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文《安塞腰鼓》优秀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优秀,欢迎大家分享。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优秀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一、导入新课
请观看一段安塞腰鼓视频。(见光盘)刚刚欣赏的是有着“天下第一鼓”美称的安塞腰鼓。这节课,我们学习陕北作家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雄浑、壮阔、旺盛的生命的场面和磅礴的力量。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学生听读,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调。
(铿锵激越的朗读能深深感染学生,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可通过读来悟出。)
(2)指导朗读。
例段一:第7段
明确:本段描写安塞腰鼓表演开始时那种壮阔、豪放、火烈的场面,赞颂了那股喷涌而出的、不可扼制的生命力。因此,“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三个短句要读得简洁有力;“骤雨一样……强健的风姿”这组排比句要用急促的、富有跳跃性的节奏,来表现腰鼓场面的豪放、火烈、动力十足;最后,“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要读出对腰鼓场面,对人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例段二:第25、26、27段
明确:写腰鼓表演达到了高潮,要把短句“愈捶愈烈!”的三次反复和一切都在“交织!……升华!”读得简洁有力、铿锵激越,使人体会到:腰鼓表演达到高潮,人的生命力被尽情释放,生命的一切在这释放中得以超脱和升华。
第一部分是鼓声响起之前,用中速,也不乏力量。中间部分是鼓声响起来,语调就应该激越、高昂。鼓声落,要读出悠远寂静、若有所思的情绪,语速稍慢。
(3)学生组内自主朗读,体会作品的情感、语调,然后推荐代表,比赛朗读。
2、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好一个________的安塞腰鼓”的句式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用文中的内容。
(学生各抒己见,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等等。)
3、明结构。
说明: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三大部分。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舞的艺术魅力,且这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
学生会很快找出:“好一个安塞腰鼓!”
明确: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目标导学二:精读文章,品味语言
1、寻美点。
布置分组朗读,分组进行寻找美点比赛。用“________美,你看(听)……”的句式或用“________好,好在________”这一句式进行评点。(可以从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评点,说得越多越好。可能会出现的以下答案)
①蓄而待发的后生美,你看,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②火烈的舞蹈场面美,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③激越的鼓声美,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④击鼓的后生美,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⑤变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从用词方面说:
①“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呆呆的”用得好,好在它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安静时安塞腰鼓的状态。
②“茂腾腾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风”中的“茂腾腾”“咝溜溜”用得好,好在叠词的运用使语言亲切富有韵味。
③“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中反义词用得好,好在它们对比强烈,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从句式上说:
①“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中“发狠”“忘情”“没命”用得好,好在它们语意层层递进,语势步步增强。
②“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们使文章语句铿锵,气势强劲,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③“但是”与“看”独立成段好,好在它们特别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画面由静到动的急转。
从修辞上说:
①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样的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气势。
从写法上说:
①“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写得好,好在它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②“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写得好,好在“以声写静”,更加突出了鼓声止后的.寂静。
③文中开头的静态描写写得好,好在它为文章后面写动做铺垫,使文章静中蕴动,动静结合,充满画面美。
目标导学三:美读训练,明确主题
1、可以模仿合唱的形式。第1—4段和第28—30段由女生朗读。第5—27段中的主体部分由老师朗读。其中,抒发赞美之情,音调最高亢的第13、17、22、24段,由男生朗读。
2、本文所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画出文中高度概括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的一句话:“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明确: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洋溢着一种阳刚之美,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
总结:有人这样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刘成章写的《安塞腰鼓》是一首生命和力量的赞歌。腰鼓自身,就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能最充分、最彻底地表现生命的阳刚之美,作者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与笔力歌颂。既有对陕北高原土地和土地上生命的赞美,又有对我们这个从沉睡中觉醒、迈着雄健的步伐,不断走向繁荣的伟大祖国的礼赞!
三、板书设计
安塞腰鼓一、表演前(第1—4段) 安静的腰鼓(蓄势待发)二、表演中(第5—27段) 狂舞的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第5—13段) 宏伟的场面(第14—17段) 雄壮的鼓声(第18—22段) 击鼓的后生(第23—27段) 变幻的舞姿粗犷豪放三、表演后(28—30段) 寂静的腰鼓(以声衬静)
可取之处;本课的学习师生参与性较强,较好地实践了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朗读要求。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知语言,体会感情,同学们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到安塞腰鼓的动人魅力。
不足之处:时间掌控不太合理,最后总结归纳较为仓促。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优秀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2至16自然段。
2、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气势及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3、理解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4、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气势及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2、理解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片段。
看了刚才的片子?给你的感觉如何?请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学生围绕关键词语去谈感受:气势磅礴、震撼人心、惊心动魄。)
师小结:安塞腰鼓是我国陕北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被称为“天下第一鼓”,今天,就让我们文化之旅的脚步随着刘成章的生花妙笔踏上黄土高原,去安塞古镇,去聆听那从20xx多年前的战场传来的鼓声,去欣赏有“天下第一鼓”之称的安塞腰鼓。
二、初读课文
1、陕西作家刘成章用他饱含诗情的笔触为我们描写了安塞腰鼓,让我们来感受他给我们内心带来的震撼和冲击。
2、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完成学习提示:
(1)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不理解的字词、语句打上问号。
(2)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自学交流
1、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组生字词。
出示: liáng zhòu bèng
高粱地 骤 雨 蹦 跳
zǎo bó lì
酸枣树 搏 击 战 栗
(1)粱 搏 栗(动画:将易错的部首闪红)
(2)打开书后习题2,用钢笔描红。
2、接下来请大家再读一读这几组词,你能感觉到了什么?
出示:蓬勃 亢奋 碰撞 元气淋漓
震撼 烧灼 威逼 奇伟磅礴
壮阔 豪放 火烈 惊心动魄
这安塞腰鼓气势磅礴,令人震撼,作者也不由得在文中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好一个安塞腰鼓!”
3、理清文章脉络。
(1)浏览课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鼓响之前,腰鼓表演,鼓声止息)
(2)认真思考,根据提示完成文章结构图
四、学习第一段 鼓响之前
1、自由读
2、讨论:腰鼓表演开始前,你看到了什么
背景 一片高粱地
后生 茂腾腾 朴实 沉稳而安静
腰鼓 呆呆地
这时给你的感觉怎样?(静)
3、开头的静态描写有什么好处?(为后面的文章蓄势,高粱地是边沿的背景,“那咝溜溜的南风”是助阵的声势,那“沉稳而安静”的表情显示着表演者的成竹在胸,这些都为后面热闹激烈的表演做好了铺垫)
4、齐读第一段
表演时,安塞腰鼓的到底有多精彩,下一节课一起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伴着陕西民歌,我们再一次走进黄土高原,去观赏、倾听、感受和品悟安塞腰鼓。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安塞腰鼓的?(静、动、静)课文中怎么描述着壮阔、豪放的安塞腰鼓的?浏览课文6-16自然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板书:场面、鼓声、后生、舞姿)
二、品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艺术美。
1、“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样的话在课文里出现几次?
对,这样的话在课文中出现了4次。(第一次出现在第8节,……)
出示:好一个安塞腰鼓!(第8节)
好一个安塞腰鼓!(第11节)
好一个安塞腰鼓!(第14节)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第16节)
2、同学们你能结合上下文,说说为什么要反复出现这些句子?
是啊,“好一个安塞腰鼓!”先后出现4次,可见这安塞腰鼓给作者带来的震撼,他才会如此反复赞美。
作者被安塞腰鼓深深地陶醉了,反复地发出赞叹,其实这种写法本身就是一种美,它使语言节奏明快,形象更加深刻清晰。
(一)感受安塞腰鼓舞蹈的场面美
(PPT)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1、静静地默读,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场面的“壮阔、豪放、火烈”?
画出最让你震撼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读、画、写)
感受写得精炼一点,哪怕一个字,一个词,只要能表达你的感受就行。
2、交流:
感悟“一捶”
这是怎样的一捶?
师:大家再读读这里面的词语,是否是让有更深刻的感受?
这三个词一个比一个更好,是排比句, 发狠了,说明了这些后生一开始就搏击;忘情了,说明了他们把所有的事情都忘记了,指把自己的心放在这“隆隆隆隆”之中,在那里使劲地捶着。
师:我们来读一读这里。
师:这一节中还有让你心动的地方吗?
感悟“排比”,生: “【读】骤雨一样,是急促的……斗虎一样,是强劲的风姿。”从这里可以看出后生们的每一个细胞都活动,都在跳跃着,跟着那种节拍在活动。
师:那是用怎样的句式来描写这种感觉的呢?
师:这种排山倒海之势的排比句来表达这样的感受。【出示课件:排比句,骤雨……旋风……乱蛙……火花……斗虎……】同学们,作者在这里用排比句对安塞腰鼓的不同方面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好好读读,体会体会,哪些词?
生:【自由朗读体会排比句,骤雨……旋风……乱蛙……火花……斗虎……】
师:这样的感觉使我们感到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变得,(PPT)
生齐:燥热了,师:这腰鼓使,生齐:……
师:这腰鼓使这世界立即变得,生齐:……
师:作者情不自禁地感叹,生齐:好一个安塞腰鼓!
师:我们就带着作者的这一唱三叹,再次走进课文的6—12小节。
PPT学习提示
提示一下,这样的感受不要长,最好精炼一点,哪怕一个字,一个词,只要能表达你的感受都行。
(二)感受安塞腰鼓鼓声的力量美
1、安塞腰鼓不仅场面豪放火烈,而且声音震撼人心。你听!
教师领读,指导朗读(PPT)
2、(PPT)仿写: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还可能碰撞在哪里……
这是隆隆的鼓点,这是隆隆的气势,这是隆隆的震撼,作者又一次发出赞叹,(师生齐读)“好一个安塞腰鼓”!
(三)感受打鼓后生的形象美
1、山崖在动,心在动,人在动,一切都因为这安塞腰鼓在动!这鼓声震撼山河,震撼我们的心灵,是谁给我们带来这样隆隆的听觉震撼?你们看!
2、是打鼓的后生们!这是一群怎样的后生啊!请大家自由朗读17—21自然段。
3、{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吗?(风华正茂 朝气蓬勃 血气方刚 元气淋漓 ……)}
4、是怎样的元气淋漓呢?
PPT出示: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促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能量!
5、师:这句话中,连用了三个搏击,同学们,什么是搏击?
6、引入“那农民衣包裹着呢……”打鼓的.后生们吃的是红豆角、老南瓜,穿的是粗布衣服,过的是艰苦的生活,他们就生活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7、PPT师:黄土高原,常年风沙肆虐、干旱无雨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高原人民不仅活了下来,而且世世代代,生生不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用勤劳与恶劣的环境,搏击;他们住土窑洞,穿粗布衣,吞糠咽菜,挑水打井,用坚韧与顽强与命运,搏击;劳作之余,他们打起安塞鼓,唱起信天游,用乐观向上的精神在这片土地上,搏击。
8、现在,你知道打鼓的后生们,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在与什么搏击呢?
9、(出示打鼓图)生活这么艰辛,环境这么恶劣,但是,你从这些后生们的脸上,看到害怕了吗?看到退缩了吗?看到绝望了吗?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了笑容,透过笑容,你还能看到什么?)(是啊,高原人民多么的坚强和乐观,他们用鼓槌敲碎了痛苦;用舞姿和鼓点来寄托自己的希望和追求!)
10、读出他们与恶劣的环境搏击的那股顽强与乐观吧!读出你对他们的赞美!完整朗读12自然段。
11、指名读:来,带着他们的顽强与乐观,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12、领读“黄土高原哪,你,……
师生齐读,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四)感受安塞腰鼓的舞姿美
1、安塞腰鼓的好,还好在,引读课文,每一个舞姿都,2、齐读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3 、听,鼓声响起。(播放安塞腰鼓音乐),作者给这段鼓声配上了画面。出示:愈捶越烈……痛苦和欢乐……
4、指名读。
师:这段话里,用词很特别。你们看?
作者连用了三组词义相对的词儿,这三组词语表达了这些后生的什么心声呢?你能用“虽然……但是……”的句式,说出他们的心声吗?请大家先自己试着说,然后说给同桌听。
5、指名说。
6、对,这正是打鼓的后生的心声!也是整个黄土高原人民的心声!把他们创造美好未来的勤劳和坚强读出来!把他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读出来!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表现这舞姿变化、声影茫茫的壮阔场面!
(五)写腰鼓戛然而止,写得非常简略。
读一读28小节,“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如何理解?
人们都沉浸在其中,如痴如碎,如梦如幻。一声“渺远的鸡啼”打破了这寂静,让人回到现实,我们能感受到了一个“静”字,与开头相呼应,首尾圆合。这样的结尾意味深长,与上文相对照,更加突出腰鼓舞的壮阔和火烈,给人以鼓舞和力量。对整个腰鼓舞的描写,真是场面惊心动魄,结构层次分明,描写绘声绘色。
从“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你读出了什么?
三、回味课文,感受作者的语言文字美。
1、感谢黄土高原,他孕育了这样的一群人们,他衍生了这样的一种充满生命力的艺术形式。
2、鼓美、人美、文也美。
出示找一找:
1、到课文中去找出你觉得写最美的一句话。
2、在它的旁边写下你喜欢它的理由,留下你读书的印记。
3、用朗读表达出你的情绪。
预设:
每一个舞姿都是……每一个舞姿都是……
(说出你喜欢他的原因。还有谁也喜欢这个句子?)
(充满了力量,听到了呼呼声,感受到舞姿的变化多端,浓烈的艺术享受……!)
指导朗读。(指名两名学生读)
是呀,这么美的文字,让我们读一读,背一背,将这样的美好留在我们的心间。
学生自由朗读、背诵。
播放安塞腰鼓声音,让我们来给这段腰鼓表演配上画面吧。
试背。齐背。
4、像这样,写的优美的排比句课文里还有很多。同学们,还有哪些句子呢?作者的神思妙笔,让文字与腰鼓表演浑然一体,读起来如此激越豪放。其实,这篇文章不仅仅用了排比、反复、比喻的修辞,它的每一句话都写的很美,每一句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四、反复吟叹,总结延伸。
1、著名文学评论家厚夫先生这样评价安塞腰鼓:某种意义上讲,安塞腰鼓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文化,已经变成中华民族坚定不移,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出示朗读)
2、让我们带着对安塞腰鼓的喜爱,带着高原人民的敬佩,再一次发出赞叹吧:
出示: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五、作业
1、背诵12至16自然段
2、完成《补充习题》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优秀3
一、导入
1、我先作个调查,看过腰鼓表演的同学请举手。
2、看后你有何感受?
3、对,那是心灵的呼唤,那是生命的宣泄。今天我们来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题目是──
二、整体把握
1、请大家自由高声地朗读,朗读前标上序号,并思考问题:
⑴ 这篇文章要表达什么?
A、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B、歌颂阳刚之美。
C、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
D、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
⑵ 说一句话:__________的安塞腰鼓
⑶ 文章分为几个部分?你这样分的依据是什么?
2、讨论明确上述问题。
三、分角色读主体部分
1、读课文。
2、仿句。
四、品读
1、结尾句的含义。
2、文章美吗?美在哪里?
美在这篇文章,内容和形式取得了完美的统一。
课文多用短句来表现内容。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简洁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烈奔放;忘情了,没命了,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其他如落日照大旗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等句,无不铿锵激昂。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不仅交错出现,而且一连许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连用三个排比句,犹如江河一泻千里,不可遏止。许多排比对偶工整,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段,气势昂扬;还有的排比层层递进,如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等,排山倒海般让人透不过气来。
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不让人有半分喘息的机会。快节奏使得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3、西北现在好像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作者为什么这样歌颂西北汉子?
西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曾有过秦、汉、唐的强盛,拥有雄睨世界的辉煌文明。在今天,凝重的土地,贫困的生活,西北好像落伍了。作者为什么这样深情地歌颂这片土地 ?歌颂什么?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并没有因生活的贫苦和封闭而丧失希望,复生的生命能量就在这沉重的躯壳内奔突,终有一天会喷发的。这里的人们是有希望的,这里的土地是有希望的。
落后是暂时的,只要生命还在期盼搏击,重生之日并不遥远。围绕这一话题,可以作相应的问题探讨。
五、结束语
《安塞腰鼓》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它以诗一般凝炼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
给你们一份礼物:《龙泉日报 菁菁校园》等你去发表一篇文章,正标题自拟,副标题是──我读《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优秀4
【教学目的】
1、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2、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
3、学习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4、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二、难点
1、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联系上下文,体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⑴忘情:不能节制自己的感情。
⑵狂舞:纵情的跳舞。
⑶闪射:闪耀,放出(光芒)。
⑷火烈:像火一样热烈。
⑸亢奋(kàng):极度兴奋。
⑹晦暗(huì):昏暗,不明显。
⑺羁绊(jī):缠住了不能脱身,束缚。
⑻碰撞:运动着的物体与别的物体突然接触。
⑼搏击:奋力斗争和冲击。
⑽烧灼(zhuó):烧、烫,使受伤。
⑾奔突:横冲直撞;奔驰。
⑿辐射(fú):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着直线伸展出去。
⒀翻飞:上下或内外交换位置。
⒁淋漓(línlì):①形容湿淋淋往下滴。
②形容畅快。
二、导入
大家在电视节目上看过陕西安塞地区的腰鼓吗?我想大家一定会被安塞腰鼓那种壮阔、豪放、火烈的舞蹈所深深打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刘成章写的安塞腰鼓,看看作家对安塞腰鼓是怎样欣赏、体会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或老师范读、或听课文录音、或学生齐读、轮读、个别读均可)
2、提问: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讨论并归纳:
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分三段:
第一段:从开头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第二段:从“但是”到“成了茫茫一片”。
第三段:从“当它冥然而止的时候”到完。
3、提问:第二段可以分成几层?讨论并归纳:
分成4层:
第一层:从“但是”到“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写安塞腰鼓的舞姿及给人的联想。
第二层:从“好一个安塞腰鼓”到“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写安塞腰鼓的响声给人的感受。
第三层:从“好一个安塞腰鼓”到“那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
啊”。写安塞腰鼓给人心灵的搏击。
4、提问:文章怎样写表演前的情况?讨论并归纳:
从背景写:是一片高粱地、丝溜溜的南风。
从人物写:是蓝腾腾的后生。
从性格写:是朴实的。从神情写:是沉稳而安静的。从腰鼓写:是呆呆的、不曾响。
5、提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讨论并归纳:
为下文写腰鼓表演蓄势。
6、提问:作者与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么特点?讨论并归纳:
壮阔、豪放、火烈。
7、提问:作者是怎样写的?讨论并归纳:
先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再用比喻从舞蹈的后生的舞姿写,如强震起的石头的狂舞。再用排比、连续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急促的鼓点像骤雨,飞扬的流苏像旋风,蹦跳的脚步像乱蛙,闪射的瞳仁像火花,强健的风姿像斗虎。
8、提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讨论并归纳:
运用比喻使描写的对象更加形象生动具体。运用排比使文章的气势更加恢宏、雄浑有力,用来描写安塞腰鼓很适当。
9、提问:“这腰鼓”这一段用了那些反义词?讨论并归纳:
空气(冰冷~燥热),阳光(恬静~飞溅),世界(困倦~亢奋)
10、提问:运用反义词写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用反义词对比强烈,写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11、提问:如果说上面是实写,那么,“使人想起”三段是什么写?
讨论并归纳:虚写。
12、提问:用虚写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用虚写使人产生联想想象,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13、提问:作者联想到什么?
讨论并归纳:联想到落日古战场,电闪雷鸣和人的大彻大悟。
14、提问:“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句话怎么理解?
讨论并归纳:这里写出了陕北高原人们的性格特征,是粗矿、豪迈、开放的。
四、小结
文章描写安塞腰鼓的特点:壮阔、豪放、火烈。先实写,用连喻,写安塞腰鼓的舞姿。然后用虚写,通过联想、想象,写安塞腰鼓给人的感受写出了陕北人们的性格特征。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⑴给下面的.词配上一个同义词:
忘情( )闪射( )
火烈( )亢奋( )
晦暗( )羁绊( )
搏击( )辐射( )
⑵境空:
①骤雨一样,是( );旋风一样,是( );乱蛙一样,是( );火花一样,是( );斗虎一样,是( )。
②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 )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 )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 )了。
③容不得( ),容不得( ),容不得( )。是( )了、( )了、( )了的那么一股劲。
第二课时
一、预习
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二、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第一层,今天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怎样描写安塞腰鼓的。
三、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节奏、重音、感情。
2、提问:文章第二段的第二层怎样写安塞腰舞的响声的?
讨论并归纳: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安塞腰鼓声音的回响。第一句写声音撞击在山崖上,山崖发出回响;第二句写声音撞击在观众的心里,观众的心里发出共鸣。第三句写声音引起的豪壮的抒情、严峻的思考、犁尖翻起的上浪、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3、提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安塞腰鼓的沉重的响声,气势不同反响。
4、提问:文章第二段的第三层怎样写安塞腰鼓给人心灵的搏击?
讨论并归纳:先写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的、急速的、大起大
落的搏击着,使人感到震撼、烧灼、威逼。使人鲜明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使人感受到陕北农民的那种取之人的甚少,奉献给人的甚多的精神。写出作者心灵深处的感悟。
5、提问:“黄土高原啊”这一段写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只有黄土高原这么深厚的土层,才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才能有这么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
6、提问: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里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讨论并归纳:这里用比喻说明江南人性格柔弱,只能唱一些江南小调,打不得这样气势澎湃的腰鼓。
7、提问:第二段的第四层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总结上面的三层的意思。从力量、声响、光影的变幻、艺术的享受写安塞腰鼓的舞姿给人蓬勃的想象力。从安塞腰鼓沉重的响声写给人心灵的净化。从后生们生命中喷发出来的力量写安塞腰鼓给人心灵的震撼。
8、提问:倒数第四段中的“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几个词能不能对调?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能。因为这几个词的排列按一定的顺序。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中心到四周。
9、提问:为什么说“当它更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
讨论并归纳:这是人对闹声的一种感受,当闹声突然停止的时候,会感到特别的静。其次,这里用静来反衬闹,可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10、提问;怎样理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声”?
讨论并归纳:鸡声是天亮的标志,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是希望的象征。有这种安塞腰鼓所喷发出来的力量,一定会带动生命的奔腾升华,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正是希望所在。
11、提问: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试举例说明这样的写法,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
⑴句内部的排比:“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⑵句与匈之间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⑶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流做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钱钻,能表
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12、提问:访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讨论并归纳:本文通过对安塞腰鼓的描写,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四、小结
这篇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锡铭,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表达出作者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赞美陕北高原人们粗矿、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文章多处运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气势恢宏,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罂群激越,增强了文章感人力量。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⑴写出了面词的反义词:
晦暗( )束缚( )
闭塞( )欢乐( )
摆脱( )冰冷( )
恬静( )困倦( )
⑵简答:
①本文以什么作为线索?
②安塞腰鼓的特点是什么?
③“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一股劲!”这句话运用了什么类型的排比?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④清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优秀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围绕“读”来进行的,让学生结合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和课文录音,通过“读”来体会安塞腰鼓的激昂的气势,雄壮的场面,感受课文所表现出来的美。(重点)
过程与方法
看表演、听录音、读课文,积极的参与学习,主动的进行交流,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文章对高原生命的热烈赞美,感受其中生命律动和力量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古老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风沙满天。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它是一片贫瘠落后的土地,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却产生了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安塞腰鼓。(多媒体播放安塞腰鼓视频)
看了以上这段视频录像,你们有什么感受?(待学生回答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
(多媒体投影:课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
1.师:请快速阅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按照表演前、中、后的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
2.注意以下生字词语。
(多媒体出示下列生字词)
(1)亢奋(kàng fèn) :极度兴奋。
(2)晦暗(huì′àn) :昏暗。
(3)羁绊(jī bàn):缠住了不能脱身,束缚。
(4)冗杂(rǒng zá):繁杂。
(5)蓦然(m rán):突然,猛然。
(6)叹为观止(tàn wéi guān zhǐ):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7)戛然而止(jiá rán′ér zhǐ):声音突然中止。
3.学生演示结构划分后,教师显示结构示意图。
4,学生初谈感受。
5 教师:安塞腰鼓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有人这样形容道:“安塞腰
鼓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使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接下来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安塞腰鼓的震撼人心的力量。(放录音)
三.。评点式品读
1、师:;好一个安塞腰鼓!”的“好”体现在哪里?任意寻找自己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要求用“ 好,好在 ”这一句式进行评点。(提示:可以从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各方面进行评点,说得越多越好。 )
2、师引导:从大家的朗读中,我们似乎听到了激荡的鼓声,感受到了那烈火般的舞蹈,文章为什么会这么有气势?你能否从文章的语言材料中找一点依据?(多媒体显示)
(1)运用比喻,使描写的对象更加形象生动具体;
(2)运用排比,使文章的气势更加恢宏、雄浑有力,用来描写安塞腰鼓很适当。
(3)这篇文章中还有许多独句段,还有许多短句,如“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短促、激烈,有强烈的节奏感,正如急促的鼓点。
(4):运用反复,使语言有了一种鼓的 韵律,形成回环往复的气势,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推动情节和感情达到高潮。
3、师: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大声地朗读出来,再一次体会安塞腰鼓的壮美,然后谈谈你对课文内涵的理解:作者歌颂了什么?。
(教师摘要出示:A、这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B、歌颂阳刚之美。 C、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D、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D、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歌颂黄土地上的.阳刚之美。歌颂了承载生命的黄土地。歌颂了黄土地上生活的人。
四、质疑探究
1、师:西北现在好像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作者为什么这样歌颂西北汉子?为什么对黄土高原情有独钟?课文中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这些思想感情?找出来,一起探究。
五、小结、布置作业。
这是一篇描写抒情性散文,通过对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场面描写,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这是生命和力量的渲泄,这是中华民族和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文明、一种文化。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文化。黄土高原所产生的壮阔、豪放的气概和精神,催人奋进,给人震撼与鼓舞。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优秀6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所以教学分为两个板块:感知气势;品味语言。整个过程又以朗读一线贯穿读、说、析、品、评,不知不觉让学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学。
教学目标:
1、学习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3、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
4、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
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学习文章形、神结合的语言。
教学难点:
1、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
1、腰鼓表演的片断。
2、课文朗读录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语,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安塞腰鼓的独特魅力。
3、理清课文结构,引导寻美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同学们,安塞,位于陕北高原,那里的腰鼓历史悠久,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人们在欢度节日、庆祝丰收的时候都要演出腰鼓助兴。腰鼓手们由青年农民组成,在表演时,穿着古代将士的便服,或黄或红包头,素色衣服,显得整齐壮观。安塞腰鼓融舞蹈,歌曲、武术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可由几人或几千人一同进行,气势磅礴,独具魅力。特别是1992年北京亚运会上一展风采,便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魂牵梦绕。今天,你们想不想领略它的风采?感受它的魅力?
2、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片段后,学生谈感受。引入刘成章的《安塞腰鼓》。
二、检查预习。
预习生字词情况,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这些词语。
三、朗读、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内容。
(明确: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就忘情了,没命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等等。)
2、师生合作读课文。
3、划分结构:(文章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可分成三大部分。)
一(14)安静的腰鼓。
二(512)激昂的腰鼓。
三(2830)静寂的腰鼓。
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分别从4个角度来展示腰鼓的艺术魅力,这4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①(513)宏伟的'场面。
②(1417)雄壮的声响。
③(1822)击鼓的后生。
④(2327)奇丽的舞姿。
4、寻美点。
布置分组朗读,分组进行寻美点比赛。用美,你看(听)的句式叙述出来。
①蓄而待发的后生美,你看,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梁。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梁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②火烈的舞蹈场面美,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有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article/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③激越的鼓声美,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④击鼓的后生美,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
⑤变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四、朗读、品味。
1、品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
①让学生齐读第6段。
②教师示读(将大家刚读的内容改成另一种文学式样诗)
骤雨一样
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
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
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
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
是强健的风姿
③学生仿照以上形式,加工另外的文章的内容。
愈捶愈烈
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
思绪中不存在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
痛苦和欢乐
生活和梦幻
摆脱和追求
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
交织!
旋转!
凝聚!
奔突!
辐射!
翻飞!
升华!
④分小组反复替换朗读。
2、评点式朗读,理解文章语言的意蕴美、情味美。
师: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与力量的礼赞,为了表现生命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挣开闭塞的雄浑粗犷的力量,作者十分注意形式与内容的合谐。我们重点品读一个片断,感受作者是怎样造成一种快速跃动的节奏,排山倒气势来与所要歌颂的生命力量相辅相成的。
①划出文中明确提示安塞腰鼓文化内涵和生命意识的一句话。
明确:容不得一股劲。
②从句式特点和思想内涵两方面品评这句话。
句式特点:排比,一气呵成,气势磅礴,表现安塞腰鼓冲破一切障碍的强大力量。
前后呼应,挣脱冲破撞开力量急速递增,使人联想到爆发生命力、排山倒海的社会变革。
思想内涵:这里写出了陕北高原人们性格特征是粗犷、豪放的。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优秀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训练朗读能力,理解排比,反复及感叹句、短句运用的作用。
2、方法与过程:运用朗读法感悟用语言表现声音的艺术美,领悟生命力量的伟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美。
教学重点:
借助朗读感悟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构思:
听读—自读—再读—品读
教法:
启发式、讨论式、自读感悟式。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法。
学情分析:
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并不熟悉,没有切身的体验与感受。本课视频、音频设资源丰富,可借助这些给学视觉、听觉的冲击,加强形象感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安塞腰鼓;教师收集安塞腰鼓视频资料并制作课件,学生查阅工具书,掌握本课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请欣赏一段安塞腰鼓视频。
刚刚欣赏到的是有着“天下第一鼓”美称的安塞腰鼓,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陕北作家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一起去感受雄浑、壮阔、旺盛的生命的场面和磅礴的力量。
2、出示课题及作者。
二、 朗读、感悟
1、听一段个性化的感情范读。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演绎对感情的把握(读后,教师加以评价)。
三、 品读赏析
再读课文,请找出最有感觉、最喜欢的句子,准备在班上交流(可从句式、修辞、感受等方面谈)。
1、学生交流,自己有感觉,喜欢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从句式、修辞产生的表达效果和自己的感受方面谈,并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2、指导学生用叠加的方式齐读第7段中的“骤雨一样……”(出示文字课件)。
四、 问题探究
1、找出文章四次出现,“好一个安塞腰鼓”,读一读,并说一说有什么作用?分别从哪些方面来写安塞腰鼓的?
(明确:宏伟的场面,雄壮的响声,击鼓的产生,奇丽的舞姿。)
再读文章出现的四次“好一个安塞腰鼓”,注意在音量和语势上的.变化。
(教师指导:鼓点节奏逐渐加快,音量逐渐加大,语势越来越激烈,情感越来越奔放。)
2、你认为全文从始至终都应用激昂、急促的语调来读吗?为什么?(出示结构,板书)
五、难句理解:
重点理解:
1、“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
2、“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
3、“当戛然而止的时候,……”
六、总结本文语言的特色
表达形式为内容服务。文章的内容与形式到了完美统一。短句的快节奏,大量的排比、反复使得语势加强、推进感情,不让人有半分喘息的机会。这些形式上的追求,在文章中造成了一种快速跃动的节奏,炽热灼人的氛围,排山倒海的气势,恰与作者所要歌颂的人的生命力量相辅相成。
小结:安塞腰鼓,是属于黄土高原的。惟有生存于这方土地上的人群,才能创造此等奇观。作者是陕西人,从中可看到他对对黄土高原和安塞腰鼓的无限神往与倾心爱恋。真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
衔接语:我们都是旬阳人,我们旬阳也有灿烂的地方文化,我们是否也能像刘成章那样把旬阳的民间艺术展现给世人,让他们通过我们的介绍能更好的了解旬阳,了解正在走出大山的旬阳人。
七、课外拓展延伸。
依照文中的任何一种句式介绍旬阳的一种地方文化。
(在欣赏安塞腰鼓中下课。)
作业设计:
选做题:依照文中的句式介绍旬阳的一种地方文化。
必做题:积累本课字词。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优秀8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观看一段安塞腰鼓视频。(见光盘)刚刚欣赏的是有着“天下第一鼓”美称的安塞腰鼓。这节课,我们学习陕北作家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让我们一齐去感受雄浑、壮阔、旺盛的生命的场面和磅礴的力量。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学生听读,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调。
(铿锵激越的朗读能深深感染学生,许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情可经过读来悟出。)
(2)指导朗读。
例段一:第7段
明确:本段描述安塞腰鼓表演开始时那种壮阔、豪放、火烈的场面,赞颂了那股喷涌而出的、不可扼制的生命力。所以,“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三个短句要读得简洁有力;“骤雨一样……强健的风姿”这组排比句要用急促的、富有跳跃性的节奏,来表现腰鼓场面的豪放、火烈、动力十足;最终,“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要读出对腰鼓场面,对人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例段二:第25、26、27段
明确:写腰鼓表演到达了高潮,要把短句“愈捶愈烈!”的三次反复和一切都在“交织!……升华!”读得简洁有力、铿锵激越,使人体会到:腰鼓表演到达高潮,人的生命力被尽情释放,生命的一切在这释放中得以超脱和升华。
第一部分是鼓声响起之前,用中速,也不乏力量。中间部分是鼓声响起来,语调就应当激越、高昂。鼓声落,要读出悠远寂静、若有所思的情绪,语速稍慢。
(3)学生组内自主朗读,体会作品的`情感、语调,然后推荐代表,比赛朗读。
2、知资料。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好一个________的安塞腰鼓”的句式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用文中的资料。
(学生各抒己见,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等等。)
3、明结构。
说明: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三大部分。第二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舞的艺术魅力,且这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
学生会很快找出:“好一个安塞腰鼓!”
明确:这是文章资料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目标导学二:精读文章,品味语言
1、寻美点。
布置分组朗读,分组进行寻找美点比赛。用“________美,你看(听)……”的句式或用“________好,好在________”这一句式进行评点。(能够从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评点,说得越多越好。可能会出现的以下答案)
①蓄而待发的后生美,你看,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②火烈的舞蹈场面美,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③激越的鼓声美,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④击鼓的后生美,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⑤变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从用词方面说:
①“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呆呆的”用得好,好在它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安静时安塞腰鼓的状态。
②“茂腾腾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风”中的“茂腾腾”“咝溜溜”用得好,好在叠词的运用使语言亲切富有韵味。
③“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中反义词用得好,好在它们比较强烈,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从句式上说:
①“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中“发狠”“忘情”“没命”用得好,好在它们语意层层递进,语势步步增强。
②“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们使文章语句铿锵,气势强劲,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③“可是”与“看”独立成段好,好在它们异常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画面由静到动的急转。
从修辞上说:
①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样的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气势。
从写法上说:
①“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写得好,好在它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②“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写得好,好在“以声写静”,更加突出了鼓声止后的寂静。
③文中开头的静态描述写得好,好在它为文章后面写动做铺垫,使文章静中蕴动,动静结合,充满画面美。
目标导学三:美读训练,明确主题
1、能够模仿合唱的形式。第1—4段和第28—30段由女生朗读。第5—27段中的主体部分由教师朗读。其中,抒发赞美之情,音调最高亢的第13、17、22、24段,由男生朗读。
2、本文所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画出文中高度概括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的一句话:“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明确: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洋溢着一种阳刚之美,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
总结:有人这样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刘成章写的《安塞腰鼓》是一首生命和力量的赞歌。腰鼓自身,就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能最充分、最彻底地表现生命的阳刚之美,作者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与笔力歌颂。既有对陕北高原土地和土地上生命的赞美,又有对我们这个从沉睡中觉醒、迈着雄健的步伐,不断走向繁荣的伟大祖国的礼赞!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优秀9
一、学习目标
1、知识和能力层次:通过感受模仿,训练朗读能力,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过程和方法层次:通过自主选择——捕捉关键——品读感悟的方法,锻炼学生的探究和鉴赏能力。
3、通过各种方式朗读和媒体辅助,让学生阅读实践中体会声音的艺术美,感受安塞腰鼓壮美的一面,从中领悟生命力量的伟大。
二、教学重点:
通过模仿比较学习朗读的方法,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在自主阅读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在品味语言中领悟生命力量的伟大。
三、教学难点:
读好课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课文中疑难的句子
四、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品读感悟
五、教学思路:
情境引入、激兴趣——预习交流、展成果——整体感知、理思路——自主选择、学朗读——合作探究、找问题——品味语言、感受美
六、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电脑、投影仪。
七、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激兴趣
小小的白蝴蝶、日夜飘洒的'树种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感动、思索、领悟……
小小的腰鼓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思考呢?
(1)出示课件:腰鼓
(2)点拨:中国的腰鼓之乡是哪?简介安塞腰鼓
(3)板书课安塞腰鼓
(4) 视频展示:安塞舞姿
(5)说感受:安塞腰鼓给你什么印象?
(雄壮、热烈、火爆 ……)
2、预习交流、展成果。
(1)掌握的字词:忘情、狂舞、闪射、火烈、亢奋、晦暗、羁绊、碰撞、搏击、烧灼、奔突、辐射、翻飞、淋漓。
(2)了解的内容(安塞腰鼓的响声……特点……)
(3)有感受的语句(读懂了的、觉得写得好的、令你感动)
(4)说出你不懂的问题。
3、整体感知、理思路
自主阅读课文,建议完成以下要求:
思考:文中关键句是哪一句?课文从哪几方面写好一个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有何特点?
4、 自主参与、学朗读。
(1)寻找你最喜欢的一段话,用符号作出朗读有关要求的符号:重音(……)音量(< >)语速(——>)语调(ˊˋˇ)情感基调(平和、高仰、雄壮、悲伤、低沉、哀怨)
(2)根据自注的符号自读
(3)小组内交流
(4)个别试读,说理由(为什么这样读)
重点引导阅读:第七段和第21——25段,领会文章主题(生命伟大的力量)
5、合作探究、找问题
就课文内容或语言,展开探究。
要求:
A、分组:全班分两大组,大组内各分三小组。(即6~8人为一组)
B、自主发现、寻找问题。(3分钟)
C、小组内流(2 分钟),每小组推荐最好两个问题至大组。
D、大组间,相互提问、解答。
6、品味语言、谈感受
找课文你认为值得品味的语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例: ①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明确;也许很多人认为。黄土地的农民已经被岁月的风霜、土地的贫瘠折磨得丧失了生气。
②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明确:江南的流水已经蚀消厂生命的“元气”。已经没有承载这样原始生命力量的“厚土”了。
③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十分陌生了。
明确,人们已经被生命的力量所折服所感动所沸腾,当腰鼓“戛然而止”时,人们已经不习惯这样寂静、冷清的世界了。
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明确: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这时以“鸡啼”反衬寂静。
7、课外延伸,求创新
模仿第七段,围绕一个主题(一次表演、活动等),写一段运用排比句式的语段
8、结课语。
9、作业。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课文《安塞腰鼓》优秀教学设计范文04-23
《安塞腰鼓》优秀 04-23
《安塞腰鼓》 02-26
安塞腰鼓 03-15
安塞腰鼓 04-07
《安塞腰鼓》教案05-08
安塞腰鼓教案07-07
安塞腰鼓 15篇08-16
安塞腰鼓教案范文01-24
优秀教学设计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