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设计(精选)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圆锥曲线的定义反映了圆锥曲线的本质属性,它是无数次实践后的高度抽象,恰当地利用定义解题,许多时候能以简驭繁。因此,在学习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后,再一次强调定义,学会利用圆锥曲线定义来熟练的解题”。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强,思维活跃,但计算能力较差,推理能力较弱,使用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也略显不足。
三、设计思想
由于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如果离开感性认识,容易使学生陷入困境,降低学习热情。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参与教学,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现、获取新知,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圆锥曲线的定义,能灵活应用定义解决问题;熟练掌握焦点坐标、顶点坐标、焦距、离心率、准线方程、渐近线、焦半径等概念和求法;能结合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求解圆锥曲线的方程。
2、通过对练习,强化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不断引申,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学习解题的一般方法。
3、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
2、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最值”
3、“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教学难点:
巧用圆锥曲线定义解题
六、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思路】
(一)开门见山,提出问题
一上课,我就直截了当地给出例题1:
(1)已知A(-2,0),B(2,0)动点M满足|MA|+|MB|=2,则点M的轨迹是()。
(A)椭圆(B)双曲线(C)线段(D)不存在
(2)已知动点M(x,y)满足(x1)2(y2)2|3x4y|,则点M的轨迹是()。
(A)椭圆(B)双曲线(C)抛物线(D)两条相交直线
【设计意图】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熟悉不同概念的不同定义方式,是学习和研究数学的一个必备条件,而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学生们对圆锥曲线的定义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是否能真正掌握它们的本质,是我本节课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为了加深学生对圆锥曲线定义理解,我以圆锥曲线的定义的运用为主线,精心准备了两道练习题。
【学情预设】
估计多数学生能够很快回答出正确答案,但是部分学生对于圆锥曲线的定义可能并未真正理解,因此,在学生们回答后,我将要求学生接着说出:若想答案是其他选项的话,条件要怎么改?这对于已学完圆锥曲线这部分知识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但问题(2)就可能让学生们费一番周折——如果有学生提出:可以利用变形来解决问题,那么我就可以循着他的思路,先对原等式做变形:(x1)2(y2)25
这样,很快就能得出正确结果。如若不然,我将启发他们从等式两端的式子|3x4y|5入手,考虑通过适当的变形,转化为学生们熟知的两个距离公式。
在对学生们的解答做出判断后,我将把问题引申为:该双曲线的中心坐标是,实轴长为,焦距为。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二)理解定义、解决问题
例2:
(1)已知动圆A过定圆B:x2y26x70的圆心,且与定圆C:xy6x910相内切,求△ABC面积的最大值。
(2)在(1)的条件下,给定点P(-2,2),求|PA|
【设计意图】
运用圆锥曲线定义中的数量关系进行转化,使问题化归为几何中求最大(小)值的模式,是解析几何问题中的一种常见题型,也是学生们比较容易混淆的一类问题。例2的设置就是为了方便学生的辨析。
【学情预设】
根据以往的经验,多数学生看上去都能顺利解答本题,但真正能完整解答的可能并不多。事实上,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能准确写出点A的轨迹,有了练习题1的铺垫,这个问题对学生们来讲就显得颇为简单,因此面对例2(1),多数学生应该能准确给出解答,但是对于例2(2)这样相对比较陌生的问题,学生就无从下手。我提醒学生把3/5和离心率联系起来,这样就容易和第二定义联系起来,从而找到解决本题的突破口。
(三)自主探究、深化认识
如果时间允许,练习题将为学生们提供一次数学猜想、试验的机会。
练习:
设点Q是圆C:(x1)2225|AB|的最小值。3y225上动点,点A(1,0)是圆内一点,AQ的垂直平分线与CQ交于点M,求点M的轨迹方程。
引申:若将点A移到圆C外,点M的轨迹会是什么?
【设计意图】练习题设置的目的是为学生课外自主探究学习提供平台,当然,如果课堂上时间允许的话,
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结论进行验证。
【知识链接】
(一)圆锥曲线的定义
1、圆锥曲线的第一定义
2、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二)圆锥曲线定义的应用举例
1、双曲线1的两焦点为F1、F2,P为曲线上一点,若P到左焦点F1的距离为12,求P到右准线的距离。
2、|PF1||PF2|2P为等轴双曲线x2y2a2上一点,F1、F2为两焦点,O为双曲线的`中心,求的|PO|取值范围。
3、在抛物线y22px上有一点A(4,m),A点到抛物线的焦点F的距离为5,求抛物线的方程和点A的坐标。
4、例题:
(1)已知点F是椭圆1的右焦点,M是这椭圆上的动点,A(2,2)是一个定点,求|MA|+|MF|的最小值。
(2)已知A(,3)为一定点,F为双曲线1的右焦点,M在双曲线右支上移动,当|AM||MF|最小时,求M点的坐标。
(3)已知点P(-2,3)及焦点为F的抛物线y,在抛物线上求一点M,使|PM|+|FM|最小。
5、已知A(4,0),B(2,2)是椭圆1内的点,M是椭圆上的动点,求|MA|+|MB|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七、
1、本课将借助于,将使全体学生参与活动成为可能,使原来令人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数学理论变得形象,生动且通俗易懂,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节省了板演的时间,从而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自悟、自练、自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充分显示出“多媒体课件”与探究合作式教学理念的有机结合的教学优势。
2、利用两个例题及其引申,通过一题多变,层层深入的探索,以及对猜测结果的检测研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从学会一个问题的求解到掌握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把握这类问题的解法;将学生容易混淆的两类求“最值问题”并为一道题,方便学生进行比较、分析。虽然从表面上看,我这一堂课的教学容量不大,但事实上,学生们的思维运动量并不会小。
总之,如何更好地选择符合学生具体情况,满足教学目标的例题与练习、灵活把握课堂教学节奏仍是我今后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而要能真正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己首先必须更新观念——在教学中适度使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有参与教学实践的机会,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激发起求知的欲望,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于不知不觉中改善了他们的思维品质,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圆锥》一课是是小学教材中安排的最后一个立体图形,教学要求是认识圆锥,会计算圆锥的体积。本课在学生掌握了圆和圆柱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圆柱与圆锥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因而教材把圆锥的认识安排圆柱的认识之后,为进一步学习解决问题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教材从生活入手,让学生认识圆锥,学习圆锥。生活与学习相结合,学以致用,既巩固了知识,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对象分析
六年级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已经有较大的提高,能够有意识的去主动探索未知世界。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所发展。所以在教学时适宜让学生主动思考,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亲自体验感知圆锥的特征。另外,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根据具体情况想出测量高的方法,探索出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圆锥,掌握高的特征,知道测量高的方法,理解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认识圆锥和探索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渗透知识间“相互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圆锥的特征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四、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
(一)教学方法
依据现代认知科学理论及发现法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式的教法。以分组教学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实验操作、分析讨论等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及整合点
1.认识圆锥
课件出示几种圆锥体物品,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并观察、交流它们的共同特点,引出圆锥。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还有圆柱体,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形状相似的物品,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逐一拿出削好的圆锥形铅笔,锥形土堆,铅坠等物品,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物品,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直觉引出课题,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合点:课件演示,出示一些不能展示实物的圆锥形物体图片。】
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圆锥,再次交流圆锥的特点。
认识圆锥各部分的名称。利用电子白板画出圆锥,再分别介绍圆锥的底面,顶点和高,最后介绍字母表示。
师:我们前面认识圆柱体时,圆柱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呢?我们先来从图形上认识一下。
课件出示锥形土堆,铅坠。
师:这两个物品都是圆锥形的,根据每个物品我们都可以得到一个圆锥图形。
利用课件抽象出两个圆锥。
【设计意图及整合点:课件演示帮助学生从实物抽象出圆锥的立体图形,建立空间表象。】
师:圆锥的底面是圆的,这个圆叫做圆锥的底面。
用课件在图上标出底面。
师:圆锥的最特别之处是有一个尖尖的尖,这个尖给它起个名字叫顶点。
用课件在图上标出“顶点“。
【设计意图:学生在小组讨论基础上,认识圆锥,概括圆锥特征。】
【整合点:应用课件的直观演示,使学生更形象的认识圆锥的特征。】
师:所有的物体都有高,哪是圆锥的高呢?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指名发言。如果说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教师表扬并用课件画出来,否则,教师边介绍边画图。
师:在圆锥中,各部分同样可以用字母表示。如,高用h表示,圆心用o表示,半径用r表示等等。
边介绍边在课件上标出字母。
【设计意图:教师给学生创设宽松的环境,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敢于争辩,在争辩中圆锥的高一步步清晰,同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整合点:因为从实物中无法看到圆锥的高,所以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圆锥的高。】
测量圆锥的高
师:圆锥的高我们能不能摸得到?我们怎样才能量出圆锥的高?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合作量出桌面上圆锥的高。
指名学生汇报:你是怎样量的?还有不同的测量方法吗?
提问:(1)测量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2)为什么圆锥的底面和平板都要水平放置?
课件演示测量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学生相互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测量方法,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体会成功的快乐。】
【整合点:课件演示测量的一般方法,既是对学生操作的一个小结,同时生动的给出了测量的正确方法。】
圆锥侧面展开图
想象圆锥侧面展开的形状。课件演示其展开图。
【设计意图及整合点:课件演示使学生清楚的看出圆锥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底面是一个圆,进一步建立空间表象。】
反馈练习
下列各图由哪些图形组成?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圆锥、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的理解。】
2.探索体积公式
学生猜想
师:根据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同学们大胆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1:我想圆锥的体积也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
生2:圆柱和圆锥是两种不同的立体图形,圆锥的体积不能用“底面积×高”来计算,因为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高。
生3:我想圆锥的体积肯定与圆柱的体积有一定的关系。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大胆地提出猜想。种种不同的猜想结果又激发了学生进行验证的需要。】
验证猜想(1)、师提出实验要求
师:老师也认为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一定的关系。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吧!
(2)提出实验的目的,说明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几次能装满,然后小组做实验,做好记录。并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此时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空间,也增强了同学之间合作的意识,我们为的是结果,但结果并不重要,最主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探究的学习过程。】
(3)学生实验,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乐于学习、勇于探索的情趣,也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汇报实验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合点:课件演示,更加直观,形象生动,而且规范了操作方法,使结论更准确。】
(4)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描述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师: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倒3次圆柱就满了。谁能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描述一下圆柱的体积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教师归纳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并介绍圆锥体积公式的字母表达式:v=sh.
3.应用公式
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解答,指明学生板演
师生集体订正,指明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
师:要求零件的体积需要已知哪些条件?
4.课堂练习
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越重735千克,这堆沙子大约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填空:
判断:
有一根底面直径是6厘米,长是15厘米的圆柱形钢材,要把它削成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形零件。要削去钢材多少立方米?
【设计意图:在学生掌握了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以后,教师运用不同的题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从而体现了课标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中去的数学思想。也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有所获。】
【整合点:课件演示,增强练习的趣味性。】
5.知识回顾,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研究,同学们有什么收获?针对今天的知识同学们想说些什么?
6.拓展延伸,培养兴趣
找一个圆锥形物体,想办法计算出它的体积,并把过程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这个作业让学生回家完成,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寻找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去发现它身上存在的数学问题,然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流程图(略)
五、教学环境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我选择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下进行教学。
数学教学设计 篇3
【教材简析】斜面是最简单的机械之一。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斜面来达到省力的目的。圆柱形物体从斜面上滚下的距离,不仅与斜面的长度有关,而且跟斜面与地面所成的角度有关。教材安排的这次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获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发现斜面与地面成怎样的角度时,圆柱形物体可以滚得远一些。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实践活动课28-2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将圆柱形物体在不同角度的斜坡上滚一滚,比较什么角度下滚得最远,来了解圆柱形物体从斜面上滚下的距离,不仅与斜面的长度有关,而且跟斜面与地面所成的角度有关,并了解在哪种角度下圆柱形物体滚得最远。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交流等活动,了解在何角度下圆柱形物体滚得最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圆柱形物体从斜面上滚下的距离,不仅与斜面的长度有关,而且跟斜面与地面所成的角度有关,并了解在何角度下圆柱形物体滚得最远。
[教学难点] 如何使实验更精确,并对实验的结果及时总结、归纳。
[教具学具] 木板、圆柱形物体、卷尺、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一个人怎样把一头大象运到卡车上?
认可学生各种有创意的回答,认识到用搭斜坡的方法省钱又省力!
教师引入: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斜面来达到省力的.目的。
出示情境图:怎样把油桶从卡车上搬下来?怎样把砍伐的木头从山上运下来?(通过讨论后得出:利用斜坡省力又经济,工人叔叔们平时就是这样做的!)
引导观察:这些可以滚动的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的?
进一步思考:物体从斜坡上滚下来,滚动的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自由猜测:物体的重量、滚动的高度、斜坡与地面的角度、地面的光滑度斜坡的长度……
教师小结,引入新课:影响滚动距离的因素有很多,今天,我们就选其中的一个方面来研究: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斜面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动得最远呢?(课件出示)(板书课题:怎样滚得远)
[设计说明:斜面在生活中运用得较广泛,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推测圆柱体物体滚动的距离与多种因素有关,因此,我们只有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得出的数据才有比较的意义,本节课只研究其中一个方面,斜面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动得最远]
二、合作实验,探求结论
1、猜想
教师提问:你认为斜坡的角度大一些滚得远,还是小一些滚得远呢?(先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课件出示:现在有30度、45度、60度三个不同的斜坡,它们是用同样的木板搭成。现把同样的物体从这三个斜坡上滚下来,你认为哪种斜坡可以使物体滚得最远?
(教师)让学生先猜想,再说说这样猜想的理由)
进一步引导: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如何验证?(揭示做实验是验证猜想的好方法)
我们先来看看实验的步骤和要求!
2、实验
(1) 实验步骤(看课本图片)
教师提问: 你能说说做这样的实验需要那些步骤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清第一步是干什么?接着又干什么?
教师总结:这些步骤可以概括:搭一搭、滚一滚、量一量
一共需要几个人做实验?怎么分配任务?(看小组实验照片)
2人搭木板,1人滚,2人测量,1人记录
(2) 操作示范
为了更好的指导大家实验,老师示范一下30度斜坡的实验过程,由于场地不够,后面的同学看不清,请看老师实验的实况录像。(播放课件)
实验操作需要科学和严谨,否则,实验的结果将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你认为有那些细节需要注意?(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搭:斜面平稳、角度调准)
(滚:轻放顶端、自由下滑)
(量:底端测量、拉成直线)
45度和60度的实验也是按照同样的方法和步骤。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准备了许多圆柱形物体。今天,为了使实验的数据更具有可比性,我们同一组的同学采用同一种物体做实验。实验中还会出现许多意外的状况,各小组要在组长的带领下,合理分工,团结合作,勇于解决问题,一定要使实验的结果真实、可信。
到底哪种度数的斜坡滚得远,这个谜底由大家来揭开吧!
(3)各小组学生分别做30度、45度和60度角的斜坡实验
有了刚才的实验指导,这次可以放手给学生自主实验,老师观察指导,对个别有困难的组员给予及时帮助。
3、结论
(1)小组汇报:
同一坡度,每次测量的数据一样吗?
比较每次求得的平均数,你发现了什么?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在小组取得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通过比较、分析,获得结论,感受用实验方法研究问题的合理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斜坡的角度为45度时,圆柱形物体从上面滚下来的距离最远。
(2)教师总结:(课件出示)
(3)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研究了三种度数的斜面,得出斜坡的角度为45度时物体滚得最远!
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斜坡,有没有比45度斜坡滚得更远的呢,我们还需进一步研究。局限于试验场地和实验次数,我们只能得出斜坡大约是45度时,物体滚动得较远。
我们想知道到底多少度才能使物体滚得最远的呢?还可以从哪些角度研究?(30—45,45—60)
课后请对其它角度的斜坡进行实验,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
[设计说明:提供三种角度的斜坡,哪种斜坡可以使物体滚动得更远,先放手让学生去猜想,再引导他们想办法验证猜想。课堂留给学生充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比较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联系实际,指导应用
生活中处处隐藏着斜面,斜面的角度也各有不同。
1、楼梯(将课本“你知道吗?”改换形式)
王叔叔家要装修,该选哪一种楼梯呢?(同样高度,平缓的楼梯占地面积要大,较陡的楼梯占地面积要小)
2、桥图
观察和比较:为了方便行人,桥的坡度要小一些。
3、滑雪图
观察和比较:山的坡度要选得适中一点。
[设计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楼梯、桥、山坡都是斜坡的实际应用,使学生明白根据不同用途选择合适的斜坡就行了,不考虑具体角度。]
四、活动总结,教师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
怎样滚得远
猜想30度 45度60度
验证 搭——滚——量
结论45度时滚得最远
数学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6、97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联系旧知引入新知,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
2、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服务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意义和方法
教学难点:
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一道上海有90%的小学生都会解决的问题,你们会不会?
2、出示:一只船上载有6头牛,13只羊,问船夫的年龄有多大?
说说你的想法
二、引入
1、复习铺垫
(1)出示375+2等于多少?2与谁相加,2与7相加可以吗?2为什么非得与5相加呢?
(2)整数加减法我们要注意什么?
2、改题引入
(1)给这两个数加上小数点就成了一道小数加法,结果是多少?
有不同想法3.953.77
(2)引;到底谁是对的呢?你能想办法证明吗?
三、算理诠释
(一)探究算理
1、生自己想办法3.75+0.2等于多少?把你的想法写在白纸上
2、小组交流:说说你的想法
3、全班交流
预设:(1)加上元角分的
(2)加上米、分米、厘米的
(3)计数单位的
(4)画图
4、小结:把4种都放在幻灯片上:这4种方法都很好,角与角加、分米与分米加、十分位与十分位加看上去不一样,其实都说明同一个道理:只有相同计数单位相同才可直接相加减。(板书:相同计数单位)
(二)沟通算法
1、竖式怎么列:请你写在白纸上
2、出示学生的两种不同的想法:
3.753.75
+0.2+0.02
3.953.95
追问:怎么有两种不同的.列式?都对吗?第二种是怎么回事?你为什么这么列?
得出:在小数末尾可加0
3、看这三题:你会算吗?
5.55+0.02=5.55+0.2=5.55+2=
(1)等于多少?
(2)追问:为什么都是5和2,答案却不一样呢?
(3)选择一道列竖式
4、小结:小数加减法列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
(三)试一试
12.3+42.732.5+4
10-3.1411.69-7.39
1.你认为哪道题比较难?为什么?怎么解决?
2、每人选一题加法与一题减法算一算
3、交流:得出得数末尾有0的要去0简化。
四、解决问题
1、举例说明:学习了小数加减法有什么用?
2、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3个节目,你们想看哪个?
购物买书运动
师:我们经常去购物,我们先来看看购物的
[课件演示]出示一张购物小票,缺了什么?
生:应收的金额还没有,交易找零还没有
师:你能补全上面缺少的数据吗?
生:我要看读书的
师:看来你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课件演示]打开读书栏目
出示问题
师: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汇报交流:
师:接下来要看哪个?
生:运动[课件演示]
师:xxxx年中国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有看吗?你们觉得姚明高吗?
生:高
师:谁知道姚明多高?
生:2.26米
请你算一算姚明比你高多少米?
指名上台用手比划一下,姚明比你高多少?
四、总结:
1、师:学习了什么?回顾是怎么学的?
数学教学设计 篇5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继续教学三年级数学,通过两年半的学习,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个别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较浓,但也有个别学生懒散,接受力不强,成绩不太理想,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后进生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
除法年、月、日平移和旋转乘法观察物体千米和吨轴对称图形认识分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统计认识小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或整十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商中间、末尾有0的情况)、两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列比较简便的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说出估计的过程与方法。
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能判断平年、闰年,能计算一个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数。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吨。知道1千米二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空间与图形:
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搭成的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
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常见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统计与概率:
结合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限结果是整数)。
会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状况
会用平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数学思考方面。
经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分数、小数的过程.学习用数描述、表达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发展数感。
经历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估算方法,以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的`能力。
在应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发展抽象思维。
在简单的物体及其三视图的相互转化活动中,在研究平移、旋转、对称现象的数学活动中,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形状特征及平面图形的变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在研究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以及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初步具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能在理解面积含义及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
初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到现实生活中收集和整理数据,能解决一些与平均数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据的重要性,增强统计观念。
增加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能主动与同学共同进行学习活动,积极与同学交流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与所选用的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教科书里“你知道吗”栏目及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的方法、理论,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教师的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数学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①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经历从图中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理解函数图象的意义。会对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用两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象进行描述表达,初步认识函数与图象的对应关系。
②学会观察图象、识别图象及理解图象所表示的含义。了解图象的意义及其与实际轨道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③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图象,再根据图象来研究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三角尺、CAI课件。
教学设计
提出问题
下图是自动测温仪记录的图象,它反映了北京春季某天气温T如何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你从下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注:挖掘和利用现实生活中与函数图象有关的背景,让学生在观察背景中认识、理解函数的图象。
“做一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的是进一步理解函数图象的`意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解决问题
下面的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小明从家里出发去菜地浇水,又去玉米地锄草,然后回家。其中x表示时间,y表示小明离他家的距离。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菜地离小明家多远?小明走到菜地用了多少时间?
2、小明给菜地浇水用了多少时间?
3、菜地离玉米地多远?小明从菜地走到玉米地用了多少时间?
4、小明给玉米地锄草用了多少时间?
5、玉米地离小明家多远?小明从玉米地走回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注:以课本例题中的实际生活问题为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师生共同参与合作,完成几个问题的探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成为问题解决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新课程教学理念。
总结归纳
围绕下面两点,以师生共同交流的方式进行归纳:
(1)函数图象会使函数关系更为清晰,怎样画出函数的图象呢?
(2)如何根据函数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来研究实际问题?
注:进一步加深对函教图象的理解。
布置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P、109 习题11、1第5题。
数学教学设计 篇7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
新课程标准的出现,正是配合当前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飞跃。新课程标准旨在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精 神的数学课程体系。要使该教材真正实施到位,必须建立一种符合学生自主发展、融入社会生活、面向学生生活实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的教学方法,而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应体现开放式教学。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两人一组分食品,小强和小丽拿到的是4个苹果、两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课件演示)你愿意帮他俩分一分吗?怎样分比较公平呢?(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生交流:“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请拍手表示!”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2”(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瓶?”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1”(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学生无法拍手表示半个)“你会用一个数来表示这半个吗?”(学生尝试,并说明理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入1/2)
A:(学生中没有用1/2表示)谈话:你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这个蛋糕的一半,说明你们都很有办法,不过,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简便而且科学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时,可以用1/2来表示。(课件演示)
B:(学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谈话:“1/2是什么意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认识、强化平均分)“你在那里见过二分之一?”(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以肯定。并结合课件演示,介绍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家族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教师做到了: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1、(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谈话:这一半蛋糕是这个蛋糕的1/2,那么,另一半蛋糕又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指名板书1/2)为什么也用1/2来表示?(学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样吗?(课件演示)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2、谈话: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课件演示,学生读)
3、谈话:“分数该怎样写呢?”(如果是B种情况,让学生讲,师补充;如果是A种情况,师讲解并示范)“写这个数的时候,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两份)“2就写在横线的下面,这半个蛋糕是其中的1份,就把1写在横线的上面,这就是分数1/2的写法。”“你们想试一试吗?”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写1/2,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写的`,检查一下谁写得更标准、更漂亮。
4、谈话:我们已经会读、会写1/2了,想不想动手做一个1/2呢?
活动要求:拿出老师发的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
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涂上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学生的作品贴在1/2下面。
“还有谁与他的折法不一样的?”
提问:他是这样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的,涂上其中的一份表示1/2,可以吗?还有不一样的吗?(选择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也贴在1/2下面)
在这里做到了: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在课堂中学生通过质疑解答问题。
2、笔者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4、教学中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了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三、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1、教师板书:1/2、1/4、1/8,让学生读出各数。
谈话:“看到这三个分数,你能说出它们谁大谁小吗?”(学生猜测,交流)“究竟谁说的有道理呢?需要大家动手来验证一下,请从老师为你们提供的学具里选择合适的学具,折一折,比一比,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你的发现。”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2、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3、5题。
(1)、(课件出示第3题)谈话:三张纸条的长度怎样?(一样长) 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该怎样表示?
第二张、第三张纸条的涂色部分会表示吗?(生答,师演示)
你能根据三张纸条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较出这三个数的大小吗?
(2)、(课件出示第5题)指名读题目,并说出题目的要求。
学生独力完成,集体反馈。
其教学特点是:1、重视课程的开发,也重视生活实际的数学概念,充分利用直观教学,遵循学生的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
2、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3、重视理解与巩固相结合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4、给学生铺设合理的思维空间,补充问题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5、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趣味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设疑问题具有严谨性与可
接受性相结合,使学生在探究新知识轻松地获取知识。
7、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创设情境既符合学生实际,为探究、认识新知识的结构奠定基础。
四、延伸拓展、总结评价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图。
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部分大一些?
谈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的生活中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
2、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让我们课下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分数,好吗?
【课后反思:】
1、情景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对新知的探索中。在设计本节课时曾设想,怎样才能让新课的引入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呢?经多次“磨课”后,选择了让学生拍手表示物体平均分后的数量.这样一来,表示“半个”就不可能再用一个手指来表示,而需要想其它的办法.课堂上学生的出色表现是令人惊叹的,他们在短暂的思考后,有的是把一根手指弯着出示,有的用另一只手挡住或握住另一只手的半根手指,还有的干脆说:没法表示,就写两个字——半个。这时老师提出:“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可以用0.5表示,也有学生提出用分数表示,还有的说用二分之一来表示,老师都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黑板上用数表示出来。然后老师有选择的告诉学生:“0.5可以表示半个,这是小数,以后会学到,而像这个数(指二分之一)叫做分数,也可以表示半个,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结合课件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分数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学好数学的热情。
2、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使学生会“做数学”。在进行“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猜想1/2、1/4和1/8哪个大,哪个小,然后为他们提供试验材料,鼓励他们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折、涂、比和交流中明确了对于同一个物体(或同样大小的几个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一份的数就越小,所以1/2﹥1/4﹥1/8。这样一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以及大小的比较的理解会更深刻,对探究数学的兴趣会更大更浓。
由此使我想到:只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代学生设计教学,才会真正落实课标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师的教学设计准线不同对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要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取决于一个教师教学中充当怎么样角色。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教育者来说,应“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教师对每一节课多付出心血,并不意味着成了正比例。要对每个学生充分了解合理设计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起,才能触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所以,开放式的教学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不同观点,同一个问题,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每个学生的观点都受尊重。开放式的课堂不再以教师为唯一
的评价主体,学生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学生在评价别人的成功和被别人评价为成功的过程中满足了好奇心,获得了探求新知识的激励。教师应发挥表扬的激励功能,使学生乐于创新。我在课堂中经常运用激励性言语,撩拨学生创新的欲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数学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每格表示两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
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学生身边事例的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情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认识每格表示两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调查表、统计表、统计图。
教学过程:
(课前激励,暗含统计知识。)
师:同学们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这么多水果粘贴,只要你上课遵守纪律、勤于动脑、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就会得到一个作为奖励。最后我们还要比一比,哪个小队得到的最多,哪个小队就是今天的胜利小队,会得到这个最大的苹果,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设计意图:把粘贴作为评价各小队的依据,激发学生的竞争和协作意识,同时暗含着又一个生活中的统计,使学生感受到统计知识确实无处不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有几位动物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们是谁呢?一起来看看吧!(电脑出示:猴子、松鼠、梅花鹿、熊猫。)
师:有哪几位小动物来了?你最喜欢哪只小动物呢?
师:现在,老师想知道我们班同学喜欢哪只小动物的人最多?最受欢迎的小动物会给我们表演节目,你们想看吗?
师:我看这几只小动物都挺可爱的,怎样才能知道哪只小动物最受欢迎呢?(生回答方法。)
师:同学们真棒,你们说的方法其实就是统计的方法。(板题。)
【设计意图:创设小动物来到课堂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二、自主探究,体验过程
1.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数据。
师: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来帮老师统计一下,我们班喜欢哪只小动物的'人最多,行吗?
师:那我们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喜欢的方法来对全班同学进行统计,好吗?
(每组发一张调查表、统计表、统计图。)
师:在统计之前老师有个建议,请同学们看大屏。
(电脑出示:建议:1.统计之前,小组成员商量一下分工。如:询问员、记录员、监督员、汇报员等。2.询问同学时应该有礼貌。3.把统计的结果整理后填入统计表。)(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放手让学生亲身经历分工合作、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2.学生汇报统计结果。
师:谁来说说你们小组是如何进行分工合作的?统计的结果怎样?(组长汇报,教师板书填表。)
师:同学们用了不同的统计方法,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更好一些?
【设计意图:创设小组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从中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通过这些方法的对比,学会优化方法,体会出画“正”字的统计方法更为直观、准确。】
3.引导学生完成统计图。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统计出了喜欢每种动物的人数,现在每个小组的桌上有一张统计图,请每组同学根据统计表的内容完成这张统计图吧!遇到问题随时提出来。(出示空统计图规格为9×9。)看哪组涂得又快又准。
【设计意图:由统计图格不够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合作涂格,教师巡视指导。)
师:下面谁愿意代表你们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统计图?(结合学生汇报,完成统计图其他项目。)
4.结合统计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提出问题并解答。
师:(电脑出示:每格表示1个数量和每格表示两个数量的统计图进行对比。)通过同学们的统计,知道了我们班喜欢××的人最多,还知道了在统计图中,一个格不只可以表示一个数量,当统计的数量较大时,还可以表示两个、3个,甚至更多。你们可真了不起!现在就请最受欢迎的××来为你们表演节目吧!(播放小动物录像。)
师:节目好看吗?你们现在可真幸福,可以看到那么多制作精美的动画片,不过可不能因为看动画片而耽误学习,对不对?
练习1
师:节目好看吗?你们现在可真幸福,可以看到那么多制作精美的动画片,比如这几部动画片你们一定看过吧?(大屏出示:4部动画片名称。)
师:老师也想没事的时候看一看。那么,先看哪一部好呢?
师:这样吧,同学们喜欢哪部动画片的人最多,我就先看哪部。那我怎样才能知道大家的意见呢?还是请你们帮老师统计一下,好吗?
师:不过这次能不能想一个快一点的方法呢?
2年4班学生喜欢动画片统计表
电脑显示:
统计结果:我们班一共有( )人,喜欢( )的人最多,喜欢( )的人最少。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这个统计表,同桌合作完成统计图。(生完成统计图。)
师:谁认为自己的统计图完成得比较好,可以拿到前面来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一次练习统计,体会统计的作用,了解当现场人数较多时用举手的方法比较好。】
练习2
师:同学们,我们林业局的休闲广场已经建好了,大人孩子又多了一个健身娱乐的好地方,你们都喜欢玩哪些健身器材呢?
电脑出示:2年4班同学喜欢健身器材统计表
师:请同学们用你自己所喜欢的方法,来完成这个统计表并把它制成统计图吧
师: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可是,同学们看——(播放健身器材被毁坏的录像。)有些小区的健身器材被人为破坏了,看到这些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都是爱护公共设施的好孩子。
师:同学们,你们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那么哪个小队是今天的胜利小队呢?请各小队赶快统计你们小队获得了多少个水果粘帖。
三、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就让我们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继续去解决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好吗?
大屏出示:请你实践:1.全班同学一天内看电视的时间统计表。2.你们家一周内使用塑料袋的统计表。3.选一件你感兴趣的事进行统计。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思考、探索的机会,感受统计知识的实用性。】
四、全课结束
师:这节课4位小动物和我们一起学习了统计的知识,让我们和它们说再见吧!
反思:
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一个课前激励环节,意在渗透生活中的统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涂统计图时,学生根据原有认知自然采用一格表示一个数量的方法,结果发现格子不够这个问题,从而主动地从想办法解决问题过渡到新知的学习。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我启发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课的导入,再到练习题的内容都是学生身边的事例,充分地调动起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学习。
数学教学设计 篇9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练习十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结构;还认识较小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的意识。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较小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突破方法:通过让学生三次不同形式地观察钟表,在观察、比较中求知。
教学难点: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突破方法:让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亲身体验1分、1秒所做的事情,充分感受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活动所用的器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动物运动会场面。
同学们,你们想去奥运会吗?今天老师带你们观看动物运动会。(课件出示动物运动会百米赛跑情景。)
哪个小动物是冠军?为什么?
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
二、引导探究,合作求知。
1、认识“秒”。
那你们知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秒”吗?学生自由说。
(课件中准备了三个镜头:新年倒计时、红绿灯、跑步比赛。)
2、介绍计量“秒”的工具。
你们知道有哪些钟可以计量“秒”?学生自由介绍。
(课件出示四幅图片:电子表、秒表、机械钟、刻漏。)
3、三次观察,合作求知。
仔细观察钟面你有什么发现?
第一次观察。(独立观察)
请拿出你们的钟表,观察秒针,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秒针。
第二次观察。(同桌合作观察)
请同桌合作观察秒针的运动,结合屏幕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秒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走1大格呢?走1圈呢?)学生汇报。
②师用课件演示秒针分别走5小格(每小格停顿一下),即1大格有多少秒,再继续演示秒针走3大格、6大格和1圈,引导学生说出秒针分别走的秒数,从而得出: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圈是60秒。(把这句话板贴出来)
③请一对好朋友到讲台分工拨一拨秒针,说一说秒数。
④同桌利用学具盒互动拨一拨、说一说。
第三次观察。(小组合作观察)
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进行第三次观察:
秒针走1圈,分针走了多少?找出秒针和分针之间的关系来。
学生汇报。
②师利用课件演示秒针和分针同时走动。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1分=60秒,并板书出来。
③(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1分=60秒)
三、活动体验,感受1分、1秒。
1、分组活动,加强体验。
感受1分。
那如果给你1分钟,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我们来做做试验。
画画、写字、看书、做口算题、默古诗
师定下活动要求,再利用课件“秒针走1圈的画面”计时。
②感受1秒。
那假如老师再给你们一秒时间,你们可以干什么?
学生感受
3、认识1分、1秒的价值。
①1分钟时间不算长,可同学们都能做很多事情。对比1分钟,1秒钟的时间实在太短了,可有的事物1秒能做很多事情,请看课件介绍,并小声地读读。(课件出示: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500米。卫星每秒飞行7900米。)
②同学们还知道这方面的信息吗?(学生自由说。)
③课后我们也可以搜集这方面的信息,找个班会时间举行一个信息交流会。
4、畅谈感受。
同学们,虽然1秒时间非常短,可能拍一下手就过去了,可时间是一秒一秒积累起来的,那现在你对时间有什么看法呢?请谈谈对时间的感受。
(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四、联系生活,发展提高。
1、课内练习。
请打开书63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汇报。
2、补充练习。
课件出示两题练习,设计如下:
A、请判断下面的时间单位用得是否合适。
1、我们每天做早操用20分。( )
2、小芳跑50米用了10分。( )
3、小亮吃饭用了15小时。( )
4、小兰每天从家步行到学校用了12秒。( )
5、我们上数学课时,所唱的《拍手歌》大约15分。( )
B、连线。
请学生上讲台连线。
C、动动脑
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多长时间?
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多长时间?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多长时间?
五、畅谈收获,延伸号召。
1、畅所欲言。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一节课40分钟快要过去了,我们在这段时间里过得怎么样?有什么收获?
2、延伸展望。
你还想学到什么?
3、情感号召。
相信同学们今后都能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行吗?号召:“我能行!”
数学教学设计 篇10
“找规律”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去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与一年级下册相比,本节课最大的变化就是图形排列规律稍复杂一些,它们的排列呈现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本课在内容的选择上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学情分析:
鉴于学生对周期排列规律的了解,我充分为学生提供猜想、活动、交流的机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描述、思考和讨论交流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图形循环的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知道并且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2.难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操作、推理等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并能设计一定的图形规律。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羊村要过羊羊儿童节,邀请我们去参加,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老师请了小精灵聪聪和我们一起去,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
师:跟随着聪聪,我们现在来到羊村大门口,羊村的大门可不是一般的大门,它上面设计有密码,现在聪聪已经把前三组密码输入进去,再输入第四组密码大门才可以打开,小朋友们你们有信心打开它吗?(出示羊村门口图片)
生:有。
师:现在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前三组密码,它的排列有没有规律,然后才出第四组密码。
生:前三组分别是1、3、5、7重复,所以最后一组也是1、3、5、7。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猜出了密码,现在大门已经打开了,喜羊羊和村长已经出来迎接我们了。
村长说:欢迎你们来到羊村,我带你们参观一下吧
首先我们来到沸羊羊家,沸羊羊把家里打扮的可漂亮了,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沸羊羊家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是怎么排列的?
生:窗帘是一条白色一条黄色一条白色一条黄色排列的。
生:灯笼是两个红色一个黄色两个红色一个黄色排列的。
生:桌布一块蓝色一块白色一块蓝色一块白色排列的。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来引入新课。让学生感觉很自然、很亲切。)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参观完沸羊羊家我们来到美羊羊家。美羊羊也把自己家装扮一新,大家说美羊羊家漂亮吗?(出示美羊羊家图片)
生:漂亮。
可聪聪却说:美羊羊你是怎么设计的,一点规律也没有。
美羊羊说:我设计的有规律呀!
聪聪说:我怎么看不出来呢?
师:小朋友们,你们愿不愿意帮着聪聪找一找规律呢?
1、出示课件墙面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图形?
生:圆形 正方形 三角形 五角星
师:很棒。那你发现这些图形的'排列有没有规律,有什么规律?
下面请大家4人一组的进行讨论,听清老师的要求:
讨论的时候从不同角度去说,如斜着看、横着看、竖着看。(2)待会儿汇报的时候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开始吧!
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每一斜行的图形都是一样的
生2:横着看,第一行的第一个圆形,移到最后一个其他的图形都向前平移一格,就变成了第二行,第二行的第一个正方形,移到最后一个其他图形都向前平移一格,就变成了第三行;第三行的第一个三角,移到最后一个其他图形向前平移一格,就变成了第四行。
生3: 竖着看……
(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并用课件演示)
小结:你们发现的规律都对,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规律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这样的排列,我们就叫做循环排列规律。(板书:循环排列规律)
师:小朋友真棒。我们已经发现了墙面排列的规律,咱们再看看美羊羊家的地面颜色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出示地面课件
地面的颜色排列有什么规律呢?请大家仔细观察想一想。
学生汇报 : ……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组织教学,把图形横着看、竖着看、倒过来看、再横过来看,引导学生观察规律有没有发生变化,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参观完美羊羊家,接着我们来到懒洋洋家,懒羊羊为大家准备了好吃的水果,可是懒羊羊只准备了三组水果就睡着了,小朋友们能不能帮懒羊羊把第四组水果摆出来呢?
1、懒羊羊家图片
师:首先大家观察这些水果排列有没有规律,有什么规律,然后用自己手上的水果卡片在桌子上摆一摆。
指名反馈:点一名学生到上面来摆。
大家摆的和这位同学摆的一样不一样?
生:一样。
2、吃完水果我们又来到喜羊羊家。(出示喜羊羊家图片)
喜羊羊家举办了一个小小智力赛,我们也来参加一下吧。
(1)我爱数学 学我爱数 数学我爱 ( )
(2)1234 2341 3412 ( )
(3)书本练习二十三第1题。
(4)创造循环规律。
3、时间过得真快,小朋友快要离开羊村了,羊羊们准备了一份礼物送给大家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欣赏有规律的图片)
咦,美羊羊怎么哭了,可能她有点舍不得大家走,那你们来当一当小小设计师,创造一块有规律图案的手帕送给美羊羊吧,就当是留给羊村的礼物。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今天的旅行到此结束了,小朋友们你们玩得高兴吗?数学和咱们的生活一直是密不可分的。早在中国古代,古人们就利用数学的规律创造了很多精彩的作品。(出示课件:可以清心也)让我们一起来品读这段有规律的文字,在有规律的书声中结束数学探秘之旅。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在装饰着我们的生活,希望你们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他,运用它,把我们的环境打扮的更美丽!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印象,符合教学策略的要求。在评价方面,有学生自评、互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体会生活离不开数学,学数学是有用的,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教学设计 篇11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46-48页的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做系统的分类整理。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认识单位是角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索的意识。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难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四、教学准备:
课件、人民币若干、玩具、帽子,布置模拟文具店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今天的数学课,看看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人民币)
生:钱。
师: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钱?
生1:交学费。生2:买文具。生3:乘车……
师:看来钱在我们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生:人民币。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反思>欲望是人为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向往,它既是开启思维闸门的钥匙,又是思维的指南针。要使教学达到“启其蒙而引其趣”的目的,就要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悬念情境。上课伊始我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简单的问话制造悬念,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主题当中,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顺利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
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认识目前流通的人民币。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认识了人民币,你们都准备了吗?好,从抽屉内把钱袋拿出来,同桌互相认一认,看谁认得最多?
同桌认人民币,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都认得很不错,现在我要考一考你们到底认识哪些人民币?(出示1元纸币和硬币)
师:谁认识这张人民币?你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认的吗?
生:我是看的数字。
生:我看的是汉字。
师:这枚硬币你认识吗?
生:认识,是一元的硬币。
师:这两个1元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什么地方不一样?
生:制作材料不一样。
师:一个是纸币,一个是硬币。
师:左上角的图案是什么?
生:国徽。
师: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代表着国家的尊严,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因此,我们应该爱惜人民币,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写乱画。继续看:课件出示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认50元时教师指盲点:这些小黑点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是给盲人摸的。
师:你的生活常识真丰富,这些小黑点是盲文符号,盲人是通过摸点数来判断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人民币上印盲文符号体现了我们国家对盲人的关怀。(课件出示以上人民币)
师:李老师真佩服你们,认得又快又准。除了刚才你们所说的认识人民币的方法外还有没有用其他的方法来认的?
生1:我看的是人。
师:喔,你看的是人头像。还有用别的方法来认的吗?
生:看图案。
生:看颜色。
师:认识人民币的方法有很多,同学们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
师:请你们再仔细观察这些人民币,它们的单位名称都是什么?(元)
师:元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这些都是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板书:元)
课件出示1角、2角、5角、出示5角纸币和硬币
学生回答:1角、2角、5角。
师:这些人民币的单位是什么?(角)
师: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出示1分、2分、5分、(生齐答或指名答)
师:它们的单位名称是什么?(分)
板书:分
师:你们在生活中用过分币吗?(没有)
师:是不是,它就没有用了呢?(生摇头、疑惑,不出声)
师:分币在市面上已经不流通了,但并不代表它没有用了,还有很多部门进行商业活动时要用到它。比如银行在计算利息时最小的单位就是以分来计算的。
师:所以我们说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反思>认识人民币相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认识人民币,这个环节教学只做检查,让学生介绍认识人民币的方法,教师适当补充,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了下一步的分类做准备,在认识人民币的同时我在这里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名称元、角、分。国徽是国家的标志,在介绍人民币上的一些图案时重点介绍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些老师建议我应该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一些防伪标志,我认为没有必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它们还做不到,大人都无法分辨人民币的真伪,何况小孩子。对于“分”的教学学生认为是古老的东西,生活中没有用到“分”,但我们不能因此而省掉这部分的教学,而应该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介绍“分”的历史和作用。
(2)教师指导学生对人民币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不仅会认人民币,那你们会把人民币进行分类吗?
师:好,下面4位同学一个小组在一起合作,将桌子上的人民币分一分,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分类方法最多?开始!
学生活动后交流展示分类方法。
师:哪两位同学愿意合作上来分一分?(指名到投影仪上操作并说分类的方法)
1、将硬币分成一类,将纸币分成一类。
2、把元币分成一类,角币分成一类,分币分成另一类。
3、可能还有按数字分的;按旧版和新版分的......
师小结:同学们的点子真多,想出了这么多分类的方法。有的按数字分,有的按单位名称来分,有的按制作材料的不同来分,这些都是你们合作成功的果实,老师为这份成果而欢喜,更为你们积极参与的精神而叫好!李老师也将刚才的人民币进行了分类,我们一起来看看。
老师用课件展示这种分类的过程和结果。
(1)先展示以元为单位的12种人民币,其面值是7种。(按从小到大排列)。
师:数一数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一共有几种?
生数后答:12种。
(2)再展示以角为单位的6种人民币。
师: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几种?
生数:6种。
(3)最后展示以分为单位的3种人民币。
师: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几种?
生:3种。
师:比一比以哪种为单位的人民币最多?哪种最少?
生: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最多,以分为单位的最少。
师:充分说明在商品买卖中使用较多的是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反思>分类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人民币的印象,归纳出我国人民币发行的种类面值和图案,知道商品买卖中使用较多的是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第一次教学中学生的分类方法没有按单位名称分的,第二次试教认识人民币时我让学生观察出了人民币的单位名称后,才有学生按单位名称分类。所以说知识的铺垫很关键。
三、师生做换钱游戏。
1、换2角和5角的游戏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一张2角可以换几个1角,一张5角可以换几个1角?
师拿出2角,再拿出5角:谁来找我换?(点两组同学上前换钱后出示课件)
师:一张2角可以换2张1角,1张5角可以换5张1角,一张5角可以换几张1角和几张2角,请同桌的同学动手换一换,看有几种换法?(课件)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汇报2种换法,课件展示结果。
2、换1元的游戏
师:有两个小朋友看到我们在做换钱的游戏,可高兴了!你们想不想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课件:‘你到哪里去’,‘我去买一把尺,但不知道钱够不够’。‘你带了多少钱’‘10个1角的硬币,尺要一元钱’
师:同学们你们说小华带的钱够不够?
生:够。
师:为什么
动画演示1元=10角配上声音‘10个1角就是1元’‘哦,这就好办了!’
板书:1元=10角(学生齐读)
[反思>通过不同层次的换币活动,使学生体会每种面值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积累生活经验,为自主探索购物时怎样付币做准备。动画课件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单位元角之间十进关系的理解,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四、模拟购物
1、师生活动
师(出示一个玩具)我这里有一个玩具想卖给你们,这个玩具值1元钱,谁愿意来买?(一名学生拿了一枚1元的硬币,老师将钱给同学们看,同学们确认是1元钱后,老师再将玩具卖给了那名同学)
师:如果同学们手上只有面值是2角的人民币,你应该带上几张呢?(很多同学拿出了5张2角,也有同学拿一张2角的,经过老师的提问后马上更正了。)
师:如果同学们手上只有面值是5角的人民币,你要带几张?(有拿2张5角纸币的,有拿2枚硬币的)
师:除了刚才的3种买法外还可以怎么买?请你把钱举起来,拿对的同学我卖给他!(学生上来买,把钱展示给同学们看)
[反思>我认为这部分的`教学学生特别感兴趣,针对大部分一年级学生生活实际购物体验不多的情况,特别在课堂上安排了这个游戏,在游戏中学生为了买到玩具,能按老师教学思路动手动脑,将课堂所学知识联系实际,高兴之余产生成就感,活跃了课堂气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第一次试教时我限制了学生的付币方法,要求是先拿2角的,再拿5角的。
2、学生活动
师:我们的活动是不是很有趣?同学们想不想用你们手中的钱去买东西?好,让我们到文具店去看一看吧!(文具店情景图)我们先来了解这几种商品的价格!(橡皮、尺、铅笔、练习本、)
师(指讲台前的模拟文具店):我们来到了文具店,这里肯定有大家想要买的东西吧!我请一名同学上来当售货员,**我跟你准备了一顶帽子。(给售货员戴上帽子)师问“售货员”:你当售货员的责任是什么?(把钱看清,既不能收多,又不能付多)同学们听明白他的话了吗?
师:李老师先来当顾客,我想买一把尺和一个练习本多少钱?我还想买一支铅笔,需要加多少钱?这个售货员不错,找她买东西放心!(请一名顾客示范买东西)
师:下面的同学想不想到这里来买东西?(想)李老师有一个要求:只能买1元钱的东西,小组内的4名同学先在一起商量,1元钱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商量好的小组小组长就可以带上钱上来买了,其他的同学当法官,看他们买对了没有?拿对了就说‘可以卖’,拿错了就说‘不能卖’。还要提醒你们,上来购物的“顾客”可要遵守秩序排好队哟!想好的小组就可以上来买了!
(学生购物,教师指导)
师:每个小组都买到自己满意的东西了吧!高兴吗?去看看小明拿着钱在干什么?
生:存钱。
师:你们有存钱的习惯吗?
师:你们手中的钱除了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外还可以干什么?
生:捐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
师:对,捐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像小明一样把自己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办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你学到了什么?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还学会了买东西,你们真能干!这节课每一位同学的表现都很出色,我想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愿意接受吗?下一节课我们将会继续探讨有关人民币的问题,下课!
[反思>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街购物的机会很少。为了弥补学生学习上的不足,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模拟超市,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用多种付钱的方法去买东西,开拓思路,体现了开放性,趣味性;在掌握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并体现了实用性。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课堂上不可能每一个同学都上来购物,但又不能把课堂变成少数学生的课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学生分成了8个组,由学生先在小组内商量1元钱可以买哪几样东西,为了不出错,小组内的每一位同学都会积极思考心里计算哪几件商品的价格是1元钱,当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建议时,它们就会考虑,谁的更合理些或者说谁设计的买法让大家最满意,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让学生学会了小组合作学习,他们还懂得了互相谦让。8个小组的代表上去购物时,其他的学生当“法官”让她们监督售货员,他们也不会马虎,都在认真地计算。“小小文具店”活动,让学生仿佛处在真实的购物环境中,利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在此准备了许多的物品,任意让学生购买。而学生在买的同时,经历了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单一物品;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多种物品。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买东西的乐趣,使学生在模拟买卖物品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这是学生本节课中最大的收获。
数学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第七册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物体少1”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
课前准备:每小组若干小棒和圆片,课件,表格。
课前谈话,感知规律:
师:今天在这里上课和我们平时有什么不同啊?
(预设:学生:教室大,有很多老师来听课,座位进行了调整)
师:今天的座位安排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初步感知间隔排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1、寻找规律:
出示例题里的场景图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这幅图中有这样三组排列。这些排列都蕴涵着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师:每幅图中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
师:这属于一种间隔排列,图1中夹子排在开始和最后,我们把它看作“两端的物体”,手帕排在中间,我们把它看作“中间的物”
谁能说说下面两幅图中,两端的物体和中间的物体各是什么?
2、探究规律:
师:看到这三组排列,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课件出示:每组排列中两种物体的数目有什么关系?(先独立完成表格,再在小组里说一说)
两端的物体数目中间的物体数目
夹子手帕
兔子蘑菇
木桩篱笆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在小组里说一说。
小组汇报。
三、动手操作,验证规律:
1、师:是不是这样排列的两种物体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动手验证一下。
2、动手操作:
课件出示要求:任意拿几根小棒,在桌上摆成一排,再在每两根小棒中间摆1个圆。数数小棒的根数与圆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3、集体交流:
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其实这里的小棒就可以代表一切两端的物体,圆片就可以代表一切中间的物体。像这样排列,它们都有这样的规律: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
四、联系实际,应用规律:
1、列举规律:
师:生活中你见到过有这种规律的现象吗?
2、应用规律:
(1)基本练习:
①出示一组排列。
填空:两端的物体是(),中间的物体是(),()比()多1个。
②这根绳子被打了6个结,这根绳子被分成了多少段?你是怎么想的?
③经过了15个白天,那么经过了多少个黑夜?
(2)变式练习:
①间隔问题:(课件出示刘翔跨栏图)
师:看!这是谁?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一举夺得男子110米栏的冠军,成为中国人心中的骄傲。其实在刘翔的运动场地上也有咱们今天研究的规律呢。
出示:110米跨栏,10个栏中间有多少个间隔?
②锯木料问题:想想做做第2题
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
引导学生用图表示出锯木料的过程,再结合所学的规律来分析。
③圆周问题:
欣赏:西湖苏堤春晓图
师: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美在于西湖的美,前人在苏堤的岸边栽了一行柳树,再在每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这样就有了“桃柳夹岸,桃红柳绿”之说。
如果在西湖的一周栽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a:质疑:有的同学说74棵,有的同学说75棵,还有的说76棵,那像这样栽柳树和桃树,它们的棵数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b:探究规律:你们能想办法找出来吗?在小组内试一试。
c:汇报小结:谁给大家介绍介绍你们小组想到的方法,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把桃树和柳树像这样栽成一周,桃树和柳树的棵数怎么样?那在西湖的一周栽75棵柳树,中间间隔着栽桃树,可以栽多少棵桃树?
d:对比联系:
师:前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1,而在圆周上,它们为什么又是相等的呢?
(课件演示:把直线转化成圆周,两端的物体重合)
④机动练习:
师:国庆节就要到了,学校计划在校园主干道一边按照一一间隔的规律来摆设鲜花美化校园。(课件出示图)
有25盆蓝花,猜猜看有多少盆红花?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师:大家想到了三种方案,这些方案都是可行的,看来,你们要是做美化设计师还是挺称职的。课后大家可以利用今天学的规律来设计美化教室或者自己的卧室。
五、总结评价:
师:今天我们研究了一些排列的规律,当我们面对新的事物或者更复杂的情况时,要学会寻求方法来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略)
教学后记:个别习题学生掌握地好像可以,说得头头是道,一做综合习题就犯糊涂。但总的来说,学生掌握地较好。
数学教学设计 篇13
学习内容: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0-41页《回家路上》。
学习目标:
1、结合小动物回家的具体情境,发展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
难点:
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课型:
新授课(计算教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放学回家,你注意过自己回家路上的情境吗?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你瞧,老师把动物学校放学路上的情境给拍下来了。
课件出示:教材情景图。
师: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树上有3组小鸟,每组有5只。
地上有2组花,每组有5朵。
桥上有2组小狐狸,每组有6只。
有6组小猴子,每组有2只。
……
师: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周围存在着许多数学信息。
(二)自主探究
1.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从这些数学信息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该怎样解决?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咱们再汇报每个小组的问题,让不同小组的'同学进行解答。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整理各自发现的问题,在同组内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交流,梳理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共同解决。
学生可能提出的数学问题有:
一共有多少朵花?2x5=10(朵)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3x5=15(只)
船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猫?4x4=16(只)
……
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如:船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猫?
重点引导学生弄清船上的小猫有4排,每排有4只,所以是4+4+4+4=16(只)。也可以理解成4个4,用乘法计算4X4=16(只)。
2.说一说,算式2x6=12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师:谁能告诉老师“算式2x6=12”可以解决这幅图中的哪些问题呢?
生1:每组有2只猴子,6组一共有多少只猴子?可以用这个算式解决。
生2:桥上每队有6只小狐狸,2队一共有多少只小狐狸?可以用这个算式解决。 ……
只要学生说得合情合理就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觉得自己在哪方面进步了?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
回家路上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设计06-17
《时间与数学》教学设计06-17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6-13
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07-27
[热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7-04
数学教学设计15篇06-20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篇06-14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篇)06-14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精选15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