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牧童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五年级《牧童》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牧童》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年级《牧童》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2、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语及主动学习。
3、培养学生课外搜集资料的兴趣和习惯,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教学过程】
一、观察发现,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1课,请小朋友仔细看老师写课题:
画家牧童(一大一小)
你发现了什么?
猜猜老师为什么这样写?
(老师把画家写的大,牧童写的小,我猜是因为牧童年龄小,画家年龄大。)
(我觉得是画家本领大,会画画,牧童只是会放牛,所以就写的小。)
同学的猜测都很有道理,是不是这样呢?这节课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深入课文
过渡:课文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画家名叫戴嵩,他很有名。(出示第一句话,学生齐读)
1、你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戴嵩很有名气?你还能换一个词吗?
2、我们可以用这种换词语的方法来了解一个词的意思。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戴嵩画画的好,很有名气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4,把这样的句子用漂亮的“——”画起来。板书:戴嵩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戴嵩是个著名的画家?
小朋友们找的都对,让就我们好好来研究研究戴嵩到底有多著名?
(1)出示: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看画的人没有不点头称赞的,有钱的人还争着花大价钱购买。
请你细细地读一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从哪个词更能突出表现戴嵩有名?()
学生没能说到关联词你可以这样引导:我们还可以从“一”和“就”看出他画的画刚刚挂出来就吸引了很多人,更可见戴嵩画得非常好。
这就是关联词“一…就…”的作用,你能用“一…就…”说一句话吗?
出示:看画的人一(),就()。
有钱的人一(),就()。
(是啊,戴嵩的画那么受人欢迎,难怪他是一个著名的画家,拿起书,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第一段。)
(2)戴嵩沉思片刻,决定画一幅《斗牛图》。出示: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①他是怎样画《斗牛图》的?
②看徐悲鸿画的画《马》,让学生理解“浓墨涂抹、轻笔细描”。现在你知道了吗,这是国画的两种不同技法,读一读这两个词语。把整句话连起来读。
③能读出自己的感受!戴嵩的画技果然高超,不但画得好,还画得快,她刚画完,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出示)商人称赞到——
(二)指导朗读大家称赞戴嵩的话
1、出示句子,找同义词。
围观的人看了,纷纷夸赞
“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出示)
教书先生赞扬到——
“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出示)
①在这三句话中,有三个词是同义词,你发现了吗?把他们画出来!谁来说
好眼力!这三个词儿都表示夸奖、表扬的意思。你看,我们的汉字多么有趣,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三个词语来表达,用在课文里也不显得重复。(生读词语)
2、指导读句子。
什么时候谁夸过你,被夸奖的时候你感觉怎样?
得到称赞很开心,学会欣赏别人更厉害。谁替商人夸夸戴嵩?
能加上动作吗?再试试
比第一次读得好。“绝妙之作”后面是个——(!)
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好悟性,再给你一次机会
这位商人马上要花大价钱买画了!读书就该这样,只有用心读,才能一遍比一遍好!谁还想替教书先生夸夸戴嵩?举手的同学请起,这个机会给你们!
谁想再一次展示自己?相信自己,你能行!我读旁白
(全班齐读商人和教书先生的话,师读旁白)
3、夸一夸,理解纷纷夸赞。
好!如果你也在场,你能自己夸夸戴嵩吗?可以用这些词,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出神入化绝妙之作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刚才商人、教书先生、他、她一个接一个、接二连三地夸赞戴嵩,这就叫“纷纷夸赞”。再读,记住它。看来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画家。板书:了不起
(三)学习5、6两个自然段
1、指导读牧童的话
夸赞的反义词是——(批评)
牧童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批评了戴嵩。他又是怎么说的呢?谁来当当小牧童?
出示:一个小牧童挤进来喊:“画错啦!画错啦!”
你真棒!懂得联系上下文读书!你来读
(点头)围观的人都在夸赞,牧童挤进来,他一定——
对了!读出心情,你读。
1、观察课文插图,想象说话
(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一句话)
好极了!这一喊把围观的人喊呆了。仔细观察围观的人的表情和动作,想想他们心里在想什么?(观察插图)
围观的人都呆住了,有的(不停地摸着胡须),有的(瞪大了眼睛),还有的(伸长了脖子),他们都在想:(大画家怎么可能出错呢?)
3、指导读戴嵩的话。
是啊!这一喊果然像炸雷,再看图,戴嵩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怎样
……就是很和蔼。现在我是牧童,谁来读戴嵩的.话?
太严肃了,谁再试试?
很温和,也很诚恳!大家一起当一回画家吧?(全班齐读画家的话)
那我就说说你的错误吧!(出示牧童的话)
4、理解牧童的话
谁抓住机会读牧童的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戴嵩错在哪里?
谁来汇报?
很有道理!再给你们一个难一点的题目,想挑战吗?
牧童为什么能发现牛尾巴画错了?请大家再次默读牧童的话,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生默读牧童的话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谁来说?
你们的发言很精彩!我突然想起一个人——骆宾王,他七岁写下《咏鹅》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鹅——
骆宾王把鹅描写得那么传神,靠的也是观察。看来咱们也应该多留心身边的事物。
5、感悟画家和牧童的品质(读5、6段)
我读旁白,男生当画家,女生当牧童,分角色读对话,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家?
是呀!大画家多谦虚啊!他接受了牧童的建议,重新画了一幅《斗牛图》。清朝的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还在上面题诗呢。出示:画看到这幅画,你想对牧童说什么?
这也正是画家向牧童道谢的原因,看来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牧童。
画家戴嵩很虚心,牧童勇敢的指出了画家的错误,实事求是的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再来看课题,你觉得老师这样写课题合适吗?
看人不要只看人的年龄、地位、外表,更重要的是看人的品质。
四、回归整体,感悟品质
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本,和他们一起演绎这个故事。旁白部分一起来,你当画家,你当牧童,你当商人,你当教书先生。全班分角色读全文
五、拓展结课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谦虚,学会了实事求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板书设计]
画家和牧童
戴嵩小牧童
(了不起)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制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材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本组课文的主题就是“培养优秀的品质”,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在教学时要让学生以读为主,在读中认识生字,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发现主人公的优秀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所以“朗读感悟”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此文要求会认和要求会写的字很多,课文篇幅较长,寓意深刻。在课时分配时把识字写字教学都放在第一课时,目的在于利用第二课时指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书中感悟道理解决本课难题。
五年级《牧童》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一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并能够背诵。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挂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阅读为主,联系文中的优美词句展开想象,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诗句体现的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展开想象,感受孩子的无忧无虑、纯真烂漫,有感情的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孩子的无忧无虑、纯真烂漫,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课前预习:
1、查阅书籍或上网了解作者及相关的时代背景。
2、借助相关资料尽可能弄懂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3、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也有人说童年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那你眼中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唐代诗人吕岩的七言绝句《牧童》,感受古代孩子的童年生活。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读古诗三遍,要求读准字音。
2、谁有勇气单独为大家朗读这首诗?
3全班有感情朗读。
4、读了这首诗,你明白了什么?
三、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一)欣赏美丽原野:
小黑板出示第一句:草铺横野六七里
1、指名朗读。从第一句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轻声朗读,想象这是什么样的原野?从那里看出来的?
3、当你置身于这一片广阔的、绿草如茵的草原上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呢?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朗读、男女生分别读)
(二)倾听悠扬笛声:
1、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这一片美丽的草原。此时,晚风吹来,阵阵凉意,让人感觉多么舒服呀!如果你也置身于这样美丽的境界中,你想在草原上听到些什么声音呢?
2、要是这些美妙的声音都汇成一首动听的笛子声,那该多好呀!想听吗?
3、录音机播放悠扬的笛音。
4、多么悠扬的笛声,是谁在吹呢?(小黑板出示第二句)
5、指名朗读,感受一下这是怎样的一种笛声?你怎么知道的呢?
6、牧童是怎样吹笛子的呢?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三)拓展数字诗歌:
1、齐读前两句诗,请你仔细观察这两句后半段有什么特点呢?
2、你还知道哪些数字诗呢?
(四)体会自由生活:
1、牧童置身于美丽的原野中,吹着悠扬的笛子,你觉得他过得是怎样的生活?谁能用文中的诗句回答。
2、小黑板出示后两句古诗
3、轻声朗读诗句,想一想:牧童从哪里归来?怎样归来?
4、牧童忙碌了一天,到黄昏的时候,终于可以歇歇了,他吃得饱饱的,要干什么呢?(睡觉)怎么睡呢?
5、如此轻松自在的牧童,你能读出来吗?(指名朗读)
6、如此自在的牧童在月光下,美美的躺在原野上,他想做些什么呢?
(五)想象美丽画卷:
1、闭上眼睛,听录音朗读古诗,想象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小组交流。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画面。(学生自由交流)
(六)结合背景,体会情感。
1、吕岩为什么要写这样的牧童呢?
2、出示吕岩小传,指名朗读。
3、结合吕岩的介绍,你能知道原因吗?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牧童》这首诗让我们体会到了原野生活的乐趣,我们认识了这位天真烂漫的牧童,欣赏了他美妙的曲子。现在,让我们再次背诵这首诗,再次感受山村迷人的暮色,感受古代孩子天真烂漫,自由自在。
五、课外拓展:
1、选择其中一幅画面,进行想象,改写成一篇有趣短文。
2、搜集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诗抄在积累本上并在小组进行交流。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
这是27课《古诗三首》的第一首《牧童》,它是唐代诗人吕岩的作品,这首诗形象鲜明的表现了郊野辽阔的景色和牧童快乐的生活,文字浅显,用意很深。
关于这首古诗的教学我让学生通过品词、品句、想象画面来深入理解古诗,这种方法既可以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想象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之美的同时感受作者的情感之美。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就淡化了诗意,通过品析诗句,反复诵读,去感悟诗情。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一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了解诗句大意。二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及想象感受牧童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体会作者的情感。因此这节课一方面是读古诗,从整体上感知古诗内容,二是通过读诗句,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整节课不管是教学设计,还是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古代孩子的天真烂漫和自由自的童年生活。
五年级《牧童》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本节课,着重培养学生对乐器演奏的兴趣和认识简谱的'能力。
【教学重点】
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简谱的学生,培养学生学会唱简谱的能力;对于有一定简谱基础的学生,教会学会“二重唱”。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会唱准音的高度、时值。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首先,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请同学们听一听:5---│ 5---│,模仿的是什么声音?
再听一听:55 55 55 55│11 11 11 11│,模仿的是什么声音?
再听一听:│5 6 5、3│5 1 5-│4、3 2 6│5 32 3-│,象征什么意思?
二、教师用口琴吹一首《火车向着韶山跑》;用笛子吹一首《洪湖水,浪打浪》,激发学生对乐器的兴趣。提议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买一样乐器。
三、音阶教学
1-│2-│3-│4-│5-│6-│7-│1-│1-‖
duo ruai mi fa suo la si duo
do ruei sol ti do
堵锐眯发缩拉丝夜都
四、请同学们把音乐课本第七册,翻到56页,我们来学《牧童》这首乐曲。
教师用口琴、横笛、竖笛、电子琴,演奏《牧童》。
带领学生学习《牧童》这首乐曲。
五、结束。
五年级《牧童》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2、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3、领悟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欢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理解诗词的意思、想象描述的画面、体会童年生活的无暇和美好。
2。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方法:朗读,合作探究
四、教学准备:
1、读准字音,通读诗词句,认识生字词。
2、查阅工具书,借助资料,弄清古今字音、词义的变化。
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
4、适当批注,并对疑点进行标注。
5、学生收集积累描写的童年生活的古诗。
五、教学过程
(一)播放《童年》歌曲节选,学生猜测歌曲的名字———《童年》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是令人留恋的,童真童趣依然会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古诗,回忆童真。
出示27古诗三首,讲明学习第一首
(二)出示《所见》图片,回顾引入。
1、出示“牧童骑黄牛”的图片,学生说一说看到每张图片之后会想到哪句古诗。
2、课件出示《所见》古诗,大家齐读,勾画“牧童”一词,引出今天的.讲课内容。
(设计意图:出示图片,引领学生走入诗的意境。复习以前学过的古诗,积累祖国的语言文字。教师以抒情的话语,为课堂营造轻快、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不露声色地点明了诗歌的学习要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学习《牧童》
1、检查预习效果。
(1)学生介绍诗人吕岩。
(2)指学生读,从字音与节奏上去指导。让学生感受到读准确、读清楚、读得有节奏就是一种美。同时指导书写“蓑”。
字词解释弄:吹
蓑衣:用草或棕毛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跟“蓑衣”相关的诗句(学生思考并回答)柳宗元的《江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卧:睡到,躺或趴
含有“卧”的诗句(学生思考并回答)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分小组读,读整齐、响亮,读得有节奏,读出味道。(设计意图:古诗是一种经典,千百年前的作品,我们如今读来,依然让我们感动,引起我们的共鸣,就像今天写的一样,它是我们民族思想情感的宝贵财产。如何亲近经典,诵读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在不断的回旋往复的朗读中,在不同的朗读要求下,多次反复地读。读得多了,自然就懂得了祖国言语与文字的音韵。)
2、品读想象,理解诗意。
(1)小声地静静地用心去读,诗中哪些词句,让你有所想,有所悟。从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哪些生活趣事?
(设计意图:想象是理解诗意的翅膀,通过再现诗歌画面,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意思的理解,充实诗歌的内涵,使学生易学、乐学。)
(2)小组交流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场景),同时结合学习。a、“草铺横野六七里”
①重点理解“铺”:从“铺”让你感受到什么?视觉: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
铺: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b、“笛弄晚风三四声”
①结合注解理解“弄”。
听觉: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
弄:显出一种情趣,把风中低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②从笛声中你听出了什么或感受到什么?
(设计意图: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③结合指导朗读。
“六七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知识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旁晚的寂静。
c、“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①“不脱蓑衣卧月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②牧童不脱蓑衣卧月明,那是因为什么?
③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④你的脑海中牧童的形象?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则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
⑤请同学们把四句古诗连起来说一说所描绘的场景。
⑥轻松话主题。
⑦一起诵读此诗,能背的背。
六、布置作业
(一)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二)默写《牧童》
七、板书设计
牧童
唐.吕岩
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则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
《牧童》向我们展示了一副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充满了儿童的纯真与烂漫。
【五年级《牧童》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牧童》教学设计09-22
五年级牧童教学设计12-22
《牧童》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06-21
《牧童》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04-12
《牧童》音乐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07-16
《牧童》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15篇10-07
《牧童》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15篇)10-07
《牧童》音乐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7篇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