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工作总结华体会体育2串1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设计>数学教学设计

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21 13:59:5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数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教学设计

数学教学设计1

  函数的奇偶性

  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是对函数概念的深化.它把自变量取相反数时函数值间的关系定量地联系在一起,反映在图像上为: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坐标原点成中心对称.这样,就从数、形两个角度对函数的奇偶性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教材首先通过对具体函数的图像及函数值对应表归纳和抽象,概括出了函数奇偶性的准确定义.然后,为深化对概念的理解,举出了奇函数、偶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和非奇非偶函数的实例.最后,为加强前后联系,从各个角度研究函数的性质,讲清了奇偶性和单调性的联系.这节课的重点是函数奇偶性的定义,难点是根据定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函数,让学生经历奇函数、偶函数定义的讨论,体验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其抽象的概括能力.

  2.理解、掌握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奇函数和偶函数图像的特征,并能初步应用定义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3.在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抽象概括能力,体验数学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任务分析

  这节内容学生在初中虽没学过,但已经学习过具有奇偶性的具体的函数:正比例函数y=kx,反比例函数,(k≠0),二次函数y=ax,(a≠0),故可在此基础上,引入奇、偶函数的概念,以便于学生理解.在引入概念时始终结合具体函数的图像,以增加直观性,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为阐述奇、偶函数的几何特征埋下了伏笔.对于概念可从代数特征与几何特征两个角度去分析,让学生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域是关于原点对称的非空数集;对于在有定义的奇函数y=f(x),一定有f(0)=0;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有f(x)=0,x∈R.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矛盾概念———非奇非偶函数.关于单调性与奇偶性关系,引导学生拓展延伸,可以取得理想效果.

  一、问题情景

  1.观察如下两图,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这两个函数图像有什么共同特征?

  (2)相应的两个函数值对应表是如何体现这些特征的`?可以看到两个函数的图像都关于y轴对称.从函数值对应表可以看到,当自变量x取一对相反数时,相应的两个函数值相同.

  对于函数f(x)=x,有f(-3)=9=f(3),f(-2)=4=f(2),f(-1)=1=f(1).事实上,对于R内任意的一个x,都有f(-x)=(-x)2=x2=f(x).此时,称函数y=x2为偶函数.

  2.观察函数f(x)=x和f(x)=的图像,并完成下面的两个函数值对应表,然后说出这两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

  22可以看到两个函数的图像都关于原点对称.函数图像的这个特征,反映在解析式上就是:当自变量x取一对相反数时,相应的函数值f(x)也是一对相反数,即对任一x∈R都有f(-x)=-f(x).此时,称函数y=f(x)为奇函数.

  二、建立模型

  由上面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建立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

  1.奇、偶函数的定义

  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作奇函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就叫作偶函数.

  2.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1)如果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2)=f(2),那么f(x)是偶函数吗? (f(x)不一定是偶函数)

  (2)奇、偶函数的图像有什么特征?

  (奇、偶函数的图像分别关于原点、y轴对称) (3)奇、偶函数的定义域有什么特征? (奇、偶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三、解释应用[例题]

  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注:①规范解题格式;②对于(5)要注意定义域x∈(-1,1].

  2.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是奇函数,当x>0时,f(x)=x(1+x),求f(x)的表达式.

  解:(1)任取x<0,则-x>0,∴f(-x)=-x(1-x),

  而f(x)是奇函数,∴f(-x)=-f(x).∴f(x)=x(1-x).

  (2)当x=0时,f(-0)=-f(0),∴f(0)=-f(0),故f(0)=0.

  3.已知:函数f(x)是偶函数,且在(-∞,0)上是减函数,判断f(x)在(0,+∞)上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先结合图像特征: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猜想f(x)在(0,+∞)上是增函数,证明如下:

  任取x1>x2>0,则-x1<-x2<0.

  ∵f(x)在(-∞,0)上是减函数,∴f(-x1)>f(-x2).又f(x)是偶函数,∴f(x1)>f(x2).

  ∴f(x)在(0,+∞)上是增函数.

  思考:奇函数或偶函数在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区间上的单调性有何关系?

  [练习]

  1.已知:函数f(x)是奇函数,在[a,b]上是增函数(b>a>0),问f(x)在[-b,-a]上的单调性如何.

  2. f(x)=-x3|x|的大致图像可能是()

  3.函数f(x)=ax2+bx+c,(a,b,c∈R),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1)函数f(x)是偶函数.(2)函数f(x)是奇函数. 4.设f(x),g(x)分别是R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并且f(x)+g(x)=x(x+1),求f(x),g(x)的解析式.

  四、拓展延伸

  1.有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的函数吗?若有,有多少个? 2.设f(x),g(x)分别是R上的奇函数,偶函数,试研究:(1)F(x)=f(x)·g(x)的奇偶性. (2)G(x)=|f(x)|+g(x)的奇偶性.

  3.已知a∈R,f(x)=a-,试确定a的值,使f(x)是奇函数.

  4.一个定义在R上的函数,是否都可以表示为一个奇函数与一个偶函数的和的形式?

数学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6页的例题4。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你们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田忌是怎样赢了齐王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2、问:田忌的马都不如齐王的马,但他却赢了?这是为什么呢?

  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1、把田忌在赛马中使用的`方法在给出的表格中补充完整。出示表格

  齐王

  田忌

  本场胜哲

  第一场

  上等马

  下等马

  齐王

  第二场

  中等马

  上等马

  田忌

  第三场

  下等马

  中等马

  田忌

  2、思考:田忌所用的这种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秦王的方法?(讨论)

  3、引导学生:看一看田忌一共有多少种可采用的应对策略?把田忌所有的可以采用的策略都找出来,填如表中。

  4、展示各组汇报的结果:田忌可采用的策略一共有6种,但只有一种是唯一可以获胜的。

  5、说一说:田忌的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结合实际说一说。

  三、巩固新知

  1、数学游戏:

  A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把两人报的所有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谁就获胜。

  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说明游戏规则

  B两人轮流报数,必须报不大于5的自然数,把两人报的数依次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0,谁获胜。: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获胜,你第一次报几?以后怎么报?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写一篇数学日记。

数学教学设计3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单项式乘法法则的导出.这是因为单项式乘法法则的导出是对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渗透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思想,蕴含着“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的难点是:多种运算法则的综合运用.是因为单项式的乘法最终将转化为有理数乘法、同底数幂相乘、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等运算,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难于正确辩论和区别各种不同的运算以及运算所使用的法则,易于将各种法则混淆,造成运算结果的错误.

  三、教法建议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可以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1)在新课学习阶段的单项式的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中,可采用引导发现法.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将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可以解决的问题,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始终处在观察思考之中.

  (2)在新课学习的例题讲解阶段,可采用讲练结合法.对于例题的学习,应围绕问题进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题的过程中展开思维.与此同时还进行多次有较强针对性的练习,分散难点.对学生分层进行训练,化解难点.并注意及时矫正,使学生在前面出现的错误,不致于影响后面的学习,为后而后学习扫清障碍.通过例题的讲解,教师给出了解题规范,并注意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3)本节课可以师生共同小结,旨在训练学生归纳的方法,并形成相应的知识系统,进一步防范学生在运算中容易出现的`错误.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单项式的乘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单项式的乘法计算.

  2.注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以及运算能力.

  3.通过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

  难点:分清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中,幂的运算法则.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什么是单项式?什么叫单项式的系数?什么叫单项式的次数?

  引言 我们已经学习了幂的运算性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学习整式的乘法运算.先来学最简单的整式乘法,即单项式之间的乘法运算(给出标题).

  新课 看下面的例子:计算

  (1)2x2y·3xy2; (2)4a2x2·(—3a3bx).

  同学们按以下提问,回答问题:

  (1)2x2y·3xy2

  ①每个单项式是由几个因式构成的,这些因式都是什么?

  2x2y·3xy2=(2·x2·y)·(3·x·y2)

  ②根据乘法结合律重新组合

  2x2y·3xy2=2·x2·y·3·x·y2

  ③根据乘法交换律变更因式的位置

  2x2y·3xy2=2·3·x2·x·y·y2

  ④根据乘法结合律重新组合

  2x2y·3xy2=(2·3)·(x2·x)·(y·y2)

  ⑤根据有理数乘法和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得出结论

  2x2y·3xy2=6x3y3

  按以上的分析,写出(2)的计算步骤:

  (2)4a2x2·(—3a3bx)

  =4a2x2·(—3)a3bx

  =[4·(—3)]·(a2·a3)·(x2·x)·b

  =(—12)·a5·x3·b

  =—12a5bx3.

  通过以上两题,让学生总结回答,归纳出单项式乘单项式的运算步骤是:

  ①系数相乘为积的系数;

  ②相同字母因式,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相乘,作为积的因式;

  ③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也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④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积仍是一个单项式;

  ⑤单项式乘法法则,对于三个以上的单项式相乘也适用.

  看教材,让学生仔细阅读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边读边体会边记忆.

  利用法则计算以下各题.

  例1 计算以下各题:

  (1)4n2·5n3;

  (2)(—5a2b3)·(—3a);

  (3)(—5an+1b)·(—2a);

  (4)(4×105)·(5×106)·(3×104).

  解:(1) 4n2·5n3

  =(4·5)·(n2·n3)

  =20n5;

  (2) (—5a2b3)·(—3a)

  =[(—5)·(—3)]·(a2·a)·b3

  =15a3b3;

  (3) (—5an+1b)·(—2a)

  =[(—5)·(—2)]·(an+1·a)b

  =10an+2b;

  (4) (4·105)·(5·106)·(3·104)

  =(4·5·3)·(105·106·104)

  =60·1015

  =6·1016.

  例2 计算以下各题(让学生回答):

  (3)(—5amb)·(—2b2);

  (4)(—3ab)(—a2c)·6ab2.

  =3x

  www。xuehuiba。com

  3y3;

  (3) (—5amb)·(—2b2);

  =[(—5)·(—2)]·am·(b·b2)

  =10amb3

  (4)(—3ab)·(—a2c)·6ab2

  =[(—3)·(—1)·6]·(aa2a)·(bb2)·c

  =18a4b3c.

  小结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是整式乘法中的重要内容,它的运算法则的导出主要依据是,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以及幂的运算性质.

数学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月球旅行”这一科幻情境,巩固和综合运用乘法、除法、时间、方向与位置方面的知识来解决模拟的月球旅行中所遇到的问题。

  2.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问题意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3.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宇宙的愿望。

  教材分析:

  教材中通过“月球旅行”这一情境,提出了一些实际问题,旨在让学生综合运用乘法、除法、时间、方向与位置等方面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既然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想情境中融入的数学问题就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与综合性,而且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教材中的“月球旅行”,实际教学时我想将这一情境加以丰富,通过创设“飞船发射场”“月球村交通地图”“月亮城堡”“游乐园”这几个旅游景点,进行模拟的月球旅行来展开教学活动,其中融入大量符合生活实际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环节,来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激起探索问题的欲望。而且在“月球旅行”这个虚拟情境的基础上,将时间融入到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一号”的真实资料片中,展示当时事件发生的具体时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谈话:都谁愿意出去旅游?最想去的地方是哪儿?

  还有一个更好的地方——月球,想不想去?

  2、登上月球是人类的梦想,2007年10月24日我们中国人终于梦想成真,18∶05分,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一起看一看那壮观的场面,好不好?(播放嫦娥一号卫星阿发射的纪录片片段)

  3、认识时间:(课件显示)

  (1)嫦娥一号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北京时间几时几分呢?

  (2)搭载嫦娥一号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一级残骸在10月24日18∶16安全按计划坠落在预定范围。

  (3)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11月7日上午8:34成功完成第三次近月制动,卫星正式进入科学探测的'工作轨道。北京时间几时几分?

  (4)从月球上看到的我们美丽的地球。

  (二)模拟“月球旅行”

  引导:看到这么美丽的地球照片,大家想不想上月球呀?今天我们就和淘气、笑笑还有智慧老人,做一次模拟的月球旅行,看看会遇到哪些问题,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准备好了就出发!

  景点一:地球上的飞船发射场。

  1.多媒体课件出示飞船发射场(教材提供的画面)。

  2.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把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板书出示:

  (1)一艘飞船能载3人,4艘飞船能载多少人?

  (2)现在时间是什么时候,发射时间是什么时候,还有多少分发射?

  (3)工作人员是要上月球的人数的几倍?

  3.交流各自的算法。

  景点二:月球村交通地图。

  师:问题解决完了让飞船准时发射。

  (多媒体课件显示飞船到达月球村。出示月球村交通地图。)

  1.圣诞老人接待,提出问题。

  欢迎你到月球村来。这是月球村交通地图,红色接收站就在这儿。要想找到月亮城堡的位置,得先破一段暗语:“从接收站出发,向东走32米,再向南走24米就是月亮城堡。”你能找到吗?

  2.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月球村地图,找出月亮城堡的具体位置并涂上颜色。

  4.全班交流:请学生小老师到前面指着说,是怎样找到的。

  景点三:月亮城堡。

  找到了月亮城堡,让我们进去参观一下。可是该走哪个门?(多媒体课件出示:月亮城堡大门口,1号门:票价一律8元;2号门:成人票10元、儿童票6元。有三个家庭:爸爸、妈妈和孩子一家;淘气、笑笑和智慧老人一家;叔叔和女儿一家。)

  1、师:在月亮城堡大门口,他们遇到了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呢?

  (每个家庭走哪个门更省钱?)

  2、同桌分工合作,算一算每个家庭走哪个门更省钱。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成人都走1号门,儿童都走2号门。)

  景点四:游乐场。

  (多媒体课件出示游乐场:8位游客排队准备坐飞船,;飞船最多乘坐2人;提示牌上显示:票价5元,飞1圈需要3分钟)

  1、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的提问,解决问题。

  2、排在最后的淘气他心里会想什么呢?(我得等多长时间才能坐上啊!)

  (1)小组合作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全班汇报。

  (2)算一算淘气至少等多长时间才能坐上飞船。

  3、小知识:为什么月球上体重会变轻?(机灵狗说出原因)

  4、我是小小设计师

  智慧老人:请你利用附页3中的图设计一个月球学校,并说说它们各自的位置。

  (三)总结

  师:今天的月球旅行就到这里,关于这次旅行,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有什么感想和体会想和大家说的?

  月球旅行很快乐,就像一首儿歌说的: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

  “月球旅行”这节课是一节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在设计时我力图将虚拟的月球旅行情境与现实生活中人类对月球的探险相结合,使之成为连贯的情境。在这个连续的情境中,让学生巩固和综合运用乘法、除法、方向与位置和时间等方面的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实际教学中,可能是我引导不够到位,学生没有非常积极地进行思考。另外,我觉得由于我对低段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心理特点缺乏了解,所以课堂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数学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根据现实情境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2.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6~10以内物体的个数,4.会读、会写6~10各数。

  5.初步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6.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7.培养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8.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地读、写6~10各数。

  教学难点:根据现实情境,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

  师:小朋友,你们看看谁来到我们教室了?(课件出示大象博士的图片)

  生:大象博士.

  师:对!今天大象博士通过网络来看望我们小朋友,他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很聪明,爱动脑筋、爱提问。他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吗?

  生:有!

  师:好!老师也为你们加油鼓劲!首先,大象博士先请你们拿出文具盒,打开看看自己的文具盒里有哪些学习用品?(指名学生说一说)

  2、提出数学问题

  师:下面请一位小朋友上讲台,从自己的文具盒里大胆地提数学问题,请其他小朋友回答,注意要把问题出示在实物投影上。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加以引导,然后同桌互相提问。)

  3、学习6-10各数。

  1、出示情境,提出问题。

  师:大象博士说:“你真棒!你真棒!”(课件演示)同时他带来了小象的文具盒,他把文具盒里的学习用品都画在了图上(课件出示图),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学生各自观察思考)

  2、小组交流图意。

  3、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4、学生独立地数一数,5、再连一连。(课件演示正确结果)

  6、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连的。

  7、写一写。

  (1)、教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书写6~10各数。

  (2)、写写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师:我们已经学完了1~10各数,大象博士想知道你们家的电话号码,能正确,规范地写出来才给他看吗?谁写得好,大象博士就会表扬他。

  四、实践应用。

  师:刚才大象博士看了小朋友们写的.数,太满意了,夸小朋友们真聪明,真能干。(课件演示)但是你们先别得意,大象博士还要继续考考你们,你们还愿意接受他的挑战吗?如果要向大象博士投降的小朋友请举手。--

  好!我们奋勇往前!

  (1)看数画线。(完成书本第1题)

  a、弄清图意,让学生说图中画的是什么意思。

  b、让学生独立完成。

  c、学生汇报结果,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2)数一数,画O,再写出数。(完成书本第2题)

  (3)填数。(完成书本第3题)

  (课件演示发射火箭录象)

  师:小朋友看,大象博士请我们说说屏幕上在放映什么?(学生回答)很好!课件出示问题:数数有多种方法,可以顺着数,也可以倒着数,大象博士问你们知道发射火箭时是顺着数还是倒着数吗?(学生讨论回答,课件演示)

  a、从10数到1.(同桌互数)

  b、从10写到1.

  五、小结。

  师:大象博士说今天他甭提有多高兴了(课件演示画面),我们班的小朋友真的是个个聪明、即爱动脑筋又爱提数学问题,他很喜欢和你们一起上数学课。你们呢?那你们跟大象博士说一说,今天学到了什么?

数学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正确掌握分类的含义和方法,进一步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并能熟练的按一定标准对物体进行整理分类。

  3、进一步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化,能按自己的标准分类。

  教学重、难点:

  1、能熟练的按一定标准对物体进行整理分类。

  2、进一步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化,能安自己的'标准分类。

  教学过程:

  一、交待目标

  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首先,做几道口算题。(卡片出示)

  9—3=

  9+3=

  8—1=

  17—6=

  11—7= 14+0=

  17—3=

  9—1=

  6—5=

  7+11= 17—9=

  6+12=

  9—0=

  15+1=

  8+7=

  同学们算得又对又快。

  今天我们复习第四单元《分类》,通本节课的学习能按一定标准正确的对物体进行分类,并能自己定义标准,进行分类。

  二、梳理旧知

  1、我们本单元都学习了哪几课?(整理房间、整理书包)

  2、你是怎样整理房间的?(把一类东西放在一起)师小结:按一定标准分类。

  (1)指班里四个学生,按男生女生分类。

  3、你有几种方法整理书包的?(两种)师小结:按不同标准分类。

  (1)拿出一把铅笔,让学生自定义进行分类。

  三、巩固练习

  1、分一分

  (1)苹果、茄子、桃子、香蕉、白菜、西红柿。

  水果有()

  蔬菜有()

  (2)2+5

  3+4

  7—3

  6+1

  8—4

  9—5

  按算式分()

  按结果分()

  2、书中55页第2题。(让学生自己来分类,只要能说出理由就行)

  四、查缺补漏

  1、让学生拿出课前老师发的一张试题卷。(见附页)

  五、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

  本单元课时较少,知识点也不是很明显,再结合我班学生在学这单元时掌握较好,所以我在梳理旧知时没有占用很多多时间,而是点到为止。想通过练习来巩固知识点,可是,在做第二小题时,“按算式和结果分类”就出现了问题,学生根本不了解按算式分是什么意思,这个地方我太疏忽了,没有在做题前为学生分析题意,导致学生什么也不会做。再一个,学生在做测试题时,有不少同学没读懂题,主要原因是平时在这方面没有过多的做练习,学生很生疏。通过这次复习课,我对本班学生又有了新的了解,相信以后一定会有提高。

数学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田忌赛马》是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运筹学”中的内容。它是运用“对策论”最古老、最典型的案例,研究的是采用什么对策才能战胜对手。教材编排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这个故事,并从中体会对策论在实际中的应用。结合《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我大胆改变教材,运用学生喜爱的扑克牌游戏进行新课教学,并从游戏中一起探索出“最佳对策”,而把“田忌赛马”例题变为练习题。这样的安排,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入手,生动有趣,更具有实效性。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能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最佳对策”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最佳对策”的原理。

  教学准备

  扑克牌、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玩扑克牌,比大小,揭示课题

  1.玩扑克牌,比大小。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扑克牌吗?今天老师带了一副扑克牌,我们一起玩一玩。一共6张扑克牌,我把它分成了两组,红方是10,7,4,黑方是9,6,3。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双方每次各出一张牌比大小,大的赢,采用三局两胜制。

  2.揭示课题。

  为什么老师总能赢呢?这就是老师应用了数学中的对策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对策问题”。

  板书课题:对策问题。

  【设计意图】用孩子们喜欢的扑克游戏引入新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孩子们的探究埋下了伏笔。

  二、探讨“赢”的策略

  1.小组罗列游戏中所有出牌方法。

  2.黑方获胜的出牌方式有几种?那你能说一说黑方要获胜必须得具备哪些条件?

  3.讲田忌赛马的故事。(课件播放)

  师:你知道孙膑会用什么对策让田忌转败为胜的吗?你想不想做新时代的孙膑,给田忌出出主意?

  4.自主探索,合作求知

  【设计意图】罗列出所有出牌的'方法,寻找出能获胜的唯一一种,让孩子们感受到这种方法的巧妙,突出孙膑的厉害,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5.新田忌赛马

  师:齐王输了很不服气,想再和田忌赛一场,双方各增加一匹马,四局三胜,如果你是田忌,你要怎么做才能获胜?把你的想法写在表上。

  6.小结要赢得策略。

  7.对策在生活中的应用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策略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巩固应用

  1.我是小小军事家。

  小明在玩游戏,据他了解敌军18万人分三路向他进攻,中路8万人,左路6万人,右路4万人。小明只有15万人,如果你是小明,你将如何指挥小明打赢这场胜仗?

  【设计意图】设计开放性的练习题,打开学生的思维,将所学知识熟练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课本思考题。(数数游戏)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田忌赛马——策略问题

  有勇有谋才能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华体会可以注销账号不

  《田忌赛马》是小学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的例3,“对策问题”是数学综合实践与应用领域的内容。本节课从同学们熟悉的游戏入手,借助小组合作,在自主探讨应对策略中,发现数学知识就在生活中。通过游戏,激发了学习热情,加深知识的理解。反思本节课,我觉得是成功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情景,从游戏中寻找数学知识

  学生通过玩游戏,引出“对策论”应用问题。这一导入,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有良好愉悦的学习情绪,接下来在学生兴趣正浓的时候罗列出所有出牌的方法,找出唯一一种能获胜的办法,让学生感受谁先出牌,如何出牌的重要性,使学生进入了探索“最佳对策”的思索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感到亲切易懂。同时,也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初步体验对策论的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自主探究,从数学知识中寻找数学思想方法

  对策本身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只有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所以解决问题时,给了学生充分交流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而且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也参加到了学生小组活动之中。积极思考的主动权也完全掌握在学生手中。教师能引导学生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学会了在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才情和智慧。课堂上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会和理解统筹的数学思想方法,逐步形成优化的意识。

  三、应用练习,感悟统筹优化数学思想方法生活化

  在课堂上我设计了开放性的练习题,通过这个游戏使学生明白——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游戏中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学会了在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体会了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

  整堂课下来给我的感觉是学生学习的效果比较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讨、解决问题,他们身上有很大的潜力有待挖掘。

数学教学设计8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语言表达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2.能用简明的语言准确表达事物的数量关系。

  3.积极参加活动,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教师自制电费单(上面有数字1~5)若干

  2. 小猫、小狗、小兔图片各一张。

  3. 操作材料2《我家的电费》

  活动过程

  1.出示电费单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用简明的语言表达事物的数量关系。

  出示小猫家的`电费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这是小猫家的电费单,我们一爱来看看吧。

  先出示一张写有数字1的电费单,再出示一张写有2的电费单,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应该怎样说出小猫家的电费呢?用什么方法来算?

  2出示小狗家的电费单,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怎用简短的语言表达事物的数量关系。

  小狗家的电费单也出来了,请小朋友帮忙算一算。

  (1)先出示一张2元的电费单,在出示另一张2元的电费单。

  提问:你们能按照老师的方法说说小狗家的电费单吗?

  (2)请各边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前后顺序讲述,引导幼儿能够简短明了的语言表达出事物的数量关系。

  3游戏:交电费

  (1)教师当收电费的人员,请各别幼儿根据卡片信息用语言表达交电费。

  (2)幼儿自主游戏“交电费”

  请几个幼儿从当收费员,其他幼儿扮演交电费的人,交电费的幼儿每人一张电费单(5以内),交电费的幼儿必须根据自己手中卡片的信息用简明的语言准确的表达卡片中所涵盖的数量关系才能顺利交电费。收费的幼儿要根据交电费幼儿的陈述,说出电费的正确数目,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4出示操作材料2 《我家的电费》,幼儿操作练习。

  请仔细观察《我家的电费》,两个小朋友一组,试着说一说并考考对方。

  5、教师评价及总结

数学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包括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角和直角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几何形体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认识三角形等图形的知识以及进一步学习几何形体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时,已会直观描述它们的特点。本课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有限到无限,引导学生认识直线和射线,掌握角的概念。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数教材第七册P109—110线段、射线、直线和角。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认识射线;知道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认识角和角的符号,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比较角的大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综合、记忆及动手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教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射线,知道射线与直线、线段的区别和联系;在射线概念的基础上说明角的概念,渗透运动的观点。

  2、难点:角的形成。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两根吸管、一个图钉、一副三角尺。

  四、教学过程:

  (一)线段、射线与直线的认识:

  1、出示一条线段:

  问:

  a、这是什么?(板书:线段)

  b、你觉得线段有什么特点?(有两个端点)板书,又问:有两个端点的线就是线段?(画曲线)引导:直的(板书)

  c、你也画一条线段吧?(用一句话向大家介绍)(用尺量)谁来重新认识老师的线段?和老师的比比看?(小结:能量出长度——数学专用语—有限长)

  d、你周围有线段吗?找一找。

数学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认识四边形的特点,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围一围、找一找、涂一涂、剪一剪、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四边形的`共同特点,分辨不同四边形的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一、引入,从“从趣点”出发

  1、认一认四边形

  (1)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你能说出哪些图形的名称?

  师: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都是四边形。(板题:四边形)

  (2)请同学们在书上将四边形涂上阴影

  二、学习演练

  1、观察讨论: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呢?

  结合图形得出,师板书:四边形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角。

  学习例1

  (1)开放尝试,独立完成。

  (2)投影展示,交流讨论。

  (3)比较加深,说说那几个图形为什么不是四边形。

  2、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四边形

  3、分类:

  (1)小组合作,要求按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每分好一类放在旁边。比比看哪个小组分得多。(老师分发信封)

  (2)汇报交流,投影展示,说说分类的方法。

  课堂练习

  三、练习,从“差异点”提高

  4、学习例2

  ①先用尺子量一量,再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②哪两个四边形比较象,不同在哪儿?小结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比较特殊的四边形,它们的角都是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

  四、概括,从“智能点”提升

  小结全课,看书巩固。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数学教学设计11

  课题

  正比例函数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理解正比例函数,能列出正比例函数关系式 2.教会学生应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

  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三 教学难点

  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四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阿甘正传》是一部励志影片。片中阿甘曾跑步绕美国数圈,假设他从德州到加州行进了21000千米,耗费了他150天时间。

  (1) 阿甘大约平均每天跑步多少千米?

  (2) 阿甘的行程y(km)与时间x(天)之间有什么关系?

  (3) 阿甘一个月(30天)的行程是多少千米?

  【生】 列算式回答 【师】 点评总结

  2.写出下列变量间的'函数表达式

  (1) 正方形的周长l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抽象问题让学生思考】

  (2) 大米每千克四元,则售价y元与数量x(kg)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3) 下列函数关系式有什么共同点?(小组合作)

  【分析共同点和不同点,找出规律】 (1) y=200x

  (2) l=2∏r (3) m=7.8V 【生回答,师点评】 【引入新课】

  1.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y=kx (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板书概念,引导学生分析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2 【例题讲解】

  例1 在同一坐标系里,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像: y=0.5x y=x y=3x 解: 【略】

  【掌握函数图像的画法:列表,描点,连线】 3.练习

  (1)已知正比例函数y=kx.当 x=3 时 y=6 。求 k的值

  (2) 一种笔记本每本的单价为3元。则销售金额y元与销售量x之间的关系式是怎样的? 当销售金额为360元时,则售出了多少本这种笔记本?

  四 小结

  五 课外作业

  【反思】

  由于函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而理解函数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这节课首先通过实例,回顾函数的概念,其次抽象提出正比例函数关系式,由学生观察得到特点,然后引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特点,再通过练习加以巩固,最后通过小组讨论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学习合理利用时间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效率。

  2、体会举例子、制图表、列数字在说明中的作用。

  3.体会文章简洁准确的语言。

  教学难点:学习合理利用时间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效率

  教学重点:体会本文简洁准确的语言。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教学准备:

  导入:

  新授:拓展作业安排学生利用信息课收集华罗庚的相关信息,布置预习。展示收集到的'资料并介绍。

  思考以下的问题:

  一、文中主要是借助什么事情来介绍统筹方法的?

  二、三种方法的区别主要在哪里?

  三、作者比较三种方法,提出最好的方法,主要是哪个方面的考虑?

  四、根据以上问题,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什么是统筹方法?结合日常生活或班级中存在的效率低下的问题,应用统筹方法提出解决办法。

  1.抄写课文后积累部分词语。预习课文,收集资料。 .学生交流、展示得到的资料。学生思考问题,可以让学困生先概括,然后由其他概括能力较好的导生补充、精练。学生对语段阅读并概括,进行比较概括。学生思考文中最好方法好在哪里,体会统筹方法的最大优点,并用词语概括(如提高效率、加快时间)学生思考,从文章中学长依据,不必拘泥定论,不可脱离文本。采取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

  2.用统筹方法安排自己的一天。熟悉文本、提高上课效率。培养学生利用现有条件收集有用信息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浓缩比较能力。训练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准确的概括和提炼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13—15页图示和例1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同学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60个小木棍。

  观察:这里有几个小木棍?(同学数,并口答。)

  2、假如要把这些小木块平均分成3份,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同学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身分的方法合解雇。

  4、假如不分小木块棍,我们又怎样口算60÷3能?

  结合同学汇报,教师板书:

  这样算6÷3=2

  60÷3=20

  6、试一试。(同学独立完成)

  80÷4 60÷2

  (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二、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考虑,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同学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6÷3=2 600÷3=200

  3、试一试。

  360÷6 640÷8

  三、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

  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考虑,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同学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24÷3=8 240÷3=80

  一、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 640÷8

  2、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17页1。2

数学教学设计14

  一、创建情景,引入课题

  1.教师播放课件,让学生思考,数学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2.放映图片让学生观察

  教师提问:图片中都有些什么?

  学生1:操场上有国旗

  学生2:操场上有1面国旗

  3.点明主题

  两位同学都提到了国旗,但是二者之间有何不同呢?同学2提到了数量。

  二、探究交流,学习新知识

  1.数一数根据先前的图片,

  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找出图片中那些数量是一,哪些数量是二,三四五,的物体吗?

  同学积极回答

  2.老师给出结论:数数时除了一个一个数还能几个几个的数。

  3.数数方法

  有同学发现,数较多物体时,容易数乱。那么用什么样的'方法数才能保证准确性呢?

  老师提出可以用按顺序做标记的方法。

  三、动手实践,加深巩固

  1.同学们亲自动手,试着用做标记的方法来数图片中的男女同学。

  2.放映数字与相应数量关系的图片让学生朗读。

  3.让同学们数一数自己身边的物品数量。

  四、课堂练习

  1.放映数量连线问题,请同学们解答

  五、老师总结

  数学问题是从实际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探索并解决数学问题就是数学的魅力所在。

数学教学设计15

  通过学习研究新进展与有效教学实践的在线学习,我认识并学到了:1、专家知识在数量和组织方式、知识形态、提取速度等方面,具有自身的优越的特点,综合考虑了学生对学习心理,从心理学上,更准确的把握了学生的学习心理。2、迁移研究的新进展及迁移与学生学习的关系,让学生能更好、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教学。3、通过对学生对事物的了解和兴趣,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学生的努力,及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他们接受新知识、新事物。

  通过参加培训,以网络为载体,打破地域局限,与全国的同行、专家、教授进行研讨和交流,深深的意识到,我的有些教学方法及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等有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像大城市具有良好的教育资源,他们可以用VDR或者带学生出游,感受大自然和数学的联系,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些事情,更贴切生活的教学。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平移与旋转的学习。

  首先是介绍了图形的运动,通过介绍图形的运动,来引出运动的几个方面,一个是图形没有发生改变;一个是图形发生了改变。从而进一步引出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能逐步的打开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更容易的接受新的知识。

  我想这就是一个新思维,新教学方法,从心理上,抓住学生的兴趣,逐步引导,来达到一种传输知识和开发兴趣的过程。

【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设计(精选)09-12

数学教学设计06-17

《数学广角》的教学设计06-15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7-15

数学教学设计反思05-20

《时间与数学》教学设计06-17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07-09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07-15

《数学广角》教学设计04-19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6-1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