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教学设计[精]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白鹭》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白鹭》教学设计1
这篇散文文质兼美,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全文条理清楚,主要写了白鹭的外形和活动之美,语言流畅而传神,营造出自然清新而又浓郁悠远的意韵。
本课语言优美,主要是要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从而感受白鹭的美。而小学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且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自我意识、自我主张、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他们在课堂中更易被激发情感,从而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1.以读为主,以读为本。读中感受白鹭如诗如画的美,读中品味课文诗一般的语言。
2.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渗透语感训练。重视学生个体对白鹭外形美、意境美的领悟和感受。
3.拓宽语文资源,创设诗意化的情境。可以安排贯穿整堂课的舒缓优美的轻音乐和意蕴无穷的白鹭画面,创设一个诗意的教学情境,将如诗如画的白鹭与如诗如画的语言、音乐有机融合,引领学生达到“诗意化”的学习境界。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为文中第6~8自然段所描写的画面分别起一个名字。
4.背诵课文,抄写喜欢的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
为文中第6~8自然段所描写的画面分别起一个名字。
难点
结合课文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2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
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古诗引领,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一开始,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唐代诗人杜牧的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教师范读)
2.激趣:其实,这首诗还是个谜语,写的是我国南方的一种水鸟,知道是什么吗?
3.板书课题:白鹭。(带领学生一起读)
4.白鹭入诗,古就有之。除了杜牧写的,杜甫也写过,记得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其实,何止是古人,我国现代杰出的大诗人、作家郭沫若也写了白鹭。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5.那么,为什么古今诗人都喜欢描写白鹭呢?到底白鹭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吸引了他们呢?今天就让我们从品读郭沫若先生的《白鹭》开始探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结合生字表自学生字词,力争把课文读通读顺,同时要思考:在作者的眼中,白鹭是什么?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画下来。
2.学生自由读书,按要求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3.读后汇报:在郭沫若的眼中,白鹭是什么?
出示句子——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4.朗读感知。
三、自由练读,互相评析
1.你喜欢哪一部分就读哪一部分。
2.学生分组,互相评析指导。
四、写字指导,学生临写
1.老师示范生字。
2.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白鹭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第二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
2.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一、复习课文,设疑导入
出示句子——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有感情地齐读。
2.设疑:课文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呢?
二、体会“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1.“精巧”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读第1~5自然段,把具体写白鹭精巧的语句画出来。
3.自由读第1~5自然段,思考、圈画、批注。
4.指名说自己的理解: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5.品读句子:“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1)白鹭的外形特点是怎样的?
(2)白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受呢?
(3)白鹭的美还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体会第3自然段的对比、烘托手法。)
6.由此看来,白鹭实在是美,美得像一首精巧的诗!你会用什么词语来赞美它呢?
7.有感情地朗读第1~5自然段:诗就要读出诗的味道来。
三、感悟第6~8自然段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白鹭既是一首诗,那它是否也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画面美感呢?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6~8 自然段,看看能不能找出几幅优美的画面,如果请你给看到的画面起名,该用什么名字好呢?
2.学生先自由朗读课文,再小组讨论。
3.交流汇报:在你的脑海中形成画面了吗?你给画面起了什么名字?
4.你最喜欢哪幅画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细细品读,看看哪些描写使得画面如此生动,从而吸引了你。在你认为值得咀嚼的词句下做上记号。
5.欣赏画面:根据学生回答调整。
(1)清田钓鱼图——
①引导学生理解“钓鱼”的拟人化;
②引导学生感受画面的完整、和谐美;
③学习步骤:找关键词句——想象画面——朗读体会。
(2)清晨瞭望图——
①引导理解:
A.你如果站在小树的绝顶,你有什么感受呢?
而白鹭又是怎样的?(读读第7自然段)
B.你认为它是在瞭望吗?
想象说话:“它真的是在瞭望吗?或许它是在……”
C.指导朗读:该把句后的问号读成什么符号,才能把这种想象的意境读出来?(省略号)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黄昏低飞图——
引导想象:你看到了什么?黄昏的天空是什么样的?飞来一群白鹭是一种什么感觉?朗读并体会。
6.这就是白鹭,它钓鱼时的悠闲、瞭望时的悠然、飞行时的翩然,都让人觉得它是那样的韵味无穷!
7.可是,仍有人觉得它美中不足!请自由读读第9~10自然段,想想自己想说些什么。
(1)自由朗读并体会。
(2)指名汇报:
理解: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回顾课文,指导内化:“白鹭________,因此白鹭的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歌!”
8.总结升华。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并体会。
四、指导背诵
1.自读课文,根据提示,同桌互背。
2.开火车背课文。
3.背诵展示交流。
五、深化拓展
介绍有关白鹭的古诗:杜牧的《鹭鸶》、杜甫的《绝句》、张志和的《渔歌子》等。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简单的,学生的学习是快乐的!我让学生在读中享受白鹭“色彩搭配和谐,身段大小适宜”的形之美;在读中感悟白鹭“诗中有画,韵味无穷”的意之美,并在诗意化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个别入情朗读,集体入境诵读,努力达到诗意化的最高读书境界。
在第二部分“读中品味白鹭诗中有画,韵味无穷”的教学设计中,我引导学生从读中遐想白鹭韵味无穷的生活画面,并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提炼自己独具匠心的“画名”,加上多媒体课件的适时运用,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在极其开放、自由的对话平台中,师生、生生间的交流魅力四射,孕育出学生独特的感悟和想象,孕育出充满浓浓语文色彩的快乐课堂!
《白鹭》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鹭”、“黛”等生字,掌握“长喙”、“清澄”等词语
2、正确、流利的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含义。(教学重点)
3、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单元感知,万物皆情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民顺小学的柯洁老师,欢迎大家进入五年级的学习。
1、古诗导入,为“白鹭”出场打下铺垫
通过《绝句》、《渔歌子》两首古诗让学生发现万物皆情语,了解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引出第一课《白鹭》。
人是万物的尺度,不管是杜甫笔下直飞云天象征春天的白鹭,还是张志和眼中以西塞山为景代表自由的白鹭,它们都被赋予了独特的美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郭沫若笔下的《白鹭》。
2、熟读词语,概括课文大意
选取课文关键词,引导学生根据关键词开阔课文大意。
白鹭、蓑毛、长喙、色素、嵌入、清澄、镜匣、韵律、恩惠。
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这几个词语简单的将课文中的白鹭描绘出来呢?我们不妨跟着音乐来思考一下吧。
预设: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铁色的长喙、雪白的蓑毛,色素的搭配都很适宜,远远望去,就像是嵌入在一幅清澄的山水画中,那清新的田野就是它独特的镜匣,仔细聆听,风声雨声鸟鸣声,大自然的韵律是如此的动听,这一切都是大自然赠予的恩惠。
二、回归本文,走进“诗意”
1、凝练句子,概括大意。
从首尾两段概括白鹭在作者中的形象,强调“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在这两句话中,有哪些关键字词让你印象深刻?老师听到不少同学说“精巧”、“韵”,翻开字典,我们发现,精巧的意思是“精细巧妙”,诗歌怎么可以精细巧妙呢?原来,诗歌的“精巧”是针对语言的,诗歌中的音、韵、意要精细巧妙地对仗、般配,才能让人感受到诗歌的美丽,那作者为什么把白鹭称之为“一首精巧的诗”呢?就让我们一起去品读这精巧的诗意美吧!
2、寻找诗意美——走进“白鹭”的外形美
朗读指导,从白鹭外形中感受精巧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让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段文字,看看白鹭究竟美在哪?
3、寻找诗意美——走进“白鹭”的画面美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6—8段,边读边想,你的眼前浮现出哪些画面?
(1)清田钓鱼图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通过“钓鱼”和“捉鱼”的对比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同时让学生发挥想象,看看画面中还有哪些景色。
(2)清晨望哨图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望哨是动物界弱肉强食的一种表现,是充满紧张、警惕的,你们觉得课文中的白鹭是在望哨吗?
是啊,如果白鹭真的在望哨的话,那画面就欠缺美感了,那白鹭如果不在望哨,它在望什么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出你的想法吧!
(预设:
这是一只羽毛刚刚丰满的少年白鹭,他在——眺望远处的山峰,幻想山那边的风景;
这是一位慈爱的白鹭母亲,她在——看着远处池塘嬉水的孩子;
这是一位刚刚捕鱼回来的白鹭父亲,他在——巡视着周围的一草一木,守卫家园。)
(3)黄昏低飞图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哇,寂静的天空因为有了白鹭而更具生命的活力,落霞与白鹭齐飞的画面是多么动人美丽啊,试想一下:
夕阳西下,放学回来的孩子看到眼前的白鹭,他们会——
(预设:在田野间追逐着白鹭,与白鹭玩耍)
干完一天农活的父亲,看到白鹭,他会——
(预设:因为眼前美丽的景色忘却一天的疲惫)
烧好晚饭,等着家人回来吃饭的母亲,看到白鹭,她会
(预设:在窗口驻足,静静欣赏这美丽的风景)
听完同学们的发言,老师不禁想到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清新脱俗、悠然自得的白鹭给平淡的乡村生活增添了一抹快乐,装饰了别人的梦,此时此刻的白鹭一定不知道它已经成为许多人眼中的风景吧……
三、古今对比,升华情感
通过对比杜牧笔下的白鹭和郭沫若笔下的白鹭,让学生感受二者的不同。
三幅美丽的画面中,白鹭这充满诗意的小精灵与大自然和谐的融为一体,引人遐想,杜牧也把这三幅画面写进他的诗中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同学们,你们能将诗句和课文对应吗?相信这一定难不倒你们,那你们是更喜欢谁笔下的白鹭呢?课后请和你的'老师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观察画面、抓住关键词,进一步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并初步了解作者借助具体事物表达情感的方法。
二、借助背景资料,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并初步领悟作者寄托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导入见“诗”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通过作者的文字感受到了白鹭的外形美,在他描绘的三幅图:清田钓鱼图、清晨望哨图、黄昏低飞图中,我们也进一步感受到了白鹭独特的美。接下来我们通过视频再来欣赏这美丽的白鹭。
2、播放白鹭相关视频
二、对比悟情
1、“钓渚青凫没,村田白鹭翔”,从古到今,美丽的白鹭是许多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诗人郭沫若也为白鹭创作了这一文质兼美的文章。我们能通过他的文字感受到白鹭的美,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郭沫若是怎么写出白鹭的美,当中又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呢。
2、(出示说明文《白鹭》)学生默读说明文《白鹭》。
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两篇文章的异同点。
4、学生分享两篇文章的异同点。
5、小结。
三、赏文得法
1、那么我们接下来就要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写白鹭来表达自己对白鹭的喜爱、赞美、欣赏之情的呢?课文中很多句子和段落都在表达着作者对白鹭的情感。
2、学生再次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作者对白鹭喜爱、赞美、欣赏的语句。
3、学生分享找到的语句。
4、小结。
5、学生再读5—8自然段。
四、升华理解
1、同学们,前面我们提到,作者除了用“精巧的诗”形容白鹭外,也提到白鹭是“清澄的形象化”,“清澄”这一词,除了贴合同学刚才提到的白鹭外形纯洁外,其实结合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创作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我们才能更加体会到为什么在白鹭在作者眼里是“清澄”的一种形象。我们一起来看看。
(1)播放郭沫若的介绍视频。
(2)出示《白鹭》创作背景。
2、学生分享,师小结。
3、同学们再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句: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里有个字用得特别精妙和恰当——“韵”。你们认为可以换成别的字眼,比如说“刻”或“渗”吗?
4、学生分享,师小结。
五、课后作业
1、出示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白鹭儿》。
2、请同学们自读古诗,查阅相关背景资料,进一步理解白鹭的独特美,以及诗人诗中所表达和传递的情感。
教学课件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白鹭》教学设计3
1白鹭
1.会认“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及“精巧、配合、身段”等15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抄写喜欢的段落。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感受文中描绘的画面,并学会用精简的语言概括画面。
5.了解作者通过写具体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的方法。
重点
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2.感受文中描绘的画面,并学会用精简的语言概括画面。
难点
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并学会表达。
1.字词教学。
本课词汇丰富,朗读时不容易上口,所以要特别重视学生初读。教师要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检查自读课文时要注意正音,“嗜”是翘舌音;“嫌”是前鼻音,“框”是后鼻音;“宜”是二声,不要读成四声;“匣”的读音是“xiá”,不要读成“jiá”。有些长句子比较难读,教师要注意示范,教学生读通、读顺,如“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2.阅读理解。
读通课文,读懂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之后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每一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理清全文脉络,弄清楚各自然段之间的联系,尤其是要会概括6~8自然段描写白鹭生活的三幅画面内容。品读重点句段,理解作者的喜爱之情。根据五年级的阅读要求,要联系全篇,充分理解开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和结尾“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前后呼应的写法。
3.表达运用。
借物抒情是一种以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事物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事物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作者通过描写白鹭的外形美、生活画面美,抒发了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种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值得我们效仿学习。
1.预习提纲
(1)搜集与白鹭有关的资料和古诗词。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把课文多读几遍,把自己喜欢的地方标注出来。
(4)抄写生字并组词。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识字、写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赏读第1~5自然段,体会白鹭的“精巧”美。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罗丹的名言: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1)让学生说说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2)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美,发现语文课本中的美。
2.你们还记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诗吗?这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背一背)你从这两句诗中发现美了吗?谁见过白鹭?指名说说。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让学生边观察边听介绍:白鹭,也叫鹭鸶,腿很长,全身羽毛雪白,主要生活在我国长江以南等地方,春夏季多活动于湖边沼泽或水田中,主要以小鱼等为食。
3.课件出示杜牧的诗句: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这是杜牧笔下的白鹭,请学生自由朗读,读完后说说自己对白鹭的认识。
预设:白鹭身穿雪白的衣裳,长着雪白的头发和青玉一样的嘴巴。它们成群地在溪中捕鱼,美丽的身形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突然,它们因为受惊而飞起,背衬着碧绿的青山,向远方飞去,那洁白的身影,宛如朵朵梨花飘舞在晚风之中。
4.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白鹭》。(齐读课题)
出示图片让学生在感性上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介绍诗文帮助学生了解有关白鹭方面的知识和文学家眼里的白鹭形象,为全文的品读打下基础。尤其是对杜牧诗句的介绍为本课的学习营造了气氛,做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学生自读,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本课生字词。
鹭嫌黛嵌匣嗜
适宜白鹤嫌弃朱红嵌入玻璃框
镜匣哨子恩惠韵味
(2)指名读,交流识记方法。
预设:“嫌、韵”是前鼻音,“框”是后鼻音;“宜”是二声,不要读成四声;“匣”的读音是“xiá”,不要读成“jiá”。
(3)齐读生字词。
(4)小组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读书情况,相互纠正读音,读顺句子。
(5)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1.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2.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读好这两个句子。相机指导学生读书,并通过带读、齐读等方式,读好排比句、反问句。
这篇文章生字词较多,所以认识生字、新词不能轻视,只有这样才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为理解课文内容打好基础。
三、走近白鹭,感悟“精巧”美。
过渡: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述,走近白鹭,看看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为什么是一首“精巧的诗”。(板书:精巧的诗)
1.读课文第1~5自然段,体会白鹭的精巧。
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打开课本,朗读第1~5自然段,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
2.集体交流,引导感悟。
(1)课件出示: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①引导学生抓住“色素”“配合”“身段”“适宜”这几个关键词,通过观察课件中的白鹭图片,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读出和谐美。
②第2自然段概括描写: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
(2)课件出示: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白鹤朱鹭苍鹭
①观察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的图片,抓住“生硬”“太不寻常”等关键词,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白鹭的美:小巧、玲珑、柔和、平常。
②在朗读中感受如诗般精巧、美丽的白鹭。
③第3自然段对比描写:将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相比较,突出其独特的精巧美和寻常美。
(3)课件出示: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①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近景图,结合课文“雪白”“流线型”“铁色”“青色”这几个关键词语和“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个排比句,说出白鹭的外形美。
②在朗读中体会白鹭的一切都很适宜,像诗一样精巧优美。
③第5自然段具体描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真是巧夺天工!
小结:是呀,难怪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整体感知,读出学生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鹭外形如诗一般的精巧美。以读为主,以读为本,读中品味白鹭精巧如诗的外形美。无须教师过多的分析和赘述,从课文对白鹭外形的三处描写入手,让学生在读中体会白鹭外形的美丽。着重紧扣第5自然段中具体描写白鹭外形的语言文字,引领学生品词析句,在图文结合中,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感受白鹭美在色彩搭配和谐,美在身段大小适宜。这样,学生对“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句话就不难理解了。
四、布置作业。
1.认清生字的字形,相互提醒易错的部分,如:“宜”字下面是“且”,不要多写一横。
2.描红、临写生字。注意生字的笔顺规则,
“嫌”的笔顺是“”;
“匣”的笔顺是“”,最后一笔是竖折。
3.抄写词语。
4.课外熟读课文
通过描红、临写生字,帮助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给第6~8自然段描绘的三幅画面起个名字;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句话的意思。
2.学习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一、谈话导入。
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啊!古往今来,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朗读课文第6~8自然段,也许大家能从白鹭这首精巧的诗中找到优美的、富有诗意的画面,并给这三幅优美的画面分别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总结上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开门见山,简明扼要。认真读一读第6~8自然段,学会概括文章内容,巩固高年级的阅读要求,完成课后习题第二题。
二、朗读课文,感悟白鹭的“韵味美”。
1.师范读课文第6~8自然段。(配轻柔的音乐,约1分钟)
师: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2.指名交流:此刻,你仿佛看到了白鹭生活的哪些画面呢?
(觅食、栖息、低飞)
3.哪个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你呢?用心读一读,画出使你回味无穷的词句,并写下你的感受。
4.学生自读自悟自写,教师巡视指导。
5.指名学生集体交流,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师生共读共悟。
示例1: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觅食图”:是啊,白鹭觅食时恬静安详,如诗一般迷人!
(3)欣赏画面并取画名:多美的一幅画啊,你们能给这幅画取个名字吗?(水田觅食)
(4)精读第一句,体会拟人、比喻手法的绝妙,体会白鹭与水田的和谐搭配。文中不说白鹭捉鱼,却说它“站着钓鱼”,你是怎样理解的?试着读出自己的理解。
(5)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诗一般的韵味。
示例2: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栖息图”:是啊,白鹭垂钓美妙绝伦,白鹭登高栖息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3)看看图,读读画面下的文字,再说说你们的感受吧。
(4)指名交流感受。
(5)“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质疑激趣,启发想象:你们说,在晴天的早晨,白鹭悠然登高,独处在小树的绝顶,真的是在望哨吗?
(6)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
(7)配乐齐读课文。的确,作者的这一疑问,真能引起我们读者无限的遐想。多么耐人寻味的生活画面啊。用心读一遍,读出自己的感受吧!
示例3: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生自学交流。
小结:当我们再次聚焦于白鹭生活的画面时,不得不惊叹于白鹭全身流泻出的诗一般的美!
三、感受白鹭的整体美。
1.展示白鹭生活场景的三组图片,配乐朗读,让学生静静地欣赏。
2.质疑:此时此刻,你觉得白鹭美吗?它美中还有哪些不足吗?
3.指名交流,体会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小结:是啊,白鹭真是如诗如画如歌!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4.齐读第11自然段。让我们和作者一样,面对这可爱的小精灵,发出内心的赞叹吧!
读悟结合,读思结合,图文结合,读中领悟“白鹭诗中有画,韵味无穷”。课文第一部分描写白鹭外形的直观美是显而易见的,如何让学生感悟白鹭本身所蕴含的那种无穷无尽的韵味美,是本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细细品味,不难发现三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觅食图、栖息图、低飞图。教学中抓住三幅画面,引导学生读中品味,读中遐想,写下自己读中的感受,并根据画面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三幅图先逐个展示,再同时展示,先部分,再整体,饱含浓浓的诗意,无穷的意蕴,加上诗一般的语言,以及多媒体课件中播放的优美柔和的轻音乐,孕育出美的品味,美的震撼,美的享受,使得学生对“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理解水到渠成!
四、赏读全文,体会表达方法。
1.赏读全文。正是白鹭这首精巧的诗,这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深深地感染了郭沫若老先生,因而诞生了这篇如诗如歌如画的美文,细细品读,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白鹭深深的赞美和喜爱。让我们伴着音乐,齐读全文,尽情享受白鹭无尽的美,感受作者借助白鹭抒发感情的写法。
2.齐读。(配轻柔舒缓的音乐,约2分钟)
3.指名说说读完了全文后的感受。
师总结:老师最想说的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发现美的眼睛。真诚地祝愿同学们人人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去挖掘生活中像白鹭这样如诗如歌如画的美!
让学生畅谈学习后的感受,加深对文章主题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要善于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挖掘生活中像白鹭这样如诗如画的美。
五、布置课外作业。
1.背诵全文。抄写你喜欢的自然段。
2.阅读类似《白鹭》这样的美文,写下自己的感受。
《白鹭》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生字,会写“精巧、配合”等15个词语。
2、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3、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二)教学难点
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三、教学过程
(一)诗词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滨海新区大港第三小学的郑晶晶老师。很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白鹭》。
张志和在《渔歌子》中描写了白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同学们也一定记得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点PPT)“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在诗人的笔下尽展优美的姿态。(点PPT)确实,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像一首诗。(点PPT)因此郭沫若先生写了一篇散文来赞美它。(点PPT)现在,我们就跟随郭老先生的脚步一起走进课文。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我国著名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天上的街市》《炉中煤》等。
(二)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识生字
通过课前的预习,同学们已经熟读了这篇课文,并学习了书后的生字。(点PPT)相信你一定能准确地读好这些词语。跟着老师一起来读。
白鹭嫌短长喙粉黛镜匣嗜好清澄嵌
“匣”是装东西的较小的方形器具,(点PPT)有盖儿。
“嵌”的本义是山谷深的样子,现指把较小的东西卡进较大东西上面的凹处。(点PPT)如“戒指上嵌着钻石”。
2、学写生字
(点PPT)相信聪明的你,一定都能读准这些字词了。在这些字当中,有几个比较难写的生字“嵌”“嫌”“匣”。(点PPT)
下面我们来写一写这几个生字,力争将它们写得既正确又美观。
(点PPT)“嵌”字上部“山”要写得扁小一些,“甘”上面的横要向左探出去,(点PPT)“欠”的捺一定要舒展,注意“甘”中间只有一横。
“嫌”字注意左部“女”的撇点和右部“兼”的撇形成避让,(点PPT)这样写出来就好看了。
还有一个容易写错的字“匣”字,这个字要注意先写横,再写里面的“甲”,最后写竖折。
课下,同学们可以练习写一写这课的生字。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点PPT)
(1)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白鹭的美?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3)第6至8自然段描绘了哪几幅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停顿30秒)
通过阅读,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一共有11个自然段,(点PPT)课文从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这几方面写了白鹭的美;行文简洁,结构严谨,我们可以将本文分成三个部分:(点PPT)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句,以精巧的诗来比喻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第2至8自然段)从两个方面具体描写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第9至11自然段)与第一部分首尾呼应,再次表达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第6至8自然段作者一共描绘了三幅图,(点PPT)我们可以分别给它们取名为:清田垂钓图(出课件);清晨望哨图(出课件);黄昏低飞图(出课件)。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这三幅画展现了白鹭不同的美,作者如何用简洁的语言来展现白鹭的美呢?就让我们继续阅读课文,去细细品味。(点PPT)
请同学快速找一找课文中直接赞美白鹭的语句,用“——”画出来。(点PPT)
1、感悟白鹭的外形美
好了,我们再回到课文。(点PPT)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至5自然段,看看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写出了白鹭的外形美。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作者从“颜色”“身段”两方面写出了白鹭的外形之美。
(点PPT)那么从哪里可以看出白鹭“色素”“身段”恰到好处?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呢?(点PPT)
那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作者就是这样写出了白鹭颜色的美。所以作者评价:(点PPT)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再白一点就太白了,再黑一点就太黑了。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句句含情,(点PPT)说明了白鹭颜色恰到好处,白鹭形象之美跃然纸上。
(点PPT):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点PPT)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白鹭身段的适宜程度无可挑剔,(点PPT)一增一减的对比巧妙地说明了白鹭身段美得恰到好处。
(点PPT)我们在读这段话的长句子时,要读得连贯而有气势。
我们可以这样读:
(范读)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白鹤、朱鹭、苍鹭也是流线型结构,与白鹭相比有什么不同吗?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评价它们的身段的?(点PPT)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点PPT)
朱鹭、苍鹭也觉得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点PPT)
作者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了对比,写出了白鹭无论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的特点,(点PPT)突出了白鹭外形的美。
(点PPT)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呢?
作者是想让我们知道:美往往蕴含在生活中,蕴含在我们常见的事物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寻常事物中那独特的美。
2、感悟白鹭不同场景中的美
白鹭不仅仅是一首精巧的诗,更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点PPT)请同学们继续默读课文第6至8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白鹭生活的哪些画面?(停20秒)
(点PPT)清田垂钓图: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我们仿佛看见一只白鹭站在水田里,不急不躁,静静地等待鱼儿过来,像一个有经验的渔翁,悠然地在水中“垂钓”,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点PPT)将捕鱼的白鹭想象成渔翁,一个“钓”字,用得极其传神,作者把整个清水田想象成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生动地描绘出白鹭在清水田里觅食的迷人景象,和谐自然、韵味十足。(点PPT)水田为镜匣,白鹭是主角,好一幅水墨丹青。
(点PPT)清晨望哨图:站立于小树绝顶的白鹭淡然脱俗,喜欢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白鹭或许在期待远方的风景,或许在思念久别的朋友,或许在等待觅食的同伴……“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一个肯定句后面紧接着加上一个疑问句,更是引人遐想。(点PPT)画面富有诗意,看似不大安稳、却很悠然,更加凸显了白鹭的优雅矜持。
(点PPT)黄昏低飞图:黄昏的空中,白鹭翩翩起舞,这本是乡村偶见的情景,在作者眼里却是清澄的形象化,突出了画面清纯美丽,更是形象地展示了人们向往的(点PPT)安定、纯洁、恬美的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何尝不是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
(点PPT):水田“钓”鱼,枝头独立、空中低飞这些本是白鹭的生活习性,在作者笔下却成了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同学们,相信你们也一定被这优美的画面深深吸引了。
3、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点PPT)请你小声朗读第9至11自然段,思考:在别人和作者的眼中,白鹭有什么不同。(点PPT出示第9—11自然段)(停5秒)
别人认为“白鹭”美中不足,作者却是再次强调“白鹭是一首诗”的独特感受。请同学们再一起跟随老师读读这3个自然段,读出强调、肯定的语气,再次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师范读)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点PPT)开头句的比喻是由衷的赞叹,结尾的强调更是表达含蓄之美。(点PPT)全文首尾呼应,通过对白鹭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白鹭美在无声,美在自然,美在含蓄,美在骨子里。
4、梳理思路,指导背诵。
同学们,我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单纯地学习文章,还要学习积累背诵优美的语段,(点PPT)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回读课文,想象画面,借助结构图,试着背诵一下课文。
(点PPT):同学们,《白鹭》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过对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的描写,突出白鹭独特的美,同时运用贴切的比喻,使白鹭的形象鲜明生动,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四)作业
(点PPT)今天的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2、请同学们继续背诵课文。
3、预习《落花生》。
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也能像作者一样,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像白鹭这样如诗如歌如画的美!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白鹭》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62~63页“方程的意义”。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情景理解方程的意义——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相等的关系。
2.经历从生活情景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感受方程思想的核心之一,即建模。
3.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教学重点:准确从生活情景中提炼方程模型,然后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来表达,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即用数学符号表示相等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超链接《曹冲称象》的故事。
2、问:曹冲是利用什么原理称出大象的质量的?(初探等量代换)板书:=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天平。问:关于天平.你了解些什么?生:天平可以称物体的质量。
师:天平是根据什么原理称出物体的质量的?动漫展示: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
引导学生说说天平的特点,引出相等、平衡的概念。
2、用天平演示称物体
(1)师:在天平的左盘放入两个50克的玩具小猪,右盘放入100克的砝码,此时的天平平衡吗?你能怎样表示这种关系,你是计算出来的吗?(学生回答,直接从平衡关系中找到的)生:50+50=100(2)在天平的左盘放入玩具小鸭,右盘放入100克的砝码,此时的天平平衡,谁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天平的这种平衡现象?玩具小鸭的质量不知道,可以用什么表示?生x、a、b等等生:a=100(3)师:现在老师将左盘的玩具小猪换成了两个30克的玩具小狗天平还平衡了吗?谁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天平的这种不平衡现象?生:30+30
师:你们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为了什么?生:使左右两盘物体的质量相等。
师:这儿有一个玩具熊猫,它的质量不知道,我们可以怎么表示?生:可以用字母x表示。
师:现在老师将这个玩具熊猫加在轻的一端,猜猜天平会出现什么现象?并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
生:猜想出以下三种情况:可能加上玩具熊猫后天平平衡,用60+x=100表示;也可能是加上玩具熊猫后还是比砝码轻,可用60+x100来表示。(此处可能有难度,可让学生讨论一下)师:60+x表示什么?100呢?
生:60+x表示两个玩具小狗和一个玩具熊猫的重量,100还是表示砝码的重量。
师:同学们都理解了这些式子两边的含义,并用正确的符号连接起来,真不错。3.引导分类。
师: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的式子来描述天平的平衡情况。你能将这些式子分分类吗?
(1)小组生讨论,师巡视。(2)汇报交流。生1:我们组是按是否含有未知数来分的,将a+b=100,60+x =100,60+x100分为一组,其余的分为一组。
生2:我们组是将平衡的分为一类,大于100的分为一类,小于100的分为一类。
生3:我们组是将平衡的分为一类,将不平衡的分为一类。师:拖放课件上的式子,按学生的汇报将不平衡的归到一起。师:(指着含有等于号的式子)像这样的含有等于号的式子,数学上称之为等式。(板书:等式)其它的式子我们都称之为不等式。师:观察这些等式,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生:有的没有字母,有的含有字母。
4、揭示课题:
师:这些字母表示——未知数。(板书:含有未知数)像这样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我们称之为方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是研究方程的意义。板书:方程的意义师:能说说什么叫方程?老师投影出示方程的意义: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方程。生:齐读概念。
师:阅读完定义,大家能不能说一说,定义中最关键的几个字是什么?生:是等式含有未知数(方程首先是个等式,其次要含有未知数)
5、理解方程和等式的联系
师:如果用一个圆来表示等式,那方程应该放在哪里?等式方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练习写方程。
师:大家对方程有了一定的理解,刚才我们列出了一个方程。(指着黑板上已有的方程),下面,大家根据自己对方程的理解任意写几个方程吧!生:在练习纸上写(叫部分学生在黑板上写)。2.交流:
师:先来看看黑板上这几位同学写的,都是方程吗?同桌间再互相检查一下,看大家列的都是方程吗?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一进行判断,并说说为什么?
3、判断并说明理由。
师:大头儿子也写了两个式子,可是不小心被墨水给弄脏了,猜猜他原来写的是不是方程?生:……
师:同意吗?为什么? 4.介绍数学文化
师:看来,大家对方程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方程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了,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生:听录音,了解方程的历史。
师:随着数学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充,方程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方程的类型也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地发展。但是,无论类型如何变化,各种各样的`方程都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五、联系实际,巩固应用
1.师:下面咱们来玩个小游戏!把天平下方的材料拖放到天平上,要求大家看到天平的状况就能列出一个方程来。师:你觉得要让大家能列出方程来,关键是什么?生:天平要平衡,还要有未知数。
师:演示,问:能列出方程吗?能就赶快写在练习本上。师:你们列出的方程是?生:50+b=100,a+x=100,b+30=z师:引导学生讲清等式的左边和右边分别表示什么?生:分别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
师:大家看,这个方程两边都含有未知数,这么复杂的方程都能列出来,大家真了不起。
2、巩固练习。(1)出示练习题1。独立思考,列出方程。交流。
生:3x=36 60+x=100师:指着60+x=100。问:这个方程刚才出现过,(指黑板上已经列出的同样一个方程).在这里表示的是长度相等,刚才表示的是什么?生:质量相等。
师:你们能不能再举个例子,让大家也能列出一个这样的方程来呢?师:60+x=100能表示这位同学所说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吗?生:能!师:这个方程又是表示什么相等?师:看来,字母可以表示未知数,同时含有未知数的式子也可以表示未知数。
(2)出示练习题2.师: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在说些什么,我们一起去听听!师:你能从小头爸爸和大头儿子谈话中,选取一些信息列出方程吗?独立思考,列出方程。(师收集学生作业)交流。师:有位同学的列出了37-a=28这样一个方程,请这位同学说说你选择了哪几条信息,为什么这样列?师:这里还有一位同学列的是a+28=37,37-28=a,谁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师:有道理!大家看看,这三个方程都是根据这一组信息列出的,像37—28=a这样的方程,和我们以前学的算术方法的思路是一样的,未知数没有参与运算,今后我们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不列这样的方程。
师:再看这位同学列出9-x=3这样一个方程。能说说你的想法吗?生:……
师:9-x和3+x才分别表示的是儿子给了爸爸x张后两人扑克牌的张数,这时他们的张数才是一样多的。
师:看来我们只有找对了相等关系,才能列出正确的方程。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其实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已经认识方程的雏形了,教师可以用ppt展示,各年级的未知数的表示,生:……附板书设计:方程的意义
《白鹭》教学设计6
【教材简析】:
《白鹭》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课文。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全文条理清楚,主要写了白鹭的外形和活动之美,语言流畅而传神,营造出自然清新而又浓郁绵远的意韵,恰如清风拂过读者的心田,又似纯净的溪水荡涤内心的焦躁与烦闷。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能凭借语言材料,感受、想象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白鹭》是郭沫若的散文,文章清新简约,读来韵味无穷。学习这篇课文,要运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品味、领悟文章的内涵,从白鹭的形美、意美、情美的角度进行审美欣赏,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陶冶。
【设计思路】: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一总领全文的句子,指导学生弄懂“精巧”的意思,体会“诗”的特点,再带着“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悬念朗读课文,通过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的导读、吟诵,领悟内涵,训练语感,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简要说明:
一、情境导入,整体感知;
二、借助工具,读准课文。
三、合作学习,读通课文。
四、加强指导,正确书写。
《白鹭》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7个生字,会写“鹤、宜”等10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一课时
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出示课件2)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
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出示课件3)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
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运用谜语引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的`诗歌积累。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出示课件4)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出示课件5)
(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
(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
(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在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同时也是在扫清阅读的障碍,为接下来的理解分析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
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
(板书:白鹭-----外形美)
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
(板书:清田独钓图。(出示课件7)
清晨望哨图(出示课件8)
黄昏低飞图。(出示课件9)
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几部分?
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师总结:
这篇散文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总体介绍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2-10)从不同方面介绍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1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表达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打下基础。】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白鹭,明白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可以说,这一课是很有收获的。
六、布置作业。
1.掌握课后生字词。
2.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背诵优美的段落,让学生积累优美的语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爱好。】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读拼音,写字词。
1.这个xiá zi( )里装着一只kǒu shào( ),那是老师送给我的礼物。
2.这里的水是清澄的,因此,bái hè( )非常喜欢在这里停留。
二、选词填空。
嗜好爱好
1.打篮球是我的( ),因为打篮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增进大家的友谊。
2.他有吸烟这个不良( ),因此身体很不好。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仿写比喻句)
xxxxxxxx是xxxxxxxxxxxxx。
2.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_
四、“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说说你对这句话的感受。
【答案】
一、1.匣子口哨2.白鹤
二、1.爱好2.嗜好
三、1.我们祖国的花朵
2.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
四、示例:美往往蕴含在常见的事物中,我们往往因为常见而忽略。我们应该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常见事物中的美。
《白鹭》教学设计8
一、读句子,聊万物有灵。
1、指名读句子:“一花一鸟总关情”。
你留意到哪几个字?(生:花鸟情)
交流:花、鸟是世间的事物。世间万物都有灵性,都可能与人的情感发生链接,这就是本单元的主题“万物有灵”。
2、第一单元选取了哪些“物”来表现它们的灵性呢?
周末已经预习了,孩子们对课文都有印象,立刻按顺序排出四种事物:白鹭、落花生、桂花、珍珠鸟。
二、继续聊,建立事物联系。生1说,这个单元的课文其实都是借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原来,她主动关注了单元的语文要素,关键词是“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并且,她在阅读中也初步体会到这一点。
生2说,《落花生》这一课,不只有“情”,还有“理”,借花生这个平常的事物来说明一个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高年级了,孩子在预习中要有整体思维、关联思维,这很重要。我大大表扬了孩子。
(每个单元的开启,我都会这样聊一聊,从整体入手,慢慢培养高阶思维。)
《白鹭》教学流程(两课时):一、打个预习预防针我们已经升入五年级了,课后生字丁丁老师可以不教了,要靠你们自主学习。当然,如果有疑问,可以提出来。
今天是五年级的第一节语文课,我们破个例,先来说几个生字。说说你是怎么预习字词的?
生1说“匣”。我说这个字看起来很简单呀,为什么提出这个字呢?孩子说,“匣”虽然笔画不多,但生活中不常见到,也容易读错,他问了妈妈,才知道这个字的用法和意思。通过交流,我们知道“匣”指的是精巧的方形器具。(领读,扩词)
生2说“嗜”。我们简单讨论了“嗜好”与“爱好”,孩子们说“嗜好”一般用于不太好的爱好,比如“嗜酒如命”。好像是这样的。不过,课文中却写白鹭孤独站立在小树的绝顶,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这里的“嗜好”是不良爱好吗?显然,又不是。词语的运用真是千变万化的,很难用绝对的标准来定义。
我又补充了一个“嫌”,用换偏旁的方法做了拓展,教写这个字。
从第二课开始,字词我打算放手了——以查促学。孩子们应该有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能力。慢慢“断奶”,才能真正自主。
二、主问题切入,抓文眼感受“精巧”
1、直奔最有特色的第5自然段
揭题,读题之后,直接提出问题:课文哪个地方直接写出了白鹭的外形?
生找出第5自然段,多读几遍,交流这一段。
有孩子说,这一段很整齐,连用了四个“那……”,很有节奏感。说得好!我们来读出这种节奏感。
还有孩子说,这里写出了白鹭的完美。我追问:“哪里写出了完美?”生读:“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我抓住一个“忽”字补充一组计量公式:
10忽=1丝
10丝=1毫
10毫=1厘
10厘=1分
……
白鹭确实太完美了,不需要做任何改变,哪怕是极小极小的改变。引导再读句子。
又一个孩子补充说,这段话读起来感觉很特别,后来查了资料,发现这段话化用了古人写绝代佳人的句子。我接话,出示: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这样的完美,用课文中的一个词就叫——(适宜)。
学生一下子把这段话与前文联系起来。原来,这部分是对第二自然段的具体描述。
(此时,经过多遍朗读体会,学生基本已经能背出这一部分了)
2、读一至五自然段,前后对照体会“精巧”
引导读第二自然段。
师:什么是适宜的?
生:色素的配合是适宜的,身段的大小也是适宜的。
师:也就是说,从“色素的配合”和“身段的大小”两个方面写白鹭外形的适宜。刚才我们说第五自然段是第二自然段的具体版、放大版。那么,我们也来用放大镜看看,第五自然段写的是这两个方面吗?找一找。
生:雪白、铁色、青色,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是“色素的配合”很适宜;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增之一分则嫌弃长,减之一分则嫌短,这是“身段大小的适宜”。
师:哇,这是重大发现!再来读,还有哪里写出外形的适宜?
生:第三自然段……(生读)。用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对比,写出白鹭是最美、最适宜的。
师:其他几种鸟都太大了,白鹭很——精巧。你看,无论是第二、五自然段,还是第三自然段的对比,都紧紧围绕一个词,就是——精巧。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作者的构思与表达也是一首精巧的诗呀!
3、指导读1—5自然段。
三、由“形”到“韵”,体会白鹭之美。如果说前五个自然段写的是白鹭的形之美,那么课文后半部分写的就是——神韵美。
1、读好三幅画
师:哪句话概括了神韵美?
生: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师:形好写,神难抓。怎么表现出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呢?
引导学生读6—8自然段。
在学生朗读中,体现三个场景就是三幅画。
第一个场景。学生抓住“嵌在玻璃框里的画”体会白鹭的韵味,有个孩子说很喜欢最后一句“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田是背景,是镜框,而白鹭是主角,自然风景成了一幅活画。这幅画可以命名为“水田垂钓图”。
第二个场景。先读,再命名。有的说,可以叫“枝头独立图”,有的说叫“清晨瞭望图”“白鹭望哨图”。我说,你们有的取地点,有的取时间,有的取主角,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独立瞭望,这就是韵味。如果是成群结队的热闹场景,是不是这个韵味了?(不是,这是一种悠然、宁静的美)
第三个场景。直接命名“黄昏低飞图”。重点体会“清澄”这个词。有个女孩体会得很好,她说“清澄”的重点在于“澄”,澄净、纯洁之美。实在太棒了!
2、出示三幅图,说一说三个场景。
文中的语言,加上自己的体会,是对三幅画的深化理解。
3、最后,读出反转的妙处
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学生很喜欢这里的.反问与否定,在朗读中读出反转,体会独特而诗意的表达,很棒!
四、梳理全文结构。读到这里,全文的结构就明晰了。板书梳理,首尾呼应,由形到神,独特的段落表达让我们看见白鹭的形美,再用几幅画面,动静相宜,展现其神韵美。
散文,果真是形散而神不散啊。
最后,来一个小彩蛋
出示古诗《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生对比古诗中的白鹭描写与郭沫若笔下的散文,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对“窗含西岭千秋雪”的交流,很有意思,他们对照“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来谈,有独特的发现。
最后的最后,这么一番读,不练练笔太可惜了。
有几个孩子写得真快,当堂完成小练笔(仿写),还真不错。
这一篇,形神皆似,棒!云云是一首轻盈的诗。
光影的配合,晚霞的晕染,一切都是千变万化的。
风太缥缈,无色无形,很难定格。天空又太大了,动弹不得。
然而云虽常见,却因为高高挂在人们头顶上,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外衣,那若隐若现的云边,多之一分则嫌密,少之一分则嫌疏。
远方的山项上,时常挂着一朵两朵白云,没一会便飘走了。山又成了孤独的衣帽架。
清晨,旭日东升,云把太阳笼绕着,簇拥着。有的云还拦在太阳上面,不让它升起。很快,太阳窜入云中,它的力量给云镶上了会发光的金边。又是很快,云朝太阳的反方向飘去,隐没在山间。
黄昏,红日落下,云也被染上了自然的颜色。我看着它慢慢地飘走,又变回了白色。这应该就是悠然的样子吧。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云飘过,转瞬即逝。可你看向它的那一瞬间,不是已经把它的美印在心中了吗?在多少人的心中,云就像一幅优美的画。
——不,画未免太沉静了。
云实在是一首诗,一首永远轻盈的诗。
《白鹭》教学设计9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生字,正确书写“嵌、匣”等字,理解“嫌”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梳理课文脉络,体会课文重点句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题,激发兴趣
(一)古诗引入,激发兴趣。
(二)借助资料,拉近距离。
二、交流分享预习成果
(一)交流预习情况。
(二)结合文意,理解重点词。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一)自读思考,整体感知文意。
(二)分享交流,梳理文章脉络。
(三)理清脉络,发现结构特点。
四、关注文眼,引发思考
(一)聚焦内容,引发质疑。
(二)自主探究,关注核心。
(三)总结特点,引发思考。
五、布置作业,夯实基础
(一)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二)读拼音,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2、能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3、能背诵课文,抄写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整体感知
(一)浏览课文,梳理文本脉络。
(二)回顾感知,引出核心问题。
二、主线引领,自主探究
默读课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三、品读探究,感受白鹭之美
(一)品读白鹭外形之美。
(二)品读白鹭韵味之美。
四、总结提升,尝试背诵。
五、布置课后练习
(一)背诵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预习《落花生》。
教学课件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白鹭》教学设计10
一、教材简介:
《白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写白鹭是借物咏怀,以歌赞白鹭的洁白无瑕、美的动人,赞美自然,批判丑恶。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六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四、教学理念:
《白鹭》是郭沫若的散文,文章清新简约,读来韵味无穷。学习这篇课文,要运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品味、领悟文章的内涵,从白鹭的形美、意美、情美的角度进行审美欣赏,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陶冶。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⒈今天我们要学一篇新课文,在学习之前,老师先来考考你们,请看大屏幕,同学们能把这些诗句补充完整吗?(出示)——
西塞山前( )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 )上青天。
漠漠水田飞( ),阴阴夏木啭黄鹂。
指名补充,齐读诗句。板书:白鹭 同学们了解白鹭吗?
⒉指名介绍白鹭。出示图片。
师:白鹭,这种南方常见的水鸟,一身洁白,高贵优雅,赢得了多少人的喜爱。看,文人墨客纷纷把它写进诗中来赞美它。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甚至觉得“白鹭本身就是一首诗”。板书:诗
二、品味。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白鹭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今天,就让我们再来欣赏白鹭这首精巧的诗给我们带来的优美画卷。
1.仔细听老师朗读6~8自然段,想一想:你看到了几幅优美的画面?(板书:钓鱼瞭望低飞)
2.让我们以四人为一小组来学习,选择其中的一幅画细细欣赏,欣赏的时候,你可以把你认为值得品味的词语、句子划出来,读给同学听;也可以边欣赏边想象,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学听。
3.学习6~8自然段(讨论交流,三幅画面可交叉出现)。
(1)清水田里,静静钓鱼(“钓鱼”“图画”——静)
A.赏析“钓鱼”:清水田里,白鹭伫立,正静悄悄地等着小鱼游过来,他成了一位悠闲自在的钓鱼先生了。(媒体映示:清水田里静静钓鱼)你能读一读吗?
这幅画的背景是什么?画中的主人公是谁?相信你读这一句,一定能把它读好。
B.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清水绿田中的白鹭钓鱼图吧!齐读第六自然段。
(2)小树绝顶,悠悠瞭望(“悠然”“瞭望”——悠)
A.赏析“瞭望”:白鹭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最高处,就是小树的绝顶。风儿吹来,小树轻摇,看来像是不大安稳,可白鹭却很悠然,你能把它读好吗?
“人们说它是在瞭望,可它真的是在瞭望吗?”如果不是在瞭望,它可能在——;如果他真的是在瞭望,它站立在小树的绝顶,或许它望见了——或许它望见了——……
课文最后虽然是问号,你读的时候,如果把它想象成什么标点,味道就出来了?
B.请男孩闭上眼睛,听着女孩的朗读,展开想象,晴天的早晨,小树绝顶,白鹭悠悠瞭望之图吧!看到了吗?(男女生交换朗读)
(3)黄昏空中,低低飞翔(“低飞”“乐事”——颜色美,动态美)
A.赏析“低飞”:在落霞满天的黄昏,白鹭正低低地来回飞旋着,是那么悠闲,那么自在。这分明是一幅舒展、飘逸的白鹭归巢图,悠闲的你见到悠闲的白鹭,定会其乐无穷。你能把这种乐趣读出来吗?
(4)欣赏了这三幅白鹭图后,你们内心有什么样的'感觉?(宁静、优美)想对白鹭说什么?
板书:韵味无穷
提议大家将这三幅图连起来读一读,好吗?
(5)看,老师这儿还有一首写白鹭的诗,谁来读一读?
媒体映示:
白鹭
寻常
铸就了不寻常的美
像画一样悠然
如歌一样优美
似诗一样精巧
从遥远的时光里
翩翩而来
你感受到了什么?(白鹭很美,似精灵……)
其实,白鹭的韵味还不止这些,请欣赏白鹭带来的优美画卷!(媒体映示白鹭各种形态的图画)
愿意拿起笔,也写一两句诗来赞美白鹭吗?
学生写诗,交流,老师点评。
三、总结。
1.白鹭,素雅而和谐,在碧水,在树梢,在蓝天,宁静、悠然(媒体映示画面,播放音乐)此时,在你内心深处,你还想由衷地对白鹭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2.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首韵味无穷的诗。
媒体映示:
白 鹭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素雅 和谐
清水田里 静静钓鱼
小树绝顶 悠悠瞭望
黄昏空中 低低飞翔
……
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四、练习
1、说说自然界中还有哪些情景充满韵味?(蜜蜂采蜜,高山流水,滴水穿石)
2、阅读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同样是写鸟的文章,高尔基笔下的海燕给我们什么感受?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16 白鹭
钓鱼 瞭望 低飞
韵味无穷
:
郭沫若是位诗人,他发现了寻常之鸟——白鹭的不寻常的美,并用诗意的语言描述了白鹭精巧的外形,白鹭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高雅脱俗的姿态,表达了他对白鹭的满心喜爱与热情洋溢的赞美之情。读《白鹭》这篇精美的文章,简直是一种享受,享受着鸟的美、语言的美、情怀的美。于是,教这篇课文时,我带着学生细细品读了文中的每句话。“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了什么?”“你想说什么?”每读完一节,我就这样问学生。没有框制约着学生,学生的发言是对文本最直接的感受。学生感受到了白鹭颜色配合的适宜、身段大小的精巧,白鹭觅食的闲适、栖息时的悠然、飞行时优雅;感受到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幅优美的画,一首无声的歌;并通过现场创作真正感受到白鹭的美。
《白鹭》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能用明朗、圆润的声音和对家乡充满喜悦的感情演唱《白鹭湖呀好地方》,唱出真情实感,体验家乡的美好。
3、能主动参与音乐活动,享受集体合作的乐趣。
设计理念:
本课是围绕“爱我家乡”这一主题展开的,通过课件对家乡的展示,将学生自然地引入到主题——《白鹭湖呀好地方》,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物产丰富和美丽的自然景色,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极大的提升,从中也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离不开生活,生活是音乐的创作源泉这理念。
教学重点:
用明朗、圆润的声音和感情视唱《白鹭湖呀好地方》。
教学难点:
表现歌曲的演唱方式及打击乐器的运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课件展示;2、碰铃、双声筒、响板、三角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情感
很久很久以前,白鹭湖由于没人治理,放眼望去,杂草丛生,湖水滔滔,居委会十年九不收的地方。解放后,湖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挖河排水,降低地下水位,让部分湖区变成良田,生活有了保障。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白鹭湖,湖区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用勤劳的双手改变了家乡的一切。如今的白鹭湖是:莲藕遍地,鱼儿满塘;良田万亩,果树满坡;棉花雪白,楼房林立,好一派南国风光。
同学们,你们不知道白鹭湖的过去,可你们看到了白鹭湖的现在。老师生活在这美好的家园里,倍感自豪,出于对家乡的热爱,特作了一首歌曲:《白鹭湖呀,好地方》与同学们分享。
二、出示歌曲《白露湖呀好地方》
白 鹭 湖 呀 好 地 方
1= 4/4 邓天美 词 曲
稍快 明朗、喜悦地
. 6 | 5 3 5 6 | 3 3 3 5 7 6 | 5 - - |
3 5 2 3 5. 6 | - 6 5 - | 3 5 2 3 | 5 - - |
1—4段 白 鹭 湖 呀 好 地 方 好风 好雨 好 爽 朗
好风 好雨 好 爽 朗
这儿 是我 美丽 的家 乡
这儿 是我 迷人 的家 乡
3. 3 3 2 . 6 | 5 3 5 6 i - | 3 3 3 5 7 6 | 5 - - |
映 日 荷 花 红 呀 遍 地 莲 藕 香 还 有 鲤 鱼 跳 吉 祥
千 树 桃 花 红 呀 万 树 梨 花 香 还 有 白 鹭 在 飞 翔
棉 花 白 如 雪 呀 稻 花 翻 金 浪 丰 收 喜 悦 绕 农 庄
小 呀 小 伙 弹 琴 姑 呀 姑 娘 唱 歌 唱 家 乡 好 风 光
6 6 6 | - - :|┃ 3 3 3 5 7 6 | 5 - - |
还 有 鲤 鱼 跳 吉 祥 歌 唱 家 乡 好 风 光
还 有 白 鹭 在 飞 翔
丰 收 喜 悦 绕 农 庄
歌 唱 家 乡 好 风 光
5 6 | - - |┃
歌 唱 家 乡 好 风 光
1、下面老师自弹自唱这首歌。
2、提问:
(1)在这首歌曲里,唱出了家乡的哪些景色?(学生交流)
(2)你们来自四面八方,歌曲中描写的,你居住的地方有吗?(师生互助)
三、简介原创歌曲
1、歌曲有四段歌词,全曲由五个乐句和结束句组成,音域起伏不大,易传唱,结束句略有变化。
2、第二小节中的前倚音 ,应唱得明朗、自豪。
3、整首歌曲应唱得明朗,充满喜悦,唱出自豪感。
4、引子部分给人以轻快、喜悦的感觉。歌曲的主体部分就象说话一样,唱出了家乡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精神面貌。演唱对应以声传情。
四、学唱歌曲
1、请同学们随着老师的伴奏,哼唱旋律,感受旋律(1—2遍)。
2、视唱第一段歌词,注意第二小节 - 6 5 - | 中的“好”字的前倚
好 地 方
音的唱法,要唱得圆润、自豪。
3、视唱后面的乐句时,应唱得明朗喜悦。
老师:课件展示一,你们看多美呀:“映日荷花,遍地莲藕,金色鲤鱼,这是白鹭湖具有的标志性产品,畅销周边几个县市。
4、随伴奏视唱第二段歌词。
老师: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家乡的`桃花、梨花竞相绽放,空中白鹭展翅飞翔,是我们家乡的一道风景,是春游的好地方,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愉悦。
课件展示二,白鹭是白鹭湖的标志,白鹭湖是因有白鹭而得名。
5、跟伴奏视唱第三段歌词。
老师:白鹭湖土质肥沃,是种水稻、棉花等作物的好地方。
课件展示:近几年来,有60%土地种上了棉花,农民的收入成倍增长。白鹭湖不仅是“鱼米之乡”,还是产棉之乡呢!如今的白鹭湖是楼房鳞次栉比,公路四通八达,好一派繁荣景象。
6、跟伴奏视唱第四段歌词。
“小呀小伙弹琴,姑呀姑娘唱”要唱得有弹性。结束句情绪要饱满,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唱出来。
老师:课件展示,湖区人民不再是“白天拿锄头,晚上睡枕头”的时代了,他们在享受物资文明的同时,也享受着高尚的精神文明。农场领导经常组织各种大型的文体活动来愉悦人们的身心,提高生活品味,就连中老人也没闲着,夜幕降临,华灯初放,到处都响着阵阵悦耳的腰鼓声。我们的家乡一派祥和。
7、全班跟琴齐唱全曲。
要求唱得明快、充满活力,把对家乡无比热爱的情感表达出来。
五、表现歌曲的方式
1、齐唱:这首歌只有一个声部,同学们同唱一个声部。
2、领唱:一个人领唱一、二乐句,其它人齐唱其余乐句。
3、表演唱:手拿道具,边歌边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六、表现歌曲,师生互动
1、齐唱: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认识乐器,使用乐器。
2、领唱、齐唱:指派一名学生担任领唱,其余学生担任齐唱。(同打击乐器、电子琴伴奏)
3、表演唱:作课件编排,全班可成几个小组,看谁表演得最好。
七、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一首歌唱家乡有歌,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家乡的美好,生活的甜蜜。我相信同学们长大后,用所学到的知识,用勤劳的双手去建设我们的国家,建设我们的家乡。
老师再次弹奏歌曲旋律,学生依次走出教室。
《白鹭》教学设计12
教学准备:
挂图、录音带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
一、揭示课题
⒈“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白鹭,同学们见过吗?(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然后教师作简单的介绍。
⒉郭沫若先生也曾为白鹭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第十六课《白鹭》。(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⑴提出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句子。
②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
③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白鹭的。
⑵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
2、检查自学效果。
⑴分节朗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及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⑵看图理解“蓑毛”、“喙”、“流线型”。
⑶提问: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白鹭的?
3、默读课文,根据总分总的结构特点给课文简单的划分段落。(不作过高要求)同桌讨论,集体交流。
4、分段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的生字后,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作业
⒈朗读课文。
⒉抄写生字。
《白鹭》教学设计13
《最后一只白鹭鸶》是鄂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这篇文章是一篇童话故事,以“建设开发,也要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叙述了坪林村的山猪潭因为兴建高级山庄,环境遭到破坏,白鹭鸶也被迫陆续搬走,环保人士大声疾呼:还给大自然原来面貌的故事!这篇课文内容新颖,语言生动形象,线索清晰而富于变化,通过白鹭鸶的遭遇及“一群痛心疾首的环保工作者”的“遗失启事”说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生存发展所面临的严肃的问题,教育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读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鹭鸶飞走的原因。
4.品读重点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中表达方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5.培养学生抓重点词句体会的习惯和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鹭鸶飞走的原因。
教学难点:
品读重点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白鹭鸶这种动物吗?(课件出示图片)
2.白鹭鸶是一种喜欢群居的水鸟,全身雪白,体态优雅,活动于湖沼岸边或水田中。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白鹭鸶有关。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课题)一起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为什么是最后一只白鹭鸶?它的同伴呢)
二、整体感知
1.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文本。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到125页,先自己把课文读一遍,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同时要注意读准生字词。
2.谁来说说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讨。
11.(课件出示坪林山美景图)
2.这样的美景不仅吸引了我们,更吸引来了一群建筑开发商的到来。
A.议论纷纷,心里很担心。联系课文说说你认为它们会担心什么呢?(有感情的朗读)
B.有着美好的愿望。(谁有什么愿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有感情的朗读)
3.是啊,一只白鹭鸶有着美好的愿望——这就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愿望。这不仅是白鹭鸶的,也是我们人类最初的美好愿望啊。(出示广告词,先指名读,再联系前文师生接读。)
4.这么宁静优美的环境怎么不让人心生向往呢?可往往事与愿违。仔细读一读4-7段勾画出环境变化的句子,看看发生了些什么事?
(1)工程车来来往往,整天轰轰隆隆的,尘土飞扬。
A.噪音和尘土让鹭鸶们不习惯。他们习惯的是什么?联系前文想一想,说一说。
B.(失去了平静,安静。)指导读:一些不习惯的鹭鸶都先搬走了。
是啊,听着机器的轰鸣,原本宁静的家园被一只只“怪手”给毁了!
(2)那巨大的看板,挡住了鹭鸶回家的路线。加上工人抽取潭里的水,不到半月功夫,山猪潭变小了。(失去了碧水蓝天)
(3)水田不见了,潭边筑起堤防,大叫:“你看!白鹭鸶,真的有白鹭鸶呢!”
A.抓住词语体会环境的变化。想象一下,山猪潭会小到什么程度?
B.出示句子:白鹭鸶吓坏了,觉得这里实在太可怕了,再也不能住下去了。他决定立刻就搬家。
什么让它觉得可怕?(没有了水田,没有了食物,没有了相思树,也就没有了它们栖息的家啊!)
5.所以,鹭鸶们都飞走了。看看鹭鸶行动的句子,比较这三处写法,你发现了什么?
6.白鹭鸶一批比一批走的急切,是因为这里的环境一天比一天(恶劣)。就连最后一只白鹭鸶也不堪忍受,仓皇离开。你能理解这些鹭鸶们的感受吗?带着这样的感受来分角色读读重点句子。(男生读环境变化,女生读白鹭鸶的不同反应。)
7.如果你是一只白鹭鸶,你会对人们说些什么呢?
8.学习“遗失启事”,强化环境意识。
(1)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一群环保工作者听到了白鹭鸶的诉说,他们举起了一块牌子:(课件出示遗失启事,以读代讲)
(2)这一再的遗失!遗失!遗失!让我们感到痛心疾首。但如果我们继续这样下去,我们遗失的仅仅是这些吗?
(3)现在的山猪潭不在祥和。白鹭鸶们无家可归,你愿意为白鹭鸶在武汉找个家吗?快快模仿广告语或遗失启事,写下邀请吧!(课件出示 )
五、课堂总结。
:
《最后一只白鹭鸶》是个童话故事,以“建设开发,也要重视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从一只渴望和人类和谐相处的白鹭鸶的视角,叙述了坪林村的山猪潭因为兴建高级山庄,环境遭到破坏,白鹭鸶也被迫陆续搬走,环抱人士大声疾呼:还给大自然原来的面貌的故事。本篇课文教育意义很强,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他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时做起,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极易激发学生与文本的情感、思想产生共鸣。但作为一篇阅读课文,我明白学科定位要准,不能把本课上成了单纯的环保课,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同时,还应该体现出语文味,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感受到课堂上有很多欣喜的成功之处。
1.抓住文章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比较式”阅读教学。此文表达方法上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对比强烈而巧妙,即环境对比,一群白鹭鸶与一只白鹭鸶的`态度对比,广告词与遗失启示内容、情感、意图的对比。于是用“比较阅读”组织教学,增加学习的趣味及可读性。如让学生品评广告词与遗失启示的好与坏,真与假,虚与实,喜与忧。明白环境遭到破坏的罪魁祸首是人类自己。
2.创设意境,以情激情。将学生引入课堂情境。开课时我就以课件出示坪林村的一组美图,让学生在这优美的景色中陶醉,然而开发商却打破了这种美好。接着我让学生通过品读句子感受环境的变化。学生在思想上也由惋惜到愤怒,为白鹭鸶而鸣不平,自然而然地激发起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感。这样在欣赏、想象、品读中既对学生进行了语言训练,也完成了本课的育人目标。
3.巧妙地设计文章的补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就课文的“空白处”启发学生对比想象开发建设前后,白鹭鸶自由翱翔、“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好画面和“树木倒塌,机器轰鸣,尘土飞扬,白鹭盘旋流连”的离开场景,同时相机指导朗读,了解山猪潭的变化,体验白鹭鸶的内心世界。在课堂的结课处安排了“向白鹭鸶发 ”的写话训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环保意识,从而突破几个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与此同时,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训练。
当然,教学本课也有一些遗憾,本篇课文较长,课堂容量大,可抓的点很多。在课堂上,我很想让学生将课文挖掘得更深入些,理解得更多、更透彻一些。然而,这也就同时出现了另一个弊端:抓的点多,但重点不够突出,环节还未完全落入实处。“如何在一节课内完成教学内容,实现目‘长文短教’的阅读教学思想?”将是我今后进一步学习研讨的方向。
《白鹭》教学设计14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没有见过白鹭,有必要让学生先欣赏一些白鹭的图片,对白鹭有个直观的认识。
本篇课文的语言凝练、含蓄,学生可能会有很多不懂或疑惑的问题,这将是本节课重点要解决的。对于白鹭的美,学生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刻,有必要适当点拨,加深理解。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提出问题,分析解决。
3、在品读课文的同时,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生活和美的热爱之情。
《白鹭》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是大文豪郭沫若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全文语言朴实流畅,优美如诗。尤其是字里行间饱含的那份浓浓的诗意,使人回味无穷。因此,教学本文除了带领学生学会生字词并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的内涵,从而感受白鹭的美,感受文章描绘的意境美。
知识与技能:
认识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写“精巧、配合、身段、适宜”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的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理解。
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课件展示法,点拨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师准备:
1、课文朗读动漫。
2、白鹭的相关视频资料、作者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作者背景及白鹭相关资料。
使用教材
构想:对于课文的理解,我设计了多层次的课文阅读。首先,让学生们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接下来设置再读课文,整体把握,这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的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然后设置深读课文,品味重点句子,重现优美的画面,这样由浅入深的阅读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了文章,体会了作者对白鹭的思想感情,这种方式突出了重点,有突破的难点。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悠远,我要让我的学生们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让他们明白美往往存在于平常的事物中,鼓励他们去寻找,去发现在能力培养方面。我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把课上所学运用到实际中,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嘴长颈长脚也长,爱穿一身白衣裳,常在水边结伙伴,田野沟渠寻食粮。(打一动物)谜底:白鹭(师出示图片)
2、激趣导入:课件出示白鹭的视频及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交流,认识白鹭。
3、板书课题。
4、生齐读课题,师指导读好“鹭”。
5、引导学生简单交流课前搜集到的作者资料,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画出不懂的词语。
(2)出示词语,过字词关。
(3)指导书写。
三、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2、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分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二、直入开篇,抓住中心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它却是一首“精巧的诗”。
三、赏读2—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
1、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自由朗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想边画。
2、集体交流,引导,感悟。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并通过观察课件中的白鹭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读出和谐美。
(2)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白鹭的美:小巧、玲珑、柔和、平常。伴随音乐,读中感受如诗般精巧、美丽的白鹭。
(3)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近景图,说出白鹭的外形,读中体会白鹭形体一切都很适宜,像诗一样精巧,优美。
3、学生再读2—5自然段,读出白鹭的精巧美。
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啊!
四、赏读6—8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生活美”
1、白鹭不仅有精美的外形,更有精巧的生活。此刻,你仿佛看到白鹭生活的哪些画面呢?
2、哪些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你呢?用心读一遍,画出使你回味无穷的词句,并写下你的感受,然后与你的组员交流。
3、学生自读自悟自写,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展示汇报。
使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师生导读导悟。当我们再次聚焦白鹭生活的画面,不得不惊叹于白鹭全身流泻的、诗一般的美!
五、赏析9—11自然段
1、质疑:此时此刻,你觉得白鹭美吗?它美中还有不足吗?
2、教师描述:是啊,白鹭真是如诗如画如歌!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3、全景图中显示第11小节文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六、赏读全文,总结全文
1、也许白鹭这首精巧的诗,这首韵味无穷的诗,深深地感染了郭沫若老先生,因而诞生了这篇如诗如歌如画的美文,细细品读,感觉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白鹭深深的.赞美和喜爱。让我们伴着音乐,齐读全文,尽情享受白鹭无尽的美!
2、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你有哪些收获?
猜谜语。
学生交流对白鹭的认识。
简介作者:郭沫若,原名郭开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曾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
联系上下文指名说说生字读音上的注意点,并领读。
教师适时指导读准“喙、嗜、朱、哨、韵”等字,并正音。(“宜”读yí,不读yì;“喙”读huì,不读zhuó。)
学生从以下方面找出白鹭的美:(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学生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学生从: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感知白鹭的美。
学生边读边想边画白鹭“精巧美”的句子。
第二小节——概括描写: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
第三小节——对比描写: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相比,有其独特的小巧美和寻常美。
第五小节——具体描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真是天工巧夺!觅食、栖息、低飞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找出看到的画面:
第一幅图——白鹭觅食
第二幅图——白鹭栖息
第三幅图——白鹭低飞
集体交流,体会“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齐读第11小节,发出内心的赞叹。
齐读全文。
学生从多角度畅谈收获。
这一环节以谜语和视频资料的形式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
这一环节给了学生充分的预习交流时间,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的引领下,学会了自学。教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
本环节注重让学生尝试用已有的知识理解教材内容,激发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为课堂中合作、探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在文人墨客的笔下都充满诗情画意。回顾全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激发他们对白鹭的喜爱之情,从而为下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感受白鹭的外形的精巧。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真正走近白鹭,感受白鹭的生活美。
在激情朗读中读出白鹭的韵味、作者的心境,读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由课内迁移到课外,拓宽学生的视野,学习写作方法。
总结: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白鹭》教学设计15
安顺市凤仪小学丁花菊。
教材分析。
《鲸》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9课。
1、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体形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2、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二是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三是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鲸的体形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3、体会在介绍鲸的体形特点时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及好处。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介绍鲸的知识。
体会在介绍鲸的体形特点时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及好处。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课堂练习卡。
3、记分牌,小奖品。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1.出示大象的图片。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大象)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大象可谓是庞然大物了,可是大家知道吗?在美丽的蓝色海洋中,生活着一种海洋生物,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它的形体庞大,比大象还要大许多呢。知道那是什么动物吗?(鲸)出示图片,板书课题。解题: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
2.介绍鲸的相关知识。出示鲸的图片。
鲸,生活在大海里的哺乳动物,形状像鱼,所以叫鲸鱼。它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鲸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80余种,我国海域有30多种。鲸分两大类:一类叫作须鲸,口中有须没有牙齿,如长须鲸、蓝鲸、座头鲸、灰鲸等,比较温和;一类叫作齿鲸,口中有锋利的牙齿,如虎鲸等,比较凶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介绍了鲸的哪些知识,分别体现在哪些自然段中?(出示问题)。
2.学生读文,全班交流读书成果,老师相机板书:鲸的体形特点。(1)鲸的进化过程。(2)。
鲸的种类。(3)鲸的生活习性。(4~7)。
3.过渡:这节课我们先重点去了解鲸到底有多大。
三、
1、老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2、师:听了老师的朗读,你知道鲸的体形有什么特点了吗?(相机板书:大)对,鲸很大很大,但如果只是单纯地说大,我们还是不能准确地感觉到鲸到底有多大。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说明鲸的“大”的。同时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并针对这些句子提出问题。(出示示例)比如:如果你画的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这一句,就可以提这样的问题:(1)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多重?最小的鲸也有多重?(2)句子中的“约”字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3)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用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你提的问题可以是针对一个句子,也可以是针对某个字词,还可以是针对作者的写法。问题不分大小轻重,只要是能提出问题,就值得表扬。大家把提出的问题罗列在“课堂练习卡1”上,提得越多越好,老师刚才举例用的句子以及问题你也可以写在问题卡上。
3、学生读文、勾画、写问题,老师巡视指导。
(2)轮换提问题和回答问题,提出问题的一方得2分,回答问题的得1分;(3)问题提出后,先由对方回答,对方回答不出再由本方回答;(4)提问题和回答问题者,要声音洪亮,表述清楚,否则不计分;(5)不可以重复提问题。
(6)凡是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的都有小奖品奖励。
5、宣布提问大pk正式开始。
7、小结:(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通过这场pk,我们对鲸的“体形大”这个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现在我们再来看一张图片,再次直观地感受一下鲸的大。(出示图片,同时复习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8、为了巩固我们刚才pk中学到的知识,现在来完成一个练习。
四、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2、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生回答,教师相机点拨,认识鲸的特点及各种说明方法让学生体会出:“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鲸的体重、身长。
“作比较”,以熟悉的事物比不熟悉的事物,以象作比较,用“鲸的一条舌头”和“十几头大肥猪”相比较,说明鲸体形之大。
“举例子”,用“人站在它的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宽敞”的事例,更直观形象地说明鲸整个形体之大。(教师相机板书)。
9、小结: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恰到好处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就会使读者更准确、更直观、更形象地了解所说明事物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0、指导朗读,读出鲸非常大的特点。
五、回顾课文,教师。
总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了解到了有关鲸的体形大的特点,而且懂得了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如: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运用这些说明方法去介绍一些事物可以更准确、更直观、更形象,也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余的2~7自然段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能用提问的学习方式去自学,你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3”:描述一种动物或植物或物品,用上本节课学到的说明方法。
2、默读课文,把文中其它段落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和作比较说明方法的句子用“——”画出来。
板书设计:
9、鲸鲸:
大(1)重长。
说明语言:严谨进化过程(2)。
种类(3)。
生活习性(4-7)。
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5。
【《白鹭》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白鹭》教学设计09-24
《白鹭》 05-15
[合集]《白鹭》 05-15
(通用)《白鹭》 05-18
《白鹭》 【热】05-17
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优秀09-07
《白鹭》 15篇03-05
《白鹭》 【精选15篇】05-17
《白鹭》 通用15篇05-18
《白鹭》 (实用15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