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 通知工作总结 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说课稿>说课稿

说课稿

时间:2021-12-20 10:25:0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说课稿集合六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说课稿集合六篇

说课稿 篇1

  各位老师好!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第一课,是常见量教学。这节课教学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与几时半,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依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明确时、分的含义,能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操作与演示,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过程,理解常见的时间单位,掌握基本的时间知识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时间的知识就在身边,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准确数分(5分5分地数)。

  2、能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

  1、理解1时=60分。

  2、概括认识时间的方法。

  3、正确认识“几时差几分”的时间。

  (四)教具和学具的准备

  课件,钟表模型,制作钟表

  二、说学生

  二年级学生对于时间并不陌生,生活中按时上学、放学、看动画片、睡觉,经常接触时间,并已掌握了关于时间的一些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供学生展示的机会,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

  三、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我以学生参与研究为主体,给学生提供放手的思维空间,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

  运用演示法,通过直观而形象的动画,演示时针分针运转过程,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践、合作交流中,达到知识的自我构建。

  运用引导法,概括看时间方法时,适当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进而得出结论,扶放结合,相得益彰。

  运用延迟评价,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修正,掌握知识的同时收获成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二)说学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习方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反思,我选取的学习方法是:

  让学生探究思考,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充分利用钟表模型,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拨一拨、认一认、想一想、试一试中完成对新知的探究。

  让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小组讨论看时间的`方法,拨钟练习,相互纠错,获得知识的同时,达到智慧的交流、情感的交融。

  四、说教学过程

  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思,做中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数学,构建知识,形成能力,塑造品质的最佳方式,基于以上理解,我设计了以下步骤:

  (一)整体设计,有以下4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3、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二)环节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猜一猜: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

  以猜谜的形式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兴趣盎然,能集中精力参与学习,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做好心理准备。

  2、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由于本课容量大,知识点多,因此我设计了5个活动,我将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取知识。

  活动一:

  复习旧知,认识钟面

  让学生说出钟面上的时间(8时,1时),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通过认读已经学过的时间,让学生们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让学生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小组内交流汇报。(设置组长,监督员,分享员)(12个数、时针、分针、格子。)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钟面,同时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通过学生观察和交流可以说出: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 个小格。

  你知道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吗?

  这一问题是本课重点部分的第一个突破口,学生可以通过加法、刚学过的乘法等各种方法来计算出12个大格里有60个小格,给接下来的认识分针走一圈是60分打下了基础。

  活动二:认识时

  课件演示:闪动时针,从数12走到数1。时针走1大格经过的时间是1时。

  时针从12走到1是1小时,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

  学生发散思维,任意说出时针从几到几也是1小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得到张扬。

  (课件演示:1时多)现场操作演示时针指向几时多,引导学生说出时针是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如果时针指向学生不确定,可以延长指针,让学生明白确定时针的指向。

  这是本课的一个亮点,通过灵活的现场教学演示,让学生更加明确时针的指向,为后面学习认识几时几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活动三:认识分

  师: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边说边演示。

  利用课件边演示边提问:

  分针从12走向任意一个数是字是多少分呢?分针走了一圈是多少分?

  认识每个数字各表示几分,是本课的关键,因为学生前面对钟面上数60个小格掌握了各种方法,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学以致用,迁移转化,得出每个数字各表示几分,分针走1圈是60分,比较轻松的突破了这一关键点。

  活动四:认识时、分的关系

  理解1时=60分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根据前面掌握的时针走1大格是1时,和分针走一圈是60分,以及采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能清楚明白的理解1时=60分。这里没有让学生动手拨钟表,并非削弱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是考虑到学生在纷乱的针与格中观察时分的关系,其效果不如多媒体演示更加生动,直观。在学习中寻求最佳的学习方式,以期待最优的学习效果。

  活动五:学会认、写钟面时间

  是本节课的重点。

  出示例二3个钟表,请学生试着认识钟面上的这3个时间,和同桌互相说说各自的方法

  学生们学到新知后渴望实践,出示这3个时间,形成新的认知冲突,而这些新问题正是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可以解决的,例如:时针是走过4,是4时多,分针是指向9,是45分,和起来就是4时45分。通过再次的小组合作交流,去发现、经历和体会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即提高了学生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接下来是在黑板上出示了这3个时间,让学生认读,指导书写方法

  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从认识时间到会读时间,再到会记录时间,全面而又系统的把认识几时几分这一知识重难点突破了。

  3、动手实践,巩固新知

  动手实践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1、让学生拨出第一节课下课的时间8时40分。

  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拨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

  2、拨出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时刻,让小伙伴猜一猜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精神的体现。注意根据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基本的练习,既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培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建立了时间观念。

  4、总结反思、深化认识

  让学生自己总结,不但使学生学会了认识时间,而且懂得了操作实践,合作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同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到生活中去寻找时间的不同表示。打通书本与生活,使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生活之中,实现有效的沟通。这样,学生将到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挖掘无尽的数学知识,生活世界也就成了学生最丰富的学习资源。

  四、说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

  1时=60分

  钟表图 钟表图 钟表图

  4时5分 4时30分或4时半 4时45分

  (4:05) (4:30) (4:45)

  采用直观、简洁的板书设计,既突出重点又概括全面,使学生记忆深刻,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说课稿 篇2

  一、说课本阐发

  《小花籽找快活》是一篇异常富有童趣的童话故事,故事用拟人化的伎俩,付与小花籽、太阳、小鸟、蜜蜂、田鸡等事物以人的性命和头脑情感,经由过程简朴、普通易懂的故事变节引诱孩子们明白和感觉作品。故事中大批的脚色对话亲热、天然,切近幼儿生存,有利于孩子们复述和举行脚色模拟。是一篇异常有教诲意义的好课本,得当在中班举行讲授。本运动的讲授重点是引诱孩子们明白故事变节,知道故事中的每小我私家都有本身奇特的本事,并经由过程本身的尽力来为各人办事。本运动的难点是在明白故事的根本上,让幼儿感觉和明白资助别人会得到快活的原理,从中受到心灵美的熏染和陶冶。

  二、讲授目的

  1、应用课件资助幼儿明白故事内容,控制故事的名称、脚色和故事的重要情节。富厚词汇:快活。

  2、让幼儿明白为各人做功德本身就会获得快活的原理,萌发乐于助人的情绪。

  3、造就幼儿观赏文学作品的爱好和本领,生长幼儿的感觉力和白话表达本领。

  中班的孩子故意留意已经有了肯定的生长,他们的认知水温和生理生长特色决议了我们先生在运动中要奇妙应用种种形象、幼儿园教案直不雅的课件等多种教诲本领来吸引孩子们。在引诱孩子们观赏、明白文学作品的时间我们要掌握主线,经由过程报告作品中的人物和变乱来生长孩子们的不雅察明白、说话表达等本领,引诱孩子们得到情绪上的共识。《纲领》中提出说话学科重要便是生长幼儿的说话本领,造就幼儿卖力谛听的习性,生长幼儿的说话明白本领,本运动以快活情绪体验贯串始终,让孩子们快活观赏故事、快活到场运动,造就努力的快活情绪。

  三、说讲授要领:凭据中班幼儿的认知程度、现实环境和课本自身的特色,本运动我重要接纳了直不雅演示法、情境演出法

  直不雅演示法:应用直不雅、形象的教具举行演出和展现,引诱幼儿明白作品内容。运动中重要应用多媒体课件,将全部故事制造成形象直不雅的动画,既可以完备观赏,又能分段播放,经由过程不雅赏课件引诱幼儿相识故事变节,明白故事内容。在运动中我充实操纵多媒体课件中的脚色配音,让故事脚色与幼儿孕育发生互动,如:小花籽和小朋侪问好以及小花籽谢谢的话语和对小朋侪提出的题目等,变西席的引诱语为课件中脚色来和幼儿对话,孕育发生互动,引起幼儿的谛听,在这种互动中与幼儿孕育发生了共识,幼儿易于明白,擅长担当。

  情境演出法:凭据课本的内容,创设活泼风趣的情境,经由过程饰演脚色演出,让幼儿受到形象化的熏染,既能加深幼儿对课本的明白,又切合儿童爱玩好动的生理特性。演出既可所以分脚色的会话演出,也可所以制造简朴道具上台演出。幼儿园教育随笔在本运动的第三个环节,在孩子们充实明白故事的根本上,我让幼儿戴上小花籽、太阳、小鸟、蜜蜂、田鸡等的胸饰举行故事演出,重点训练脚色的对话:“快活、快活,我给各人**、各人喜好我”,幼儿经由过程经由过程行动和说话的训练,进一步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明白和影象。资助幼儿更好的明白事物的形象特色,并能较好的会合幼儿在运动中的留意力,为进步讲授结果和冲破重、难点做预备。

  四、说讲授历程:

  全部运动分为三大环节,计划运动如下所示:

  1、引发进修爱好,引出故事的主题

  2、明白故事内容,报告故事的情节

  3、举行脚色演出,体验快活的真理

  (一)、导入部门:出示重要脚色,引发幼儿爱好

  1、《幸福鼓掌歌》引诱幼儿体验快活的感受。

  “小朋侪,快活的时间你们会干些什么呢?我们一路听着音乐来演出演出吧”。

  2、出示动画课件

  “看,这是谁?”用课件灌音报告幼儿是小花籽。由此引出小花籽也要出去探求快活。

  (二)、明白故事内容、报告故本家儿要情节

  1、西席有情感地分段报告故事,幼儿手工制作不出示任何教具,根据幼儿的偶然留意占重要职位地方,故意留意还不稳固,为了制止疏散幼儿留意力,影响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感知,以是,只应用富厚的心情、美好的配景音乐来表示故事。

  讲完第一、二段后,提问:

  ①故事中的小花籽从妈妈的怀里蹦了出来,它要去做什么?

  ②小花籽在路上碰到了谁?它们是怎么说的?

  请求幼儿用作品中的说话连贯地答复,并分离学说脚色的对话。

  在第三至五段分段报告后,西席接纳与第二段雷同的要领提问,重点引诱幼儿报告故事中脚色的`对话。

  ③评论辩论:太阳、小鸟、蜜蜂、田鸡为什么感觉快活?(在幼儿报告的历程中西席合时地配上动画课件,来引发幼儿看着画面报告的爱好。)

  ④谁能资助小花籽想措施,让它找到快活。(开放性提问,有助于开导孩子想出种种百般的要领来资助小花籽,从而发散幼儿的头脑。只如果孩子说的要领可行、得当我们都要加以确定。评论辩论法,让幼儿在小组睁开充实评论辩论,各人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对本身、对搭档的白话表达、阐发判定、头脑本领等也是一个增进和进步)

  ⑤西席报告故事末了部门提问:小花籽找到快活了吗?它为什么很快活?

  2、完备观赏动画课件

  配上动画、灌音让幼儿完备观赏故事,给幼儿出现一个完备的作品,会让他们充实感觉到文学作品的说话美,进一步生长幼儿感觉美、观赏美的本领,真正表现一个良好的文学作品的教诲讲授代价。

  (三)、举行脚色演出,体验快活的真理

  在幼儿明白故事的根本上,让幼儿戴上小花籽、太阳、小鸟、蜜蜂、田鸡等的胸饰举行故事演出,能让孩子们获得充实的表示的时机。中班孩子好动的年事特色决议了他们的举动处在自发举措头脑阶段,他们好模拟、乐于饰演脚色,喜好在游戏中进修常识,体验乐成,得到生长。我们西席要在运动中为他们搭建得当他们的如许的一个平台,让孩子们在脚色的演出中体验故事中脚色的快活,也体验演出自己所带给孩子们的快活。

  (四)、迁徙故本家儿题,举行思品教诲。

  经由过程评论辩论,引诱幼儿说说本身是奈何为各人办事的,做个乐于助人的人。可包罗三个方面:(1)家庭;(2)幼儿园;(3)社会。举行品行教诲。

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画感觉》,感觉看不见,却可以体验,不同的感觉可以用鲜艳或灰暗的色彩,轻盈或沉重的点,松弛或强劲的线,整齐或怪异的形来表达.在这里就《画感觉》一课分教学资源开发、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设计三个版块来进行说课,敬请指教。

  第一版块:教学资源开发

  一、教材分析

  《画感觉》是2年级第3册第14课,本课内容虽然抽象,但它并不孤立存在。编者在编写过程中始终抓住了与学生切身感受联系的一条线:《画声音》、《画味觉、画嗅觉》、《画感觉》、《画触觉》、《画情绪》、《画性格》等,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它强调的不是对形象的把握,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际体验与造型游戏,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色彩大胆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二、学生及媒体分析

  低年级学生具备了初步的色彩基础,感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也正在逐步发展,但在注意力的持续性上还不够,所以直观鲜明,精彩有趣的课件有助于本课的教学。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认知领域:认识感官,了解感受能力。

  2.操作领域:能用色彩、线条和形状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觉。

  3.情感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大胆作画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提高对色彩,线条和形状的感悟能力。

  教学难点:怎样运用色彩、线条和形状来画感觉。

  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范画等。

  学具准备:颜料、毛笔、油画棒、牙刷等。

  第二版块:教学法

  一、说教法

  本课包含了自然、语文、音乐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通过多媒体设备,师生共同欣赏,共同合作,共同游戏,建构起自主的平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由静变动,新颖活泼。

  2.激趣引新,变幻无穷。

  3.个性发展,启迪创新。

  二、说学法

  1.通过玩、唱、看、猜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他们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创新。

  2.倡导合作,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体会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相信自己“不但能画而且能画得精彩”。

  第三版块:教学过程设计

  一、游戏导入、快乐之旅

  1.先和孩子们一起玩“画鼻子”, 游戏是最好的老师!(为什么有的同学能画得如此准确?玩得很开心吧?你怎样把这种开心的心情告诉给别人呢?同学们可能会说出各种方法,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两幅作品,说说看他们是如何表现各自心情的。学生开始从触觉、视觉等多方面初步体验“感觉”一词,作品欣赏使感觉由抽象表现转为具象表达。)

  2.初步了解这种表现形式后,请同学们带着刚才游戏时的轻松心情继续我们的快乐之旅吧! 把口袋里装满喜欢的色彩和线条,开始出发!(学生铺好纸张,备好毛笔,油画棒等准备即兴发挥)

  3.我们穿过了公园里弯弯曲曲的小路,来到了一片草地上,(教师可以利用肢体语言如手势引导低年级学生充分想象)小脚丫踩在小草上会有什么感觉呢?(学生会说痒痒的、刺刺的并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突然电闪雷鸣,(声效)雨点打湿了衣服(好冷),怎么办?让我们请来光芒四射的太阳吧,(师生齐喊)雨过天晴,太阳露出了笑脸,花儿也散发出甜甜的清香。(虽然是涂鸦,作品还是在学生们的想象中新鲜出炉)

  4.这次的快乐之旅大家都有什么收获啊?(学生们会结合自己的作品畅谈自己对线条、色彩的不同感受。有的线条流畅舒缓,如行云流水;有的线条刚强有力,如铁划银钩;有的线条潇洒奔放,自由快乐;因为我开心,所以我用了粉蓝色、嫩绿色,因为我兴奋,所以我用了红、橙、黄等等色彩。这些作品及作品解读充分展现了孩子们单纯可爱质朴的心田。快乐之旅开启了想象的门,学生的创作激情被唤起,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点、线、面及色彩与“感觉”做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5.到了揭示课题的时候了:感觉在我们心里,虽然看不见,但我们依然可以把它画出来(板书:画感觉)

  二、情趣示范、合作体验

  旅游之后让我们放松一下,来听一首爱的主题歌(师生合拍共唱)。在这充满爱的世界里,爱会是什么颜色?有的说:爱是红色的,当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时,我们会骄傲地大声呐喊:“祖国我爱你!”。爱是白色的,因为新娘穿着圣洁的婚纱。爱是黑色的,那是大地母亲的颜色。爱是绿色的,大树和小草都显得那么可爱。爱是蓝色的,当夜幕降临,母亲亲吻孩子的额头,轻轻地道声晚安:“我的宝贝!”,我说,爱是五彩的,就像好吃的波板糖,甜甜蜜蜜。没有声音的爱又是如何表达?在学生思考交流的时候,老师走到座位前轻轻拥抱学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情感的交流瞬间得到升华,来!看看他们是如何表达爱的感觉:这不是牙刷吗?原来废弃的牙刷也是我们的好帮手呢,吹画好玩又漂亮,揿手印的吹泡泡的大家忙得不亦乐乎!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呀。

  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喜怒哀乐,冷热酸甜,人类正是拥有了这些感觉,生活才会如此丰富多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始操作练习)

  多次的体验和感受交流使学生的感觉由体表转向了内心。对于低年级学生有着示范的必要,同时也要注意对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

  三、多维评价、个性表达

  1.自评、互评。

  把自己的画给好朋友或周围的同学看,自己说说较精彩的地方,再请看的同学谈谈对画的感觉。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作者对自己的感觉各种元素的展示,另一方面又是由色彩,点,线,形元素组成的画给观者的感觉,这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

  2、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 “你的画别有特色”、“我看到你的画从心底里感到了甜丝丝”等,我相信这些激励性的评语能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

  总结拓展:感觉不但能画出来还能表现得很美、很有艺术感,瞧这些大师们的作品精彩之作。(图片欣赏)

  感觉是多方位多角度的,热爱生活,你会有更多的感受,感觉又是很奇特的,同一样东西在不同的地方场合给人不同的感觉,如一块冰冬天给人冷的感觉,而在夏天就给你凉爽的感觉,你能用今天学的方法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吗?

  课外拓展让学生积极地去体验观察身边的事物,自主参与探索过程。

  本课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体验为灵魂,让学生在各种游戏中探索发现,教师在教学中两次作业的设计和引导,潜移默化地展开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技能。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些优美的诗句也在告诉我们,感觉无所不在。

说课稿 篇4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鸟的天堂》。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方面作具体的阐述,首先我来进行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鸟的天堂》是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首篇精读课文。这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不同见闻及感受,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选编本文的目的在于:

  1、使学生感受大自然在人类保护下充满生机活力的美,增强环保意识。

  2、使学生领悟作者描写景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本文的学习为日后学习其他同类型课文奠定了基础,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因此,该文是本组课文教学的“重要练兵场”。本节课我将教材的课后2题试当一名导游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在教学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

  考虑教材内容、特点及编排意图,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参照“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

  3、感受文中描写鸟的天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理解“鸟的天堂”的含义。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任务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策略:

  二、说教法

  新课标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并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学习方式,正确处理好师生的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勇于探索。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得到提高和发展”。课标强调了要以学生学习为主,为了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我设计以下教学方法:

  1、阅读感悟法:在阅读教学中我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设计多样化阅读,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新的谈感受,在读中自悟,悟中品读。

  2、情境教学法:本文语言优美,读文思画。教学中创设激发兴趣的情境:生动语言描绘、画面再现、声音播放等

  3、启发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本班学生想象能力、欣赏能力较低。对课文的领悟过程较为缓慢,因此课堂教学多启发,促进学生思考、想象。

  三、说学法

  本文语言浅显,学生理解内容的难度不大,因此采用以下学法:

  1、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课标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可以使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他们的视野,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效率,也渗透了做一个善于合作的人的教育。

  2、诵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本课作者寓情于景,适合用诵读法领悟其情感。

  本课计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词,理清思路,划分部分。这里说第二课时教学,

  本课时设有复习回顾、设境激趣、品读自悟、锻炼语言,情感升华和练习测评几个环节,具体教学流程如下。四、说教学流程

  复习回顾

  1、听写词语,这一环节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听、记、写能力,既检测了第一课时的知识目标,也有意通过词语回忆起文中相应的语句,段落,场景等。

  2、解说图片,播放大榕树和众鸟纷飞图片,同时我和学生一起解说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景物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主要景物是许多鸟。这一环节可等同于复述课文,也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学习重点部分的印象。

  二)设境激趣、明确目标

  1、创设乘船去游览鸟的天堂的情境,两条船一条在黄昏第一次去欣赏到大榕树的奇异,另一条船在早晨第二次去欣赏到众鸟的热闹场景。让学生自由选择坐哪条船,并说说作者去后的赞叹:“昨天……鸟的天堂”。这样的情境导入激起学生探索课文的兴趣,孩子的天性活泼,爱笑,爱玩,喜欢新奇的,这样的设计体现出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也为下一环节分部分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2、男女生分读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学习有方向。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长期坚持朗读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以上两个环节共需要用时5分

  (三)、品读自悟多元解读

  在这一环节主要突破重难点,因此用时较长需要20分。

  1、独学自悟,合作探究

  首先学生根据导学案上的“学习导航”和提示自学所选学习模块,不太理解的地方在书中或导学案上做好标记。我会到学生中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学生独学感悟,能提高自学和分析能力,独立自主的学习,是保证学生课堂学习中主体地位的最重要的基础和最基本的学习形式。

  然后小组内合作交流,探讨独学中的不解和疑问,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思想与智慧碰撞出最耀眼的火花,多元化解读教材,使自己的体会更加丰富深刻。我也会走进小组与学生一起探讨、感悟、质疑。

  2、展示交流,个性解读

  这部分是在上一步独学自悟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先由一个小组来汇报游览“鸟的天堂”后的收获,根据导学案第一个学习模块展示问题:

  (1)这棵大榕树到底有多大?是按什么顺序观察这棵大榕树的?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的?读出描写大榕树的句子,重点体会“那翠绿……颤动”在学生汇报这句话时,我会提出质疑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激起讨论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多元的,也许是风吹的或是……。学生再次朗读句段,全班进行评读,我也会范读个别句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榕树的赞美并整理出榕树的`特点:大和茂盛。我适时板书,并用课件展示榕树图片,感受“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引导学习导学案中知识链接部分的静态描写。在小组展示结束,我会引出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后的感受:“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这样能让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也为结尾句的理解铺好路。

  接下来由下一小组展示第二模块的问题:

  (2)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与第一次所见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学生朗读出描写鸟的句子,为了让学生走进文本,播放群鸟齐飞的情景,通过视觉感受更容易理解“应接不暇”。根据“学习导航”组员交流感受,其他组补充,议读等,带上作者的心情读12—13段,总结出鸟的特点:热闹、多。我依据学生所说进行板书。之后我提出问题:相对榕树的静态描写方法,鸟这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一问题的设计是在静态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启发,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习动态描写。

  学生两部分内容学完,我再次发出作者的赞叹:“昨天……鸟的天堂”理解两个天堂的意思。这与课前相呼应,让学生在设疑中走进课文去探究,在解疑中走出课文。

  展示这一环节我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来表现自我,让他们在学习中有乐趣,有主动性。通过展示可以检验学生的自主预习和合作交流的成果,检验这两个环节中学生对教材的知识掌握程度,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会充分尊重学生的展示方式及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并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板书,突出本课重点。

  (四)、活用文本锻炼语言

  我设置了为“小小导游”活动,介绍“鸟的天堂”。先在小组内说,在依照课件图片进行解说。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说话训练是开启学生思想之门、引导学生发表之欲的“总枢纽”。重视说话训练更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五)、完善板书情感升华

  这一环节通过板书总结课文升华情感,需用时5分。

  学生根据板书交流: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我根据学生所答,用绘画完善板书,体现人、河、树、鸟的和谐,此时我和学生们一起伸出手为保护环境和动物加油,并播放鸟的鸣叫声。这样的课堂总结让学生热情高涨,让学生充满力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正能量去保护生态环境。板书存在于每节课中,板书对语文教学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把这种无声的语言转变为有声的语言,这是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又一种方式。

  结束时情境再现,让学生下船,并回头看看课件播放的“鸟的天堂”的美丽图片,让学生感受到不舍和留恋,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六)、练习测评

  练习测评我设计三道习题,由于需要写、说、交流,因此这一环节大约需要用时10分。题型设计如下:

  1、火眼金睛我会辨。基础题面向全体学生,熟记生字词。此题由一小组在围板上展示其他学生写在导学案上,然后我和组长检查。

  2、按要求写句子。针对中下等学生,改写陈述句、运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口头造句,既锻炼学生灵活的反应能力,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道题由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汇报,交流,互评。

  3、课堂小练笔。写一个热闹场面或景物描写,此题针对优生,挖掘他们的潜能,符合本课教学目标学习景物描写、静态、动态描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此题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展示,全班交流。

  我将练习题设计成阶梯性,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尊重了各个层次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教学的不断进步。

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第二单元课题三的内容,是简单电路与复杂电路过渡的重要知识。是《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线路》这一单元的重点内容。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是在正转控制电路的基础上来讲解的,共学习三种正反转电路,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一课题对学习后面的行程控制和限位控制至关重要。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三种正反转控制线路各有各的特点,学习起来既难理解,又难区分,但是任何复杂的电路都不是杂乱无章的,都有它的逻辑性和规律性,抓住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感到难点不难。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要求,加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的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知识目标:

  1、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种正反转控制线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2、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三种控制电路的渐进过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工作原理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分析电路的能力。 思想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职业工作态度。增强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三种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难点:按钮接触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设计依据:一是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本课题在这一单元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是三种正反转控制电路在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三是在自动控制电路中此电路是重要的控制环节。

  4、教材处理

  我在处理此课题教材时本着两个指导思想:一是注意思路清晰,使教材知识系统化;二是符合普遍认知规律,方便学生记忆。由于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分

  析和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三种正反转电路的工作原理,而对比三种电路的优缺点是这节课的关键,所以我利用前一种电路的缺点正是后一种电路努力改进的方向来作为一根主线。采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四步走的方法来处理每一个相对独立的电路,这样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接受新知识,变“难点”为“趣点”,变无序为有序,使学生感到难点不难,重点突出。 二、 教法设计

  总体教学构想突出两点,一是突出知识结构,二是绘图和识图,将以往的读图发展成为识图、绘图、填图和说图,进而形成“启、绘、议、说”的四字教学模式。

  第一、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主线,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提问、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第二、以知识结构为基础,把电动机正反转的三种控制线路采用渐进分析的方法进行讲解,这样就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轻松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三、 学法指导

  学情分析:学生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学法指导:通过教师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放手让学生在疑问和探索中循序渐进的分析三种控制电路。整体授课采用教师讲解与学生练习交替进行的方法,通过教师启发引导使学生第一点会利用前后联系、分析对比的方法寻求一种更加完美的电路;第二点:让学生会利用逻辑分析、图文转换等方法分析电路。

  四、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奠定基础:

  请同学复习正转控制线路工作原理。(用多媒体显示电路及每一步的动作过程,以利于全体学生集体复习。)

  设计依据:正转控制电路既是前面的复习知识,又是后面知识的前奏,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导入新课的一部分,所以复习这部分内容比较详细。

  创设情景,引发兴趣——逆向教学法:

  屏幕上显示工厂中各种机床都需要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由此引出我们本课题要讲授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课题。

  设计依据:采用逆向教学法,由感性到理性,由实践到理论。这种教学方法来自生产实际形象生动,激发学生急于要去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从而引发兴趣。 探索新知,注意总结:

  (一)、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

  1、通过正转控制线路引出反转电路

  此处通过教师设计问题,然后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分别依次引出反转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设计依据:在这部分知识的层层递进过程中,通过教师刻意设计的几个问题,激活师生的双边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际的转换:即理论(反转改变相序)→实际(主、控电路的改变)。

  教师分析并提醒学生注意:KM1和KM2线圈不能同时通电,易引起主回路电源短路。一旦误操作,危险性就相当大,所以说这是一个不成熟的电路。生产实际中没有这样的正反转电路。所以我们要进一步改进这个电路以符合实际需要。

  2、通过教师分析引出新电路

  接触器有常闭触点,可以将接触器KM1的辅助常闭触点串入KM2的线圈回路中。

  同理也可以将接触器KM2的辅助常闭触点串入KM1的线圈回路中。(由电动机正反转电路易引起电源短路引出本课题学习的第一个电路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

  设计依据:这部分知识学生以前没有接触,所以,此处设计为以教师启发、分析、总结作为主线,做好学生的领路人。

  3、讲解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

  (1)教师讲述互锁定义,分析线路的工作原理(此处速度稍慢,并提醒学生注意电路图上每一步的动作。)

  ①教师主讲,正转启、停的工作原理,

  ②启发学生利用正转分析反转,并给学生1分钟时间讨论。

  ③师生共同分析反转工作原理,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2)教师总体概括本电路,总结电路优缺点。

  设计依据: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是本课题的学习重点之一,既要让学生掌握本电路图,又要能正确说出其工作原理,而达到此目的的关键是让学生体会“联锁”的含义。因此教师的讲起着“启”的作用,学生的活动则起着“议”和“说”的'作用。采用“启、绘、议、说”的四字教学模式,把教师的认知体系转换为学生的认知体系。

  4、教师分析寻求解决方法:

  由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操作非常不方便,引出问题。然后通过教师设想把接触器常闭触点换成复合按钮的常闭触点,引出第二个电路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二)、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用多媒体显示电路)

  1、分析工作原理

  这个电路是把上个电路中的KM2和KM1常闭触点换成SB1和SB2复合按钮的常闭触点,所以这个电路关键是要演示按钮的动作过程。再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分析工作原理。(不用写出工作原理)

  2、教师总体概括本电路,学生总结线路优缺点。

  设计依据: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之二,因为前面已经有接触器联锁作为基础,唯一不同的是此电路把接触器常闭触点换成了复合按钮的常闭触点。此处教师重点强调按钮互锁的工作过程,然后此处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来分析工作原理,真正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3、通过双边活动引出下一个电路

  启发学生以上两种电路各有其优缺点,我们做任何事都希望尽量完美,当然设计电路也不例外。启发引导学生根据前面两种电路设计一个没有缺点相对完善的电路来实现正反转。

  学生展开讨论,得出可以把两种联锁合在一起就可以完全避免这两个电路的缺点。由此引出我们本课题学习的第三个电路按钮接触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三)、按钮接触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用多媒体显示电路)

  1、师生共同分析工作原理

  (1)教师首先讲述双重互锁的工作过程,并演示其动作过程,然后师生共同分析正转电路工作原理。(强调此处速度稍慢,注意电路图中每一步的动作。)

  (2)引导学生分析反转工作原理,并让学生展开讨论。

  (3)让学生复述反转工作原理,教师辅之以板书。

  设计依据:因为前面已经有基础,所以此处师生共同分析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反转工作原理。

  2、学生总体概括归纳总结本线路特点(教师填表)

  设计依据:按钮接触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是正反转电路中最复杂的一个电路,也是最完美的一个电路,它是在分析前两种电路优、缺点的基础上引出的,此时本课题新授内容达到了高潮。此处讲解主要分析学生容易混淆的双重互锁部分,重点强调双重互锁部分的工作过程,及时抓住学生的情绪高潮,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进而完成教学目标。同时,用一个表格来对比总结三种电路的优、缺点,以达到思路清晰的目的。

  即时练习,巩固新知:(屏幕显示)

  5个判断和4个选择题。

  设计依据:因为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已经采用了教师讲解与学生练习交替进行的方法,学生对本课题练习时间也比较长。所以最后主要针对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种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区别,设计了这样一组综合练习题,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将无形理论转化为有形问题。让学生通过堂练,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顺利实现新旧知识的迁移。

  反思总结,知识内化:

  由电动机正转控制引出正反转控制线路,依次讲解了三种控制电路及三种电路的优缺点对比表。

  设计依据:这样通过呈现本节所讲授的三种电路的知识框架,把本节课所讲授的知识系统化,既可以给学生以完整的全局的概念,又突出了重点。 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1、课本作业: 249页22题。

  2、课后思考:|请预习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

  设计依据:设计此作业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课题所讲述的三个电路,区别每一个电路的不同之处,掌握其工作原理,并能画出三个控制线路。同时让学生研究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为下一课题的技能训练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主要呈现三个电路及学习每一个电路的关键点;三种电路的优缺点对比表。

  设计依据:采用此板书,清晰地体现了本课题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学习本节课的关键所在,突出了教学重点,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

说课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枫桥夜泊》是北师大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我们去旅行》的拓展阅读《古诗二首》的第二首。是唐代诗人张继创作的一首名垂千古、万口传播的行旅诗。本诗通过诗人在江南游历,夜泊枫桥时,对眼前残月西沉、乌鸦哀鸣、霜华漫天、渔火愁眠、夜半钟声、孤舟摇曳景象的描绘,真切自然地抒发了他跨越时空的羁旅之愁。教材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正是让学生在读诗悟诗中,体会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提高语文素养。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也有一定的热情。而且已积累了许多不同内容的古诗,如《夜雨寄北》等等,这为以诗读诗、以诗学诗、以诗悟诗、创设诗韵课堂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理解诗的大意;

  2、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人出门在外,夜宿孤舟上的愁苦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感悟诗境,品味诗韵。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愁苦之情。

  五、教法与学法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本课教学试图搭建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学生自主感悟、合作探究中吟诗言、悟诗情、入诗心;重诵读品悟,品读感悟,从而在诗人、学生、古诗之间构建起一座心灵“对话”的桥梁。因此,在这堂课中,我主要采用诵读感悟,品评赏析,积淀深化的教学方法,适时借助多媒体音乐与画面的渲染,引领学生读中感悟,思中明理,读中融情,悟中升情。

  六、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温故知新,导入新课,创设诗意课堂

  上课伊始,我以《古诗二首》的第一首《夜雨寄北》“激趣”,通过师生回顾古诗表达的情感,以及诵读“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来营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浓郁氛围,既而导入新课,然后,板题,解题。这样以诗引诗,进行师生对话,架起师生文本间情感的第一座桥梁,使得学生“不觉转入此中来”。

  第二个环节:初读诗文,感知诗意——绘“江南秋夜图”

  语文是最需要倾注情感的学科。而新课程标准也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读自悟,因此在梳理诗句意思时,我没有采用传统的逐句讲解的方法,而是让学生首先对诗歌的意韵有一个感知层面的把握。这个环节我力求突出一个“读”字和一个“悟”,分三步:第一步通过自由读、指名读,指导学生把诗读正确;第二步通过范读、模仿读,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读得字正腔圆;第三步指导学生读懂诗意。

  最后一步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指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找出自己看到的景象,而我在学生汇报交流时,充分发挥教师组织者、合作者的作用,帮助他们用自己认为最优美的语言把简单的景象:月亮、乌鸦、霜花、枫林、渔船、钟声、客船……进行想象描述,并提炼整理出残月西沉、乌鸦哀鸣、霜华漫天、渔火愁眠、夜半钟声、孤舟摇曳六个意象;最后让学生自由大声反复朗读,感悟这些词语,体会其中蕴涵的情感。

  当学生的动情点被激活时,我随即小节导入下一个环节,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次走进这幅凄清悠远的江南秋夜图吧,把词语的意韵融入诗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第三个环节:品读诗文,体会情感——赏“江南秋夜图”(这个环节我预设三步完成)

  第一步:今夜无眠

  在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中,我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为学生的品读铺设意境,从而引导学生读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两句,然后用“以诗引诗”、“以诗悟诗”、“师生接诗”的方法反复朗读诗句,着重体会“愁”的滋味。

  这样在诵读中让诗意打动学生,让诗人的情怀感染学生,加深学生对诗人内心世界因漂泊在外、四处奔波生发的游子愁、思乡愁、忧患愁、失意愁等种种情感体验,达到学生与诗人情感的融合,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今夜,对诗人张继续来说注定是一个因各种“愁”而难以入眠的夜晚。

  第二步,今夜愁眠

  这个环节我主要是想通过拓展学生思维,编织一个跨越时空的情感磁场,让学生从多维空间品味诗歌传递的人文情怀。

  首先让学生根据个人的.生活体验,发挥想象,学生可能会说出今天晚上诗人的母亲、妻子、孩子都在思念着诗人;我就根据学生的语言、情感及时整理,挖掘学生已拥有的诗句,来丰富对诗人内心情感世界的理解。将无眠的诗人思念着远方亲人,远方亲人也牵挂着远行的诗人,层层叠叠交织在一起,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所表现出来的诗人的孤独、寂寞与无奈。

  第三步,今夜不眠

  我是这样导入这一步的:正当诗人辗转反侧之际,寒山寺悠远的钟声划破了夜晚的寂静,有节奏地响了起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禅意的钟声,一声一声撞击在诗人的心坎。此时,愁绪满胸的张继又会有怎样的怀想呢?

  学生边议边说,互相交流,他们可能会说出“钟声让夜晚显得更加凄凉”“钟声使诗人思念家乡的情绪更加强烈”等,这时我适时点拨:这钟声给诗人以震撼、也给诗人以安慰。诗人出门在外,夜宿孤舟的愁苦之情就如这钟声一样悠远、绵长。

  这样在读读、议议、想想、说说中,学生对诗人所抒发的浓厚情怀感同身受,如滔滔江水一样滚滚而来。

  最后,我设计师生共同感情朗读古诗、升华情感的环节。随着多媒体在《高山流水》的乐曲中渐次再现的画面,我和学生一起诵读《枫桥夜泊》。让这幅江南秋夜图牢牢地定格在每个孩子的心中。

  七、教学板书

  好的板书可以说是一个微型的教案,其概括性强,条理清楚,突出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本节课的板书我突出一个“愁”,以“愁”搭建起诗人、学生、文本之间沟通的桥梁。板书设计如下:

  枫桥夜泊

  无眠——愁眠——不眠

  羁旅之愁

【说课稿】相关文章:

《翠鸟》说课稿11-22

《赵州桥》说课稿11-26

《乘车》说课稿11-28

《掌声》说课稿11-28

养花说课稿11-29

《爱莲说》说课稿11-30

穷人说课稿12-01

对鲜花说课稿12-03

《望月》说课稿12-04

《荷花》说课稿12-06

Baidu
map