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学设计一等奖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学设计一等奖,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学设计一等奖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想法,做法必须符合事物客观规律,不要急于求成,否则事与愿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揠苗助长”、“巴望”、“焦急”、“自言自语”、“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3.继续训练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体会文中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言。
2.教学难点──如何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寓意。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薄型卡片。
3.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短小而生动的故事,一个故事寄托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故事呢,我们叫它──(出示词卡:寓言)
1.学习“寓言”
(出示词卡:寓言)
正音。
写“寓”字时注意最后三笔。
(多媒体演示)
理解:“寓”是什么意思?
2.学习“则”
有两个寓言故事,我们就叫它──(出示词卡:寓言两则)
正音。
理解:“则”在这里作量词,相当于……?
二.范背,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我们先学习其中的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出示词卡:揠苗助长)
正音。
2.范背。
边听边想: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3.交流。
三.解题,揭示本课目标。
1.解题。
2.质疑。
⑴你认为题目中哪个字是关键?
⑵围绕“助”字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来研究?
⑶交流板书:原因做法结果
道理
3.揭示本堂课目标。
四.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
⑴轻读,想想:那个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长高。
⑵交流板书:巴望
理解:“巴望”什么意思?
⑶默读,圈词。
为什么不用“希望”而用“巴望”,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那个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
⑷交流。
※动作:“天天……看”“转来转去”
※神态:“焦急”
(出示词卡:焦急)正音、理解。
※语言:“自言自语地说……”
(出示词卡:自言自语)理解、积累。
(出示词卡:自( )自( )语)
※感觉:“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映示投影片: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比较理解:两句话意思相同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指导朗读。
⑸小结,齐读。
2.学习第2自然段。
⑴师生接读第2自然段前半句。
理解:“终于”这个词儿说明什么?
⑵指名读。
思考:他想出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
交流板书:拔高
弄得他──(出示词卡:筋疲力尽)
⑶学习“筋疲力尽”
正音:“筋”读准什么音?
理解:“筋”这里指身体。“疲”什么意思?“力”呢?
“尽”这儿有四种解释,选哪一种?
(映示投影片:“尽”四种解释)
⑷比较理解。
第2自然段如果这样写可以吗?
(映示投影片: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往高里拔,弄得筋疲力尽。)
与书上的相比,哪句更好?为什么?
(映示投影片:第2自然段)
⑸指导朗读。
3.学习第3自然段。
⑴男同学读。
他有没有为自己花费的力气后悔呢?
⑵交流,学词。
※白费
(出示词卡:白费)理解
※一大截
(出示词卡:一大截)正音、析形、理解。
(多媒体演示:“截”的笔面顺)
⑶练习朗读。
(出示词卡:喘气)
4.学习第4自然段。
帮助的结果呢?
交流板书:枯死
五.分析因果,揭示寓意。
1.那个人原来巴望禾苗长得快些,结果禾苗全都枯死了。
板书:→→
他错在中哪里呢?
板书:错
交流板书:急于求成事与愿违
2.揭示寓意。
小朋友,从这个人的错误中你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板书:↓
交流板书:按事物规律办事
3.深化寓意。
(映示投影片:判断下列想法、做法是否违背事物的规律)
六.背诵。
1.读读课文,看看板书,轻声背背。
2.引背。
七.巩固字词,布置作业。
1.认读词卡。
2.抄写生字。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学设计一等奖2
揠苗助长
教学目标1、认识“寓”、“焦”、“喘”、“截”等字,学写“焦”、“费”、“望”、“算”等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积累本课词语,能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意思,能独立复述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能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里。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长》(板书课题)。同学们认识这几个字吗?谁能试着读一读?(指名读一读;齐读)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揠”是什么意思?
生:“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
……
同学们很爱动脑筋,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等我们学完这篇课文就会弄明白的。
二、读文识字
1、随机学习“揠”字,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加强记忆这个字?
2、读课文,认识字词。(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指导)
生:“揠”的意思就是“拔”;“揠苗助长”就是“拔苗助长”。
生:“转”是一个多音字,它在本课中的读音是zhuàn,组词:转动、旋转、转圈等;另一个读音是zhuǎn,组词:转身、转告等。
师:注意区分“费”和“废”;“拔”和“拨”。
三、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种田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板书:起因)从哪些词语中看得出他很焦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同时画出有关词语。(“巴望”、“焦急”)
齐读第一自然段。
2、农夫究竟想到了什么好办法呢?带问题边读边想,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经过)
生:农夫把禾苗拔高了。(教师相机板书:拔高禾苗)
生:农夫干了一天,筋疲力尽。(板书:筋疲力尽)
生:我们又从“终于”、“急忙”词语中可以看出农夫急切、兴奋的心情。
生:想着禾苗马上要长高了,心里特别高兴。
师:同学们说得真棒!那,就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心情来读一读罢,看看谁读得好。
3、农夫又有哪些表现呢?有感情的读第三自然段。
学生朗读课文(喘气、很累的样子)
师:奥,干了一天的活,很累了;但是又很高兴。那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又累、又高兴的心情读读这段吧!
4、农夫这样心急,结果怎么样呢?(板书:结果)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
小组交流学习
5、感悟寓意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我明白了禾苗的生长要靠自己的力量。如果让它生长得快些,应该采取合理施肥、浇水、除草、灭虫等方法。
生:如果硬是把禾苗拔高,损伤了禾苗的根,禾苗自然会枯死。这是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
生:我知道了做事情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
五、练习复述课文
六、作业设计
1、回家把《揠苗助长》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多搜集寓言故事,准备参加班级讲故事比赛。
板
书
设
计揠苗助长
(起因)——(经过)——(结果)
巴望拔高禾苗禾苗枯死
焦急筋疲力尽白费力气
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学设计一等奖3
学习目标
1.会认“寓”等10个生字,会写“守”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课前准备
1.多媒体教学软件:《寓言两则》全篇演示、农夫拔禾苗的过程。
2.生字、生词卡片。
3.从课外查找有关寓言的知识,收集其他寓言故事。
第一课时
(学习《揠苗助长》)
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
教学《揠苗助长》
1.播放课件理解课题、了解故事。
a.学生讲解题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b.按照“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c.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
a.范读课文,听准生字字音。
b.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c.巩固生字。
读生字卡片。(齐读、指读、开火车读)
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老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四个问题:
a.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他的心情怎样?将描写他心情的词句画出来。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
随机理解重点词语:巴望、焦急。
出示重点句子,体会种田人的心情:“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要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b.种田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
用软件演示种田人拔苗的过程,朗读第2自然段,要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
读第3、4自然段,体会种田人回家后得意的心情,以及后来知道禾苗都死了,十分失望的心理。
c.这则寓言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d.我们已经知道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
4.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守株待兔》)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交代教学目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每个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寓言两则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寓意,学会生字。
2.创设情境,播放多媒体动画《守株待兔》,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守株待兔》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大家边看边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3.揭示课题,释题。
a.揭示课题,正音。
b.释题:问:“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呢?待兔又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4.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序号。
学习课文,理解寓意
1.学习第1、2自然段。
a.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呢。
b.默读课文,说说那个种田人是怎样得到这只野兔的。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读给大家听。(板书:捡到兔子)
c.出示生字“窜”“撞”,理解意思。(窜—乱跑;撞—碰)
d.他捡到野兔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投影出示句子(要是每天……多好啊),齐读。
他这样想可能吗?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指导有感情地读句子,指名读、齐读第1、2自然段。
2.学习第自然3段。
a.自由读课文,说说这个人后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板书:整天坐守庄稼全完了
b.齐读第3自然段。
3.理解寓意。
a.他这样做对不对?错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
b.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c.老师总结寓意。(注意语言要浅显易懂)
d.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举例说说。
e.老师总结: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
f.齐读课文。
课堂练习
1.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出示要求写的9个字,学生自己分析字形,提出书写应注意什么问题。
3.指导写字。
4.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想想”。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学设计一等奖4
学习目标:
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十三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联系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学重、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1、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羸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
2、出示句子: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交流讨论,感悟课文。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汇报纪昌是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a.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叫他开弓放箭?
b.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掌握()本领,就要(),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c.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并说说有什么体会。
小结:看来,对学习来说,好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识字、写字、写词。
1、识字:妻、虱。
2、写字:重点指导“冒”“妻”“刺”。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著名人物,他是谁?又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呢?
板书课题:扁鹊治病。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3、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所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三交流讨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指名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交流讨论:
a.交流学生的疑问。
扁鹊是有名的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指导学生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来读。扁鹊的话要诚恳耐心。
扁鹊第二次来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他心里会怎么想?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他心里会想什么?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蔡桓公会怎么想,怎么说?
“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此时浑身疼痛得他,又会怎么想呢?
b.交流受到的启示。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适时点拨:蔡桓公怎样才不会死呢?本来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是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固执己见的道理。
c.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也用一两句话写下来。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四、认读生字,抄写字词。
比较字形:肠、烫、汤。
指导书写:睬、蔡。
8、六年级语文下册《古代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代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寓”等7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了解两则寓言各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弄懂两则寓言的寓意。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使学生初步感悟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说话做事前后要一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对短文的品读,体味文章机智幽默的语言之美。
二、学法引导
学生借助文后注释自读自悟,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理解短文中词意、句意,领悟寓意。
(二)解决办法
1.学生依据注释自读短文,理解词句,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寓意。
2.教师讲解有关古汉语知识,帮助理解句意。
3.学生列举生活中实例,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2.讲解学生自己不能理解的词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读短文,结合注释了解字义,理解句子意思。
2.对难理解的词句,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3.正确朗读短文,弄清寓意。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25课《古代寓言两则》。齐读课题。
2.解题:我们过去学过寓言故事,那么什么是“寓言”呢?(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寓言两则”又是什么意思?
(课文一共有两个小故事,所以就是寓言两则。)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矛与盾》。
(板书:矛与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通过预习,谁能说一说“矛”和“盾”各指什么?(矛,古代一种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枪头。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箭用。)
2.自由读短文,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然后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大概说出即可。)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l.先自己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同座讨论:每句话意思是什么?
2.交流。(学生说,师生评议)
教师应讲解以下有关知识,帮助理解:
(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者”用在句尾,意思是“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②“誉之曰”中“之”指盾。“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中的“之”字均可理解为“的”。③‘物莫能陷也”“莫”是“没有什么……”意思。意思是:“没有哪一种东西能够穿透它。”“也”语气词,表示句子说完。④“其人弗能应也”。“其人”,那个人。“也”,语气词,表示句子终结。)
3.把每句话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译成现代白话文,要把上下文说通顺。(学生练说)
4.交流。(能说出大体意思即可。)
(楚国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耀他的盾说:“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哪一种东西可以穿透它。”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锐利,没有什么东西不能穿透的。”有人说:“用您的矛穿您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回答不上来了。”)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自己的言行前后要一致,以免闹出笑话。)
6.指导朗读。(读出买盾人的自夸炫耀语气,人们的质问语气。)
(四)总结、扩展
那个楚国人说话前后不一致,自己打了自己的嘴巴,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你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熟读课文,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背诵《矛与盾》全文。
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则寓言《郑人置履》。(板书课题)谁能解释一下题目的意思?(有一个郑国人买鞋)他是怎样买鞋的呢?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想一想,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哪些词句不理解?提出来讨论。
2.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读短文。(要读通句子)
②本文讲什么事?(有个郑国人去买鞋,到集市上不相信自己的脚而相信尺码,最终没有买到鞋的事。)
③质疑。(师生归纳问题。)
(四)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词句和短文内容。
2.交流:教师应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理解:“郑人有且置履者”,意思是:“有一个郑国人打算买一双鞋”或“有一个打算买鞋的郑国人”均可。“已得履”,“已经拿到了鞋”。“乃曰”是“于是说”的意思。“及反”是“等到返回来”,“人曰”即“有人说”。“何”是“为什么”。
译成白话文。(有一个郑国人打算买鞋,先自己量了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上才发现忘了拿尺码。他拿到了鞋说:“我忘了拿尺码了”,于是,返回家里取尺码。等到返回时,集市已经散了,因此他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那个人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3.那个买鞋的人可笑在什么地方?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具体情况下应采取具体的办法。)
4.指导朗读。背诵短文。(读出买鞋人的可笑。)
(五)总结、扩展
1.郑国那个买鞋人和楚国卖矛和盾的人同样可笑。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举例说一说。
2.总结学习方法。
①我们已经学过两篇古文。回想总结一下,我们是怎么学的?(讨论)
②交流,师生总结:
“释句意——通全篇——感情读。”
以后,我们学习古文要按着这个学习思路进行。
(六)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提示“寓”、“誉”、“遂”字字形,“寓”字第10笔是“竖”。“誉”上半部不能少一点,“遂”里面“点、撇”不要丢掉。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学设计一等奖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寓”等7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了解两则寓言各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弄懂两则寓言的寓意。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使学生初步感悟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说话做事前后要一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对短文的品读,体味文章机智幽默的语言之美。
二、学法引导
学生借助文后注释自读自悟,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理解短文中词意、句意,领悟寓意。
(二)解决办法
1.学生依据注释自读短文,理解词句,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寓意。
2.教师讲解有关古汉语知识,帮助理解句意。
3.学生列举生活中实例,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2.讲解学生自己不能理解的词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读短文,结合注释了解字义,理解句子意思。
2.对难理解的词句,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3.正确朗读短文,弄清寓意。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25课《古代寓言两则》。齐读课题。
2.解题:我们过去学过寓言故事,那么什么是“寓言”呢?(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寓言两则”又是什么意思?
(课文一共有两个小故事,所以就是寓言两则。)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则寓言《矛与盾》。
(板书:矛与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通过预习,谁能说一说“矛”和“盾”各指什么?(矛,古代一种兵器,在长柄的一端装有枪头。盾,盾牌,古代作战时遮挡刀箭用。)
2.自由读短文,借助注释理解词句,然后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大概说出即可。)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l.先自己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同座讨论:每句话意思是什么?
2.交流。(学生说,师生评议)
教师应讲解以下有关知识,帮助理解:
(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者”用在句尾,意思是“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②“誉之曰”中“之”指盾。“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中的“之”字均可理解为“的”。③‘物莫能陷也”“莫”是“没有什么……”意思。意思是:“没有哪一种东西能够穿透它。”“也”语气词,表示句子说完。④“其人弗能应也”。“其人”,那个人。“也”,语气词,表示句子终结。)
3.把每句话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译成现代白话文,要把上下文说通顺。(学生练说)
4.交流。(能说出大体意思即可。)
(楚国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耀他的盾说:“我的盾非常坚固,没有哪一种东西可以穿透它。”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非常锐利,没有什么东西不能穿透的。”有人说:“用您的矛穿您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回答不上来了。”)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自己的言行前后要一致,以免闹出笑话。)
6.指导朗读。(读出买盾人的自夸炫耀语气,人们的质问语气。)
(四)总结、扩展
那个楚国人说话前后不一致,自己打了自己的嘴巴,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你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熟读课文,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背诵《矛与盾》全文。
2.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则寓言《郑人置履》。(板书课题)谁能解释一下题目的意思?(有一个郑国人买鞋)他是怎样买鞋的呢?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结合注释,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想一想,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哪些词句不理解?提出来讨论。
2.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读短文。(要读通句子)
②本文讲什么事?(有个郑国人去买鞋,到集市上不相信自己的脚而相信尺码,最终没有买到鞋的事。)
③质疑。(师生归纳问题。)
(四)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词句和短文内容。
2.交流:教师应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理解:“郑人有且置履者”,意思是:“有一个郑国人打算买一双鞋”或“有一个打算买鞋的郑国人”均可。“已得履”,“已经拿到了鞋”。“乃曰”是“于是说”的意思。“及反”是“等到返回来”,“人曰”即“有人说”。“何”是“为什么”。
译成白话文。(有一个郑国人打算买鞋,先自己量了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上才发现忘了拿尺码。他拿到了鞋说:“我忘了拿尺码了”,于是,返回家里取尺码。等到返回时,集市已经散了,因此他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那个人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3.那个买鞋的人可笑在什么地方?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具体情况下应采取具体的办法。)
4.指导朗读。背诵短文。(读出买鞋人的可笑。)
(五)总结、扩展
1.郑国那个买鞋人和楚国卖矛和盾的人同样可笑。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举例说一说。
2.总结学习方法。
①我们已经学过两篇古文。回想总结一下,我们是怎么学的?(讨论)
②交流,师生总结:
“释句意——通全篇——感情读。”
以后,我们学习古文要按着这个学习思路进行。
(六)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提示“寓”、“誉”、“遂”字字形,“寓”字第10笔是“竖”。“誉”上半部不能少一点,“遂”里面“点、撇”不要丢掉。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学设计一等奖6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
2.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2.正确读写“纪昌学射、
3.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
多媒体出示句子: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相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可能说:知道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纪昌是飞卫的徒弟,并且他能百发百中。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飞卫是怎样教纪昌的,使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要想解开心中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同学们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交流讨论,朗读课文
1.指名课文,注意随机指导读正确词句。
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请教。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照做之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问: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可相机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
(1)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一项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就要……;要想掌握……,就要……。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2)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小结:看来,学习本领和好老师的指导与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读课文的2、3自然段。一是读好老师飞卫的话,要读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读好纪昌的`做法,通过“躺”“睁大”“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盯”等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三是要读出纪昌练习眼力取得的非凡成绩——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要读出夸张的描写。
五、识字、写字、写词
1.识字:事、虱。
2.写字、写词。
指导重点:“昌”不能写成“冒”。“妻”把上半部分与“女”连起来。“刺”左半部分是“ ”不是“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体会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古代名医,他是谁呢?
多媒体慢慢播放故事或发下阅读资料,学生阅读,了解扁鹊其人:
有一次,扁鹊和弟子子阳、子豹等人路过虢国,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厉害,人们都以为他死了。为此,全国正举行大规模的祈祷活动,把国家大事都撂在一边。扁鹊得知后,前去为虢太子医治。扁鹊告诉国君,太子患的是“尸劂”(类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于是,扁鹊叫弟子子阳磨制针石,在太子头顶中央凹陷处的百会穴扎了一针。过一会儿,太子就苏醒过来。接着,扁鹊叫弟子子豹在太子两胁下做药熨疗法。不久,太子就能做起来。再服二十天的汤药,虢太子就完全恢复了健康。从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
生读短文回答:故事中主要讲的是谁,他是什么人?
小结: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并广为流传。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3.把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三、交流讨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指导读好“蔡桓公、敷烫、骨髓”等词语和第6自然段中扁鹊说的话:“皮肤病用热水敷……”
2.指名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交流讨论。
(1)交流学生的疑问。学生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
①扁鹊是有名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
②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
③扁鹊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结合学生的疑问,结合讨论,体会蔡桓公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鹊的话;而扁鹊出于医生的医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当他觉得自己无法治疗时,跑到秦国,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虑。
相机指导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读好。扁鹊的话要诚恳耐心。
如:扁鹊第二次来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他心里会怎么想?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他心里会想什么?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蔡恒公会怎么想,怎么说?
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此时浑身疼痛的他,又会怎么想
(2)交流受到的启示。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相机点拨:蔡桓公本为患的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使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固执已见等道理。
(3)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也用一两句话写出来。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例文:
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蔡桓公,虽然你是国君,又快死了,我还是忍不住要说你两句:扁鹊是那样著名的医生,你怎么把他当庸医一样看呢?怎么怀疑他想显示自己的高明呢?他几次提醒你,你怎么就那么固执地认为自己没病呢?小病终于因没有及时治疗成了不治之症,这都怪你自己啊!我想你一定也在后悔吧!
蔡桓公:唉,你批评得没错。我快死了,没别的愿望,只希望大家从我的事中吸取教训吧!那个词叫什么?对,叫“防微杜渐”吧!
四、认读生字,抄写字词
重点指导:
对比记忆:“肠、烫、汤”的字形。
蔡,“祭”的第五笔是“フ”第六笔是捺。
教后记: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学设计一等奖7
教学目标
1、会认“蹿”、“撞”、“锄”等生字。会写“守”、“丢”、“此”、“桩”、“肥”五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课文内容。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的寓意。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有关课件。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刚刚学习了寓言故事《揠苗助长》,谁来给同学们讲一讲?(指名讲《揠苗助长》)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篇新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从课题来看,是谁在守株待兔?守株待兔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又怎样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想一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深读课文,明白寓意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是谁在守株待兔?守株待兔的起因是什么?(师边根据学生的回答边板书:种田人)
师:同学们,这只野兔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想一想,用什么好的办法来记住“撞”这个字?(一个儿童伸出手就是“撞”;儿童的“童”加上提手旁,就是“撞”)
师:这只野兔怎么会一头撞死在树桩上呢?请大家拿起书来,带着这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出示句子: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师范读(板书:白捡)
面对这样的意外收获,种田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表达(乐滋滋)。
师:同学们,这个乐滋滋的种田人有一个很美的想法,你们想知道吗?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读句子,强调“每天”“一只”从中感悟到事物的偶然性——板书:偶然)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那,种田人他知不知道这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呢?
生:不知道
师:他是怎样做的?默读课文
小组合作学习
四、深化明理,拓展延伸
假如你从种田人身边走过,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同学们各抒己见)
五、作业设计
回家给爸爸、妈妈讲一讲这个故事。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学设计一等奖8
学习目标
1.会认“寓”等10个生字,会写“守”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课前准备
1.多媒体教学软件:《寓言两则》全篇演示、农夫拔苗的过程。
2.生字、生词卡片。
3.从课外查找有关寓言的知识,收集其他寓言故事。
第一课时
(学习《揠苗助长》)
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
教学《揠苗助长》
1.播放课件理解课题、了解故事。
a.学生讲解题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b.按照“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c.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
a.范读课文,听准生字字音。
b.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c.巩固生字。
读生字卡片。(齐读、指读、开火车读)
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老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四个问题:
a.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他的心情怎样?将描写他心情的词句画出来。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
随机理解重点词语:巴望、焦急。
出示重点句子,体会种田人的心情:“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要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b.种田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
用软件演示种田人拔苗的`过程,朗读第2自然段,要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
读第3、4自然段,体会种田人回家后得意的心情,以及后来知道禾苗都死了,十分失望的心理。
c.这则寓言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d.我们已经知道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
4.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守株待兔》)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交代教学目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每个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寓言两则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寓意,学会生字。
2.创设情境,播放多媒体动画《守株待兔》,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守株待兔》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大家边看边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3.揭示课题,释题。
a.揭示课题,正音。
b.释题:问:“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呢?待兔又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4.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序号。
学习课文,理解寓意
1.学习第1、2自然段。
a.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呢。
b.默读课文,说说那个种田人是怎样得到这只野兔的。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读给大家听。(板书:捡到兔子)
c.出示生字“窜”“撞”,理解意思。(窜—乱跑;撞—碰)
d.他捡到野兔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投影出示句子(要是每天……多好啊),齐读。
他这样想可能吗?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指导有感情地读句子,指名读、齐读第1、2自然段。
2.学习第自然3段。
a.自由读课文,说说这个人后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板书:整天坐守庄稼全完了
b.齐读第3自然段。
3.理解寓意。
a.他这样做对不对?错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
b.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c.老师总结寓意。(注意语言要浅显易懂)
d.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举例说说。
e.老师总结: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
f.齐读课文。
课堂练习
1.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出示要求写的9个字,学生自己分析字形,提出书写应注意什么问题。
3.指导写字。
4.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想想”。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学设计一等奖9
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课前准备
让学生排练一个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垃圾,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例如:别人有事情找你父母,父母不在家;班上的一个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校园里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情呢?
1.刚才几位同学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样的话想说?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揭示“以诚待人”的交际主题)
2.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讨论交流
1.个人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
先由一名学生举一具体的事例,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评价。接着,其余学生轮流发言。
2.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3.班级交流: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提建议
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成几条明确简要的建议,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做归纳整理,再在条文前加上几句关于以诚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议书。课后抄录并张贴在教室里面。
第二、三课时习作我的发现
学习“我的发现”
1.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
2.归纳过渡:习作除了留心观察周围,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情,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启发思路
1.阅读习作提示。让学生明确:写的是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要真实,不说假话。
2.思考表达的内容。先要想好,最想对谁说自己的心里话,再考虑要说的话,可以是欢心的事情,也可以是烦恼的事情、难受的事情……
3.学生酝酿交流、师生个别谈话:
根据习作要求,学生自行酝酿,指名个别交流,启发学生的习作思路。教师随机与个别学生轻声交谈。
4.学生动笔。
5.相互交流,修改。
第四课时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查。
3.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4.记记写写。
日积月累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是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2.逐句自读。
3.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师释疑。
5.熟读、背诵。
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元《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自读。
3.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语的意思,写一个事例。
10、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我会读:
1、出示一棵“苹果树”,苹果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苹果”上写了“我会读”中的词语)。
2、小组学习:四人小组轮流读“我会读”中的生字,互相纠正读音。
3、各小组采用轮读的方式,看哪一组摘的`“苹果”多。
读读背背
1、小组学习。
A、四人小组一起读诗《鞋》,互相纠正读音。
B、说一说这首诗说了什么意思。
C、表情朗读这首诗。
2、小组派代表朗读《鞋》,同学评议。
3、自由背诵《鞋》。
4、全班配乐背诵。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
学习目标
1、能完整地讲述做家务事的经过。
2、愿意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学会关心体贴长辈。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在家做过家务事吗?(让没做过家务事的学生说说为什么。)
播放录音,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一
A、录音:星期一,爸爸出差了,家里只剩妈妈和小明,妈妈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小明,还要做许多家务事,小明就想帮妈妈做一些家务事,可妈妈说小明还小,不会做。小朋友们,他该怎么办?诠来帮他出出主意?
B、讨论交流。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妈妈为什么不让小明做家务?
怎样才能劝说小明的妈妈,让他做家务呢?
我们能做哪些家务事?我们之前学过的课文中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小组内表演。
小组内的几个同学分别扮演妈妈、孩子、同学等角色,表演劝说的过程。说服“妈妈”后,请“妈妈”谈谈,为什么接受了“孩子”的要求。
C、上台表演。
◆小组自告奋勇上台表演。
◆评一评“最佳口才奖”。
看看哪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好的方法说服“妈妈”。
2、创设情境二
刚刚有几位同学都说做过家务事,那谁来给大家说说为什么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你是怎么做的?
A、说说你为什么要帮爸爸妈妈做家务?
B、个别说说做家务事的经过。
C、全班交流。
其他同学补充认为你说得不完整的地方,在同一件家务事上,他们的做法又是怎样做的?
3、创设情境三
通过刚才的交流,教师发现同学们个个都是能干的孩子,那你们想不想把自己能干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看呢?那我们就来一个“小能手”争夺赛吧!
A、分成几个小队,如苹果队、橘子队等,每队都做不一样的家务(如叠衣服、抹桌子、整理书桌等),全班学生分别到各个小队去做家务(自己想去哪个队就去哪个队)。
B、每个大组挑选一名代表上台争夺“小能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书桌上的东西整理得井井有条。
C、在队中进行做家务比赛,做得好的评为“小能手”并奖一朵小红花。(边做家务边放音乐)
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大家有些什么想说的?(学生交流)
刚刚同学都说了这么多,这说明大家是孝敬长辈、爱劳动的好孩子,那我们以后天天都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好吗?
大家一起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老师和同学一起唱)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
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学设计一等奖10
《寓言两则》第一课时
一、温馨寄语: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你会更优秀!
二、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亡羊补牢”等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三、学法指导:(1、读懂故事2、明白道理3、联系生活用一用)
四、知识链接:
“寓”,是寄托的意思;“言”,讲道理。寓言的意思就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启发和教育。
一、自主学习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不明白的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解决。
2、借助拼音把生字生词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记忆生字。
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合作探究
1、羊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样丢的?
1、养羊人对街坊的劝告开始是怎么想的?后来又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你认为这个人的做法对不对?你打算怎样劝他?
3、读完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三、提示寓意,拓展思维
1.讨论从养羊人的经历中,你吸取了什么经验?
2.你认为这个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说出理由。(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
四、课堂小结
像文中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 )就( )。
五、课堂检测
1、比一比,组词。
悔()叼()屈()隆()
梅()叨()窟()窿()
2、“亡羊补牢”中“亡”是指 ,“牢”是指 ,“亡羊补牢”的意思是
六、课后反思
9、《寓言两则》第二课时
温馨寄语: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你会更优秀!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理解“南辕北辙”等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南辕北辙”这个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学法指导:(1、读懂故事2、明白道理3、联系生活用一用)
一、自主学习
1、试着读懂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2、借助拼音读生字、新词,并将课文读通顺。
3、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
4、弄清车下的人跟朋友说了什么,细读他们的对话。
二、合作探究:
1、车下的人说的`话,车上的朋友听明白了吗?为什么?
2、“盘缠多”、“好把式”能帮助车上的朋友很快到达楚国吗?为什么?
3、通过学习本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读书,并体会所明白的道理。
四、课堂小结
从这则寓言中我明白了( )。
四、扩展延伸:
1、假如车上的人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五、课堂检测
1、看拼音写汉字,并读一读
pánchán yìngyào wángyángbǔláo
( )()( )
2、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注意不要改变句子的意思。
(1) 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
(2)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3、《南辕北辙》告诉我们:
六、课后反思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教学设计一等奖】相关文章:
争吵的教学设计一等奖11-15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范文01-27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08-14
燕子专列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11-14
卢沟谣教学设计一等奖11-19
语文下册 03-19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11-29
二年级语文下册 07-24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总结04-25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