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说课稿>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12-18 16:23:46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推荐】说课稿范文汇总8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说课稿范文汇总8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分析。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文章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 的思维情感,认知发展和教学实际情况,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目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使学生受到心灵的启迪。

  二、说教法、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变教师主导为学生主体,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充分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求知,我采用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变学生的苦学为乐学。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通过多种互动的交流,给每个学生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发问、探究,通过自主的尝试、实践升华为学会学习。

  教学中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促悟,读中悟情,以情促读,读中深化认识,陶冶情操。创设情景,引领体验,合作对话,自主构建。

  三、说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质疑定标。

  先板书课题,指名读准字音“厄运”,解读什么叫“厄运”,再引导质疑。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我加以梳理,最后确定两个问题带进课堂:是谁遭到厄运?他有着怎样的信念?“疑,思之始,学之端。”根据学生的疑问,以学定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体地位。

  (二)整体感知,理清顺序。

  首先让学生自主读课文,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阅读,然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相机出示文中重点句子:“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多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知道学生朗读,弄清这句话包含了几层意思,抓住文中的“原先”“新写”理清文章脉络。

  (三)精读品味,深入探索。

  1.抓住这句话中的“原先”,问学生:你想到了什么?原先的《国榷》是什么样子的?以此为切入口,进行第一自然段的教学。第一段教学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体会出谈迁家境贫寒,理解重点词“博览群书”的意思,体会谈迁治学刻苦。这段还有很多数字,引导学生思考,读到这几个数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通过反复读,反复思考,知大意,识人物,深入了解谈迁,为下文教学做好铺垫。

  2.然后抓住关键句中的“新写”,问:你从新写二字中又想到了什么?生:为什么要新写呢?进行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感悟厄运。

  (1)引渡:当五百万言的史书手稿终于完成的时候,谈迁心中是多么的喜悦呀。这意味着二十多年的心血将得到回报,可是,人有旦夕祸福,接下来从天而降怎样的厄运呢?自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他遭遇的厄运是什么?学生自读后很快就找到了答案。追问:你从哪里读出厄运带给谈迁很大的打击?

  (2)相机出示句子:“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这段话的理解学生没有感觉,我就问同学们,自己心爱的东西是什么?如果你不小心将它弄丢了,你有什么感受?切身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对谈迁内心的痛苦悲伤有了深刻的体会,再引导学生朗读,读中悟情,感悟书稿被盗对谈迁打击的惨重。

  (3)对比引导:一般人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样?而谈迁呢?谈迁在珍贵书稿被盗之后垮下去了么?谈迁在寝食难安,以泪洗面的日子中消沉了么?在对比中学生会发现烈火见真金,暴风雨中显男儿本色,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这时候再让学生读书,情感自然就渗透在语言文字中了。

  (4)自主阅读,合作探究,感受信念。从头再来,这是一句简单的话,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没有百折不回的信念,20多年的心血,500多万字的巨著,何以从头再来?默读第三自然段,把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并写上批注。学生自主探究,在分组合作交流。在学生充分自由朗读的基础上,结合课文谈收获,谈体会,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

  此段教学,主要采用边读边议的方法,感悟人物情感发展的轨迹,读议结合,读中感悟,读中理解,产生共鸣。体会到谈迁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鉴定信念,自强不息的可贵品质。

  (四)拓展升华,形成积淀。

  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像谈迁那样--------“怀揣着一份坚定信念,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就一定会有希望。”通过总结全文,将这份思想引入学生的生活,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价值观。

  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我布置的作业是:

  1.搜集诗句或格言作为座右铭来激励自己。

  2.调查生活中和谈迁一样有着坚定的信念的人物故事,准备一次故事演讲会。

  (五)板书: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信念在

  两次编写明史——《国榷》(104卷 500万字)

  名垂青史 希望在

说课稿 篇2

  一、说 课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具有课程开发的能力,本节课是我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自行开发的内容。随着学生知识的不断积累,二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已由大量的字、词积累逐步向句、段的认识过度,在此阶段,许多同学因对句子的形态认识模糊 ,常常使自己的表达和习作出现障碍,影响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二年级学生应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学科知识性很强的句子形态这一知识,单凭说教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因此,我的设计以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对句子的形态有清晰的认识,为下一步段、篇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合作意识、为他人着想的精神、正确看待他人和积极面对挫折的品质得以提升。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为:

  德育目标: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心育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为他人着想的精神、正确看待他人和积极面对挫折的好品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表述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游戏,使学生对句子有清晰的认识。

  教学重点:在游戏的参与中,使学生对句子有清晰的认识。

  教学难点:游戏中所蕴涵的道理。

  为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课标中强调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在开课之初,我由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引入,抓住“童心”,激发兴趣。使学生在兴致盎然的谈游戏中,身不由己地参与到语言文字的表述训练中去,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 主体参与

  参与是学生获得感悟的基础。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本,设计他们喜爱的游戏活动,使学生人人都参与到活动中去。这样的设计,既使学生们潜意识中的句子形态呈现出来,为正确认识句子形态做了铺垫,也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情感体验,为总结游戏所蕴涵的道理奠定基础。

  三、组织研究 提高认识

  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如果教师能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对学生平等相待,循循善诱,那么,学生就会非常乐意和教师接近,充分调动起学习的兴趣。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我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和学生共同总结评价句子的标准,共同改正句子,结合现场说句子,提高学生对句子形态的认识,促进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学习就是学生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是我课堂关注的焦点。我力争让全体学生在激烈、有趣的组句游戏的参与中,增强学习的兴趣;在师生学习的交往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表述能力、合作意识和正确评价他人、积极面对失败的好品质;使这节课成为师生共同感受生命愉悦的难忘历程。

  二、教学实录

  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好!很高兴,能与我们齐齐哈尔的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在上课前,老师有个小调查:在同学们学到的知识中,有的是我们自学获得的;有的是我们与老师、同学合作获得的;还有的是我们在玩中获得的……在众多的学习方式中,你喜欢哪一种?说的时候可以这样说,我喜欢什么学习方式,是因为什么。

  生:我喜欢玩中学,是因为我们不但玩的高兴,而且还学到了知识。

  生:我也喜欢玩中学,因为这样学得很轻松。

  师:看来很多同学都是这样认为的,今天我们就采取玩中学的方式来学习。在没学习之前,能把你们玩过的游戏介绍给老师吗?日常生活中你们玩哪些游戏,怎么玩的,注意什么,有什么意义?

  生1:我喜欢玩摸瞎,一个同学蒙上眼睛去摸别人,摸到谁,谁为败。

  师:玩这个游戏要注意些什么,有什么意义?

  生2:玩这个游戏要动作快,不能溜号。这个游戏可以训练我们的反应能力。

  师:真了不起,你能把游戏的意义概括得这么准确。

  生3:我喜欢玩踩影子,当鬼的同学踩到谁的影子,谁就去当鬼,玩这个游戏时,我们要看住当鬼的同学,看住他怎样行动,这个游戏也可以训练我们的反应能力。

  师:你表述得非常清晰,层次感很强。

  师:通过这几名同学的描述,我们知道了他们游戏的名称、玩法、注意事项和游戏的意义。下面老师就陪大家做游戏,这个游戏是我与佳木斯的小朋友做过的游戏,名字叫组句游戏。

  二、创设情境 主体参与

  师:看到题目你有什么要问的?

  生:这个游戏的玩法、注意事项、玩的意义是什么?

  师:你很会学习,能结合老师的板书来提问。老师一项一项地解答。游戏的玩法是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写一句话,不许商量。注意事项是每人只许写一个字,并且要小组的成员人人都要参与。至于玩这个游戏有什么意义?玩过后你们就会知道了。

  师:没有问题了吧?我们的游戏现在开始,在游戏前老师有个小建议说给大家:玩虽然高兴,但不要忘记约束自己呀!

  全班学生平均分成6组全体参与活动。

  三、组织研究 提高认识

  师:游戏结束了,我们也该决出本次比赛的胜负,你觉得什么是好句子?

  生1:我认为字要好,这样句子才好。

  师:你是这样认为的。

  生2:我认为要看句子是否通顺。

  师:句子通顺是评价句子的重要标志。

  生3:我认为要看是否表达了一个意思。

  师:也就是说,句子要表述清晰。

  生4:句子要有标点。

  师:这就是我们说的完整。

  生5:标点、字要正确。

  师:你的意思是句子要正确。

  师:我们这些小裁判们总结出评价句子的标准是完整、通顺、正确、清晰。

  师:我们先请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来读读自己的句子。

  生1:美好的人生

  生2:你们好吗我也很好

  生3:羊年里快乐

  生4:大人他是的

  生5:快乐的同伴

  生6:我的家真漂亮啊!

  师:你觉得哪一小组的'句子满足了我们总结出的好句子的标准。

  生1:我认为是第一组。

  生2:我认为是第六组。

  生3:我认为是第五组,因为他们写出了许多人需要有快乐的同伴。

  师:你在发言时,不但能说明自己的见解,还能表白自己的理由,值得大家学习。

  师:我也是裁判员,我也可以说说我的评价标准,我觉得在大家说的标准以外还应加上游戏的规则——每人写一个字,人人都要参与。

  师:第一组有6个人,他们的句子是5个字可以吗?为小组做贡献人人有责,可不能放弃这样的机会呀!

  生:到我写时已经没什么可写了。

  师:事情虽然是不断变化的,我们要灵活运用。

  师:第五组的句子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了吗?

  师:最满足要求的是第六组。

  生1:他们组8个人,可写了7个字。

  生2: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也占一个格,所以,我认为他们没有犯规。

  师:你们的知识点掌握得很扎实。我们一起来读读正确的句子。

  生读句子。

  师:句子末尾是什么号?

  生:叹号!

  师:这一次我们把这种语气读出来。

  师:通过交流,我们对句子有了清晰的认识。我们共同把没有写好的句子改正过来。我们先来帮第一组。

  生:美好的人生真幸福。

  师:第一组的同学对你的帮助表示感谢。我们接着来帮第二组。

  生:在“你们好吗”后面加问号。

  师:你很灵活,能在已有的基础上帮助他们。第三组该怎样改呢?

  生:羊年里快乐万家。

  师:你真有爱心,希望家家都快乐。下面看第四组。

  生1:第四组写的是什么意思,他们组的人能介绍一下吗?

  生2:我一着急就写了个“他”字。

  师:你真是个有责任心的孩子,能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其实,我们在平时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情况,写的时候,写完句子觉得还可以,可是一读发现有错误,这样的句子叫病句。发现病句要及时改过来。

  生:我祝大家新年好。

  师:感谢你提前把祝福送给大家。只剩下最后一句,我们帮他们该过来。

  生:我们有快乐同伴。

  师: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运用知识也是一种快乐。请同学们结合现场说一

  句话。

  生1:我祝福在场的老师工作顺利。

  生2:我祝福在场的老师快乐每一天。

  师:你们两个虽然都是祝福,但表示的方式不一样。

  生3:我祝福天下的老师快乐,每一天都有好心情。

  生4:我祝福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幸福。

  师:你真有胸怀,能想到世界上所有的人。

  师:句子是改正过来了,我们刚才或输或赢的原因是什么,小组的同学讨论讨论。

  生小组讨论。

  师:下面我们集体把大家的意思说一说。

  生1:我们小组获胜是因为我们合作了。

  生2:我们小组写句子时不灵活。

  生3:我们小组落后,因为我很紧张,没有想好就写,我以后做事要对自己充满信心。

  ……

  师总结: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其实这就是我们游戏的意义,这个意义还可以推广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们会有更深刻的感受,老师愿意随时与你们交流。

  板书设计:

  组 句 游 戏

  合作 认真 灵活 自信 谦虚

  (学生合作写成的句子)

  完整 名称

  通顺 玩法

  正确 注意

  具体 意义

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减法》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

  “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减法是其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减法运算,近承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为后继诸如实数、复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鉴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及地位的'认识和理解,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能力目标:

  经历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

  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教学难点是: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已具备一定知识储备和一定认知能力的个性鲜明的学生,而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关注学生的情况对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会进行同类量之间的比较,因此学生对减法运算并不陌生,但这种认识常常流于经验的层面;在小学阶段学生进一步学习了作为“数的运算”的减法运算,但这种减法运算的学习很大程度上的是一种技能性的强化训练,学生对此缺乏理性的认识,很多时候减法仅作为加法的逆运算而存在.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利用这些既有的知识储备作为知识生长的“最近发展区”来促进新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情境中减法运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减法的意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欲望强烈,但数学活动的经验较少,探索效率较低,合作交流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调控.

  三、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结合本节课内容及学生情况,教学设计中采用“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其基本程序设计为:创设情境——提出猜想——探索验证——总结归纳——反馈运用.

  上述教学程序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本节课应鼓励和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亲历从列举特例到归纳(不完全归纳)出一般的减法法则的全过程,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说课稿 篇4

  过程分析

  总述:整个教学过程、时间大约需要30-35分钟。基本流程:以“棋”导题→标志分类思考→小组按要求重点讨论一类标志→在师生互动交流中感知学习并掌握标志特征、名称、作用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幼儿制作标志让学习内容生活化→玩“棋”结题教学方法有:小组讨论、师生互动、个体操作、分组游戏等教学重点: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能根据标志上的图案分析与辨别基本了解安全标志的符号、名称和意义。初步感知三类不同标志的特征与含义。

  教学难点:一类标志的规范性名称及其教育意义。如:指令标志、警告标志、禁止标志等。整个活动过程首尾呼应,环环相扣,教学思路清晰明确,上一环节是下一环节的`感知基础,下一环节是上一环节的巩固提高。我通过这种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来精心设计教学问题,引导幼儿自主学习,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并在此过程中致力于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教学中,我始终扣住“社会性教育”这个要素把握教学重点、解剖教学难点,并把目标达成度的高低以及幼儿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衡量本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准。

  分述:第一环节为活动的起始部分(大约需要2分钟)。我以“棋”的有关问题性情景,导出学习内容:安全标志。在活动的开始我设计了大部分幼儿都接触过的“棋类”问题引出一张嵌有各类安全标志的棋盘,继而通过“要想下这盘安全标志棋,首先要认识棋盘上的一些安全标志”为要求,提出今天学习的任务,这样就能让幼儿很有兴趣的进入学习活动。

  第二环节为活动的主要部分(大约需要25分钟)。这部分含量较大,分量较重,是解决教学重点、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部分,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出示12个安全标志,让幼儿先思考,如果请你把这些标志分成三类,你想怎么分?之后一组小朋友操作分类,感知三类标志的色彩、形状及图案等特征,初步建立类概念,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第二层:采用小组讨论方式,围绕四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1)这些标志有什么特征?

  (2)在哪里见到过这些标志?

  (3)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4)你能不能说出这些标志的名称?请幼儿分成三组,每组各选择一类标志进行研究、讨论、相互交谈。这个层面的安排主要是启发幼儿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回忆,并借助于孩子社会见识资源及能力发展差异来实施“生生互动”型学习。

说课稿 篇5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XX号说课选手,我说课的题目是《琵琶行》。(板书题目、作者)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进行说明,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琵琶行》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长篇叙事诗,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诗歌主题鲜明、人物形象生动,抒情真切细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

  《琵琶行》是鲁人版必修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单元话题是“感受艺术的魅力”,因为是单元首篇,对教授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的方法,培养“感受艺术的魅力”的能力和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2、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A、知识目标:了解文学常识;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品味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感知作者把音乐描写与听者、演奏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写作特点。

  B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用比喻、通感、烘托的写法来描写音乐;培养学生诗歌、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

  C情感目标:引导学生领会诗人情操里体现出的人性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3、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比喻、通感、烘托的写法来描写音乐,体会主旨句的内涵。

  4、教学难点:对音乐的鉴赏是教学的难点。

  5、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突破教学重点。第二课时:主要突破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新课标改革的目的之一在于变学生机械接受灌输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诗歌的理解感悟最终还是要靠学生自己,教学着重于设计问题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因此我将具体采用以下教学法:朗读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活动法、视听结合法等。

  三、说学法

  根据叶希波夫的“自主型学习方法”理论,比较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比较分析的思维习惯。所以,我将采用比较探究式学习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喝一杯美酒,沁人心脾;听一只乐曲,心旷神怡,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比喝美酒还要醉心,比听乐曲更加迷人,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千古传诵的诗歌——《琵琶行》。

  (二)介绍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

  课前印发材料介绍“行”的`诗体、作者及作品和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字词等基础知识。

  (三)整体感知,把握感情基调。

  向学生展示多媒体配乐朗读,通过音乐的熏陶、声情并茂的朗读、形象逼真画面的感染,把学生带到了白居易《琵琶行》的氛围之中,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沉郁悲凉的感情基调。这就为学生鉴赏诗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解读身世遭遇,突破教学重点。

  1、诱导点拨,领悟主旨

  ⑴提问:本文塑造了琵琶女和诗人两个人物形象,文中用哪句话将这两个人物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⑵:为什么诗人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样的哀叹?到底诗人与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

  为了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我设计了一个对联题,引用诗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作为上联,要求学生根据琵琶女与诗人的共同点填写下联。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展示答案。

  举例:异地相逢泪涟涟;共怀世间愁郁情;吟曲赋诗总关情;共奏人间悲凉曲。

  在点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烘托、对比的表现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力。

  体会了主旨句的内涵,琵琶女被玩弄、被侮辱的歌妓形象已跃然纸上。

  2、体会作者的人性美,认识黑暗的社会现实

  我设计两个问题:

  ⑴身为仕途阶级的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同下层社会妇女的命运联系起来,体现诗人怎样的品格?(敢于冲破封建门第观念,同情下层人民的进步思想)

  ⑵具有高尚情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官场上难觅知音、受排挤,从而暴露出什么问题?(统治阶级不容贤良、排斥异己、压抑人才)从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人性美和对黑暗社会的认识。进而要求学生谈谈生活在新社会中的感触,激发学生热爱新社会的感情。

  (五)品味音乐,突破教学情意

  1、品读诗中意

  首先让学生找出集中描写音乐的段落(第二段)来齐声朗读。接着请学生找出该段中自己最能读出诗人感情的句子进行示范朗读。同学们就在你读我评的互相交流中完成诵读指导任务,而且也进一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

  在这基础上,我让学生欣赏两个经典画面:“荻花瑟瑟”与“千呼万唤始出来,犹如琵琶半遮面”,渲染氛围。再播放富有“婉转流畅——沉咽稳重——间歇顿挫——激越高昂“的旋律变化特点的几段琵琶曲,请一位同学伴着琵琶曲朗诵该段。其他同学闭目倾听,进一步感受音乐、诗文、感情融为一体的特点。

  2、解读乐中情

  在上面朗读训练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根据听后感受,分组讨论以下问题:音乐的描写中体现了怎样的旋律变化?在这个变化的旋律中又饱含琵琶女、诗人怎样的情绪变化?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培养同学们的发散性思维、想象联想能力。相信同学们倾听了富有旋律变化的琵琶曲的伴读下完成第一个问题并不困难。而假如学生能用熟悉的乐曲或场面来再现诗中音乐的旋律变化,那么体会诗人、琵琶女那种“喜悦——忧愁暗恨——高亢激越的情绪变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就突破了教学难点。

  3、把握音乐的描写技巧

  对于这一点,我是这样引导的:诗人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来表现音乐之美?这问题并不难,也许学生会很快找出用比喻、叠词的手法来对音乐进行正面描写,而用“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这环境来对音乐作侧面烘托。此外,诗中“间关莺语花底滑“这一句还采用了通感的修辞,这点学生可能不易把握,我将让学生回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采用通感的修辞的两个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以此来启发、引导学生。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正是在相同的境遇中,在琵琶曲的感染下,诗人找到了知音,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写下了这篇优美感人的《琵琶行》。我用一首诗作为《琵琶行》的读后感,和大家共鸣: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

  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七)扩展提升:请同学们鉴赏《李凭箜篌引》中音乐描写的技巧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八)推荐作业:

  让学生初步学习运用语言艺术来描述听觉的手法,课后就自己喜欢的一段音乐用形象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文体,字数不限。

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意图:

  《“重复”的奥妙》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中的教学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一些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本册教材注意体现这一要求,在本单元安排了联系生活实际找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这一内容,旨在体现活动性和探究性强的特点,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测、分析、推理等活动过程,从而发现规律。

  2、教材内容的核心思想:

  “找规律”是新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它有着深刻的数学思想,也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的基础知识之一。本册教材“找规律”的内容,是从图形循环排列规律、慢慢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像这样的内容在二年级各册教材中还会出现,只是探索的内容会逐步加深。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重点研究的是图形循环变化的规律,如果这节课没有把握好,那么对学生后面的继续学习造成了对于图形的循环变化规律,在本学期“找规律”这部分内容中,“循环排列”的规律呈现更加复杂,不仅是图形的颜色,而且在形状和数量上也都有着各自的变化规律。二年级学生对于数量和形状变化的规律,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脑中都有自己的“规律”,因此,要通过学习,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测、分析、推理等活动过程,从而发现图形的颜色,形状和数量上也都有着各自的变化规律。

  三、学习目标:

  1、在发现、描述重复多次的现象或事物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简单的规律。

  2、通过对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的思考和表达,初步发展概括能力,并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表达。

  3、在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中,感受规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来到这里上课,希望每个同学都能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你们说好吗?那么老师先给你们掌声鼓励!那下面同学们也给自己掌声鼓励一下!你们怎么拍的这么整齐呢?(拍手的节奏是慢慢快快快这样不断的重复出现)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探索“重复”的奥秘。(板书课题)

  二、新知探究

  1、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蒙古族的小朋友是怎么过节的吗?那么就跟随老师一起看一看。(出示主题图)。请大家先仔细观察这幅图,然后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线发表意见,自由发言。

  2、出示“小朋友”的图:这有什么规律呢?学生回答是一男一女重复出现的。板书小朋友的规律,强调写出两组重复规律即可,后面就用省略号代替,省略号表示重复出现。教师说明除了用文字表示重复的规律以外,还可以用画图、数字、符号来表示规律,启示一下学生。

  3、学生选择一组喜欢的有规律的事物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出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打算怎么表示,再独立完成,在纸上写书来,最后在展台展示。学生战士的时候要表达清楚用什么代表什么来表示规律的、为什么用后面省略号?

  4、同学们你们会表示规律了吗?生活中也有很多“重复”的现象,你们谁能举个例子呢?学生说完后再出示课件。

  三、巩固练习

  1、小朋友排队。又来了4个小朋友,应该怎么排呢?先出示排队的小朋友(按照一男一女的规律接着排下去)。

  2、找规律填数。

  (1)、2 3 4 2 3 4 ( )( )( )。

  (2)、3 0 5 7 0 5 7 0 5 7( )( )( )。

  (3)、9 2 6 7 9( )6 7( )2 6 7( )( )()( )。

  第二题先让学生说说规律,有一些学生一开始找不到规律,我就提示孩子把第一个数字盖上再看,这样孩子就能很快找到规律了。说明有时候不是整体重复而是一部分,高年级学的循环小数就是这样。第3小题是4个数字重复,大部分学生可以迅速找出重复的规律。

  3、会场一共排了10个灯笼,请问大灯笼有几个?小灯笼有几个?如果有15个呢?

  10÷2=5(组)

  答:大灯笼有5个,小灯笼有5个。这里要说明为什么要除以2,因为是两个一组。

  15÷2=7(组)……1(个)

  7+1=8(个)

  答:大灯笼有8个,小灯笼有7个。这里让学生说说余的1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一组的第一个。

  四、小小设计师

  用这节课学习的“重复”的规律设计一副简单又漂亮的图案。学生独立设计,然后上台展示。

  五、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这节课我就说到这里,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1、本章及本节的地位与作用。

  《电功和电功率》这一章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章之一,在这一章里,讲述了两个重要的电学概念(电功和电功率),一个重要的电学定律(焦耳定律,选学),这些知识不仅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的基础,而且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本章有两大特点,一是综合性强,不仅要综合运用前面的欧姆定律、串并联知识,还涉及到了一些力学问题(如本节中的功);另外一个特点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几乎每节课都是从实际问题引入新课,讲解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所讲的电功,除了具有以上两个特点之外它还是对初二功和能量转化的知识的延续,而且也是后面继续学习电功率、焦耳定律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学习更广义的功做好了必要的准备。所以无论从大纲的要求上看,还是从物理学知识的扩展上看,本章和本节都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电流可以做功,且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2)掌握电功的公式W=UIt(并能结合欧姆定律的公式)

  (3)知道电功的单位。

  (4)知道电能表的用途和读数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通过分析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能量转化情况,培养学生概括、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结合“一度电的作用”的教学,向学生渗透节能意识。

  ⑵渗透能量守恒定律,认识宏观世界中物质和能量在变化中总量不变的和谐。

  3、重点与难点。

  作为一节概念课,从概念的建立到运用都很重要,而且大纲对电功的公式要求到掌握的层次,所以把电功的概念和公式作为本节的重点。另外以初中生的能力水平很难独立地研究出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必须通过教师适当地点拨才能完成,所以把实验探索过程作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物理概念课的一般授课流程都分以下三个阶段:

  在本节课中,我利用了一个实物(电能表)和一个实验(电动机提升一组钩码)引出电功这个概念,这样引课会使学生感到电功这个概念并不陌生,而且与学过的知识(机械功)也有联系,认识到电能在这个过程中转化为了其他形式的能量,同时也为最后揭示电能表的应用埋下了伏笔。

  接下来是概念的形成阶段,这是本节的核心,在分析电功的实质时,我强调电流做功要引起各种变化:或牵引物体运动;或发热、发光;或发生化学反应等等。通过实验、电脑模拟等手段,让学生知道电流做功有多种表现形式,这样学生虽然没有完全掌握概念的内涵,却掌握了电功大部分外延。

  在研究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由于书中的实验可见度和成功率都很低,既然是定性研究,我就用电流通过电灯做功来代替通过电动机做功,利用电灯发光来增加感性认识,利用投影电流表和电压表来增加可见度,并采用先猜想再实验最后总结的探索式教学模式。另外,在实验中我注意了研究方法的渗透,即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还通过电脑动态显示研究电路的过程,再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包办,目的是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电能表的教学中,由于实物太小,一两句话很难讲清楚,所以我利用实物投影方式并下发了几个电能表给各小组学生,让他们观察,在观察过程中弄清铭牌上各项指标的含义。并动画模拟了一个电能表工作时的情况,配合学生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电能表,使电能表的数字跳动和旋盘转动一目了然,直观而有效。最后介绍一度电的作用,目的是为了渗透节能意识。

  为了巩固电功的概念,我设计了一组练习题,通过这组由浅入深的形成性练习,使学生对电功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目的.是提醒学生不要孤立地分析某一个因素,更不能顾此失彼,巩固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课堂小结我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三个方面总结,这样,既强化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用精练的物理语言进行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是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前提下设计的,教学中以实验为基础,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概念的认识为主线,运用实验、电脑动画等多种教学手段,把传授知识、培养兴趣和能力、渗透方法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目的在于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教学体会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作为一门科学的物理,电功概念的本身固然很重要,但作为教学中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猜想,实验、讨论等方法,尽可能再现知识的发展过程,在先物理思维,使学生受到科学的严谨性的教育。

  2、这节课的内容,表面上看较简单,学生学习应该不会有什么困难,但在备课时我发现了两个疑点:一个是从力学的功过渡到电功;另一个是在定性实验后直接给出电功公式,这两点都不能用扩展知识的办法来解决,所以我便着重从现象的分析中加深学生的印象,扩展知识的外延,至于其更本质的属性,学生将来到了高中和大学将会继续学习,这里不必讲得过细、过深

  3、教师的课堂提问是把知识引向深入的重要渠道,从引入新课到课后小结,我都尽力设计适当的问题,创造物理情境,并通过自己有意识地引导、点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说课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为“快乐毽球”——毽球的两种最基本踢法:平踢和拐踢。所选教学对象为水平四七年级学生。

  下面将我的教学思路分以下七个部分进行阐述:

  一、指导思想

  首先我依据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确立本课“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毽球的学练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轻松掌握毽球的踢法,在学练中充分享受活动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材分析

  毽子是我国的一项体育传统项目,毽球类似于毽子,他们的优点在于不受年龄、场地、气候、人数等条件的限制,随便找块空地,一人或多人都可以进行的体育运动,且运动量可大可小,老幼皆宜,毽球运动有助于培养人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有助于身体的全面发展,增进健康。

  三、学情分析

  由于毽球运动在我区刚刚推广,学生对毽球的知识与技术认识也很少,初一的学生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心理上对新鲜事物的探求也更加迫切,好奇心强,容易兴奋,有很强的表现欲望,但合作能力稍差,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安排了这一内容,让他们在有限的空间里也能够充分的得到锻炼,同时利用这一活动内容增进同学间彼此的.交流与合作,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和谐文明的氛围,在得到了身体锻炼的同时也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引导他们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四、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身体放松、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难点:击球的力度控制和击球部位的准确性以及时机的把握

  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运动参与目标:让每位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学练中,尽情的享受毽球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平踢、拐踢动作表象,基本掌握这两种踢法,了解毽球其他的踢法,如磕踢、绷踢、盘踢。

  3、身体健康目标:在学练中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

  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学练中加强师与生、生与生交往,融洽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法与学法

  本次课我主要采用“尝试法”、“观察法”、“合作法”、“竞赛法”、“评价法”

  等教学法,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通过合作讨论、相互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分步教学,由易到难,体现循序渐进,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使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在教与学的方法上主要采用了合作小组学习形式,在小组内大家互帮互学。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科学合理的确定,为教

  师有的放矢实施教学过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教学过程

  本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指导,为此我设计了“自我尝试—合作探究—比赛巩固—拓展延伸—积极展示—内容升华”这一教学程序。此程序是在教师激励和指导下学生自主学练的互动过程,同时围绕本课的目标和教学思想,根据学生“实践—认知——再实践”的认识规律及学生的学法要求,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开始部分(即热身激趣阶段,用时约8分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渴望学习的热情,在课的导入中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毽子与毽球的区别,知道毽球运动的特点。接着以《四方对抗》游戏来置换常规的慢跑,也就是把全班的毽球全部放在中圈内,四组学生听口令同时跑出去拿回一个毽球(可以到中圈,也可以到别组的圈内),一定时间后看哪组的毽球多就获胜。通过激烈的对抗达到热身的目的,同时把学生运动的情绪充分的调动了起来,为下面的学习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氛围。紧接着利用刚才的队形让学生围绕圆在音乐的伴奏下跟着老师做一些专门性的踢腿运动,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准备。

  (二)、实践部分,(这部分用时约25分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为了较好的完成本课运动技能领域目标,我依据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把这一部分分解成两个阶段来推进教学,第一阶段合作探究巩固技能阶段,我把这一阶段又分成两个环节来进行教学:

  1、合作学习,自主尝试 在这一教学中首先把学生分成四个合作小组,每一小组选一名小组长,把毽球平踢和拐踢的图示发给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小组成员积极尝试,相互讨论总结出两种踢法的动作要领,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同时抓住学生求知欲望的心理,向学生提出问题:“刚才同学们在平踢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这样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在踢球时为什么球踢不高;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踢好一球接不到下一球,球老要往前走?教师边讲边示范这两个动作,然后让学生开动脑筋,再次通过练习找到问题的答案(球踢不高是因为踢毽时踝关节没有发力,球老要往前走是因为小腿抬得不够,足内侧没有抬平)。本环节采用自主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自己尝试中积极思维、主动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2、 比一比,赛一赛 目的是运用比赛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是对所学的两个动作的巩固。在比赛中规定每组成员在踢的过程中必须含有这两个基本动作,球一旦落地则该队员比赛结束,下一队员进行接力踢,最后决出踢毽最多的组获胜。

  第二阶段 自主创新展示才能阶段 这阶段我也分为两个环节

  1、对毽球两大动作的延伸 让各小组在讨论的基础上想出毽球除本节课学习的两个动作外,还有哪些动作,引导学生想出其他的踢法,接着为每一位学生提供相应自主学练的时间,最后推荐一至两名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通过展示活动,让表演的学生享受一种自豪感,让观赏的学生产生一种羡慕感,同时让全体学生沉浸在欢乐而愉快地学练气氛中。

  2、毽球组合动作练习 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教学中遵循从实际出发,因人而宜的教学原则,对掌握较好的学生要求利用多种踢法,可以单脚也可以双脚,对掌握一般的学生降低难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的激励,给予学生不同程度的肯定和赞赏,由此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

  (三)、主体升华部分 (即体能补偿阶段用时约8分钟)

  利用语言“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都非常好,老师想看看下面的游戏中哪组学生表现更佳”。激励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进入到最后的游戏比赛阶段。学生沿直线快速跑到圆内随便采用何种踢法踢10次,接着用单脚跳跳至规定位置做5个立卧撑后,随便采用何种踢法往不同分值的呼啦圈中踢去,最后比哪组学生累计得分多。这个练习既是对体能的一个补偿,同时也是毽球的一个升华:踢准、踢远。在这游戏中同组的队员互相呐喊助威,促使学生间进行感情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学生也尝试到了竞争的刺激,合作的快乐。

  (四)、结束部分(即恢复身心阶段,用时约4分钟)

  采用肢体放松和意念放松法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放松,在整理活动的过程中愉悦身心。最后发放评价表,让学生对自己的学练情况做个主观和客观评价。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有什么不当之处还请各位专家和评委提出宝贵建议! 谢谢大家!

【说课稿】相关文章:

船长说课稿11-15

《白杨》说课稿11-16

说课稿范文11-19

《石榴》说课稿11-19

太阳说课稿11-19

《翠鸟》说课稿11-22

对鲜花说课稿12-03

《望月》说课稿12-04

《荷花》说课稿12-06

风筝说课稿12-0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