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热]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教材P64、65。
教学目标:
1.通过在具体的情境中观察、思考,认识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体会上下的相对性。
2.能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情境,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3.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体会上下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体会上下的相对性,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学力单(课前完成问题解决1题)、姓名纸片。
教学过程:
数学课前操:和小动物一起做操。
小白兔,蹦蹦跳(小兔跳);小鸭子,嘎嘎嘎(双手放前做鸭子嘴巴状);
小金鱼,游啊游(双手做鱼游状);小朋友,拍拍手,安安静静齐坐好。
一、回顾旧知、揭示上下
数学游戏(一):说反义字。
师:老师说一个字,请同学们说一个意思相反的字。如大(小)、多(少)、高(矮)、长(短)、重(轻)、前(后)、上(下)。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说得又对又快。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与“上下”有关的知识。 (板书课题:上下)
师:这两个字你们认识吗?(生:认识)请你把手伸出来,跟着老师一边做手势一边把课题读出来,这是(上),这是(下)。
二、探究新知,理解上下
1.创设情境,确定两只小动物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
师:看!今天天气晴朗,森林里特别热闹,原来今天是大树爷爷的生日,小动物们都来给树爷爷过生日,看看谁来得最早。(课件出示小兔、小鸟)
师:小鸟和小兔来得最早。诶,树爷爷告诉廖老师,他想考考大家,“小朋友们,你们能用“上下”来说说小鸟和小兔这两只小动物的位置吗?”谁先来介绍一下小鸟的位置?(在黑板上贴出小鸟的图片)
生1:小鸟在大树的上面。(小鸟和小兔比,它在哪儿?)
生2:小鸟在上面,小兔在下面。(引导学生完整的描述:小鸟在谁的上面?)
生:3:小鸟在小兔的上面。(谁听懂他说的意思了?让学生多复述几遍。)
师:谁再来介绍一下小兔的位置?(在黑板上贴出小兔的图片)
生:小兔在小鸟的下面。(谁听懂他说的意思了?)
(让学生多复述几遍,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板书,再全班齐读一遍。)
2.确定三只小动物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
师:不一会,小松鼠也赶来了。(课件出示小松鼠)那你能用上下来描述小松鼠的位置吗?(在黑板上贴出小松鼠的图片)
生1:小松鼠在中间。(师:能用上下来说说吗?)
生2:小松鼠在小兔的上面,小松鼠在小鸟的下面。(谁听懂他的想法了?)
(其他学生进行复述,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板书,修正学力单,全班齐读一遍)
3.体会一只动物位置的相对性
师:小松鼠刚才也在很认真的听小朋友们精彩的回答,可是现在小松鼠有点儿糊涂了,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说它在上面,有的小朋友说它在下面呀?它不是一直都在这儿的吗?谁能给它解释解释。 (指名回答)
师:哦,老师听明白你的意思了,说小松鼠在上面是因为把它和小兔子比,它在小兔子的上面。说小松鼠在下面是因为把它和小鸟比,它在小鸟的下面。那看来,同一只小动物由于比较对象的不同,它所处的位置也是不同的。
师:大家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小松鼠解决了疑惑,那现在廖老师这里也有几个问题想考考大家。请问:小兔的上面有谁?小鸟的下面有谁?
生:小兔的上面有(松鼠和小鸟);小鸟的下面有(松鼠和小兔);
师: 那小鸟,小松鼠,小兔当中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呢?
生:(小鸟)在最上面;(小兔)在最下面。
(完成学力单上用上下说一说,全班齐读一遍。)
4. 数学游戏(二):我说你猜
师:小动物们给树爷爷过生日可开心了,它们还玩了一个游戏,也想请同学们一起来参加。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我说你猜。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树爷爷呀会给我们一些小提示,我们要通过这些小提示猜一猜树爷爷说的是哪一只小动物,请你用动作来告诉大家。如果你觉得是小鸟,你就做一个飞的动作,如果你觉得是小松鼠,那就做一个小松鼠吃松果的动作,如果你觉得是小兔子,你就做一个长耳朵的动作,听明白老师的要求了吗?
师:准备好了吗?请看树爷爷的第一条提示:它在小兔的上面。
师:老师看到有的同学说是小鸟,有的小朋友说是小松鼠,那到底是谁呢?请看树爷爷的第二条提示:它不在最上面。那它一定是?(小松鼠)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答对了吗?老师现在要采访一个小朋友,请他说一说他是怎么猜出来的呀!
师:想不想再猜一次呀!好,请看树爷爷的第一条提示:它在小鸟的.下面。老师看到有的同学说是小松鼠,有的小朋友说是小兔,那到底是谁呢?请看树爷爷的第二条提示:它不在中间。那它一定是?(小兔)
师: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实在是太快了,真让老师佩服呀!
5. 数学游戏(三):摆一摆
师:下面咱们再来玩一个动手的游戏“摆一摆”。请用你们课桌上的数学书、本子和笔袋来完成。
①我来说,你来摆(师说生摆)
师:把数学书放在课桌上;本子和笔袋放在书的上面;笔袋不在最上面。
(生摆完后,上台展示摆法,利用电子白板拖动图片进行摆一摆。)
师:你能用上下说一说这些文具的位置吗?(指导学生完整描述: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中间的)谁在谁的上面,也在谁的下面。)
②你来摆,他来说(同桌互动)
师:按自己喜欢的方法摆好这些文具,然后请你的同桌用“上下”说说它们的位置。 (明确要求后学生开始游戏,并请一组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③师小结(整理用完的文具):请同学们快速地整理好自己的文具,坐好。
三、巩固练习,进一步体会上下
1.完成学力单练习联系第1题:用“上”或“下”填空。
2.百宝柜:完成学力单练习联系第2题,填一填,说一说。
师:同学们,树爷爷今天还给我们带来了它的百宝柜,(课件出示百宝柜)让我们一起来参观一下吧,里面都有哪些东西呀?那你能用上下来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吗?(生自由的说,只要正确都予以肯定,并以开小火车的形式全班订正)
3.寻宝物:完成学力单练习联系第3题。
师:刚刚老师接到了一个电话,原来是淘气他说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们去帮帮忙。看,小机灵狗要送给淘气一个宝物,宝物就在这三个盒子中的一个,但是却不知道宝物在哪个盒子里,根据小机灵狗的提示来猜一猜吧!
师:宝物放在1号盒的下面,那么宝物可能放在几号盒呢?
生:宝物可能放在2号盒,也可能放在3号盒。
师:我们来看看机灵狗说的第二句话,宝物放在3号盒的上面。那现在你能说出宝物放在哪个盒子了吗?
生:宝物放在2号盒。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1:因为宝物可能在2号盒,也可能在3号盒子,机灵狗又告诉了我们宝物放在3号盒子的上面,所以宝物就在2号盒。
生2:因为宝物在1号盒下面,所以就不在1号盒子,宝物又在3号盒的上面,所以宝物不在3号盒子里,宝物既不在1号盒子也不在3号盒子,那么宝物就在2号盒子里。
四、总结全课,收获“上下”
1、师: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 (生:开心)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认识了上下。
生2:我知道怎样判断物体的上下了。
2、师:你觉得谁的表现最棒呢?(完成自我评价加分表。)
五、拓展提升:小小推理家,完成学力单练习联系第4题。
师:小红,小兰,和小英是好朋友。她们三个人住在同一栋楼里面。这三个小女孩打算考考大家,请你们猜一猜她们都住在哪一层?瞧,她们给了我们两条提示。第一:小红住在小英的楼上,第二: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那到底她们住在哪里呢?请你拿出学具袋中的学具,按照提示摆一摆,看看谁住在最上面?(小红)谁住在最下面?(小英) (学生动手摆,获得知识。)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2
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主要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周长的含义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会周长计算,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结合教学内容,教材还安排了一次数学实践活动。
本单元教材的编排有以下特点: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材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通过对日常生活中长方形、正方形的观察、操作和测量,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联系一些常见物体和图形建立周长的概念;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的关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学会计算。这样的安排,有利于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去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2.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教材引导学生把长方形、正方形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探究长方形、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在认识周长的基础上,探索和交流一般平面图形周长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对于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也不强加给学生,而是靠学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探索获得。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有个性的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三、重点
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四、课时安排:6课时。
1、四边形…………1课时
2、周长…………5课时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6节)
第一课时: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34—36页上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中的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四边形,了解四边形的特点,并能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找出四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吗?喜欢什么运动?
2、这是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同桌说或小组说。)
3、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许多图形。生汇报、交流。
4、揭示课题。“四边形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认识四边形)
(1)下面的图形中,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就把它剪下来。学生剪完后汇报,并说说理由。
(2)小组讨论。你发现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四条直的边
四边形有
四个角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2、教学例2。(给四边形分类)
(1)把你剪下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学生独立操作)
(2)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小组交流)学生汇报,并说理由
三、巩固应用。教材第36页的“做一做”中的第1、2题。
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四边形,掌握了四边形的特点;还能根据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给四边形分出不同的类型。
:通过直观教学,学生能很明确的分辩出四边形的图形,了解其特点。
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37—38页上的内容,完成第37页上的“做一做”。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2、通过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动手画、剪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认识平行四边形
1、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图形,指给同桌看。
2、出示带有平行四边形的实物图片。它们是正方形吗?是长方形吗?它们有几条边?几个角?它们叫什么图形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这样的图形叫平行四边形。
3.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1)让学生拿出三条硬纸条,用图钉把它们钉成三角形,然后拉一拉。
(2)再拿出四条硬纸条,用图钉把它们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拉一拉。
(3)小组讨论操作:怎样才能使平行四边形拉不动呢?学生汇报时,要说说理由。
二、掌握平行四边形。
1、在钉子板上“钩”。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在钉子板上围。
2、在方格纸上“画”。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3、折一折、剪一剪。你会剪一个平行四边形吗?(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展示并说说各自不同的剪法。)
4、通过上面的活动,你发现平行四边形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小组讨论)
三、巩固平行四边形。
1、课堂练习:完成练习九第1—3题。
2、课外练习:完成练习九第5题。
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还掌握了它的边和角的特征。
:通过折一折、比一比、剪一剪让学生自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并能实践操作,让学生认识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特性,提高学习兴致获得成功的喜悦。
第三课时:周长
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41页上的例1。
教学要求:1、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3、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认识周长
1.活动一
⑴摸一摸自己的腰在哪,你能用软尺量一量自己腰的长度吗?
⑵谁能说说你的腰的长度?
⑶你的`腰一圈的长度我们叫做腰的周长。
⑷摸一摸你腰的周长在哪。
2.活动二
⑴出示以各种实物:钟面、数学书、国旗、叶子
⑵你能指出这个钟面的周长在哪吗?
⑶那么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又在哪呢?请你们同桌互相指一指。
⑷全班汇报、互相指正。
3.活动三
⑴出示
⑵这些图形的周长指的指哪里?请你用笔描一描。
⑶学生独立完成
⑷汇报:它们的周长在哪?
4.周长的概念
⑴通过刚才我们量腰的周长,找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描这些图形的周长,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吗?
⑵学生说一说
⑶打开课本看看书什么叫做周长,全班读一读。
⑷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做周长,为什么要加上封闭两个字呢?
二、巩固周长的概念,探究求这些图形周长的策略
1.你有办法知道这些图形或实物的周长吗?自己选一个看看你能用几种方法知道它的周长,然后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2.学生活动,汇报:你选的是哪个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的?还有什么办法吗?
三、总结:周长在生活中应用和广泛,你能举出一个周长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问题吗?
四、练习
1.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
2.思考题:小冬沿着跑道跑一圈,他跑的总长度是不是运动场的周长?在长方形镜框的四周围上铁皮,铁皮的长度是不是这个长方形镜框的周长?
五、作业: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什么是周长,量一量自己家里人头、腰的周长,并记录下来。
: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和认识周长,但在练习中描出图形周长时,有勾边的现象,说明对周长这一概念还模糊,或不会结合周长的意思去描绘周长。需加强认识。
第四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43页例2、例3以及第44页练习十的第1、2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做周长?
2.同桌摸一摸课桌的周长。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分别叫做什么?有什么特点?
二、新授
1.出示两张卡片,如图:
2.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
3.学生探究
⑴学生独立思考计算:要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首先要知道什么?你怎样算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⑵四人小组交流,全班汇报: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⑶思考: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4.算法概括
⑴长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⑵正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⑶你喜欢哪种算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只要你算的又快又准。
5.巩固
(1)一块长方形的台布,长5分米,宽4分米,在它的四周绣上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
(2)一个正方形的镜框,四周钉上木条,镜框的边长是4分米。至少需要木条多少分米?
(3)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会了哪些本领?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
四、机动发展题
⑴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
⑵计算下图的周长呢?
:通过实物开展教学,找周长,求周长,学生清楚长正方形周长的求法,但喜欢用加法求,对与简算(即公式)思维上差生不理解,需进行差生补导。
第五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练习课
练习内容:教材第44页练习十
练习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练习重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
练习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做周长。要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2.先量一量,再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⑴自己先量一量记录下来,然后再计算。
⑵全班汇报,集体订正。
3.课本44页第二题:出示一幅长方形的地图,求出它的周长。
⑴学生独立完成,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⑵集体订正。
二、综合练习
1.用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1)独立完成
⑵集体订正,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中间哪条边为什么不算?
2.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边长是2分米,用90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吗?
⑴独立思考:用90厘米的绸带围一圈指的是什么?
⑵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⑶全班汇报
3.在课本上找两幅自己喜欢的图画,算一算它们的周长,再和同桌交流。
三、活动练习
四人小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姓名头围厘米
胸围厘米
腰围厘米
四、作业:一件表面是长方形的物品,想办法算出它的周长。
: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对与长正方式周长公式的运用还不够灵活。
第六课时:估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例4例5,46页练习
教学要求: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掌握对长度估计的方法,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较准确地估计出物品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2.用手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分别有多长。
3.不用尺子,在本子上画出一条长8厘米的线段,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得最准确。
4.说说自己估计得怎么样,有什么感想?
5.今天我们就来估计一样物体的长度,看看谁估计得最准确。
二、新授
1.教学例5
⑴摸一摸数学书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⑵你有办法知道它的长和宽吗?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独立完成。
⑶全班汇报: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的。
⑷学生在四人小组里活动:拿出彩带估计一下,用彩带数学书围一圈至少要多长?剪一段试一试。并讨论:怎样才能估计得更准确?
⑸全班汇报:你估计得怎样?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办法能估计得更准确吗?
2.巩固练习。
⑴下面哪个图形的周长最长?先估计,再量一量,算一算。
⑵46页做一做第二题:从小红家到学校有下面几条路可以走(如图)。
:学生以有长度这一基础概念,能结合生活经验正确估计和判断物体的周长。对于影起错觉的图形,我通过演示操作让学生清晰的分析出物体的周长,并学会了对边相等,可用移动与组合的方法来比较复杂的图形。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掌握相向运动中的两个物体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会根据此数量关系解答相向运动中求相遇时间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建立模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找最小公倍数时方法的具体运用要熟练灵活。
2、熟练掌握通分的方法。
3、能用解方程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能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解决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难点:理解相向运动中求相遇时间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理解相遇问题
1、出示课件。
师:遗址公园的两位工作人员张叔叔和王阿姨,在工作中,发生了一件事。请听他们的电话录音:
张叔叔:喂,王芳吗?我是小张,公园的历史画册做好了,我送给我你。
王阿姨:太好了,正好我要到那边去开会,我去迎你,咱们8点同时出发,见面后再细说。
张叔叔:好,就这样。一会儿见。
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生:张叔叔给王阿姨送画册,王阿姨去迎张叔叔。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出示情境图。
师:这是当时的具体情况,认真观察,你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生1:张叔叔和王阿姨两人同时出发,遗址公园和天桥的距离是50千米。
生2、王阿姨乘坐面包车,面包车的速度是每时40千米。张叔叔乘坐小轿车,小轿车的速度是每时50千米。
师:为了便于我们观察理解,把这条路线拉直,用一条线段表示遗址公园到天桥的距离,是50千米。
板书画图
师:他们是怎么做的呢?结果会怎样?
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小汽车,两人一组,演示一下他们是怎么做的呢?边演示边想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两人一组活动,每人手里拿一辆小汽车的图片,演示行驶的过程。
学生汇报:
师:通过你们的演示,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
生:开始时是同时走的,方向是面对面的,也就是相对,可以说相向而行。结果是相遇。(演示)
师:你们说的真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相遇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学生看懂情境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学生动手演示的过程,学生运用以后的生活经验,在同学演示的过程中,体会相遇问题的特点。从感性认识,抽象出相遇问题的特点、同时、相向、相遇。经历师生共同是对知识的梳理,进一步深化对相遇问题的理解。)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面包车行驶得慢,小轿车行驶得快,所以小轿车行程的路程比面包车行驶的路程要多。所以相遇的时候不是在中间,而是偏向遗址公园。
师:这个发现非常好,看路线图,你估计两人在哪个地方相遇?说说你的理由。
生:根据两车的速度的信息进行估计,因为面包车的速度慢,所以轿车行的路程肯定超过一半,面包车行驶的速度慢,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近一些,估计相遇地点李村附近。
课件在情境图李村的位置用★标示出相遇点。
师:在这条线段上,他们的相遇点会在哪呢?
生:靠近遗址公园。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面包车和小轿车共行驶了全程,也就是50千米。
师:你真细心,在线段图上哪段是面包车行驶的路程,哪段是小轿车行驶的路程?
生:从遗址公园到相遇地点是面包车行驶的路程,从天桥到相遇地点是小轿车行驶的路程。
师板书线段图
师:刚才他发现的非常精确,从线段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面包车和小轿车行驶的路程与全程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面包车行驶的路程+小轿车行驶的路程=50千米
生:我还发现,小轿车和面包车行驶的时间是相同的。因为他们同时开车,相遇时,同时停车,所以行驶的时间是相同的。
师:你的发现很有价值。
(设计意图:在同伴合作演示的基础上,学生在此展示,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打下良好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基础,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知识。通过从实际的路线图,抽象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从而为列方程做好了充分的铺垫。构建数学模型。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中交流自己的想法,自主的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问题
师:他们行驶的时间是相同的,那么经过几个小时相遇呢?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共同解决这个问题。把你们的想法写在纸上。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探究,解决经过几个小时相遇的问题。
学生汇报:
生1、我用的是方程的方法解决经过几小时相遇的问题。分析:设经过x小时两车相遇,那么,面包车行驶40x千米,小轿车行驶60x千米。根据“面包车行驶的.路程+小轿车行驶的路程=50千米”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解:设经过x小时两车相遇
40x+60x=50
100x=50
x=0.5
答:经过0.5小时两车相遇。
师:这种方法,谁有什么问题要问他们吗?
生2:40x表示什么?60x表示什么?
生3:40x表示面包车行驶的路程,60x表示小轿车行驶的路程。面包车行驶的路程+小轿车行驶的路程=50千米,所以列方程是40x+60x=50
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4:用算术法,因为面包车和小轿车同时行驶,所以在1小时里它们一共行驶了(40+60)千米,也就是它们的速度和,行程的路程是50千米,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50÷(40+60)
=50÷100
=0.5(时)
师:我们用方程的方法和算术的方法解决了相遇的时间这个问题。我们知道了相遇的时间,看图,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相遇时面包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师:怎么解决面包车行驶了多少千米?这个问题还可以有其他的叙述方法吗?
生: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有多远?
40×0.5=20(千米)
生:小轿车行驶了多少千米:还可以有其的提问方法。相遇地点离天桥有多远?
60×0.5=30(千米)
师:通过计算验证了我们估计的相遇点,应该在李村附近。
总结:我们用方程的方法解决了相遇中求之间的问题。生活中还有许多相遇问题的情况。你能用方程的方法解答吗?
(设计意图: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运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了实际问题,同时学生也介绍了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应用新知,扩展练习
1、北京和呼和浩特相距660千米。一列火车从呼和浩特开出,每时行驶48千米,另一列火车从北京开出,每时行驶72千米。两列火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几时相遇?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相遇问题,火车为情境的相遇问题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类型。)
2、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扩展。
(1)挖一条长165米的隧道,由甲、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甲队每天向前挖6米,乙队每天向前挖5米。挖通这条隧道需要多少天?
(2)要录入一份5700字的文件,由于时间紧急,安排甲、乙两名打字员同时开始录入。甲每分录入100字,乙每分录入90个字,录完这份文件需要用多长时间?
师:这个问题是相遇问题吗?能用今天我们学过的列方程的方程解决吗?
(设计意图:从行程问题拓展到工程问题,拓展解决问题的层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果。)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列方程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很广泛,以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
一、板书设计
相遇
解:设经过x小时两车相遇
40x+60x=50
100x=50
x=0.5
答:经过0.5小时两车相遇。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4
设计说明
“植树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本节复习课,就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巩固所学,理清思路,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通过对比,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植树问题的复习分为三个类型:两端都栽树、两端都不栽树和在封闭路线上栽树。由于它们之间都存有共性:都隐藏着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因此,本节课把所有类型的植树问题归纳在一起,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公式,总结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最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所有和植树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变式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在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三个类型的“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之后,设计了不同难易程度的练习,让学生根据前面发现的规律来解决。同时做好植树问题和生活实际问题的对比沟通,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课堂练习卡
学生准备:课堂练习卡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第七单元,我们共同研究了“植树问题”,想一想,“植树问题”存在几种情况,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指名回答后,老师小结。
(1)在线段上栽树。
①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
②两端都不栽:棵数=间隔数-1
(2)在封闭路线上栽树:棵数=间隔数。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回顾,进一步理解植树问题中存在的规律,为下一步分层练习作铺垫。
⊙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基本练习。
(1)在练习本上画一条10厘米长的线段,每隔2厘米画一朵小花,两端都要画,一共可以画多少朵小花?
(2)一个堤坝长200米,沿堤坝栽一行小树,每隔10米栽一棵,只有一端栽,一共可以栽多少棵?
(3)在一段公路的一边栽95棵树,两端都栽,每两棵树之间相距5米,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
(4)公园大门前的公路长80米,要在公路两边栽上树,每两棵树相距8米(两端也要栽)。园林工人共需要准备多少棵树?
(学生自由解答,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同学纠正错误)
师:同学们真聪明,计算得这么准确,下面老师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题目,有没有信心完成?
2.综合练习。
一个挂钟,1时敲1下,3时敲3下,12时敲12下,当这个挂钟3时时敲3下共用了4秒钟。当12时时敲12下要用多少秒?
(1)读题明确题意。
(2)分组合作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层层深入地回顾了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我们对植树问题进行了回顾,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布置作业
1.校园里有一段长80米的路,在路的一侧栽松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可以栽多少棵?
2.要在100米的马路两旁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可以栽多少棵?
3.一个圆形花圃周围长40米,沿花圃一周每隔4米插一面红旗,每两面红旗的中间插一面黄旗,花圃周围各插了多少面红旗和黄旗?
4.一个小朋友以相同的速度在路上行走,从第1棵树走到第17棵树需要16分钟。如果这个小朋友走了30分钟,应走到第几棵树?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着重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的规律,安排了一道例题。教科书第48页的例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发现相应的规律。教材以有趣的童话场景为素材,根据间隔排列的手帕与夹子图、蘑菇与兔子图、篱笆与木桩图分别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分别感受两者个数之间的关系,感知这些事物之间的共同特点。接着让学生思考、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因此,学好本课是比较重要的,是为以后学习其他的“规律”打基础。
学情分析
1、多数班级缺乏良好的学习风气。班内学生的上进心不强,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负担,有一种想要放弃但父母与老师盯着又不敢放手的状态。只要老师与父母一松,他们就不想学。因此,整个年级段很难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
2、作业质量不高。作业是训练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有力武器,作业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学习的成绩。由于本年级段的学生家长多数来自农村,自身文化素质有所欠缺,他们或是不懂教学方法,或是缺乏文化知识,或是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造成学生的`家庭作业存在着严重的拖拉现象,作业的质量也无法保证。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期望很高,却又缺乏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措施,从而造成对教师的压力增大。
3、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学生缺乏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对概念的理解不深;计算能力有待提高;粗心大意,审题失误,答题技巧不高;部分学生答题时间分配不得法。等等,造成部分同学的学习成绩存在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时,两端的物体比中间的多1,中间的物体比两端的少1”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找这样的数学规律:1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排,两端的物体相同,这种物体的个数比另一种物体多一。2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圈,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拓展: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排,两端的物体不同,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
教学难点:学生能在课上、课后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6
本单元主要是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这是学习空间与几何知识的必要基础,对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单元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本单元只是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以后还将学习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本课教学内容通过一个具体情境——四名同学分别从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分别给一个小猴子实物玩具照相展开,通过学生的观察,再结合课本上给出的从四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图,让学生判断四种形状究竟是谁看到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同的,并让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在进行对物体的观察,他们从大量的生活背景中已经积累了一部分的观察体验,对于处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该物体的形状可能会不一样这一事实,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只是在这节课学习以前,学生的认识有的还比较模糊,有的不准确,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来帮助学生建立比较清楚的数学认识,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强化日常的生活经验,积累更加丰富的与数学有关的信息。
1. 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 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感受数学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 教学之前,可以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学生讲述“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2.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准备正面、侧面和后面有差别的实物,可以让学生分别从不同的位置观察这个实物,也可以让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位置同时观察这个物体,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在不同位置看到的该物体是什么样的,使学生通过交流,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
1 观察物体1课时
2 练习十五1课时
观察物体。(教材第90、第91页的内容)
1. 能正确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形状。
2. 知道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3. 凭借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小猴子玩具。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
如果学生知道,请学生讲给大家听,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简单把故事内容介绍给大家听。
师:你们说为什么故事中的每个人说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呢?
生:因为他们每个人摸到的都是大象身体的一部分,所以不相同。
师:是啊,所站的角度不同,结果也可能不相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学生喜欢的故事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让学生初步感受新知】
1. 教学例1。
师:我们最熟悉的学习环境就是教室,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张照片,请仔细看看。
出示:教材第90页例1图。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哪一张照片是在教室前面拍的?另一张是在教室的哪一面拍的?
生1:第一张是在教室的前面拍的,因为我们站在教室的前面比如站在讲台上,就可以看到课桌的后面,所以我确定第一张照片是在教室的前面拍的。
生2:另一张应该是在教室的后面拍的,因为照片上可以看见课桌抽屉的一面,应该是在教室的后面。
师:说得有道理,只有站在教室的前面才能拍到教室的后面,站在教室的后面才能看清楚教室前面的物体。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结果也可能是不同的。
2. 教学例2。
师:(出示小猴子玩具)这是什么?喜欢吗?
师:现在老师把小猴子放在讲桌上,请四个同学到前面来,分别站在小猴子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
学生举手到前面来,按位置站好。
师: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了小猴子的前面,有眼睛、鼻子、耳朵,还有肚子。
生2:我看到了小猴子的后面,有后脑勺,还拖着长尾巴。
生3:我看到了小猴子的左面,只能看到它的左半边身子,并且它的尾巴是在我的右手边弯过去了。
生4:我看到了小猴子的右面,只能看到它的右半边身子,但是小猴子的尾巴是从我的左手边弯着的。
师:他们说的你能听明白吗?老师想知道,这左边和右边有没有明显的区别呀?
生:左边看到的和右边看到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小猴子的尾巴那。
师:能说具体点,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左面还是右面吗?
生:我们只要注意小猴子的尾巴就可以了,如果站在小猴子的左边,那它的尾巴就是在我们的右边弯着;如果在小猴子的右边,那它的尾巴就在我们的左边弯着。
师:说得真棒!拿出你准备的玩具在小组里观察,看看你们的观察结果怎样?
学生在小组合作观察,交流观察结果。
师:现在请大家仔细看图,想一想:你能知道这幅图中的图片是谁看到的吗?
出示:教材第90页例2图。
学生观察后,交流明确:第一幅图是小青拍到的;
第二幅图是小明拍到的;
第三幅图是小玲拍到的;
第四幅图是小梅拍到的。
师:同学们,经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相同的物体,看到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亲自观察实物,体会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构建空间观念】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观察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观 察 物 体
位置不同,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不同
前面
后面
左面
右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本节课以学生喜爱的讲故事导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表明,学生对情境中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导入的设计很有特点,既帮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搭建认知平台,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 主体参与,探究新知。
始终围绕“自主参与、深刻体验”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主意识,从而主动地探索新知,并且要注重个性化教学方式。
A类
连一连。
(考查知识点:观察物体;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B类
(考查知识点:观察物体;能力要求:能正确辨别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物体形状)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B类:
教材习题
第91页“想想做做”
1. 第二张照片是在学校的外面拍的,第一张是在学校里面拍的。
2. 略
3. 略
练习十五。(教材第92、第93页的内容)
1. 巩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体会观察物体的时间顺序与所看结果的联系。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巩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观察物体,知道了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告诉学生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明确学习目标】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知道观察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可能不同,那么观察角度不变,如果物体是运动的,不同时间看到的结果又如何呢?
出示:教材第92页第3题。
师:这是小明准备过马路时,一辆汽车从他的面前驶过,拍下来的照片,你觉得哪幅图是小明最先看到的?为什么?
生:应该最先看到的是第二幅图,因为第二幅图中的汽车是刚刚开过来,还没有超过斑马线。
师:那么接下来该是看到哪幅图呢?
生:第二次拍到的应该是第三幅图,因为这幅图中的汽车刚好在斑马线上。
师:那第一幅图就是最后拍到的。根据汽车先是没到斑马线,然后是正好在斑马线上,最后是刚离开斑马线,按这样的顺序确定了这三幅图的顺序。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明的位置变了吗?为什么看到情况不同呢?
生:小明的位置没变,但是汽车是运动的,所以看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观察角度的变化或被观察物体的运动,都可能使观察的结果不同】
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 习 十 五
观察角度的不同,观察到的结果可能不同。
联系生活,实践运用;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数学是抽象的,如果不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本节课创造大量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学生观察立体实物的能力,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数学确实就在我们身边。
A类
连一连。
(考查知识点:观察物体;能力要求:知道是从哪个角度看到的结果)
B类
观察下面左边的三个物体,从上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状,用线连起来。
(考查知识点:观察物体;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B类:
教材习题
第92页“练习十五”
1. 略
2. 左边:小女孩儿看到的是正方形;小男孩儿看到的是长方形。 右边:小女孩儿看到的是第一幅图;小男孩儿看到的是第二幅图。
3. 3 1 2
4. 2 1 3
5. 第一幅图是第三个小孩儿看到的;
第二幅图是第四个小孩儿看到的;
第三幅图是第二个小孩儿看到的;
第四幅图是第一个小孩儿看到的。
6. 不相同。
7. 第一幅图是第二个小孩儿看到的;
第二幅图是第四个小孩儿看到的;
第三幅图是第一个小孩儿看到的;
第四幅图是第三个小孩儿看到的。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7
学习内容:简单的图形与数字的排列规律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能找出图形的变化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培养初步观察、推理等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通过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重点:理解“规律”含义,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学习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 : 课件;主题图> 、幻灯片、图片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出示两幅水果图:一幅图是有规律排列的,另一幅图是杂乱无章放置,让学生说一说哪一幅图好记忆,并说明原因。
师总结归纳,肯定生有道理的解答。强调有规律摆放的图形便于记忆。有规律摆放的事物不仅便于记忆,还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生活中处处有规律,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找规律”。(揭示主题)
【设计意图:水果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猜图片制造冲突,让学生产生质疑,从而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例1——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观察情景主题图:
(1)情景主题图中有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2)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揭示:图中的人和物都是按规律排列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2、小组合作交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主题图中的各种规律。并理解“规律”。
请把你找到的小秘密悄悄告诉小组同学: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及方法。
学生展示:
图中彩旗的排列规律是: ( )
图中彩花的排列规律是: ( )
图中灯笼的排列规律是: ( )
图中小朋友的排列规律是:( )
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用笔圈出彩旗、彩花、彩灯、小朋友重复的部分。教师用课件闪光灯一组一组圈出进行验证。
3、总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的。
像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这样,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 (板书:一组一组 重复)
【设计意图:通过提高对“一组”的认识,引出“重复出现”,对“重复出现”进行理解,也是找规律中的第二个要素。(生读“重复出现”。)】
4、教师强调:一组事物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至少2次或2次以上,才能称为有规律。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教学比较详细、具体,先让学生自己去找彩旗、彩花、灯笼、小朋友的排列规律,学会用语言表述规律,同时利用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一组”的规律性排列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圈出、画出重复部分的操作活动,突出规律的“核心”,加深学生对于规律的理解,也为学生下一环节的学习做了充分的铺垫。】
5、巩固练习 : 摆一摆:
(1)让学生自己摆出后面 2个图形: _ _
(2)指名回答摆了哪2个图形,为什么这样摆?
(3)同桌合作:你来摆,我来说规律。
【设计意图:即时练习,强化了学生对找规律知识的理解】
三、数形结合、拓展认知规律 (学习例2——简单数字的`排列规律)
(一)呈现例2的第(1)题,让学生先观察:
1.说一说:
(1)你发现了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你能圈出其中的一组吗?
(3)碗的排列规律与前面所学的规律有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颜色上没有变化,但数量上有变化。而且数量上的变化规律还可以用数字表示出来。
2.试一试:
(1)你能将碗的数量上的变化规律用数字表示出来吗?请学生说出相对应的碗的下面的数字。
(2)教师用课件闪光灯一闪一闪完整呈现例2的第(1)题:
3.议一议:碗的排列规律与数字的排列规律相同吗?
(1)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理解:数字表示的是相对应的那种图形的个数,所以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数字的排列就有相应的变化规律。
(2)同时让学生感受:它们可以表示相同的规律,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
(二)、自主完成课本例2的第(2)题
1 3 1 3 1 ()——— ——— ———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如看、听、读,对“一组”加深理解,经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找“规律”练习,帮助学生通过对图形形状、数量的分析,更全面、深刻地认识规律,掌握到找规律的方法。】
四、闯关游戏
第一关:猜一猜下一个是谁?(课件对比出现)
提问:几个为一组?
小结:有的两个一组,有的三个一组,还有多个一组的。有的颜色相同,但形状不同;有的形状相同,但颜色不同。
第二关:按自己喜欢的规律涂上颜色。(第85页做一做)
第三关:火眼金睛(课件出示)。
小结:有的颜色不相同,形状也不同。
第四关:真假色——摆一摆(课件出示)。
如果继续摆下去,第5个是蓝色吗?
【设计意图:通过闯关的形式,由易到难,有梯度题型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同时,通过说一说、猜一猜等活动,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此环节重在体现新标准“玩中学、做中学”的新理念,以“听会忘,看能记住,做才能学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五、回归生活、寻找规律
1、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2、欣赏有规律的图片。并配有押韵的语句。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规律、欣赏规律、创造规律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并感受到有规律的事物能带来美感。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体现“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符合新课标和新理念。】
六、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不足之处?今后需要注意什么?
七、附板书设计:
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
彩旗
彩花 一组一组 重复出现
灯笼 至少2次或2次以上
小朋友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8
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的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1分硬币、电话卡、医疗保险卡、学生尺及文具;例1的情景图、制作的量课本长、宽、厚的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
教学过程:
一、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
1. 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 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吗?”
(2)采用小组(建议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
姓名 | 长 | 宽 | 厚 | |||
估计 | 测量 | 估计 | 测量 | 估计 | 测量 | |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各小组分别汇报本小组测量的结果,在汇报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叙述测量的结果,由于课本的宽和厚不是整厘米,学生在表述时,会涉及到“厘米的`刻度之间的小格”,也有的学生可能说到“毫米”,比如,“我量出的宽不到15厘米,还差两小格。”“数学书的厚不到1厘米,只有6小格。”……教师用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边演示测量课本长、宽和厚的方法边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议,并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表示”。并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学习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教师提出问题:“从学生尺中,你能发现毫米与其他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吗?”。在学生认真观察学生尺并独立思考后,让学生回答问题。从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让学生多说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如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0到刻度1说明,也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2到刻度3来说明……随后教师将学生总结的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板书在黑板上。
三、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让学生在尺子上观察1毫米的长度,在组内互相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2.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的东西。”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教师分别出示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说明:“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4.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5.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自动笔的笔芯、降雨量等等)。
四、师生共同小结
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米=10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五、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1题。安排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时要求学生先估测,后判断,再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
2.练习一第2题。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
2. 练习一第3题。先让学生估计实物的长(或宽),再用尺子进行测量。完成后,让学生对估计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9
单元导学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倍数与因数;2,5,3的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的认识;找因数;找质数。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大量的整数知识(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本单元的概念比较多,且部分概念比较抽象,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区分与把握,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本单元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掌握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
本单元学习的知识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与通分的重要基础。
备内容
倍数与因数(1课时)→倍数、因数的意义及倍数与因数的关系;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探索活动:2,5的倍数的特征(1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偶数与奇数的含义
倍数与因数
探索活动:3的倍数的特征(1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特征;,9的倍数的特征
找因数(1课时)→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找质数(1课时)→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找100以内质数的方法
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在100以内的全部倍数,以及在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2.知道2,5,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3的倍数。认识奇数和偶数,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知道质数和合数的特征,并能用筛选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倍数与因数的认识过程,并能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优化寻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经历2,5,3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在观察、猜测和讨论的过程中学会归纳、类比的方法。
3.经历找因数、找质数的过程,并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认识倍数与因数、探索非零自然数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观察、猜测和讨论的过程中,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备重难点
重点
1.认识倍数与因数,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在100以内的自然数中,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2.认识质数、合数,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3.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3的倍数。
难点
1.理解因数、倍数、质数、合数、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2.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3.归纳2,5,3的倍数的特征。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2.能熟练地判断一个数是否为3的倍数。
3.培养从不同角度去研究问题,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能根据特征准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理解2、5的倍数特征为什么只看个位数字,而3的倍数特征要看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2和5的倍数的特征,给下列数分类:
8 15 20 36 30 47 65 96
2.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请你猜一猜3的倍数个位上有什么特征吗?
3.学生自由发言。
4.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让学生复习2和5的特征从而迁移到猜想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
二、探究新知
1.从个位上数字的特征来推断3的倍数特征是否成立,谁能说说你的观点。(让学生自由说)
如:13、16 、19的个位上是3 、6 、9 但不是3的倍数。所以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请大家再猜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引导。
3.出示百数表。
(1)把3的倍数圈出来,横着看,前十个数,个位上分别是哪些数字?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看个位行吗?
(2)斜着看,你发现什么?
较小的3的倍数我们发现各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那么老师随便写一个数来验证一下较大的数是否也有这样的特征。654÷3=218 是3的倍数,那么看看是否符合这个特征?6+5+4=15 15÷3=5
4.小结:一个数各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设计意图】
通过猜想验证,让学生自我推翻对3的倍数特征的认知误区,从而使学生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并加深了对特征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1.巩固特征练习。
(1)为什么612是3的倍数?
(因为,6+1+2=9,9是3的倍数。 所以612是3的倍数。)
(2)523是3的倍数吗?为什么?
(因为,5+2+3=10,10不是3的倍数,所以523不是3的倍数。)
2.练习。
(1)判断下面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
14 35 45 100 332 876 74 88
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3.下面的数是3的倍数吗?你发现什么?
333 369 3966 99936
99999999999 333333333 66666666
我发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都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谁能很快地判断下面两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9639662 96396621
说说你的好方法与大家交流。(弃3 6 9 法)
5.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________________。
14 35 45 100 332 876 74 88
6.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多少?
7.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在下面的( )里面“√”。
42 78 111 165 655 5988
( ) ( ) ( ) ( ) ( ) ( )
49 95 311 82 20xx 2222
( ) ( ) ( ) ( ) ( ) ( )
8.在方框里填一个数使它是3的倍数,你有多少种填法?
1 3 可以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0 可以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3 可以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法指导:要知道方框里面填什么,先想另外两个数的和是几,再想想方框里面填多少能让它们的和是3的倍数。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
1、巩固除法法则、估算及验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过程,巩固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重点商的位置。
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卡片(略)
2、填空:
1)把32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
2)每份是70,490里面有()个70
3)()÷()=20……19,除数最小是()
3、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复习除法有关知识,为下面练习做准备]
二、练习内容
1、计算
346÷42171÷571674÷93
2、计算并验算
4814÷838445÷333243÷47
3、按要求在()里填上一位适当的数字,再计算。
商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
()25÷38()76÷27
4、解决问题;
1)一个排球42元,300元最多可以买几个排球?
2)一部电话机94元,一部扫描机846元,扫描机的单价是电话机的几倍?
3)探究题
小英做一道除法题时,把除数48看成84,结果得到的商是37余12,求正确的商是多少?
[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计算法则,掌握灵活试商的`技巧,提高计算的能力。]
三、总结
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你学会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了吗?说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课后反思:
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中不提倡出现计算法则,但是我们教学过程中不能无法而教,而应始终把法则隐含于整个计算过程之中,把无形之法植入学生的思维之中。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有意识的让学生多进行合作交流,进行探讨学习,总结出几种试商的方法,再经过练习巩固,使他们不但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同时能从中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试商方法,正所谓——教书,不死教书,教死书。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练习,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维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能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准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 9十( )=14
9十( )=15 9十( )=16 9十( )=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
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
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
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2、布置作业。
反思:
本节课在出示了题目后,大部分同学能够算出得数,但都是运用幼儿园的学习方法手指算法来完成的,这样的算法让他们的速度很难提高。但我并不着急,调整课上内容,先让学生自由算几道题,让学生拥有了成就感以后,提出“谁能有更快的口算方法?”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学生们开始充满信心,想要比式。于是,我先让同学们在小组内展开比赛,然后选出组内高手在班里比赛,最后让同学们来介绍自己的口算方法,教师进行小结,引出破十法、想加算减法、连减等,最后,让同学们自选方法展开学习,并将同一种方法的学生放在一起进行切磋练习,从而真正地掌握新的口算方法。教学设计 十几减9 (2)
教学目标:
1、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利用加法、减法计算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1) 9+( )=15 (2) 9+( )=18
15-9=( ) 18-9=( )
(3) 9+( )=14 (4) 9+( )=17
14-9=( ) 17-9=( )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
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布置作业。
反思:
一节课的时间必定是有限的,上节课同学们已经了解了口算“十几减 9”的多种方法,并能选择一种进行训练,本节课的训练重点便是提高速度,所以我提出,“怎样能让你所用的方法更快些?”我们班的李禹蒙同学最先发现“十几减9”的题可以直接用被减数的个位加1,也就是几加1的方法来算。虽然有这样发现的人并不多,但相信同学们已经开始体会到数学中的规律运用了。教学设计 十几减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应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计算十几减8。
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掌握应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计算十几减8。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2。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2—8=4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
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
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
提问:
(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
(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
3、布置作业。
反思:
有了“十几减9”的学习基础,在学习“十几减8”这部分知识时,我先让同学们回顾“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然后反问:这些方法能不能解决“十几减8”的题呢?同学们自己尝试,互相交流,发现口算方法,然后利用方法口算更多的十几减8的题目,这节课的题目便得很轻松。教学设计 十几减7、6 (1)
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能主动获取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初步培养合作意识、交流意识和多角度思考的思维习惯。
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索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切实掌握“想加算减”)
教学难点;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课件出示)
星期天小黄猫和小花猫从市场早买回了好多金鱼,并把它们的金鱼放在一个鱼缸里。看着美丽的金鱼在鱼缸里快乐地玩耍,它们高兴极了。
小朋友,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小组交流 ③全班交流(课件随学生回答出示图片。)
2、探索算法
①生独立思考13-7等于几呢?你是怎么想的?
②小组内同学讨论讨论,比一比,哪一组同学想的方法最多?
3、交流汇报
4、小结:同学们用以上几种不同的方法都能得到相同的答案,在计算时,我们一般选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或破+法,要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才能算得又对又快。
三、练习(课件)
它们有什么规律?
四、总结:你能给今天学的知识取个名字吗?(十几减7的退位减法)学了今天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反思:
前面的铺垫学习,让本节课的口算变得轻松,同学们都能运用方法进行口算,但是在计算得过程中却经常出现错误,于是我让学生们把学过的十几减几的题目分类,并进行比较,让运用破十法的同学发现见九就是一加几,见八就是二加几,见七就是三加几的破十规律,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率。本堂课的另一重点就是全班性推广想加算减的'方法,因为同学们加法口算较快,所以侧重训练这种想加算减的方法,但还是有些同学不能理解加与减的联系。教学设计 十几减7、6(2)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喜闻乐见的情境数学游戏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巩固掌握“想加算减”
教学难点;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针对练习
小红有13元钱,小明有15元钱,他们俩到肯德基去吃东西,请看肯德基的食品价目表:
汉堡:9元 可乐:6元 鸡腿:7元
(一)如果每人买一样东西吃,各找回多少钱呢?
1、列式算式(请你把可能出现的情况用算式写出来)
13-9 13-6 13-7
15-9 15-6 15-7
2、你会算吗?(独立计算,选出其中的一题说说你有哪些不同的算法)
3、汇报
选择 13-9 15-6 说说有哪些不同的算法?
4、你会填吗?
13-7=□ 15-9=□
(二)如果每人买一样东西吃,各找回多少钱呢?
1、列式算式(请你把可能出现的情况用算式写出来)
13-9 13-6 13-7
15-9 15-6 15-7
2、你会算吗?(独立计算,选出其中的一题说说你有哪些不同的算法)
二、自由练习:
1、小结:十几减几的方法很多,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计算时不但要选择你比较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而且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才能算得对又算得快。
2、选题训练
三、总结反思:
本节课仍然对学生的“想加算减”的方法加以训练,不过在我看来简单的理解在同学们那里却非常吃力,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所以本节课,我请方法掌握较好的同学教大家去发现加与减的联系,效果好了一些,已经有一大部分能够理解想加算减这种方法了,不过还需要在今后的练习中不断巩固才好。教学设计 十几减5、4、3、2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进行十几减5、4、3、2的口算;
3.使学生能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迁移类推,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5、4、3、2。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说说你最拿手的口算方法
二、教学例4【继续演示课件“十几减5、4、3、2”】1.出示例1:11-5=□
(1)启发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汇报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思维,开发学生思维。
(3)启发学生想:十几减5还有哪些题?怎样计算?
使学生明确:
11-5=6 12-5=7 13-5=8 14-5=9 15-5=10
2.出示12-4=□
(1)启发学生分级讨论、交流。
(2)联系本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启发学生想:十几减4还有哪些题?怎样计算?
3.教学例4 【继续演示课件“十几减5、4、3、2”】(1)分级讨论、交流,十几减3、十几减2有哪些题,怎样计算?
(2)汇报时,使学生明确:
11-3=8 11-2=9 12-3=9 12-2=10 13-3=10
4.引导学生对比.
启发想十几减5、4、3、2的计算可以怎样想?使学生明确.
想加算减;
想十几的组成;
想:11-5=6→11-6=5 ……
11-4=7→11-7=4 ……
三、巩固作业
四、总结反思:
这节课我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训练点,让同学们有游戏中运用方法进行口算,同学们在游戏中做题效率更高了。更值得欣慰得是,班里并没有人掉队,大家都能在老师的鼓励下自己去努力完成任务,争得属于自己的荣誉。教学设计 十几减5、4、3、2 (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逐步达到熟练。
2、学会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正确计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已经学会了2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个口算比赛,看看我们班的小朋友的掌握的怎么样,你们敢不敢试一试吗?
二、练习:
1.师:请翻开课本21页第3题,准备好,看谁算的又对又快!开始!
11-2= 8+6= 16-8=
9+7= 13-7= 12-5=
14-8= 15-5= 11-6=
12-9= 14-6= 17-9=
(操作时,统一开始统一结束,约1分钟后停。学生在计算的时候老师巡视看学生的计算情况。)
2.针对比赛学生提出问题
3.师:小朋友们,一次口算比赛,我们就能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观察一下教室里的事物,或者根据班级的情况,编个数学问题。每个小朋友先想一想。(停顿半分钟)谁编出一个问题来了?并说说怎么解决。4.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5.师:老师这里有8个信箱,他们都有一个号码,请8个小朋友上来拿着信箱,然后一个一个轮过来说:我的朋友在哪里?下面的小朋友拿着信要仔细算,如果算出来是这个号码,就说: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把信送过去。听明白了没有?
6.完成送信游戏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看上去不是新课,却因为减数的变化,而让学生们口算时速度减慢,不过同学们仍能够利用学过的方法来做,部分同学习惯于运用“破十法”,在这些题目中,他们运用上稍有困难。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一)例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2.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分析理解题意,找出已知条件,认识多余条件。
教学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8 7+9 17—8
l6—7 15—5 11+2
2. ★★★★★★★★
●●●●●
★和● 一共有多少个?
3 .△△△△△△△△ △△△,还剩多少个△?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20页的图。(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
2.板书: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我们队踢进了4个。
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为什么这样列式?
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应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括号。
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4个。”这个条件有用吗?
介绍多余条件。
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如:第(1)题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总数用加法。(2)、(3)两题是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用减法。(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0的“做一做”。
提问:这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布置作业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二) 例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3.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的思考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6-7 13-9 17-8
12-5 6+13 12+4
2.比多少。
比 比
教师: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想。
二、新授
教学例6。
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知道小雪、小华各套中多少个?
2.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以怎么解决?
3.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比多少。出示:小雪套中8个,小华套中12个。
教师:请大家用摆小棒的方法,第一行摆小雪的个数,第二行摆小华的个数。学生动手摆小棒,并向学生说明小雪和小华的个数要一个对一个地摆,这样便于观察。
提问:哪一行摆得多?并指出小华比小雪多的个数,说出小华比小雪多了几个。
教师边提问边检查学生摆得是否正确,再指定一、二个学生摆给大家看一看。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小华比小雪多得的个数,就是小华比小雪多摆了几个。
4.教师:刚才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知道小华比小雪多摆了4根小棒,就表示小华比小雪多套了4个。那么大家想一想,这一道应用题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要我们求的问题又是什么?
教师: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应该怎样想呢?(就是要求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用什么方法计算?
5.请学生列式:12-7=4(朵)
口答:小华比小雪多套中4个。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21页的“做一做”。
2.方民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圆白菜。圆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
四、小结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中,我并没有使用教材中的内容展开学习,而是采用游戏的方式展开学习的条一步。游戏内容为:两名同学一组游戏,每人拿出几根小棒,然后一个人汇报“XX比XX多拿几根小棒”另一个人汇报“XX比XX少拿几根小棒”,在这样的游戏中,学生渐渐的感受到比多少时,就是用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有了这样的认知,再引出正式的学习,从而总结出问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也可以反过来问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只要用大数减去小数就可以得到答案。教学设计 整理和复习(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进一步提高每个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
3.激发学生运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提高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并提问:
1.想一想20以内退位减法一共有几道题?
2.找一找减法表中有什么规律?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36道题?
二、探索规律
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竖行的减数都不变.
(2)每一竖行的被减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引导学生得出: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2.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横行的被减数都不变。
(2)每一横行的减数从左往右依次少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三、掌握算法
想一想:20以内的退位减法题,你是怎样算的?
四、归纳整理 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还能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的排列一下吗?
五、口算练习
1.教师任指表中一题,学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得数相同的所有试题。
3.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重点练习。
4.做练习六第3题
全班同时开始做题,教师计算时间,看谁又对又快。
5.完成练习六第1题
6.完成练习六第2题
六、布置作业
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就是整理退位减法表,主要采用的学习方式就是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主要内容:1.请各小组想办法将十几减几的所有算式进行有顺利的排列,并说说排列理由。2.观察,看看你发现了这个减法表中的哪些秘密。各小组依据活动内容展开活动,汇报中发现各小组真的很棒,都能有自己的方法、自己的思想,让数学变得多样化。随后,我们针对减法表展开问答游戏,让同学们更加熟练的口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整理和复习(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2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的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地应用加减法进行解决问题。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熟练应用20以内加减方法进行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灵活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口算检测
二、复习应用题
1.出示教科书P25的第四题。
(1)让学生口头编题,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3)列式计算。
2.独立练习教科书P25的第5题。让学生看图读题,分析题意,想一想用哪些条件,用什么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指导学生列式计算。
3.出示教科书P26的第8题。
引导学生学会看懂统计表,并口头编题,列式计算,同时把表格填补完整。此题是针对“比多少”问题的巩固练习,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也是可以的。
4.独立练习教科书P26的第7题。(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的顺序)
17-8-3 = 9 + 4-6= 5 + 4 + 7 = 16-9 + 7 =
13-9+5 = 7 + 8-9= 15-6 + 8 = 18-9- 5 =
(练习时指导学生准确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三、课堂练习
教科书P26的6题。
引导学生根据情境解决“比多少”的实际问题。
四、布置作业
反思:
本节课中的训练重点是依据已经给出的已知条件件提出恰当的问题并解答。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什么是问题,该怎样提出一个正确的问题,所以我鼓励学生大胆向周围人提问,让周围人来回答。汇报时发现一个同学说“老师他的问题我答不了,我也不知道……”抓住时机,我让提问者自己回答,结果他把自己也难住了,我告诉同学们提问要根据题里的意思来问,让别人能通过题里的内容进行计算从而回答问题,这就是恰当的问题。教学设计 整理和复习(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20以内加减法的算理和基本方法,能熟练、准确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检测学生20以内加减法的熟练程度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解决各种形式的加减法计算,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细心算,就能算对。
9+4= 12-8= 6+9= 11-4= 10-2+9=
12-4= 14-9= 18-9= 13-7= 15-5+8=
13-9= 12-3= 11-2= 4+9= 15-6+3=
9+3= 11-7= 12-6= 16-8= 18-8-8=
5+6= 17-7= 9+9= 12-10= 9+5-7=
二、认真想,就能填对。
1.在○里填上>、;或=。
15-8○10 11-3○11-4 18-9○12-2
13-9○5 15-10○14-9 13-7○13-6
2.判断□里的数对不对?对的在括号里“√”,错的在括号画“×”。
13-6=5( ) 15-7=9( ) 11-2=9( )
6+9=15( ) 16+4=20( ) 13-9=5( )
18-7=9( ) 11-6=5( ) 16-8=8( )
3.填□。
9+5=□+6 17-7=□-4 □-7=□-6
□+5=17-7 8+□=10+6 14-□=18-□
4.填表格。
原有 12枝 18把 ( )辆 15件
卖出 5枝 ( )把 9辆 ( )件
还有 ( )枝 9把 7辆 7件
三、想办法,才能解决。
1.一本书有18页, 方方看了9页,还有几页没看?
□ ○ □ = □
2.小华做了15朵花, 送给幼儿园8朵, 他还有几朵?
□ ○ □ = □
3.要送13份礼物,现在剩下4份,送了几份?
□ ○ □ = □
4.一共有12个男生,每两个男生中插入一个女生,一共可以插进多少个女生?
□ ○ □ = □
四、教师总结做题情况
反思:
本节练习课,我先向同学们提出要求:1.独立审题,完成题目;2.小组内对照答案,如果有做错的同学,其他同学要给他讲解做法,让他懂得怎样做。3.统计全组内哪道题目做错的同学最多。有了要求后,我给了同学们30分钟进行练习,后十分钟里将错误率最高的题提出到黑板上,进行全班性有针对性的讲解,我发现这节练习课的效率真得很高。我又一次突破了自己,让自己在练习课教学在有了提高。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3
(一)学习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以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估算和笔算;在具体情景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
2、在发现、提出并解决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
(二)学习内容
基础性学习包
1、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三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0)
4、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5、积的变化规律
开发性学习包
聪明小屋(设计两三位数乘法计算中,有些因数的某个数位上的数不知道,进行推理的.算式)
拓展性学习包
算式因素变化引起的积的变化
近期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进行笔算乘法的学习,今天着重研究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
首先看下面的两组题目,如:
6×2=12 20×4=80
6×20=120 10×4=40
6×80=480 5×4=20
仔细观察两组算式中因数的变化规律和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观察,两组算式最明显的特点是其中的一个因数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如第一组的第一个因数,始终是6,第二组的第二个因素始终是4。下面在分别来看。
第一组,一个因数没有变,另一个因数呈扩大的趋势。从第一个算式到第二个算式,2到20扩大了10倍(乘10),同时,积也跟着扩大10倍(乘10);第二个算式到第三个算式,20到80,扩大了4倍(乘4),积也跟着扩大了4倍(乘4),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跟着乘几。
第二组,一个因数没有变,另一个因数呈缩小的趋势。从第一个算式到第二个算式,20到10缩小了2倍(除以2),同时,积也跟着缩小了2倍(除以2);第二个算式到第三个算式,10到5,缩小了2倍(除以2),积也跟着缩小了2倍(除以2),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跟着除以几。
(三)整合点解读
1、学科单元内整合: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师要用一个课件讲述计算时,对个位数和十位数分别相乘,然后相加;其他的特殊情况,如因数末尾有0的再进一步强调。
2、自主练习中的“志愿者擦玻璃”“信息窗1发放传单”等,教师要利用与品德课的整合,对学生进行教育,与语文课第四单元有关动物的内容进行整合,加强保护大自然的教育。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能在量角器上找到相应度数的角,进一步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加深对角的意义的理解。
2.在独立探索和与同伴交流的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画角的方法,能正确地量角和画角,体会度量的本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在画角和量角的过程中,培养认真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内外圈刻度正确测量角的度数。
【教学准备】
量角器、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迁移,引出问题
1.回顾测量线段长度的方法。
结论:准备好测量工具直尺,用直尺的.零刻度线和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这条线段的长度。
2.引出问题。
如何测量角的大小呢?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问题:如何测量角的大小呢?
1.认识量角器
(1)请学生仔细观察量角器,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后汇报。
①量角器上有两排刻度,分别叫做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
②量角器上有一个中心点,中心点两边各有一条零刻度线,分别是内圈零刻度线和外圈零刻度线。
③量角器是一个半圆形,这个半圆形平均分成了180个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叫做一度角,记作“1°”。度是角的计量单位,记作“°”。
2.找角
(1)自主探究:你能在量角器上出50°和140°的角吗?
(2)组织学生交流:如何找到50°和140°的角?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区分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
3.量角
课件出示教材26页∠1和∠2,这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呢?
(1)估一估,说说你是怎样估的?
(2)量一量,说说你是怎样度量的?
(3)组织交流。
(4)师生小结角的度量方法:
量角时要做到两个重合,角的顶点与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角的一条边与量角器的零刻度线重合。读度数时,如果用的是内圈的零刻度线,就读内圈刻度的度数;如果用的是外圈的零刻度线,就读外圈刻度的度数。
4.画角
(1)学生尝试利用量角器画一个60度的角。
(2)学生交流画角的方法,提出画角时遇到的问题。
(3)师生小结。
三、练习应用,巩固提升
1.先估一估下图中角的度数,然后量一量,你估得准吗?
2.画一个115°的角。
四、总结全课,分享收获。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5
设计说明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学校教育的至高境界。可是,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只有真正地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做到师生平等,让课堂属于学生,才能进行高效率的学习,才能走近最理想的教育。本教学设计以探究学习为主,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创设一个以“学”为中心的交往环境,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要鼓励和帮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
1.教学中鼓励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充分交流从图中获取的数学信息,鼓励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对不同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2.教学中注重解题方法与策略的指导,提高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问题情境中呈现的信息多样,有文字信息、图画信息、干扰信息和可用信息。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选择、处理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并尝试用数和数量表示有关信息,用语言提炼问题情境和问题,实现“问题情境”向“数学问题”的转化。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口算下面各题。
8×3=8×4=4×8=
5×8=8×8=8×6=
8×2+8=8×7+8=8×3+8=
2.让学生在黑板前站成4组,每组2名,引导其他学生算一算,黑板前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设计意图:准确地复习表内乘法和进行乘加两步混合运算的训练,有利于对旧知的巩固。利用创设的情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文具店买文具的时候,留心过文具的价钱吗?(课件出示教材78页例3情境图)
1.观察交流:从这幅图中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观察情境图,同桌之间交流不同文具的价钱)
2.设疑引入:“文具盒8元”是什么意思?(一个文具盒8元)买3个文具盒要花多少钱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提取数学信息,并有条理地整理信息。初步理解物品的`单价,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后面学习解决问题作铺垫。
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
2.分析问题。
要解决“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这个问题,应知道什么数学信息?(应知道“文具盒8元”这个数学信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排除干扰信息,学会提炼可用的已知条件,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会搜集可用的信息作铺垫。
3.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问题。
怎样解答呢?先独立思考,画一画、写一写,然后同桌之间交流。(我们知道买1个文具盒8元,就是1个8,买2个文具盒就是2个8,买3个文具盒就是3个8。要求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就是求3个8是多少,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师:怎样列式呢?想一想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8×3=24(元)或3×8=24(元),用的乘法口诀是三八二十四]
4.回顾解题过程。
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整地说一说这道题的信息和问题,以及要解决这道数学题应选取哪些可用的数学信息,怎样列式和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小组内交流,然后选代表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画一画、想一想、算一算、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画图法来分析数量关系。学生通过交流、探究明白解决这种类型的问题用乘法计算的道理,为初步建立数学模型奠定基础。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07-15
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08-21
数学单元教学设计15篇[热]08-11
单元教学设计09-29
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02-22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09-03
数学单元教学总结09-08
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常用[7篇]07-19
数学教学设计(精选)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