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第11课《春》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第11课《春》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1课《春》说课稿1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 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十一课,本单元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写景的方法,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而《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
《春》在选材上,谋篇上紧紧扣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在语言的技巧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因此《春》作为第三单 元第一篇是有道理的,由《春 》这一课开始.,继而学习后几篇课文来加深人们热爱自然的.感情也是有好处的。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掌握生字词
B、学习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具体地、绘声绘色地描绘春天的各种景色。
C、学习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 抓住“春天”的特点。
2能力目标
A、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用诗 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描绘春天 。
B、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C、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 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3情感目标
深刻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生动的描绘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景象,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和为建设人类美好的春天而发奋努力的崇高理想。
[说明]确定以上的三个目标是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领悟,写好景物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还要逐步学会各种写景方法 (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读课文,要求读出有感情,用声音来塑造春天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感受。
4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抒情散文,但具体的学习全篇都是写景的抒情散文还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导学生懂得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 还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努力通过本课,做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来传达内心感受。
说课后记:
写完本说课稿,我再回忆以往教《 春》的 模式:那是一段段的分析,一个个问题简单的提问。教师包办一切,学生听得容易累,老师教的更累。那是因为没有把学生 当成“学习的主人”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灌输。
但这次,我的教学设计尽可能围绕着 新课程所倡导的来实施,那就是:阅读是学生的个体行 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珍视学 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老师要巧妙设计,创造性地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行动的自由。学生就可以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
第11课《春》说课稿2
一、教学背景
(这一部分,我主要从四个环节进行阐述)
1、说教材
《春》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都是以优美景色为主题,从不同角度抒写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春》是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是“蓄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作者以诗的笔调,准确生动的描绘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呈现出一派生机和活力,可以说,它既是一幅春光秀丽的画卷,又是一曲赞美青春的颂歌。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积极生活、热爱自然、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2、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多的阅读和写作经历,并且熟悉一般的文体知识,所以学生对于文章主要内容以及对美的体会是不存在太大问题的。但是他们对文章的写作手法和风格特点的把握还不够准确,有些同学甚至对这些概念混淆模糊、答非所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体验与技能并重,帮助学生在美的体验中去掌握相关知识。
3、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和理解“欣欣然、朗润、酝酿、婉转、黄晕”等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等;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学习并借鉴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提高写作的能力;找出文章富有表现力的字词,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体会文章的诗意美和意境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4、教学重难点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学情和新课标的要求,我将教学重难点设计为:)
教学重点:概括作者描写景物的特点;感受其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其写作手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学习其写作手法的多样性,以及对字词句的锤炼。
二、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并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评价将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字、词、句的准确理解和体会。对于学生的积极参与给予及时的反馈。
例如:比较简单的问题,我会挑选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进行回答,比如”春天的脚步近了“该句运用拟人手法,我会让他即兴创作一个拟人的句子。比较难的问题,我会充分发挥小组功能,统一答案后,由代表回答,然后由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这样既增加了小组的合作性,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设计
教法与学法:
教法: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朗读学习法会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在研读部分,我还会采用情景教学法,来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学法:根据本篇文章的特点和七年级学生的学情,本着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宗旨,我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我会采用诗歌导入、感知”盼春“、品读”绘春“、深悟”赞春“、积累手法五个环节来设计本课。)
环节一、诗歌导入,激发求知欲
上课伊始,我会让学生自主发言,说说自己以前所学的有关春天的诗歌。然后进行分类,描写春天的诗歌在情感基调上,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机勃勃,充满希望,一种是因春短易逝而感时伤怀。进而引发学生对本篇文章《春》的情感基调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环节二、初读课文,感知”盼春“
(这一环节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首先,我会给学生十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同时边读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PPT展示):
1、熟悉朱自清的生平及其简介。
(选自《朱自清选集》 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著有诗集《雪朝》,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2、重点注意课下注释标注的词语,要求会读会写会理解。
3、概括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全篇文章紧扣春这个主题展开描写,从盼望春天,到描绘春天,再到赞颂春天(板书),描绘了一幅美丽动人、生机勃勃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主要内容已经涵盖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当这个问题解决后,已经帮助学生从部分到整体的去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为接下来的再读文章奠定基础。
环节三、再读文章,品读”绘春“。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逐层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提炼观点的方法来寻求答案,简单的问题一带而过为逐层分析奠定基础,较难的问题则是由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学生互评,最终由教师明确重点,加深印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问题,逐层理解课文:
(一)盼望春天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道题是考察学生仔细阅读的能力,如果马虎的话,学生可能只回答拟人修辞,因此教师要逐句引导,将该句分为两部分,这样引导学生找出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并结合句子带领学生总结反复和拟人修辞的作用。)
(二)描绘春天——重点
1.春天来临之后,作者是怎样从整体上描绘春天特点的呢?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结合原文谈谈其作用。
(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熟悉文本的能力,整体概括的语句是“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除此之外,也考察了学生认识修辞手法并掌握其作用的能力。“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和“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两句运用了拟人修辞。而“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则是排比手法。)
2、在描绘春天的部分,作者主要细致描绘了春天的哪几种景物呢?
(这道题是考察学生对文章的提炼能力,细读文章,学生会找出作者分别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人,这里面“春花”,学生可能会找成春树,要提醒学生分清主次,虽然里面提到了各种果树,但是作者侧重说的是各种果树上的花朵。)
3、请根据作者描绘的五种景物,以图画的形式,将五幅图画分别命名。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这里”迎春图“比较难概括,教师要启发学生想象,虽然第五部分景物侧重写人,尤其是人们在春天中的种种活动,但是人们活动的一个共同出发点,就是为了迎接春天。)
4、着重分析每幅图画:
春草图:
A.在写春草的自然段,作者除了写春草,还写了什么?
(这道题比较简答, 这里设置的目的,是将该自然段一分为二,即一方面研究春草的特点,一方面研究人在草地上的活动,同时为后面描写方式的提出,埋下伏笔)
B.请看描写春草的部分,从”偷偷“和”钻“两个词语,体会作者描绘景物的生动性。
(这道题是考察学生对字词的鉴赏,既是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中考语文考试的重点,因此一定要充分锻炼学生对字词句的鉴赏能力,该题我将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大家集思广益,促进交流和沟通。同时因为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在讲解时,我会采取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观看小草发芽的视频,进而感受那种萌发的生命力和活力。)
C.作者除了写小草的生命力,还写了小草什么特点?
(这道题我会选择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提问,结合课文,学生就会总结出还写了草的多,主要通过”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体现出来。除此之外,”一大片一大片“还运用了反复的修辞,体现出了草的层次感。因为该修辞手法在前面讲过,因此该学生回答也是不存在太大问题的。)
D.在写人的活动的时候,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小草什么特点?
(这道题考察学生对排比手法的熟悉程度,其作用就是为了表现人们饱满的精神状态,而人们”坐着、打滚“等动作,则突出了小草柔软的特点。)
E、本段一部分写草,一部分写人,但都是为了突出草的特点,那么,在写春草的时候,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式,有什么作用?
(这道题考察描写方式,描写方式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尤其是侧面描写在阅读题中常常出现,对于这道题教师一定要重点讲解,使学生认识并能分析描写方式)
春花图:
A.根据上一自然段的积累,学生小组讨论找出描写春花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结合原文分析其作用。(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细读文章的能力。主要修辞有: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通感(通感学生之前接触不多,要为学生多举例子);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拟人(体会闹字的用法);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比喻、拟人)
B.请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春花的?
(这道题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在描写春花时,作者实际写了两类花,一类是开在树上的花,一类是开在地上的野花。所以作者运用了由上到下的写作顺序。)
C.在写春花时,突出了春花的什么特点?
(这道题考察学生的'概括能力,”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写出花的繁密茂盛;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写出花的色彩鲜艳;”花里带着甜味儿“写出花的香气浓郁)
春风图:
A.请思考,为什么”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一句,逗号要放在双引号的外面?
(这道题考察双引号的用法,标点符号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常识,而双引号的用法则是标点符号中的重点,也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点讲解,并多举例子,加强巩固。)
B.”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句话,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谈谈自己印象中的春风是什么样的?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卖弄“是反义词,用在这里是否贴切?
(这里是考察贬词褒用,卖弄实为有意显示,但这里却是为了展现鸟儿叫声的清脆悦耳、和谐动听。除此之外,本句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鸟儿的欢快,衬托出人的愉悦。)
D.请概括春风的特点
(这道题考察学生的概括能力,春风的特点是和煦、轻盈。主要通过触觉、嗅觉、听觉体现出来。触觉——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嗅觉——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听觉——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春雨图:
A.找出描写春雨形状的句子,突出了春雨怎样的特点?
(”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牛毛、花针、细丝突出春雨的细密、柔和、亮)
B.作者写了春雨下的哪些景物?
(植物、人。”树叶却绿的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使画面更加浓墨重彩,突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写人的则是表明在春雨的洗礼下,农夫们盼望一年的好收成,富有生活气息)
迎春图:
A.赏析”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的韵律美。(考察叠音的用法,本文叠音运用比较多,比如”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等,都是借声音的和谐增强语调的和谐。)
B.分析“一年之计在于春”,该句双引号的用法,这道题是对上面所学内容的复习,便于学生加深印象。
环节四:研读课文,深悟”赞春“
赞颂春天
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该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一个字概括春天具有什么特点?
(这道题考察提炼文章内容的能力,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突出了春天的新)
2.”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用一个字概括春天具有什么特点?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突出春天的美)
3.”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用一个字概括春天具有什么特点?
4.(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突出春天的力)
环节五,总结全文,积累手法
课程讲完后,再次要求学生深入朗读课文,质疑问难,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总结。然后
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学到了哪些写作手法,并举出相应的句子,再次加深学生的印象。该环节可以选取多名同学,进而完善本节课所学内容。
环节六.板书设计
环节七:布置作业
学习作者描写春天的多样手法,写一篇关于春天的400字的短文。
四、教学体会
本节课基于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有主体地位。
教学环节中方法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进行了小组合作,既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亮点在于对写作手法的分析,采取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多样化的手法,属于开放性学习,符合新课标要求,同时让学生自主发言,活跃了课堂气氛。
【第11课《春》说课稿】相关文章:
《春》说课稿07-24
《春》的说课稿12-24
朱自清春说课稿11-28
《春的消息》说课稿06-19
《春》说课稿15篇12-24
《春》说课稿(15篇)03-27
《春》说课稿15篇11-11
《春》说课稿集锦15篇03-27
《春》说课稿(合集15篇)11-18
七年级语文《春》说课稿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