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班数学《好饿的小蛇》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好饿的小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程名称
小班数学:好饿的小蛇
课程分析
《好饿的小蛇》是一本富有童趣、形象生动的绘本,故事中小蛇每天出去寻找食物吃的场景深受幼儿喜爱,于是,我延续了好饿的小蛇外出找食物的情景,对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小班数学领域核心经验设计了本次数学活动《好饿的小蛇》,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按物体的特征、根据标记进行分类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课程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两种特征(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2、能看懂标记进行分类活动。
3、乐意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课程准备
物质准备:ppt一则、好饿的小蛇操作卡、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操作卡片若干、带有标记的小蛇的家三幢。
经验准备:阅读过绘本《好饿的小蛇》,对故事内容有一定了解。
课程过程
一、谈话导入,萌发兴趣
1、出示《好饿的小蛇》绘本ppt。
师:孩子们,还记得这本书吗?故事中,好饿的小蛇都吃了哪些食物?
过渡:今天,小蛇又饿了,于是它又打算去寻找食物。
2、观察ppt,理解小蛇爱吃什么样的食物。
提问:这次小蛇想吃什么样的食物呢?
过渡:原来小蛇想吃不同形状的食物。有了计划后,小蛇准备出发了。
二、出示第一次操作卡,尝试根据物体的一种特征进行分类
1、出示小蛇操作卡,幼儿观察、理解操作卡上图形的特征。
提问:这些小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戴圆形帽子的小蛇喜欢吃什么形状的食物?那戴三角形帽子的、戴正方形帽子的小蛇呢?
小结:原来,小蛇戴什么形状的帽子就表示它要吃什么形状的食物。
2、幼儿操作,按要求给小蛇喂食。
操作要求:(1)每人选择一条小蛇,根据标记选择它喜欢吃的食物。(2)将小蛇喜欢吃的食物贴在小蛇的身体上。(3)请把吃饱了的小蛇送回相应的家中。
3、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相互纠错。
三、出示第二次操作卡,尝试根据物体的两种特征进行分类
1、出示有形状、颜色符号的操作卡,幼儿观察并说说自己的发现。
提问:这一次小蛇想吃的食物,又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根据图形的颜色特征,进行喂食游戏。
3、评价交流幼儿的操作材料。
四、活动延伸
今天,小蛇吃得饱饱的,真开心!好饿的小蛇下次又想吃什么样的食物呢?我们到区域里可以继续帮它找一找!
课程反思
整节活动我以幼儿熟悉的绘本情景进行导入,在轻松的氛围中引起幼儿共鸣,激发幼儿兴趣,从而进一步学习分类的方法。
本节活动的重点是学习按物体的两种特征(形状、颜色)进行分类;难点是能看懂标记进行分类活动。
在重难点的处理上,我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对比的方法来理解小蛇寻找食物的要求,继而在两次不同难度的实际操作中巩固认知,体验分类的乐趣。
不足: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加上对于此类操作活动经验的缺乏,在操作交代要求时,教师还需精简话语,在回应幼儿、激发幼儿思维的过程中,提问、回应还需更精炼。
【小班数学《好饿的小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好饿的小蛇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09-30
《好饿的毛毛虫》教学设计01-22
小班语言教案《好饿的毛毛虫》09-22
《好饿毛毛虫》教案11-01
《好饿的毛毛虫》教案[经典]05-23
《好饿的毛毛虫》教案05-19
《好的故事》教学设计03-11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好饿的毛毛虫04-06
《好的故事》教学设计(精)05-08
小班数学《按颜色分类》教学设计反思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