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设计15篇(实用)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术教学设计1
小学美术《对称的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设计剪制蝴蝶,使学生掌握对称的基本规律,感受对称的形式美感,提升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加强对美的感受力。
作业要求:
1.第一课时:简制一只具设计意识的美丽的蝴蝶,要求左右对称。
2.第二课时:绘制一只对称的蝴蝶。
教学重点:
1.第一课时:对称的基本规律,感受对称的形式美。
2.第二课时:绘制对称的方法,进一步提升美的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
1.第一课时:简制有对称美的蝴蝶。(通过欣赏及演示解决)
2.第二课时:对称的绘制方法。
课业类别:工艺制作课
用具准备:
1.教师:挂图?书?学生作业剪子胶水塑料袋彩纸自制投影片蝴蝶标本
2.学生:书?剪子胶水16开卡纸彩纸4张塑料袋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环视全体,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1.欣赏对称的形象(挂图)目的:给学生初步印象。由学生总结出几幅图的组织形式上共同的特点是“对称”。
2.板书:对称三.
讲授新课:
1.什么是对称:
1)请学生根据对称的形象总结出对称的含义。
2)教师小结:对称是指按一条假设的中心线或中心点,在他的上下左右或周围配置大小、形状、颜色相同,方向相反的纹样,这样做成的图形就是对称。
3)辨认对称与非对称图形。目的:加强学生对对称的理解。
4)学生列举生活中对称的物象。
2.对称的美感:
1)请学生通过对比感受对称的形式美。
2)教师小结:
对称的物象有一种规则、整齐、庄严、稳定的美感。
3)板书:
对称的美(补充完整课题)—规则、整齐、庄严、稳定。
4)欣赏:进一步感受对称的形式美。看书18页图片,投影片展示。
3.剪制作业的方法:
1)蝴蝶的`总体认识:颜色、花纹、外形左右对称(投影片展示)
2)剪制方法:
a.对折卡纸b.画剪外形c.对折彩纸d.剪花纹e.粘贴(要求一一对应)
4.欣赏蝴蝶纹样,拓展思路
1)各组传看蝴蝶标本。
2)没传看到和看完的同学看书19页的蝴蝶。
3)出示学生作业。
四.布置作业,明确提出要求
1)每人剪贴一张与别人不一样的蝴蝶,要求外形、花纹、颜色均左右对称。
2)动作快的同学可以动脑筋想办法,用手中目前材料稍作加工,是蝴蝶会上下飞舞。
五.学生剪制,教师巡视指导。
要点:1.蝴蝶的外形。2.花纹不要过碎。3.色彩的搭配。
六.课堂小结:
1.展示优秀作品,给学生美的享受,将对称的形式美感更深的渗透给学生。
2.整理用具,收拾废纸。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由制作蝴蝶引入绘画蝴蝶。
三.讲授新课:
1.绘制对称图形的方法:
1)将纸对边折
2)画出一半蝴蝶,然后折好,拓好另一半。
3)将纸反面用铅笔涂黑。
4)把涂黑的纸蒙在画纸上,用硬铅笔描下,画稿及印在白纸上了。
2.整理画稿,涂颜色。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美术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魔幻的颜色》是造型表现课。本课教学以游戏来营造美术学习的情境,切合学生的心理需求。《魔幻的颜色》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三原色了解三原色是如何配出间色的。
[智育目标]:能够调出预想的颜色,并用其画出一幅绘画作品
[素质发展目标]:培养色彩的朴素感受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颜色的搭配
[教学难点]:配出自己想要得间色
教学准备
1.学具准备:水彩颜色工具。
2.教具选择:水彩颜色工具,试管,画纸。课件
学生活动设计
用色彩画出四季的一季来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欣赏图片
画面中主要有哪些颜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二 新授
1.出示三原色
讲授三原色的由来。
2.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两种颜色,调一调,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接着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记下有他们调出的第三种颜色,然后交流。
3.用试管试验来观察颜色的变化效果。
4.认识间色,总结同学们的发现。
红+黄=橙色
红+蓝=紫色
黄+蓝=绿色
5.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颜色调出教师指定的那个间色。学生调出的.颜色色相一定会产生差异,让学生比一比,说说原因,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
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出示四季图片。
春
夏
秋
冬
请学生用掌握的色彩工具
画自己喜欢的季节
由于作业是画在水彩纸上,学生表现的手法更加自由,认识间色的过程中,许多同学发现了不同比例的原色配出的间色是不一样的如红+黄=橙色,红色多为桔红,黄色多为桔黄。这样的有意探索,对学生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对四季和感觉的绘画是较为抽象的表现题目。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用热烈的方式表现。也有部分同学由于工具的原因,不能表现自己的想法,对学生的工具掌握能力还有加强。
美术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画家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能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隐性目标: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重点:通过了解如何利用五香进行魔术组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难点:如何利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彩色笔、尺子等;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讨论:
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你感觉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
你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
展示组合得巧妙的作品。
板书课题。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物品放在一张纸上小组同学互相摩,分析哪些部分组合得巧妙。
三、讲授新课
布置讨论题:
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巧妙?
3.你还想怎样组合?
教师用课件演示几种与课本不同的组合方法。
学生实践课后拓展巡视辅导。
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实践活动练习绘制。
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可
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板书设计
图形的魔术组合
夏加尔《我和我的村庄》
美术教学设计4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湖北省专用)一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中课题为《节日菜单》,结合地方实际,我们将课题加了“土家”两个字,即《土家节日菜单》,在内容进行了适当的整合。
土家族的人们在过传统的节日时,少不了要做一些富有民族风味的菜肴,不仅色鲜、味美,而且摆盘也十分讲究,无不凸显出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土家族的孩子,耳闻目染,对本民族的菜肴也有比较深刻的印象。于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土家节日菜单》一课。
本课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彩泥。彩泥色彩鲜艳,可塑造性强,使用方便。加上本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十分的接近,从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上加深学生对美术的认知。让学生五官并用,从多方位、多角度的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创意思考,增强其自主观察,分析、想象及动手能力,从而真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和艺术素养。本课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利用彩泥表现土家族生活中的菜肴,体验彩泥带来的美感,并在创作过程中,感受合作所带来的愉悦。
教学目的
1、掌握泥塑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搓、压、捏,引导学生利用彩泥表现土家族生活中的菜肴,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通过菜肴的创作过程,让学生感受本民族的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
3、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合作带来的愉悦,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橡皮泥造型的制作方法表现生活中的蔬菜、菜肴。
教学难点
创作出生动、色彩丰富、灵气十足的作品。
教学对象
一年级学生
课时
1课时
教师用具
电脑、液晶投影、实物演示仪、彩泥、盘子、竹签等。
学生用具
彩泥、盘子、竹签、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生问好
2、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谁呀?(教师戴上海尔兄弟头饰)
生(预设):海尔兄弟。
师:你们喜欢海尔兄弟吗?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海尔兄弟要在它的卡通王国里开家土家风味的特色餐厅,今天,餐厅正式开业啦!(电脑展示:海尔兄弟餐厅开业的情景。)
师:同学们,“海尔餐厅”漂亮吗?海尔餐厅开业后土家风味的'菜得到了顾客的一致好评。生意确实好得不得了,现在急需要招聘一些厨师,小朋友们,你们愿意被招聘当“海尔餐厅”的小厨师吗?当然,只你们可要努力了哟,被海尔餐厅招聘上厨师的同学会发给他一顶金牌厨师帽。(出示一顶厨师帽)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土家族节日的菜单”这节课。
板书课题:土家节日菜单。
【设计意图】
以海尔兄弟餐厅“招聘小厨师”为主线创设一个接近真实的情境,趣味性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其热情参与到活动中来,为圆满的完成活动任务而努力。
二、欣赏作品,感知体验
1、说一说: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土家菜肴及其主要特征。
师:海尔兄弟要开的是土家风味的特色餐厅,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是土家族。那大家都说一说节日里你的爸爸妈妈或者你在餐馆里吃了哪些好吃的具有土家特色的菜肴?他们的外形特征是什么样子的?
2、看一看
(1)欣赏土家菜肴图片。
师:海尔兄弟餐厅里的厨师们已经做好许多的土家菜肴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土家族部分著名的菜肴图片,教师并加以介绍)。
师:看到这么多美味佳肴,仿佛已经闻到了香味。哪一盘菜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美在哪里(主要引导学生从色、形、意等方面进行欣赏)?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通过说先说一说自己最熟悉的土家族特色菜肴,让学生欣赏一组土家族著名的菜肴的图片,然后从色、形、意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审美,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3、小结。
海尔兄弟要招聘厨师,可是在我们的美术课堂中不能真刀切菜,真锅炒肉,我们能用什么办法将菜先设计并展现出来呢?
生(预设):绘画、剪纸、彩泥……
师:对呀,大家想的办法真不错。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选用彩泥制作出我们喜欢的土家菜肴去参加海尔餐厅的厨师招聘吧!
(2)欣赏实物
师:同学们,我这儿有几盘海尔兄弟餐厅小厨师们做好的土家菜,让你饱饱眼福,当然,看了他们的作品后,还得评一评,说说他们的优点在哪儿,还有哪些不足?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蔬菜类、水果类、海鲜类、鸡鸭类、猪肉类五种菜肴作品分发给几个小组,要求小组同学讨论、交流,最后小组推荐一各同学发言。
师:教师从菜肴作品的颜色、形成、创意等方面引导学生说一说作品的优点。
教师总结并板书:
创意独特
颜色鲜艳
外形美观
民族味浓
【设计意图】
把生活中他们常见的菜肴搬入课堂,让学生真实感知土家族特色的菜肴。这样,情境真实,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为下环节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示范展示 学习技能
“扣肉”是我们土家族人们过节日时不可缺少一门“当家”菜(主菜),前面的活动中,好多同学也谈到了“扣肉”。下面老师利用彩泥先来做一盘“扣肉”,还想请一名同学当助手,请其他的同学们注意观察我们在制作过程采用了哪些方法。
师生合作示范制作的过程中,教师主要讲解制作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示范完毕,师和同学们一起回忆他用那些泥塑的方法。并空手做手动。
揉——球
搓——条
捏——形
压——饼
切——段、片
刻——花纹
摆——盘
【设计意图】
一年级学生对彩泥虽然不陌生。要说运用彩泥独立制作出色彩搭配合理,有形状,有结构并能表达较有意义的作品出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环节的示范教学十分必要。
四、动手操作、培养能力
1、说一说。小组同学讨论、交流,明白自己想创作一件什么样的菜肴。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彩泥的特性,你想做土家族什么样的菜肴,准备怎么做,小组同学相互说一说。
通过学生讨论与交流。教师请每小组的发言人说一说本小组准备做什么?如何完成创作任务?
师:那就开始吧,四人小组合作做出一至二道地道的土家菜肴,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同学创意最好,制作水平最高。
学生开始创作时,放轻音乐调剂课堂气氛。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
动手操作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动手这前,给出一定的时间,小组同学充分的讨论、交流,使其做到心中有数,有目的的活动。教师的巡视指导也非常重要。这个过程,不是要教师帮助学生去做什么,主要是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教师能够更好的引导其正确的作用。
五、作品展示、多元评价
1、小组自评
当大部分小组的作品创作完成时,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小组作品的创作过程进行评价。主要从小组成员活动过程的表现,作品的整体效果方面进行评价。
2、小组互证
小组自评完成后,依次展示、介绍小组的作品,其他小组对该小组作品进行评价。
3、教师评价
教师在小组自评和小组互评的过程穿插评价,对表现最出色小组发厨师帽,以示鼓励。
【设计意图】
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本环节主要是对活动进行一个总结性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的多元评价方式,有利学生针对自己或他人活动过程与结果的辩解与评述,教师评价穿插其中,有利于学生发现其活动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后而发扬与改进。
六、课后实践、拓展延伸
师: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了解了土家族传承至今的美味佳肴,也尝试了运用彩泥创作、表现菜肴的方法。其实,我们可以从网络、书籍等多种渠道了解更多土家族的美食,也可以运用陶土、纸张、布等更多的材料创作我们最想创作的作品。
下面老师布置一个课外活动的任务:回家后,用我们身边的材料,创作一件土家族的菜肴,推介给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让他们也分享我们创作的快乐!
【设计意图】
一个古老民族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美术的表现方式、创作材料也多种多样,短短的40分钟是根本无法囊括其全部。通过课外延展的方式,让学生从多种途径获取土家民族的饮食文化,让学生利用多种材料、多种方式表现本民族的美食。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点评
从《土家节日菜单》一课的设计可以简略概括出四个亮点:
亮点一:本节课虽然是一节美术课,教师却站在从弘扬与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高度出发,巧妙的将本民族,与学生们十分接近的菜肴为突破口,让学生从审美的角度欣赏本民族的菜肴,爱上本民族的菜肴。在学生有创作欲望时,更进一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制作菜肴,可谓立意高远,用心良苦!
亮点二:教师准确抓住小学一年组学生心理特征与年龄特点,即小学生一年级爱看动画片和有能力使用好彩泥创作有形状物体的能力。教师利用海尔兄弟土家风味餐厅“招聘”一事,创设了一个有趣味、有竞争,接近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又采取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将个人竞争转化为团队的合作,将竞争与合作很好的结合,有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亮点三:在事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年纪小,动手能力较弱,知识储备较薄情况。在学生知识与技能习得的环节中,花费大量的时间,看似多余,其实十分必要。另外就是教师特别注重活动过程的评价多元化,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和客观评价他人活动成果、发表自己观点机会,值得提倡。
亮点四:课后实践、拓展延伸往往是美术学科教师不太重视的,《土家节日菜单》一课却设计了一个环节。这一个环节不是为了设计完美而作,却能起到“一箭双雕”之功效,即引导学生深入土家族饮食文化探索和运用多种材料表现本民族的美食。从而使学生从民族文化和美术创作两方面深入发展,起到了课程的大整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之功效。
美术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学画农民画》是人美版第八册第十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系列,是通过欣赏、临摹农民画,了解农民画的起源、艺术特色和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感受其夸张、强烈的表现手法。农民画与儿童画从表现手法上有相同之处,它利于儿童理解和模仿,从而学习农民画从生活中取材的特点,鼓励学生生动大胆地运用农民画的创作风格表现自己的感受。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了解农民画的装饰特点和表现手法,学习运用农民画的装饰手法大胆表现生活中的感受,学习改画、添画一幅农民画,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弘扬民族艺术的情感。另外也可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取材,运用农民画大胆的想象力、无拘无束的表现手法、鲜艳的色彩和饱满的构图的方法表现一幅画。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课本的图版和优秀美术作品,了解农民画的特点和艺术风格。
2、学习运用农民画的装饰手法和风格改画、添画一幅农民画作品。
3、在学习中使学生感受生活与美息息相关,以及农民画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了解农民画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学习运用农民画的装饰特点和表现手法,大胆表现生活中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弘扬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难点:
运用装饰色、装饰线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小鲤鱼
师:出示新朋友小鲤鱼,不够漂亮。重新形象设计
师:将设计形象后鲤鱼展示,完成小鲤鱼的形象设计。
生:看设计后鲤鱼。
师:通过形象设计后的小鱼引起关注纹样和色彩。(设计意图:通过小鱼的美丽大变身,让学生对这种表现手法有一种探究的兴趣,引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情景探知:
1、比较欣赏
师:重新设计后的小鱼和原本的小鱼有什么不同?
生:比较色彩纹样造型变化(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农民画《鱼》来初步感受画面的装饰和色彩有些怎样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2、感受夸张和装饰手法
师:这样风格的绘画作品就叫做《农民画》。
板书《农民画》,简述什么是农民画。
3、师生探知
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小鱼收集的农民画。边欣赏边小组交流问题。
生:欣赏图片。
尝试分析以下问题:
内容:(设计意图:在欣赏农民画作品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种绘画风格的了解,了解农民画的特点,了解装饰手法和夸张的运用,感受民间艺术的美感)
造型(外形):(设计意图:总结归纳农民画的表现手法,以及它的艺术魅力,通过师生共同探知,让学生真正领会这种农民画风格的美感)
色彩:纹样(花纹):(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我探知巩固农民画特点,体会农民画风格的美丽,为下面创作打好基础)
三、探究改添画:
1、看画作,学习添画和改画方法。
师:看书画面《磨谷谷》、《猴吸烟》、《舞龙》)这三幅学生作品是怎样改画和添画的。(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对比这几幅图是怎样从形象、色彩、环境几方面进行改画和添画的,让他们找到信心,为今天的作业做好伏笔)
四、作业及展评:
出示简易农民画线稿,同学改画添画,动物造型
1、提出要求:利用小鲤鱼给的动物造型,根据你的想法进行改画、添画,注意画面色彩鲜艳,构图饱满。
2、作业要点:添画或改画注意构图饱满、纹样独特、色彩搭配合理。
小鲤鱼给有特色的学生颁发奖励。
六、根据时间进行拓展延伸
美术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透视现象,能够运用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原理创作出一幅道路写生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拍图片,掌握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原理。欣赏优秀作品,了解视平线、视点和消失点的概念,结合家乡景色,创作一幅透视准确的写生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原理。
难点:运用透视规律描绘一条透视准确的家乡小路。
三、教学过程
(一)趣味情境导入
带领学生进行名言接龙游戏,出示接龙主题:带有“路”字的名言。例如:“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书山有路勤为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等。
教师总结:同学们知道很多关于“路”的名言,这些名言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含义。生活中,当我们站在长长的路上向前远望,可以发现道路上的车、两旁的树,由近到远产生了不同的视觉变化。今天,我们去探究这些“长长的路”究竟有哪些“变化”。引出课题《长长的路》。
(二)作品图像识读
1.透视现象
教师展示长廊、铁路和公路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
①图片中的长廊和铁路有什么特点?(近宽远窄)
②图片中,公路两旁的树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视觉效果?(距离的远近不同,树的高低也不同)
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受到的透视的影响,本来一条宽度相同的路,在视觉上呈现出近宽远窄的效果;路旁高低基本相同的树,也产生了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效果。这些“近宽远窄、近大远小、近高远低”的视觉效果就是最基本的透视现象。
2.透视要素
(1)教师出示《塞夫勒街景》以及学生作品《胡同》《城市的路》,提出问题:
①找一找,《塞夫勒街景》中与我们视线处于水平位置的一条线在哪里?(画面中道路消失处所处的那条平行线)
②想一想,学生作品中所表现的街道上景物都是怎么逐渐消失不见的?(由大到小,最后消失不见)
教师总结:视平线,就是我们观察景物时和视线同样高度的一条遐想的水平线。这样由大到小最后消失于一点的视觉效果,就是我们生活当中常见的透视现象——焦点透视。
(2)教师继续下发“道路小卡片”,并提出问题:
①小卡片中道路消失于哪个地方?请用画笔将它标画出来。(道路逐渐变小,最终消失于一个点)
②顺着这个消失的点画一条直线,你们发现了什么?(与视平线平行)
教师总结:道路最终消失的那个点就是画面中的消失点,是观者视平线上的汇聚点。视平线和消失点是透视中重要的组成要素。
(三)技法表现探究
教师以“校园小路”为例,进行示范:
1.观察:出示“校园小路”的照片,提炼出画面中的透视现象;
2.构图:确定画面的视平线和消失点,进行画面构图;
3.刻画:采用线、色结合的形式,表现道路、路灯及树木等;
4.调整:调整画面细节,完善场景。
(四)美术创意实践
1.布置活动练习:以“家乡的小路”为主题,完成一幅贴近生活、透视准确的作品。
2.教师巡视辅导,辅导要点:透视原理、透视元素和表现技法等。
(五)多元展示评价
设置“家乡小路风采展”的活动,请学生代表分别上台展示作品,并从透视现象、透视元素、画面效果以及创意等方面评价作业。
(《寂静的乡村小路》作品中画面构图新颖、视角独特、透视现象明显。通过近宽远窄的透视现象来表现家乡长长的路。视平线和消失点等相关透视元素在画面中均有呈现,画面内容和谐、丰富多彩。)
(六)小结升华作业
1.总结透视原理及透视要素等相关知识。
2.升华情感:生活中,美随处可见,一朵小花、一条小路都蕴含着独特的美感;生活中,处处皆艺术,一条小巷子、一条长长的路,都可以变成艺术家笔下的绘画题材。希望同学们都能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勤于思考,去提炼生活中的美术现象,用艺术的双手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
3.课后尝试运用透视的原理去绘制房间一角。
四、板书设计
美术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美丽的田园风光。
2、学习简单的构图方法,并能运用概括的绘画手法表现景物。
3、培养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生活情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观察和体验是本节课创作的基础,教师可以展示典型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田野,在愉悦中受到审美的熏陶,品味田园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线条和色彩的表现控制能力,通过本课学习能流畅稳定地画出或弯或直的线条,进行随意交织的布局划分;通过体验各种绘画工具的使用效果(水笔的流畅、油画棒的粗犷、颜料的明快与厚重),尝试根据所表现的景物进行多变构图练习和绘画表现活动,借助色彩表达自己的想法。
本课可以采用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学习构图技巧,创作表现想象、记忆中的田园风光。第二课时进行写生练习,可以在校园内进行相关风景的写生,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领孩子们走出校园,到田野中进行写生创作。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集体创作一幅田园风光的长卷。教师要多加演示风景构图的不同视点和形式,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创造,从而激发学生绘画表现的潜能。
2、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田园的美,学习风景写生的方法和培养简单的构图能力。
难点:构图方法和画面空间的划分如何体现画面内容的需要。景物的点、线、面表达和色彩的运用通过教师直接示范,学生参与尝试来突破。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乡村的生活场景,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绘画工具。(教师)课件、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1、漫步田园。
(1)欣赏田园风光。
郊外的田园景色向我们展现了大自然灵动的韵律和丰富的色彩。你去过田园吗?风景如画的田园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看图片,看看你喜欢哪幅图,哪幅图能勾起你对乡村生活的回忆?课件展示。
①整体感受:俯瞰或远观。
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两种视野下的田园面貌,引导学生观察。
②局部特写:人物和作物。
通过拉近“镜头”,展现田园中的农作物和劳作的人们,观察田园中各个景物生长的样子和特点,人们劳动的场面和生活的场景。
(2)交流表达感受。
在欣赏中,教师带领孩子漫步田园,观察中引导学生发现不同视角下田园的不同构成方式。(如俯瞰时表现田埂的交错分布,平视时表现近景、中景、远景的层叠。)
交流:你觉得田野怎么样?说说你最喜欢哪块田野?为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欣赏田园风光图片或视频,在感受田园美景的同时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城里的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农村的田野,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获得感官的认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校园的园艺基地写生。)
2、开垦田园。
(1)模拟拓荒者,将画纸当做未开垦的土地,用线条画出一条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将“田地”分割。
(2)继续用线分割布局,把这片土地分成好多块“田地”,近处可以稍微大一点,远处的小一点。也可以通过画田埂、河流或其他景物再分出几块田地。
(3)讨论分割方法:一是自然分割,田间小路线条弯弯曲曲,体现一种俯瞰大地的视野效果;二是直线分割,体现机械作业环境下的现代化田野;三是水平线分割,这种构图方法可以用水平线构图的方式进行。还可以怎样分割?请一位学生尝试。
(4)通过两张图片的比对,找出分割线。观察分割线之间的和景物的遮挡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和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田园布局和构图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而关注田园的平面构成和视觉效果。)
3、田园拾趣。
(1)通过师生互动交流,了解不同农作物的色彩,田园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和状态下所呈现出来的色彩和景象:如还没插过秧的水田的颜色;还没种过植物的旱田的颜色;还没成熟时的小麦和玉米的颜色;成熟时稻田和麦田的颜色;紫云英、红高粱、油菜花等各种农作物所呈现出来大面积的色彩。课件再次展示美丽的田园风光图片,通过图片观察这些植物生长的样子。
(2)现代化农业的设备和田地设施有哪些特有景色?辛勤劳作的农民们都在干着什么农活呢?田园中还有其他值得细细观赏的景物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和交流的内容通过示范和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比较,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表达,通过由远及近的镜头推移,使学生感受田园中情趣盎然的美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重点解决画面中具体事物造型表达的方法。)
4、田园畅想。
(l)作品欣赏。
欣赏画家的画和同龄人笔下的田园风光,学习画面中不同的表现方式所传达的意境和童真童趣。
(2)学生尝试作业涂色方法,在分割好的“田块”中表现:如何用大面积涂色、用线条排列涂色(新翻的土壤也可以用波浪线)、快速点涂(可表现苗、花、果实等)、颜色叠加(色彩更丰富)等方法画出几片田野。
(3)在田园里加以点缀(池塘、大树、拖拉机、稻草人、谷仓等)。(创作提示:相邻的颜色要有变化,田埂才分明。景物大小有区分,前后有遮挡,造型有虚实。)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播放音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5、我们的田园。
将黑板看做一块未开垦的荒地,依次展示学生作品,教师和学生一起排版、布展,根据孩子们的作品内容分类组合。
(1)介绍自己的作品。
(2)互评作业,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块田园?为什么?
小结:看到这么美丽并且充满希望的田园,教师忍不住要唱一首田间小曲赞美一下,在欢快轻松的整理活动中结束本课。
(教学提示:展示作品时,尽量让孩子们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营造愉快、轻松的评述氛围,发现孩子作品中生勃且自然的一面。)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课前观察乡村的生活场景,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绘画工具。(教师)课件、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l、画家笔下的田园欣赏。
每个季节的田园都有它不同的美,令人神往。这么美的田园景色不仅吸引了同学,古往今来许多画家也为之倾倒,留下了不朽的名作。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这些作品,请同学们静静地体会画中的意境,并将你的所看所想告诉大家。
(1)名画欣赏。
欣赏中西绘画所表达的不同技法和意境对比照片,学习画家笔下画面的构图与色彩特点。
(2)对比分析。
①构图。
分析讨论吴冠中的中国画作品《湘西水田》,比对照片,说说画家是如何用中国画的形式表现田园风光的。重点讲解画面的构图节奏。
②色彩。
欣赏毕沙罗的油画作品《红房子》和凡,高的油画作品《播种者》,比对照片中的麦田,说说画家为什么用这样的色彩来表现田园。
③造型。
欣赏画家笔下的农家色彩静物写生作品和田园农作物线描写生作品,体会一景一物所传达的田园情趣与造型之美。
(3)交流感受。
田园中平凡的农舍、田地、树木等,在画家眼里都是很好的画画题材。(教学提示:欣赏时,尽量让孩子们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从构图、色彩和造型上分析画家笔下的生活情调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2、创作四季的田园风光。
(1)欣赏田园的四季美景并交流感受。
(2)分成四组,选择表现主题——四季的田园风光。
(3)分工——讨论创作内容、形式和合作方式。
3、集体创作表现,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以长卷等形式集体创作一个季节中田园的景物,可用中国画散点的方式将画桌连起来,选择统一的表现形式,并使表现的田园有构图的变化和故事性的内容。
(教学提示:创作时,学生用色往往带有主观色彩,他们还不能如实表现色彩关系。因此,不能以真实为依据强调色彩运用的准确性。应以色彩关系为前提,重点要放在构图的合理性上。)
4、集体展评。
(1)展示。将同学们完成的作业布置于教室中间或展示区域,教师根据学生作品内容排列成一片田园。
(2)讲诉不同季节里的田园风光和故事,谈谈彼此在创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3)点评:寻找最美的田园风光。
小结:今天,我们踏着“乡间的小路”,领略了田园四季的美丽风光,感受了独特的乡村风情!
5、拓展整理。
(1)田园中的农民艺术家。
①欣赏各种农具的造型,蓑衣、斗笠、风车、箩筐等农家物品之美。
②欣赏农田里草垛、稻草人、草艺玩具以及园艺造削党美。及园艺造型之美。③品味农家乐中农民们的淳朴文化之美。
(2)田园行动计划:美丽家园,从我做起!
(3)整理课桌,清洗双手,保存作品。
美术教学设计8
本期我有的放矢的进行了形式多样的绘画教学,依照教材要求。着力提高学生感觉美、表现美和制造美的能力。贯彻加强基础知识,开辟智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制造性的原则,重视审美教育和加强工艺设计教育,力图把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美感。
兴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经过让学生观赏一些中外儿童题材的优秀美术作品,让学生联系日子感觉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他门的表现欲望。
二、培养正确的绘画姿势,认识构图美。
作画,必须有良好的姿势(包括坐姿、站姿和握笔的姿势)。在教学中,我时间提醒、纠正学生的姿势。
一幅画从整体看上去美别美,构图的处理是关键。如:一具物体摆放在画面中,画得太大就显得拥挤;画的太小就显得小气;画得偏上或偏下、偏左或偏右都会使画面不美观。怎么恰当的`处理好物体在画纸中的关系呢?构图很重要。我用直观的正误图例让学生进行对照,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构图饱满。
三、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运用。
五彩缤纷的世界吸引着我们用手中的画笔去描绘。我依照儿童对新奇事物的浓厚兴趣,和当地的实际条件,提倡学生使用铅笔、彩色铅笔、水彩色笔或蜡笔,运用形与色的知识,进行临摹、写生、经历画、想象画的练习。
经过这些绘画活动,使学生知道得了本学期的美术基础知识,掌握造型技能,也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情趣、爱国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进展了他们的观看能力、形象经历能力、想象能力和制造能力。真正让学生在全面进展的基础上进展自己的个性特长。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与学总得来说取得了以下的成效:
1.教学过程中,能别断注重学科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中贯通德育教育。
2.学生对美术活动兴趣浓厚,表现大胆积极。
3.在教学过程中能与学生建立平等、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一定的制造能力。
4.教学过程中,调整和改进教学办法,培养学生敏锐的感觉能力和大胆的制造能力。
存在咨询题:
1、教材内容增多,部分内容一课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或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部分教学内容较为分散和繁琐。
3、学习内容的多样性给学习材料预备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部分学生作业迟交和拖拉现象比较严峻。
改进措施:
1、加强教育,改进评价办法增强部分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与责任感。
2、适当调整单元内教学内容。
3、学生课前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难预备的材料由学校统一预备,课前提早布置学习用具和材料。
美术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居室美化的平面设计与效果图制作。
2、培养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细致、耐心、认真完成制作的学习态度和良好品质、提高学生对身边事物观察、理解的敏锐程度、自信、个性培养和倾听师长同学意见的包容胸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居室的布置设计方案。
难点:设计中创新意识、功能意识和审美意识的完美结合。
教学过程:
1、让学生走进不同的房间,看看怎样的家居布置才是最理想的?(看幻灯)
(1)书房的设计最能体现主人的兴趣、爱好和艺术品位。
(2)你一定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你能把它布置得既实用又美观吗?根据学习和休息的需要,合理地划分居室空间。
2、客厅是家庭成员进行交流的场所,请想一想布置一个理想的客厅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1)体现主人的品位和生活情调。
(2)家具摆放错落有致、空间利用合理,不过分拥堵。
(3)色彩明快,色调和谐而富有变化。
(4)合理划分使用区域,满足人们的学习、生活、运动、或娱乐等需要。
3、家居设计图中是否可以随意画出家具的大小?为什么?。
4、教师出示设计图。
你能画出自己居室的`平面图吗?
方法一、用单色线条绘制的居室平面图:准确、清晰。
方法二、用色彩绘制的居室平面图:直观、鲜明。
方法三、用彩纸拼贴的居室平面图:装饰性强。
方法四、用纸片拼摆的方法展示居室布局:可变换家具摆放的位置。
5、主题墙的设计是居室设计的点睛之笔。
6、小结。
发挥创造力,按着个人品味、感觉或喜好来布置。
美术教学设计10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第七册第5课《比赛场上》一课,下面我主要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阐述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课新课程标准我确定本课学习领域为造型表现,本课是以比赛场上运动员为题材,比赛场上每一项比赛中的人体动态都有所不同。教材中在进行什么比赛你知道吗?这一小结中向学生介绍了人体动态产生的基本规律,而且还向学生出示了一些体育比赛的标志,让学生懂得用概括的方法捕捉人体的动态。教材中出示了几幅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比赛瞬间,让学生通过美术活动,重温比赛场上的激烈与紧张,同时也让学生感悟比赛精神的可贵。
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了解人体动态的基本规律,创作出富于动感的画面,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记忆,大胆地创作。
情感目标:通过美术活动体验赛场的激烈与紧张,感悟比赛精神的可贵。
教学重点:让学生运用人物动态基本规律,创作自己的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不同的比赛人物动态不一样,难以把握规律。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奥运会各项运动的图片、画报。
二、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视觉图像法以及讨论法:通过同学对无种运动的自我表现让同学有更加直观的情景体验,视觉图像对奥运赛场上人物动态的各种变化做最直观的展示,并通过围绕人物的面部表情、头、躯干和四肢的屈伸及摆动的幅度的变化展开师生、生生间的讨论。引导学生积极的互动,体会奥林匹克精神,发挥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造型表现力。
学法: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通过多次观察,理解人物动态的各种变化过程、并做到运用简洁、准确和生动的造型来表现运动的姿态。
三、教学过程:
(一)激发动机
语言激发:“今年在伦敦举行了一次运动会,你们还记得是什么运动会吗?”
(二)引导学生观看画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1、“你们知道奥运会有哪些比赛项目吗?”
2、“我们中国目前取得了多少枚金牌?”
3、“他们拿奖牌时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他们会做些什么动作呢?”
4、今天我们一起去看一场比赛,揭示课题《比赛场上》
(三)大胆表现
1、请多名同学走上讲台,表演他们最拿手的运动姿态,下面同学仔细观看,并指出这是运动?他们的身体各部位有什么样地变化?各部位的转折点在什么那里?
2、鼓励学生根据台上同学的表演进行线型运动动作绘画。
3、展示学生作品。同学互相讨论,评价。
4、进一步激励学生在线型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头部,躯干、四肢,服装的添加。
5、再次展示作品,发现人物的运动特征更加明显,人物表情更加丰富。
(四)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看了一场体育比赛,也参加了一场绘画比赛,今后我们还要参加更多的比赛,为国增光。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审!
美术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代青铜艺术,了解青铜艺术的发展史及其特色。
2、指导学生学习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3、教育学生热爱和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教学重难点:
了解青铜器的发展,欣赏青铜器艺术的方法。
教具:
青铜器实物、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播放幻灯片,初步让学生浏览,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课题:珍爱国宝——古代的青铜艺术。
2、让学生来说自己所了解的青铜器及其发展过程。(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内容)
3、师: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经开始出现。商带和西周是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
二、发展阶段:
1、欣赏教材中的青铜器图例:先让学生看书中的图例以及下面的文字说明。
2、探讨怎样来欣赏,请学生来说说。
3、归纳欣赏的基本方法:(1)从造型上来欣赏,根据不同用途,青铜器有各种不同的造型。(2)从纹样上来欣赏,青铜器上常有动物纹、几何纹以及人事活动等图案,反映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3)从文字上来欣赏。
三、根据上面几点欣赏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欣赏青铜器艺术
(幻灯):
夏:乳钉纹爵
商朝的青铜器:
1、兽面纹方鼎。
2、四羊方尊
3、铜纵目面具
西汉时期:长信宫灯
战国时期:
1、虎噬鹿青铜器座
2、宴乐攻战壶
东汉时期:铜奔马
四、师出示现代的.青铜器,引导学生欣赏,看看与古代的青铜
器又有什么不同。
五、知识窗:
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也有的是红铜和合金。
红铜加了锡、铅以后,使铜的熔点降低,硬度加强,因为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铜。
六、让学生讨论要怎样来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美术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物动态和表情特征,学会精细观察事物的方法,用捏塑的方法表现故事里的人物。
过程与方法:欣赏雕塑作品《草原小姐妹》,结合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动态、表情特征和概括、简洁、夸张的表现手法,用捏塑的方法表现一个具有故事情节并且动态和特征准确的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雕塑的魅力,了解雕塑作品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并提升动手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物动态和表情特征,以及捏塑的表现手法。
难点:创作一个能反映故事中人物特征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
(一)趣味情境导入
联系生活,提出问题:大家在进入校园后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什么呢?(少先队员向国旗敬礼的雕塑作品)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雕塑作品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独特,其实每一个雕塑作品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你们想不想来了解一下雕塑背后的秘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吧!引出课题《故事里的人》。
(二)作品图像识读
1.雕塑的内容
展示作品《草原小姐妹》,提出问题:这个作品雕刻了谁的形象?它描绘了一个什么故事情节?跟大家讲一讲。(一对小姐妹;她们与暴风雪顽强抗争的瞬间)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蒙古族少女龙梅与玉荣是一对小姐妹,为了不使生产队遭受损失,她们冒着刺骨的风雪,一路保护着受惊吓的羊群,直至晕倒在雪地里。由于她们的英勇事迹,被誉为“草原小姐妹”。每个雕塑作品的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我们要用心去体会。
2.雕塑的特征和制作方法
继续观察作品,小组讨论并思考问题:
①联系故事情节,观察作品中作者是如何表现草原小姐妹人物形象的?(人物的运动感强烈,外轮廓简洁生动,表情坚毅、勇敢)
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体现出来?(概括、简洁、夸张)
③人物的身体、四肢、关节应该怎样支撑与加固?(泥水粘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作者就是根据这样一个故事以洁白的石材和独特的`方式将草原小姐妹与暴风雪搏斗时的英雄人物形象定格在这瞬间。其实,我们不止可以用石材雕刻故事里的人,也可以用捏塑的形式进行创作,要注意人物肢体组合时要用适量的泥水进行粘合。
(三)技法表现探究
教师示范《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捏塑方法及步骤:
1.概括塑造出孙悟空的头、胸、四肢和围裙;
2.把每个局部拼接起来,塑造出孙悟空的动作;
3.深入塑造,安插金箍棒。
(四)美术创意实践
1.布置活动练习:查找所表现人物的相关资料,用捏塑的方法表现故事里的人物。
2.教师巡视辅导,辅导要点:捏塑作品中的人物动态、表情特征和捏塑手法等。
(五)多元展示评价
设置“民间手艺人”的情境,请学生将作品放在展示板上,并从作品中人物动态、表情特征和捏塑手法等多方面评价作业。
(《李逵》采用捏塑的手法进行创作,人物形象简洁概括,表情呆萌,满脸的络腮胡,手拿大刀,让人直接想到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李逵)
(六)小结升华作业
1.总结雕塑的特征以及捏塑表现的方法。
2.升华情感:今天我们学习的泥塑也是中国民间美术传统文化之一,我们要好好学习并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这节课,我们也明白了少年强,则国强。从草原小姐妹这个故事中我们也看到了新一代青少年的责任心,我们要学习她们的优秀品质,做一个志坚意强的人。
3.课后以小组为单位为这些捏塑作品编排一个话剧。
四、板书设计
美术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有表情的面具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面具文化、娱乐方式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眼光,从认识面具的演变、发展过程,使学生了解面具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角色,从祖国和世界多元美术文化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有表情的面具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苏教版美术教案
2、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了解、分析面具的设计方法、造型特点、色彩内涵和制作技法,了解面具在表现人物表情特征和性格特点上常用的夸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美术文化的感知能力。
3、了解和掌握纸和废旧材料制作面具的方法。选用恰当的材料,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技法,设计制作平面或立体的面具。可以单独完成作品,也可以与同学进行合作,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审美眼光,培养互助精神。苏教版美术教案
教学重点:
1、了解面具的由来和演变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不同理解。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及表现形式和方法。
3、了解古代和现代面具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难点:
巧妙利用材料设计出具有新意、有艺术效果的、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教学方法:
教学媒体:图片,范作苏教版美术教案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绝技变脸图片导入
二、新授
1、构思脸型并剪好外形;
2、量出眼孔的位置,并剪出来;
3、选择适合的材料表现表情;
4、如何使各部位立体;
5、注意色彩的搭配;
6、制作头箍,粘贴要牢靠;
7、将面具加在头箍上。
三、指导学生练习:
作业基本要求:
运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个有表情的面具,要求面具的表情生动夸张、色彩搭配合理、眼睛位置正确、各部件粘贴牢固。
作业提高要求:
1. 尝试用不同的手法去装饰面具。
2. 运用废旧的礼品盒、衬衫盒、手提袋等制作面具。
四、展出作品
美术教学设计14
教材思路: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的美术课。是第二册的第一课,旨在放松学生的心情,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下雪是自然现象,也是孩子们喜欢的自然景观。这节课要求学生们回忆下雪的情景,表达感受,用绘画材料描绘雪景。
雪中场景在孩子的眼中是生动有趣的。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来描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活跃的氛围中作画。
课 时:2课时
教学目标:
*回忆季节给自然界带来得变化,感受冬天的情趣。
*练习表现自然特征和最生动、热闹的活动,培养热爱生活和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将记忆中的形象组织成生动的画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绘画的创作能力。
教学难点:选择最有趣的活动,人物活动画的生动。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未完成的作业、彩粉笔、油画棒或蜡笔、蓝色水、板刷、水,一张8开白色演示纸、一张8开、深色演示纸、剪刀和白纸、胶水。
学生:各种彩笔。
教学过程:
●欣赏及交流:
猜谜语导入:“叫花不是花,美丽人人夸,花开不结果,遇热它就化。”
利用课件,欣赏雪花的图片,了解雪花的外形的`特点:六角菱以及雪的形成原因,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
1.说说冬天最有趣的活动。
(逛庙会看花灯、放烟花、打雪仗、堆雪人等)
冬天的景色是什麽样?
(树木光秃秃的,下雪)
欣赏雪景图片六张,感受雪景带给人的洁净之美。
2.看书的彩图感受冬天
冬天美丽的景色:冰、霜、雪挂、冰雕、冰糖葫芦。
冬天的户外活动:滑冰、逛庙会等。
●讨论及反思
利用游戏的方式带领学生感受雪的高兴。方法:用大白纸揉成球,使之成为雪球,带领学生到教室里面学习滑雪和打雪仗,使学生真切的感受雪带来的高兴。
1.提问:你对冬天的什么活动最感兴趣?
大家互相谈谈,交流感受。
并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周围学生的动作,为下节课的创作作准备。
2.演示:请同学在黑板上画有关本次创作的人物静态骨式站、走、跑、投掷、蹲。
教师稍加修正,引发学生联想:这些人物姿态像在干什么?
站:欢呼、捂耳朵、观战看热闹;
走:逛庙会、灯会、在雪上走;
跑:滑冰、追打;
蹲:团雪球、拍雪人;投:扔雪球。(教师出示部分参考图片)
请同学在黑板上再将骨式人物画成具象静态人物。让学生随意画,启发全体同学的形象思维。教师对学生的演示给予肯定。
3.构图。(见附图)
教师演示:
(1)定位、构图。用铅笔轻轻画骨式静态人物,姿态多样,有前后联系,使画面充实,主题突出。
(2)画具体形象,用铅笔在人物骨式上画出各部分的基本形。先画前边的人,再画后面的人,处理好前后遮挡联系。
(3)勾线,用单色彩笔,将人物描画得更细致、生动。教师巡视,及时表扬较好的画面。
●尝试与练习
1、学生作画,自由选择不同颜色的作业纸。
2、结束工作:让学生擦掉铅笔画的骨式线,整理画面,写姓名;教师收作业,嘱咐下节课带齐彩笔。
第2课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练习平涂染色技能,用颜色表现景物。
教学难点:色彩多样,画面有生活情趣。
教学过程:
●欣赏及交流:
1.欣赏:看书上的学生作业,美丽多变的雪花,小朋友穿着鲜艳、色彩多样、厚实的衣服在看灯、打雪仗......用蓝白对比效果,夸张地表现了雪花。
2.教师演示:
(1)用多样的彩色粉笔给临摹的人物形象平涂上色。
(2)表现雪花。
①用天蓝色、灰色或白色蜡笔、油画棒在白色演示纸上画大雪花。板刷蘸蓝水色平涂,产生蜡水游移效果,显示出白雪花。
②用白色纸折叠成六等分,复习第一册工艺《纸雪花》技法,剪出白雪花,用胶水粘贴在深色纸上,或用白色油画棒在深色纸上画白雪花、白雪点。一一学习用不同的方法表现背景。
(3)画其它背景一一光秃秃的树、房屋等。
●尝试与练习
1.鼓励学生应用多种色尽情地给人物染色。教师巡视鼓励学生踏实、动脑筋灵活地选色配色,不要机械死板。使用深色作业纸的同学,油画棒色彩用力染匀,方可鲜艳。用白色作业纸作画,可用彩笔直接填画光秃秃的树干、房屋、天空、大地等背景。或者用浅色蜡笔、画雪、冰,到老师那里平涂水色。用深色作业纸作画,最好用浅色蜡笔、棒直接添画冰、雪纹样和其它背景。填画和粘贴时,注意人物与背景的前后联系。
2、结束工作:请学生整理画面,整理用具;教师收作业,嘱咐下节课应带的工具和材料。
教后记:
自然与人密切相关,许多自然现象通过感受、观察、描绘显得非常生动有趣。本课是以回忆雪作画,,课前应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教师适当补充某些知识点,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学生们通过欣赏回忆,可以拓展思维,从多层面、多角度表现他们心中的雪景。
美术教学设计15
活动目标:
1、在愉快的游戏中,巩固认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认识“彩色的雨滴”。
2、学习用“画一画”、“贴一贴”等游戏方式表现彩色的雨滴及给人们带来的美丽春景图。
3、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培养小班幼儿动手、爱画的能力,初步体验合作作画的快乐,学会感恩。
活动准备:
1、 红黄蓝绿颜料及棉签
2、 音乐
3、 春景图:嫩芽及七彩小花
活动过程:
一、 音乐游戏:《草地舞》导入
1、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草地上玩,你们高兴吗?(出示课件)
2、 草地上可以看见蓝蓝的什么?绿绿的什么?
3、 老师编了一首好听的《草地舞》,一起跳吧!(播放音乐)
二、 感受颜色,巩固红黄蓝绿四基色
1、 我们玩得很开心,引来了些宝宝和大家一起玩,看看是谁吧?
2、 出示红色花宝宝:这是谁?什么颜色的?你见过什么也是红色的'?
(这是红色的花宝宝,苹果也是红色的)
3、 依次出示黄色蓝色花宝宝、绿叶宝宝,巩固基本色。
三、 游戏:彩色的雨滴
1、 音乐《大自然的声音》:“轰隆隆”什么声音?打雷后会怎样?(出示课件)
2、 下雨的声音是怎样的?(大雨哗啦啦,小雨沙沙沙…)
3、 雨滴娃娃是什么形状的?(线形或者椭圆形)出示课件
4、 雨滴娃娃会落到哪里?(调皮 小树草地…..到处)
一) 玩一玩
1、 我有个好主意,不如用花宝宝身上的颜色来画一画彩色的雨滴吧?
2、 出示棉签颜料,幼儿分组进行活动,师指导。
二) 贴一贴
1、 春雨淅沥沥、哗啦啦地下着,土地公公喝足了水份,让草地上开出了七彩小花,树上长出了绿绿的嫩芽。
2、 出示春景图:幼儿分组在草地上贴上小花,树上贴上绿绿的嫩芽。
四、 活动延伸,学会感恩
1、 多美的春景图啊,是谁把春天的大地打扮得这么漂亮呢?
2、 我们应该对彩色雨滴说些什么呢?(学会感恩)
【美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美术教学设计05-26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06-18
美术优秀教学设计08-10
关于小学美术的教学设计01-04
变色叶美术教学设计05-23
高中美术教学设计07-04
小学美术《走进春天》教学设计02-28
美术教学 04-07
小学美术《杯子的设计》教案01-07
我设计的船美术教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