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陌上桑》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陌上桑》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陌上桑》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读这首民歌。
2.通过咀嚼民歌的语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掌握“汉乐府”常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汉乐府”常识的了解和语言文字的品味,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2.通过对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一定的想象能力。
3.通过诗歌的诵读,培养提高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赞美我国古代劳动妇女对封建官吏的卑劣可耻行为的憎恨。
2.通过领会诗歌的语言,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感情。
二、学法引导
诵读品味、点拨引导。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通过反复吟咏,领会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美韵律和意境,并做到通畅地背诵诗歌,为加深体会诗歌感情内容提供可靠的基础。
四、课时安排
l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反复朗读,从朗读中欣赏罗敷的美,憎恨官吏的'丑。
2.学生自学.老师质疑点拨。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学生掌握一定的汉乐府的常识。
2.反复诵读,课堂上能够背诵。
(二)整体感知
这首民歌刻画了秦罗敷这一形象,她美丽、善于劳动,言辞锋利,对于不轨之徒敢于斗争,且善于斗争,人民通过她的口说出了他们的愿望和要求。
(三)教学过程
1.介绍“汉乐府”的文学常识
“汉乐府”原来是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这个官署相当庞大,成帝时“女乐近千人”。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
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正音。
出示投影片。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东南隅yú倭堕髻wō?duò襦rú下担谨谛lǚ?zi脱帽著峭头zhuó?qiào
踟蹰chí?chú谁家姝shū骊驹lí缃绮qǐ Hlián
3.学生对照注释,弄懂课文意思。
4.分析课文。
全诗在内容上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段:交代故事所发生的地点、季节以及女主人公的姓名、年龄、服饰等等,并通过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瞩目显示女主人公秦罗敷的美,为下文使君求同载作了导引。
第二段:写使君为罗敷的美貌所惊,不怀好意地询问她的姓名、年龄,最后图穷匕首见,露出狰狞面目,罗敷义正辞严地给予斥责拒绝。
第三段:则通过罗敷的夸夫,使使君相形见绌,自感形秽。
5.讨论书后练习题。
(1)作品是怎样表现罗敷美貌的?
讨论后,老师点拨,在表现罗敷的美丽时作者不从正面写罗敷的容貌,却写了许多为她的美貌所倾倒的群众,从侧面写罗敷的美。
(2)罗敷为什么那么夸张地夸她的丈夫?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这样使使君相形见细,自感形秽。反映了罗敷善于斗争。
(四)总结、扩展
这首民歌通过美丽的采桑女子罗敷拒绝使君所邀的故事,歌颂了劳动妇女坚贞不阿的品质和勇敢机智的性格,揭露了封建官吏的卑劣可耻的行为。
八、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九、背景知识与课外阅读
在这首民歌中称太守为“使君”,这种称谓始见于《后汉书寇恂传》,是东汉时的习惯,据此可以推断这首民歌大概产生于东汉时代。
1.汉乐府民歌有什么艺术特色?
两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是:
(1)叙事性强,出现了第三者叙述的故事,出现了有性格的人物和比较完整的情节。
(2)能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描写人物,如个性化的对话,人物行动和细节描写等。
(3)形式多样,有四言、五言、杂言、少数承继四言,大多数采用杂言和五言。杂言体句式自由,长短不拘;五言则更是乐府民歌的创新。
(4)不少作品有丰富奇特的幻想,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2.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一方面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憎,是从民间或受民间文学影响而产生的艺术硕果,以它灿烂的花朵和浓郁的芳香装点了荒芜的汉朝诗坛,与《诗经》《楚辞》可鼎足而三。另一方面,它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继承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发展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它的成就,沾溉了中国后代诗坛,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的成长。
《陌上桑》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体味罗敷的美好形象。
2、学习罗敷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让学生深切感受罗敷的优秀品质,并使学习“罗敷的优秀品质”能落到实处。
教学手段:
在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导”为辅,学生“议”为主:导→议→结→练
教学思路:
1、本篇是自读课文,且字面意思浅显易懂。因此,不需要在字词音义上花太多的时间,而应在朗读文章的基础上感受罗敷的形象。
2、为了更好地学习罗敷的优秀品质,应注重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或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展开思考和讨论,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
教学步骤:
一、入题:
1、引导学生简诵《木兰诗》中的语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由木兰的形象(代父从军、慷慨为国的巾帼英雄)引出本课的罗敷(中国古代美好的女性)。
3、
二、读文:
1、学生初读课文(要求:据课文中的注解)
2、朗读课文(要求:注意字音和朗读节奏)
A、自由读
B、分组比赛,各小组评议。
3、教师小结。
4、
三、析文(教师适当点拨)
1、问:罗敷具有哪些优势?又表现在文中的哪些语句上?
(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
明确:
A、外表美
B、内在美(心灵美):机智勇敢、不畏强权、敢于斗争、对爱忠贞
2、分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方法刻画罗敷形象的好处。
A、方法:出示明星画幅,经过引导分析,再与文中描写罗敷的语句相对比,引导学生理解侧面烘托对于描写人物的好处。
B、小结: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往往能比正面描写更能给人以丰富的想像,更能加深读者的印象。
四、拓展(教师导,学生议)
1、导:罗敷的身上美貌与勇敢同在,勤劳与机智共存,这种女性,在现在的社会还有吗?请结合自身或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来谈谈你的看法。
2、议:分组讨论。
要求:每组选定一种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作简要分析。
3、答:每小组选一人作答。
要求:
A、同一小组组员可互相补充;
B、其他各组可提出不同意见。
4、问:我们可以从罗敷身上学习到什么?(提示:指对我们的学习以及今后的生活有帮助的。)
明确:学生自由回答,点到即可,不做深入讨论。
5、 小结:无论我们的外表是美还是丑,也无论我们是否具有天生的优势,只要我们敢于发现自己,敢于表现自己,努力发挥自己的长处,那么,即使是丑小鸭也很可能变为白天鹅。
五、练习
本文通过罗敷与使君的斗争,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貌美心慧的女性形象,但文中并没有指出罗敷与使君斗争的结局,请同学们展开想像的翅膀,为故事写一段合情合理的结局。
《陌上桑》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学习本文正面、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朗读、复述的基础上,通过对比阅读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主人公罗敷不畏强暴、坚贞不屈、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体会不同作品的社会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1、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2、系统地对作品进行对比并发现作品不同特点。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比较阅读法。
四、教学设想:
主问题设计:
本文和《鲁秋洁妇》两个故事的异同有哪些?
人物形象的区别
情节的不同所体现的不同阶级的诉求
五、教学过程设计:
1、用快速的方法诵读课文。
2、讨论探究以下问题:
(1)请尽量多的说说本文和《鲁秋洁妇》两个故事有哪些异同。
(2)作者是如何展现罗敷非凡的美的?课文没有直接描写罗敷的容貌,你能感受到她的美吗?——“五马立踟蹰”中“立”的理解。
(3)两个故事中的男性在文中的价值。
(4)两个故事的不同社会价值。
明确:
问题(1)设计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的概括能力、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
问题(2)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这是展现罗敷外表美和人格美的地方,教学的重点在于对罗敷美的展现的描写角度上。
问题(3)和(4)的设计连同上面的两个问题是对文本的深入挖掘,是尝试,是本堂设计中的最难点,人物形象的分析,可能有部分学生会对使君这个人物一票否决,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他对罗敷的'美的展现也起到衬托作用。
六、作业设计
1、对文章根据刚才的理解,从内容、主题、写法特点及语言等角度出发,进行发现探究,用“这是一首……的诗”的句式说话。
如:这是一首叙述采桑少妇严词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的诗。
2、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请试着说说罗敷、秋胡子妻、木兰、刘兰芝这几位女性的不同之处。
3、拓展练习:运用侧面烘托手法写人。可表现一个人的惹人喜爱,表现一个人的外表的某个特点,表现一个人的思想性格、精神品质,或展示一个人的身世等。
八、板书设计:
《陌上桑》与《鲁秋洁妇》
陌上桑鲁秋洁妇
人物:外貌美——直接、间接描写;男性在文中的作用
桑女受辱故事:结局——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
思想情感:不同阶层的不同诉求、不同作品的价值
《陌上桑》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诗中“罗敷”这个人物形象。
二了解这首诗多样的表现方法。
三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民歌的特点。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一课时。
二抓住民歌特点,引导理解,避免繁冗分析。
三重视语言文字知识和文学常识,对部分词语的含义着重理解,对乐府的一般常识概要掌握。
四启发思维,活跃思路,指导读书方法,以一个句子的多种理解为例,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要点:
一人物性格──严正、机智、诙谐。
二表现方法──人物自己的语言(正面的),环境和其他各种描写的陪衬(侧面的)。
三民歌的特点──夸张的手法,叙事时的人称。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引起回忆(问答,水平低的班要尽量启发)
在语文课上读过哪些民歌?──《木兰诗》,是叙事的;《敕勒歌》,是写景的。前一首,可鼓励简述故事内容,背出若干名句(切勿多花时间);后一首,可鼓励背诵全文。如果学生还读过别的民歌,欢迎举出、介绍。
二解题(讲述时要引导看课本)
《陌上桑》是民间故事诗,是汉代乐府歌辞(参看课本,明确乐府含义,省去板书时间)。《陌上桑》有两首,这里选的一首,又名《日出东南隅》,另一首是《秋胡行》,也是故事诗。全诗分为三“解”,“解”是指乐歌的段落。第二解原到“罗敷自有夫”为止,现在课本上的段落是编者重新划分的。
三自读
先范读一遍,可辅以表情、手势,帮助学生自读时体会内容。指出骑(一人一马)的读音,旧读,现行审音表已改读。学生自读时,巡回了解情况,有个别小疑难,可及时解决,如有多人提出的问题,确属共同的难点,可在自读几遍后统一解答。
启发思考,引导学生自己体会,不必多讲。
1.诗中人物活动的环境是怎样的?──早晨“日出”时的晴好天气,“东南隅”是早晨受阳光沐浴的佳境,罗敷就在这美好的环境中劳动。
2.罗敷的器物服饰是怎样的?──笼系用青丝,可见它的精美,笼钩用桂枝,显见它的香洁。服饰:倭堕髻、明月珠、湘绮、紫绮都高贵华丽。器用精致高妙,都衬托人物之美。
3.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有什么作用?──从这些人的反应来显示罗敷的美丽。
4.使君是怎样邀罗敷的?“使君谢罗敷”一句应怎样理解?──使君通过随从的小吏去邀罗敷,还是做得比较有分寸的,并没有用威势来强迫罗敷。“使君谢罗敷”是说小吏受使君的命,用使君的名义向罗敷问话,使君并不直接问话。
5.第三段罗敷的话表现她怎样的性格?──“使君-何愚”,一个“愚”字便表现了罗敷的善于辞令。她既不是瞪眼高声,也不是委屈求全,却是委婉地批评使君不明事理。随着,用“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两句来斩钉截铁地拒绝使君,这样从大道理上说话,就表示出严正的态度。这是很重要的两句,不可忽略。以下,夸耀丈夫,说自己的丈夫胜过使君,仍然委婉,却又承上两句严正的说理。这样看来,太守并没有倚势强迫,罗敷也没有拼死抗争,而这场对话则显示了罗敷的机智、诙谐的特点。
四讲述(依教学班程度高低决定内容深浅、多少)
1.叙事的人称:写诗的人,用歌唱者的口吻开头,引起下文,又转为第三人称的叙事。这是民歌常用的一种叙事方式。“照我秦氏楼”,“我”是“我们的”省略。在诗中,“我”与罗敷同一立场,表现歌唱者对主角的亲切感。从“罗敷善蚕桑”开始,就是用第三人称叙事的。
2.故事的人名:罗敷,是古代美女的.通名,秦,是诗歌中常用的女子的姓。自名,本名。歌中,主角用了这个姓名并不一定实有其人。
3.衣饰的描写:绮和珠都是高贵的衣饰,极尽铺张是用来衬托人物的美丽,和描写器物一样,起到美化人物的作用。这也是民歌中常用的方法。
4.夸耀的实质:从“东方千余骑”开始,写罗敷夸耀丈夫,夸张得淋漓尽致,这样,罗敷就能压倒对方。罗敷的话,汩汩而不可止,越说越高兴,对方也就越听越泄气。罗敷的机智、诙谐,就从这夸耀的话中跃然可见。这样的描写,正是作者的出色的创造。当然,歌中的情节和人物是不能坐实的。
五讨论(适用于水平较高的班)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该怎样解释?学生发表意见,引导、归纳:一种解释是耕者、锄者归来后互相抱怨,只因贪看了罗敷而误了干活。另一种解释是男子痴看罗敷引起妻子的愤怒,回家后发生口角。还有一种解释是耕者、锄者因为观看了罗敷,回家就嫌自己的妻子丑陋。三种解释都可通,注家往往兼收并存,没有断定该选取哪一种。应当懂得,民歌流传久远,有时是很难说明当初始作时的原意的。不论哪一种解释,从侧面来表现罗敷之美则是一致的。读古代作品,遇有异解异说的,宜多作比较,不可死执一说就作定论。
六作业
熟诵,能默写出来,文字无差错,邻座互相检查并汇报。(可制作一张简单的背诵记录,每次每人背诵或默写后,把正误情况记录下来,汇报时,可全班收阅,也可对部分人抽查,要以鼓励为主,避免形成压力)
《陌上桑》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全的表现手法;
2、评议人物;
3、背诵。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疏通大意,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导入:
1.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
乐府是古代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所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制作的诗歌。这些诗,一般都配乐歌唱。《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总集。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多方面反映社会风貌。有描述征人思乡的痛苦,暴露战争罪恶的;有鞭挞封建婚姻制度,沤歌男女爱情的;有披露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敲骨吸髓欺压百姓的。这些诗,都有较深的思想意义。在艺术创作上,乐府诗格律比较自由,杂言、五言、七言兼而有之,其余有些是不用韵的。叙事性强。最突出的特点是刚健清新、质朴自然、文辞优美。
2.关于《陌上桑》
这是一首在东汉时期民间广为流传的诗歌,诗中的故事带有浓厚的传说性。过去有人对诗里的故事做过猜测,认为:《陌上桑》讲的是赵王的家令王仁妻子罗敷的`事。罗敷出门采桑被赵王看见,赵王想把她霸占为妾,于是罗敷作《陌上桑L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制止了赵王的卑劣行为。还有人认为《陌上桑》和“秋胡行’中的故事有关。秋胡的故事最早见于刘向的《烈女传》这个故事是说:有一个叫秋胡的人,娶妻五日便出外做官,五年后才回家。路上,见到一个漂亮的女子在采桑。下车对她说:“力田不如运丰年,力桑不如见国卿。便要娶她为妻,女子不从。秋胡来到家里,母亲引他见其妻,正是路遇的采桑女。妻子见秋胡是个负心人,便含恨投河而死。
这两则故事跟《陌上桑》有什么关系,现已很难考证。今天我们读这首诗,应当把它当作一篇文艺作品来看诗,欣赏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欣赏女主人公罗敷美丽、聪明、勇敢、忠贞,蔑视权贵的形象。
一、初读正音明大意。
1、分组试读明句读。学生试读,学生相互指出读错的地方。共同解决生字问题。
2、教师点拨或学生质疑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及在诗中的意义:
隅敷笼系倭堕髻缃绮襦捋髭须著峭头踟蹰妹宁可千余骑骊鬑鬑[陌]方位、角落。 [好女]美女。 [善]有的本子作“喜”。 [青丝]青色的丝绳。[笼]装桑叶的竹篮。 [系]系物的绳子。 [笼钩]一种工具,采桑时用来钩桑枝,行走时用来挑竹筐。 [倭堕髻]种发髻名。其髻像云堆叠,歪在头部的一侧,是当时时髦的发式。 [明月珠]宝珠名。 [缃绮]浅黄色有花纹的纺织品。 [孺]短袄。 [行者]过路的人。 [下担]放下担子”[捋]抚摸。[髭须]胡须。 [著]戴。 [帩头]包头的纱巾。[但]只。[坐]因为,由于。
3、再读有节奏。
分组竞读。然后学生互评,看谁更有感情。
教师点拨读法:五个字的诗句,一般说来,前两个字应方该稍慢,略带拖腔,后三个字应该稍快。例如“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应读作:“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其余依此类推。
4、齐读明大意。
①齐读;
②然后让学生试译全诗。
二、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1、给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概念:
正面描写:从人或物的本身着笔进行描写的称为直接描写,也称为间接描写。直接描写着眼点是本身的情、状、声、态、色、香等等。
侧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为鲜明、突出的描写方法称为间接描写,又叫做侧面描写。
2、根据这一概念,请同学们找出诗中第一段中写罗敷时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诗中写罗敷夸夫时,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
①学生自由读全诗;
②讨论诗中哪些是正面描写罗敷和其丈夫的?哪些是从侧面描写罗敷和其丈夫的?
三、小结:学生小结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特点。
四、运用: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来描写“冷”。
①请哪位同学来正面描写冷。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推测,正面写“冷”,是很困难的。也许同学们会说:
“很冷!”、“冷得要命!”、“真是太冷了!”“……”
②当然,如果我们从侧面的角度入手来展现现“冷”,情况就不一样。
提示问题:
当强冷空气来临时,我们可以从极冷情况下“人”和“物”的具体表现,就可以让“冷”无处藏身了。
比方说,人的穿戴、人的外貌、人的动作、人的语言、雾、冰、霜、北风、各种动物……这下“冷”就活画了出来了。
③学生完成片断作文。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评议人物及背诵
导:复习检测:
1、释其诗中之义并为划线的字注音:
隅敷笼系倭堕髻缃绮襦捋髭须著峭头踟蹰妹宁可共载不
千余骑骊鬑鬑
2、评讲上次片断作文《冷》:①教师指定优秀范文让作者自己读作文;②学生共评作文;③教师扣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略作点拨。
一、自由诵读全诗。
二、学生讨论:
1、本诗写了罗敷哪两件事?从中可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探究发现:采桑、拒诱。)
2、有人认为使君是个好色之徒,是个调戏良家妇女的恶棍。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请阐述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
三、多样分组竞赛诵读。
①男女竞读比响亮;②小组竞读比节奏;③同桌竞读感情。
四、拓展阅读:
1、辛延年的《羽林郎》,并比较分析诗中的胡姬与罗敷的性格异同;
2、《上邪》的背诵默写。
五、日常积累:
1、重点背读默写并评点以下诗句: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3、做人智慧积累:
①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面对强大的“敌人”要靠机智取胜,不可蛮拼。②还可以让学生自由探究发挥:阅读收获体会大家谈。
《陌上桑》教学设计6
学习重点:
1、侧面描写刻画人物
2、背诵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汉乐府及《陌上桑》
“乐府”原是汉代国家设立的音乐机关。“乐”指音乐,“府”指官署。它的职责是搜集整理民间的诗歌。由此得以流传的乐章、歌词就叫“乐府诗”,简称“乐府”。《陌上桑》是汉乐府中的著名诗篇,这首诗叙述了采桑少妇罗敷女严词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歌颂了女主人公的机智幽默反抗的精神,带有喜剧色彩。
陌上桑:田间采桑。陌,指田间小路,陌上,泛指田野。
二、范读此诗
三、学生朗读此诗
四、就生僻字的读音及含义、艰难字词句进行点拨。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诗文内容点拨
“日出城南……自名为罗敷”四句交代了:
时间:早晨,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人物:罗敷
地点:秦家楼房
“罗敷……城南隅”写出罗敷的身分:采桑养蚕;一个“善”突出了罗敷以劳动为乐的农家女子本质。
“青丝……笼钩”是一种修饰说法,取其香洁之意。
“头上……上襦”四句来写罗敷之美,为后文写罗敷的心灵美作铺垫。
“行者……髭须”烘托之一;“少年……帩头”烘托之二;“耕者……其锄”烘托之三。“来归……罗敷”用侧面烘托的虚写作辅助,以弥补正面描写的不足,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
以上为第一章,极力描写罗敷的美丽动人。
“使君……家姝”四句写太守被罗敷的美丽吸引住了,派随从去询问,开始写使君与罗敷的矛盾冲突。
“秦氏……有余”是写太守与小吏的对话,又借小吏之口进一步叙述了罗敷的.情况。
“使君……载不”写出太守的无耻企图。
以上第二章,写太守的卑劣行径。
“罗敷……自有夫”表现出罗敷蔑视权贵,坚贞不届。
“东方……上头”此乃夸张之一——夫婿地位高;
“何用……千万金”此乃夸张之二——夫婿钱财多;
“十五……城居”此乃夸张之三——夫婿资历深。
罗敷夸耀丈夫为官,完全出于无奈,为摆脱太守纠缠的困境不得已而为之。
“为人……府中趋”四句,正面写丈夫的仪态,气度不凡。
“坐中……夫婿殊”两句,通过众人的赞誉写罗敷丈夫人才出众。
以上六句乃夸张之四:丈夫相貌风度美。夸张给使君以有力的回击:官位显赫,使其不敢妄为;相貌堂堂,使其自惭形秽。以罗敷夸夫作结,让人回味无穷。
以上第三章,描写罗敷机智夸耀自己的丈夫,借以摆脱太守的纠缠。
二、艺术特色
诗中大量运用烘托、夸张手法,达到了相当的艺术效果。作者运用夸张手法,从外表、服饰上来美化罗敷,再由侧面:从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感受来烘托罗敷的美丽超凡,对人物的容颜没有一句正面着笔,全系间接描绘,而罗敷的光彩夺目的美丽形象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成功塑造了罗敷这位不仅外表美,而且心灵美的劳动妇女形象。第二章对话形式给人以亲切逼真之感。第三章运用了许多夸张语言让罗敷在太守面前尽情夸耀自己的丈夫,虽没有一句直接冒犯的话,但意在言外,夸耀丈夫,正是对太守的无情的讽刺和嘲笑,这种明显的寓对比于褒贬的描写,令人读之感到形象鲜明,痛快淋漓。
《陌上桑》教学设计7
教学设想
这是一首汉代的乐府诗,诗中歌吟了一个美丽的女子罗敷坚拒太守调戏的故事。学习这首年代久远的古代民歌,要注意把握句子的层次和节奏,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不但文人写诗,就连民间也创作了许多诗歌。汉朝的时候,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叫“乐府”的机构到民间去收集诗歌呢!这个机构收集了许多民歌精晶。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陌上桑》就是其中的一首。
二、解题
1.汉乐府: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提示”。
2.本诗出处:《宋书·乐志》收载本诗,题为《艳歌罗敷行》;徐陵《玉台新咏》收载本诗,题作《日出东南隅行》;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属《相如歌辞·相和曲》,题为《陌上桑》。
三、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全诗
要求:(1)标画生字词。
(2)诗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形象?其中主要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
讨论,交流后明确。
1.注意以下生字词:
隅敷襦捋髭峭姝骊踟蹰
2.诗中出现的人物形象较多,其中主要刻画了罗敷的形象,使君的形象也着墨较多。
四、学生品读课文
要求:
1.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2.思考以下问题。
(1)诗歌中,罗敷的身份是什么?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2)诗歌围绕罗敷写了几件事?
(3)诗歌中出现的“使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诗歌中,罗敷是怎样拒绝使君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罗敷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⑤诗歌是怎样刻画罗敷的形象的?
五、交流、讨论,明确
1.罗敷的身份:
罗敷是一个善劳动、爱劳动的青年劳动女性。
从以下诗句可以看出: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2.诗篇叙述的.事件:
(罗敷)采桑。
(罗敷)拒诱。
3.“使君”的形象:
一个无耻的封建官僚。
从以下诗句可以看出: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4.罗敷拒绝使君:
罗敷面对使君,痛斥其无耻要求:“罗敷前置词:‘使君一何愚!”’
罗敷通过夸说自己的“夫婿”压倒使君。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罗敷不慕权势、无畏威逼、善于斗争的高尚精神。
5.罗敷形象的刻画方法: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语言描写。
六、学生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
七、布置作业
《陌上桑》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认识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学习本文正面、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以及排比、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在学生朗读、复述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主人公罗敷不畏强暴、坚贞不屈、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汉乐府诗的特点。
2.学习诗中运用种种写作手法来刻画罗敷形象的写法。
教学难点:
本诗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味民歌的语言特点。讨论点拨法。
教学时间:
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引
“同学们,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景,人人喜爱,美女,人人欣赏,尤其在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精神需求高度膨胀的今天,人们对美的欣赏与追求更是趋之若骛。大家会经常听说超男、超女、香港小姐亚洲小姐、世界小姐,名目之多令人眼花缭乱,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知道美的标准是什么吗?”今天,就请你们当一回评委,拿出美的标尺来评一评谁更美?当然,咱们同学也要一比高下,不过,今天的参赛选手来自《乐府诗集》,1号选手是《陌上桑》中的秦罗敷,2号选手是《木兰诗》中的花木兰。
评委们评说要有依据呦,请大家做好准备:
1.熟读相关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等材料,疏通文意,把握课文内容。
2.掌握《乐府诗集》
3.思考并归纳以下问题:
(1)秦罗敷美在哪里?怎么体现的?花木兰美在哪里?怎么体现的?请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当时的`社会视角评价谁更美?
(2)使君是个什么样的人?
(3)现在人们美的标准是什么?
(4)搜集“美”,共同欣赏。
同学们知己知彼方可取胜,充分利用网络或图书等各种学习手段吧,让真正的美在你手中绽放。
二、活动过程
1.合作交流,依次讨论分析思考题,大胆探究:
首先,各小组组内交流学习成果,讨论分析疑难问题,整和学习资源,形成本组的观点和依据。
其次,各组代表发言阐述观点,论述依据。本组可补充,异组可反驳。
最后,师生点评。
2. 诵读诗歌,感受美丽。
三、活动小结
1.对文章根据刚才的理解,从内容、主题、写法特点及语言等角度出发,进行发现探究,用“这是一首……的诗”的句式说话。
如:这是一首叙述采桑少妇严词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的诗。
这是一首歌颂(赞美)中国古代劳动妇女的机智、勇敢的性格的诗。
这是一首揭露封建官僚荒淫无耻的生活及卑鄙龌龊的精神世界的诗。
这是一首以记叙为主,融以描写、抒情的叙事诗。
2.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本文主要塑造了美丽动人的女主人公——罗敷的形象,她是一个虚构的人物,速读课文一遍,理解罗敷这个形象,用“罗敷是一个……”的句式说话。
如:罗敷是一个以采桑养蚕为业的年轻美貌的农家女。
罗敷是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女子,既是一个贵妇人,又是一个采桑女。
罗敷是一个美丽、坚贞、纯洁的农家女子。
罗敷是一个不畏权势、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维护妇女尊严的具有无穷人格魅力的形象。
罗敷是一个集仪表美、内心美于一体的理想化的女性形象。
3.写法和主题小结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是很有特色的,作者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同时还运用了排比、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
《陌上桑》描写的是一个使君调戏采桑女子罗敷而遭严辞拒绝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官僚的丑恶无耻,赞美了女主人公的不畏强暴、坚贞不屈、勇敢机智、善于斗争的精神。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拓展练习:运用侧面烘托手法写人。可表现一个人的惹人喜爱,表现一个人的外表的某个特点,表现一个人的思想性格、精神品质,或展示一个人的身世等。
板书设计
课文 参赛选手 事迹 外貌(外在) 性格品质(内在) 乐府小姐
《陌上桑》 秦罗敷
《木兰诗》 花木兰
【《陌上桑》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09-27
教学设计09-23
教学设计08-16
《迟到》获奖教学设计 迟到优秀教学设计10-20
相思教学设计05-23
草原教学设计05-27
画线教学设计06-20
《繁星》教学设计06-24
优秀教学设计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