋,把扇丢:指立秋后,气温降低,炎热的天气就会逐渐凉下来。
二八月,乱穿衣:形容初春和初秋时人们乱穿衣服的情况。
夏雨少,秋霜早:指夏季降水少的话,秋天打霜会到的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到了农历八月,大雁就要开始南飞迁徙,大雁一旦南飞,就要下霜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到了秋天,每下一次雨就要注意保暖,加衣服,直到冬天穿上棉袄。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指北方一些地区,农历八、九月很暖和,十月里还像春天一样温暖。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我会读会写本课12个生字。
2、我会分角色朗读课文,我会有选择性地积累语段。
3、我能理解太阳路的深刻含义,树立“不畏艰险,尽毕生的努力向光明攀登的”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分清主次。
2.弄清苗儿生长和太阳路的关系,懂得奶奶讲的太阳路的含义。
教学难点:
课文最后一段奶奶讲的话。理解太阳路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3、弄清楚奶奶是怎样让“我们“找到太阳路的。
方法指导:
1、“猜”是平舌音,“缠”、“柿”、“傻”、“顺”、“谁”是翘舌音。
“谁”还有一个读音“shuí”
2、“攀”与“葵”较难书写,请看清字形再书写。
3、自学理清文章思路,但是要准确填空,需动脑概括哟!
4、学贵有疑哟!请大胆质疑,我们会帮助你解决问题的'。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1、我能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读通课文。
扫除读音障碍。
(1)瞧,本课的生字我都会注音了:
猜()悬()缠()柿()葵()核()
隔()截()傻()顺()谁()攀()
(2)我能正确抄写这些字,并组词:
猜()悬()缠()
攀()傻()截()
隔()核()葵()
顺()柿()谁()
(3)我能根据要求填空:
“攀”字一共有()笔,第12笔是(),按笔画查字法,它应该查偏旁部首()。
“截”字一共有()笔,第一笔是(),第12笔是()
(4)下面这些词语,我把能理解的词写在下面,把词语的意思批注在课文中的相关词语旁。
居然陆续莫名其妙攀登
2、我知道作者围绕太阳路写了这几件事:
梦想太阳路→___太阳路→ ___太阳路→ ___太阳路
3、我有几个问题想和大家探讨:
问题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探究:
1、根据质疑的焦点问题,我们在小组内合作探究“奶奶用什么办法让我们找到了太阳路?”
重点探究:孩子们和奶奶对话的部分。
(1)我们能找出第2自然段“我们”种园子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能找出的3自然段奶奶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知道苗儿这样努力成长最终会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知道不只是这些苗儿有通往太阳的路,我是从这些语句感受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我会分角色朗读课文,我会有选择性地积累语段。
2、我能理解太阳路的深刻含义,树立“不畏艰险,尽毕生的努力向光明攀登的”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方法指导:
1、在文本中找关键句来分析理解,那样体会文章主旨就很容易了。
2、仿写句子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才能完成。
3、你的收获也许是最独特的,要大胆与大家分享。同事你在聆听的过程中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4、你会读这篇文章,能否和大家合作来读这篇文章呢,把握每个角色的感情,你一定会读得很出色的!
教学过程:
一、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探究:
1、根据质疑的焦点问题,我们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探究“太阳路是怎样的一条路”?
2、我们知道文中这些句子告诉我太阳路是怎样的一条路:
如:第18自然段“这条路太陡了。”
3、理解主旨,重点探究:
理解文章内容展示:第21自然段奶奶总结的那段话。
(1)奶奶说了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2)“在攀登中,西红柿会长出果实,葵花会开出花结子儿,桃树会张大成林”,我们会仿照这个句子写句子。
朗读文章展示:
我们这个组能把奶奶说这段话的语气与感情读出来。
二、全班共同探究主旨:
太阳路指的是:
我们学了这篇文章,我们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全班分角色朗读展示:
1、分组分角色朗读。选派读得好的同学参加全班分角色朗读。
2、班级分角色朗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及相关的词语,认识7个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了解课文的段落结构,想象课文中描述过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
3、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感“美妙”(3分钟)
1、出示大自然图片,边出示老师边说: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树叶飘零,雨雪纷纷。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以她特有的魅力展示着别样的风采。同学们你听到过哪些大自然的声音?这些声音给你怎样的感受?
是啊,这些声音真让人心灵澄净、心旷神怡。今天让我们跟随课文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吧!
2、板书课题。伸出食指和老师一起端端正正写课题。指导“然”字的写法。
3、齐读课题。预备读。
二、整体感知,初识“美妙”
1、大声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师:课文写了哪些大自然的声音呢?(停顿,语调变快)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细细体会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7页,带着问题,自由地读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同学们读得真认真,看看这些词语你读得准吗?先自己读一读,再同桌之间互相读读。(点击PPT,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读。互读。演奏汇聚温柔雄壮(点一生读生字词,读出味道)。
师评价:真了不起!平翘舌读得真好!而且读出了温柔与雄壮的感觉。让我们一起读一遍,演奏,预备,读!
这篇课文里的四字词语不少呢,谁能读准这些词语?(出示PPT)
呢喃、细语、敲敲打打、汹涌澎湃、波澜壮阔
注意“呢”是多音字!同学们读得真准确!我们再齐读一遍。
3、初读了课文,你听到了哪些大自然的声音?(风、水、动物)
板书
是啊!大自然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出示: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指名读。齐读。
三、精读课文,品味“美妙”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划出你觉得美妙的句子。
2、第一句告诉我们什么?(手风琴音乐家)他怎样演奏的?(翻动)我仿佛看到森林里各种各样的树叶,有硬的、软的、大的、小的厚的、薄的等,风翻动时声音都不一样。相同的树叶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风翻动他声音也是不同的。追问:文中用了多少个不一样?你能读出这种不一样来吗?教师点拨:正像风琴演奏家演奏各种不同风格或同一种风格但完全不一样的曲子。想象其动态。演奏什么音乐呢?
3、“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预设:我喜欢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我从拂字读出了风的力量很小,就像抚摸了一下,还从轻轻柔柔、呢喃细语、温柔等词想象出声音的轻柔美。
试读,指名点评朗读。
我觉得这些词要读的很轻很慢,才能体现风声的温柔。试读。
我从呢喃细语似乎看到我和妈妈在说悄悄话,妈妈温柔地抚摸着我。指导表情朗读。
是啊,微风拂过时是妈妈在耳旁亲切的呼唤,像妈妈温柔而温暖的手抚摸着我们。那狂风声音呢?一样的吗?谁来读读写狂风的.句子。你为什么这样读?我从吹字看出力量大了些,激动看出很有激情,雄壮、力量、威力都让人感觉到力量之大,狂风的雄壮。你试着读读。评价,再读。前半句如妈妈的温柔、后半句如爸爸的威严、
谁能读处这种变化。老师也想读一读。教师范读。男女生配合读:女同学是温柔的微风,男同学是雄壮的狂风,教师适时用手势画出朗读的节奏和声音的高低起伏。
仿说:当,当
4、回顾总结结构。
这个自然段先写谁发出声音?再写怎样发出声音?最后写发出怎样的声音?写得极有顺序。按照这种顺序咱们试着背背。
小结:风之曲出自名家之手,不仅让我们欣赏了舒缓的小夜曲、也欣赏了雄壮的交响乐,我们感受到微风狂风的不同与美妙。
四、按此结构自学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批划。
1、请同学们按照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在玩什么?(板书:打击乐器)谁来把省略号补充完整?(声音的延续或雨滴落在不同的地方会发出不同声音)引导学生说出雨滴会落在哪儿,发出怎样的声音。(劈劈啪啪,淅淅沥沥,叮咚叮咚,叮当叮当等)
(3)这么热闹的音乐会,谁能读出来?
2、小雨滴不仅会演奏,还会干什么呢?(会唱歌)想听水的歌唱吗?
播放水的声音,学生说说自己自己听到的声音。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1)出示句子: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2)自由读,你发现了什么?(体会水声的变化,水流量的变化,理解“汇聚”“汹涌澎湃”“波澜壮阔”)指导朗读。
(3)师生小组合作朗读:1组同学读小溪的句子,1、2组同学读河流的句子,1、2、3组读大海的句子,最后一句话老师读。
3、关于动物的声音(角色体验,美读悟乐)
听到风演奏的手风琴,水玩的打击乐,动物们是歌手,(板书:歌手)他们也来到音乐会上一展歌喉。请同学快速默读,谁来说说动物的声音怎样美妙?
指名两位同学读。
总结:看来,大自然的每个角落都有歌声,快乐无处不在。
大自然的声音太美妙了,真可谓天籁之音,真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的感受。
五、听写生字,指导书写,背诵课文。
我们再来回顾这可的词语,听写几个。请同学们拿出本子。听写词语,指导字形。
温柔敲打雄壮汹涌澎湃波澜壮阔
六、总结
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当你走进大自然,用心灵去感受那些美妙的声音,你一定是幸福的。
音乐会欣赏就要结束了!回想这场音乐会,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呢?(美妙、欢快、和谐)是啊,大自然因为和谐生生不息,我们学校也因五行平衡和谐发展,成为光谷一张亮丽的教育名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06-12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06-18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06-18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精选15篇)06-19
语文教学设计06-17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05-18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05-25
语文教学设计15篇06-18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