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说课稿>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12-17 13:22:4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华】说课稿范文7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华】说课稿范文7篇

说课稿 篇1

  《歌声》是二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记叙了一件感人的故事——1920年的一个夜晚,一艘轮船不幸触礁沉没,落水的人在海里拼命挣扎。一个不满10岁的小姑娘在海里一边挣扎一边激昂的唱歌,她的歌声给了大家勇气和力量,激励落水者坚持、坚持、再坚持!她的歌声也引来了救生船。她用歌声救了落水的人们。

  这篇课文含义深刻,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是有一定难度的,那么这篇难度较大的课文我该如何由浅入深地把握,使二年级学生既可以接受又能有所提高,是我教学的关键。在深入研究教材之后,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学会本课的十个生字,积累描写歌声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断断续续”和描写歌声及小姑娘的句子。

  3、熟读课文了解“歌声是怎么救了大家”的。

  在制定了教学目标后,我便从以下三个环节设计、展开课堂教学的。

  一、以读为本,抓住“歌声”这一线索,开展阅读教学

  1、通过读,了解课文中的歌声是怎样的歌声。

  课文以“歌声”为线索贯穿全文。当马金纳筋疲力尽、深感绝望时,远处海面上传来隐隐约约、断断续续的歌声顿时给了他力量,他奋力朝歌声传来的方向游去;小姑娘不停地唱着歌,远处的人们也像马金纳一样朝着歌声聚拢过来了;援救的人们也听到了小姑娘的歌声,于是“一艘小艇追寻着歌声驶来了”,落水的人们终于得救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从课文入手,让学生划出描写歌声的句子,同时圈出描写歌声的词语。这里渗透了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静心读文中,圈划词句。

  又根据本单元的目标“理解词句”,教会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歌声为什么会“断断续续”。从而引出课文中三句句子:“突然,远处海面上隐隐约约传来断断续续的歌声。”“海风把她清脆、激昂的歌声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她一次又一次从浪花中冒出来,用手抹一抹脸上的海水,又唱起来。” 再读句子理解“断断续续”“隐隐约约”的意思,又通过读这些句子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边读边思,理解歌声是怎样救人的。

  本文的教学难点就是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歌声是怎么救落水的人们的。我利用学生以往学习的'经验,如《海上救援》《海上飞机》等,让学生思考通常人们是怎么进行救援的,同时又提出课文为什么说是歌声救了大家,引发了文本和生活经验的冲突,使学生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文寻找答案,从而对歌声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1)歌声给马金纳增添了勇气和力量。

  2)歌声给其他落水的人们增添了勇气和力量。

  3)歌声给救援队传递了信息。

  也许,学生在初读课文的时候也能找到句子,但是他们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这“歌声”到底在落水的人们心中激起了怎样的情感,它是怎样给他们增添勇气和力量的,教师必须带领孩子再次深入课文。教学时,我注意引读重点句子,理解关键的词语,创设情景展开想象说话,层层深入,解决难点。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文章蕴含的情感

  读文不仅要了解课文的内容,更要感悟文章蕴含的情感,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是在了解内容之后,更深层次的读。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小姑娘在大海中不停地***很不容易,我先让孩子们听了海浪的声音,再来读好句子。又为了

  让学生能够体会马金纳听到歌声后心情,我用引读的形式进行情感的渗透,使他们在读后有所悟。教师通过引读,渗透情感;通过范读,激发情感;通过媒体,提升情感;创设情境,层层深入,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4、精心设计教师的引语,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情景的创设,离不开教师的语言。《歌声》这样的文章,蕴涵着一定深刻的意义,二年级学生还很难感受到。这时,老师需要下功夫思考、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引语,通过不露痕迹地暗示、启发,让学生沉浸在文本中思索、感悟。为了让学生体会是怎样给落水的人们增添勇气和力量,我就设计了这样的引语:“当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救生船却迟迟没有来。马金纳甚至有些绝望,他认为毫无生的希望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海水是那么寒冷刺骨,如果他再不游的话,一定会被冻死。可就在这时,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了断断续续的歌声,那歌声是如此的清脆、激昂。在歌声的鼓励下,马金纳终于又鼓起勇气,又有了生存的希望,还有人活着,他怎么可以就这样绝望了,就这样轻易放弃生命,必须坚持、坚持、再坚持。于是,马金纳顿时觉得精神抖擞。”

  教师的这些精心设计的引语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情感,帮助他们再读中感受课文的道。

  二、注重积累、读讲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

  语言实践的方式是多样的,实践的目的在于积累和运用。我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就开展了许多语言实践活动。

  语言实践活动之一——词语的积累

  教学引入时,我就开始注意词语的复习和巩固,积累了曾经学过的描写歌声的词语。在这篇文章中也有许多描写歌声的词语,教学时我又适时罗列,让学生读词积累。

  语言实践活动之二——朗读的训练

  朗读是语言积累最好的方法之一,鼓励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可以让学生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在教学中,我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通过读感受小姑娘的乐观、开朗;通过读体会马金纳听到歌声后的变化;通过读积累说话的语言材料

  语言实践活动之三——说话的练习

  说话的训练是这篇课文的教学特色,一共有三次说话练习,这三次练习是层层递进的。第一次说让学生谈谈马金纳心里想些什么。第二次说是让学生说说其他落水的人们会怎么说怎么做。从说单个人的心理想法到说多个人的说和做,从说一句话到说一段话,两次说的要求是不同的。第三次说是让学生在学了课文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歌声会给自己带来些什么。这是在学了课文的基础上,有所感悟的说。

  教学完这篇课文后,我深刻地体会到,要上好新教材不容易。尤其像《歌声》这样的文章,能做到难文浅教,需要老师潜心钻研教材、从学生学的角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说课稿 篇2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美术教材八册第六课的《材质的美 》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 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材质的美是一节“欣赏评述”课,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说:“人可以生来就是艺术家,但要成为鉴赏家却必须经过教育。”课标明确提出,“欣赏评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领域,。

  材质的美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发现五彩缤纷的世界是由各种材质组成的,不同的材质可以反映不同历史时代的文化、科技水平,进而引导学生以欣赏材质的眼光,有意识地观察生活,观察不同材质的特点,从而引发学生感受、体验材质的美感。学习欣赏美术作品中材质的巧妙运用,体会其意蕴,以至尝试用不同材质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

  1. 认识世界是由丰富的材质组成的,不同材质有不同的特点,在艺术中有着特有的表现力,材质与人类文明发展息息相关。

  2、会辨别不同材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会表达不同材质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在生活中能从个人的审美观点出发运用不同材质的物品装饰生活。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更加关注世界,更热爱生活。丰富的材质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也给我们带来美。

  4、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认识、感受材质的意识,在今后的艺术创作或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或考虑材质。

  教学重点

  (1)认识生活中的各种材质,感受不同材质的美感。

  (2)学习从材质的角度分析艺术作品。

  (3)初步形成运用材质表现力的意识。

  教学难点

  (1)体会材质与艺术品的内在表现力。教师可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

  (2)学习从材质的角度评述艺术作品。教师可用提纲引导学生完成评述。

  教具准备:不同材质的物品、课件等。

  学具准备:课前搜集不同材质的物品等。

  二、教法学法:

  课标提倡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我认为,接受性学习仍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小学中高年级的欣赏教学。正像肖川教授所指出的,“对一些学习内容来说,不仅个体学习的组织形式是必不可少的,接受学习也是必要的。”因此,本课我采用放、收、放的教学策略。先让学生在游戏中自主发现、探究,再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感悟,帮助学生提炼评述语言,最后再放给学生,让学生尝试用学到的方法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整个教过程中教师既是与学生共同探讨的合作伙伴,又在必要时发挥着专业引领的作用,让美术欣赏课既宽松民主又扎实有效。

  三、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主要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1、导入阶段

  开课伊始,我请一名同学到讲台上,摸一摸老师准备在袋子里不同材质的物品,并说说是什么?随后出示三种不同材质的文具盒,说说你最喜欢哪种材质的铅笔盒,为什么?最后,在小组内欣赏、触摸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的各种材质的小物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小小的游戏设计,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引导学生发现身边材质的多样,随着摸、猜、说等一系列活动的展开,使学生逐步认识了材质的特点,感受不同材质带来的不同感受,为后面的深入学习做好了铺垫。

  2、探究阶段

  A、感受建筑材质的美

  请学生观看两组建筑图片,第一幅古罗马斗兽场,并简介古罗马斗兽场,让学生用词语描述观察后的感受。第二幅现代的城市玻璃幕墙图片,让学生说说图片所带来的美感。

  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两组建筑不同材质的对比,加强学生的感受,不同年代不同的材质美感不尽相同。从而引出课题。

  B、感受艺术作品中材质的美

  尝试从材质的角度对艺术作品进行评述是本课的难点之一,为了解决难点我先请学生教材中的艺术作品,并提出如果你是小小收藏家,你愿意收藏哪件艺术品?接着同学以自己感兴趣的藏品,重新组合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欣赏《瑞马雄风》《马头》《三彩马》《立马》《舞马衔杯纹银壶》,每个小组桌面放上答题卡,作品主体是什么材质的?这种材质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并用连贯的语言表达欣赏这件作品之后的感受。这样做一方面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京合作学习,认识材质的.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通过组内交流,,强化认知,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尝试从材质的角度对艺术品进行欣赏评述。当学生用语言评述作品的光滑、粗糙、润滑、细腻时,这说明他们掌握运用语言或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对祖国优秀传统艺术形式的热iai,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同时突破教学重难点。

  对于在讨论交流中关于作品的背景,我适时的加以介绍,如汉代著名的雕塑“立马”的历史典故,当学生对作品的历史背景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材质的艺术表现力的认识,并提出假设“换成其它的材料行吗?”让学生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了解到材质与内容的和谐之美,并与学生一起总结,材质的美与艺术作品的年代、作品所处的环境以及与所要表达的主题密不可分。

  在以上的环节中,学生描述观后感不一定能说得好,这时可以提供一些词汇供他们选择,如古老、厚重,我一直认为,要想跟学生要东西,必须先要给学生东西,学生没有新的视觉语言,他们的表达就无从谈起。当有了教师的引导之后,学生便能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要的评述了。课标强调“美术应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以上所有图片的选择,均透露着不同历史不同民族的文化气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着文化的丰厚。

  3、运用阶段

  为了加深学生对不同材质美的评述感受以及运用,我又出示了两组不同材质的图片,让他们说说为什么要用这种材质?如果换成别的材质会怎么样?并提出如果为我们学校做一件雕塑,你会用什么材料?为什么?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各种材质的恰当运用。

  4、交流阶段

  这阶段我让他们在纸写写各种材质给你带来的美的感受,或你想用这些材质设计制作什么样的物品。也可以来画画设计图。请同学展示交流。

  5、拓展阶段

  出示老师用不同材质做作品,此环节的设计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世界万物都可以用来进行艺术创作,引发他们课后探究的兴趣。最后教师小结:各种材质以它们各自的艺术魅力装扮着我们的生活,如同色彩一样,丰富的材质使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材质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感受它们的美!结束此课。

  四、板书设计

  材质的美

  光滑 现代感

  润滑 细腻

  质朴 粗糙有力

  精致 高贵

  光滑 雍容华丽

  

  这节课中我感到十分欣慰的是:

  整节课我让学生带着问题与组内同学展开探究学习,把问题作为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把欣赏作品看成是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的过程,在给学生提出问题后,使学生从学会欣赏变为我会欣赏,以此达成教学目标。

  四年级的学生,对一些材质有了初步的认识,可以说为此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他们已初步具备了用简短的语言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而且表述得很好。

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3页的内容《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下面我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教师指正。

  一.我对教材的理解(教材分析)——参考教学参考书

  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是在学生已学过简单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情景问题的分析解决,进一步提升加减法意义及其各部分名称与关系的认识,使学生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与能力趋于完善,初步形成和提高计算和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根据考评要求,可不说)

  因为年龄特征决定了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奇好动,虽具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就知识层面上,已经学习了简单整数加减法,对加减法意义及各部分名称有初步的感性认知,初步具备了理性认知学习的基础;同时又存在个体差异,多数学生思维活跃,数学兴趣浓厚,表现欲望强烈,少数学生缺乏积极性,学习被动。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与问题,探索认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中各部分名称及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发展学生分析思维与推理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组织学生自主观察、合作交流、分析概括认知加、减法意义、关系,经历探索过程,体会加减、法间的互逆关系,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表达、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使学生在探索新知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数学兴趣与学习自信心(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加、减法意义及各部分名称与关系的'认知理解;

  教学难点是:加、减法意义理解,体会加、减法间的互逆关系。

  五.教学策略方法

  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及“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数学课程的两大基本核心理念,同时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为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力求实效,达成目标,依据教材与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结合学生学情,我拟将主要采用教学策略方法是:

  1.注重和发挥情景作用。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与多媒体技术创设展示教学情景问题,激发兴趣动力;

  2. 运用教具学具与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演示情景案例和问题,引导观察比较,丰富感知,促进意义构建与新知生长;

  3.处理好师生角色地位的“两主一中心”关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教师恰当设问引路,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分析案例,合作交流、比较分析、质疑解惑、归纳概括,实现新旧知识、能力的转化迁移和实践应用,巩固深化,掌握新知,形成技能。

  六.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作用,依据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学情,拟从以下六个环节组织开展本课教学活动:

  (一)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和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课件创设呈现引入现实情景与示例1(1),通过读题语言描述引导,学生直观感受西宁至拉萨包含西宁到格尔木与格尔木到拉萨两段路程,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调动激发学生兴趣动力。

  (二)引导实践探索认知加法意义及各部分名称。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路线线段图和列式:814+1142=?并独自计算解决问题;

  2.教师可设问:“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引导学生思考:“加法是什么样的运算?”、“两个加数分别叫什么?”等,引导小结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名称:“把两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相加的两个数叫加数”,“加得的数叫和”

  (三)减法意义与各部分名称的探索认知

  1.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展示或阅读例1(2),结合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已知什么与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以及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2 .学生自主探索,独自完成例1(3)

  3.设问引导,对比观察思考讨论:“与例1(1)相比,例1(2)、例1(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数?要求什么数?、怎样算?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引导学生认知:例1(1)题是已知西宁至拉萨的两段铁路:西宁到格尔木、格尔木到拉萨的长,求全长,用加法;例1(2)、例1(3)题是已知全长和其中的一段铁路长,求另一段铁路长,都用减法计算。)

  归纳概括小结:减法意义及各部分名称(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减法。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结果数叫差。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或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四)加、减法各部分关系探索认知

  通过引导观察、比较例1(1)、例1(2)、例1(3)题算式数量关系,思考:“如何求和?”、“怎样求加数?”、“怎样求差、减数、被减数?”等问题,归纳概括,深化提升认知加、减法各部分关系,实现由案例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飞跃,理解认知构建新知识,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五)实践应用,深化巩固

  依据教学重难点知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做一做”、“算一算”、“连一连”、“说一说”、“判断正误”(具体案例)等分层变式,拓展练习、实践应用,学生独立操作,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深化理解,掌握新知,形成技能。

  (六)反思感悟,总结评价。

  通过设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回顾、反馈和梳理所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板书是教学知识点的浓缩再现,梳理整合。本节课我拟通过以下简洁的板书突出重点,促进增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识记。

  八.说

  本节教学设想主要依据“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及“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等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为中心及其能动作用”、“情境”与“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关键作用。以上说课,定有诸多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评委教师批评指正。

说课稿 篇4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

  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我设计了文本细读、学情分析、教学流程以及课堂预设四个环节,来进行我的说课。

  通过文本细读,我发现这是一篇形神兼备的优美散文,它以独树一帜的语言,丰富多彩的修辞,再现了“安塞腰鼓”的冲天激情和生命力的张扬。根据文本价值我们可以提取如下的教学价值:一、进行诵读教学的价值;二、优美语言传达蓬勃生命力的审美价值;三、文章蕴藏多元化主旨的探究价值。

  要在教学中体现以上价值,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学情。我总结了一个陌生:即对安塞腰鼓表演形式的陌生;两个障碍:对散文的激情朗读技巧把握不够,不能充分传达鼓声中所蕴含的磅礴气势;对本篇散文厚重的思想内涵解读不到位,不能顺利的透过安塞腰鼓本身看到其背后隐藏的深意。 ;三种能力: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散文诵读能力、语言赏析能力和感悟表达能力 。

  基于以上分析我预设了本课的教学流程。

  指导思想:

  少教多学思想,这是我校刚刚申请的国家级课题的主导思想,即尽可能的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结果

  1、激情朗读散文,赏析优美语言,感悟散文意蕴之美。

  2、渗透方法指导,提升散文的诵读、赏析及体悟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赏析语言之美,感受意蕴之美,体悟修辞之美。

  教学难点:

  少教多学----自主探究文字背后的文章主旨。

  教学方法:

  少教多学法,读析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倾听美文----理清文路、读出气势----探寻主旨、升华精神。

  下面,我结合课件来具体汇报一下我的课堂预设:

  导入新课、倾听美文:课前播放《黄土高坡》,激情造境,使学生快速进入情境。美文听读,打造视听盛宴,使学生在视频中认识安塞腰鼓,在听读中酝酿激情。

  理清文路、读出气势:此情此景,我顺势抛出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文章中四次反复出现一句话强烈赞美安塞腰鼓,请找出来。这四句话既是指导朗读的突破口,也是明晰文章内容和结构的切中点。朗读技巧指导最能体现少教多学思想,我就指导一个 “鼓” 字,许多学生是这样读的,但是你再听,学生恍然大悟,鼓字上扬更能凸显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他们纷纷效仿,跃跃欲试。一个字点燃了学生激情朗读的热情火焰,四两拨千斤,一字带全篇的目的轻巧达到,课堂气氛渐入佳境。接着,我仍以这四句话为突破口,顺势解决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课堂到此,学生朗读的欲望特别浓烈,我适时地给他们一个抒发的时机,让他们的感情在咏叹中得到升华。他们陶醉其中,激情四射。我知道这样的做法已暗合了以读促解的语文规律,他们有了想说的欲望,我提供了一个品味语言的平台,让学生品味自己喜欢的句子,巧妙涵盖了文中纷繁复杂的修辞、多种多样的句式、正面侧面的描写等内容,使学生对安塞腰鼓的意蕴之美有了更深层面的认识。这样,我再锁定这几段进行朗读验收,我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而师生合作读是又一大亮点,老师是引导者,参与者,呈现出一个民主化的和谐课堂,教室里充满了此起彼伏的朗朗的读书声,不,是安塞腰鼓的隆隆声!在背景音乐的的烘托下,课堂气氛再次进入高潮。

  探寻主旨、升华精神:在品味文字魅力之后,我抛出这样一问题,作者仅仅是在赞美安塞腰鼓么?让我们再欣赏一段安塞腰鼓的视频,看看安塞腰鼓背后隐藏的深意。再次观瞻安塞腰鼓的火烈场面,学生看到的不仅仅是安塞腰鼓本身了,而自然而然进入到蕴藏其中的精神层面,为学生突破主题做了铺垫。此处是难点,我适当点拨,把抽象的黄土高原的精神具象化,采用情境教学法,出示图片:贫瘠的黄土高原,却有这样一群生龙活虎的后生,他们乐观、积极向上;而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因此,黄土高原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多元化的主题水到渠成的展现出来。出示以前黄土高原的破窑洞图片,贫瘠、荒凉、沧桑的面貌不言而喻,几十年过去了,黄土高原会有怎样的变化呢?你来看!学生一定是一片惊呼。再次升华了主题,使文章隽永,回味无穷。

  教师寄语: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走过一段又一段艰难的历程,创造了美好的今天,靠的就是乐观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而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也要带上民族精神,风雨兼程,一路高歌,一路前行!

  课堂戛然而止,我的说课也到此为止,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松鼠》这篇课文选自北师大版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是关于小动物的单元,教材编者称之为“可爱的小生灵”的单元,包括《小虾》、《松鼠》和略读课文《带刺的朋友》。我认为教材编者的目的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习性,从而呼唤我们人类关注动物世界的生存状态,激发我们人类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松鼠》是一篇写物的文章,课文从外形、活动、吃食、搭窝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在第一课时,我安排的是从外形上感受松鼠的美丽,从活动、搭窝这两个方面感受松鼠的机灵和可爱。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阅读目标指出要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三年级是学习表达的关键期,因此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松鼠的美丽和可爱。

  2、借助教材内容,学习有情趣地表达。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中我将品读课文、练习表达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而学习松鼠活动、搭窝特点,体会松鼠的机灵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目标的实现需要有适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是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呢?我觉得它们首先必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中的角色做零距离的接触。这样才能情感涌动,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下面,就这篇课文的教学方法分四点展开说明。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语言和形象,营造欢乐向上的氛围。情境教学以“情”为纽带,以教师之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我是一个喜欢动感情的人,曾有人说我的每一个细胞都洋溢着激情。因为我认为一个没有激情的老师怎能调动孩子的情感,怎能让孩子充满热情地学习。我思量着要把我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唤起学生内在的情感,让情感流动的课堂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朗读教学法

  朗读有助于感知语言,懂得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者情感的抒发。本课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中,我着重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朗读、对比读、引读、表演读等方式,让松鼠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留存在孩子的记忆中。

  3、悬念教学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巧设悬念,能激发学生趣学、乐学。在《松鼠》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看谁的记忆力最强”、“谁找的最快”、“谁能用上书上没有的词”、“谁能让画面活起来”这些富有悬念性的鼓动性的语言来激励学生,让教学过程“变苦为乐”。

  4、练习法

  练习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和获得学习技能的基本方法,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的.实践活动。《松鼠》一课是以平铺式安排的。我在每一个自然段的教学中都设计了小练习,对学生进行词、句、段的训练和听、说、读、写的培养。

  三、说学法

  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为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自主发现。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感悟。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原本属于孩子的一切。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的内容是孩子们自己发现的。请记住,别告诉他,他会知道的更多。此外,还对学生进行朗读、想象、表演等的学法指导。

  四、说教学程序

  1、猜谜,营造氛围

  上课一开始,我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猜谜比赛,带着孩子们进入了“森林乐园”,第四个谜底是小松鼠,并显示图片让小松鼠出来和大家打招呼,可爱的小松鼠一下子走进了孩子们的心里。学生畅谈对松鼠的印象,表达对松鼠的喜爱。

  2、记读,感受形美

  在教学松鼠外形这个自然段时,我设计了“读——记——说——读”的教学环节。初读第一自然段后,让学生记住你认为非常关键的词语,接着以竞赛的形式说出松鼠各部位的特点,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从文字中感受松鼠外形的美丽。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体现“活”,更重要的是十分有趣,孩子们能在趣中学,同时还能起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作用。

  3、探究,文中寻密

  教学松鼠搭窝这个片段时,我借“这样就﹍﹍”这个句式,让学生在熟读这个自然段的基础上,去发现松鼠搭窝背后的秘密。充分给学生读的时间,充分给学生发现的机会。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充满童趣的回答中,我们不仅看到学生对松鼠机灵的感悟,也让我们看到儿童灵性的迸发。

  4、想象,化静为动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是出自陆游笔下的两句诗,这两句诗引发了我的思考。在引导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松鼠活动情况时,我不是大费周折地制作动画课件,而是就书取材,借助多媒体将课文插图呈现,抓住“追逐嬉戏”这个词,通过想象,让孩子们用上书中没有的动词来说一说,让图中地松鼠闹起来,动起来。将课文插图那静止地画面转化为富有动感的语言描述,融理解、想象、表达等能力训练于一身。

  五、总结:

  各位老师,让学生享受语文追求的教学境界。在今天这堂课中,我着力体现一个“趣”字,洋溢一个“情”字,让学生在愉悦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让课堂成为学生享受语文的乐园。

  六、布置作业:

  布置学生课后去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仿照课文《松鼠》第一段的写法,描写你所观察的小动物的外形特征。

  七、板书设计:

  松鼠

  外形 美丽

  活动 机灵

  搭窝 可爱

  吃食

说课稿 篇6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初步体会助跑与踏跳相结合的技术。

  (2 )能力目标: 1、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下肢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2、培养学生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勇于向前、顽强、果断的优良品质;且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出最佳的方法与快捷方式,建立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在学习与练习过程中不断的尝试跨越新的障碍(可喻为生活中的困难)。

  三、教学难点:

  助跑与踏跳的结合时机

  说对象 五个班学生年龄都在13岁左右,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

  说教法 将教学内容溶合在游戏中,使学生乐于参与、易于参与的游戏中无形间达到教学的初步目的。由于学生的感性思维较强,而理性较差,宜多做示范,以让学生模仿练习,当学生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再做技术性指导,以提高学生的技术质量与兴趣。

  一、游戏参与法 将教学寓于“跳球游戏”中,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示范法 利用青少年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动及爱表现自己,但体质较弱的心理、身理特征,应用规范优美的完整动作示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说词)跳远是人体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即助跑和起跳所获得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很好地结合起来,越过水平障碍的一项运动。整个动作由四个部分组成(助跑、踏跳、腾空、落地),(1、助跑:为获得水平加速度。2、踏跳:为创造最大的腾空速度,即垂直速度3、腾空:获得空中水平距离。4、落地:保护身体。)着重讲解与重复示范本课的难点——助跑与踏跳的结合部分的特点:1、放脚 2、时间 3、蹬地 4、腾空角度。

  1、 原地起跳模仿教与练 :(说词)两脚前后站立,摆动腿稍屈在前,起跳腿自然弯曲在后,动作开始摆动腿蹬地,起跳腿向前迈出,并积极下放,模仿踏板、缓冲和蹬伸的起跳动作,同时两臂配合腿的动作,积极向前上方摆动,要求身体各个部分协调配合,重心迅速前移。 9wrd.c提供各种免费文书文档

  2、 助跑3-4 步结合起跳教与练

  三、指导、纠正错误法 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通过应用全体与个别指导、纠正错误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规范优美的动作。

  四、障碍练习法 运用助跑3-4结合起跳的方法跨越一定的高度。(目的: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说学法指导

  一、 水平段练习法 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与学习新事物的接所能力可做完整动作练习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目的:做到因人施教,保持学习兴趣并兼顾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注:分两个沙池进行教学)

  二、 大胆尝试练习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大胆尝试做跨越障碍练习。(目的:认识到我们面对困难或新生事物的时候有了尝试才会有成功的机会,如果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就谈不上成功,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并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找出最佳的方法。)

  说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课堂常规 强调纪律、宣布内容 / 准备活动 徒手操(4╳8拍) 1、 腕、踝关节活动 2、原地高抬腿 3、 原地单腿纵跳 4、全身运动 做好准备,预防损伤。 课堂游戏 跳球接力 活跃学习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在无形中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主内容教学 1、 完整示范 2、分解讲解 3、学生练习 1、 学习、改进助跑与踏跳相结合的技术。 2、 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下肢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3、培养学生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勇于向前、顽强、果断的优良品质;且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出最佳的方法与快捷方式,建立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小结 1、 整队 2、 总结本课的学习目的 3、 下课 使学生认识“尝试”。

说课稿 篇7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评价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几何知识的初步认识贯穿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呈现的。而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公式。同时也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做准备。由此可见,本节课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发展,扎实其几何知识学习的重要环节,更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章节。

  二、说学情

  新课改下成长起来的五年级学生,善于独立思考,乐于合作交流,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再加上他们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让学生切实理解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是一个难点,需要他们在探索活动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操作与观察,从而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基于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和平移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探究知识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及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转化,发现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依据新课标,结合教材的编排意图与学情状况,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实际操作法、观察比较法和引导探究法等等,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他们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2.学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分析讨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概括等行为来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设计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观,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结合教材与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一)导入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神奇,在新课伊始,我根据学生的兴趣特征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出示长方形的模型)把它拉伸会变成一个什么图形?你能画出它的高吗?你能计算出此图形的面积吗?通过这样的活动,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同时,也制造出了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无法解决的麻烦,从而激发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奥秘的欲望,更是水到渠成的导入了新课:(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习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正是因为导入中制造的麻烦,让学生们有了探求的欲望。于是,我顺水推舟的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活动:在钉子板上用橡皮筋围了两个图形: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与长方形一样大)。然后出示设计的问题:

  1. 请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平行四边形的边长和高。

  2. 请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

  3. 你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

  带着这几个问题,开始小组合作探究。虽然探究可能会出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这样的结果,但是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的发挥,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彰显,能让他们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在学生们展示完自己的结论后,我先不评价其结论的对与错,而是出示第四个问题:

  4.请用数方格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结论。(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这样,就促使学生们迫不及待的去验证自己的结论,从而达到为下一步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做好准备的目的。

  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们归纳出对这两个图形的认识:两个图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和高也相等。虽然他们能认识到这些,但这三个结论之间并没有在他们的思维中产生联系,而这个联系正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于是我又设计一个活动: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1.请画出它的高,测量它的底和高的长度。

  2.沿着它的一条高裁剪,将会剪出两个什么样的图形?

  3.你能否把这两个图形拼成一个我们熟悉的图形?

  4.观察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

  (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和高相等,面积也相等)

  5.你能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们去交流讨论、合作探究、实验验证。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概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更渗透了转化与平移的思想。

  在学生归纳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即S=ah之后,我又让学生们独立学习课本上的例1,再回过去解决导入中的问题,以此加深对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

  (三)巩固

  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后,我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安排这样几道练习题:

  1.画出下列平行四边形的高。

  2.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的长度,并计算其面积。

  学生们独立思考,完成练习,使其进一步理解了公式的运用,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拓展

  巩固新知后,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如下几道练习题:

  1.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多少?(P82/3)

  2. 出示导入中可活动的长方形框架,任意拉这个框架,形成平行四边形,你知道它们的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变化?什么情况下它的面积最大?

  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题,合作探究第二题,从而达到拓展视野,加深理解的作用。整个习题的设计,虽然题量不多,但涵盖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同时练习题的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发了思考、发展了思维。

  六、说评价

  整节课我始终坚持把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对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展示来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双向反馈来落实。

  总之,本节课我贯穿新课改的理念,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构建模型”的学习过程,让他们都参与到活动中来,真正实现面向全体。

【说课稿】相关文章:

《燕子》说课稿10-15

太阳说课稿10-21

《雨花石》说课稿10-23

《春》说课稿10-24

《荷花》说课稿03-03

《鲸》说课稿03-06

《风筝》说课稿03-07

《雷雨》说课稿03-08

散步说课稿11-05

白鹭说课稿11-0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