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华体会电子竞技 通知工作总结华体会体育2串1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设计>《新闻》 教学设计

《新闻》 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28 06:59:0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闻》 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闻》 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闻》 教学设计

《新闻》 教学设计1

  一、导入

  1、收看过新闻联播吗?

  2、播音员报道的新闻都是由记者撰写的“新闻报道”。

  3、今天我们要来学做小记者,了解“新闻报道”的`写法。

  二、自学例文,了解这则新闻报道

  1、自读,再指名读。

  2、思考,讨论:例文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3、讨论:读了这则报道知道了什么?

  三、明白新闻报道的框架

  1、我们读了例文,就能对这次男篮比赛情况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为什么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呢?自读习作3第二部分,发现报道的写作特点。

  2、讨论

  1)、例文各部分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2)、归纳,板书: 标题:题目突出重要内容

  导语:交代结果

  主体:事情经过

  结尾:补充交代

  四、指导写好一次体育比赛或学习竞赛

  1、可以组织一次拔河或跳绳比赛等。

  2、学生口述比赛情况,注意体现出报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为什么等因素。

  3、指导确定标题,突出重要内容,然后按导语:交代结果;主体:交代事情经过;结尾:补充交代这一格式开始落手报道内容。

  五、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要求报道的事件清楚,重点突出,语言规范。

《新闻》 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依据对新闻体裁的了解,积累新闻采访的选题、写提纲等基本常识。

  2.分析热点话题,根据采访计划尝试拟写采访提纲。

  3.根据采访提纲的基本要求,制定采访计划,梳理采访结果。

  二、教学重点:

  围绕话题,根据采访的目的和对象,拟写采访提纲。

  三、教学难点

  了解采访提纲的基本要求,按照标准修改提纲。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体验法头脑风暴法

  第一单元解析

  人文主题:本单元为活动探究单元。任务一围绕“新闻阅读”编排了5篇课文;任务二,新闻采访;任务三,新闻写作。通过学习,养成关注现实、关心时事、自主思考的习惯;形成求真求实、冷静客观的思维方式。

  语文要素:学习本单元,理解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基本原则,了解常见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初步形成一定的新闻阅读能力,学会撰写新闻作品。锻炼捕捉新闻线索、抓住新闻热点的能力;提高策划组织、分工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学会准确、负责任、言必有据地表达。

  新闻采访解析

  人文主题:培养新闻敏感度及成果预判意识。

  语文要素:熟悉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自主确定报道题材,制订采访方案,草拟采访提纲,并进行采访实践,搜集新闻线索。

  教学过程

  单元整体架构

  参见上方。

  新课导入

  教师语言:《焦点访谈》《第一时间》这类新闻深度报道类节目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原因在于,一是聚焦热点话题,例如《假紫菜的真相》《破获酒驾逃逸案》《谁弄脏了我的空气》,二是完成这些新闻报道之前,媒体人要做充足的准备,即撰写访谈提纲。本节课,我们就体验一下媒体人的工作,完成新闻采访提纲的撰写。

  【设计意图】

  关注时事,导入新课。

  回忆新闻体裁知识

  教师语言:作为一个职业新闻工作者,大家除了之前积累的新闻体裁的知识,还需要了解关于新闻采访的一些常识。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调动自身经验,参与学习,做好规划。

  学生活动:回忆新闻体裁知识,记录新闻采访的知识。小组合作,制定采访计划。

  【课件展示】

  1.什么是新闻采访

  明确: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去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影、录音、录像等。通过记者和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实现。

  2.什么是新闻写作

  明确:新闻写作,就是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写作。可以用文字或者声音、影像。

  采访前的准备

  (1)明确报道的目的。采访前,首先要明确自己采访的目的。比如,我们要写一篇“好人好事”的新闻,在采访的`时候就要围绕“好”来问,挖掘人物乐于助人的品质。

  (2)搜集充分的资料

  可以从报纸、杂志等搜集资料,也可以从正规媒体网络查阅资料,建立自己的资料库。比如采访一个会议,会议主题是什么,参会人员有哪些,会上主要议论什么内容等。资料越充分,采访会越顺利。

  (3)拟好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可以规划我们的采访程序,帮助我们思路清晰地进行采访、写稿。比如,采访清洁工的采访提纲:

  每天上班几点出来几点回去?

  每天的工作是什么?

  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

  工作中最累、最苦的事情是什么?

  行人随手扔垃圾怎么办?

  ⑷制定采访计划

  依据采访话题及提纲,制定采访计划。包括何时、何地进行采访,对采访中的突发情况如何应对,对采访结果和数据如何进行梳理。

  【设计意图】

  掌握新闻采访的基本知识,做好采访的前期准备。

  访谈提纲的基本要素

  教师语言:请同学们阅读以下访谈提纲样例,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访谈提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明确:采访主题、时间地点、采访对象、采访目的、采访方式、采访器材和采访问题。

  2.和上面采访清洁工的提纲比,你有哪些新的发现?

  明确:访谈对象可以不止一个;访谈问题都跟主题、目的有关;要根据不同的访谈对象设计不同的问题;问题要表达清楚;问题间的逻辑关系和目的要清楚......

  【设计意图】

  了解访谈提纲的基本结构,为自拟提纲做好准备。

  设计访谈提纲

  教师语言:那么,我们这次的采访话题是“手机进校园”,请阅读相关资料拟写采访提纲。

  【资料1】山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xx年11月1日起施行。

  《条例》规定,中小学校应当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电子产品使用管理,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

  【资料2】在日本较为主流的教育方针是,由学校统一向学生发放手机,以此来“教会学生手机的正确使用方法”。著名教育学家尾木透露,这种手机月租3500日元(约合220元人民币),不能上网但自带GPS功能,此外,这种手机还可以“防狼”,如果遇到危险,孩子可以一键打开报警装置。

  【资料3】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方便了家长与之联系,但也存在一些青少年对手机形成了依赖,患上了“手机综合征”。而且频发短信对视力有一定伤害,手机辐射也影响身体健康;沉迷于玩手机也必定影响他们的学习;手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的健康发展都有不利影响,学校和家长必须要管,但怎么管是关键。单用一纸禁令完全把手机清除出校园,这种“一刀切”的管理方法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无法从根本上让学生正确认识手机的用途,学校应当采用科学和与时俱进的管理方式,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手机。

  学生活动:填写访谈提纲(答案不唯一),完成提纲后进行小组讨论,发现问题后进行修改。

《新闻》 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合理地安排顺序。

  2。 模拟播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口语和书面语自然结合。

  3。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学习参试人员团结协助、为国作贡献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参试人员团结协助、为国作贡献的精神。

  难点:录音新闻的特点,模拟播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谈论对新闻的认识。(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真实、准确、及时;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和背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火箭上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我们经常在电视中看到火箭发射成功的盛况,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电视还没有走进千家万户,火箭发射还很不容易,你想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盛况吗?今天我们借助“录音新闻”来回味一下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翱翔停泊硕大倾斜参数经纬

  运载气氛瞬间沉寂协作闷雷

  三、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本文很明显有两种文字,你能说出这两种文字的.不同作用吗?

  2、掌握本文的结构

  明确:

  1、黑体字报道的是事件,括号内的字是现场录音和对录音内容的说明。文字报道和现场录音结合运用,更真实、全面地报道了事件,这是录音新闻的主要特点。

  2、第一部分(1—7段),报道火箭发射的情况。

  第二部分(8—15段),报道运载火箭落水的情景。

  第三部分(16段)写对发射海区指挥所负责人的采访。

  四、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分角色朗读(模拟播音)

  组织方法:一学生读黑体字,一学生读刘长乐,一学生读麻振,一学生读王惠悫。其他同学表演括号内的内容。

  要求:要注意语速、语调,把握感情。

  2、学生评析。

  3、探究练习:结合课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内容,体会下列句子在播音时所应有的感情、语速、语调。

  (1)这里蓝天碧海,风平浪静,阳光灿烂,运载火箭的水下发射试验就要在这里进行。

  (2)顷刻间,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来越长,如同一条出水巨龙,扶摇直上,腾空而去。

  (3)各位听众,你们好,现在向你们报道我国由潜艇水下发射的运载火箭落水的实况。

【《新闻》 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08-16

教学设计09-23

《》教学设计09-27

《迟到》获奖教学设计 迟到优秀教学设计10-20

《咏柳》教学设计08-09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08-01

《夜莺》教学设计08-09

《泉水》教学设计05-11

《登山》教学设计05-15

《草原》教学设计05-1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