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坐井观天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坐井观天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坐井观天》
一、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语文S版第四册《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通过一个简短的小故事,告诉学生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不要受已有经验的局限,才能全面地认识事物。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喜欢阅读故事,渴望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自主的收获知识。能在老师为他们制作的教学课件中比较熟练地操作,并对网络环境中的学习投入极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初步具有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解决本课的字词难点。
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读促讲,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进而自然的揭示这则寓言的寓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字词闯关的游戏,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使用重点词语。
在充分的朗读后,通过展开联想和角色互换的方法使学生身临其境,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认识事物要全面的道理,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帮助学生理解它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四、教学媒体设计:
本课课型是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探究课。
具体的学习环境有网络教室、教学软件(小首页方便低年孩子操作),从兴趣出发强化互动性和信息的丰富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投入,体现现代教育技术多面的教学辅助功能。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后整合了多种媒体资源将教学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出示课件、谜语导入、引出课题,意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欣赏故事动画,进行初步感悟。画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配音起到了很好的范读作用。
(三)趣味闯关游戏,突破字词难点。是本课整合的第一个第一个亮点:
设计意图:
课件中设计了字词闯关的游戏,引导学生在愉快又有充满竞争的氛围中正字音、解字意、理解和使用重点词语。
教学效果:
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和同伴的交流、竞赛,借助课件丰富的图片和游戏方式很扎实的解决了字词难点,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四)以读促讲,循序感悟。是本课整合的第二个亮点:
设计意图:
低年的学生要想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就要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体会角色的情感,循序感悟。
教学效果:
学生们利用方便的链接手段和同伴自由地、大胆地、反复地进行分角色对话,课件中的指导与提示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并逐渐理解课文内容。
(五)角色互换,展开联想。是本课整合的第三个亮点:
设计意图:
为了攻破教学难点,在学生充分讨论青蛙和小鸟到底谁弄错后,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进行角色互换,自然地揭示寓意。
教学效果:
课件中优美的图片和恰当地音乐帮助学生开启想象的大门,融入到角色的情感中去,自然地进行了角色的转换,使学生自主地总结寓意,解决教学难点。
(六)揭示寓意,拓展延伸。学生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寓言,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其中的教育意义。
六、 :
第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有效地进行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课程整合。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真正地做到了教学要面向全体。
第三:丰富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坐井观天说课稿2
一 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S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十课《寓言两则》中的《坐井观天》第二课时。这篇寓言通过给孩子们讲述了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生动有趣的对话,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一)教学目标:
这篇课文基本上以对话的形式呈现,语言生动形象,人物特点鲜明,有恨强的吸引力,易引发学生的读书欲望。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复习生字词语,积累语言。
2 、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 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3 、情感目标:结合实际,体会青蛙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错 误。培育学生看问题、认识事物时要站得高、要看得全面的思想。
(二)重点和难点:
1、我确定的重点是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必须突出“读书”的作用,通过朗读这些段落了解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天有多大,为什么看法会不同,并感受语言的美。
2、难点是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课标指出,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注重阅读的过程的同时也要关注其独特的情感体验。故我将本课时的重点定在了阅读中获取人文性目标,懂得看事物要全面。
二 说教法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主要教学方法:
1、朗读感悟法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领悟情感的重要途径,它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学习《坐井观天》的过程中,我以朗读为主线,贯穿始终,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评读等。在朗读中入情入境,抓重点词语来体会情感,读好对话。
2、谈话法
新课程提倡教学时教师是与学生对话中“平等的首席”,教师在运用谈话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提供问题线索,激发儿童积极思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3、讲读法
教师运用讲读法能点破难点,说清关键。我在运用这种教法的过程中注重抓重点,少讲、精讲,并注重语言的表现力,在讲述的过程引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了教与学的效果。
4、自主学习法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课中,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思考青蛙和小鸟看到的天为什么会不一样?从中明白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能片面要全面。学生不仅有所感悟,获得思想启迪,更是逐步构建了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 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尊重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我指导学生选用“读、说、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动手实践等方法,来理解文章所揭示的道理。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从读中感悟道理,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课文的教学分为:开门见山,导入课题——复习课文,整体感知——细读感悟——演读入境——揭示寓意——拓展延伸几个环节。
(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这一课的生字词,这节课我们一起继续学习。现在请大家齐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导入本课时的学习)
(二 )复习课文,整体感知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那谁意跟大家分享一下在这个故事中你所知道的事情呢?(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用完整的句子表达)
那青蛙和小鸟都说天有多大呢?为什么它们看到的天会不同呢?在这节课中我们将围绕这两个问题来学习课文。(提出本课时的学习任务,整体感知)
(三 )细读感悟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所在,学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着重以学生的朗读体会为主,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辅。
品读重点段落:
①感悟第二次对话
a学生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空不同看法的句子。(让学生接触到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句子。)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b 理解“无边无际”“大话”的意思,然后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通过比赛朗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并提示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c 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d分角色朗读。
e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f 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g 围绕上面的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
H动手体验:学生用纸卷成筒看天,再说说看到的天有多大?
I分小组朗读(一人引读,两人对话,一人担任评委。)
② 感悟第三次对话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a 自由读,边读边思考:
小鸟和青蛙都笑了,为什么?有什么不同吗?
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b学生朗读对话,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时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的态度。)
c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朗读,再分组讨论、交流、汇报。
(四 )演读入境
语文教学,不但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本篇课文重点部分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分角色朗读练习的好段落,指导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最后指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朗读表演。
(五 )揭示寓意
理解寓意是本文的难点所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揭示寓意,突破难点。用4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寓意:1、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2、它俩谁说得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3、青蛙为什么会错?4、你从这篇课文中受到什么教育?
(六)拓展延伸
积累和运用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设计如下练习:
课后续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编写第四次对话,并上台读一读。
(这个设计来源于课文,又跳出课文,既巩固深化课文,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与学的辅助手段,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清课文思路、突出学习重点的目的。故板书设计要求简单扼要,同步延伸,形象主观和优美规范。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板书:
20、坐井观天
启示: 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
坐井观天说课稿3
一、说教材
《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坐井观天》位于本单元四篇课文中的第三篇,上承《捞月亮》、《狐狸和乌鸦》下跟《小马过河》。它处于由知识的研究向知识的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创新点
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发明性地进修,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1)图文联合,理解词意,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
(2)做实验,体验“观天”。学生用纸圈成筒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要井口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从而揭示寄意;
(3)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小鸟周游,体会小鸟见多识广;
(4)设计“跳出井口”,启迪学生发明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二、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研究语文的基础。再有,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录像、动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研究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研究,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研究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研究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激发,其研究效率就会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研究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研究方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阅读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惯。
四、说练
积累和运用是新课标夸大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精心设计练,训练学生的据说读写的能力。(1)学生听老师范读,听学生朗读,在听中感悟语言;
(2)动画演示小鸟周游各地后,让学生练说,抓重点词让学生练说,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练说;
(3)个别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竞赛读、引读等形式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
(4)布置进修课后续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延伸课文的内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惟。
五、说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练的教学思想,可安排两个课时完成。下面具体说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所见到事物谈起,说自己认为天有多大,引入课题,释题质疑。
(二)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借助图片动画弄懂“落”、“井沿”,在简笔画中贴图找青蛙与小鸟的.位置。
(三)指导朗读,启发想象。重点引导体会问号和感叹号的语句所表达的不同语气,从小鸟漫游的画面想象走过的地方,领悟出小鸟眼界宽,看得多,见识多。
(四)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1)通过动作表演理解课文;
(2)通过卷纸筒“观天”,懂得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的原因。
(五)总结学法,引导自学。检查效果,完成练。
(六)角色表演。假设情境,创造思维,练说:青蛙跳出井口的情境。
(七)归纳总结,提示寓意。
六、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起学生进修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效劳的目的,在板书中,我利用简笔画和图片吸引学生,理解课文,提示寓言,板书如下:
12、坐井观天
天一望无际
看得多见得多
天井口大
看得少见得少
坐井观天说课稿4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四)的《坐井观天》,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 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坐井观天》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四)单元的一篇寓言,课文通过青蛙和小鸟精简传神的三次对话,向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含有深刻寓意的故事∶经常在天上飞的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而长期居住在井底的青蛙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无奈只能请青蛙自己跳出来看看。这篇寓言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明白看问题、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能自以为是,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本课语言简洁明了,充满童趣,皆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寓言。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识字能力,读书能够达到正确、流利,并且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但结合教学实际,本文是一篇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寓言,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又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不容易把握文章的情感,对课文的理解力偏低,另外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容易把部分当整体。
三、说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读写本课生字词,理解相关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说教学重难点
1.生字新词和小鸟与青蛙的三次对话。
2.揭示寓意,理解成语“坐井观天”的意思。
教学重点
弄懂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结合。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共2课时)
第一课时
板块一、提问引入课题
1、出示青蛙图片
大家看看图片上的青蛙,都认识吗?
它很可爱,我们都喜欢它,对吗?
但我们可不能学它哦,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它的故事《坐井观天》
(揭示课题)
2.“观”是什么意思?
3.“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底看天)
4.谁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它的看法对不对?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观”
坐 井 观 天
板块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认读生字、词语。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听准生字的读音,看看课文分几个自然段?
在每一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3.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
4.这是发生在谁和谁之间的故事?
它们为一件什么事争论?
谁的意见对?
板块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读第1自然段。
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井沿”是指哪里?(看图理解井沿。)。
2.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说说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些什么?
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次对话。“
你从哪儿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我从天上来……”要用叙述的语气读,语调要平缓。
3.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大话”是什么意思?课文里的“大话”是指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多大?
4“弄错”是什么意思?小鸟说谁“弄错”了?“弄错”了什么?“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小鸟为什么会说天是“无边无际”的?(因为小鸟飞了一百多里。)
5.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朋友,别说大话了!......有那么远吗?”要读出劝告的语气,第二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你弄错了……”要读出肯定的语气。
6.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7.青蛙为什么笑?(它认为自己的意见对,是小鸟错了。)
8.小鸟笑什么?它为什么劝青蛙出井口看一看?
(小鸟笑青蛙的确是弄错了,还自以为是。因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到天的范围只有井口那么大,看不到井范围以外的天,这就是它看错的根本原因。如果青蛙能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就能看到天到底有多大。)
9.指导朗读第三次对话。表现出青蛙很自信的语气,小鸟耐心劝告的语气。
板块四、指导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意思
1.教师或课件范读课文。
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在读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时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3.你最喜欢读哪几段,读给大家听听。
(抽生自由选读,教师以参与的'身份进行朗读指导)
4.同桌分角色读、交换角色读,互相评议。
第二课时
环节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卡。
2.《坐井观天》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环节二、熟读课文,理解成语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发生了争论,它们各自的看法是怎样的?找出最能代表它们各自看法的一句话读一读。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马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3.青蛙和小鸟它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找出课文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青蛙:“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看见了天。”小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
4.它们的看法谁对?为什么?
5.揭示寓意,理解成语。
(1)课文中讲的“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2)“坐井观天”是个成语。人们通常用它来比喻那些像井底之蛙的人,批评他们所见有限,还固执己见的态度。
(3)如果青蛙听了小鸟的劝告,跳出井口,它看到的天会是怎样的?想一想,它还会怎么说?
6.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它是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从中受到启迪。你读了这篇寓言,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呢?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眼界开阔,要全面,不要受已有经验的局限,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能自以为是。)
环节三、识记生字,练习写生字
1.齐读生字卡片。
2.提问:
(1)你在学习这课生字时有什么发现没有?谁能告诉大家?
(渴、喝字形相近)
(2)你学这两个字的小窍门是什么?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字形的?
(“渴”是想喝水,所以是三点水旁;“喝”是用嘴喝水,所以是口字旁)
(3)你认为写“沿”字时,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左窄右宽,第五笔“是横折弯”)
(4)写“答”字时,注意上边的竹字头约占三分之一位置。
3.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沿”、“答”、“渴”、“喝”等字。
4.学生在书上田字格中练写生字。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学生本阶段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
整堂课总体感觉教学环节还是比较清晰的,重点也挺突出。一些教学设计比较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很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在教学时,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充分来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保持学生注意力,以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总是有遗憾的地方,这节课也不例外。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我的提问语言、过渡语言、激励语言还需细心斟酌。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快乐地学有所得!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坐井观天说课稿5
说教材: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课文中的对话、感情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寓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说教法、学法:
“读中悟,悟中读”是我突破重难点的基本方法。在课堂中采用简笔画、贴图、做实验、讲故事、表演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读、想、说、做,调动各种感官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运用谈话、质疑、想象、拓展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说教学程序、思路:
一、谈阅读、导新课:
1、读过哪些寓言、成语故事?知道了什么?
(从课外阅读入手,让学生谈读后感受,既激发鼓励了学生课外阅读,了解了学生学情,又为后面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做好铺垫!)
2、今天学习一个有趣的寓言成语故事,相信学完之后你们一定也会有所收获!
(再次为突破难点作出提示,也给学生学习目标以引导。)
3、板书课题:坐井观天、谁解释一下课题?看了课题有什么问题没有?
(质疑课题,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读中悟,悟中读:
1、一起听听这个有趣的故事吧!教师范读全文
(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感受到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的范读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绘声绘色的朗读感染学生,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读文学文的兴趣。)
2、同桌读,比比谁读得正确、通顺。
3、生字宝宝出来和读书认真的同学交朋友。
点名读生字“沿、际、信”
提示容易写错的“沿”的“ ”,复习“际”的“ ”的笔画
4、读了课文之后,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读后质疑,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善于思考,敢于质疑问难的思维习惯。)
5、理解“井沿”
师画简笔画(一口井),点名贴图(青蛙和小鸟),他们该待在什么地方?
6、再读课文2—7自然段,思考:青蛙和小鸟说些什么?
(这是一个很自然、开放、跨度很大的问题,也是一个能看出学生水平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对于此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照着书本念几句青蛙和小鸟之间的对话,有的学生可能就能用一、两句话概括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内容。比如:“青蛙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却说天大得很。”又或“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有多大。”也就是说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答。此问题对于老师而言也是一个更高的挑战。要抓住学生的回答点,引申以下教学。)
①从课文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天大?
理解“一百多里、无边无际”
(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小鸟都飞过了哪些地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还可以说( )无边无际?
指导2—5自然段感情朗读,读出天的“大”
②为什么青蛙和小鸟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做小实验)
(溯源让学生明白青蛙为什么笑小鸟,小鸟为什么笑青蛙?也为学生读好6、7自然段做好铺垫。)
指导6、7自然段感情朗读
7、听听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吧!
男女分角色朗读对话
表演读对话
三、明寓意、来拓展:
1、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想象思维、思维活度的训练。)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适时点明:我们平时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给学生一个理性的高度。)
3、教师讲述《夜郎自大》的故事。
(此举不仅是拓展,也给学生一个讲故事的示范。)
你也来讲讲课外读过的寓言、成语故事吧!
(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激励学生课外阅读。)
板书: 12 坐井观天
小鸟 天 无边无际 见多识广
青蛙 天 井口大 眼界狭小
说设计理念:
列宁说:“儿童的本性是爱听童话的——如果你给儿童讲童话时,其中的鸡儿、猫儿不会说人话,那么儿童便不会对它发生兴趣。”《坐井观天》是一个寓言故事,也是一个成语故事,在学生眼里它可能更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怎样让学生在兴致盎然中有所发展呢?我力求老课文加入新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应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课堂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励课外阅读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语感、加强积累;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挥想象,激活训练学生思维,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有趣的童话故事里飞翔,积淀厚实的语文素养,沉淀健全的人格与生命!
坐井观天说课稿6
这篇讲读课文是一则寓言,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的故事。说明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正确,是不对的。根据课文内容,说教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联系插图,查阅字典,理解生字。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猜猜生字的意思。如“观”“答”“别”“弄”等字可用此种方法;再看插图理解,例如“观”(看的意思),图中指谁坐在井底观天?(青蛙)又如“沿”,可以通过插图“井沿”理解。最后用检验字义。
识字是理解课文的基础,理解字义是识字的关键。通过“联系上下文猜义-看图解义-证义”是理解字义的一种好方法。
2.初读课文,观察插图,理解内容。让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再让学生认真观察两幅插图,说出图意:(1)小鸟站在井沿上,望着井底。(2)小鸟和青蛙在谈话。最后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回答:小鸟和青蛙在说些什么?
“轻声读课文”,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观察插图”,在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再读回答”,这是第二次的读,既理解内容,又能概括主要内容。
3.角色朗读,辨别是非,揭示寓意。这篇寓言以话为主,引导学生同桌和分组分角色有表情朗读,注意标点符号的语气。再让学生讨论“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为了“天的大和小”)它俩谁说得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小鸟说的对,从“飞了一百多里”看出;青蛙不对,从“天不过井口那么大”看出)然后讨论:青蛙错在哪里?(错在它生活在井底,看到的地方很小(有限),人家告诉它,它听不进去(很固执),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最后讨论:你读了这篇寓言想到什么?(有的人明明自己所见有限,还以为自己是对的(所见很广),这是不对的)可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通过分角色朗读,可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由浅入深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辨别是非,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话揭示寓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
从识字、朗读、理解到揭示寓意,都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提高了教学效益。
坐井观天说课稿7
一、说教材
《坐井观天》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课文短小精悍,图文对应,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浅显易懂,学生能够从中明白蕴涵的道理。
二、说导学目标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课的实际,我确定这一课时的目标有三点;
1。会认“沿、答”等10个生字,会写“观、渴、喝”三个字。
2。识记“井沿、大话、弄错、无边无际”等词语;读准多音字“哪”。
3。读懂、读好小鸟和青蛙的三组对话,并分角色朗读,初步感知寓意。
三、说导学重难点
会写3个生字,课文4—7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初步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四、说导学方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在教学中我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我运用谈话法、对比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说导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读、说、练的教学思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
1、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考虑到低年级孩子认知比较直观的特点,上课开始,我用讲故事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走入课堂的欲望。
2、多种形式,认识生字、新词
本文有3个要求认识的生字,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关,由简到难,第一关,学习生字,第二关,在新词中认识生字,第三关,在句子中巩固生字,这样学生从字、词、句中认识和巩固了生字。
3、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然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对本课的学习,我注重在指导朗读上下功夫,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首先,我安排了自由读,边读边找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其次在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中,我采用了分角色读、讲读句子,让小朋友们体会到它们的感情。
4、延拓提高:
1。找出带有“哪”字段句子,通过多读,体会在不同句子中,读音的不同,总结:“哪”字用在句末时要读轻声。
2。谈收获,让学生学会表达,巩固知识点的掌握。
坐井观天说课稿8
坐井观天说课稿课件
一、 说教材
《坐井观天》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课文短小精悍,图文对应,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浅显易懂,学生能够从中明白蕴涵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课的实际,我确定这一课时的目标有三点;
1、运用多种方法认识3个生字。
2、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充分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3、引导学生看事物全面化,要实事求是,不要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
三、说教学重难点
认识3个生字,课文4——7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在教学中我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依据新课标精神,我运用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读、说、练的`教学思想,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
1、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考虑到低年级孩子认知比较直观的特点,上课开始,我用讲故事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走入课堂的欲望。
2、多种形式,认识生字、新词
本文有3个要求认识的生字,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三关,由简到难,第一关,学习生字,第二关,在新词中认识生字,第三关,在句子中巩固生字,这样学生从字、词、句中认识和巩固了生字。
3、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然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对本课的学习,我注重在指导朗读上下功夫,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首先,我安排了自由读,边读边找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其次在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中,我采用了分角色读、讲读,让小朋友们体会到他们的感情。
深入到故事中,把自己当成青蛙或小鸟,练习分角色朗读、表演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青蛙对天大小的理解是片面的,而小鸟的理解才是正确的。
4、拓展练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他会跳出进口来看吗?看到了什么,开会说什么?这样留给学生思维的创造空间,培养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加强正确地引导。学会续编故事。
坐井观天说课稿9
《坐井观天》是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课文短小精悍,图文对应,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浅显易懂,学生能够在朗读中感悟文中蕴涵的道理。
说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基本认识和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新一轮课改精神,我确定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的角度,力争实现两个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认识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充分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引导学生看事物要全面,要实事求是,不要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
说教法、学法:
叶老曾经说过:“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给学生学。”这无疑是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明了路子,即: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为达到这个目的,本课我设计了以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为主。融如情境教学法与和谐教学法,展示一个以朗读训练为主线、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过程。另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辅以多媒体课件、表演等形式,营造愉悦、平等、和谐、自主的学习情境,力求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鼓励学生惊醒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带着思考走出课堂”的有意探索。
说教学流程: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考虑到低年级的孩子认知比较直观的特点,上课伊始,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一幅动画(课文中的插图,会动,但没有声音)让学生观察画面,说说画上都画了些什么?并启发学生猜一猜两个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在交流中对《坐井观天》这个小故事产生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自然中进入对课文的学习。
二、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必然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对本课的.学习,我注重在指导朗读上下功夫,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朗读训练过程中,我安排了如下版块:
首先是顺读。在刚刚打开课本的时候,我鼓励学生自己尝试着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顺畅。具体要求是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拼音朋友来帮忙,生字要多读几遍。这样,将一篇生课文原原本本的交到学生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和个人情况;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勇于面对并主动解决学习困难的意志。
其次是研读。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交流读书收获,教师适时点拨评价。《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生的发言只要言之有理,,就应予以表扬,对不当之处及时点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再次是美读。鼓励学生深入到故事中去,把自己当成是青蛙或者小鸟,体会他们所在的不同位置朗读感悟他们的语言,理解寓意。在这一环节,我还设计了师生分角色朗读,学生评价;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再进行表演读等环节。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进一步理解了青蛙对天的大小的理解是片面的,而小鸟的理解才是正确的。
三、多种形式,学习生字:
本文有3个生字要求会认。我设计了随文识字。井沿的沿字,我给学生准备了一张生字卡片,在黑板上画一口简单的水井,在指导朗读的时候,引导学生将沿字贴到相应的位置,这样学生既能学会读音,又能了解字意。际和信字我采用换部件和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忆,并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印象。为了丰富词汇积累,我引导学生用“无边无际”练习说话,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动静结合,指导写字: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低年级的课堂教学应读写结合。所以在学生充分朗读之后,静下来,动动手写几个字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10个,我从中挑选5个笔画比较简单的引导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运用课件展示容易出错的笔画,提醒学生写时注意。写完找出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一个字,小组内展示。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五、结合生活,拓展延伸:
新课标指出:“学习语文是为生活服务。”本课,我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犯了类似青蛙一样的错误,结合本课所学谈谈体会。学生自由交流,比赛谁想的多,谁说的好。比赛调动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学生兴味盎然,高潮又起。
六、课堂小结,设置作业:
一个好的课堂小结不仅能点明本课中心,而且能调动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性,使本课留下无穷韵味,在学生心中产生深远影响。小结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青蛙由于身处井底,眼界受到了限制,对天的大小的理解很片面,并且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我们要引以为鉴。大家要向小鸟学习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做一个视野开阔的小学生。”我设计了如下作业:猜猜青蛙跳出井口会说些什么?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提高判断推理能力。
叶老曾经说过:课无非是个例子。以上仅是我对《坐井观天》一课的说课设计,真正运用到实际中还要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另外,由于时间仓促和受个人认知水平的限制,一定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还请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多度指正。
我想,如果学生每学一篇课文都能读的进,记得住,用得上,从文中来,到文中去,那么我们学生的整体素质一定会迅速提高。
坐井观天说课稿10
一、说教材理解
《坐井观天》是人教版新课标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怎样看问题,想问题”中的一篇大家耳熟能详的寓言。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年级组共同制定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巩固已学生字。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过程与方法:
1.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促进学生领悟课文含义和感情。
2.通过想象青蛙和小鸟的第四次对话,培养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引导学生懂目光狭小,见识少,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
三、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形式读课文,引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在读中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试着比较合乎情理地想象青蛙和小鸟的第四次对话。
四、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触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有了新课程的明确指导,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决定采用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朗读感悟”即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过程提高朗读能力,培养朗读兴趣。在“读——交流——感悟”的过程中,赏读描写小鸟与青蛙的三次对话,在朗读中感受寓言的有趣,理解寓意巩固新词。教师适时点拨小结。
“情境表演”旨在创设情境,低年级的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有限,且注意力集中时间不够。因此,始终使学生置身于寓言故事的情境中,我就是青蛙,我就是大象,我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读课文之后的独特感受以及自己的想象。理解和想象之余引发学生较深层次的思考,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意。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教材理解,教学目标设置,重点难点的揣摩,以及对于学生年龄特点的'分析,我们决定按照如下流程开展本节课的教学。
1.巩固字词,情境导入。
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如果能从课堂一开始便紧紧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就能延长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因此,我们选择了低年级孩子最喜欢的开火车游戏复习生字词,以及情境式导入。让孩子们从一开始就置身于故事情境,游戏的世界。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因此在本课的导入环节中,我们着重设计了解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师范读,整体感知。
许多知名的教育专家都曾经一再提出,语文的教学应从整体入手。带领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纵然是低年级,也要培养学生对整体,通篇的认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之初,设计了教师范读,填空的方式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朗读感悟,体会寓意。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所在,学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着重以学生的朗读体会为主,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辅。在这个环节中,我们的设计针对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以段落教学为主,段落教学也体现了从整体入手。集中注意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一步,以学生贴图游戏的方式教学第一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小鸟和青蛙所在的不同位置。结合图文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这一点非常关键。正因为所处位置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不同的结果。理解“井沿”,并举实际例子,让学生结合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如:碗沿、河沿等帮助学生理解“沿”的意思。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步,直奔小鸟与青蛙的三次对话。也就是课文的2-7自然段。首先让学生自由读2-7自然段,说说小鸟和青蛙一共有几次对话。以此体现段落教学从整体入手。接着,让学生与同桌合作,练读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然后,在汇报中,跟随学生的阅读期待,按顺序引导学生理解三次对话中的关键词句:
A.第一次对话中引导学生想一想,小鸟为什么会又累又渴,从而深挖一百多里这个距离名词。让学生体会小鸟飞了很远,并读出又累又渴的语气。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设计了一个按点。检查学生区分“渴”和“喝”这两个形近字的读音。利用齐齐乐帮助学生区分易混淆的形近字,体现语文的工具性。
B.第二次对话的朗读指导是这个段落的重点。我们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说大话”“无边无际”和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标点符号“!”和“?”指导学生的朗读。并通过齐齐乐互动教学软件帮助学生理解反问句“还用飞那么远吗?”在课文中的意思是表示不用飞那么远。最后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用小纸筒模仿青蛙井底看天,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青蛙的观点来由。这样的教学设计,意在引导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因为所处位置的不同所以对天的大小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寓意。并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抓住关键词,留意标点符号的方法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渗透。
C.第三次对话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年级组引发了激烈的思维碰撞,我们就到底应不应该抓青蛙和小鸟的“笑”讨论了很久,我们一方面认为应该抓青蛙的笑中流露的自以为是,小鸟的笑中流露的诚恳劝说进行朗读指导。另一方面又担心如此深挖冲淡了重点。所以这个环节还敬请各位领导老师多多给予指导。
第三步,小结三次对话,体会寓意。这个部分的教学,是整节课的难点。前面的朗读指导和理解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这个环节作铺垫。我们设计了“读了课文,你是想当小鸟还是想当青蛙呢?为什么?”这个开放式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了青蛙所处的位置和青蛙的自以为是造成了青蛙目光短浅,而小鸟可以自由自在地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飞翔,因此才会见多识广。学生理解到这个程度也就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在学生理解了寓意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再读课题,理解坐井观天的深层含义。比喻眼界很渺小,见识少。
4.展开想象,读写迁移。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设计以小作家这个词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的欲望,并在书本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创造。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激发学生学完课文以后写的兴趣,发展创造性思维。
5.总结全文,升华寓意。
这个环节的设计我们是希望在教学结束的时候总结归纳寓意,并升华到指导孩子们的生活态度,起到为全课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板书中,我们利用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解课文,提示寓意,板书如下:略
坐井观天说课稿11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我说课的题目是山东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13课《坐井观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由“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板书设计”五部分组成。
一、教材、学情分析
《坐井观天》是一篇生动有趣,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象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样一篇寓意深刻的故事,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既有很强的吸引力,又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所以不容易把握文章的情感,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方法来解决。
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结合本课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语文基础,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其中的4个,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立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看的全面。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总结学习方法,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因此,我将认识本课的13个生字做为教学重点之一,我准备采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游戏,如开火车、找朋友等方法,将识字教学落到实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对话,理解寓意也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准备采用分角色朗读、利用动画创设情景、学生亲身体验等办法,引导学生由境入情,与文中的小鸟、青蛙融入一体,以达到对文章的理解。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
说教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本课的学习,我准备当好学生学习的伙伴,充分发挥启发、引导、辅导,促进的作用,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本课才用的教学方法是主要是“情境教学法”“体验法”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动画演示使学生入境生情加深对文章的感悟。
说学法指导《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本节课我主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自己认读生字,总结识字方法,自己体会揣摩如何人有感情的朗读,自己观察字形,记忆字形。同桌合作互相帮助结局识字困难,互相评价写字效果,小组合作互相帮助等等。
三、说教学手段的运用
语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语文能力,因此,我采用了现代的教学手段,采用动画演示的方法和学生亲身体验的方法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从而达到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看了“坐井观天”这个课题,会想到什么吧?学生自由猜测。这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会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板书在黑板上面,如“谁坐井观天?”“为什么要坐在井里?”“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等,然后在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在建议中倡导: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我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就抓住了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内容的心理,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顺势引入本课的学习中。
初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并主动识字
感知故事内容,我是这样安排的,让学生自由读书,根据课文内容简单的叙述故事情节。
主动识字
我是这样引导的:“小朋友们很聪明,这么快就知道了故事的内容,刚才读书时有没有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小手来指着拼音读一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都圈出来,认一认。
学生自读后,我引导学生总结识字的方法,学生会总结出拼拼音、问同学、联系上下问猜一猜等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这也是语文课标所要求达到的目标。
学生明确了识字方法,我引导学生历经“在语文中识字——认读词语——认读单个生字这一过程,采用自读、同桌合作读、找朋友、开火车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形式每吧识字教学落到实处。
品读课文,理解寓言
由于学生生活经历浅,阅读积累少,很难从字里揣摩出青蛙在井底目光短浅,不信小鸟说的话。我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然后用三副动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扮演小鸟和青蛙进行角色朗读。
朗读后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在回答,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这一句来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为进一步体会青蛙目光短浅的原因,我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亲身体验的环节,让学生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然后用纸卷成纸筒在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进一步体会青蛙的心情,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寓意。
在学生有了充分的体验后,我在让学生给动化中的小鸟和青蛙配音,这时学生会读出青蛙傲慢自信的语气,小鸟的耐心的语气。
这一环节的设计自始至终遵循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为生服务“的教育理念,遵循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运用了只管形象恰当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入境而生情,通过亲身体验达到理解寓意,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的。
学习写字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写到,要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和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根据这一原则,我采用“让学生观察字型,然后按你说我写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写字的兴趣,在与老师比到等同桌互相评价等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理念中完成本课的写字任务。
拓展延伸
这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画龙点睛之笔,我准备这样安排: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小组续编第四次对话后,让学生分角色读一读,然后教师进行小结:希望同学们能象跳出井口的青蛙那样,勇于认错,站在高处看问题。
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青蛙小鸟
井口大无边无际
跳出井口
这一板书设计,抓住了寓言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坐井观天说课稿12
一、教材编排意图
《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争论,故事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要像小鸟站得高,看问题,认识事物才全面。十三课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两篇寓言,因此学习《坐井观天》这一课,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事物的一个过程。这一课的衔接作用显而易见。
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的基本认识和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新一轮课改精神,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充分发挥想象,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寓意。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引导学生看事物要全面,不要象青蛙那样自以为是,学习小鸟的诚恳劝告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创新点
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1)图文结合,利用简笔画找“井沿”,找黑板或是体会位置不同。课桌的“边际”,学生模仿动作(“井口大”和“无边无际大”),理解词意;
(2)做实验,体验“观天”。站在窗口看“天”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从而引出目光短浅,所见自然有限来揭示寓意;
(3)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小鸟漫游,体会小鸟见识广;
(4)初步体会出寓意后,将知识转化,学习迁移,设计青蛙“跳出井口”看到什么,会说什么,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二、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一半,小学生认知很直观,一开始,我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一幅图(文中插图,会动,但没有声音)让学生观察画面,说说画上都画了些什么?并启发学生猜一猜两个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在交流中对课文产生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自然进入学习。
(二)初读课文,略知文意,引导自主识字
一堂成功的语言课必然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小精灵儿童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刚刚打开课本,我鼓励学生自己尝试着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顺畅。具体要求是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来帮忙多读几遍,这样体现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和个人情况;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勇于面对主动解决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2、再读课文,画出生字。
给学生两分钟时间完成任务,边作记号,老师边巡视,指导认读。
3、借助拼音,把生字和生字所在的句子多读几遍。(在语境中识字)
4、指导识字,出示卡片,先带音节出示,再去掉音节出示。读准“信”、“青”。
(三)研读
在能够流利读懂全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有感情朗读。
1、录音范读课文。
2、找生尝试有感情朗读课文。
学生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读后思考时间两分钟。先小组内交流读书收获,老师适时点拨,倾听学生的讨论。这里给学生充足时间(5分钟)。
3、再让学生自由阅读,读后自由表达。
打好自主学习语言的基础,《语言课程标准》强调“在语言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生的发言只要言之有理,就应予以表扬,对不当之处及时点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四)精读(多样读法,达到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效果。)
1、个别读,想象故事情境。(读重点段落——三次对话)
2、齐读本课词语(图文结合理解生字、词)。
3、范读,语气感悟,了解青蛙和小鸟的不同心态。
4、对话读,听中感悟。(师读小鸟,生读青蛙)。
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录像、动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引读法、美读法(把自己当小鸟、青蛙,体会他们所在的不同位置朗读感悟他们的语言)、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读中学生自己评价,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进一步理解;青蛙说“天只有井口大”的理解是片面的.,而小鸟的理解才是正确的。
(五)理解寓意,开拓延伸
1、在上面通过多形式、多方法的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交流读书收获,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引出课文寓意。
2、续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延伸课文内涵,培养形式创造性思维。
三、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解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然呈现,而不是老师单方面效应的体现。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
1、字词上图文结合,插图上找“井沿”、找“边际”。指导书写,让学生自己观察“沿”应该注意什么笔画,“信”字、“际”字。写一写,认一认。
2、指导学生读中发现问题,问一问,探究问题,辩一辩,解决问题,论一论,以读悟法、想象情境、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直
观理解、做实验等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3、设计科学启发性的习题:
(1)用“因为……所以……”说一说,青蛙说天只有井口大的理由,小鸟说……;
(2)青蛙和小鸟各自笑的含义;
(3)用简笔画设计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理解寓意。
坐井观天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坐井观天》位于本单元四篇课文中的第三篇,上承《捞月亮》,《狐狸和乌鸦》下跟《小马过河》.它处于由知识的学习向知识的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
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 ,学会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创新点
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1)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2)做实验,体验观天.学生用纸圈成筒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从而揭示寓意;(3)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小鸟漫游,体会小鸟见多识广;(4)设计跳出井口,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二,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再有,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录像,动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 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学习方法,真正达到 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四,说练习
积累和运用是新课标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精心设计练习,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1)学生听老师范读,听学生朗读,在听中感悟语言;(2)动画演示小鸟漫游各地后,让学生练说,抓重点词让学生练说,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练说;(3)个别读,齐读, 小组读,分角色读,比赛读,引读等形式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4)布置学习课后续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延伸课文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说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练的教学思想,可安排两个课时完成.下面具体说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所见到事物谈起,说自己认为天有多大,引入课题,释题质疑.
(二)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借助图片动画弄懂落,井沿,在简笔画中贴图找青蛙与小鸟的位置.
(三)指导朗读,启发想象.重点引导体会问号和感叹号的语句所表达的不同语气,从小鸟漫游的画面想象走过的地方,领悟出小鸟眼界宽,看得多,见识多.
(四)突出重点,解决难点.(1)通过动作表演理解课文;(2)通过卷纸筒观天,懂得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的原因.
(五)总结学法,引导自学.检查效果,完成练习.
(六)角色表演.假设情境,创造思维,练说:青蛙跳出井口的情境.
(七)归纳总结,提示寓意.
六,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板书中,我利用简笔画和图片吸引学生,理解课文,提示寓言,板书如下:
12,坐井观天
天无边无际
看得多 见得多
天井口大
看得少 见得少
坐井观天说课稿14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二、说教材
《坐井观天》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本课以寓言的形式,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向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空大小的故事,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或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故事内容浅显易懂,但要挖掘深含其中的寓意,对孩子们来说却有一定的难度。《坐井观天》是本组五篇课文中的第一篇,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学生学习本组课文的先导,学习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为本组课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课时中,我带着学生从读中悟,悟中读,反复品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又利用简单的小实验,让故事深含的寓意跃然纸上,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巩固已学生字。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立阅读能力。
(2)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青蛙和小鸟的对话,体会青蛙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错误。培育学生看问题、认识事物时要站得高、要看得全面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根据文章内容主次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的重点是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我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1)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2)做实验,体验“观天”。学生用纸卷成筒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从而揭示寓意;(3)设计“跳出井口”,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三、说教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重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体会、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头饰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语文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语文能力,因此,我采用了现代的教学手段,采用动画演示的方法和学生亲身体验的方法帮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从而达到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四、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目标。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时,为了尊重学生阅读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手段掌握学习方法。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过程:
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课文的教学分为: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初读感知——研读感悟——演读入境——升华情感——拓展延伸几个环节。
(一)谈话导入
讲故事引入课文:亲爱的小朋友,我们都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有只小青蛙,整天坐在井底,从没见过外面的世界。他呀,还以为井底就是整个世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这只井底之蛙的故事。启发学生思考:这是怎样的故事呢?我们快来打开书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在建议中倡导: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我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就抓住了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内容的心理,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顺势引入本课的学习中。)
(二)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小朋友们看了“坐井观天”这个课题,会想到什么?学生自由猜测。这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梳理出文章的主要问题,板书在黑板上面,如“观是什么意思”“谁坐井观天?”“为什么要坐在井里?”“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等,然后在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初读感知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我采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教师提出要求:立好书,不指读。并且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后反馈: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在争论什么?指名说说,教师随机点评。(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结合图文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这一点非常关键。正因为所处位置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不同的结果。所以我设计如下口头填空:
青蛙坐在(井底),小鸟落在(井沿)。理解“井沿”,并举实际例子,让学生结合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如:碗沿、河沿等帮助学生理解“沿”的意思。
(四)研读感悟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所在,学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着重以学生的朗读体会为主,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交流、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辅。
由于学生生活经历浅,阅读积累少,很难从字里揣摩出青蛙在井底目光短浅,不信小鸟说的话。我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而后再仔细品读。
1、研读第一次对话。读完后让学生自己交流读懂了什么?
(此处指导学生读出小鸟又累又渴的语气,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读的过程中还可加上适当的动作。)
2、研悟第二次对话
a、学生自读第二次对话,用直线和曲线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空不同看法的句子。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此一设计意在让学生初步接触到批注方法: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句子。)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b、青蛙认为天有多大?理解“大话”,同时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或身边的人说过大话吗?说大话对不对?(时时处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c、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理解“无边无际”,并说话。(此处的设计体现语文的工具性,从训练中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d、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通过比赛朗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并提示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e、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f、同桌分角色练读,全班朗读。(此处设计意在让更多的学生都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再朗读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理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
g、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上面有了充分的读书理解的过程,此一设计就会水到渠成)
h、引导学生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此处照应开篇,进一步体会二者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事物自然会有不同。)围绕上面的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为了使学生能够很明晰的理解课文的寓意,以及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里建议学生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i、全班朗读(师引读,男生读青蛙,女生读小鸟,进一步加深理解与体会)
3、研悟第三次对话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通过“信”字的教学引导孩子从字形中品析字的含义并渗透孩子们做人的道理,让他们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伟大与精妙。
a、分角色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小鸟和青蛙都笑了,为什么?有什么不同吗?并用“一……就……”说话。
b、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对话。(朗读时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及对小鸟的讥笑,小鸟的话要用着急、无奈的语气读,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的态度。)
c、动手体验:学生用纸卷成筒看天,再说说看到的天有多大?
d、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五)演读入境
语文教学,不但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本篇课文重点部分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分角色朗读练习的好段落,指导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最后指名学生戴头饰表演朗读。(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六)升华情感
理解寓意是本文的难点所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揭示寓意,突破难点。因此我用4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寓意:这几个问题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小鸟为什么会说对?(因为小鸟见多识广)
2、青蛙为什么会说错?(因为青蛙目光短浅,所见有限)
还有一个原因:自以为是
这个原因是理解寓意的难点,一定要通过读来突破,来理解,通过读青蛙的话:“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读出青蛙的傲慢和“自以为是”。
3、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青蛙?(见识少而又自以为是)
4、坐井观天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或者说是批评犯有什么错误的人呢?
因为是寓言,因此不讲、不点拨、不引导,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由表及里,把深刻的寓意一层一层的剥列开来,原来青蛙的错误不仅在于它的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在于它的这种闭关自守、自以为是的态度。学生就很轻松自然地一步一步地理解了课文寓意。
(七)拓展延伸
积累和运用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我设计了如下练习:
假如青蛙听了小鸟的劝说,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些什么?说些什么?续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编写第四次对话,并上台读一读。
(这个设计来源于课文,又跳出课文,既巩固深化课文,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六、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板书中,我利用图片吸引学生,理解课文,提示寓言,板书如下:
13.坐井观天
小鸟:天----无边无际(见多识广)
青蛙:天----井口那么大(目光狭小)
启示----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
坐井观天说课稿15
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第十九课。
教材分析:本课讲述了一只小鸟和一只青蛙对于天有多大而展开的一组对话。通过这个寓言故事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不要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自以为是,而应该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知识丰富。
(一)教学目的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课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才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为教学难点。
(三)创新点
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1) 通过各种方法阅读课文,理解词意,理解课文。
(2) 做实验,体验“观天”。学生用纸卷成筒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从而揭示寓意。
(3) 设计“跳出井口”,以此来拓展学生们的思维想象。
教法设想:
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力差,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我在教授本课以运用启发性原则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地自觉地学习。引导他们自由朗读,以读代讲,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再有,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因此我采用了看图片、做实验、分角色表演等直观性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在此我运用了谈话法、实验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来使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这样也使老师寓教于乐,学生在乐中,学有所求,乐有所悟。
学法设想: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会从“不会学”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从而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目的。而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采用比赛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学习方法,真正地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目的,也使教师充分地发挥了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运用迁移规律模仿学习,从而也培养了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练习设想:
积累运用是新课标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本课我主要进行听、说、读、写、演五方面的技能训练。
听——学生听老师有感情朗读,老师听学生朗读,在听中感悟语言。
说——以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由说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所见所闻。
读——个人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比赛读、引读等形式,达到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效果。
写——续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延伸课文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演——让学生分角色表演,锻炼他们的表达与表演能力。
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注重看、听、说、读、练的教学思路。可以安排两课时完成,下面具体说第二课时的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首先,我以谜语的方式揭示本课课题,“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那你们都知道一些什么故事呢?”这时的学生会结合平时所看到听到的说出一些白雪公主、葫芦娃、宝莲灯等故事。紧接着我再问“今天,我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再说这个故事之前,我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一只青蛙坐在井底看天,打一成语。以此揭示出本课课题《坐井观天》。
因为“创新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为了使低年级的孩子学会创新,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我引导学生审题质疑,初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提出“同学们看到这个课题后,会有哪些想法,会想到些什么呢?”让他们小组讨论,然后我再梳理好问题归纳小结,可以得出三个问题:
1、通过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2、这到底是讲的一个什么故事呢?
3、如果小青蛙跳出井口后,又会看到什么呢?
并板书:道理、事、看
(二)指导朗读,启发想象,通过朗读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他们自由读,然后提问“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一只青蛙和一只小鸟在争论天到底有多大)“这么有趣的一件事,同学们想不想来表演一下呢?”(想)这时的学生兴趣高涨,我再一步步地引导“想要演好戏可得先熟读剧本。”以此来激发他们自由、主动地来朗读课文的欲望。
这样,当我把读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时,教室里顿时会书声朗朗,学生们都会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投入到朗读练习中,而从他们丰富的表情与动作中也可以看出他们在朗读中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并且还会有所感悟。
接着,让他们来分角色表演,在表演中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再提问:“为什么小鸟以为天无边无际呢?”他们通过上面的表演会很快答出(因为天非常大,大得很)。“还有哪些地方是无边无际的呢?”他们会结合平时所看到的说出“大海、蓝天、草原”等,在此基础上我再让他们用“无边无际”说话,并引导他们加“?”“!”这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标点符号。(以此来让他们体会这两个符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也因此让他们在阅读中学会了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无论他们怎样说,说得好不好,老师都应该给予表扬。)
(三)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1、通过上一环节学生对“无边无际”的说话,我紧接着提出“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们的这只小青蛙听了也忍不住想跳出进口来看一看了,来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吧:想想如果他跳出井口之后会看到一些什么美丽的景色呢?”而这时同学们的情绪高涨,运用他们的.童真,会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结合起来,说出许多美丽的景色,如:“来到田野里,看见了一片绿油油的稻田,而小青蛙就在稻田里捉害虫……”或者“小青蛙来到了公园里,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儿,还许多的小朋友在那里捉迷藏……”等等。以此来抒发他们纯洁的心灵,完成了问题“看?”
2、通过卷纸筒“观天”,懂得其道理。
再通过上面的说话,我又提出了“这么美的景色,为什么小青蛙以前不知道呢?”并通过卷纸筒“观天”让学生明白其原因,然后再让他们说出“你们愿意像小青蛙这样什么也不知道吗?小青蛙和小鸟,我们更喜欢谁呢?为什么?”由学生自由说,而这时的小朋友会说出“不愿意,因为这样整天呆在井底没有意思,而应该像小鸟一样每天到处飞,看得多,听得多,才会知识丰富……而他们说的这些正是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虽然他们并没有说出“不要做目光短浅,狭隘的人”,但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已有所感悟。卢梭说过:“在达到理智年龄同前,孩子们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其实,岂止是孩子,形象的东西,谁都接受得快,记得牢。
3、归纳总结,提示寓意,拓展知识
学生说出了寓言故事的寓意后,由我归纳出完整的寓意。学语文与生活实际应用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在揭示寓意后我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并联系生活实际,沟通课堂内外,互相交流学习的方法,从而拓宽知识面。并提出了“如果小青蛙霜像小鸟一样见多识广,知识丰富,应该怎样做呢?”并让他们想一想:“如果小青蛙做了一个见多识广、知识丰富的青蛙之后,再一次遇到了小鸟,它们又会进行一组怎样的对话呢?”这些问题就留给他们下去思考,下去解决。以此来拓宽学习的空间,在学习知识与掌握技能的过程与方法的训练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板书:
19 坐井观天
事? 小鸟 天 无边无际 (见多识广)
看?
道理? 青蛙 天 井口大 (目光狭小)
【坐井观天说课稿】相关文章:
坐井观天的说课稿12-18
坐井观天的说课稿04-12
《坐井观天》说课稿12-18
坐井观天说课稿11-13
坐井观天说课稿15篇12-01
坐井观天说课稿(15篇)12-01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09-20
《坐井观天》教案05-31
坐井观天教案04-29
《坐井观天》 (经典)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