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说课稿3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物理说课稿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电与热》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的内容,用1课时进行教学。本节课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电流的热效应跟哪些因素有关,二是电热的利用和防止。教材在学生学习了电能、电功率知识后及时地安排了本节课,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此外教材在学生知道了在电流一定时,导体产生热的功率跟电阻成正比后,及时地安排了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学以致用”的新的教育理念。本节课也为下一节安全用电的教学做了某些知识准备,本节课在全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分析】
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在第七章中已学习了欧姆定律,通过本章前两节的教学,学生对电能、电功率知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一些探索性问题,学生已有了初步的探究意识,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心理方面,初二学生对很多科学问题总是有很浓的兴趣,很想探究这些问题,但却不知从何下手,实验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按照新课程三维目标要求和本节课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
a、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b、知道焦耳定律
c、知道在电流相同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等。
d 、知道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索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学习电热的利用和危害,学会辨正地看待问题。
b、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地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教材的第一部分。即电流产生热效应跟什么因素有关,这是知识的重点,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过程意识、体验意识和实践意识,因此,我把学生的探究过程也列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如何进行探究实验设计,如何推导公式Q=I2Rt以及Q=W=Pt则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学生心理特点和新课程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探究教学法
本节课探究的问题是:电流产生热效应跟什么因素有关,这里我将采取了探究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提出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等,教学中完全遵循科学探究的步骤,采取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首先是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学生很愿意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一系列探究,或者说这样能迎合学生心理,其次采用探究教学法,教学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教学总体思路明析。当然在探究教学中,也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而应有所侧重,提出问题和进行实验设计是本次探究实验应侧重的两个环节。
2.演示实验法
演示实验好处是形象、直观,能快速切入主题,深受学生欢迎。同时演示实验也可揭露事物的来龙去脉,引发学生思考等。电流的热效应学生是有生活体验的,教师若能把学生的生活体验搬到课堂来,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那么学生将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欲望将有所提高。此外,电流相同时,电流产生热的功率跟什么有关,这个本节课将要探究的问题如果要学生提出来,简直太难了,怎么办呢?要解决这个矛盾,最好的办法是借助实验演示。当然教师还要运用巧妙的语言进行启发和引导。
3.谈话教学法
谈话就是坦诚地面对面的交流,本节课中,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需要谈话,实验探究需要谈话,学生自我展示需要说话,课堂探究需要谈话,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谈话教学法,能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民主的课堂气氛,符合新课程倡导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理念。
三、说学法
1.主动探究法
科学探研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在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在这里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比如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等都是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2.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为完成共同任务,从而形成一种协作互助的学习方式。同时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
物理说课稿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乐于制作弹簧测力计,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
教学方法:实验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用具:弹簧测力计、握力计、钩码、头发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或接触到一些有趣的物体.它们在被挤压后,形状或体积会发生变化,但一旦撤消挤压,它们就会恢复原来的形状;而一些物体即使撤消挤压后,它们也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样貌.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日常所见、所用,找找哪些物体能够恢复形状?哪些物
体不能恢复原貌?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
介绍弹性和塑性的概念,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二、新课教学
1.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想知道自己使出的力多大,或一个物理受到多大的重力,怎样才能测出来呢?可不可以利用一个物体受到力变长,不受力能够恢复原来形状即弹性去制作出一种工具来测量呢?
学生思考、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通过讨论使学生对弹性有更进一步的理解,通过发表见解,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
表扬学生的讨论,并鼓励学生利用手上的器材,进行简单的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归纳结论.引导学生分析一个完整的弹簧测力计还需要些什么?
学生参考课本P53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内容使用测力计.
学生自己动手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记录数据.
学生根据自己的`制作和使用过程,总结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并积极回答.
启发并引导学生指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教师指出市场上用的各种测力计及秤都是利用在弹性范围内,弹簧受的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长的原理制成的。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板书设计:
第一节弹力弹簧测力计
1.弹性和塑性
2.弹力的定义
3.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4.制作和使用弹簧测力计。
物理说课稿 篇3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功率物理意义和利用功率公式解决综合题目
教学方法: 提问讨论法、讲演练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素材,如1000块砖有三种不同的方法,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类似的事例还有吗?(启发思考)
二、进行新课
向学生提供一组数据,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谁做功最快?说出比较的依据。
物体 所做的功 所用时间
A 1000J 5S
B 1000J 10S
C 4000J 1min
D 6000J 1min
学生结合阅读教材1、2自然段,然后讨论以下问题:
1、完成相同的功,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呢?
2、如果做功的时间相同,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呢?
3、如果两物体做的功不同,做功的时间也不相同,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指出:仿照速度的概念,我们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概念: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叫做功率。
计算公式:功率=功/时间
如果用W表示功,t表示时间,P表示功率,上式可写作:
P=W/t
功率的'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1W=1J/s
1kW=103W 1MW=106W
引导学生参看课本小数据图表中的资料,说出各物体功率所表示的意义。
例题:见书112面
该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为降低难度,教师可把此题分解为几个简单的问题,请同学分步进行讨论、演算。
1、0.7t的水泥板重是多少?
2、用一台起重机把它提升4米,需做多少功?
4、若完成这些功用15s,则这台起重机的功率是多少?
具体解答过程见书
三、练习:
1、某机器铭牌上标有“750W”,它的物理意义是( )。
2、用一动滑轮提升重200牛,拉力以0.5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10秒,求拉力做的功和功率
四、小结
五、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功率
1、 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2、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3、计算公式:p=W/t 单位:瓦特 千瓦
4、生活中各种机械功率的意义及功率知识的应用。
【物理说课稿】相关文章:
物理说课稿09-10
物理说课稿模板03-29
初中物理说课稿11-24
【精选】物理说课稿4篇11-12
精选物理说课稿4篇11-15
高二物理说课稿04-28
【精品】物理说课稿4篇11-07
【必备】物理说课稿3篇11-08
物理说课稿集合9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