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说课稿集锦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说课稿 篇1
我认为教师上课其实就是一门表演艺术,关键是要让学生能来听你的课,看你表演。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然后才会喜欢你上的课,这是上好一堂课的良好开端。而且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开展师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老师一进教室不应该立刻侃侃而谈,不知学生在不在听,只管自己讲,也不注意学生有什么反应,所以要让学生来听你的课,一进教室在讲台上立定,目光循视全体学生一遍,确定学生都进入角色了才可以开始讲。
一、 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美术课本第二册第3课《形块的分割与构成》,本课内容分两课时完成。
a) 本课形块的分割与构成听起来比较抽象难懂,(初一学生比校难理解,通过演示创设情景把题目改为木散为器,帛裁成衣较易理解)其实也比较容易,指是将原有的形象打散成一个个美的、单一的、变象的设计元素,然后将这些元素组合成全新的形态。这两个看似独立的步骤却是现代图案设计中的一个统一的过程叫变异过程,是现代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通过这个形块的分割与构成的练习能基本了解图案设计过程,为后面学习图案设计打下基础。
b) 前后知识联系:本课内容是在第一章
c)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是分割和构成的概念,分割的规律,构成的方式,先临摹,再通过分割与构成独立完成一张作品。
d) 至开本课的教学目标: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分割与构成",以及它在图案设计中的意义。②通过"分割与构成"练习,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构成能力和创造能力。③同时培养学生对图案的装饰美的审美能力。
e) 我认为教学重、难点最能体现课题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教学重点:掌握分割与构成的规律,为构成图案的需要而进行合理的分割。
教学难点:形块的分割与构成,分割的规律,构成的方式。
二、说教法、学法
学生分析:初一学生心理刚开始成熟但又不成熟,思维习惯于对客观事物进行摹仿、再现。而且对图案在头脑中还没有正真形成图案设计过程的观念。为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实现从再造思想到创造思维的'跃进,尝试着用分割与构成的创作练习,使学生体会到创造过程的甘苦。
为了使学生激起更大的兴趣与热情,由被动变为主动,既锻炼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脑),构成能力,创造能力;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手);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眼)。真正体现眼脑手的协调并用的原则。
根据学生情况,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教学法:
学生总是在一种情境氛围中接受知识效果最好,通过创设与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境,使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在导课的时候创设"桌面整理"的活动,看谁分块布置合理,使桌面既美观又便于使用,使学生初步了解分割与构成的观念。
2、 观察、发现法
观察、发现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思维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是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体会象科学家那样探索发现真理的滋味。让学生观察"花瓶与人头"的图案画,使学生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画面,激发学生进行分割练习的欲望。
3、 演示、练习法
这是在美术课中最常用的方法,演示"人"的图案分割构成,教师演示只是让学生掌握其中的分割构成的方法,而不是让学生抄袭教师的想法,给学生建议,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学生练习,根据教师指导,对所学的知识用实际,先选定要构成什么图案,再划分为几块,概括成几个几何形或自然形,分割裁剪,最后拼合成预定的图案。可以展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有三个高潮一开始导入和中间讲解
(以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引入)师生问好后,教师巡视学生桌面上的用品,桌面上只有书、作业本、文具盒、尺、笔、圆规等用具,让学生在再短的时间内整理好,使"桌面"上即整洁、美观,又要便于使用方便,看学生怎么布置这个桌面。(学生准备教师巡回指导讲评)这是桌面的分块与布置,再结合教室的布局,最后引申到课桌以及家具的制作方法和衣服的裁剪与缝纫。
同时板书:木散为器 帛裁成衣 (5分钟)
新课讲解
教师讲解: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割与构成。
板书:
形块的分割与构成
请学生先自己来说说什么是分割,(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补充:分割是将一个形分成若干等分;结合事例:如田地的分割、教室内部的分割,房子的空间分割,关键是怎么分,)分为随意分割也就是--自由分割(出示范画讲解,分割成自然形、几何图形。)相对应的还有规则分割(把形按一定的规律分割,等量分割、等比分割等等),再是功能分割(就是刚才作的练习按各自的功能分割)。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柳叶儿》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第二单元从写作体例上说是散文单元,本单元要点是品味、学习散文优美而含蓄的语言,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引起自己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共鸣。《柳叶儿》这篇课文属于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关于柳叶儿的故事,把人们带入了那个苦涩的年代。设喻精巧,农村景色描写可以说发挥到了一种极致。学生通过前面散文的学习,已积累了一些关于散文意境的欣赏方法,这篇课文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赏析的绝佳文本。通过赏析,唤起同学们对那段苦难岁月的关注,体会到过去父辈的艰辛,从而能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新课标》要求七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再结合本课内容及教学实际,我制定出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目标:通过朗读,品味本文生动的描写,感受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
(2)能力目标:学会由浅入深逐层理解文章主旨。
(3)情感目标:了解课文“乐”和“苦中带涩”的感情内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作者对柳叶儿的特殊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之所以把这定为教学重点,是因为如今学生生活在新时代,不了解老一辈所经历的苦难生活,不懂得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新生活,正所谓:忆往昔,岁月艰难,少年不知愁滋味,看今朝,生活幸福,儿童低语尚言苦!
4、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感受,学会由浅入深逐层鉴赏文章主旨。
因为这篇文章虽然文字比较浅显,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不成问题,但大多数的理解可能会停留在表面,本文看起来写的是乐,其实包含着苦涩的滋味。再者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自己由浅入深的鉴赏文章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这定为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初一的学生稚气未脱,比较喜欢听故事,看直观的图片。本文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事情以及色彩明丽的课件,相信会吸引着很多的孩子们,因此在学习本文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兴致较高,文字也较为浅显,学生不会感到吃力,只要让学生多朗读,老师再做适时的引导,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和掌握了。
三、说教法
教无定法,而教又必有法,《新课标》要求教师不能再在课堂上充分当主导者,而是应是学生学习上的同行者,陪伴者。在引导的过程教师的讲解应不超过15分钟。本文我打算采用朗读评析引导探究法,本着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运用自学领悟和心里体验的思维方法,带领学生进入艺术境界,让课堂成为感知美,欣赏美,品味美,探讨美的自由空间,提高审美能力。课堂教学我采用的是讲学稿教学模式,主要由四个板块组成:学习目标及学习重难点、预习导学、学习研讨、拓展延伸。为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效率,使用多媒体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学部分:主要是让学生自查字典、工具书或其他资料解决字词的音、形、义,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夯实基础,同时围绕课文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读课文,感知内容及作者情感、态度,鼓励学生注意语言知识的积累。另外,留出空白,写下自己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中讨论解决。这个过程要在上课前一天的自习时间完成。
1、学生先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在初中阶段,积累字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视字词教学是我一贯的教学作风,因而我设置了这一环节,结合学生的实际。
2、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主要让学生能抓住线索。
(1)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内容。
用“文章讲了一个______的故事”的句式概括全文内容。
(2)作者围绕“柳叶儿”的哪几个方面来讲的?试在“柳叶儿”前加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来概括。设计这两道题的用意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内容,这一环节可以说是为了更好的进行下面的教学。
3、让学生再读课文,把握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感受。这是理解本文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出此题,是在课前了解学生把握文章的感受难度有多大。
4、你认为哪些语句优美?写下来分析美在何处。出此题既是进一步提高赏析能力,也是把握本文思想感情的需要。
5、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出此题是让学生直接把自己自学过程中的疑惑写出来,便于上课时有的放矢。
(二),学习研讨部分:这部分内容要根据本课文章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特别学生在自主完成讲学稿预习导学部分的情况,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两个方面,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课堂组织教学来解决问题,以达到“讲学稿”上所设定的学习目标。根据我班学生情况,我发现学生在疏通生字词方面,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方面作得较好,但学生在把握情感方面作得较差,赏析优美词句方面,作得较差。在赏析优美词句方面,出现了理解感情偏差,还有答题不规范情况。所以根据这些我预设以下学习研讨过程和内容。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主要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小组的作用,我的讲授时间尽量控制在15分钟左右。
1、导入:用春天发芽的柳叶图片导入
(1)、展示学习目标,出示幻灯片。
(2)、小结讲学稿完成情况,检查生字词。
2、在舒缓的音乐中听范读,整体感知课文,预设问题,(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2)、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围绕线索写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3)、通过读,你看出作者对童年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进一步通过听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是对讲学稿的预习导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3、再读课文,以学习小组的`形式交流以下问题,然后各小组推荐代表起来发言。在发言时最好能读出相关的句子并分析——逐步挖掘主旨
(1)作者当时想吃点柳叶儿容易吗?
(2)童年的“我”为什么感到“乐”呢?
(3)了解了童年的“我”抢柳叶儿、吃柳叶儿的乐趣,那么“柳叶儿”究竟是什么滋味呢?
(4)吃柳叶儿时,哪些描写浸透着苦涩?文章还有哪些地方能让你对此有更深刻的了解。
(5)作者对柳叶儿有着怎样的特殊情感?
虽然这篇文章文字较为浅显,但学生大多只是从表面来理解而没能深入实质,理解较为肤浅,因此我设计了这一系列问题,从而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挖掘文章的主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又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4、品读——读出对柳叶儿的特殊情感。
(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读出节奏、感情。
(2)说出喜欢的原因,你可以试着这样说:
“我最喜欢文中的 ,因为它使用了 修饰手法或者 写法生动或深刻的写出了 内容或 感情”或“我觉得文中的 词用的好,好在 ”
(提示:可以从写作手法、修辞、情感、内容等角度加以探究)
许多学生觉得赏析语言很难,很高深,觉得难以下手,其实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这里通过教学可以教给学生一个赏析的思路,规范答题。
5、课文小结,再一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三)、拓展延伸巩固部分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研讨的内容来设计一些课内重要语段和与课文有较大联系的课外文章阅读题,引导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自主的解决问题,提高学习能力。所以课内我要求学生做课堂作业课外阅读《讨债》, 课外描写一个童年片段,表现你对童年的感受。力求写得生动感人,采用多种描写方法,还可采用生动的修辞。这样学生就可以学以致用。
课文上完以后,还要求学生在讲学稿相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学习心得,并且如实得反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当做复习时注意的问题。教师还要在讲学稿上填写课后记,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用作下次集中备课交流时的补充。所以最后我还设计了这一环节。
以上内容就是我对《柳叶儿》一文的教学设计,对于其中的不成熟之处还望各位专家和广大同仁不吝赐教,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3
一、教学重点定位
说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知道“六一”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设计一个“六一”小计划。
(二)、情感目标:愿意参加各种形式的儿童节活动,并能与同伴分享节日的快乐。
(三)、能力目标:用自己的方式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愉快地过“六一”。
(四)、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观看视频图片、讨论交流、想象活动、表演活动等方法进行体验。
说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六一”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设计一个“六一”小计划,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这是小学生在上小学后度过的第一个儿童节,在他们自己的节日里,儿童的积极主动参与、自我策划、培养自主意识相当关键。同时,儿童节还显示了社会对儿童的关爱,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有感谢家长、老师和社会的情怀。本主题活动由出主意庆祝自己的节日、社会上举办的庆祝儿童节的活动、世界儿童的节日、儿童节的愿望四部分组成。在活动中,我在引导学生动脑筋、出主意、观察社会对儿童节的关注的同时,注意引导儿童不要任性,不要向家人出过分的要求,学会在成人的指导下控制自己的脾气。
本主题重点体现课程内容标准“对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能用多种办法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的整理运用”等内容。
说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方式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愉快地过“六一”。
二、教学重点的分析
第四单元是以“知了叫 夏天到”为主题的单元。夏天是本单设计的自然背景,在这个学习时间里,主要有儿童节、夏天的气候与饮食、暑假生活等自然现象与生活场景与现象。“手拉手过六一”一课主要是在回忆“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的快乐中,设计今年“六一”的小计划,了解到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有困难的小朋友,我们要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通过第四单元“知了叫 夏天到”的学习,让小朋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引导学生自信、自爱、积极向上;乐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和活动习惯;感受观察生活、探究生活、创意生活的乐趣,热爱自然、热爱科学,学习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方法。例如学习《快乐的儿童节》,引导学生感受儿童节的欢乐气氛和生活的美好,愿意参加有意义的活动,积极开动脑筋,能够提出自己的建议或看法。学习《荔枝红龙眼黄》,样学生探究家乡的水果,感受家乡的美好,了解水果的食用方法和卫生常识,学习探究与水果相关的科学道理和商品化用途。本组教材的编排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的解决方法与过程
《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这三个基本特征。本课教学采用直观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以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课本中生动的画面创设成一个个鲜活的情景展示给学生,采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和小组交流等多种互动形式,让师生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重视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于以上观点,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指导学生采用“合作探究、观察思考、交流反馈”等方法,让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在活动中发挥自主意识和创造才能,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
根据本课内容,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以组织学生活动的形式设计了三个环节,即:回忆“六一”,畅谈“六一”,“手拉手”过六一。
第一环节:回忆“六一”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时我用多媒体呈现“六一”儿童节的欢乐场面,引出“六一”儿童节。随后我让学生回忆去年的'“六一”是怎样过的,接着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六一”节活动的场景:小朋友们有的尽情唱歌,有的欢快舞蹈,有的在做游戏,还有的在进行拔河比赛,他们是多么快乐呀!此环节通过学生交流、媒体播放,勾起学生的回忆,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畅谈“六一”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要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我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差异,以教材中一年级五班李羽小朋友的“六一”小计划为样本,让学生小组之间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打算怎样过今年的“六一”节,并制定出“六一”小计划。让学生各抒己见,为自己的“六一”活动出谋划策,既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也是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同时也突破了本课的重点。
第三环节:“手拉手”过六一
课标指出: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这里我安排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丰富多彩的六一节”,师生一起乘坐快乐直通车,由学生担任导游,点击视频了解世界各地的儿童节。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知识,拓展学生视野。活动二:“手拉手”过六一。播放身边有困难的小朋友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对比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是快乐的、幸福的,同时也了解到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小朋友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快乐和幸福。在这里学生的感情得到了升华,产生了同情之心。此时我呼吁学生在今年的“六一”儿童节,与有困难的小朋友“手拉手”过“六一”。而后让学生通过画一画写一写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祝愿。在学生画和写的过程中,我播放音乐——《让世界充满爱》来渲染波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使其更投入的写、画。接着随着音乐的旋律我在黑板上搭起一座彩虹桥,让学生上台粘贴作品并汇报交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只要我们人人伸出一只手来帮助有困难的人,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美丽,更团结,更和平。
以上环节,通过让孩子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的活动,燃起学生对有困难的儿童的同情和关爱,并能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他们,让爱的种子撒向他们心田,升华了感情,突破了难点。
说课稿 篇4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非常荣幸有机会在这里把我的说课内容向各位老师作陈述,今天我说课的是杨绛先生的《老王》的第一课时。
【说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老王》是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散文。作者杨绛用平淡如水的语言给我们介绍了老王的身世和她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断以及老王死后她的愧怍心理。杨绛高度赞扬了老王的善良品质,含蓄的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也体现了作者对老王这些不幸者的深切同情和关爱。
根据课标、教材,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本课教学目标:
1.初步理清课文内容和层次,深入理解老王的“苦”与“善”,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
2.在学习过程中我打算通过朗读法,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由浅入深的把握课文。
3.引导学生关心弱者,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善心。
教学目标决定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梳理文章内容和结构。难点是,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
【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但对于《老王》这篇人文性和社会性较强的散文来说,学生对文章内容把握的准确程度和主题的深度理解上可能不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和感悟。
【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以学定教,将朗读体会法贯穿于课程的始终,同时采用主问题教学法、启发引导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方法。
对于学生,我将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进行学习,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说教学过程】
如果说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五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首先我会利用多媒体,放映同学们熟悉的图片,再展示一幅陌生老人的画像。然后激情导入,随着展示课题:同学们,我们平时都经常会关注那些有非凡成就的伟人,有耀眼光环的明星,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却是像这位老人这样的普通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讲述普通人的文章——《老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语文教学中要求以读促悟,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初读,深入研读,可以初步了解要学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在学习课文前,我会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反复朗读课文。
1.找出默存、干校、眼翳、愧怍等生字词,注音并解释。
2.本篇课文可以划分为几层?每层的内容是什么?
3.本文一共写了老王的哪几件事?
三、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这篇课文,以杨绛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记叙了老王生活的几个片段,表现了老王生活的艰辛、心地善良。这是本文的重点内容,我会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这样既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也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良好的合作兴趣、思考兴趣。因此,我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鼓励学生相互合作讨论。
1.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2.他的“苦”体现在哪里?“善”又体现在哪里?找出来读一读,大家交流分享。
本环节中我以问题为主导,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关键词句,从而解决教学重点。同时注重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四、品读课文,探究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所以在解决本课难点时,我设置了一个探究问题:“老王为什么最后又收了钱?”让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五、课堂小结
为了让学生对本文中像老王一样贫苦又善良的人有所深思,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结:同学们,其实像老王这样贫苦又善良的人,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很多,面对他们,我们应该去给予关心和帮助,而不应该去歧视他们。善待别人,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六、作业布置
为了加深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与关爱,激发他们的善心和爱心,我布置了“写一封信给一个你认为需要得到帮助的人”的作业。
【说板书设计】
为实现教与学的同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板书:
老王
苦 善
生活艰难 半价送冰
孤苦伶仃 免费送人 关爱弱者
身体缺陷 病中送物
【说 】
一节真正成功的课堂教学是生成性的,而不是我今天的预设,其实很多教学情境是不能预设的,因为课堂上会出现很多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大胆的追问,那么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和学生同行,这才是真正的绿色的无污染的语文课堂,也是体现新课标理念的课堂。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完毕,各位评委老师辛苦了,谢谢!
说课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评委、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之机箱和电源》。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本课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程》第12章的内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动手操作要求最强的一门课程。机箱与电源在整机中的地位表面上不如CPU、内存条等配件重要,但往往很多莫名的电脑故障就是因为选用了劣质的机箱、电源所致,因而不容忽视。
相对其他各章的知识难度,本章内容应该是学生最容易掌握和接受的,因此,在教材处理方面,我打算将本章三个任务合而为一,安排两个课时进行讲授。
二、学情分析
在计算机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中开设本门课程,对学生学习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因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建立在学生已初步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的,《计算机应用》与《组装维护》同时开设,给教与学都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不便。虽然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各主机硬件组成部分的相关知识,如CPU、内存、主板、硬盘、光驱、显卡、声卡、键盘、鼠标等,但也只能说是雾里看花,略知皮毛而已。相对上半期的学习内容来说,本章知识因为涉及到的纯理论性知识并不多,因而,相信学生学起来会更容易一些。
三、教学目标
在这一章里,主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机箱的种类,知道机箱电源在整机中的重要性并学会基本的选购机箱和电源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本章教学内容中,AT机箱电源与ATX机箱电源的区别既是本章的学习重点,同时也是主要难点所在。
五、教法阐述
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接受能力,在教法方面,除了使用传统的“讲授法”以外,主要采用当前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广泛应用的“任务驱动法”开展教学,同时辅以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展示,加深学生实物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热情进一步驱动后阶段的教学工作。
六、学法指导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以任务引路,学生边学边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我会在每一堂课结课时顺带提出下一堂课要解决的教学任务,并设置几道相关的疑问,布置学生带着任务和疑问去预习教材内容,以备应对我在上课时的提问,对课前预习得好的同学我会及时予以全班表扬,也就是首先用任务来驱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我还会结合自身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切身体会,设法让同学们明白,计算机技术是一门日新月异的技术,具备刻苦的钻研精神和超强的自学能力是迅速掌握计算机技能的基础和前提,力图改变学生被动地跟着老师学为主动地去求学。
六、教学思路与过程简介
1、课前准备工作
课前,与学校生产实习部门联系,准备好AT、ATX机箱电源各一套及十字螺丝刀等工具。
2、教学基本思路
课堂教学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充分结合教务科最近号召实施的微笑进课堂活动,以此来实现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的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围绕任务去操作,引导学生边学边练,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圆满地完成本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任务。
3、教学过程简述
☆首先以提出疑问如:“前面我们学习了计算机主机的各个功能部件,那么,要将这些部件组装起来,我们还缺少什么东西呢”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接下来播放多媒体课件中的一段精彩有趣的动画片断,通过卡通式的画面和生动有趣的解说语言让学生在愉快中迅速了解机箱电源在整套计算机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电源是整套计算机的动力源泉,负责将220V的'交流电转换成计算机各部件专用的3V/5V/12V的直流电;机箱则是提供给主机各部件一个舒适的外壳,主要起固定、保护和防尘作用。
☆接下来,提出如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讨论,并就学生普遍感兴趣的知识点予以简评:
1、如果没有机箱,计算机还能正常工作吗?
(注:学生答“不能”,便反问其为什么?否则反问其既然没有机箱也可以运行,干嘛还要浪费钱去购买机箱?以此启发学生的思维空间。)
2、如果要你去选购一套机箱电源,你会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注:此时若学生回答不是很完整或者有脱离题意的可能时,可从:价格、外观、实用性、坚固度、散热性能、防辐射能力,节能水平等方面予以引导)
☆然后,继续通过课件进一步解说机箱电源的种类,在学生对AT/ATX两种机箱电源有一个初步感性的认识的基础上,出示两套预先准备的AT/ATX机箱和电源,先让学生来辨认哪一套是ATX机箱电源,再当场示范用螺丝刀拆开其中的AT机箱及电源,边拆边讲解AT与ATX两种机箱电源的区别,然后,鼓励一位同学上台来将另一台ATX机箱也拆开来。
☆这个时候,我会装作无意地将已经拆开的两套机箱及电源放在离开同学们视线范围的地方,如讲台下,然后宣布我们接下来玩一个游戏,将全班同学分成两个方阵,再有意挑选两位上课时我认为听课最不认真的同学为这两个方阵的代表分别上台来参加游戏,游戏的规则就是在拆开的机箱电源中挑选出一套出来并重新安装好。随着游戏的进行,课堂气氛达到本任务教学的高潮。
在本教学任务结束前的十分钟,我会趁热打铁,在小结了机箱的种类以及AT/ATX两种机箱电源的区别后,转入介绍选购机箱电源时主要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回答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惑问题,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巩固和提升。最后,提出下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即,如何将主机各部件正确地安装到主机箱中,布置课堂作业,结束本次教学。
本课是对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多媒体演示教学的一次尝试,教师由学科专家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学习的主要资源和兴趣点不再是课本而是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学的侧重点在于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中始终注意协调学生与教师之间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的说课完了,多谢各位评委和老师能给我今天锻炼和学习的机会,这对我今后的工作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谢谢大家!!
【说课稿】相关文章:
船长说课稿11-15
《白杨》说课稿11-16
说课稿范文11-19
《石榴》说课稿11-19
太阳说课稿11-19
《翠鸟》说课稿11-22
对鲜花说课稿12-03
《望月》说课稿12-04
《荷花》说课稿12-06
风筝说课稿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