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说课稿>花未眠说课稿

花未眠说课稿

时间:2022-12-04 16:30:4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花未眠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花未眠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花未眠说课稿

花未眠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单元设计的目的是通过阅读现当代散文,学会在总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的基础上,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学会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学会体会散文语言的美感。《花未眠》是第一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文章以发现海棠花未眠写起,从三个方面阐述:自然美是无限的,人感受美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得,亲近所得;重视自然美,崇尚写实精神。本文由于是哲理散文,加上学生对艺术欣赏的能力尚待形成,因此内容理解较难。如何把难理解的文章深入浅出的讲解好,使学生能较好的理解体会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

  2、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教学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以及本课特点,特制定两个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理解本文主旨,让学生建立起感受生活美的意识。

  (2)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品味散文语言。能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学会创造美。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就确定为:理解本文主旨与鉴赏本文语言,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二、说教法:

  本文教学重点是理解主旨和鉴赏语言,因此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是关键。运用前几篇课文所学的提要钩玄的方法,学会勾画圈点重要的句子,抓住关键句子理解主旨。采用重点段落重点阅读的方法进行,让学生能尽快的抓住关键。同时也采用问题激趣讨论法,使学生能自主地探讨问题。

  三、说学法:

  本课内容较难理解,特别是有些哲理性较强,隐含着作者深切感受的语句如:"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等,理解较困难,因此,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让学生自由的发表意见,自主合作的探讨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以一组鲜花图片展示其自然的美,让学生自由发表观后感受,引起学生对自然美的注意和欣赏。此设计直接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然后由苏轼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佳句引入川端康成的《花未眠》,出示题目。

  2、简介作者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散文家。幼年时父母相继去世,分别由外祖父和舅父托养。1924年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开始了作家生涯。小说《伊豆的舞女》(1925)奠定了其在日本文坛的地位。代表作有《雪国》(1937),《千只鹤》(1951),《古都》(1957)等。它们"以丰富的感情,高超的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川端康成因此获得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东方作家。川端康成继承了大和民族文学的古典美,并使其升华到美学境地。在文学领域中,他既是美的追求者,更是美的获得者和传播者。由于受佛教影响较深,故其作品常带有消极悲观情调。荣誉也不能解脱他思想的颓废和空虚,1972年4月16日,他终于口含煤气管自杀,终年73岁。

  3、初步理解文章主旨:

  首先指定学生朗读第三段内容,然后思考:看看作者由花未眠想到了什么或者说有什么感悟接着让学生评价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能否说说他们所能感受的自然的美

  通过这个过程的阅读,学生就能整体把握到文章的一个观点: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同时也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我们身边很多事物是非常美的,只是我们平常没有留心,让学生明白平时要留心生活中的自然美。

  4、思考作者又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发现海棠花的美的呢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学会在文中找到答案:"凌晨四点起来,我一个人凝视着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我之发现花未眠,大概也是由于我独自住在旅馆里,凌晨四时就醒来的缘故吧。"

  教师小结:作者能够发现司空见惯的海棠花的美,原因有二:一为"静";二为"孤独"。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的自学,就去把文章的第二观点"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找到并有所理解了。

  5、出示文中出现的有关艺术作品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思考对于这些艺术作品作者持什么态度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借此让学生再去读文章关于这些内容的'段落,明白这些艺术作品都是和自然美的完美结合,能够给人更多的美感,而真正反映自然美的艺术作品更能引起欣赏者美的共鸣,能够提高人对美的感受能力。

  6、通过这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教师此时再加以总结,学生就对内容有了更明确的理解。

  教师小结:作者由未眠之海棠写起,阐述了自己对美和审美的三个观点,即: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提,是亲近所得;契合自然美的艺术品能提高人对美的感受能力。这三个观点其实就是要告诉我们要发现存在的美,感受发现的美,创造有所发现的美。

  7、学生对内容有了较深刻的理解,然后再进行迁移拓展就顺理成章了。设计一个迁移训练,让学生从读到写,出示一个名家描写自然美的语段,朱自清《荷塘月色》;出示一幅清幽的山水图,也请学生把自己感受到的自然美用三五句话把它描述出来。

  8、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品味文中优美的句子的含义这个环节放手让学生自由讨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或是不太好理解的句子。

  教师可举例引导如:

  (1)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为什么说盛放的海棠花的美含有一种"哀伤"

  明确:海棠花在夜间是不眠的,然而其盛放的美却无人发现,无人欣赏,所以说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2)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这句话背后有什么隐蒇义

  明确:

  ①一个微小的生命都要努力展现自己的美,作为人更要勇敢活下去。

  ②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在有意或无意间错过一些美好事物的过程。我们可能错过了美的景色,美的音乐,错过了山上那从没有看过一眼的野花和小草,错过了从我们身边流淌过的清澈的小溪,但只要坚韧地活着,就能不断发现美。

  ③我们要用毕生的不懈追求使有限的感受美的能力接近无限的自然美。

  9、最后教师总结: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这是一篇谈论美学问题的文章,可是它本身也是美的。其实美无处不在,美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应该感谢川端康成,他告诉我们只要细心地去寻找,用心地去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美,感受美并能创造美。那就让我们以这种美好的心态去拥抱我们灿烂的明天吧!

花未眠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你们好!今天能有这样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非常荣幸,衷心地感谢你们!我说课的篇目是《花未眠》,来自日本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一篇关于美和审美的哲理散文。我将分三大部分说课,分别是教材分析,课时安排及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由于本人是第一次说课,经验不足,考虑不周之处,还望各位多多包涵,并能得到你们的指导。

  教材分析:

  《花未眠》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第四篇课文,高一注重培养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本单元设计的目的是通过阅读现当代散文,学会在总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的基础上,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学会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学会体会散文语言的美感。《花未眠》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文章以未眠的海棠花很美写起,从三个方面阐述对美的理解:发现美,感悟美,体验美。从而得出三个结论:自然美是无限的,人感受美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得,亲近所得;自然美与艺术美相互融合,相得益彰。由于本文是哲理散文,加上学生对艺术欣赏的能力尚待形成,因此内容理解较难。如何把握难理解的文章深入浅出地讲解好,使学生能较好的理解体会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并结合本课特点,特确定以下目标:

  教学目标:

  (一)德育目标:让学生建立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学会创造美的意识。

  (二)知识目标:理解本文主旨:关于美与审美的问题以及作者崇尚自然美的表述。

  (三)能力目标:体味作者以自身感受起笔,以小见大,深入浅出的写法;品味本文格调高雅,韵味深长的语言风格,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主旨。

  鉴赏本文的语言,深刻体会重要语句的内蕴。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思路,理解文中引用诸多例子的意图。

  理解文中隽永含蓄的语句的含义。

  课时安排及教法,学法:

  (一)教学时数:1课时

  (二)说教法:诵读法,讨论法。

  本文教学重点是理解主旨和鉴赏语言,因此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是关键。运用前几篇课文所学的提要勾玄的方法,学会勾画圈点重要的句子,抓住关键句子理解主旨。采用重点段落重点阅读的方法进行,让学生能尽快地抓住关键,同时也采用问题激趣讨论法,使学生能自主地探讨问题。

  (三)说学法:自学为主,自主合作探讨问题。

  本课是自渎课文,学生以自学为主,课前让学生利用参考书,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另外,本课内容较难理解,特别是有些哲理性较强,隐含作者深切感受的语句,如:"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等,理解较困难,因此,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自主合作地探讨问题。

  教学设计程序:

  教学根据"感受――理解――应用"的阅读规律,从学生的感受入手,抓住主要内容,按照"归类"的思维路径,组织教学活动。整个程序分为四步进行,具体是:

  (一)导入。

  同学们,当你半夜醒来,发现家里的夜来香或是昙花在静悄悄地开了时,你会有什么感觉

  ——惊异,高兴,喜出望外,没什么感觉……

  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无独有偶,57年前,一束未眠的海棠花激起了一位日本作家对美的无限感慨,这位作家就是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文学大师,走进他的作品《花未眠》,去一同领悟他所创作的美的世界。(板书课题:花未眠—————川端康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并融入其中,能更好地体会作者感情。

  (二)简介作者。

  关于作者川端康成,让学生借助课文注释①了解一下,知道他是日本的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三部曲是《雪国》,《千只鹤》,《古都》,他是继泰戈尔后第二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在文学领域中,他是美的追寻者,更是美的获得者和传播者。

  本单元四篇散文,前三篇都是中国现当代作家,这篇课文作者是日本作家,学生可能知之甚少,适当介绍一下,扩生阅读面的同时利于课文的学习。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让学生用5分钟的时间自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①说说这篇文章,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预想:难句多,不好懂,看不明白,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②如果让你从文中摘录一句你最欣赏的文句,你会摘录哪句,并说说理由。

  2。学生谈初读印象。

  无论对否,教师都给予肯定,重在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设计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符合认知的规律。

  (四)精读课文,理清思路,领悟内涵。完成这阶段的学习,主要方法是教师设疑,学生自学,诵读,讨论,共分8点进行:

  1、跳读1,2段,引导学生把握几个问题:

  (1)一开篇作者就说"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说明作者是个怎样的人(细腻敏感,善于思考)

  (2)凌晨四点醒来的作者发现了什么(发现海棠花未眠)

  (3)发现了海棠花未眠这件小事,我的反应又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大吃一惊因为"花在夜间是不眠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我才刚明白,而且凌晨四点看海棠花,觉得它更美"。)

  板书:发现美―――海棠花未眠

  2、指导学生研读3,4,5段,设疑讨论。

  由这件微不足道的事,作者思考到了什么或者说有什么新发现吗作者的实际感受是什么?

  让学生从文本找出关键语句,得出三个结论:

  (1)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

  (2)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它既不是与时代同步前进,也不是伴随年龄而增长的。

  (3)光凭头脑想象是困难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

  感受美的能力: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

  板书:感悟美

  获得美的方法:邂逅,亲近,反复陶冶(发现花未眠,岚山的美)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有的放矢,按图索骥,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变被动为主动。

  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

  研读6——11段,方法:讨论法,诵读法。

  让学生找出这几段所举的例子,讨论作者举这些例子的意图是什么

  归纳板书:

  画中花女人的手勒达像宗达画狗茶碗,画艺术品(艺术美)

  真的花各种手势女人肌肤我家小狗天空自然物(自然美)

  从艺术美中可以领略到自然美

  体验美自然美是艺术美的原型

  自然美与艺术美彼此融合,相得益彰

  通过重点语段赏析,抓住关键句概括段落大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难句解读。

  让学生提问,有哪些难理解的句子,先问问学生是怎样想的,再适时补充,学生没有问到的难句又是重要句子的,再另行提出讲解。(结合课后题二)

  如:

  (1)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2)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3)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

  (4)一朵花也是好的。

  (5)繁二郎的画,长次郎的茶碗和真正黄昏的天空,三者在我心中相互呼应,显得更美了。

  难句的解读,是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主旨,也是培养其鉴赏能力的要求所在,由浅入深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规律和读文规律。让学生先自己感悟,自行摸索,归纳,老师在此基础上从中点拨,引导,加强,巩固,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6、归纳总结。

  结合板书,通过板书来梳理思路,归纳知识:

  (1)文章抓住一个"美",分别从三个方面阐述:发现美(海棠花未眠);感悟美(感受美的能力,获得美的途径);体验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从花未眠的`这种自然现象出发,思考了关于审美的问题,也学到了许多哲理。

  (2)学习本文我们要掌握几种写作手法:①以小见大;②首尾呼应;③深入浅出

  课后总结,明确思路,加深理解。

  7、拓展延伸。

  今天这堂课我们从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学到了许多哲理。美是无处不在的,用作者的话说就是要"发现存在的美,感受已经发现的美,创造有所感受的美。"

  那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曾邂逅了哪些美呢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让学生联系实际介绍自己所发现的生活中的美的例子,谈谈自己学习本文的感受。这一个环节主要学生可能一下子想不起来,教师也可以就校园里某些存在的美先谈一谈,学生就会有所启发的)

  罗丹说得好啊,"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从今天起,让我们尽情拥抱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吧!

  课外延伸拓展,激发学生思维想像发展的空间,联系现实生活,由文本到现实生活,深化培养学生建立起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学会创造美的意识。

  8、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

  根据学习的记忆规律对所学知识做巩固,进而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以上各环节的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了思维的规律,由分析到归纳,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训练的主线,培养他们独立读书的能力。

  这篇说课稿是关于《花未眠》的教学设想,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对话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以及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对钱梦龙先生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的合理应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花未眠》是一篇哲理散文,抓住散文形散神不散的文体特色,注重线索贯穿,由整体感知,辩体析题到质疑深思,归纳总结,最后拓展迁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宏观指导作用,应该能收到预期较好的教学效果。

花未眠说课稿3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

  我是×××××××,我今天非常荣幸有这么一个展示的机会,谢谢你们!希望得到你们的指导.我说课的题目是《花未眠》,我说课的内容分别是说教材,说教学法,教学程序设计等.

  《花未眠》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第四篇课文,是曰本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一篇关于美和审美的哲理散文.现就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单元设计的目的是通过阅读现当代散文,学会在总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的基础上,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学会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学会体会散文语言的美感.《花未眠》是第一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文章以发现海棠花未眠写起,从三个方面阐述:自然美是无限的,人感受美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得,亲近所得;重视自然美,崇尚写实精神.本文由于是哲理散文,加上学生对艺术欣赏的能力尚待形成,因此内容理解较难.如何把难理解的文章深入浅出的讲解好,使学生能较好的理解体会是教学设计的关键所在.

  2,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教学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以及本课特点,特制定两个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理解本文主旨,让学生建立起感受生活美的意识.(2)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品味散文语言.能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学会创造美.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就确定为:理解本文主旨与鉴赏本文语言,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二,说教法:

  本文教学重点是理解主旨和鉴赏语言,因此教学中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是关键.运用前几篇课文所学的提要钩玄的方法,学会勾画圈点重要的句子,抓住关键句子理解主旨.采用重点段落重点阅读的方法进行,让学生能尽快的抓住关键.同时也采用问题激趣讨论法,使学生能自主地探讨问题.

  三,说学法:

  本课内容较难理解,特别是有些哲理性较强,隐含着作者深切感受的语句如:"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等,理解较困难,因此,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让学生自由的发表意见,自主合作的探讨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以一组鲜花图片展示其自然的美,让学生自由发表观后感受,引起学生对自然美的注意和欣赏.此设计直接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然后由苏轼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佳句引入川端康成的《花未眠》,出示题目.

  2,简介作者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散文家.幼年时父母相继去世,分别由外祖父和舅父托养.1924年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开始了作家生涯.小说《伊豆的舞女》(1925)奠定了其在日本文坛的地位.代表作有《雪国》(1937),《千只鹤》(1951),《古都》(1957)等.它们"以丰富的感情,高超的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川端康成因此获得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他是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东方作家.川端康成继承了大和民族文学的古典美,并使其升华到美学境地.在文学领域中,他既是美的追求者,更是美的获得者和传播者.由于受佛教影响较深,故其作品常带有消极悲观情调.荣誉也不能解脱他思想的颓废和空虚,1972年4月16日,他终于口含煤气管自杀,终年73岁.

  3,初步理解文章主旨:

  首先指定学生朗读第三段内容,然后思考:看看作者由花未眠想到了什么或者说有什么感悟接着让学生评价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能否说说他们所能感受的自然的美

  通过这个过程的阅读,学生就能整体把握到文章的一个观点: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同时也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我们身边很多事物是非常美的,只是我们平常没有留心,让学生明白平时要留心生活中的自然美.

  4,思考作者又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发现海棠花的美的呢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学会在文中找到答案:"凌晨四点起来,我一个人凝视着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我之发现花未眠,大概也是由于我独自住在旅馆里,凌晨四时就醒来的缘故吧."然后教师小结:作者能够发现司空见惯的海棠花的美,原因有二:一为"静";二为"孤独".学生通过这一环节的自学,就去把文章的第二观点"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找到并有所理解了.

  5,出示文中出现的有关艺术作品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思考对于这些艺术作品作者持什么态度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借此让学生再去读文章关于这些内容的段落,明白这些艺术作品都是和自然美的完美结合,能够给人更多的美感,而真正反映自然美的艺术作品更能引起欣赏者美的共鸣,能够提高人对美的感受能力.

  6,通过这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内容有了全面的了解,教师此时再加以总结,学生就对内容有了更明确的理解.教师小结:作者由未眠之海棠写起,阐述了自己对美和审美的三个观点,即: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美是邂逅所提,是亲近所得;契合自然美的艺术品能提高人对美的感受能力.这三个观点其实就是要告诉我们要发现存在的美,感受发现的美,创造有所发现的美.

  7,学生对内容有了较深刻的理解,然后再进行迁移拓展就顺理成章了.设计一个迁移训练,让学生从读到写,出示一个名家描写自然美的语段,朱自清《荷塘月色》;出示一幅清幽的山水图,也请学生把自己感受到的自然美用三五句话把它描述出来.

  8,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品味文中优美的句子的含义这个环节放手让学生自由讨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或是不太好理解的句子.

  教师可举例引导如:

  (1)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为什么说盛放的海棠花的美含有一种"哀伤"

  明确:海棠花在夜间是不眠的,然而其盛放的美却无人发现,无人欣赏,所以说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2)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这句话背后有什么隐蒇义

  明确:①一个微小的生命都要努力展现自己的美,作为人更要勇敢活下去.②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在有意或无意间错过一些美好事物的过程.我们可能错过了美的景色,美的音乐,错过了山上那从没有看过一眼的野花和小草,错过了从我们身边流淌过的清澈的小溪,但只要坚韧地活着,就能不断发现美.③我们要用毕生的不懈追求使有限的感受美的能力接近无限的自然美.

  9,最后教师总结: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这是一篇谈论美学问题的文章,可是它本身也是美的.其实美无处不在,美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应该感谢川端康成,他告诉我们只要细心地去寻找,用心地去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美,感受美并能创造美.那就让我们以这种美好的心态去拥抱我们灿烂的明天吧!

【花未眠说课稿】相关文章:

花钟说课稿07-15

《花钟》说课稿11-08

花的勇气说课稿11-17

说课稿茉莉花11-05

《金色花》说课稿05-17

《醉花阴》的说课稿11-27

《醉花阴》说课稿12-03

《金色花》说课稿08-03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说课稿02-1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