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设计>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16 15:45:4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1

  1教学目标

  1、从度量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分数意义。

  2、通过利用测量活动的结果,形成“分数墙”。认识分数单位。

  3、给学生创设充分的合作交流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新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2学情分析

  我对五年级6班的25人进行了前测:

  调研目的:了解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以及用分数表示度量结果的情况。

  调研题目:请你用纸条测量这条线段的长度,表示出它的结果,并说明你测量的过程。

  调研结果:

  通过对学生的调研,我们发现学生会表示结果但没有人能够说明测量过程。说明学生没有用单位度量的意识,这引发了我的思考。

  学生会表示结果,会利用 表示,而不是用单位的累加表示结果。要想让学生能够用单位的累加表示结果,就要让学生经历一个过程,需要设计一个成功的活动,让学生经历这样的用单位测量的过程。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分数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难点:加强学生用单位进行度量的意识。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谈话引入

  1、回忆生活中测量物体的长度怎么办?用什么作单位?

  2、如果用1米长的纸条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行吗?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用尺子测量长度为切入点,有刻度可以准确测量,没有刻度能不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2【活动】探究活动

  (一)活动一:创造三分之一

  利用1米长的纸条测量文件袋的长,看看你能表示出它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活动,使学生能够选取合适的`单位,体会单位的固定性,这样的设计更贴近学生今后的生活实际,使其更具实用性。)

  (二)活动二:创造二分之一 ,四分之一 ,五分之一 ……分数单位

  小组合作,再次利用1米长的纸条,测量课桌上三条边的长度,完成小组学习单。

  1、小组合作完成测量任务。 测量要求:

  (1)请把选取的单位涂上颜色。

  (2)利用你找到的单位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2、小组交流。

  整理本组测量结果。

  如何找到测量单位?如何利用测量单位进行测量?

  3、全班交流汇报。

  4、像二分之一 ,四分之一 ,五分之一……这样的分数叫作分数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动脑解决问题,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明白分数单位产生的必要性以及分数单位的重要意义。给学生创设充分的合作交流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新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5、完善“分数墙”。

  观察分数单位,发现并完善“分数墙”。

  (设计意图:发散学生思维,感受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分数单位与“1”之间,分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活动3【活动】总结

  谈谈本节课的感受。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充分的合作交流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在动脑思考,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新知,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2

  设计说明

  解决问题的教学应尊重知识的本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它不是脱离生活实际而单独存在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探索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本教学设计从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和引导学生经历探究估计方法两方面入手,让学生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1.重视长度观念的建立。

  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学生最容易感知、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长度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那么就可以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者实测。上课伊始,复习厘米和米,用手比画1厘米和1米的长度,让学生在头脑中对1厘米和1米有较清晰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作铺垫。

  2.加强估计方法的指导。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必须建立在准确估计长度的基础上。由于学生只学习了“厘米”和“米”,因此很容易作出非此即彼的简单推断。即“13厘米”不对,那“13米”就是正确答案。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教学中重在对学生进行估测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经历观察、感知、猜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运用单位和数据相结合、借助参照物、利用生活实物等方法进行判断,避免学生凭空猜测,发展了数学思考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尺子、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 学生尺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谁能比画一下1厘米有多长?1米呢?我们身边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一支铅笔大约有多长?你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2.导入新课: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那么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用手比画1米和1厘米的长度,列举身边长度大约是1米及1厘米的物体,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为学生主动构建新知做好了知识、能力与心理上的准备。

  ⊙探究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7页例8。

  师:(课件出示旗杆)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们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吗?

  (学生猜测)

  师:这样猜测范围太广了,老师给同学们一个提示: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想法。

  (指名回答,说想法)

  预设

  生1:(单位和数据相结合进行判断)1厘米只有这么长(用手比画),那么13厘米就只有这么长(用手比画),旗杆不可能这么短,所以是13米。

  生2:(借助参照物判断)把旗杆的高度和我们的身高对比一下,我们的身高大约是1米,10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所以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生3:(利用生活实物判断)一支新铅笔的长度都不止13厘米,旗杆绝对不会这么矮,所以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师小结:选择长度单位时,可以利用单位和数据相结合的方法或借助参照物去判断。表示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表示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

  2.新知反馈。

  师:(课件出示)小明到百鸟馆参观,看见了一只小鸟,这只小鸟的脚印长度是1厘米还是1米?

  (学生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并说说自己思考的方法)

  预设

  生:我们的身高大约是1米,小鸟的脚印长度不可能和我们的身高一样,所以小鸟的脚印应该是1厘米。

  3.利用所学新知选择合适的单位。

  我们的教室长8(米)。

  黑板长3(米)。

  小明身高124(厘米)。

  课桌高70(厘米)。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和简单事例能让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通过扑克牌游戏这种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提高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

  教学重点:

  学生能在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中,选择最优的策略。

  教学难点: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去合理应用策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扑克牌;象棋子;学生用记录表格等。

  教学过程:

  一、出牌游戏,探究对策。

  与老师玩扑克牌比大小的游戏 规则:老师出示两组扑克牌 2、5、83、6、9

  分别请两名同学上来和老师试玩。(规则:学生先选择一组牌,老师先出牌)结果:老师全输。

  得出初步结论:看来牌大确实占优势,哪牌小就没有赢的希望了吗?

  学生讨论回答。(不一定,拿小牌的也可以赢) 再与同学对战。(老师有赢有输)

  那到底拿小牌后出,什么时候能赢呢?这时直到考虑的`的问题,那大家一起来研究研究吧。

  活动要求:(1)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出牌方案,填在表格里。

  (2)再找一找有几种方案可以取胜。 (学生活动、探究)

  探究总结:以弱胜强,力争后出。

  那么这个对策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对策问题。 引出《田忌赛马》

  二、田忌赛马 理解对策

  播放《田忌赛马》的故事,学生带着思考看古人是怎样用这个对策的。

  ⑴田忌第一次赛马为什么会输?他是怎么比的?

  ⑵田忌第二次是怎样赢了齐王的?几比几取胜的?你认为田忌赢齐王哪一场最关键?

  学生分析回答,教师板书:

  学生分析后教师小结:同学们分析的很有道理,这种调换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对策。在数学中,我们把这种思想叫“对策论”。(多媒体课件介绍“对策论”。)

  老师介绍给田忌出主意的孙膑:孙膑是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军事家,在作战中,他善于分析,周密思考。创造了许多著名战法,还著有一部兵书,叫《孙膑兵法》。

  巩固练习:让学生当小孙膑“排兵布阵”。 出示问题。(学生讨论,寻求答案。)

  1、谁来说一下田忌的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应用?(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乒乓球赛)

  下面是一次四年级乒乓球个人赛的情况统计表。

  下星期学校又举行四年级乒乓球团体赛,积分制每人打一场,你能妥善地安排使四(1)班必胜吗?

  2、有10个象棋子,A、B两人轮流取走,每次只能取1个或2个,谁取到最后一个棋子谁就赢。想一想,为了确保获胜,是应该先取,还是应该后取?怎样取?

  最后向学生介绍,现在国际上举行的一些团体比赛,为防止这类情况发生,进行了布署。比如分主队、客队;抓阄;主力队员轮流制等形式。

  三、全课总结 拓展升华策略

  1、对策问题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用到了,那么像田忌的这种策略生活中还可以在哪用呢? 学生交流

  2、知识广角———对策论

  (多媒体出示)

  3、联系教材116页例4

  4、对于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5、我们今天学习了哪个对策?学习了今天的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都爱动脑筋,今天通过探究学习,我们可以体会到策略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有些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可以用一些数学策略来解决的,关键是要有善于运用策略的意识。

  板书:

  田忌赛马——对策论 【以弱胜强,后发制人】

  齐王PK 孙膑(田忌) 获胜方 上等马 下等马 齐 中等马 上等马 田忌 下等马 中等马 田忌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三个活动,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

  2、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3、经历三角形内角和的研究方法,感受数学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

  1、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

  2、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掌握探究方法(猜想-验证-归纳总结),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探究三角形内角和。

  教学用具:表格、课件。

  学具准备:各种三角形、剪刀、量角器。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一天两个三角形发生了争执,他们请你们来评评理。大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大。”小三角形很不甘心地说:“我有一个钝角,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大。”。谁说得有道理呢?今天让我们来做一回裁判吧。

  生1:大三角形大(个子大)

  生2:小三角形大(有钝角)

  (教师不做判断,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

  2、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内角和)

  讲解:三角形内两条边所夹的角就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角。每个三角形都有三个内角,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加起来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提出问题:

  1、你认为谁说得对?你是怎么想的?

  2、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一下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呢?

  生1:用量角器量一量三个内角各是多少度,把它们加起来,再比较。

  生2:用拼一拼的办法把三个角拼到一起看它们能不能组成平角。

  生3:用折一折的办法把三个角折到一起看它们能不能组成平角

  (二)探索与发现

  活动一:量一量

  (1)①了解活动要求:(屏幕显示)

  A、在练习本上画一个三角形,量一量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标注。(测量时要认真,力求准确)

  B、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三角形内角和。

  C、讨论:从刚才的`测量和计算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生回顾活动要求)

  ②小组合作。

  ③汇报交流。

  你们测量了几个三角形?它们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从测量和计算结果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都在180°,左右。)

  (2)提出猜想

  刚才我们通过测量和计算发现了三角形内角和都在180度左右,那你能不能大胆的猜测一下:三角形内角和是否相等?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呢?(板书:猜测)

  活动二:拼一拼,验证猜想

  这个猜想是否成立呢?我们要想办法来验证一下。(板书验证)

  引导:180°,跟我们学过的什么角有关?我们课前准备了各种三角形纸片,你能不能利用这些三角形纸片,想办法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换成一个平角呢?

  (1)小组合作,讨论验证方法。(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3个角拼成了一个平角,所以三角形内角和就是180°)。

  (2)讨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是否都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呢?

  (3)分组汇报,讨论质疑

  (4)课件演示,验证结果

  活动三:折一折

  师生一起活动,教师先让学生看课件演示,然后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形纸艮老师一起折一折。

  (把三角形的角1折向它的对边,使顶点落在对边上,然后另外两个角相向对折,使它们的顶点与角1的顶点互相重合,也证明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讨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能否得到相同的结论?

  提问: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

  3、回顾两种方法,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1)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孩子们,三角形内角和到底等于多少度呢?”

  学生答:“180°!”

  (2)总结方法,齐读结论

  我们通过动作操作,折一折,拼一拼,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换成了一个平角,成功的得到了这个结论,让我们为自己的成功鼓掌!齐读结论。(板书:得到结论)

  (3)解释测量误差

  为什么我们刚才通过测量,计算出来的三角形内角和不是180°,呢?

  那是因为我们在测量时,由于测量工具、测量操作等各方面的原因,使我们的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实际上,三角形内角和就等于180°

  (三)回顾问题:

  现在你知道这两个三角形谁说得对了吗?(都不对!)

  为什么?请大家一起,自信肯定的告诉我。

  生:因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0180°。(齐读)

  三、巩固深化,加深理解。

  1、试一试:数学书28页第3题

  ∠A=180°-90°-30°

  2、练一练:数学书29页第一题(生独立解决)

  ∠A=180°-75°-28°

  3、小法官:数学书29页第二题

  四、回顾课堂,渗透数学方法。

  1、总结:猜想—验证—归纳—应用的数学方法。

  2、介绍: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个结论的由来;数学领域里还未被证明的其它猜想,如哥德巴赫猜想、霍启猜想、庞加莱猜想等。

  3、课堂延伸活动:探索——多边形内角和

  板书设计:

  探索与发现(一)

  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1.本届课的教学是围绕一位数乘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后的教学内容,是三位数乘一位数,课标中对本课的要求是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会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来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完成对知识的迁移,本节教学内容在本册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情分析

  1.本节内容是接一位数乘两位数后的教学,学生掌握较好,通过教学、练习、作业等检查发现学生掌握较好,95%的学生能达到教学目标。

  2.学生能清楚认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意义,并能运用计算法则进行熟练计算。

  3.少部分学生对三位数乘一位数中的连续进位掌握不够,有忘进位的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会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来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完成对知识的迁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自己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6

  一、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扩大口算和估算的范围。例1教学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解决邮递员10天、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等实际问题的活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探讨口算方法。接着,通过“做一做”,让学生经历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过程,掌握口算方法。新教材把口算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二、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扩大口算的范围,相信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出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五、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通过学生活动,体验数学学习方法。

  六、教学设计思路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笔算和估算能力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笔算、估算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其次,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良好的口算能力不仅是学习任何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我在备课前想过,既要让学生牢牢的掌握这堂课的内容,又要尝试让他们自己去学习。于是我精心设计了一个个井井有条的步骤:注意口算联系经常化,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逐步提高口算速度,培养口算能力。依据的理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理解八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

  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猴山上有4只小猴子,玩得可开心了,可是他们玩得满头大汗,向猴妈妈要水果吃。可是猴妈妈只有一个桃子,想一想:把这个桃分给四只猴子,怎样分才公平呢?

  猴妈妈把这个桃平均分成了4份,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的几分之几?

  学生:1/4。(电脑出示一个1/4)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因为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每个小猴子得到一份,这一份就是这个西瓜的1/4。

  教师:那这一份呢?这一份,还有这一份呢?(对,每一份都是这个西瓜的1/4)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1/4。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分数。

  二、教学例题

  1、教师:桃子吃完了,可小猴们还觉得不解渴,这时猴妈妈又端来一盘桃。

  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读题,说说你知道哪些信息?

  你能帮猴妈妈分一分吗?(生分)

  指明交流,展示分法。

  提问:这盘桃平均分成了几份?一份在哪里?是几个?

  指出:通常把4个桃子看成一个整体。(画O)问:要怎样分?(平均分)

  师:我们用虚线表示平均分。

  出示:把四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1份,1份这盘桃的()

  提问:这里的分母分4表示什么?(总分数)分子1呢?

  2、8个桃。

  如果这盘有8个桃子呢,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把8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生独立分一分,并且涂色。投影展示。说说怎么想的。(四分之一、八分之二)

  出示:把一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1份,1份是这盘桃的()。(齐读)

  问:这里的分母4表示什么?1呢?

  3、12个桃。

  如果这盘有12个桃子呢,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把12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4、更多的桃。

  猴妈妈拿来了更多的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出示:把一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齐读)

  5、比较。

  讨论:这4次分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一个整体平均分)

  6、出示:把一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

  问:刚才怎么都是这盘桃的四分之一,而现在怎么变成了这盘桃的二分之一?

  7、小结:今天学习的分数和以前学的分数有什么不一样?

  出示: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三、巩固应用

  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表现都非常好,小猴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闯观游戏,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想想做做1。

  生独立填,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对后两个,师:你能看着这两个图,提一个问题吗?

  小结:只要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说一说:刚才我们分别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举例:你是一个小组的几分之一,是全班的几分之一,为什么分数不一样?

  2、想想做做2。

  生自己填写12个的四分之一、12个的三分之一、15个的5分之一、15个的三分之一

  比较:想个问题考考你的同学

  出示16个,问:其中的一份还能用三分之一表示吗?

  3、想想做做3。

  你觉得先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画虚线表示平均分,再涂色)

  出示:把()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份,表示其中的1份,是()个。

  4、游戏:一堆小棒12根,你能表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

  5、线段图。

  出示: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1)取一份。

  (2)取2份。

  (3)瘦身。

  四、自我评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分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91~92页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情境,让他们学会阅读整点和半点时间,并初步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本课是该单元的第一节课,重点介绍了钟表上的整点数字。首先,学生需要认识时针和分针,然后再认识钟表(包括电子表)表盘上的整点数字。请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过程性目标:

  1、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情感目标: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钟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猜谜:一匹骏马快如风,三条腿却也能奔腾。无休无尽的日夜,疲劳对它没有任何影响。嘀嗒嘀嗒声提醒着我们,时间须倍加珍惜。

  生异口同声地说:“闹钟”。

  师:闹钟有什么作用呢?

  生1:可以叫我们起床。

  生2:可以告诉我什么时候干什么。

  生3:可以告诉我们时间。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

  板书:认识钟表

  [评析:抓住学生年龄特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谜语引出钟表,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闹钟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交流。

  生:自由观察活动。(师:课件出示4时)

  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生1:我的钟面上有三根指针,宽而短的是时针,较宽较细的是分针,那个又长又细的是秒针(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出示时针、分针及名称)。

  师:这位年幼的孩子的知识真是令人惊讶,他已经认识到秒针是钟表上的一部分,非常了不起。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还将进一步了解钟面上的其他部分。那么,除了秒针,钟面上还有哪些部分呢?

  生2:钟面上有12个数。

  师:孩子们,我们可以用仔细的眼睛观察一下钟表,现在我们来一起看看时针和分针是如何移动的吧!(边说边展示一个真实的钟表)。

  生:我知道了,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是顺着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师:你能照这样的顺序拨一拨小闹钟吗?体验时针、分针是怎么走的。

  生:动手拨小闹钟。

  [评析: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亲自参与拨动小闹钟,充分考虑到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这个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动手、探索自主、观察思考、发现创造和表达交流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被激发出积极参与的意识,并且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2、认识整时。

  请同学看这个钟面,谁知道现在表示的时刻是几时?(出示2时的钟面)

  生:2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妈妈教过我。

  生2: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

  生3:我是这么想的,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这时的时刻就是2时。

  师:咱们同学真了不起。那这个时刻又是几时呢?(手指大屏幕的4时)

  生:4时。

  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同桌互相说。

  师:请同学看大屏幕,这时的时刻你能马上说出是几时吗?

  生:8时。

  师:这个时刻我们一般该干什么呢?

  生:我们在上课。

  生:有时候,晚上的8时,我们在睡觉。

  师: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师: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刻的方法吗?

  生:沉默。

  师:好,我们小组讨论讨论。

  生:展开热烈的讨论。

  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

  师小结:小朋友们说的都很有道理。确实,当分针指向12的时候,时针指向的数字就代表着现在的时刻是几点钟。

  师:想不想亲自动手拨一拨小闹钟?

  生:想。

  师:拨一个8时,看谁拨的又对又快,注意时针、分针转动的方向。

  生:动手拨小闹钟。

  师:请同学看大屏幕,你拨的和大屏幕上面的一样吗?

  师:真了不起,我们再来拨一个3时。

  生:拨钟。

  师:谁愿意上来展示给大家看,说说你是怎么拨的?

  生:积极举手表现自己。教师及时给以奖励。

  [评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学生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在课堂上,我们鼓励学生根据个人体验,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问题、发现新的知识,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通过这种方式,每位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思维开拓的领域。

  3、掌握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表示时间。

  师:真没想到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这么强,现在我们来考验一下大家的观察能力吧!请大家看一下自己桌上这张图片,你能够立刻写出钟表指针指向的时间吗?来比一比,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写出来吧!

  生:独立完成填空,有同学小声说:“怎么两个都一样?”

  师:你发现什么了?

  生1:两个一样,都是9时。

  生2:两个都是9时,但不一样,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是晚上9时。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为什么会有两个9时呢?

  生3:我知道,因为一天,时针要走两圈,所以有两个9时。

  师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对了,一天时针在钟面上要走2圈,所以有两个9时,因此,要准确地表达时刻,还得会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

  [评析:通过让学生发现、思考和讨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拓宽视野。例如,让学生探索时针在钟面上每天转两圈的情况,从而引出一天中出现两个9时的现象。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描述图中小朋友的动作吗?

  生1:小红7时起床。

  生2:早上,妈妈叫小红起床。

  生3:小红在早上7时起床。

  师:你通常什么时候起床和睡觉的?请在钟面上标出,并与同桌互相交流。

  生:活动。

  师:我们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和按时睡觉的良好习惯。

  师:拨一个你最喜欢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生:动手拨小闹钟。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做做课中操。

  [评析: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我设计了一系列具体事件,以帮助学生对时间有更感性的认识。例如,我们可以讨论每天几点起床、几点睡觉,让学生通过举例子来实际感受时间在我们生活中的存在。通过这些生动的例子,我逐步帮助学生建立起与时间相关的概念,并让他们意识到时间就在我们身边。为了更好地巩固学生对时间的认识,我会设计趣味性的`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动钟表指针,选择自己喜欢的时刻,并描述这个时刻他们正在做什么。这种练习既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又能突出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以上是我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进行的原创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实践能力,并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4、学习时刻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使用钟表来表示时间,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标示时刻。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太阳的位置来大致判断时间。当太阳位于最高点时,表示是中午12点;当太阳落山时,表示天黑,晚上8点左右。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上显示的时间来了解当前时刻。各种形式的时间显示工具都有助于我们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和准确把握时间。

  生:用手表

  生:用电子表。

  (电脑出示3个时刻)

  师:请同学们看这三个时刻,你发现了什么?

  生1:都表示5时。

  生2:一个是钟,一个是手表,一个是电子表。

  生3:我发现前两个都是用分针时针表示的,第三个是用电子表显示的。

  师:仔细观察,电子表是怎么显示时间的?

  生:电子表的表面有两个点,左边是几就表示几时,右边是几,就表示几分。

  师:这个小朋友真是太棒了!我们将授予他一枚奖牌。他的回答非常出色。电子表的表面上有两个点,当这两个点的左边显示数字几时,右边则同时显示两个0。这样就能知道现在的时刻是几点了。

  师:像电子表显示的这种表示时刻的方法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

  生1:电话显示器上。

  生2:电视上。

  生3:手机上。

  师:你能试着用这种方法表示2时吗?

  生:练习。

  师:谁愿意上黑板展示自己的写法?

  生:积极要求表现自己。

  师:(大屏幕显示8时)8时和3时用这种表示方法,又该如何表示呢?

  生:在练习本上用第二种表示方法写。

  [评析: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我发现了两种用于表示时间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概念,我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寻找时间的表达方式,并通过实践来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时间的感性认知。

  三、应用新知,巩固发展。

  1、老师:请同学们注意大屏幕,时间老人又给我们送来了两个钟面,你能准确地告诉我现在是几点了吗?并且说说在这个时间段里你应该做些什么。同桌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分享一下吧。

  你能试着用两种方法把这两个时刻表示出来吗?

  生:独立完成。

  师:请同学仔细观察下面两张钟面图片,注意其中的时针和分针在6点和12点的位置上是否有特殊的特点。

  生:6时,时针和分针成了一条线。12时,时针和分针合在一起了。

  2、猜谜:动物呱呱唤天亮,大地苏醒声喧响,时针与分针相连,此刻是几时晴?

  生:6时整。

  师:谁有补充?

  生:早上的6时整。

  师:那再过一小时是几时呢?

  3、手势游戏:由我给大家做几个手势,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根据我的手势马上说出是几时整?(1时、4时、7时、10时)。

  4、下面,让我们来尝试一个有趣的钟表游戏吧!在一张钟面上,两个人轮流拨动针,然后另一个人要说出所指示的时刻。我们可以互相交替练习这个游戏。

  5、大家一起来玩个小游戏好吗?让几位可爱的小朋友上台表演一些动作,然后我们猜猜他们会在什么时候做出这些动作。我会用我的小闹钟记录下时间,谁先猜中就可以得到一个小奖品。请留言并分享你的答案。

  (1)洗脸:拨的时刻有6时,6时半,7时,9时理由是晚上睡觉前洗脸。

  (2)睡觉:拨的时刻有8时,9时,10时,1时理由是午休。

  (3)读书:拨的时刻有8时,9时,10时。

  (4)吃饭;拨的时刻有7时吃早饭,12时吃午饭。

  小结:小朋友们真是太厉害了,他们表演的小品非常精彩,时间控制得也很合理,一节课就转瞬即逝。无论对于每个人来说,时间都是非常珍贵的。我们不仅要珍惜时间,还要合理利用时间,准确地把握时间。做到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不浪费时间,成为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学生。这一点我们能实现吗?

  四、全课总结。

  能和小朋友共同上一节课,老师感到非常的高兴,那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好吗?

  [总评:充分利用了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设计新颖。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层层递进,高潮迭起,教师科学有效地引导,给人一种渐入佳境、耳目一新的感觉。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1、重视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要注重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使数学更加贴近学生。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的视角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我们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和探索性,并为教学设置了众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我们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同时增强了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开放性,特别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和探索。

  3、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了思想和见解的交流,他们也分享了彼此的情感,并寻求着新的发展。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并发现新知识,而不是代替他们去完成任务。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尽力让学生参与到更多的思考、动手实践中去,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并且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的教学形式是有分有合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学生在其中的参与度非常高。这样做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气与活力。

  4、李老师用她独特的教学方式,让课堂焕发出与生俱来的生机和活力。她总是毫不吝啬地给予学生赞扬和激励,这种爱心使得她的评价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5、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相互配合默契,和谐共处。教师巧妙地设置各种情境,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激发出一连串的问题。这些引导让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并全身心地融入到学习中去。他们用心去探索、用心去思考、真诚地交流,有时感到困惑,有时又感到愉快。正是在这样跌宕起伏的感受中,他们自主地构建了知识体系。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探索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被减数减小数需要补0的计算方法,应用小数的性质可将计算结果简化(去0)。

  教具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出示情景图)

  (1)提出加法问题。复习整数加法的要求: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数位上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2)提出减法问题。复习整数减法的要求: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数位上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作“10”。 2.揭示新内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二、新内容讲授

  1.认识小数(正确的读小数)。

  2.认识小数各数位名称和计数单位。

  3.课堂探索

  (1)教学例1,出示情景图。

  a.读已知条件,它提了什么问题?

  b.写出算式,想想怎样列竖式计算?(先学生说,再课件展示):相同数位要对齐,小数点也就对齐了。从最低位算起,数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十分位前一位是个位)c.带单位写答语。

  (2)教学例2,出示情景图。

  a.读已知条件,它提了什么问题?

  b.写出算式,想想怎样列竖式计算?(先学生说,再课件展示):相同数位要对齐,小数点也就对齐了。从最低位算起,数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作“10”。数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进行计算。 c.带单位写答语。

  (3)师生小结: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和整数的加减法计算非常的相似:

  a.小数点要对齐,也是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

  b.数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后再进行计算。

  c.从最低位算起,数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或数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作“10”。

  (4)试一试

  a.做试一试两道题:

  b.学生自己独立完成。

  c.展示学生做的`,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讲怎么做的。

  d.老师订正,课件展示。

  (5)议一议:计算小数加法和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和整数的加减法计算非常的相似:

  小数点要对齐,也是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数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后再进行计算。从最低位算起,数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或数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作“10”。

  4.课堂练习(找同学在黑板上计算,其他同学在本子上算)

  (1)学生独自计算。

  (2)师生共同订正。

  5.完成数学医院判断题

  6.游戏:准备:同桌两个人,每人在自己本子上写一个比10小的一位小数或者两位小数。

  规则:(1)写大数的同学算两数的差,写小数的人算两数的和。并各自把得数记在练习本上。

  (2)玩2次后,再将自己的2次得数相加,总数大的一方获胜。

  三、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数加减请注意:小数点.要对齐,加减符号要注意,计算要从低位起,满10进1别大意,借1作10别忘记,小数末尾可添0,得数末尾0舍弃。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10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分数加、减法的简单计算,教材借助图形,让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让学生经历独立尝试、交流共享的过程,同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加深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

  1.关注对算理的理解,为以后的正确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数加、减法的计算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有着较大的区别,而学生往往会因为对算理的理解不透彻造成计算错误,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本节课在教学计算方法的环节安排了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然后结合图形反观自己的计算方法,最后进行课件演示,让学生逐步理解算理并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2.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每一门课程当中,学生说的过程是对新知识消化理解的`过程。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多个让学生说算理的环节,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计算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圆片学具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一个西瓜被平均分成了8块,哥哥吃了2块,弟弟吃了1块,兄弟两人一共吃了()块,吃了这个西瓜的。

  (1)交流结果,集体订正。

  (2)说一说兄弟两人一共吃了几块,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用加法计算,求一共吃了几块,就要把两个数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分数的意义及几分之几里面有几个几分之一,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同时利用第2小题,为学生学习分数加法搭建一个过渡的台阶,也为下面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探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认真读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

  (3)展示计算结果,交流算法。

  算法一+=

  算法二+=

  (4)小组讨论哪种算法是正确的,并说一说为什么。

  (算法二是正确的,因为西瓜被平均分成了8块,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3块,用分数表示是)

  (5)课件演示+的计算过程,让学生想一想并填空:表示1个(),表示2个(),把它们合起来就是()个(),即()。

  (6)结合上面给出的已知条件,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

  (哥哥比弟弟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7)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并交流算法。

  (列式:-=,因为表示2个,表示1个,减就是从2个里面去掉1个,还剩1个,即)

  (8)让学生用上面的方法独立解答例2。

  (9)引导学生观察分数加、减法的算式,发现分子和分母的变化规律,并交流。

  (10)引导学生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空间,通过讨论交流和课件的直观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明确:相加减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没有变化,也就是分母没有变化,只是把分子相加减。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11

  新理念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必须积极设计形式多样、具有童心童趣、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的数学作业形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愿做”、“爱做”、“乐做”,成为作业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逐步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目标。如何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呢?我以我的教学实践和学习体会,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选择性作业,让学生体会成功。

  人的身心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性,这直接导致了人的能力的层次差异。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发现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在布置作业时,我将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类,必做题是基础知识,要求全体同学都会,而选做题则根据实际情况,课堂时间等,精选设计作业题,在数量上有弹性,不搞一刀切,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协调发展的空间,由学生自主选择完成。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时,通过剪开长方体和正方体盒子,理解“表面积”的定义后,呈现两个例题分别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对优秀生来说该知识在认识了长、宽、高的时候就已经能独立解决了。因此我在设计作业时分为以下三层:学困生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基本图形就可以了,如课本的第2、3题,中等生要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能够正确能计算鱼缸、手提袋等的用料,直接进入课本4、5题的练习,优等生要解决如粉刷教室墙面、贴游泳池磁转之类的问题,并尝试计算雨水管、火柴盒之类的特殊物体的`表面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练习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注意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所以设计作业时,不但要使智力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也能着手解决,品尝成功的喜悦,而且要为智力水平较好的学生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水平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童趣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参与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一种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三、生活化作业,引导学生参与实践。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用武之地。为此,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化的情境,结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培养用学生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制作性作业,使学生成为创新者。

  数学作业不应受学科的限制,应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因此作业时可让学生动手进行一些小制作,作一些小研究,以此引导学生探索。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之前,布置学生如下作业:请你能给家中的长方体物品穿上漂亮的外衣好吗?学生会动手进行大量的操作,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了表面积的含义。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再如: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一课后,组织学生收集了大量的叶子,并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创作一幅美丽的轴对称树叶贴画。这样的作业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我才能的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当然,数学作业的设计除以上情形外,还有很多的类型,如准备性作业,资料收集性作业,数学日记的撰写,小调查报告等,同时各类型的作业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彼此包蕴的,只有善于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才能使课内、课外融为一个整体,使预习、巩固、拓展三段式作业的布置浑然一体,自然天成,使作业不再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的花样复合体。使它能够最大限度的使学生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丰富的经历,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得到协调发展,数学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厘米的含义。

  3、在测量、交流等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体会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能估计较短的物体,培养初步的估测意识,。

  教学准备:双面胶,直尺、同样长的小棒一包、整根铅笔、蜡笔、新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测量

  二、自主探索交流体验

  1、估计铅笔和蜡笔的长度,

  2、用蜡笔量出铅笔的长度,验证自己的估计。

  3、交流自己的测量方法。渗透归纳出测量的方法。

  4、激发学生用实物测量桌面的长度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为什么同是一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最后引导学生用统一的工具(小棒)去测量。

  5、教师谈话引出直尺。

  6、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引导学生观察直尺。

  (2)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cm)

  引导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学习用厘米作单位进行测量的方法,并测量物品的长度。 ①测量橡皮的长度。掌握测量的方法。

  ②测量新铅笔的长度,学会估计、测量,进一步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三、综合实践拓展应用

  1、小组合作,完成练一练第2题自选几种学习用品,先估计,再测量,把结果都填在统计表中。

  2、“个人特别小档案”活动。

  从生活实践引入,沟通数学与相识生活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让学生经历估计——验证——交流——归纳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估测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出测量的方法。 让学生经历用身边的物品做工具(单位)去测量另一物品长度的过程。亲自参与测量活动,通过汇报交流,促使学生体会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和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理解测量方法多样化,提高操作能力。

  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操作、思考、交流、研讨、汇报,激发学生参与测量活动的兴趣,始终保持积极主动地参与测量、思考、汇报、交流等活动。 让学生始终经历反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通过不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了解直尺,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含义。测量、划线、用手比划、举出实例等不同的形式和手段,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在应用厘米做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尝试估计,学会测量。

  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与同伴共同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中取长补短,进一步尝试估测和学会测量,而且充分体验与同学合作解决测量问题,感受成功的喜悦。

  学习测量,感受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测量延伸到课外。

  教师谈话:(教师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支蜡笔)要知道这支铅笔的长度,我们怎么办?要知道这支腊笔的长度我们怎么办?要知道课桌有多高,又可以怎么办?分别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揭示课题

  我们都要进行测量。本学期第一节数学课我们就学习测量。

  教师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支蜡笔,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等于几根蜡笔的长度?

  学生估计后发言。

  要知道估计的是否准确,就要测量。

  下面就请你拿出一根铅笔和蜡笔来量一量,看你估计得准不准。

  学生试量后交流。(可能出现不同的量法)

  首先教师通过谈话过渡引出用身边的物品作工具,同桌合作,测量课桌面的长度。 教师提示参与活动的方法:先估计课桌面的长度有几个测量物体那么长,然后再测量,

  预设交流测量方法和结果:

  ①用铅笔来量的课桌的长度,有4根铅笔那么长;

  ②用文具盒量的`课桌的长度,有3个文具盒那么长;

  ③我们是用拃量的,大约有6拃。

  教师谈话和学生一起思考、感悟为什么同是一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用文具盒量,用铅笔量,还有用拃量;┅┅测量的工具不一样,所以测量结果不同。

  教师引导:要是我们测量的课桌的长度结果一样,我们必须用同样的一种测量工具而且一样长的来测量。下面我们就都用小棒去量,看结果是多少?请学生用一样长的小棒再测量一下课桌面的长度。(学生按照要求去操作,然后汇报交流) 教师:今后测量长度只要都用这样的小棒不就可以了吗?(让学生质疑)别人没有这样的小棒怎么办?

  看来要知道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统一的工具和长度单位来测量。那现在都用什么工具呢?(尺子)

  教师:请大家都拿出直尺,认真观察一下,然后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

  直尺上有“厘米”;有小格;有数字0、1、2、3、4??;还有cm等。

  尺子上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厘米”用字母“cm”来表示。

  请大家找到1厘米,从“0”到“1”就是1厘米长。

  请学生用在直尺上找一找、用

  手比一比、在练习本上画一画1厘米的线。然后进行比较,结果都一样长。 学生自由找出几种约长1厘米的物品。如:手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订书钉长度等。

  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厘米,你能用它正确测量物品的长度吗?请大家用直尺测量一下一块新橡皮的长度,测量、交流、汇报,同时展示他们的测量方法。 重点让学生展示要从“0”开始量。

  教师引导学生测量新铅笔的长度:要求先估计,再测量。然后交流、汇报,说出是如何测量的,和测量的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参加测量活动:然后展示各组的测量成果,表扬合作出色,测量正确的小组同学,并以发“合作优秀”卡奖励。

  学生在测量前往往不喜欢先估计,教师应给与重视:可让学生比一比谁估计的最准确,这样也有利于学生估测意识的培养。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顺利有效的进行,可以这样安排:学生前后桌4人一组,分工测量文具长度,测量前每个人都要估计,填在估计表格中,然后一人用直尺测量,一人监督,一人读书,一人记录。如此轮换分工,比一比谁估计的最接近,谁测量、读数不出现错误。 教师深入到各组参与,指导。学生随便测量自己的身体各部位,然后填“个人特别小档案”表。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67页例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掌握了等式的性质及方程的意义的基础上正式学习解方程的初始课。主要讨论x+a=b的方程的解法。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稍复杂的方程和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与原有教材不相同的是,新课标实验教材以等式的基础性质为基础,而不是依据逆运算关系教学解方程,这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对于本课中较简单的方程,教材要求,直接利用等式的性质,只要通过一次变形,即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乘上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就能求出方程的解。

  教学目标:

  1、运用知识迁移,结合直观图例,应用等式的性质,让学生探索和理解简易方程的解法。

  2、通过探究较简单的方程的解法,培养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规范书写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4、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利用等式的性质,理解和掌握形如x+a=b简易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学生能正确“抵消”方程左边的常数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旧知

  1、提问:什么是方程?

  2、判断下面各式哪些是方程?

  aa+24=73 4 X =36+17 23÷>43

  yaX +84 3 X +4=8 48÷=9

  3、等式的性质是什么?(方程两边同时加减或乘除同一个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4、根据等式的性质完成填空a=b

  a+3=b+( ) a-( )=b-c a×d=b×( ) a÷( )=b÷10师:今天我们将利用等式的这个性质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大家有信心

  吗?

  二、整体感知,提出问题

  1、主题图导入(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

  师:请看大屏幕,请你说出图上的意思。(盒子里有x个球,盒子外有3个球,合起来一共是9个球。)

  师:能不能根据加法的意义列出方程

  学生列出方程:X+3=9(引导学生根据加法的意义列出方程。)

  师:大家和他的想法一样吗(板书:X+3=9)那么X是多少?

  (异口同声说6)

  师:当然我知道这么简单的问题是难不住大家的,但是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利用解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解方程)齐读解方程。

  (设计思路:在这里学生能列出这个方程其实也是一个难点,因为学生一直是按以前算术方法的解题思路去分析,不假思索就会说出9-3=6,因此我在这里强调用加法的意义列出方程。为后面学习用方程解决问题做准备。另外强调解方程这种思考方法到中学解更加复杂的方程一直有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掌握新的思考方法的'积极性。)

  2、提出问题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哪些学习问题?

  什么叫解方程?怎样解方程?解方程应注意什么?

  三、结合天平探究x+a=b方程的解法

  1、出示概念:求方程解得过程叫做解方程

  2、结合天平,理解方程

  师:怎样解方程呢?还是请天平来帮忙。(出示天平图1)

  师:你能说说他的意思吗?

  师生结合图一起说:天平的左边是X+3,天平的右边是9,左右两边正好平衡,说明两边相等。方程的左边是X+3,方程的右边是9,左右两边正好相等。齐读这个方程X+3=9

  3、明确目的,寻找方法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解这个方程,哎,我不禁要问我们解方程的目的是

  什么?(学生回答:解方程的目的就是要算出X=?)

  师:对,我们解方程的目的就是要算出X等于几.算出X的值,X的值就是X+3=9这个方程的解。

  出示概念: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做方程的解。齐读

  师:请你结合天平图思考,怎样才能使天平的左边只剩下X,而且还要保持天平平衡?(同座位的同学可以相互讨论)

  组织交流(指名学生说,再说一次,齐说一次)

  师:利用等式的性质1,天平的两边同时去掉3个皮球,天平的两边平衡,为什么要同时去掉3个,同时去掉两个行吗?

  (课件演示)进一步明确:只有天平的两边同时去掉3个皮球,左边才能只剩下X。右边剩下6个皮球,说明X代表6个皮球。

  (设计意图:先由学生结合图列出方程,再把方程转换到天平上来,根据天平平衡的道理,学生很容易就想到从两边各拿走3个皮球,天平仍然平衡,再引导学生将这一变换过程反映到方程上,明白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3,方程的左右两边仍然相等。使学生的思维由图转化成式,再由式子转化成图,最后再由图转换成式子,在学生的头脑中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另外,在这一段的教学中我两次强调到解方程的目的,因为我觉得它很重要,)

  师:利用等式的性质1,天平的两边同时去掉3个皮球,天平的两边保持

  平衡,那么这句话在方程里该怎么说?

  出示:方程的左边-3=方程的右边-3

  师:方程的左边原来是X+3再减去3,方程的右边原来是9也减去3(板书:X+3-3 9-3)这个时候天平仍然平衡,说明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板书:=)方程的左边是X+3再减去一个3,就只剩下X,(板书:X)方程的右边是9再减去3就是6。(板书:6)这个时候天平仍然保持平衡,所以X=6(板书:=)6就是这个方程的解。

  师: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解方程时每一步得到的都是一个等式,不能连等。另外还要注意等号对齐。

  师:(画个方框)这个过程就是解方程的过程,所以在过程前面要写上(板书:解:)

  师:刚才我们求出X+3=9这个方程的的解是X=6这个答案正确吗?我们一

  起来验算一下

  师板书:检验:方程的左边= X+3

  =6+3 =9

  =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师:一起回顾解方程x+a=b的步骤。(出示课件)

  1、先写解2、利用等式的性质写出过程3、检验

  4、解方程并检验:x+12=31 100+x=250

  5、质疑:请同学们打开书67页,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通过练习测试学生的掌握程度)

  6、探究x-a=b方程的解法

  加法会解了,那么减法又怎样做呢?我们来挑战一下。

  ①出示方程:X-63=36,你能利用等式的性质使方程左边变成只有x的形式吗?

  ②同桌互相讨论,将计算过程补充完整。

  ③汇报交流,并板书。

  ④引导比较方程X+3=9与X-63=36,共同总结:原题中是加就用减来抵消,原题中是减就用加来抵消

  7、解方程并检验X-3.2=5.8 X-1.8=4

  四、整体收获收获整体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讨论:什么时候应该在方程的两边加,什么时候该减?

  2、解方程时应注意什么?

  五、拓展连接,迁移应用

  完成课堂达标检测

  1、我是小法官,不对的请改正

  A:x+1.2=5.7 B:x-1.8=4

  x+1.2-1.2=5.7-1.2解:x-1.8+1.8=4+4

  x=4.5 x=8

  2、解方程,并检验

  x+2.1=5.1 x-3.2=6.4

  3、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4、拓展

  X -0.5=3+1.9

  《解方程》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教师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处处以学生的眼光看待“已知”的教学内容,设身处地地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小学五年级第四单元教材的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以前教材中,学习解方程之前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等关系来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而新教材则是借用天平游戏使学生首先感悟“等式”,知道“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很好地揭示方程的意义,进而学会解方程,还能使之与中学的移项解方程建立起联系。

  在教学前,由于我个人一直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了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我深入了解新教材的含义——方程是一个等式,是一个数学模型,是抽象的,而天平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利用天平这样的实物来揭示等式的性质,把抽象的解方程的过程用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解方程的过程是一个等式的恒等变形。并能站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这一角度上,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通过直观演示,充分给学生提供小组交流的机会。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等式”与“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不断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促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灵活地运用此规律来解方程。从而,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学习活动是那么的有滋有味,进而使我很顺利地就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发现学生对这种方法掌握的很好,而且很乐意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但同时让我感到了一些困惑:

  1、从教材的编排上,整体难度下降,有意避开了,形如:45—X=23 56÷X=8等类型的题目。把用等式解决的方法单一化了。在实际教学中,如果用等式性质来解就比较麻烦。很显然这种方法存在着局限性。对于好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尝试解答X在减号、除号后面这类方程的解答方法,先把等号二边同时加上X或先把等号二边同时乘上X,再左右换位置,这样有点麻烦。而且有的学生还很难掌握这样方法。但是用减法和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答就比较简单。

  2、内容看似少实际教得多。难度下降后,看起来教师要教的内容变得少了,可实际上反而是多了。教师要给他们补充X前面是除号或减号的方程的解法。,成功之处:让学生通过列式观察,自主探索,分析比较,逐次分类,讨论举例等一系列活动去理解

  不足之处:对解方程的格式和检验的格式强调不够。

  再教设计:课堂中一定要注意细节化的东西,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资源应用:直观的演示,能让学生更好地区别等式和方程。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14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图形的教学要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本节课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从具体的实物图中抽象出角,建立角的表象。本设计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1.注重观察和实践操作,突出角的结构特点。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通过观察主题图,经历从实物图中抽象出角的过程,使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出角。然后通过折角、制作角等操作活动,明确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重视合作学习。

  在《数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引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着重突出自主探究的学习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动手操作,在合作中观察猜想,自主探究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口的大小有关以及角的画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圆形纸

  学生准备 小棒 三角尺 圆形纸 剪刀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初步感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摆,其他同学在下面摆。注意听老师的要求:先用四根小棒摆出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学生动手摆,教师巡视)

  2.你们摆出的是什么图形?(正方形)

  3.现在拿走一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学生动手摆,交流是三角形)

  4.你们真聪明!接着再拿走一根,这又是什么图形呢?(像这样的图形就是角)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角。(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动手摆熟悉的图形,依次分别拿走一根小棒引出新知,初步感知角和四边形、三角形的内在联系以及角的结构特点。

  ⊙主动参与,探究新知

  1.在主题图中找角。

  课件出示教材38页主题图:操场上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快来找找吧!(学生说出一个,课件演示一个,师跟着复述一遍,并及时表扬)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观察的主题图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2.教学例1。

  (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师: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课件出示剪刀、钟面和三角尺)那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你们看,角就是这样的。(课件中把三个角从实物中移下来)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的?再用手比划比划角的模样。(学生动手比划角,同桌互评)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尖尖的;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2)认识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①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你们看:这个尖尖的两条线的交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线是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都是射线,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就组成了一个角。

  ②师指着课件中的第二、三个角:谁来指出这两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一个顶点,两条边)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从生活中抽象出角的过程,使学生初步体会角是从物体表面抽象出来的几何图形,是一种简单而美丽的图形,并明确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3)判断角。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同学们想看看吗?这些图形中有我们刚刚认识的角吗?用手势表示你们的判断。(课件出示教材43页2题)

  (4)找生活中的角。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好多的角。下面,就请大家在教室里找一找,看看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听清老师的要求,两个同学一组,要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请学生说说找到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感知角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以及发现和欣赏数学规律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表达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感知规律

  师:孩子们,今天几只可爱的小动物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中,你们能够猜出它们是谁吗?

  孩子们自由猜(小猫、小狗、小猪……)

  师评:有可能也有可能说不定吆你可真敢想希望如你所愿一切皆有可能师:它们到底是谁呢?瞧,它们来了!让我们大声喊出它们的名字吧!

  生:小狗小猫小狗小猫……

  师:猜猜看,接下来会是谁呢?

  生:小狗小猫

  师:孩子,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有规律

  出示:规律

  师评:你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你们真棒!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双会发现的眼睛去“找”规律。孩子们,让我们用心地读一下课题,好吗?——找规律

  二、自主探究,认识规律

  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看,同学位正在举行联欢会呢,他们的教室多漂亮呀!仔细观察,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谁来说说看?

【小学数学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6-13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7-15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08-21

[热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7-04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热门)04-29

小学数学《分类》教学设计04-09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精选15篇06-25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篇06-14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5篇)06-14

小学数学课教学设计02-2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